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二集) 2010/10/2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32
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我們經文講到「忠孝友悌」,「用中」就是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我們修學傳統文化的目標是,恢復本善,恢復性德,所以時時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當中,我們懂得用中、用真心,時時都是在回歸自性。
在《中庸》當中有講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用真心能達到人和,有中才能有和。大家不知道有沒有去過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有三棟主要建築物: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指的就是本性,就是宇宙與我皆一體的這個真相,延伸就是孝道的意義。一體,這個孝字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個整體。太和代表彰顯了一體的真相,「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師父最近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一個人假如契入了,眾生與我是一體,這個人就是證法身,就恢復自性了。當然這個是我們的目標。
師父常講一個比喻,因為可能這麼想,大家很難理解。在一個大海裡面,大海是整體,這個是我們本來的我。本來的我,宇宙都是我們自性變的。但是這個大海裡面有一個小水泡,就執著這個小水泡才是我,不是大海是我。執著了這個小水泡,它的活動空間就是這個小水泡,沒有像大海這麼寬廣。我們現在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就好像這個小水泡,出不了這個小水泡,那就在六道輪迴當中。自己的本來面目是大海,是整個虛空法界,所以這個很冤枉。執著了這個身是我,這麼大的智慧、德能、福分都起不了作用,被自己這個執著、這個迷惑給障住。可能這一個水泡又跟另外一個水泡起對立、起衝突。誰願意把這個水泡戳破,他就恢復到本來的法身,就是太和。太和之氣,他的心胸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已經證法身一體,就好像人的一個身體,哪一個地方不舒服,他馬上感同身受就去幫忙,這個就是佛菩薩契入法身,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救苦救難,這是他本來的能力,本來的性德的流露,一點都沒有勉強。
這個太和是教一體教孝;中和是教中,用中才能盡忠心;保和是能保持忠孝,要能保持,要能再往上提升。所以太和是本性,中和、保和是性德的起用。性德一起用,他不會偏私大公無私,他會以大局為重,保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會忍辱負重,這個都是保和。所以心有偏私,他就不可能不自私自利,他就不可能不跟人對立,就達不到和。所以有中才有和,有和才有平,有平才有安,有安才會樂。所以要達到和平安樂,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心地要真誠,要符合中道。所以為什麼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還得在自己的心地當中下功夫。
整個世界是我們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既然是自己的心現識變,我們自己要負完全的責任,又不是別人變的,自己變的。變出來的境界有很多對立、衝突、矛盾,那當然是我們的心地要調整。就好像一個人做惡夢,請問大家,要怎麼檢討?能不能檢討夢裡面都是那個女的害的,她長得太漂亮,害我起邪念?是不是去檢討那個夢裡面的人?不是,是檢討做夢的人意念不正。
同樣這個道理再推回來,諸位同仁,我們現在也在做夢,大家感覺到沒有?現在這些境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夢境。怎麼讓這個夢境能愈來愈好?能在這個夢境當中借假修自己的心?夢境是幻象,我們現在所接觸的人事物剎那都在變化,怎麼是真的?什麼也留不住。大家坐下來,請問已經過了半個小時,大家的細胞新陳代謝多少了?不知道,很多。我們還是半個小時之前的我嗎?剎那都在變化的幻象。我們在這個幻象當中,能不能不貪著這個身體,能不能不貪愛這些境界?人一貪愛境界,他再面對下一個境界,就開始起比較,你看以前那個領導對我多好,以前那個同事對我多好,他在當下就生煩惱。煩惱從哪裡來?從染著來的,從貪求來的。一有貪著,心就不中,偏頗了。要在每一個境當中,沒有貪著,無住,生起真誠的心,生起慈悲的心,這個叫會用功夫。
