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二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2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講。在上次我們給諸位介紹過經題與翻譯的人題,經題裡面簡單介紹了本經的玄義,人題是「後漢沙門安世高譯」,我們將年代與世高大師的略歷都跟諸位介紹過了。這個裡面還有「沙門」與翻譯的「譯」,沙門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是「勤息」,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個稱呼,當年在印度是出家修道人的通稱,這個出家不一定是在佛教,像印度教、婆羅門教,他們都有出家的,所以是一種通稱。到中國來之後就變成佛教出家人的專稱,專門的稱呼。這個稱呼是很謙虛,到後來譯經的大師都稱為「三藏法師」,世高大師當然是三藏法師,就是通達經律論三藏,用沙門是謙虛、是客氣。

  「譯」這個字是翻譯,也就是將印度的梵文翻譯成我們中國文字。在古時候交通不發達,尤其是在上古的時候,舟車還不能夠普遍的時代,部落與部落之間雖然是很小,可是言語就不相同。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往來,就與現在國家與國家當中的外交一樣,當然需要翻譯的人才。我們讀歷史曉得,周朝雖然是有一個中央政府,周天子,天子以下所謂有八百諸侯,這就是小國的君侯。而且每個小國除了對於天子的尊重、朝貢之外,幾乎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比現代,像美國的聯邦州政府自治獨立的權限還要高。周天子就好比是一個聯合國的領袖一樣,大家對他尊重、禮遇。因此國際間的交往、應酬就必須要通過翻譯。在周朝這個時候稱之為象胥氏,就是專門從事於翻譯工作的,稱為象胥氏。在東方叫作「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北方叫「譯」,這是當時四方從事於翻譯工作的名稱不相同,但是都是從事於翻譯的工作。

  一直到佛法傳到我們中國來,這是在漢朝漢明帝的時候,佛法傳到中國來。當時傳來幾乎都是從印度到西域,由西域經過高昌、敦煌到我們中國來。這條路線在我們中國算是西北方,翻譯的人應當稱為「狄鞮」,為什麼會稱之為「譯」?這個事情已經很難考證。在過去,李老師講經的時候曾經說過,他說可能佛法到中國來的時候,將梵文的經典譯成中文,可能是擔任北方翻譯的這些官員他們來負這個責任,所以稱之為譯。這種推想也非常可能,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經典統統都稱之為譯,諸位在這個地方能夠看得見。《周禮》曰象胥氏,古時候掌管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使傳通其言也,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何時統用譯字,現在沒法子考據,我今天在此地將這個意思跟諸位補充出來。

  現在請看經文,在沒有讀到經文之前,我記得上次把本經的段落跟諸位介紹過。口頭上介紹怕大家還有困難,所以今天我們將這個段落寫出來,也給諸位看一看。我念一念就不要再加以解釋。本經一共有七個大段,第一是「事佛得報」。「殺生責任」第二。第一段裡面重要的就是理解,我們明瞭這樁事情,換句話說,我們學佛對於佛法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二是講修行,修行要從戒律上入門,到經文的時候我們再來細細的討論。第三是「師弟之分」,「師」就是老師,「弟」就是學生,「分」是本分。佛法是教育、是教學,所以他的關係是師生關係,要怎樣才像一個老師,怎樣才像一個學生,這是很重要的。唯有師資道合,我們的修學才能夠有成就。

  後面一段是「疑法抵觸」,「法」是佛的理論與教學法,以及我們修行的方法。會不會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有所衝突?這樁事情,不但現在學佛的人非常關心,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大家就很關心。所以,阿難尊者給我們提出這個問題來,看看學佛對於我們的生活、對於我們事業有沒有衝突,佛在本經裡面要跟我們答覆這個問題。再下面一個是「幸自憫他」,幸是很幸運,自己很幸運。這就是說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證果,實在是太幸運了。可是世間還有許多的眾生沒有這個機緣;或者是有這個機緣,他自己的業障太重,不能夠接受,當面錯過,這是何等的可惜。

  第六段是「阿難尊者諫頌」,諫是勸勉我們,頌是以詩歌的體裁來勸勉我們大眾。這個偈頌很長,也可以分為七段,第一段是「請佛住世」,第二段是「疑謗重罪」,第三段是「各罪別報」。第四段是「五戒別果」,別是各別,比如說不殺生是什麼果報,不偷盜是什麼果報,不邪淫是什麼果報,各別說出它們的果報。第五段是「疑罪福果」,造作罪業得什麼結果,修福的人又得什麼結果,我們一般所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緣果報真正是絲毫不爽。第六段是講「世意惡報」,這到經文我們會討論到,佛給我們講有世間事與世間意,佛弟子可以做世間任何事業,沒有衝突,但是不能夠有世間意。由此可知,佛弟子在世間從事於種種行業並沒有衝突,沒有抵觸。末後是「結勸種因」,「結」是這一段話後面的總結,勸勉我們應當要種善因,種善因才有善的果報。這是第六段。第七個大段等於本經的流通分,「大眾信解第七」。

