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十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10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十講,經文第五頁九行中間,「受佛五戒,福德人也」,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

  這是第一小段。從經文上看,的確是佛教誡初學的弟子,也就是指才受三皈五戒之人。受了三皈五戒就是有福、有德之人,在佛門裡面說這是正式的佛弟子,也是我們發願認真依照佛陀的教誡來修行。在這裡面,諸位看表解,我把大意給諸位做個介紹。福德,就本經來說第一個是長壽,這講五福,五種福,第一個是長壽,第二個是大富,第三是清淨,第四是眾奉,就是社會大眾推崇你、尊敬你,第五是德慧。具足這五條這是五福,與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五福稍稍有點不同,但是大致上是一樣的,這是佛在本經裡面講的五種福。這裡面長壽、大富、眾奉是屬於福,清淨與德慧是屬於德,所以說是有福、有德。

  佛弟子在修學沒有到相當的境界,於一切事理免不了有疑惑。世間人有疑則是求神拜佛,佛告訴我們,佛弟子有疑不可以像世間人那樣求教於鬼神,應當怎麼辦?請示三寶。請示三寶,諸位一定要記住,是皈依佛的戒、依經典的教訓、依高僧的指導,這是三寶。而且這裡面最重要的標準,佛是覺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僧是淨的意思,換句話說要依覺,我們前面常常提到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我們應當要依從的。如果你實在放不下,要想占卜、問卦,佛實在是大慈大悲,所謂是大開方便之門。佛經裡有部經叫《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經你一看經題就曉得,占察就是占卜,而是佛門裡的占卜,它一共有十九種輪相。將來我們看看,如果有機緣,我們將這部經也介紹給諸位。這在佛門裡頭唯一有占卜的一部經,也是唯一的一種占卜的方法。它裡面有理論的依據、有修學的方法,幫助我們初學人解除內心一切的疑惑。

  『玄通』,玄是深之極,通就是指神通,一切通達而沒有疑惑。我們現在看經文,這是佛教給我們,佛弟子凡是有所施作的時候,施是設施,作是作為,你要是放心不下,有疑惑,這要請教三寶。『佛』在此地也包括菩薩,諸佛菩薩他們的智慧、德能、神通,絕不是天人、鬼神所能夠比的。『無細不知』,佛的法身遍滿法界,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樣廣大智慧神通的人,我們不請教他請教誰?第二段把所以然的道理跟我們說出來,為什麼說受了三皈五戒就是福德之人?

  【戒德之人。】

  這個『戒』是講具足清淨戒而有道德之人。

  【道護為強。】

  『道』就是講他的道德一天一天增高,道德增高諸天善神就擁護,擁護的這些諸天善神是愈來愈多,擁護的力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強大。但是諸位必須要曉得,如果你想得到諸天善神保佑你,你一定要修戒德,到戒德有相當程度的時候,諸佛菩薩的保護表現得非常具體。底下一句:

  【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

  『諸天』是天神,像前面我們所說的二十八層天,『天龍鬼神』多半是屬於四天王的統轄,經典裡面常講的八部鬼神,在佛門裡面是指護法神。沒有不敬伏的。

  【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貴』是講你的戒律持得很清淨,這在世間是第一尊貴。有這樣多的諸天善神保佑你,你一切的作為是『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這段裡面有些意思我也在表解裡面給諸位說明。這是第二段,剛才我們所念的「道戒為尊,天神敬伏」。「道護為強」就是道德日高,諸天神明擁護,使德感,這是你自己的道德與諸天鬼神的感應,你有德感,諸天鬼神就來應,這是一種力量。其次一種是化眾,就是你教化眾生的力量更為強大。如唐朝道宣律祖,佛門裡面佛門掌故記載得很清楚。唐朝終南山道宣大師建立中國的律宗,是大乘八大宗之一,他是第一位祖師,首創中國律宗的祖師是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的戒律當然是非常精嚴,我們在傳記裡面讀到,傳記記載他聽《四分律》曾經聽過二十一遍,《四分律》是相當大的一部書,線裝本有二十多冊,他聽講聽過二十一遍。由於戒律的精嚴,就感動天神來保護他,做他的侍衛。這些鬼神有時候有音聲,被他發現了,道宣律師就問他:你是什麼人?好像常常在我的身邊。旁邊就有聲音答覆,他是博叉天王的太子,感念大師戒律的精嚴,特地發願來給他做侍衛。這是一樁事情,他的感應事蹟很多。

