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三集)  2010/10/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33

  尊敬的諸位長輩、同仁,大家早安!昨天我們提到,這個「忠」用在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尤其在團隊當中,首先,「服從為負責之本」。在一個家族當中、家庭裡面,要聽父母的話、聽尊長的話。不然一個家族每個人都有他的意見,那就變多頭馬車。面對家族重要的決定,還是要聽尊長的。從家庭到社會團體也是如此,要有長幼尊卑,這個團體才不會亂。當然,懂得服從,才能從中體會到君臣之道,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好自己的本分。

  傳統文化是非常圓融的,我們懂得服從,但不代表領導錯的時候,我們就順從。「孝順孝順」、「忠順」,都是順父母的性德,不是順父母的習氣,也不是順領導的習氣。所以「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其實從心境當中,我們來奉行《弟子規》這一句教誨,看到父母、看到領導有過失,勸諫他,讓他能改過,所以是為他好,是為他著想,是為了真正讓他能聽進去改過。假如我們生氣,我們對立,也沒法幫到他,甚至事情會愈弄愈僵,那就背離了我們為他好的初心。所以人做任何事情,腦筋要保持理智、清醒,我做這事的目的是什麼?往往做著做著,就偏離這個目的,被我們的習性給拉走了。拉走就不忠,心偏掉了。而且表現出來是能夠讓人接受,顧及人情,「怡吾色,柔吾聲」,不要太衝,讓人家容易接受。所以「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對父母那種柔順、盡心很自然內化,當他在團隊當中為人臣子的時候,他也是移孝作忠的態度。

  所以我們在為國家、社會服務,在團隊當中,假如跟領導有對立衝突,很可能我們還要反思,我們的孝道還要再修正,再提升。可能我們見領導之過,有可能我們自己也會見父母之過。移孝作忠,當忠有所不足根源還在孝道的根。我們也常跟同仁們講到,修行不得力、習氣伏不住,還是孝道的根不足。所以《孝經》講,「愛親者,不敢惡於人」。還會討厭人,還會厭惡人,甚至還會傷害人,這個愛心沒有真正徹底發出來。我們看,孝子當官愛民如子,他的性德、孝道是完全發出來的。「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對父母完全的愛敬,他對他人不會有惡跟傲慢。所以調伏習氣得從孝道下手。因為這一次師長到我們中心來講《大經解》,有一位我們淨宗學會的會長請師父開示,說這個習氣很難對治,怎麼辦?師父回答,要從孝道徹底做起。這個教誨對我們修道非常重要。

  淨業三福第一福,也是最重要的大根大本,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真正把師長放在心上,心心想著,要落實老人家的教誨,落實佛陀的教誨;心心想著,不能讓師長丟臉。這顆心時時保持,絕對不會有惡言惡語,戰兢惕厲,不敢放縱習氣。所以一個人有孝敬,對父母、對師長,道業一定是「德日進,過日少」。

  我們剛剛講到的盡忠懂得服從團隊,但是,當領導有不對,我們也要善巧的去勸諫。所以《論語》裡講,「忠焉,能勿誨乎?」既然要盡忠怎麼可能不勸諫不提醒領導,或者是提醒自己的同參道友、同仁?盡忠對領導要盡忠;對下屬也要盡心盡力栽培他;同仁也是要善盡,「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這個就虧了忠義。道義要盡,要盡心盡力就是忠。而這個勸諫,重要的是提起對方的正念。其實說實在的,人很難被說服,是我們用很善巧的方法,讓他善念提起來、正氣提起來,問題就化解了。假如我們的態勢就是,你今天非聽我的,那是控制,對方可能反而不能接受。

  我們看到古代,像春秋時代的齊國,齊景公當時用了一個忠臣晏子。這個晏子,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他有一件衣服穿了三十年。他是宰相,一個宰相穿一件衣服穿了三十年,又是老百姓最崇敬的官員,他全國的老百姓很多都會效法他,他同時教育了全國的人民。這是相當可貴的德行,這是真正忠於老百姓。為什麼?這些大臣的忠表現在哪?表現在教育好人民,讓人民人生幸福,這是他忠最重要的體現。他對領導很好,對這些人民都不關心,那叫諂媚,不叫盡忠。所以《太上感應篇》特別強調,不能「虐下取功」,你要體恤人民體恤下屬。不能「諂上希旨」,諂媚巴結。其實名聞利養是夢幻泡影,染了名利,忘了照顧人民的職責,那是要造很大的罪業的。

  我們聽到這裡,「反正我又沒當官,這個不關我的事了。」我們做的事情是弘揚中華文化,我們是要讓更多的人能學到中華文化,要護念好他們學習中華文化的因緣,我們也要有這樣的胸襟。假如我們忘了,我們的目的是要利益大眾能深入中華文化,那我們自己在搞名聞利養,搞人事是非,結果,人家一接觸我們,原來學傳統文化都變成這樣,那我們是斷了人家的慧命,讓人家對傳統文化喪失信心,那比傷害人的罪還重。