  一般的經典,經文一展開我們會看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大比丘多少人聚」,會有這些句子。諸位讀《金剛經》,《金剛經》上有,《華嚴》也有,《楞嚴》也有,《法華》也有,《彌陀經》也是如此,都有這樣的句子,這個稱為六種成就。而本經一開頭沒有這個字樣,這要在此地做一個簡單說明。一切經展開,所謂是經開三分,就是它要分三個大段落,這三個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好比我們一般的文章,一般的書展開它前面一定有一篇序,而這個序它是在書本另外的,也有自己寫,也有請別人給他寫序,來介紹這部書。佛經這個序分就在經文裡面就有了,所以第一個大段這就是序,是序言。而且序分裡面又有所謂通序跟別序,通序就是一切經都有這個字樣,共同的序分,我們就叫它做通序,就是六種成就。正宗分就是這部經裡頭最主要的一部分,解釋理論的這部分。流通分也等於結論,理事都說完了之後,勸勉大家應當要好好的依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並且要把這些理論、方法推廣,介紹給一切眾生,大概流通分裡頭都含著有這個意思在。所以每部經一定有這個三分。

  在序分裡面,這個六種第一個是信,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大經裡面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太重要了,《法華經》裡面講,信心具足他就成佛了,可見得信心太重要了,這是我們講到信心的重要。在經文就是「如是」兩個字,在大乘經裡頭,「如是」兩個字含義實在是不可思議。「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尊者自稱,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時不記載年月日,而說一時,著重在一,一是什麼?心清淨了,心清淨了就一,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心到了一,淨土經裡面修一心不亂,這是一。一心不亂是能證,而一真法界這是所證,可見得「一」太重要了。禪家常說「識得一萬事畢」,你要是把一認識了,天下就沒事了,什麼事情都解決了,可見得一太重要。凡夫之所以稱之為凡夫,就是他不認識一,不知道萬法是一,禪家常講萬法歸一。我們心到一的時候,十法界就現出一真法界,所以「時」是講這個時候,不說年月日時,因為年月日時是從虛妄、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而「一時」那就是真如本性裡面的東西,所以這是真的。從六種成就裡頭就已經顯示不可思議的妙法。

  「主」是主席,就是說法的主人,是佛,這個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處所」是在某某地方,可見得講經的地點記載得很清楚。「眾」就是與會的大眾,當時有哪些人在場聽經,參加法會人的名字也記載很清楚。「大比丘」是身分,他是什麼身分,或者是比丘,或者是菩薩,或者是人天、國王、大臣,身分都記載得很清楚。「聚」是大家在一起。所以經的前面就像開會記錄一樣,一樁一樁記得很清楚,這個在序分裡頭叫做通序,六種成就,這才成就法會,所以師資道合。

  安世高大師是早期的譯經師,他到中國來的時候,佛法剛到中國來不久。為了適合於此方的習尚,就是適合於中國人的習慣,適合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故其所以均不用原來的體例」,原來的體例他一律不採取。我們在這個經文裡頭就看不到,前頭沒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他老人家統統省掉,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早期譯經沒有,到後來譯經的時候,才把世尊經典的體例也都翻譯到中國來。現在我們讀經文: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諧偶者。云何不等同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

  這是經文裡面的第一個大段。『阿難』實在講是代替我們來發問,問的問題在這裡一看我們就明瞭,就是學佛為什麼果報會不一樣?我們先把大意做個簡單的說明。『白佛言』,「白」是下對上尊敬的語氣。上對下就是「告」,佛告訴阿難,這是上對下的語氣;下對上這是用「白」,白事。他問的是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賓主我們要把它分清楚,先問「得諧偶」,後問是學佛「不得諧偶」。諧偶是當時就是漢朝時候一種流行的語氣,有和合的意思,有如意的意思,有調和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樣樣都如意,樣樣都如意就叫做諧偶。

  『事佛』,依照佛法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得富』,富是講財富,我們俗話說發財了,這是富。『貴』是地位,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我們一般人講做官,這是貴。富貴雙全相當不容易,諸位要是讀一讀中國歷史就曉得,在我們中國歷史上,發大財的人往往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做高官的人他沒有財富,這個在歷代社會當中,我們所看的真是比比皆是。所以官稱為清官,貴稱為高貴,高是什麼?清高,清高就是沒錢,但是他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個成語所謂是「清貧濁富」,官做得很大,很窮,清貧、清貴,發財多半是經營工商業的。而在過去社會裡,社會的形態在中國是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把讀書人提在社會最高的地位,這在我們中國是幾千年社會都是這樣的一個風尚,就是尊重讀書人。實在講這個裡面的用意很深,跟佛法裡面所說的意思是相通的。佛法尊重智慧,雖然也講求福報,佛教我們福慧雙修,如果兩者不能兼修,佛還是勸我們修慧。在一切布施裡面,法布施列在第一位,法布施是智慧的布施。財布施再多也比不上法布施,像《金剛經》上所說,即使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也比不上為人說經典裡面的四句偈的功德來的多,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我們中國人尊重智慧,尊重讀書人,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今天社會真的是顛倒,對於讀書人不尊重,今天在社會上,就是講今天的社會,整個世界都是如此,而是把財富擺在第一位。財富擺在第一位,諸位要曉得,大家就拼命的去爭財富,一切的鬥爭都是從這個地方興起來。