  還有一樁事情,就是律師他是遵照戒律,每天日中一食,而這個飯是天人供養的,每天到時候天人就把菜飯送來。這不是人間的飲食,確實是感動得諸天神明的擁護。在這個地方我們附帶給諸位講個小故事。那就是在同時代,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大師,窺基他是研究大乘唯識的,在表面上看戒律就不太精嚴,道宣律師對他常常有批評,也很輕視他。有一天窺基大師從終南山那邊過,順便去拜訪道宣大師。他那天去的時候恰好也是中午,坐了很久,以後離開,這天天人就沒有來送供養。到了第二天中午,天人又送供養給道宣老和尚,律祖就問他:昨天你們為什麼沒有給我送飯來?害他一天沒吃飯。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就是指窺基大師,他說滿山都是護法神,我不敢進來。道宣律師聽了這個話,以後對於窺基大師格外的尊敬,曉得大乘菩薩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太重視戒律,實際上他的心是清淨的,所以護衛的天神特別多。這是一樁事情。

  第二樁我跟大家介紹李通玄長者,前面是出家人,這位是在家人,我們常講在家居士。這位就是《華嚴經合論》的作者,他老人家對《華嚴經》很有研究。當年他想替《華嚴經》做個註解,找不到一個清淨的環境。諸位曉得這部書是一部相當大的書,不是小部頭經典,給它寫註解要相當的時日。他就在山裡去找,找好地方,路上就遇到一隻老虎,長者是有道,道護為強,那個老虎也不敢傷害長者。李長者就對這隻老虎說:我發心要替《華嚴經》做個註解,找不到適當地方,你知不知道?那個老虎點點頭,好像牠聽得懂的樣子。他說那這樣好了,你帶著我去吧。結果老虎在前面帶路,把他帶到一個地方,風景非常優美,那個地方有個石頭洞,石洞裡面還有好幾頭老虎,老虎窩,有一窩老虎。帶到那個地方之後,那些老虎就搬家,許多老虎都搬走,就把這個洞讓給李長者。李長者看這個環境非常之美,非常的幽雅,於是他就在那裡靜坐,準備寫《華嚴合論》。在這個時候有兩個女孩子,年紀很輕,就到長者面前來,長者也沒有問她,你叫什麼名字?也沒有問她,你從哪兒來?來幹什麼的?都沒有問,看到這兩個人是小孩,晚輩嘛,就叫她替他做事,你替我準備筆、墨、紙張,一切東西叫兩個小孩準備。兩個小孩天天來照顧他、伺候他,到時候她就來了,事情辦完了她就離開,李長者從來不聞不問。到吃飯的時候她就把飯菜都給送來。這樣三年,他書寫完了,寫完之後,這兩個人再也看不見,到處去打聽,不曉得,村莊裡頭沒有這兩個人。這都是天神之類的。這是我們歷史上有記載的,確實的事實。

  「戒貴」是指持戒精嚴,戒是禁止惱害一切眾生,所以是善行當中最貴的。「且戒於心,故他難比也」,世間無論講到怎樣尊貴,沒有法子與戒律相比,為什麼?戒是戒在心,心善,這是真善。事善心不善不是真善,心善事善是真善,這點我們要曉得。其次跟諸位說明什麼叫忌諱?忌諱是說人所避忌而諱言者也。譬如一個人不願意告訴人的事情,現在所謂個人的祕密;或者有些不祥之事,不願意提到,提到就生煩惱,像這些都是忌諱。「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別人有些什麼忌諱我們要曉得,免得在言行當中惱害他人。我們明白這些道理,「誠信佛言,又何必自損而為世間意耶」?這是一段的大意。佛在此地教誡我們要持戒、要修德,真正持戒、修德則無往不利,沒有什麼忌諱與不善。譬如我們世間人要卜卦、要看相算命、要選擇良日良時,這些都是為了趨吉避凶而有種種忌諱。一學佛,這些都不必要,因為那些忌諱都是世間意。佛的弟子,所謂天人師範,是諸天大眾的老師,是一切眾生的楷模,一切天神、鬼神無不擁護,哪裡還有不吉祥的道理?這個意思我們應該要明白。下面一段: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罣礙。】

  這是第三小段,說明「道包天地人自罣礙」。『道』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就是講的常住真心,我們在講席當中,時時提醒諸位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道。一心,心量廣大無有邊際,古人所謂「心包太虛」,此地講『包弘天地』,「量周沙界」,周是周遍,沙是像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佛經裡所講的世界都是講大千世界,彷彿我們今天天文學家所講的銀河系一樣。有多少銀河系?像恆河沙那麼多的銀河系,都在你自己心量包含之中,可見得我們心量之大無所不包。可惜的是什麼?『不達之人』,達是通達,就是不曉得事實真相的人,『自作罣礙』,罣礙就是障礙,觸處成障,障從哪兒來?是自作的。你看《華嚴經》裡面跟我們講,事無礙,理也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佛法是無障礙之法,這稱為解脫,稱為大自在,這是本有的。所有的障礙從哪兒來的?障礙都是迷失了真性,從無明煩惱所生的無量無邊的障礙。

