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12/4/2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62

  尊敬的雲南省教育代表團張主任,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們,大家午安。我們《群書治要360》今天進入「貴德」,第六個重要的綱領是「度量」。我們看到「度量」兩個字,腦海裡有沒有浮現什麼情景,或者想到哪一句成語?可能想到宋朝的布袋和尚,「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字,包含成語,包含所有的文章,都是高度的人生智慧。我們想到這個度字,大肚能容、豁達大度,就是心胸很開闊。想到度,我們想到豁達大度,想到量,寬宏大量,這些成語。包含很多文人留下來的文章,像朱熹夫子有提到,「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朱夫子提到大丈夫不可以沒有這樣的度量,像大海一樣寬闊,像天空一樣的遼闊。

  我們的祖先常常都是以天地萬物為師,像天為什麼我們稱它高?「天稱其高者」,因為它「以無不覆」,什麼它都可以遮覆,可以保護。「地稱其廣者」,地為什麼稱廣?萬物它沒有一樣不承載,這也都是表它的度量。包含「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所有的河川都匯到江海當中來。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度量」對一個人的修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祖先對我們的期許,在《三字經》當中有講到,「三才者,天地人」,期許我們人能把天地的無私之德,能夠把它落實,成就自己完美的人格,所以要效法天地寬厚無私的精神。

  我們看到「度量」當中第一句,《群書治要360》的經句,一百一十九句說到:

  【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帝』是指東漢光武帝,漢光武帝,當時候西漢是被王莽篡位,後來漢光武帝復國。我們看到『建大事者』這個句子,諸位朋友們,這句話講給誰聽的?我們能不能看到「建大事者」,這個跟我沒有關係。那我們這一生來幹什麼的?所以一個人這一生一定要活得有意義,要做出對家族、對社會、對民族國家有貢獻的事情。所以在《論語》當中,孔子才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我們這一生要知天命,要有使命對家族、對民族社會。首先建大事要齊家,要把家道傳下去,不然就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後代。所以每個人這一生都要做大事的,都要有這種責任感的。而要成就對家族,以至於社會國家有意義的事情,那必然要團結力量來做,那要團結的話,「天時不如地利」。

  我們體會得到,要成就一件事情,比方說家道的承傳,那一定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夫妻要一條心團結。每天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這個家道就完了,不可能有成就。所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個時候要能包容、要有度量,不然每天計較,那可能就沒完沒了!所以必然『不忌小怨』,這個「忌」就是憎惡,憎惡就是看到人家的缺點就咬著不放,就到處宣揚,就對人有成見,這個都不妥當。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人生態度,就是自始至終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話對人生也好,對教育這個工作,都是最重要的認知。因為我們相信本善,我們願意去包容人,進而去幫助他,成就他的本善,成就他的德行。在教育方面我們就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因為人之初,性本善。

  而老祖宗這些經句,事實上我們靜下心來用心去感受,從自身來講,一個人常常看人家不順眼,或者喜歡跟人計較,其實他的人生會幸福嗎?不會;他能包容,他能寬恕,他才能跟人和睦相處。我們不願意放下這些不好的心態,那是跟自己過不去,每天自己找罪受。有時候度量不夠了,還嫉妒,看到人家好,背後都批評,甚至毀謗就糟糕了。不只自己痛苦,可能「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對我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在「敬慎」一百三十頁,我們對人生的事情要恭敬謹慎,「敬慎」單元裡面,第一個重點叫「微漸」,防微杜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有度量的人必有餘慶,待會會給大家舉很多歷史上的故事。但「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比方嫉妒賢才,這個造的罪業非常大。所以有格言提到,「進賢受上賞」,為團體、國家盡忠盡職推薦賢德之人,得到上天最豐厚的賞賜,因為他念著是人民大眾。

  在春秋時候最著名的,鮑叔牙推薦管仲,他的後代十幾世都是名大夫,享福祿,這都是他的祖先鮑叔牙積的厚德。「蔽賢蒙顯戮」,嫉妒賢德之人,不推薦他,甚至陷害他,老天的懲罰會特別快,很明顯的災禍、殺戮就會降臨他的人生。在戰國末年秦國的宰相李斯,他當到宰相,相信才能也是相當出眾。可是他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甚至把他師弟害死了,讓秦國不能用到這樣賢德的人。假如當時候韓非子能留下來,可能整個秦國的命運就不同了。李斯害死自己的師弟,他沒過多久就被判刑,而且是誅殺他的後代,他是腰斬。所以他行刑的時候,是跟著他的孩子一起上刑場的,變成什麼?斷子絕孫。可見這個沒有度量,去嫉妒人、怨恨人,這個於己有害,對後代也是莫大的災禍。所以我們跟祖先、跟後代是一體不可分的。