  今天民主政治,民主政治這個社會的地位是需要競選的,諸位想想,競選需要財富,你有學問、你有道德、你有能力,如果你沒有財富,你在這個社會上依然得不到這個地位;換句話說,你的智慧、你的熱忱、你的能力也就無從貢獻於社會。這點我們必須要曉得。在過去,推崇於學問、德行,國家選賢與能,是要選有學問的人,要選清廉之人,所以在漢朝有「舉孝廉」,這些歷代帝王所謂是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我們中國的選舉制度,可以說從周朝時候就有了,漢朝這個制度就建立了,但是這個選舉不是民選的,不是普選的,而是交給地方官吏去選。在地方上做官的人,譬如做縣市長的人,在那個時候是做縣令、州牧,他們是地方首長,地方首長政績裡面第一條就是選賢與能。假如他在這個地方做官做了三年,沒有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他這個官就保不住,其餘的政績做得再好也沒用處,因為政績裡頭第一條就是選賢與能,替國家選拔人才。從前國家選舉是地方官吏的事情,所以他也常常要到民間去訪問,主要就是留意有品德、廉潔、有能力的人,要把他選出來送給國家來培養。這種選舉制度的確是非常之好,絕不遜色於今天的民主普選。所以不讀中國歷史,不曉得中國過去有許多地方的思想、構想、制度之美,值得我們讚歎。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先生對於《周禮》非常的推崇,非常的讚歎。《周禮》也等於是周朝的憲法,是周公所訂的國家的體制。這套法典能夠維繫周朝八百年,周為什麼會滅亡?後代的子孫不能遵守這部憲法,也就是《周禮》,不能遵守,破壞了,才遭到滅亡的命運。如果他能夠遵守,周朝的命運還要長,不止八百年。方先生提示了很多次,我學佛之後,對於這個書也就很少去看。

  這是講地位之尊貴,這些人多半都是清貧。所以從前是「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做官,品德、學問優良的人才從事於政治,幫助帝王治國、平天下。今天的社會則是「商而優則仕」,為什麼?錢賺得太多,有錢去競選。他來統理大眾,他來統理完全是用商業的經驗,完全是用商業管理的方法來管理這個政府,政府也就等於一個商業的企業公司一樣,這與從前政治體例的確是完全不相同。既富且貴的確是很不容易事情,在佛法裡講這是很大的福報,富貴雙全,在一般這兩種只能得一個。

  阿難尊者提出這個問題,有人學佛他得到財富,得到世間很高的地位,而且是事事如意。這有什麼問題?這當然是對的,學佛的果報應該如此。所以這個問題是陪襯的,他主要的問題是底下一個,『有衰耗不諧偶者』,這是他的主要問題。這是講有學佛,學佛的結果怎麼樣?結果是「衰耗不諧偶」。衰是講地位,也就是前面講的貴的反面是衰,家道衰,衰是什麼?家裡頭不出人才,這是衰,耗是財富消耗掉了,貧窮是耗,貧賤是衰。一學佛之後,財產漸漸敗了,家業敗了,家裡頭子孫都不好學,出不了人才,不諧偶是樣樣都不稱心、都不如意,學佛得到這麼一個結果。這兩種果報的確是兩極端的,所以他提出問題來,說『云何不等同耶』?同樣學佛,為什麼果報不平等?為什麼果報不一樣?『願天中天,普為說之』,什麼叫「天中天」,我們在這裡也有個簡單的解釋。

  在佛經裡面講,天有五種,第一種叫「名天」,名是名字,有名無實。譬如現在日本皇帝稱為天皇,其實日本皇帝他還是人,他並不是天,他是人,他是人中之王,並非天王,他自稱為天皇,這有名無實,這叫名天。中國古代的帝王稱為天子,天的兒子,其實他還是人。像這一類的,這叫「名天」,有名無實,這是尊稱他,並不是真正的天。

  第二叫「生天」,這就是真的天,像一般宗教求生天。生天裡面包括的很廣泛,在佛經裡面講三界二十八層天,這二十八層天都是眾生可以生到那個地方去,就是我們可以生到那個地方。欲界有六層,到後面我們會講到,欲界第一層是四王天,第二是忉利天,第三是夜摩天,第四是兜率天,第五是化樂天,第六是他化自在天,這是講欲界。再往上面去有四禪天、有四空天,四禪裡面又分為十八種。總共起來,三界有二十八層天。一般宗教常常講生天,要生到天堂,天有二十八層,他生到哪一層,他自己也莫名其妙。所以這個東西要搞清楚。譬如說我們到外國去,中國人到外國,世界上外國太多了,你究竟到哪一個國家去?不曉得,我只要到外國。這個太含糊、太籠統。現在一般宗教講生天,就像這樣的迷惑顛倒一樣,我要生天堂,就好像我要到外國,到哪一國,不曉得;我要生天堂,到哪個天堂,不曉得,太迷惑顛倒了!所以人家講天,我們曉得天有多少種,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每一層天都是一個境界,它都有個標準,我們一般講道德的水準,它不相同。憑什麼可以生天?這個也得要搞清楚。佛給我們講原則,欲界天是以德行為標準,就是修十善業道,這可以能生欲界天,天的道德水準比人高,所以他的福報比人大。色界天的標準是要禪定,不但要修禪定,而且要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要修這四種心。所以色界天人都是慈悲的、都是喜捨的,而且有定功,有禪定。四空天要修四種空定,比四禪天的定功還要來得深。這個事情唯獨佛法裡頭講得清楚、講得明白。