  師長常說,斷人慧命的罪絕對大於斷人家的生命。因為慧命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他生命結束了,他沒有造惡,二十年後他又是一條好漢。但是這個慧命斷了,不知道要再多久才有機緣。我們把這些道理想通了,面對每個因緣都會非常的謹慎。就像《大學》裡講的,「如保赤子」,你保護每個人的緣分就像抱著一個一兩個月的孩子,生怕他滑下去。大家有沒有抱過一兩個月孩子的經驗?那種心是非常細膩的。有這種細膩的心,不會用情緒去跟這些大眾講話的,要體恤他的心情。

  所以晏子他一舉一動,事實上都教化了老百姓。所以一個人地位愈高,事實上他的責任愈重。在朋友關係當中,讚歎晏子,「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晏子很能跟人相交往,而且跟他交往的朋友愈久,他對他們愈恭敬。人情上往往會愈久的交情、愈親的關係,顯得隨便。但是,晏子並沒有如此,愈恭敬,而且愈感恩這些朋友對他的付出、照顧。所以心地上都是放人家的好,都是放人家的恩跟付出,不放人家的過。一放過,這個恭敬心就開始往後退。所以《弟子規》講的「恩欲報,怨欲忘」,這在五倫的處世當中太重要。唯有如此,關係才會愈來愈好;記了缺點,記了怨,記了不滿,這關係就開始惡化。

  晏子非常機智的護念他的君王,真的是盡忠到任何機會都在讓他的國君德行不斷往上升。比方,齊景公有一天出去,剛好到了山上,看到一隻老虎。結果,又到河邊,又看到一隻蛟龍。齊景公回去之後,就不舒服,今天怎麼都看到這些東西,是不是不吉祥?他就問晏子。結果晏子給君王講,君王,這沒有不吉祥,你到山上去看到老虎,因為牠本來就住在山上。是不是?說的也是,那是牠家,不是我們家。你到河邊去看到蛟龍,牠本來就住那,所以這沒有不吉祥。真正的不吉祥,是有賢德之人而不知道,這是第一個不吉祥;知道了不能去用他,第二個不吉祥;用了沒有把他用到適當的地方,是第三個不吉祥。

  你看,真高明!面對君王一句話,就可以把治國最核心的重點再一次提醒他的君王。請問他的君王會不會覺得囉嗦?不會。從哪些地方看到?從這一些對話,在生活的每一個機會,都在成就他的君王。而成就他的君王,他的君王就能愛護萬民,就把老百姓都放在心上。有時候君王要做錯事了,千鈞一髮,怎麼勸?有時候都是火冒三丈。所以有一次,這個齊景公對一個人大發雷霆,說,我要把他大卸八塊,誰敢勸我,罪跟他一樣。君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誰勸跟他的罪一樣,大卸八塊。結果晏嬰馬上說,來來來,不用君王動手,我來。拿起刀到這個人面前說,你真是罪該萬死,惹君王氣成這個樣子。我想想,古聖先王要給一個人大卸八塊的時候,我看是從哪裡開始割起?齊景公當君王,以前都讀過古書,一聽到古聖先王,人家都是愛民如子,哪有大卸八塊的,還從哪一塊開始。結果晏子講到這裡,齊景公說,把他放了,把他放了。其實就是讓他提起正念,這個時候不冷靜,我看很難做到。

  又有一次,齊景公最心愛的馬被他的下屬給弄死了,不知道怎麼照顧就死掉,最愛的馬。這個邏輯就像現在的領導人,你把他的BMW(寶馬車)給撞壞了。那上百萬台幣,就這樣沒了。結果這個當下,他就治這個馬夫的罪,賜他死。然後晏子也是借這個機會說,你真是該死,今天我告訴你,你犯了三個該死的罪:第一,你居然把國君最心愛的馬給養死了,第一大罪。第二罪是什麼?是國君因為你把他的馬治死,所以他賜你死,讓全國的人民都罵國君說,愛馬不愛人。第三大罪,是讓天下的人都笑我齊國的國君,愛馬不愛人。景公一聽完說,把他放了。

  所以這一些聖賢的風範,那種機智又帶著忠誠,護念他的國君這種心,我們佛家常講,善巧方便。所以勸身邊的人,這也是盡忠。「教人以善謂之忠」,孟子這麼教誨我們,讓身邊的親人、朋友愈來愈好,這是我們的本分。比方說,勸自己的丈夫不能太衝,要善巧。有一個女子,她勸他先生戒菸。假如你勸人很直接,別抽了,抽了會得肺癌,你知不知道?你看這樣勸有沒有效果?「我就要得肺癌,要你管!」她不是這麼勸的,她也沒說抽菸的事,她就跟她丈夫講,我們有兩個寶貝女兒,以後她們會找到很好的對象,會有幸福的人生。她的婚禮上,假如少了一個父親,那將是女兒人生最大的遺憾。後來她先生就把菸給戒了。你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他心上最掛念的就是他的女兒,他最愛他女兒,你就從這裡提起他的正念。所以要勸人要愛護一個人,首先你要了解他,你才好順他的整個思想觀念去引導他。所以幫人是要用心良苦,而不是好為人師。所以這個服從,它都是有權變的,還要懂得不對的時候要勸諫。