  所以在「度量」方面,我們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談「度量」的重要性。首先修身我們很常聽到一句話,叫「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他忍耐、忍辱的修養,觀他的人生,以至後代有沒有福報,看他的心量到哪裡,量大福就大。我們一聽到雲南代表團要到中心來參觀指導,這是胸懷一個省的百姓教育,而教育是影響世世代代,這樣的胸懷是令我們非常感佩。《孝經》裡面說,「愷悌君子,民之父母」,當官者以父母的心來愛護百姓,甚至關懷下一代的教育,這都是厚德,量大福一定會大。這兩句也告訴我們,我們今天德行要有度量,首先能夠忍住脾氣,懲忿。要變得有度量,首先不能輕易的就發脾氣,常發脾氣就是不能容人,才會這個樣子。我們今天要改善情緒化,不發脾氣,首先我們要思考,人為什麼會這麼常發脾氣?就像治病一樣,你得找到病根,才能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這些問題,要我們自己靜下來去感受,去看自己的心態,看自己的念頭,到底它的根源在哪裡?有一點最明顯的,就是不順自己的意思了就要生氣。不順己意,人家講的話我們不高興聽,人家做事的方法,我們不認同就生氣了。甚至於看人家做的事,我們不能接受,連晚上都睡不著覺,氣得牙癢癢。諸位朋友,一個人假如常生氣,首先是不孝,怒傷肝,傷了身體就是傷了父母,「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擔心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常發怒,又會跟人衝突,父母不只要擔心身體,還要擔心我們人際關係的問題。所以孝道是德行的根本,首先自己的修養不能讓父母操心,假如我們脾氣大,父母一定提心吊膽。幸好現在跟以前不大一樣,以前脾氣大,得罪皇帝了那誅九族,你自己的壞的行為、壞的脾氣,把所有的親人統統拖下水,那是可能變成家庭的浩劫。

  孔子在《論語》當中有說,「一朝之忿」,忍不了一時的脾氣,「忘其身以及其親」,忘了自身的安全,還有至親的身家性命,這是迷惑,沒有理智。所以不順己意事實上就是人的貪心,因為貪求事物,不順自己的意思,馬上瞋恨的心就起來。假如能知足了,假如能夠先恆順他人,不要跟人家硬碰硬,那可能就不會生氣、不會對立了。所以這處世當中,還要時時懂得謙讓別人、禮讓別人,不然生完氣之後,可能人與人的關係,就很難再像以前一樣!所以在處世當中,不能夠忍讓、謙讓,一定增加父母,甚至於團體領導的擔心、煩惱,這不是一個成熟的人,也不是一個學聖教的人,應該做出來的行為;應該是盡孝盡忠,不讓父母、不讓領導再多操心。

  再來,這個貪當中,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就是面子。因為好面子,人家講我們,確實我們是錯了,可是那個臉拉不下來,馬上無明火就上來了,叫「惱羞成怒」。其實惱羞成怒傷了自己以外,在團體裡面信用會減損得很厲害,人家說錯了還不承認,還這麼凶。所以人在人群當中,他給人的信譽、他給人的信用,往往在自己一個態度當中。它的消長非常不一樣,惱羞成怒了人的信用指數快速下降;馬上說對不起,這一件事我錯了,反而贏得別人的尊重。往往這一念之間,對我們人生的發展,差別是很大的。這一點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自己在小學帶班的時候,我這一代自己從小也是升學為重,也都是考試機器,所以缺德這一方面挺嚴重的。雖然去讀了教育學分,到學校去教書,其實是心很虛的。