我們一講到「忠」,可能會覺得下屬要忠。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要盡忠,每一個人都有為人臣的本分。所以,比方我們做下屬,蔡老師這幾天都講忠,都是講我們,都不講那些領導,是不是這樣?那假如大家起這個念頭了,那我講了老半天,你一句話都聽不進去。誰不是臣子?師父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領導,我假如做什麼事情,沒有請示他老人家,自作主張,我不忠不孝。為什麼?三層關係都有。親人的角色,老和尚是我的爺爺輩;工作的角色,是我的君,是我的領導;在修學上,是我的師父。我假如沒有尊重、沒有彙報、自作主張,那是不忠、不孝全部都有了?所以我自身,我得盡忠於老和尚,我得盡忠於十方的護法。「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我們要了解,一個人位置愈高,他要扛的因果愈重。《孝經》裡面就已經講得很清楚,「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他今天當領導驕傲奢侈,放縱自己的習氣,就不妥當,他就沒有盡到護念這個國家的責任,他對不起的是千千萬萬的人民。當領導是福報,福報可以造福於人,福報也可以造大業。所以現在這個時代,有大福報、有大權力的人不修行都是墮阿鼻地獄。「弄權一時,淒涼萬古。」世間人羨慕有地位、有權利很好,哪有好?那是看不懂因果的人,才在那裡愛慕這些虛榮。《孝經》指出來,當一個團體當一個國家領導人,「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天子,古代是皇帝,他最大了,他就是君,他不是臣。這個話是完全不了解皇帝的職責跟皇帝的難處,這個我們沒有用心去體會。皇帝哪有好幹的?大家去看看雍正皇帝,他批了很多的奏摺,做了十幾年皇帝累死了。他不是做皇帝就這麼認真,他是從小三四點就起來讀書,那是對皇子的培養,他哪有輕鬆。大家去看看,雍正皇帝寫的上諭,那對儒道釋的教育都是通達的,那要下多少功夫。皇帝叫「天子」,他是老天爺的兒子,他是代天行化,所以老天、真理、天理就是他的君。而且「天聽自我民聽」,老天爺上天有好生之德,什麼是聽老天爺的話?愛護眾生愛護人民,叫聽老天爺的話。所以他是一個皇帝,他是一個領導,他不仁慈對待人民,他就是不忠,他對上天欺騙,他不是好的孩子,天子他是代天照顧老百姓。所以大家看看那些好的皇帝,時時都是這樣鞭策自己。
這個「忠」字,是所有的人都是在守他的本分,在盡忠。《大學》裡面講,「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他做好榜樣,帶頭行道義,老百姓跟著他學習。這是成就了老百姓的德行,那他就真正給社會安定給人民幸福。所以這個「忠」都跟大公無私相應在一起。從佛門的大公無私要做到什麼程度?在楞嚴會上,阿難開悟之後說道,「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句話可能大家有聽過,就是將自己的「深心」奉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個「奉」就是奉侍、服務,「塵剎」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他發的願就是盡心盡力,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是一個法身大士、大修行人盡忠的態度。
我們今天有機會學到大乘經典,這很多人學不到的。武則天寫的「開經偈」(她的感悟也很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佛經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緣,尤其是大乘佛法。沒有佛說了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用腦子想都不可能能想到這些真相。我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宇宙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大乘菩薩的境界,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契入的話,一定要往那個方向去努力。當然,要成就菩薩道,首先要建立在世間的倫理道德的基礎之上,連做人的基礎都沒有,那更談不上生天、成佛、成菩薩。
我們對於這一個「忠」,首先,以做人如何對國家、對團體、對家庭盡忠。所以這個忠字很廣泛:對自己要忠,對另一半要忠,對父母、對孩子我們都要盡忠。盡忠就是盡本分,盡心盡力,盡到這一份道義。延伸到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當中生活,是一個團體生活,團體生活有各行各業。所以社會、國家是互助的團體,我們在每一個行業,盡我們的本分來服務這個社會,這也是盡忠。當然,每一個人的能力、專長不一樣,他選擇了士農工商哪一個行業,他就用心去做。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行業的辛勤勞動,我們都應該感謝他們對這個社會的忠誠。所以這一個「忠」,強調的比較重要的一環,是我們在整個大社會當中,我們在自己的團體,如何盡到忠。我們不認識忠,到團體裡面不能盡忠,那可能就是謀私,那可能就是隨順情緒、隨順脾氣,或者隨順執著做事,所以不能盡忠叫添亂。