  諸位看看,「自作罣礙」,我寫了這一點點給大家做參考,前面還有一段也可以念一念,這段題目是「道包天地人自罣礙」。「道為真如之道,即斷惑、明心見性之事,心量之大,經有譬喻,虛空在心,猶片雲之在太空,故心包天地」。佛在《楞嚴》裡面,都用這種比喻來形容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真心是廣大而無邊際的。《楞嚴經》上說,「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說明心量之大。

  底下是講我們眾生,凡夫,為什麼他稱為凡夫?「妙明真心」,這是人人都有的,「譬如澄清百千大海」,百千大海是講廣大,比喻妙明真心,這是我們的本心,就是前面講的真如之道。「棄之」,棄之是講不達,不達之人把這些迷失了,雖然在眼前他不承認。「唯認一浮漚體」,好像大海裡起了水泡,我們說水泡,只認這個小水泡,「目為全潮」,以為這是大海。在此地比喻什麼?把這個小水泡認為是自己,不曉得大海全體是自己,而現在只認、執著大海起的小水泡是自己,這是迷惑顛倒之至,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迷惑就是凡夫,覺悟就叫做佛菩薩,迷了處處都是障礙,悟了則處處都是解脫。這個道理、事實學佛的人不能不明瞭。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

  這幾句話容易懂,雖然容易懂,理卻很深。常人能夠道得,就是能說得出來,八十老翁行不得,八十歲的老人都不容易做到,可見得要做到難。從什麼地方去做?從心地去做,『善惡之事,由人心作』,修善、造惡著重在心裡一念之時,這是造因。一念善,果報則是吉祥、是福,一念惡,則果報是禍、是不吉祥。因緣果報『如影追形,響之應聲』,響應聲,特別是在山谷裡講回音。我們面對著山谷長嘯一聲,你聽那邊就有回音過來,你叫的聲音大,回的也大,你叫的聲音長,回音也長。影與形不離,響與聲不離,因與果不離,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真正認識吉凶禍福的利害,我們起心動念就要格外的小心謹慎。下面第五段:

  【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嘆。難可稱量。】

  這段請看這邊,第四段前面我們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就是「如影追形,響之應聲」。「此事此理為大乘經論道盡其詳」,如果我們要想真正明瞭因緣果報所以然的道理,你就得去研究大乘經論,會給你很圓滿的解答。第五段,就是剛才念的這段「戒行參天眾聖讚歎」。『戒行之德』,就是持戒、行善之有道德,道德是能感,諸佛菩薩就有應,所以叫『應之自然』。佛菩薩隨緣現相,不變本性,故曰自然。這是一種說法,從理上講法,也就是《楞嚴》裡面所說的「隨心應量,循業發現」。又有一個講法,菩薩度化一切眾生,隨緣現相,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相,像《普門品》裡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不違本性,應之自然」,所謂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之月不變,不違本月,哪個地方有水哪個地方就現月影,應之自然,沒有一絲毫勉強。眾生與佛菩薩感應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說是應之自然,這是講諸佛菩薩與你感應道交。『諸天所護』這句是講護法神,護法神對你的保佑,保護你。

  『願不意違』,這就是講「發道意」,意就是念頭,你有修道的念頭,你有學道的念頭,你有證道的念頭,這是講發意。「發道願」,願比意就更進一步,先有意思然後再發願,願是很具體,領導自己的行持,有願必成。「心口意同佛正覺」,心與諸佛的心相同,清淨無為,口與諸佛之口相同,意與諸佛之意相同,這樣「自行化他,則必感動十方」。這個地方要跟諸位說說。與佛相同,佛心清淨,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換句話說是不清淨的,我們將我們的不清淨捨棄掉,恢復我們本有的清淨,這就與佛相同。我們講佛心、佛意相同,大家容易理解。口則是講言語,佛的言語即是無言說,佛的言說就是無言說,而我們言說則是有言說,無言說就是無言說,這是與佛不相同的,這點也很難懂。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業已有相當長的修學過程,應當有所體悟,悟什麼?悟佛不說法,這才是真的。你幾時要是悟到佛沒有說法,你是真開悟了,如果你還是在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在道場裡頭還沒出來,那你是凡夫,這樣學佛是不會開悟的。