  我記得有一個孩子,我第一年教六年級,他的奶奶來找他。六年級都是在大樓的最上層,一年級,年級愈小在樓下,六年級在四樓。他奶奶我看應該是六、七十歲,爬四層樓,爬上來的時候,我剛好見到這個老人家。她剛爬四樓氣喘噓噓都還沒喘過勁來,她馬上給我鞠一個九十度的躬,然後給我說老師好,這是台灣普通話。我當時候非常觸動,老師這兩個字分量太大了,假如我們沒有認真修德、認真教學,那我們德行有愧,為什麼?對不起這個老人對我們的這種信任跟尊重。雖有這一分心期許自己,但是還是會做錯事,結果錯了以後,又有一個慣性出來就是解釋,倘掩飾,增一辜,又錯上加一條罪了。像我們在大都市裡長大的,大都市容易塞車,所以每一次遲到,第一個反應對不起,塞車。馬上把責任推給這個社會,這是不對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改的這些習慣,變成一個下意識了,必須要有很高度的警覺性之後,才容易洞察到自己的過錯在哪裡。我也是慣性反應開始解釋,結果我看三十幾個學生聽我解釋的時候,愈聽愈聽不下去,然後那個頭都不想看我。小孩子是最直心的他不會掩飾,你講得有道理,他眼睛放光;你講得沒道理,他就有點聽不下去了,他也不會裝給老師看。我看到學生們的反應,突然警覺到要趕緊轉念,要認錯,我就給他們鞠躬,說這一件事老師錯在哪。我這個躬鞠下去再抬起頭來,學生看我的眼神是對我的尊重。所以我們的行為跟道德相應,才能贏得別人打從內心的認同。而不是用我們的地位,或者用我們言語的氣勢去壓人,「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所以會生氣跟好面子、貪有關,包含傲慢、強勢的話,也特別容易發脾氣,應該是要謙卑柔和才好。我們想想強勢,為什麼人會強勢、會傲慢?他可能覺得他有什麼,人一有高下見這個傲慢就會起來。比方頭髮比人家烏黑會傲慢,眼睛是雙眼皮,看到人家單眼皮也會傲慢,這些外在的人都會傲慢,包含有才華也會傲慢,地位高也會傲慢。可是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頭髮黑是你媽生的,你有什麼好傲慢?你唱歌好聽,那喉嚨也是你媽生的,你有什麼好傲慢?你說我有才華,沒有父母、沒有那些老師栽培你,你怎麼會有?而且冥冥當中我們的成長,有無數的緣分、無數的人在成就,國家撥多少費用在教育上。所以愈有才華、學歷愈高,代表得到國家、家庭、社會的栽培愈多。那應該用才華去回報家庭、回報國家社會,怎麼可以拿著才華傲慢?

  包含地位,地位假如是公務員,那是國家還有我們的領導,對我們人格跟能力的信任,那更不能去傲慢,「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公務員。包含私人公司,今天老闆、主管重用我們,我們應該帶頭勤奮認真,然後帶頭人與人和睦相處。那傲慢一定會讓身邊的人很不舒服。曾國藩先生有一段話講得好,他說「家敗」,一個家會敗敗在哪?「奢」奢侈。「人敗」,一個人會失敗敗在哪?「逸」放逸,懈怠、放逸,沒有責任感、沒有目標,這個人就毀了,因為他自我放棄了。「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驕傲了,人家跟我們相處就很有壓力。所以人要學禮讓、忍讓、謙讓,謙退的人就是給人家留餘地,不拿著自己的長處去壓人家的短處。給人留餘地那慢慢慢慢這個謙讓的態度,會讓自己的心很敏銳什麼?處處替人著想:我這句話會不會傷到人、我這個態度會不會傷到人?他有這種謙讓的態度,慢慢的他時時都能體恤他人。

  可能我們講到這裡,有人要問了,那體恤他人有什麼好處?現在這個時代是功利時代挺現實的,體恤他人可以賣錢嗎?「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他感來的就是人和,感來的是一大堆貴人對他的協助。有些道理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習氣不應該起來,不應該讓這些習氣繼續傷害自己的本善。包含人會生氣,是容易指責、要求他人,這就容易生氣了。那天我聽一個總經理講了一段話,我看他們團體滿和諧的,事業做得很好,他說「凡事不指責,勇敢來負責」。還有押韻,任何時候發生事情,先不要指責誰錯了,先協助善後,看到自己哪一點還有不足。看起來是別人錯,怎麼還要我反省?我記得上一代的人教孩子,怎麼教?比方三、四個孩子,老三犯錯了:全部給我跪下去,全部處罰。諸位朋友,你們家是這麼處罰的,請舉手。請放下,不多了!每個方法背後都有道理,大家用心去感受感受,這什麼道理?

  我們先拉回現在,你看現在這些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二十幾歲年輕人,在團體裡面哪個人犯錯了,他們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是他,不是我。能推的盡量推是吧?可是假如他從小教育是他爸爸,弟弟犯錯了,全部跪下,全部罰。他就知道兄弟不可以分,而且兄弟錯也是他的責任。我假如提醒我弟弟一件事,他不就沒犯錯了嗎?我還得照顧弟弟,還得幫忙這些兄弟姐妹。從小就有這個心境,那他時時可以關心到整個兄弟姐妹,他的心量很大。以前的人一個家族住在一起一、二百人,三、五百人是常有的,那個時候他時時要為三、五百個人設想,所以家齊而後國治。他從小就為所有的人設想的心境已經養成了,他再去當官人情事理,他都很敏銳,都會以和為貴。所以從這一代開始處罰孩子的方式,要回到這個方式,才能教出不計較、勇於承擔的下一代。