  第三講「淨天」,這個大家要注意到,淨天是二乘人的境界,就是我們講的小乘,小乘人。這一層天我們也叫做淨居天,我們常常在經典裡面看到,淨居天人下到人間來,到佛的道場請佛說法。淨居天人是哪一種人?就是四禪裡頭有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修行的處所,這個叫淨天,包括了阿羅漢與辟支佛在內。

  第四叫「義天」,義天是大乘菩薩才有資格稱的。而且經文裡頭說得很清楚,我們就圓教來說,十住以上,換句話說,就是見了性,明心見性。義是什麼?義就是性,這些見性的菩薩,像《華嚴》裡面所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是個尊稱,我們稱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他作義天,因為他能夠明達一切法的真實義。開經偈裡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他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義,我們稱他為「義天」。所以,義天是菩薩的另一種稱呼。而「第一義天」是義天裡面的第一,那是稱什麼?稱佛,唯有佛才是第一義天,這是對佛的尊稱。這個地方所稱的天中天,就是名天、生天、淨天、義天當中之天,那是什麼?那就是第一義天,這是對佛的尊稱。天中天,諸天當中之天,這是最高、最為尊貴,對於佛之尊稱。願佛「普為說之」,阿難尊者不是為自己提出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一般學佛的人共同的問題。不但釋迦牟尼佛在世是共同問題,一直到今天還是一個共同問題,這個問題要不能夠把它解答清楚,我們的疑問要不能夠斷除,對我們的修學的確是很大的障礙。

  下面就是佛對阿難的開示,也就是解答這兩個問題。他先問得諧偶,後問不諧偶,佛的答覆是先答諧偶,再答不諧偶,答諧偶就是答吉相,答學佛的人他所得到的都是吉祥如意。在這段開示裡面可以分為三個小段落,我們讀經文一段一段的讀,讀一段我們細細的來研究佛給我們所開示的。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這一小段是「從明受戒信行」。明是明師,諸位特別要把這個字看清楚,這是光明之明,而不是名氣大的名。有名望的人,照樣裡面是一塌糊塗,所以我們要求老師要求心地光明;換句話說,修行證果,這才是佛所講的『明師』。這第一句太重要了,我們要想學佛得成就,第一個條件是什麼?第一個條件你要遇到好老師。諸位要記住,古今中外,世出世間,凡是有成就的人,都遇到一個好老師,老師太重要了,老師決定我們的前途,決定我們的成敗。所以古人不遠千里去求師,尋師訪道,我們想想實在是有道理,他遇不到真正的明師,開悟、修行、證果就相當困難。所以,指導的老師比什麼都重要,你要是遇到一個真正的好老師,你在這一生修學就一帆風順,為什麼?好老師他是過來人,他指給你這個路子決定不錯,你照這個路子、照這個方向去走,必定能達到目的地。你要遇不到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說這裡走也可以,那個地方走大概也差不多,猶豫不決,你要想達到寶所就很難期望。

  『受戒』、『專信』、『精進』這幾句話都非常重要。我們先講「受戒」,什麼叫受戒?防非止惡叫做戒。這個地方的受戒不是像我們現在世間某個寺廟傳戒,我們到那裡去受個五戒、受個菩薩戒,不是這個意思。此地這個受是接受,我有了好老師,我要接受,戒是什麼?戒是教誡,就是老師的教誨、老師的教導我們要去接受。為什麼用「戒」字?戒是佛法的一個術語,戒是防非止惡,所以這個地方的戒就是五年學戒,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屬於生活教育,是修學的根本法,必須要遵守的。我們曉得在中國古代,小孩子七歲就外傅,傅是什麼?師傅。七歲以前這個小孩他是跟父母,是跟著母親身邊,每天只知道玩耍,七歲怎麼樣?七歲上學了。那個時候上學跟我們現在上學情形不一樣,那個時候上學就是要跟老師住在一起,而不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夠去看看父母,平時要跟老師住在一起,所以就外傅。以前家分內外,民間一般稍微富有一點的家庭,他家都有內外。內裡面是內眷,女眷在內,不出來見人的,男子照顧外面,客堂,女人不會進客堂,它有內外之分。

  請來的老師,那個時候老師都是私塾老師,一定有個書房,所謂廂房,東西廂房。廂房請老師住,老師帶著學生住在廂房,這個時候不住在裡面,小孩不跟母親住在一起,跟老師住在一起。這個時候所接受的就是生活教育,他每天的工作是灑掃應對,他要做事,要伺候老師,這是生活教育。他會伺候老師,他就會伺候父母,這個叫教育,這是教他做人。所以一個人的成就,從前的教育真是用盡了心機,父母教兒女如何尊師重道,因為小孩漸漸長大了,父母不好意思說你要孝順我,這個話說不出口;做老師的人說你要尊重我,我是你的老師,老師也說不出口。怎麼辦?彼此交換著教,父母教兒女要教他尊師重道,說明老師恩德很大,我們為什麼要尊重他;老師教小孩要教他孝順父母,父母對你有什麼恩德,你應該如何去孝順。彼此互相著教,這樣才能把一個人教覺悟,覺得孝順父母、尊師重道是對的,是我們應當要做的,這是人道的根本,這是教育。所以要從生活教育做起,要服事老師,要伺候老師。