  佛天天在說法,怎麼說他沒說法?實在沒說法,佛所說的無非是去人執著而已,正如同經裡面所說的「應病與藥」。眾生有病,大夫給藥給你,藥是幹什麼用的?治病的。因為你有病,所以那個叫藥,假如你的病好了,那叫不叫藥?不叫藥。特別是我們中國的草藥,你有病,把這個草拿來,叫它作藥,你沒有病,這個東西在外頭野生的,你看它是草,你就不叫它作藥。藥在哪裡?沒有藥,沒有病哪來的藥?同樣的道理,眾生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你問問佛有什麼法可說?佛無法可說。佛的確沒法可說,《金剛經》說得很清楚,不只是如來無有定法可說,簡直就是無法可說,所以佛的一切言說即是無言說。有一天我們也做到,也到這個境界,我們的言說同佛言說,那就是身口意完全都相同。

  三業與佛相同,這時候才「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有願必成,因為三業同佛這是能感,自行化他當然有應。所以『感動十方』,這個十方,上指十方諸佛菩薩,下指十方一切善神,乃至你所教化的一切有緣之人,都受感動。感動的根源,諸位要曉得,持戒行善之德,這句千萬不要疏忽,你這德有多高、有多大?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與天參德,功勳巍巍』。此地說的天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天然、天性、天德,佛法裡面所講的無為法,因為一切無為法,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四時化育,這些都是天然之德。這個意思也就是說,自己的心行與整個天地大自然合而為一,諸位想想這是什麼境界?這是何等的胸襟?所以說「功勳巍巍」,功勳在從前是成就帝王事業的功勞,接受國家的勳賞,巍巍是大的意思,像須彌山那樣的高大。

  這句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請諸位看看,做個參考。「與天參德」,與天然之性德等同,「天指無為法,如日月經天」,經是經過,太陽所走的路線我們稱為黃道,月亮所走的路線我們稱為白道,這是天文學上的名詞。「四時化育」,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四時化育,這叫天德。就是剛才講,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自己的行為與天地大自然合而為一,這是與天參德。功勳,是指成就自己自行化他之功業,功就是功德,是自行的,業是事業,是化他的;功業兩個字是兩樁事情,功是對自己,業是對他人,教化眾生的事業,自己得一心不亂的功德。自行化他的功業如同須彌山般的高大,這在此地是比喻、是讚歎。所以你感動到『眾聖嗟歎』,聖是指聖人,在佛法裡講,小乘的聖人是四果羅漢,大乘的聖人是諸大菩薩,就是諸佛與這些大菩薩沒有不讚歎你的。『難可稱量』,就是你這個功德太大了,諸佛菩薩讚歎不盡,而這種功德都是從戒行上說的。

  今天上午我們講《大乘起信論》,有個學生提到斷無明、斷煩惱,提到這樁事情。在總綱領上來講,不外乎戒定慧三學,這也是我在講席裡頭時時刻刻提醒大家的。具足戒定,戒一定要能生定,這種力量可以斷枝末無明。譬如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證的果位,如果我要提到緣覺,大家立刻就明瞭。緣覺修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裡面第一條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六入,一直到生緣老死,這個十二條。頭一條是無明,這個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是指的枝末無明。在《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九相,它到底是屬於哪一相?這我們都得要搞清楚。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是九相裡面六粗之一,就是智相,六粗是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業相、業繫苦相,是這個六條,它是屬於智相。所以,小乘羅漢、辟支佛斷了枝末無明,並沒有見性,為什麼?因為他三細相沒斷,沒見性。

  這是我特別要告訴諸位,就是你修戒,戒一定要達到定,就有能力破枝末無明;定裡面要生智慧,才可以照破根本無明,就是破三細相。由此可知,無論你破根本無明或者破枝末無明,戒是手段,定是樞紐,慧才是最後的目的。我們真正把這些理論搞清楚了,而後我們的修學、修行,特別是講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身心的行為,特別是心理,這個心就是妄心、妄念,把妄念修正過來,是必須要曉得,要把它搞得很清楚。在修學過程當中,古德常常給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是什麼?所謂的覺照,也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觀照般若,覺照就是觀照般若。因為一般的凡夫,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天,都為無明煩惱所繫縛,你要說他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那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一切境界裡頭起心動念是必然的現象。這個事情不可怕,怕的是隨念而轉,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謂是愈迷愈深,怕的是這個。佛教給我們方法,教我們要照,照就是覺,所以不怕念起,妄念起來不怕,怕的是你不覺,不覺剛才講了隨念所轉;一覺,妄念就沒有了。所以,觀照的功夫非常要緊。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所傳的方法就是這個方法,因此這種修行是真正的修行,這種修行是根本的修行。他不注重在形式上,不注重在打坐,也不注重念佛,也不注重持咒,亦不注重看經、拜佛,他都不重視這個。他就照顧自己的妄念,心裡一有念頭起來,不管這個念是染是淨、是善是惡,一律不管,馬上就覺察到有一個念頭起來。同時心裡很明瞭,真如本性裡面沒有念頭,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念頭都是從無明生的,念頭都是從心意識生的。如果你要是懂得唯識,那就更容易用這個功夫,一個念頭起來,立刻就照住它,它是哪個識、哪個心所。這是虛妄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妄念立刻就沒有了,就消失了。二六時中功夫不間斷,綿綿密密,這叫真用功。在佛堂裡面,佛菩薩面前是用這個功夫,運水、搬柴也是用這個功夫,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功夫。用得很得當的,三五年、十年八年大徹大悟,沒有不開悟的,除非你用的不得當。