  再來,這個盡忠的具體表現,盡心盡力。什麼時候是盡心盡力?其實從我們對父母盡忠。我們看到這些孝子的故事,都是盡心盡力照顧他的父母,「冬則溫,夏則凊」,「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他到學校去,對課業盡心,對老師恭敬;在社會跟朋友相處,他也懂得盡忠、盡心。以至於我們現在從事中華文化的弘揚,那我們也要對這一份工作盡心、盡忠。

  在歷代的榜樣當中,我們最熟悉的諸葛孔明真的是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明為宰相的時候,他對老百姓是非常的愛護,盡心照顧他們的生活。後來也是累得病了,壽命也沒有很長。古人的盡忠甚至在危難之際,都能夠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盡心。

  漢朝還沒建立以前,是楚漢相爭。結果,劉邦常常是打敗仗,項羽是常勝將軍。有一次,已經到劉邦被團團圍困住,都有點甕中抓鱉的形勢。結果,劉邦手下有一位臣子叫紀信,他看到他的主子面臨生死關頭,他急中生智,就坐著劉邦的車子還有那個插著的大旗,穿上劉邦的衣服,然後從這個城的東門衝出去。結果楚人很多就整個圍過去追趕。然後在這個時機點上,再讓劉邦從西門逃走。這個是救他的君王於危難當中。而且他這個動作是三達德都具備:第一,他有智慧解困危難。第二,他為什麼這麼盡力保護他的君王?第一個,不忍看君王受傷;第二個,他的君王是仁主,仁慈的人,以後的老百姓有福。項羽比較傲慢好殺,以後對老百姓不利。這是仁。勇,他勇到什麼程度?連死都不怕,「忠勇為愛國之本」。

  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不用拋頭顱也不用灑熱血,沒有生命危險,我們還不能盡心盡力,比起這些忠臣,我們差太遠。他們是世間聖賢,我們求的是出世間的佛菩薩的道路,更要效法他們。具體來做,第一個,要為國家舉人才。有了人才能做更多、更重要的事情,時時都想著提拔身邊的人,發現人才,來把弘法利生的工作做好。

  在宋朝,有一個宰相王旦。我看這個宰相的相貌,在這些朝代都有畫出來。名相臉都很大,肚子也挺大的,叫宰相肚裡能撐船,他那個是福報相,福很大,量大福大。「觀德於忍」,看一個人德行高不高,看他忍辱、忍耐的功夫;「觀福於量」,這個人有沒有福,看他心量。比方說你在讚歎一個人,然後他馬上說,他哪有那麼好。這個人心量就不夠大了。聽到人家好,心裡不舒服,這就嫉妒心。

  所以,菩薩道的路上有三個重大障礙,貪欲、嫉妒。這個貪欲主要是貪名聞利養,要人尊重、要人讚歎、要人恭維、要人肯定,就很麻煩。一貪就容易瞋,就容易慢,見不得人好,瞋恨心、傲慢心就出來。所以貪欲是第一個重障。再來,嫉妒,第二個重障。所以嫉妒心重,假如障礙毀謗了一個非常受大眾歡迎的弘法護法人才,那就要墮阿鼻地獄。那影響的面就很大了,讓一個地方的人得不到正法的法益。第三個重障,傲慢,貢高我慢,修學上很大的障礙。

  這個王旦度量非常大,他常常講寇準的好話,結果寇準都常常講他的壞話。結果後來皇帝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給王旦講,寇準都講你壞話,你怎麼都講他好話?結果王旦講,我當宰相這麼久了,過失一定很多,所以寇準正直,給我指出來。他還讚歎寇準正直。後來,這個寇準可能是有點著急,跑去給王旦說,你推薦我做宰相。結果王旦跟他講,宰相這個位置難道是要來的?寇準很失望回去了,心裡有點不舒服。結果後來王旦去世,寇準升到節度使兼宰相位。他就在那裡說,謝謝皇帝,賜給我這個機會,感謝隆恩,謝主隆恩。結果皇帝跟他講,你別謝我,是王旦推薦你做宰相的。當下寇準對王旦的修養佩服得五體投地。

  家裡的人都覺得王旦沒發過脾氣,就要試探他。所以有一天吃飯,王旦剛好有一碗羹,家裡的人就拿些灰塵,灑在那個羹上面。結果他那一天就吃飯不吃羹。後來,又改天,把灰塵灑在飯上面,王旦把飯移開說,今天不想吃飯,給我來點粥。王旦度量很大,不想指責人,所以他身邊的人都很佩服他。

  我們這個民族很幸運,這麼多大聖大賢給我們做榜樣,我們應該「德日進,過日少」,對得起他們的示現、表演。

  早上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