我們很冷靜來思考,從小到現在,我們對於怎麼在團體裡盡忠,我們自己有沒有思考過?哪幾點是最關鍵的?我們的父母有沒有教給我們?昨天跟大家有談到,劉芳總裁她要出嫁的時候,她父親給她的三句話。其實,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要去工作的時候,相似的提醒都有。「人家不幹的工作,自己主動撿起來幹」。「多付出,學吃虧,不要計較」。真的為人長輩有教這個,那才是真正長輩的慈愛。「別去團體給人添亂,別丟臉,別添麻煩」。
假如我們為人長輩,自己的晚輩在團隊當中出現一些情況,還跑到團隊裡來,「你們怎麼可以虧待我的孩子?你們怎麼可以讓他這麼難過?」有沒有這種情況?有。長輩不只不借這個機會,好好提醒他自己孩子的態度,還跑到團體去罵人。這個現象,萬法由心,人心偏掉,這個現象愈來愈多。包含什麼?岳父、岳母帶著女兒到婆家去罵人,罵公公婆婆,罵她的先生,罵女婿。「我這千金小姐,你敢這麼對她?」甚至還打女婿,有沒有?打到手斷、腳斷的都有。你說現在,這些倫常之道都不懂。這個對我們修行人是一個高度的危機,什麼危機?學的是大乘佛法,結果連做人都不懂,然後還覺得自己很不簡單,善根深厚。講出來的都是菩薩道,做出來的是連五倫關係、君臣關係都沒辦法守。所以師父一直講,要扎根,要扎根,不是沒有道理。
我們思考有關盡忠的心態,從古聖先賢這一些行持,我們來體會看看。第一,「服從為負責之本」。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職責,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領導他有決策權,下屬他可以提供意見。但是下屬提完意見以後,領導沒有聽,這個下屬跑去罵領導,那這個下屬叫以下犯上。你說他做錯了。他做錯了有他的因果要背,你有盡了你的責任,你就要放下這個罣礙。為什麼?修行是修自己的心!放不下了,瞋恨心上來,控制的念頭上來了。我們是借這一個人生的境緣提升自己的靈性,不是要去跟人爭對錯。
我們所屬部門的領導,他代表誰?他代表我們這個團體最高的主任。像我們主任上面諮商會,所以這一些領導者也代表諮商會,也代表我在跟大家做這個行政當中工作的執行。對他們不敬也是對最高領導的不敬,因為他們代表最高領導。再延伸上去,這些主管代表的是老和尚。所以你不敬他,就是不敬老和尚;你敬了他,是你性德圓滿。他做不好是他自己背因果,不干你的過失,這個我們要很清楚。
那說,他假如做得不妥當呢?他做不妥當,我們首先要做得對。我們做到了「親憎我,孝方賢」,精誠所至會金石為開。我們一直盯著領導的過失,我們的心就不忠誠了,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他,講得再有道理都是帶著情緒,誰能接受?「我講的都是對的」,態度已經不對,人家根本就聽不進去,還執著自己對,觀照不到自己的心,有帶情緒、有帶瞋恨。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這個領導有哪裡不對,這個我不去見人家過,我盡心盡力勸。盡心盡力是盡人道裡面的忠,離菩薩道還很遠,我們就這麼放不下自己的習氣,那就枉費我們這一生的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孝經》裡也告訴我們,「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我們為人臣子,自始至終都是為了怎麼樣讓領導、讓團體好,這一顆心完全沒有任何變,也完全沒有任何的情緒在裡面,這個才是盡忠。
正己才能化人。我們自己沒有做好,講所有有道理的話都很難達到效果,甚至於愈講愈沒效果。為什麼?講的很有道理,自己都沒做好脾氣又大,這個時候人家說,講的這麼好,做都做不到,反而更反感。這都是人情事理。今天我們盡力做好,我們非常忠誠,領導有不妥當,他也有他的領導管他,他的領導會充分了解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可是今天,在上位的領導看到,你自己為人臣,態度也這麼不好,那你說在上面的領導,會信任你會聽你的嗎?你自己都做不正哪有資格說別人。那就根本沒有辦法取信於領導。不管哪一階層的領導,只要我們情緒化,只要我們非常隨順自己的執著不以大局為重,誰也沒有辦法接納我們的意見,接納我們的意見不就順著我們的性格去做事,習氣去做事?愈高層的領導,他看的面就要愈整體。比方說,有一些講課的人,一聽師父講弘護要分開。有沒有道理?諸位同仁,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但是道理要看實際狀況。拿著師父的道理壓領導。你看,師父這麼講的,你為什麼不弘護分開?道理是遵循的一個原則,但實際客觀情況,我們得要就事論事。人手就不夠,你還弘護分開?