  有一次我們有一支錄音筆,被同仁借走了,借走之後,因為那時候很趕,馬上就拿給他。結果該還的日期到了,沒人拿回來還,這個借出去的人就在那嘀咕,情緒也上來:你那麼緊急,我趕緊拿給你,你也不趕緊拿回來還我,還要我背黑鍋。有沒有道理?這個時代要注意,聽起來都挺有道理,細細想想,也不見得完全有道理。幸好孔子留了一句話給我們,叫「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個諸是之於的意思,君子遇到任何事情,求,這是要求反省從哪裡開始?從自己,之於己身。小人求諸人,小人遇到事情首先反應都是先指責他人,君子跟小人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我們看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現在在培養君子、還是小人?這個都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培養孩子,不就是希望他以後是聖賢君子嗎?所以夫子這句話對我們教育孩子,都是重要的指導原則。

  我們想一想,第一個假如當下我們情緒上來了,是要求、指責他人,其實我們這一生決定不會快樂的。遇到很多事情,我們就在那裡怨別人,在那裡找別人的問題,這都是煩惱,不可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假如情緒上來,緊接著這個事態會怎麼發展?最後這個人出現了,你就又罵他一頓,然後以後看到他哼。那不只你痛苦了,還搞得團體裡面氣氛都怪怪的,有你的時候不敢找他來喝茶,有他的時候不敢找你來喝茶。告訴大家,這樣的話,我們假如是這樣的人,降低團體工作效率。有沒有道理?每一個人都要耗在這些人情上的顧忌,這些都是無形的耗損叫內耗。因為我們今天上台去,那錄音筆是誰拿去的?我好心借給你,你還不拿回來?講完話所有的人都籠罩在這種不好的氣氛之下,慢慢慢慢的這樣的風氣多了,人遇事都是指責別人。

  但假如當下,他是自我反省:對不起,這個錄音筆,就是因為我沒有養成動物歸原的習慣。事忙先上帳,以前的商人再怎麼忙,他只要帳出去他馬上記。假如他忽略了一筆帳,可能最後查起帳來,不知道要耗他幾百、幾千倍的時間,這是一個好的做事態度。動物歸原,用完東西了,要馬上還回去放好,尤其在團體生活。假如用了沒有拿回去,自己又不記得,可能人家要用一個重要的東西,找不到就麻煩。所以《弟子規》說「置冠服,有定位」,這都是很重要的做事原則。從這個精神,那縱使再匆忙,我們東西借出去了還是要登記。請問大家,登記要幾秒鐘?可能不到一分鐘,你後面這些折騰都沒有了,所以好習慣重要。

  當下他是先反省自己沒有養成這個態度,然後說假如哪一個同仁你發現是在你那裡,麻煩你送回來我這裡。等那個同仁發現的時候:是我的錯,還讓你添這麼大麻煩。這叫各自責天清地寧,都是各相責就天翻地覆,這個都是會發脾氣的原因。包含身體不舒服也很容易發脾氣,所以面對生病的人,我們要多包容。再來,急躁也很容易發脾氣,處於很著急的狀態,很可能一件事就會激怒我們。所以學傳統文化首先學穩定、穩重,走路、一舉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都是因為慌張,包含說錯話,有時候都是因為慌張,帶情緒了就會說錯話。再來就是度量不夠大,常常把別人的過放在心上,然後借題發揮,俗話講叫算舊賬,這個也很容易發脾氣。所以人要學得有度量,不要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請問諸位朋友,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容不容易?看得出來,你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你的額頭都是亮的。

  因為你不收人家的陰氣,你不收髒,你不收垃圾,所以你當然是光明;你都收人家的不好,一收進來印堂會發黑。其實人真的把這些道理都想清楚,就不要自討苦吃了。還有現在更嚴重的現象,是自己跟自己生氣,然後氣到自己去打牆壁、去撞牆,這個還是不孝。再來不信任自己,對自己也沒耐性這很重要,一個人一定要信任自己,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跟尊重。「天助自助者」,你真的有自立自強的心,你會感來很多緣幫助你;可是你自我放棄了,那誰也幫不上忙。我們現在把原因找到,不外乎貪心、好面子,或者傲慢、強勢,或者急躁這些原因,找到病根得要用藥去服才行,服什麼藥?能忍則安。「一切法得成於忍」,這一切法的含義很深,包含我們的道德修養要從忍辱成就。包含所有事情要能順利完成一定要能忍住脾氣,不然做到一半一定會出事情。包含我們不能忍,縱使我們有再多的財富,你也留不住人才。因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你的錢,也不是看你的臉色,他是看你有意義的目標,看你的修養。