  這個觀念在我們今天的教育裡面沒有,所以從前教學的觀念跟現在不一樣。現在看起來,老師叫學生替他做事情,那是把學生當作下女、當作傭人。對的,是這樣的,「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出門,學生駕車,你們在《論語》裡面看,孔子的弟子都是如此,要替老師做事情。他這樣能夠伺候老師,他回家就能夠伺候父母,他能夠敬重長上,他能夠服事尊長,這是我們中國的教育。佛門裡面也是如此,這叫受戒。佛門在從前初出家是五年學戒,五年要接受佛門的生活教育,這個五年就等於小孩一樣,不管你年歲多大,只要你是初進佛門,這個五年當中要伺候大眾,為什麼?別人比你先出家。伺候你的老師,在佛門是老師,和尚是老師;要敬重學長,我們佛門裡講的師兄,他比你先出家,比你先受戒,你要伺候他。雖然唐以後,我們中國佛教有個很大的改革,就是從寺院變成叢林,等於是個佛教大學一樣。叢林裡面有講座,每天都在那裡講經,講堂,你初出家沒有滿五年沒有資格去聽經,別人聽經有位子坐在那個地方,你去聽是旁聽,你只有站在旁邊。而且站在旁邊還不能專心去聽經,為什麼?照顧大眾,別人要說「你給我端一杯水來」,你就乖乖的去給他端一杯水來;他說「我這裡骯髒,不乾淨了」,趕快去拿個東西擦擦乾淨,伺候人的。不但伺候老師,還要伺候學長,學什麼?學敬,修敬,修一切恭敬,要從這裡修。

  寺院裡面,像六祖大師,初到黃梅,他要做粗重的工作,去舂米、去破柴,挑水、種菜,做這些事情來供養大眾,五年當中要幹這個,學生活教育。跟我們世間法的小孩一樣,七歲的時候他就要學做事,要學勤勞,不能夠學偷懶,不能夠學舒服,富貴家子弟都不例外,不許可養成一種嬌氣。除這個之外,要培養根本智,這是我們東方教育的特色。根本智的培養就是背誦經典,從前世間念小學,七歲就外傅,除了生活教育灑掃應對,老師天天教導他之外,就是背書。四書五經、十三經,重要的經論,大概是從七歲到十二、三歲,時間也是五、六年,五年到六年要把這些書籍統統背完。背誦的目的不僅僅是在記誦,並不著重在記誦,「學記」裡頭講「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所以它的目的不是在記誦,而是在求根本智。特別是在佛門裡面,佛門也是定下了五年的小學教育,就是生活教育,這五年當中,把你將來應當所學習的經律論統統要背過。

  背經書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的辦法,在修行裡面是絕妙的法門,很少人懂得這個意思。戒律雖然在三藏裡面單獨成立一部律藏,可見得它的內容是相當豐富,但是它的精神不外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我們背誦經典的時候,諸位想想,你在那裡背書,你還會做壞事嗎?你還會去動一個壞念頭嗎?不會的。不起心、不動念,豈不是「諸惡莫作」嗎?戒律,這方面這是小乘戒律,有了,具足了。經書是佛的語言,是佛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自性清淨心當中流出來的言語,流露出來的文字,這是一切善法裡的最善,真正是所謂「止於至善」,我們背誦經典豈不是「眾善奉行」嗎?所以背誦經書,大小乘的戒律你都修了,這個方法真正是妙極了,輕而易舉的就把大小乘戒律統統都修好了。第二,背書一定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定也修了。這個定我們一般講禪定,背書就是修禪定,你要是不定,書就背不出來,書就會背錯,所以一定有定,背書裡有修定。不僅如此,背書裡頭有智慧,而且這個智慧是講根本智,無分別智。經本展開,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個字不錯,一句不漏,了了分明這就是修慧,像鏡子照東西一樣,照得清清楚楚。由此可知,戒定慧三學一次修完,一次修成功,就在背誦裡頭。所以五年學戒,就是這個五年除了伺候大眾,學出家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誦經典,這就叫受戒。

  受戒的意思在此地,千萬不要誤會,「從明師,這是真是有一個有修、有學得道的高僧,我去跟他,請他替我受個三皈依,給我受個五戒,我就不墮三途了」,哪有這個便宜事情!正像上次有個人來問我,他提出一個問題,他說經上講,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不錯,經上是這麼說的。他的問題來了,他說僧有聖賢僧、有凡夫僧,聖賢僧,菩薩是僧,羅漢是僧,凡夫僧是人,人裡頭有好僧,有守戒律的清淨僧,還有不守戒律破戒的僧,他說我們要皈依哪一種僧,才不墮畜生?你們諸位想想,皈依什麼僧才不墮畜生?我給他的答覆,我說你皈依佛,還照墮地獄;你皈依法,還變餓鬼;你就是皈依聖賢僧,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你還是要墮畜生。這個話怎麼說?因為他把三皈依搞錯了,心外求法,哪有不墮落的道理!他在一切僧裡頭還有選擇、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大錯特錯。