  如何用的得當?一定要通達理論,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的確不是幾句話能夠講得清楚的,我們要有耐心慢慢來研究,全都在大乘佛法裡面。他把這些理論、把這些事實真相詳細的跟我們講清楚,明白了之後,修行當然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而我們自己也能夠覺察得到自己的成績,世間話叫成績,在佛法裡講就是自己的境界,一天比一天要提升,這就是有進展。必有進展,我們自己才真正得到精神的受用,所謂是法喜充滿,這是願不意違,有求必應。底下這一段,這是這一章末後的一段,「智士自應如教奉行」。

  【智士達命。沒身不邪。】

  『智士』是有智慧的人。佛法講的智慧跟世間人講的智慧不相同,世間人認為的智慧在佛法叫世智辯聰,我們前面講過是八難之一。為什麼?世間人聰明智慧是從心意識裡頭生的,佛法裡面講的智慧是從真如本性裡面生的,這是不相同的。世間人所講的聰明智慧不見得各個人都有,佛法裡面所講的聰明智慧人人具足。求世間的聰明智慧難,求佛法當中的聰明智慧不難,這個道理很玄、很妙。佛法裡面的聰明智慧,六根根性的作用就是真智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見、聞、覺、嘗、嗅、知,這是真智慧。可是我們眼見色的時候,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的智慧失掉了,被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所蒙蔽,智慧失掉了。果能在六塵境界裡面,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樣樣清楚,這叫智。唯有智士才『達命』,達是通達、是明瞭。命是什麼?就是自然之理、當然之理、所以然之理。宇宙人生當然之理、所以然之理,沒有一樁他不明瞭,沒有一樁他不通達,這叫達命。因為他達命,通達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理,所以『沒身不邪』,「沒身」是什麼?是盡他這一身,有這個身體在,絕不做邪惡之事。邪裡頭包括的意思很多,簡單的說絕不會有邪知、邪見、邪行。

  【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重要是這個『善』字,善是善巧,真正能夠體會得佛的意思,如佛所教而行,極其善巧方便。這樣,雖然他是一個在家人,也『可得度世之道』,這個世是講出世間。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沒有兩樣,出家可以成佛作祖,在家也可以成佛作祖,只要你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然。這是最後一段,我把這個意思說出來,我在這裡也寫了一點,怕的是我所講的諸位聽了有不明瞭的地方,這個地方寫的一段,諸位可以看一看。「達命,達是通曉也;命,自然之理也」,我講的比這個更明瞭一點。「不邪,不為邪知、不為邪見」,見是見解,「不為邪行」,行是行為,這才叫做不邪,這樣才是真正的達命。

  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這是「師弟本分」第四個大段落,到這個地方講完了。下面是第五個大段,阿難尊者「幸自憫他」,經文不長,我們將經文念一念:

  【阿難聞佛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

  這是第一個小段,在這一大段裡一共有三個小段,這是第一小段。『阿難聞佛說』,就是聞佛前面四番開示,聽了前面四番開示心有所感。『更整袈裟』,這是禮節,就是把衣服再整理一下,整整齊齊的,這是禮貌。印度人穿的衣服跟我們中國的衣服不一樣,它是熱帶,所以他的衣服只是一塊布裹在身上,坐久了當然會有零亂不整齊。所以,站起來之後要把衣服理一理,重新披一下搭起來,整整齊齊的,這是禮貌。「袈裟」是梵語,意思是混雜,這個衣服是雜色所染的,叫袈裟衣。因為在古時候,出家人飲食是托缽,問人家托缽,人家供養一缽飯很容易。古時候紡織業沒有這樣發達,如果要叫人家送你一件衣這很不容易,得一件衣相當之難,這點我們要明瞭。從前的衣是用織布機那種土方法,很不容易才把它織成一疋布疋,所以價格相當貴。不像現在用機器紡織,工業發達,不必用人力操作,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我們今天在台灣買一件毛衣五、六十塊錢,太便宜了,你到館子裡吃一餐飯要花一兩百塊錢,所以現在得一件衣比吃一頓飯還要經濟。在從前不然,衣很不容易得到。