  那怎麼個忍法?有「力忍」,不能生氣、不能生氣,壓下去、壓下去。這個有點像石頭壓草,可是看起來好像壓住了,它會從旁邊繼續長;或者壓著好像硬壓下去,最後還是火山爆發就不好。所以這個當然可以用,一時間忍不住了趕緊先壓下去,實在壓不下去趕快站起來:我上個廁所。你不要等發了以後,所謂的「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你一口氣忍不住,可能跟人家衝突了,要再去圓融這個關係,那花好幾個月的時間,還要去請客、送禮,就麻煩,這力忍。

  第二個「忘忍」,「將相頂上堪走馬」,這些馬車都可以從他們頂上走過去;「宰相肚裡能撐船」,那度量要大。像宋朝的大官富弼,他少年時候,我為什麼強調這個少年?就一個人以後有沒有成就,什麼時候看得出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有人在少年時候罵富弼,就一直罵他,旁邊的人就告訴他,人家在罵你。他說不是吧,可能罵別人。接著那個人又說他指名道姓罵你。富弼說同名同姓的人還很多。他根本不往心裡去,這是自愛的人,不糟蹋自己的人,度量大,這是忘忍。所以《弟子規》告訴我們,「恩欲報,怨欲忘」,請問大家,忘了沒有?這一句話我們已經讀上百次了!還不放下它,我們讀經都變知識,不是學智慧跟學問。學智慧是學一句照著去做一句,就有真智慧,為什麼?你一把這個習性放下,煩惱輕智慧就增長,本有的明德智慧就恢復。常常發脾氣,整個腦袋都是昏的、都是脹的怎麼會有智慧?這忘忍。

  再來「反忍」,任何事情有錯誤,或者跟人家有爭吵,「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是不是我也有錯?先平心靜氣來反省。人為什麼脾氣會大?因為他覺得是別人錯,不是他錯,他那個氣焰會愈來愈強。大家有沒有經驗,很生氣的時候你在那裡罵,突然你身邊很好的朋友說,事情不是這樣的,應該是怎麼樣,好像是你不對。你本來這樣,你馬上氣焰就下來了。而且俗話又講,這些俗話很有味道,叫半斤八兩、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話都有深意。坦白講能吵得起來,錯多錯少而已,他七分,我三分,那又怎麼樣?還是錯。難道要繼續發展下去,你咬他的七分,他咬你的三分?那很慘,那不狗咬狗,最後彼此的身心,甚至於整個團體都要被拉下去。這個我有經驗,這種事我幹過,我在念初中的時候跟同學在爭論一件事情,爭到最後還拉黨結派:你支持他、還支持我?來你說。還逼人家要選邊站,這都是不懂事。所以只要是有衝突一定都有錯,一定!

  可能有人會想,那假如一個人完全沒錯,全部是對方的錯,會怎麼樣?那這一個人會變成聖人。好不好?我們讀《弟子規》有一句話特別振奮,「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句話是念到內心裡面去了,大家都想作聖賢,怎麼做?人家完全錯對你,你還不生氣,還在反省自己,你就會成聖人。《二十四孝》之首,大舜就是好榜樣,大舜沒有錯,他的父親跟繼母、還有弟弟這麼惡劣對他,他不只沒有覺得他們有錯,還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最後他德行成就,他福報大,成為天子。所以從大舜的故事提醒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人生真相,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情。大家相信這句話嗎?這個信很重要,有信才會肯去真正力行。大家去觀察,一個人無辜受人家的侮辱、毀謗、陷害,他假如能包容,「子孫往往驟發」。在《了凡四訓》當中有講到這個真相,人欠你,天會還你的,何必爭一時之氣?所以大舜這個例子給我們的啟示。

  接著「觀忍」,這觀就是用正確的態度,去觀察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緣。比方我們在學校教書,看到一個學生行為很不好,我們生氣,只是執著在他的那個動作:他都這麼大了,為什麼做這樣的行為,氣死我了。問題是他的行為是結果,原因是什麼?我們不能在結果當中打轉,要深入去了解。我自己就有一個經驗,一個學生已經換過三個學校,到我們學校是第四所學校,很多老師看到他的行為都搖頭,很討厭他。可是我們去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媽媽是泰國人,早就跑掉了,父親又在外面遊手好閒,他從小就沒有父母的關愛跟照顧,這個時候我們氣不起來,變成什麼?憐憫他了。