  佛法的本意,皈依佛是皈依覺,覺而不迷;皈依法是皈依正,正知正見,而不是邪知邪見;皈依僧,僧是清淨,清淨不染,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是這個意思,這個當然不墮三惡道。你覺而不迷,你怎麼會墮地獄?正知正見,二六時中沒有邪思,你怎麼會變餓鬼?你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你怎麼會變畜生?要懂這個意思。佛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我們不要誤會了。看到這個地方受戒,我趕快去受個五戒、受個菩薩戒,你搞錯了,你就不曉得此地受戒是什麼意思。唯有明師的指導,這個路才是正確的。有明師,他又肯來指導我們,這底下我們做學生的態度要『專信不犯』,前面「明師受戒」那是老師的事情,受戒就是教誡,就是教學。我們遇到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有很善巧高明的教學方法,如果我們不信,我們常常違背,不聽,不肯照老師教誡的去學習,那有什麼用處?所以,專信就很重要了。

  專信裡面,我在此地跟大家提示出來的,第一個要「信自」,自是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相信自己這一生決定能得一心,能悟本性、能成菩薩、能成佛,這是專信裡頭第一個條件。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那一切都完了,你相信佛、相信老師,相信什麼都沒用處,頭一個是相信自己,這是先決條件。能夠自信,相信我自己有佛性,相信我自己與十方諸佛實在沒有差別,這是修行成佛真正的基礎。從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建立「信佛」,信佛是信我們本師,就是我們的根本老師,佛所講的這些理論、方法決定是正確的,我們對他沒有一絲毫的懷疑。再「信老師」,這就是剛才講的明師,從明師受戒,我們信老師,我們知道這個老師是我們的真善知識,我們依照老師的教學我們一定成就。其次我們「信法」,信法裡面,第一我們信經典,經典是釋迦牟尼佛之法,第二我們相信老師教導的方法,這才叫專信!

  能夠專信不犯,依自性清淨心,依自性本覺,信佛、信師、信法,決定不違犯,依佛的教誨、依老師的教誨、依法門的理論與方法,『精進奉行』,奉行是什麼?奉行是完全照做。照做裡面諸位一定要記清楚,是以心行為主,學佛無非是改變心理而已。以前我們是個錯誤的心理,現在我們從錯誤的心理恢復到我們正確的心理,所謂是正知正見;以前我們的心迷,現在我們這個心覺悟,從迷恢復到覺悟。以前是迷心,現在我們是覺心;以前我們是邪心,現在我們是正心;以前我們是染污、不乾淨的心,現在我們是清淨心。一天比一天覺悟,一天比一天清淨,這就叫「精進奉行」。

  再『不失所受』,這個「受」就是老師所教給我們的,前面講受戒,老師所教給我們的理論、境界,我們一天一天都把它證實,一天一天自己果然受用到。以前在經上所讀的,是佛菩薩他們的受用,好像我們自己沒分,現在我們也法喜充滿,我們也享受到了,這是第一段裡頭所說的。所以我們要信、要行,要精進奉行。現在要問了,行到底怎麼個行法?第二段佛就給我們開示修行的要領,修行要領裡面講:

  【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這個幾句話說起來簡單,裡面所包含的境界實在是無量無邊,最怕同修們念到這個經文,望文生義,那你就得不到受用。『形像鮮明』,這句話是雙關之語,形像是什麼?佛菩薩的形像,自己的形像。第二段是禮拜、供養、齋戒,「形像鮮明」的意思是表淨,整潔、莊嚴,裡面有這些意思在。怕的是什麼?佛菩薩形像鮮明,我家裡供養佛菩薩的像,我每天都把它整理得乾乾淨淨。鮮是指色彩,明是講清爽,塑造的像怕有灰塵,常常要把灰塵撣去,彩畫的像我們裱成鏡框,鏡框要常常把它擦一擦,保持形像的鮮明,這是一個意思。剛才我說過,它裡頭還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表敬、表整潔。我們自己是個學佛的人,我們在社會上就是佛的形像,佛菩薩的形像,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邋邋遢遢的,人家一看「學佛的人這個樣子,佛還是不學的好」,別人對於三寶就起輕慢之心,就不尊重。佛法是普度眾生之法,你學佛你也曾經發過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發過這個願,你既然發過這個願,你念念當中就要存著有普度眾生的心。普度眾生的心,頭一個就要給眾生一個好印象,叫眾生見到我們,對自己要生恭敬之心,要生羨慕之心,他就會親近你,你教給他的法門他就會接受,他就會依教奉行。所以,諸佛成佛的時候,他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什麼?就是為了形像鮮明,就是為了這個事情。世間法所謂的,你看我們文學家所講的「秀色可餐」,以前念書人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孩子,他就不要吃飯,就飽了,秀色可餐。人愛美,喜歡美色,所以佛菩薩色相是美男子,叫人一看心裡就歡喜,就願意親近他,就願意接受他,這就是「形像鮮明」的意思。