  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有兩種來源,一種是人家的衣壞掉不要了,丟掉的,你把它撿起來,有破的地方把它剪掉,還有好的給它保留著。另外一種就是施主供養的,供養的也不是供養你整疋的布疋給你去做衣,大概都是家裡做衣剩的布。出家人把它統統蒐集起來,質料不相同、顏色不相同,蒐集起來之後把它剪成大小一樣,然後再把它縫起來。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服你看看一格一格的,那一格一格的是什麼?不是整塊的布故意把它剪成一小塊一小塊拼湊的,不是的。而是在外面化緣、在外面撿到的布就是那麼一塊一塊的,大小不整齊,回來之後把它剪成大小一樣,然後把它拼湊起來,縫起來成一塊大的,這塊大的布就是個衣。質料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穿起來很難看,所以佛講染色,然後把它染,染成什麼?什麼樣顏色都有,染成現在講的醬色、咖啡色,這種深咖啡色。你說紅的不是紅的,藍的也不是藍的,黑的也不是黑的,黃的也不是黃的,這種雜色就叫做袈裟。所以諸位知道,袈裟的意思就是混雜,不純,混雜的。

  你吃的這一缽飯,這缽飯也叫袈裟,為什麼?那個缽裡頭人家給你的,托缽不是到一家托的,托好幾家,這家給你一點,裝在裡頭,那家也給你一點,統統在這一個缽裡頭。這家給你的菜、那家給你的統統混雜在一起,所以這一缽飯也叫袈裟味。袈裟就是混雜,我們現在講大鍋菜,統統煮在一起,在印度就稱之為袈裟。所以,袈裟的意思就是許多混合在一起,是這個意思。現在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跟從前完全不一樣,現在出家人做的衣服,整疋的布買來,把它剪碎再把它縫起來,這個意思已經就錯了。從前是得不到整塊的,縫成一塊,現在明明是整塊的還要把它剪碎,然後再拼拼湊湊縫製起來,與從前的本意喪失掉了。現在做成這樣的衣也就是紀念的性質,已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出家人過的那種簡單的生活,不求人,不麻煩別人。現在我們都是故意找麻煩,整疋的布剪掉再縫起來,這不是故意找麻煩嗎?以前是到處撿那些碎布頭縫起來,那是不得已。這個意思我們要曉得。今天袈裟都做成一種紀念,要想到當年佛製作的本意,這種精神我們一定要遵守,形式可以隨著時代去改變,精神要遵守。佛教誡弟子,生活、飲食、衣著儘量的不求人,儘量的不麻煩別人,一切要隨緣,要令一切大眾能歡歡喜喜,這就是袈裟的本意。

  『頭腦著地』,就是五體投地,我們今天稱之為頂禮,這是在禮節裡面的最敬禮,是五體投地。『唯然世尊』,「唯然」是答應、是敬稱,也有感嘆,唯然拿現在話講就是「是啊是啊!」聽到前面佛所講的,是啊是啊,佛所講的很有道理。『我等有福』,「等」是當時在會的這些大眾,我們在會的大眾這些人有福。同時還等後世,佛不在世,像我們今天我們能夠讀到佛經,這也有福。你要沒有福你看不到佛經,你也沒有緣分聽到佛經,所以說「我等有福」。『得值如來』,「值」是遇到,我們能夠遇到佛住世,遇到佛親自給我們說法。親自說法效果比傳聞當然是要有力量的多,要親切的多,佛於一切眾生的恩德就是在說法。『普恩慈大』,大慈大悲說法教誡一切眾生,佛要不說法於一切眾生沒有恩德。『愍念一切』,一切是指九法界有情眾生,不單是六道,為什麼?佛對阿羅漢說法,對辟支佛說法,也為一切菩薩說法,所以這個一切包括的範圍就很大,憫念九法界一切有情的眾生。『為作福田,令得脫苦』,後面兩句是佛出世的目的。這一段的意思,我也略略在此地說明佛之恩德以及福田,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記住,這是第一個小段,「阿難自幸今值佛世」,這一生遇到佛在世。