  第五「喜忍」,第六是「慈忍」,這喜忍,就是把每一個人都當作來成就我們德行的人。比方他講的話讓你生氣了,他在提醒我們的內心深處,還有這些習氣,他提醒我們,在幫助我們,我們趕緊把它改掉,所以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生命當中的貴人。就好像我們到考場去考試,考試一定會有監考老師,他發考卷下來給我們考,讓我們清楚自己的程度,清楚自己的不足,然後再去好好提升。假如我們今天在做人生的考題,做做做做得不好,然後衝到前面去打那個監考老師,你看這樣理不理智?不理智。從今天開始我們跟任何一個人生氣,就是去打那個監考老師,他們都是來成就我們的人生,讓我們明白我們的修養到哪裡了。

  我們一開始講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他有講了一段偈子,「涕唾在面上,隨它自乾了」,人家給他吐口水,他說隨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這句話很重要,布袋和尚有研究過物理學,他知道手舉起來是要消耗卡路里的,所以叫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因為他正在氣頭上,請問大家氣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們拿給我看看,脾氣在哪?脾氣假如真的有應該拿得出來,在哪?它假的!它瞬間在變化的,它不是真實的。真的東西一定不會變,才是真的;虛幻的東西剎那都在變,別把它當真。尤其別把煩惱當真,你的正念提起來它就污染你不上。當你要生氣的時候,馬上想到定住火氣、定住火氣,它不就不能干擾你。就好像你的免疫系統很好,這些病毒就沒有辦法感染你。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他既然給你吐口水,你就順他的意,不要逆他的意思,讓它自己乾就好了。

  這樣修養好不好?把對方當作考驗我忍耐的功夫到哪裡。不只這樣,這件事情過了以後,你到怡保去玩,買白咖啡也要送他幾包;你到檳城去玩,買豆蔻買這些名產,不要少他一份。人的心是肉做的,他對你這麼無禮,你還念念都有想到他,用平等真誠的心對待他。一天、兩天、三天,日久見人心,他就被你感動了。結果一感動,他去了解,原來你是學中華傳統文化的,你把中華傳統文化帶到他們家,變成他的家道,你功德無量。我們今天學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是傳統文化的旗杆,修養要大、度量要大。讓對方感覺在這個時代,還有度量這麼大的人,令人佩服。這就是為人演說,表演得好,讓人家對聖教、對中華文化有信心,他就變成提升你的機會了,喜忍。

  最後「慈忍」,慈悲的心,我曾經聽一位老師,他對一個學生非常的不能忍受,他就覺得放棄這個孩子好了。就在那個當下他起了個念頭:假如這個男孩是我兒子,我會這麼做嗎?他就起了這個念頭,他就覺得他剛剛這個態度不對。為人師,以前叫師父、師父,就像父母一樣愛護學生。他這麼一轉念堅持耐心、愛心就感動對方,「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是對治脾氣的方法,用這六個忍來對治。而我們看到能夠在這些境緣當中,都當作是自己的試金石,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不做壞脾氣的奴隸。「受盡天下百般氣,養就胸中一段春」,真金不怕火煉,最後就煉出來了。

  我們看到這一句經句,一開始就說「成大事者」,大家注意去觀察,歷史當中建大功、立大業的,確確實實都是有度量的人。我們從漢朝,我們現在有一些歌曲,都說要「復興漢唐」,因為這兩個朝代在我們歷史當中很興盛,我們稱為漢人,走在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我感覺很妙,現在學傳統文化的,好像姓劉的跟姓李的人特別多,因為漢朝是劉家的天下,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我們有一次辦傳統文化的課程,當時候我跟另外一位陳老師我們兩個上去,跟大家一起給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們兩個站在前面。後來這儀式結束之後,這位陳老師就跟我講:我們兩個要做傳統文化的工作,可能是注定的。我說為什麼?她說因為孔子當年,在陳蔡絕糧七天,她姓陳、我姓蔡。我說那可能是要贖老祖先的罪,怎麼可以對聖人這樣?所以人世間很多事情冥冥中都有安排,該承擔的還是要承擔。

  我也是二十七、八歲才走到教育這個行列,以前都沒想要教書。我本來是住在高雄,跑到台灣的東部台東去靜一靜心,就遇到當地有一個一年級的老師生產,要請兩個月的產假,找不到代課老師。因為那一年規定大學畢業才可以代課,大學生都去都市了,找不到。就變成只有我這一個大學生,所以你跑都跑不掉,就去了。因為我拒絕以後他又來,我從小爸爸說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就先去了。七個孩子一年級,那身高差不多到我的腰而已,我很怕把他給揉傷了。就這樣代了兩個月,覺得教書很有意義。我記得才去前一、二天,就是我看到走廊旁邊,有些螞蟻去世了,我就順手把牠埋一埋,人要入土為安,這些動物生命也應該入土為安,我就把牠埋了。三個孩子看到我做了這個動作,就過來問,老師,你在幹什麼?我說埋螞蟻,入土為安。那些孩子哦,孩子心很單純,他就點點頭。