  所以說不僅僅保持我們所供奉佛菩薩形像要鮮明,要注意到自己的形像要鮮明。由此可知,自己所居住的環境要整潔、要莊嚴,叫莊嚴道場。你看到真正佛門的道場一定是很清淨,一塵不染,所以寺院乾淨第一。我們今天有沒有做到?我們居住的環境是不是很乾淨,是不是叫人家一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就能夠生歡喜心?我們的陳設整齊、莊嚴,不必華麗。富有才有華麗,沒有這個財力,我們陳設的簡單,但是一定要清潔、整齊,叫別人一到這個地方就捨不得離開,你這個「形像鮮明」就做到了。一個佛教家庭也是如此。在家的同修,你的家就是道場,你是學佛的人,你在你這個家,你的身分、地位就是佛菩薩,你家裡面所有的人就是你度化的眾生。你家裡頭眾生你都度不了,你還能度外面的眾生嗎?先要度家裡的眾生。有人說「我家裡的人真是不容易度,難化,還沒有外頭人好度」,那是什麼?那是你不如法,你果然如理如法,第一個你家裡頭被度。我們從佛教史裡面看,以釋迦牟尼佛本身來說,他示現成道,他一家都皈依佛,都得度。歷代祖師大德當中哪個不如是?個個都是先把自己家人都度了。我們近代的倓虛法師,前些年才在香港過世,圓寂,他是天台宗最近一代的祖師之一。他一出家,他的太太出家,他的兒子也出家,全家都出家了,在佛門裡面有了不起的貢獻。他圓寂的時候九十多歲,我在香港講經,就在他的圖書館裡面講了兩個月。先度家人,這個都是要從「形像鮮明」當中才能夠辦得到,所以這是在行門裡面基礎之基礎。如果說我們都不要好,也不要整潔,那還能度得了眾生嗎?

  第二句『朝暮禮拜』,我們看到「朝暮禮拜」,這就是所謂的早晚功課,有恆不缺叫做功夫,禮拜是動中修靜的意思,動中有不動,這是禪定。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修的禪定,沒有例外的,這點希望諸位要注意到,只是方法、手段不同,修禪定是相同的。所以「朝暮禮拜」,你不要看到早晚禮拜,我早晨去拜三拜佛,晚上去拜三拜佛,我早晚禮拜了;『恭敬燃燈』,我在佛菩薩面前點個長明燈。你這個完全是依文解義,古人所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喊冤枉,為什麼?你把意思全都錯會了。早晚禮拜這是做早晚課誦,那為什麼不講「朝暮課誦」,我們不是更清楚、更明白嗎?不行,講「朝暮禮拜」這是講修恭敬,早晚課誦要沒有敬心,這個課誦白做了。所以說禮拜,禮拜就是敬的意思,早晚要修禮敬,而禮敬一定要修到像《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講「禮敬諸佛」。所以,早晚功課不是說早晨、晚上在佛菩薩面前拜幾拜,我這就叫修行,這個錯了。朝暮真正的意思是從早到晚,沒有間斷,又從暮到朝,朝朝暮暮,暮暮朝朝。前面講過,精進奉行,如果要有中斷,那還叫個什麼精進?沒有中斷才叫做精進,日夜都不中斷。日夜不中斷才叫做朝暮禮拜,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禮拜是禮拜誰?就是一切恭敬。像《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像《法華經》裡面的常不輕菩薩,這就是朝暮禮拜。

  早晚課誦,剛才跟諸位提到過,是以三自皈為主。佛門要講到修行的方法,我們講的行門,通常講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這是要曉得的。八萬四千種是方法、是手段,它所達到的目標只有一個,它所走的方向也只有一個,這個目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目標,他的方向就是三自皈。所以無論大小乘,無論是哪個法門,講到修行都是從三皈依開始。我剛才提過,在此地簡單一說大家就曉得。三皈依裡頭特別著重在「自」,所以叫三自皈。「自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怎麼皈依法?觸境不迷,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迷就是覺,這就是自皈依佛。「自皈依法」,法是正,正知正見,心無邪思就是正,就是自皈依法。僧是清淨,心、境界寂靜的,心清淨外面境界就清淨,心境寂靜就是僧的意思,就是「自皈依僧」。這個叫自性三寶。「此為修正行為之根本法門」,注意修行,修行是修正行為,因為我們從前是迷、是邪思、是不淨,現在我們要從迷裡面回過頭來。皈就是回過頭來,依覺,從迷裡頭回過頭來依覺;從邪思裡面回過頭來依正,依正知正見;從不寂靜裡面回過頭來依清淨,這叫做修行。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誤會,認為修行是每天在廟裡頭佛菩薩像前面敲著木魚,口裡頭念著經,在那裡磕頭、禮拜去供養,認為這是修行,這個就錯了,那你完全是死在文字裡面,死在形式裡面,這個就錯了。你要懂得「朝暮禮拜」的真實義,望文生義那怎麼行?朝暮禮拜,我從早拜到晚,我一天拜個三千拜、四千拜,那有什麼用處!三自皈就是朝暮禮拜,就是一切恭敬。早晨在佛菩薩面前舉行這個形式、這個儀式,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我接觸外頭境界要不迷,我不可以有邪思邪念,我一定要做到身心清淨。晚上做晚課的時候要反省、檢點,我今天一天是不是都做到了,都做到了很好,法喜充滿;沒有做到,懺悔,明天要改過自新,這叫真修行。諸位想想,我們要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你要是修行個三年,你怎麼會不成佛?可見得這個事情真正是知難行易,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難!你念經念一輩子,你不曉得經裡意思,迷在字裡行間,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你自己還認為很對,哪裡曉得你搞錯了,你對在哪裡?

