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開示 (第四十一集) 2000/1/6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32-167-0041
諸位同學,大家好!清末民初,印光大師出現在世間,我們細心觀察,他老人家確確實實是來挽救這個世間劫難的。他在一生弘法傳道之中,特別為我們提出了《了凡四訓》、《感應篇》跟《安士全書》。前面兩種,這些年來我們繼續祖師的教導,認真努力在宣揚,知道的人多,對於《安士全書》知道的人比較少一些,這是前清周安士居士編輯的。這部書裡面總共有四種,第一種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它的內容性質跟《感應篇》相同,都是說善惡果報的事實與道理;第二篇是「萬善先資」,專門勸導一切眾生戒殺放生;第三篇是「欲海回狂」,是勸導一切眾生斷除淫欲;最後一篇是「指歸淨土」,這是《安士全書》的內容。在這部書裡面,「陰騭文」的註解佔全書的一半,分量很大。「陰騭文」的本文只有七百多個字,比《感應篇》少,《感應篇》有一千三百多字。這是祖師在這個時代,此時此處,今天我們講的處,這個處是地球,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在這個時代,這是善惡的標準。
首先我們要把信心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一個人在一生當中的際遇,吉凶禍福,富貴榮通,不是偶然的,《了凡四訓》裡面告訴我們,命裡注定的。誰給你注定的?自己給自己注定的,不是別人,你前世造作的因,這一生來酬償果報而已,這是佛在經論上常常跟我們說的,「人生酬業」。《了凡四訓》就是講這些因果的大道理。人有前生、有後世,絕對不是說人死了就了了,什麼都沒有了,那就好辦了,我們也用不著修學了。實際上的狀況,死了就不得了,這個問題才嚴重。死了以後,你來生怎麼辦?
來生後世的狀況,即使用今天科學來探尋,也有許許多多的證據。我過去在美國,看到美國人蒐集這些轉世的這一些報導,蒐集得非常非常之多,出版物也很多,都是經過查證的,確確實實證明佛家跟印度宗教所講的輪迴是真的。他們的證據大概百分之六、七十是用催眠的方法,現在差不多將近有一萬多個案例,從他催眠狀態之中說出他的前生,他的再前生,可以能夠推斷到前面三世、四世、五世,然後去查證。這樣查證出來,有人確實是從人道裡頭來投生的,有人是從畜生道來投生的,有些人大概我們這個世間找不到,判斷可能是外太空其他星球人來投生的,都有!我看到一部分的翻譯,我也蒐集了不少這些資料,在美國沒帶回來,現在我這些書都運回來了,我也不曉得放在哪裡了。這一次我有機會到美國,我讓他們再給我蒐集近代的這些資料,相當豐富。所以我們要肯定,人確確實實有過去。
也許我們每一個同修你們自己都有經驗,你們到外面去旅遊,其他國家地區去觀光、去旅行,忽然看到這個地方,剎那之間有一個感覺,這個地方好熟,但是確實你從來沒來過。從來沒來過,你為什麼很熟?你前生曾經在這裡住過,在這裡活動過。十幾年前,我初到美國達拉斯,蔡文雄居士告訴我一個事情,他相信、肯定他有前生。他說他初來美國的時候,住在舊金山,有一天跟幾個朋友出去玩,迷路了。這個車開到小鎮,他忽然覺得這個小鎮很熟,這個小鎮的道路怎麼個走法,有哪些建築物,他沒有進這個小鎮的時候,他腦子裡就有這個印象,一進去果然沒錯,他都能指得出來,但是確實這個小鎮他從來沒有來過。他把這個事情問我,我說可能你前生是這個小鎮上的人,你在這個地方住過。有前生、有今生,就決定有來生。
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兩句話是真實話,真實的警策。我們如果能體會得到,我們這一生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做人,你就能把握一個正確的方向。人生在世非常苦短,我七十四歲了,該死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不為活著想,我為將來怎麼死著想,死了以後怎麼辦去著想。如果想眼前的,眼前太短暫,眼光太淺了。所以只要有機緣,決定抓住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多做好事。什麼叫好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是好事,念念想到利益自己是惡事。如果自己爭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是惡事!佛教我們放下,放下自私自利;佛教我們提起,提起為眾生服務、為眾生造福。《金剛經》上所謂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離自私自利,為社會、為眾生造福,這是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利益,我們應當認真努力去做。人能夠發真誠心,修一天功德,這福報,經上常講幾十劫都享不盡。佛的話我們相信,他不是假話,不是說這些話來勸勉我們、來誘惑我們的,不是的,佛的話句句都是真話。同樣一個道理,你要是以極惡的心造一天的惡業,阿鼻地獄也是多少劫不能出離的。吉凶禍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很短暫的行為,果報無論是善惡,都不可思議。
所以印祖提倡這三種書的用意我們要了解、要明白,這是他老人家的苦口婆心,教導我們不造惡業,不墮三途,首先將人天福報保住。從這個基礎上提升才是佛法的修學。所以「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佛對於世間人的教誨,世間人沒有遠大的眼光,沒有遠大的志向,還不想出離三界,在三界六道當中享福,一定要懂得斷惡修善,要懂得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從哪裡修起?從起心動念上修起,念頭一生,就曉得這個念頭是善念,這個念頭是惡念。如果這個念頭善,要叫它繼續增長;如果這個念頭惡,趕快終止,修行在這裡下功夫,念頭變成行為那就來不及了。
佛法的修學比這個更高一層次,「轉迷為悟」。佛告訴我們三界六道都是迷,沒覺悟!悟了之後,超越六道,超越三界,這是最為可貴的。我們在三界六道裡面待的時間太長了,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不能出離。從佛法裡面來說,我們大家過去生中都曾經在佛法裡用過功,認真修學過,為什麼不能出離?沒有開悟,依舊迷戀六道裡面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不知道這個禍害,不肯徹底放下,我們才沒法子出離。真的通達明瞭了,覺悟了,萬緣放下,不但世間法沒有貪愛了,出世間法也不貪愛,你才能超越。超越什麼?超越自私自利,超越貪瞋痴慢,超越是非人我,這就超越三界六道了。
佛法裡頭常講的「轉凡成聖」,佛說這個事情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得到。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你不肯回頭、你不肯放下,難在這個地方。果然肯回頭,果然肯放下,不必一生。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善財童子,在法華會上看龍女,都是很短時間成就的,這是經上看到的。經未必是真的,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有這些人物,這總不假了,家喻戶曉的唐朝惠能法師,禪宗六祖,人家二十四歲開悟。怎麼開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五祖忍和尚把衣缽傳給他,他那一年二十四歲。真正明白了,徹底明白了,他就歡歡喜喜放下,從此之後再不會受污染。放下之後,他的心就是我們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心,這不是學來的,自自然然就流露、就現行了。我們今天這五種心不能現前,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不是沒有,圓滿具足,跟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曉得這些事實真相。
別人很短的時間,我們說一生成就,一生已經太長了。他能做得到,我為什麼做不到?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認真反省,要去思考、要去觀察,見賢思齊。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我今天做不到,就是我還沒有完全放下,放下就做到了。這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諸佛菩薩再慈悲也不能幫你放下煩惱,是要你自己覺悟,自己放下。所以佛法講度眾生,實際上是眾生自己度自己,不是別人度你,別人只給你做個增上緣,實際上功夫要自己做,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世出世間法,總而言之,都是自作自受,你做什麼樣的因,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都不會差錯。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