  隔天我走在走廊上,就看到他們三個蹲在那裡,不知道在幹什麼,我走過去問他,其中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那個臉很可愛,他第一個回過頭來,非常認真的告訴我,老師,我們在埋螞蟻。真的,我那一天回去,我就給那個學校的一位老師,是他推薦我去代課的,我就跟他說,我回去就要去考老師,當老師太有意義。孩子這麼善良的心,就你一句話可以成為他人生的正確態度,值!教一個就值了,更何況一輩子可以教幾百個學生。所以文化復興少不了劉家的人,也少不了李家的人,更少不了每一個炎黃子孫。在我們民族文化承傳的危急存亡之秋,就像我們溫總理講到的,「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來承傳文化」。

  漢朝的時候,漢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韓信年輕的時候他掛著一把長劍,走走走遇到一個市井年輕人,就看他不順眼,說你背著長劍是要殺人嗎?你要殺人,那先殺我,你假如不敢殺我,那你沒膽,你從我的胯下過去。諸位朋友,你假如是韓信你會怎麼做?韓信當下就從胯下過去了,因為他判斷這個時候不忍下來,可能會傷亡,縱使不是他傷,對方一傷,他可能這一生就毀了,可能還要坐監獄。所以他有大志之人,他可以屈得下來。結果後來劉邦拜他為大將軍領軍,他就把那個當年的年輕人找來。那個人嚇得趕緊跪下去,他說你以前欺負我,那現在還能欺負嗎?接著韓信不簡單,韓信感他的恩,韓信有喜忍的功夫,他覺得當初是他歷鍊了他的人格,他能忍下來,所以馬上給他一個小官做,讓他去負責。韓信除了感謝這年輕人以外,還感謝曾經給他一餐飯的老人。這是韓信能忍他有度量,他才有後面的功業。

  再來張良,張良在秦朝的時候,他是韓國的公子,他很恨秦國滅了其他六國,他就找了大力士要去刺殺秦始皇,危不危險?當然危險,秦始皇那時候武力很強。當然他那麼年輕就有這個氣魄也不簡單,可是光有氣魄還成不了事,還得忍。所以他忍耐的功夫沒有成就,他以後怎麼輔佐劉邦?那漢朝就沒有了。劉邦好幾次關鍵都是張良拉著他,要不就踩他的腳:不能生氣、不能生氣,都是張良忍的功夫化解了這些最關鍵的時刻。有一位老者叫黃石公看出張良是可造之才,所以刻意在張良要經過的橋上等著他。張良走過去,這個老人就晃著他的鞋子,晃晃晃就把鞋子晃到橋下去了。然後就給張良講去幫我撿過來。張良本來火氣快上來:這麼無禮,他年紀這麼大了,算了算了,就去幫他撿上來。撿上來,這個老人晃著腳:幫我穿上。張良看了還是有敬老的態度,所以敬老尊賢是美德,同時也是每一個人之所以能遇貴人的重要態度,賢者、老者有人生的智慧跟經驗。

  張良真的把他穿上去了,老者覺得孺子可教也。能忍耐的才能成大器,就跟他說,五天以後哪個時間你到這裡來找我。結果時間到了張良準時來,老人已經在那裡:你還讓老人等,再過五天再來。那一天他就提早了時辰,提早很早就來了,那個老人也已經站在那裡:你還讓我等,五天以後再來。這一次張良乾脆前一天就來了,整夜在那裡等他,最後這老者授他一本書,叫《黃石公素書》,這一本書是非常精闢的一本經典,你們有沒有看過《素書》?沒有,你們背一百篇古文我送給你們。這本書很寶貴,漢朝的興盛跟這一本書有關係;同樣的唐朝的興盛,就跟《群書治要》有關係。為什麼?思想決定行為,最後決定命運,唐太宗的思想得力於《群書治要》的智慧。這是張良的成就。

  唐太宗做到了,他接受別人批評,縱使批評不對他都能有度量的接受。有一次是有臣子來勸諫他,講的都是錯的,旁邊的臣子就有點聽不下去,最後就給皇上講,皇上,他講的都不是實話,對你這麼無禮,你怎麼都沒有制止他。太宗說我假如制止他、反駁他,讓他不敢講,那他出去一傳,以後還有誰敢對我直言不諱的進諫?這為了朝廷的風氣,為了人民的福祉。因為只要聽到一個自己的錯,就不會損害到百姓的利益。