  印光大師說,「彌陀如來現在西方接引有緣眾生,是出世間無上第一福田」,我們要是讀了這個經很感慨,阿難幸運,他在世的時候正好碰到釋迦牟尼佛住世;我們不幸,我們今天得到人身,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二千五百多年了,依照中國人的說法是三千多年,我們到什麼地方去種福?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現在」西方,注意現在,接引有緣的眾生。這樣一說我們還是有機會,釋迦牟尼佛入滅了,阿彌陀佛沒有入滅,而且阿彌陀佛是出世間無上第一福田,念佛往生為世間第一大福。這個世間最大的福報就是念佛往生,「唯上智利根方肯信受奉行也」,印祖這幾句話我們要多想一想,不可以疏忽。這是第一段的一點意思。

  第二段,「悲憫此世多惡少信」,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

  【佛言至真。而信者少。】

  『至真』是真到了極處,這是說心,「至真」就是至誠,也就是經論裡面所講的直心,直心是道場。用真心的人、真誠的人,而相信佛陀教誡的人太少了,這是指佛在世的時候就是如此。

  【是世多惡。】

  這是世間之人,為什麼他虛偽?為什麼他不信?多半都是造十惡業。『多惡』就是多造惡業,惡業前面跟諸位提出綱領,十惡業。佛說這個話,我們想一想有沒有依據?我們只要看看今天的社會,無論是中國、是外國,你看這一切人所做的,是不是天天在做殺盜淫妄?心裡面是不是充滿了貪瞋痴慢?如果他的心是貪瞋痴慢,他所做的是殺盜淫妄,那佛所說的是事實,我們應當相信。

  【眾生相詛。】

  『詛』是詛咒,就是互相的毀謗、互相的嫉妒、互相的殘害、互相的敵對。

  【甚可痛哉。】

  這是佛所感嘆的,特別是末法時期,這種惡劣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而大家在這個社會裡面,習慣於這種相詛的環境,變成了麻木不仁,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唯有真正覺悟的人,看到這個現象可悲、可憫、可痛。

  【若有信者。】

  這個『信』就是能夠信得過佛所講的這些道理,能夠信得過的人。

  【若一若兩。】

  這是講千萬人當中,真正能夠相信佛所說的不過是一、兩個而已,萬分之一、二。

  【奈何世惡。乃弊如此。】

  這就是佛所嘆息的,這是阿難所感傷的。佛所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佛在《金剛經》跟我們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真就是不假,實就是不虛,「如語者」,如是恰如其分,不增不減,「不妄語者,不誑語者」,所以說『佛言至真』。這樣的真實話,信的人少,萬分之一、二,所以『奈何世惡,乃弊如此』,「乃弊如此」就是這個世間怎麼會壞到這種地步,這是阿難尊者悲憫此世多惡少信。我們再看末後這段,末後這段阿難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要求佛住世。

  【佛滅度後。】

  佛的法身常住,但是佛的應身是有生滅的。

  【經法雖存。而無信者。漸衰滅矣。】

  佛不住世了,固然佛的經典、佛教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這些方法還流傳在人間,但是沒有人相信了。『而無信者』,佛法從此漸漸衰滅。

  【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惟願世尊。為眾黎故。未可取泥洹。】

  這裡面有幾個名詞我給諸位做個簡單的說明。這是第三段,「為憫眾生請佛住世」。滅度,法身常住,應身有示現圓寂,就是示現滅度。『痛哉』,就是阿難非常的感慨,「上痛佛法衰」,這麼好、這樣真的理論與方法沒有人學,沒有人相信,一天比一天衰了,佛法衰眾生一定是一天比一天苦,所以「下痛眾生苦」。這是佛在世的時候,阿難在世的時候,阿難已經有這樣的感慨,時至於今日則更勝矣,奈何!我們今天去佛世、去阿難之世已經很遠了,世風日下,我們的感慨倍增於阿難。經法雖然今天還在世間,的確信的人比過去要少,修的人則更少,這真正是『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恃怙是指的父母,有依賴的意思。小孩依靠父母,父母沒有了依靠誰?這個地方是把佛比作父母,把眾生比作小孩。小孩失去父母沒有依靠,眾生失去了佛,佛要不住世,眾生失去了佛,我們的法身慧命將無依靠了。

  因為這個理由,所以說『惟願世尊,為眾黎故』,「眾」是指一切眾生,前面講了,指九法界有情眾生,「黎」是專指人道,在九法界裡頭專指人道,人民。因為黎就是黑色的頭髮,是黑色,眾民之頭髮也。所以這兩個字,眾字範圍大,六道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都在這個字包含,黎是六道裡的人道,合起來講也就是一切眾生。佛要為一切眾生之故,不可以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的梵語,它的意思是功德皆圓而示寂滅的意思。示就是示現,功德都圓了,功是自己的修行,德是教化眾生,自行化他統統圓滿,示現清淨寂滅,這就叫做泥洹。阿難在此地求佛,千萬不可以入涅槃,為什麼?要為一切眾生做依靠。