我曾經還遇到一個情況,「你現在用這一個人不適合,他怎樣怎樣怎樣,哪裡有問題。」我問他一句話,那你說要用誰?他想了老半天,沒說話了。批評得真痛快,叫他薦一個人,沒人。現階段我們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批評老半天,一個建設性的意見都沒有。那是什麼?那叫發牢騷。大家想一想,這不就是讓我們包容、共體時艱的機會嗎?一個人連包容、共體時艱的態度都出不來,站在講台上講的東西都是虛的。現在大眾的福報哪有這麼足?什麼事情都是順境,什麼條件都具足。所以人,「當家才知米貴,養子方知親恩」,用到團體也是同樣的道理,批評得很痛快,真正問他怎麼做,他自己也不知道。
人要相信時時都是佛菩薩安排,然後觀自己的心有沒有在道中。其實修行很單純,就是這個態度。可是我們把它搞得太複雜,統統順著自己的習氣在思考,然後又懂些經教,又摻雜經教在裡面,就覺得自己有道理。真正要覺得自己有道理,建議大家用一個方法:把自己講的話記下來,每一句分析一下,是不是全部是師父的教誨,都是經上的教誨?假如十句有九句是一句不是,那是拿九句來掩蓋自己這一句執著。這個太細微。所以幾個人相信,當下就是佛菩薩的安排,就是在鍛鍊我們最缺的最執著的部分。不是所有的條件都順我們了才能修行,才能工作。假如是這個心態,那不用做,完全等不到這個時候。為什麼?假如是這樣,那不是佛菩薩安排,為什麼?順我們的貪念,哪是佛菩薩安排?
所以師父講,隨逆境,處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這個話難道是拿來背的?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我們現在都年輕,很多人情事理都還很缺,在師父的威德護蔭之下有機會可以服務大眾,但不要錯估了我們自己能耐好像很大。沒有師父這些威德,誰信任我們去做什麼事情?所以,還是要在工作處事、起心動念當中,常常對照這些心態,「服從為負責之本」,這個「本」都不能小看。
再來,盡忠念念以大局為著想。而且是報恩的心,報眾生的恩,報師父的信任之恩,就像諸葛孔明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大家想一想,諸葛孔明他那幾十年的歲月容不容易,他接了這個緣,去輔佐劉備,那個時候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打敗仗逃命的時候加入。二十多年來鞠躬盡瘁,就為了報一個知遇之恩。我們現在不只報知遇之恩,是報佛菩薩、報師父、報眾生給我們成就法身慧命的機會的恩德。人家沒有聞佛法的諸葛孔明盡忠,就盡一個知遇之恩能達到這樣的心境。我們現在遇到的緣,比他這個知遇之恩恩德更大,我們更值得效法他的心境。所以這個《出師表》,大家有機會可以多看,我們之後在《文言文》,也會講到這一篇。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