  再看底下一句,『恭敬燃燈』,燈是表智光,智慧光明,這個意思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光明顯發出來,這就叫燃燈。我在這裡寫的是「好學近乎智,以智慧貢獻社會,造福眾生,這是恭敬燃燈意」,大家要好好的記住這句話。你學佛了,你在佛面前點了好多燈供養佛,佛是泥塑木雕的,他要你點燈幹什麼?這個事情錯不得!佛面前點的那盞燈,就是提醒我們自己要求智慧、要好學,學什麼?學智慧,所以古德說「好學近乎智」,意思在此地。我們有了智慧,智慧不是自私自利的,智慧是要為大眾造福。我們把我們的心智貢獻出來,發願裡頭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就要來度眾生,就是把我們智慧、德能貢獻給社會、貢獻給國家、貢獻給一切眾生,這叫什麼?這叫大放光明,是這個意思。大放光明不是你自己坐在那裡,頭上也放光,肩膀、身上都放光,不是那個意思。你那個光放得再大,別人也得不到好處,別人得不到利益。所以諸位要知道,大放光明是這個意思,是叫一切眾生都得到你智慧的好處。你有智慧能夠供應給社會,能夠貢獻給國家,國家、社會、大眾都得到你的好處,這叫做大放光明。佛面前這個燈是表這個意思,我們明白,我們曉得了,你曉得之後,你從早到晚,無論在什麼地方,凡是見到燈,就是提醒我們,我要求智慧。白天我抬起頭看到太陽,我要求智慧,晚上我抬起頭看到月亮,我要求智慧,我看到路上人家家裡無論什麼地方,只要看到光明,自己就想到我要求智慧,我要放光明。放光明就是以自己的智慧為社會、為一切眾生去造福,這就是你智慧放光明,這就是此地「恭敬燃燈」的意思。

  下面一句『淨施所安』,施是布施,修行第一是布施,菩薩六度裡面,布施列在第一位;《華嚴經》講十波羅蜜裡面,布施也是列在第一位;四攝法裡頭第一個,還是布施。布施是什麼?布施是放下,它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所謂財布施,就是以我們的財物,別人缺乏,別人沒有,我們有多餘的我們給他,這是布施。真正行菩薩道,我們有別人沒有,我給他我自己就缺乏了,但是這種財物對他真有用處,我自己雖然缺乏,我也願意布施給他,捨己為人。法,則是智慧的布施,也就是教學。法布施裡面範圍包括的非常廣泛,有世間法、有佛法。佛法是什麼?是以善巧方便叫他開悟,這是佛法的布施。世間法,譬如世間種種學術、技能的傳授,這就是世間的法布施。我懂得這個方法,我曉得這個理論,你不知道,我教給你,這叫法布施。經裡面常常說,財布施的果報得財用不缺乏,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有很富有的人,他為什麼很富?因為他前世財布施的多,他今生得到富足的果報,富是財布施得來的。有些人非常聰明,有智慧,他聰明智慧的果報從哪得來的?是他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多,是法布施的果報。有些人非常的健康長壽,健康長壽的果報從哪來?是無畏布施所得來的。無畏布施什麼意思?就是眾生遭遇到苦難,有恐怖的時候,精神不能夠安穩,身心不安,你發心保護他,使他沒有恐懼,心裡面得到安穩,這就叫做無畏布施。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譬如有些人膽子很小,晚上走黑路怕鬼,他恐懼,「好,我陪你走,我送你回家,你不要害怕」,這是無畏布施。有人陪伴他,他不怕,他平平安安回家,這是無畏布施,這是舉一個例子。另外像我們寶島,大家在這裡生活很安定,我們今天為什麼能得到這個安穩?是由我們國家軍隊,我們有六十萬大軍在此地保護我們,所以我們能夠在此地安居樂業。軍隊、警察保護我們社會的治安,他們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無畏布施。所以我們要曉得這些道理,修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這個三種果報我給你講,是世間法,財布施得富貴,法布施得聰明,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是世間果報。而佛法的修學不求果報,不求世間果報,我也不求財富,也不求聰明智慧,我也不求健康長壽,佛門修布施是修什麼東西?斷煩惱障,破所知障。所以三輪體空這叫淨,就是不著布施的相,不著能布施的我相,不著所布施的法相,也不執著接受布施的他相,這種布施叫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叫淨施,就是「淨施所安」,我們自己身心得到安穩,這個叫行,行布施就是行道,「力行近乎仁」。這是說了一句「淨施所安」的意思。

  今天我們雖然講了這幾句經文,諸位就應當要明白,每句經文裡面含的意思非常深廣。我跟大家講的這個經,是小乘經,大乘經論裡面這個意思更是無量無邊。此地也只是提示我們修行的原理原則,我們從這個地方一定要聞一知十,佛門裡面講的一聞千悟,這才能學佛,才能談得上修行。

  下面『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今天時間到了,下次從這個地方再跟諸位細細的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