  接著我們剛剛講到的,要修養度量就是懲忿,不要發脾氣,再來「觀福於量」,心量要大。第二個就是不要自私自利,第三可以寬恕包容,第四人能為大局想,這個心量也會不斷擴大。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宋朝的大儒,程顥講了一段話,他說到「識高則量大」,我們多讀歷史、經典當中,這些聖哲人的風範、度量,我們自己看了會生起一種仰慕效法,看著看著也覺得人應該這樣,慢慢的有見識的人度量也會大。我們要不自私自利,就是能夠多替他人著想,這樣就不會生氣。我們要了解到,情緒的根在一個「我」字,這個叫根本的煩惱。《了凡四訓》裡面做一個比喻,人要改過要「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就是因為我們跳不出去這個自我中心,什麼都是把我擺在第一位,人家不順我,我就生氣。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新加坡有一對夫妻,認識他們的人,都很羨慕他們,因為夫妻非常相親相愛,相敬如賓。有一次她在跟大家談到,他們夫妻的相處,她的先生講到,我太太修養很好,我母親誤會她了、錯怪她了,她還跪下來認錯,我覺得我太太這個時候有點委屈。這個先生還挺疼太太的!更讓我們驚訝的是他太太怎麼說?他太太說到,今天母親誤會她,母親情緒已經上來了,假如我再解釋,很可能讓母親更生氣。所以我想到的,是趕緊讓母親的情緒下來,不要傷了她的身。大家去想一想,被人家誤會了,難不難過?難過,為什麼?我很難過。大家找到賊王沒有?擒賊先擒王,所有的那些情緒、傲慢,那些不好的習氣,它的賊王就是這個自我為中心。只要是設身處地了,念念為人想,這個煩惱就遠離你了。

  這些故事都在提醒我們,學聖教最重要的,學吃虧,「用學吃虧一語律己,以怪不得三字待人」,這在格言,在《延壽藥言》裡面都有。我們感覺這是這些聖哲人對我們的疼愛,他希望我們的人生不要走一大堆彎路,他把他人生積累下來,最有智慧的言語都供養給我們。用學吃虧一語律己,以怪不得三字待人,這是薛敬軒先生給我們的寶貴教誨,用學吃虧一語律己,薛敬軒夫子留下來的。我們回到剛剛那個例子,怎麼還要去跟婆婆計較幹什麼?學吃虧。而今天這個媳婦一跪下來認錯了,那當然父母他的氣就下來。而且誤會總有釐清的一天,過了幾天婆婆搞清楚:原來不是媳婦的錯,我這樣誤會她,她還跪下來認錯,這樣的媳婦,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她不就更疼愛她了嗎?所以真的肯吃虧是絕對吃不了虧,不肯吃虧那是遲早得吃虧。

  漢朝劉寬,名字取得好,他爸爸給他期許,寬宏大量。他有一次坐在牛車上,他是官員,老百姓氣沖沖的跑來:這牛是我的。好,還給你、還給你,他就還給他了。因為他看他氣成這樣,你再跟他爭個什麼,他不忍心,他心很柔軟:好好好,對不起、對不起,你牽回去!那個人牽回去沒多久,他的牛找到了。後來了解是我們的父母官,嚇得半死趕快牽牛回去還。劉寬跟他講,動物跟動物長得很像很正常的,這個不能怪你,還麻煩你親自幫我送回來,謝謝你,謝謝你。你看這人度量多大,他這一件事一傳出去,當地多少百姓對他那種心悅誠服,感動、佩服、聽他的話。而且他遇到百姓們,遇到孩子就教導他孝悌,遇到農民就關心他們的整個工作生活,非常關懷體恤每個人民。

  他太太就覺得一輩子沒看過他生氣,就想想想什麼辦法,探探他的度量到什麼程度。可能古代人都是好人,也沒什麼事做;現在大家沒學倫理道德,當父母也好、當領導也好、當老師也好,都忙得要死。他太太就趁他要上早朝,穿著朝服,正坐在那裡待會就要走了,命她的婢女端一碗熱羹,走過去故意跌倒,把那個羹湯倒在他的衣服上,看他生不生氣?結果在那個瞬間,真的倒在他的衣服上,他馬上把婢女扶起來說,有沒有燙到你的手?他沒生氣,第一念是什麼?怕那個熱湯燙到婢女的手。可能他的太太:我這一生怎麼這麼有福氣,嫁給了這麼有修養的丈夫。我相信這個婢女一輩子都對他忠誠,這麼有仁慈心的領導。而重點在哪?還是我們剛剛講的第二個重點,他沒有為自己,他沒有自我中心,他是什麼?念念為對方著想,這就是度量不斷的在擴大了。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