  本經的大意到這個地方可以說都講完了,後面這段偈頌是「阿難諫頌第六」,是阿難的諫頌。我們先要跟諸位介紹一下,何為偈頌?為什麼在經文上會出現這樣的體裁?出現這個體裁又有些什麼意思?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先講一講佛經的文體,就是它的文章的體裁。在經上佛給我們說的有十二種,十二種體裁,也叫做十二分教。然而就文字形式上來講可以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就是長行、偈頌、跟密咒,這個三大類。在這個地方我們首先就將這三類文體跟諸位做個簡要的說明,將來諸位讀經的時候,無論在哪部經典都會看到,看到了你就曉得這是佛經的特色。

  「佛經文體,大別有三」,我剛才講的,「長行、偈頌、密咒」。長行文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散文的體裁,它的特色是便於發揮義理,為什麼?它沒有任何拘束,文字很自由,猶如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沒有任何拘束,「罄控」,控是講控制,「縱送,充暢盡故」。所以,凡是在說法的方面,幾乎完全都要靠散文的體裁,要依靠這個。另外一種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偈頌,偈頌就好比我們中國的詩歌一樣,句法很整齊而且押韻。但是它沒有我們中國古詩限制平仄、限制的韻限得那麼嚴格,它沒有,有點像現在所謂的打油詩一樣。它也有韻,但是不嚴格,它不講求平仄,它只講求每個句子裡限定一定的字數。所以有四言的,四個字的,有五個字、有六個字、有八個字、有九個字,不相等,但是一定很整齊,而且四句是一首。像我們這個經裡面的偈頌是屬於五言頌,就是每一句一定是五個字,四句是一首。它的用意是「取熟入深」,因為長行文文章太長,怕有些人記不住。如果記不住,諸位想想你在用功夫的時候如何能提得起覺照?所以,意思必須要記住,我們在生活當中才常常會想到,常常用這些方法來用功。你長行記不住沒有關係,你記偈頌,因此偈頌在佛經裡頭多半都是屬於重頌,重複前面的意思。

  另外還有,前面在長行裡頭,有的時候說了意思還未盡,還有沒有說完的,在偈頌裡頭可以再補充,使意思更圓滿。所以它有「詠趣易記」,因為有押韻,字數比較少,句法整齊,可以歌唱,可以譜成曲子來唱,便於記憶。偈頌有這些好處。還有一點意思,就是佛講經的時候不像現在學校上課,學校上課學生是有固定的人數,到上課的時候學生統統都來了。講經不相同,它是對大眾的,正如同我們現在講經一樣的,因此有先來後到。先來的人從頭一直聽下來沒有問題,後來的人,前面沒有聽到,很遺憾,佛又不能把前面對後來的人很愛護,又來重複給他講講,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要是重複再講,原先在這裡聽的人他厭煩了。佛怎麼辦?用偈頌,把前面的意思又略略的提一提,便利於雖然是後來的人,對前面佛講的大意他也能夠聽到一些。這是一種善巧方便,便利於遲到的人,後來的人。可見得佛法的設施想得很周到,是叫大家都能得到圓滿的功德利益,所以採取這種方式。

  除偈頌之外,還有一個體裁很特別,是我們中國文章裡面所沒有的,那就是密咒,所謂是咒語。咒語稱之為密,「只存其音,不翻其義」,所以密咒是音譯的,沒有意思。為什麼不翻其義?因為這裡面多半都是「六道類語」,就是六道鬼神的言語,「俱有所受」。在現在佛門裡面流通最普遍的是大悲咒、楞嚴咒,你們諸位想想,大悲咒除了咒心之外,咒心是從「唵,悉殿都」以下,這幾句是咒心,就是大悲咒真正的咒語,前面全部都是鬼神的名號;楞嚴咒也是如此,咒心只有十句,其餘的也都是鬼神的名號。諸位想想,鬼神的名號你的音念得要是不正確,他怎麼能聽得懂?我們不要說古人,不要講六道,我們拿今天來說,譬如說歐美這些名人,他的名字我們中國把它翻過來,美國的總統我們翻雷根,你要到美國去,「我要找雷根」,他會聽得懂嗎?他聽不懂!而且「雷根」這兩個字,我們國語有國語的發音,閩南語念這兩個字音就不一樣,廣東話念這兩個字又不同,上海話念這兩個字又不同,你叫雷根去聽,這是叫我嗎?他都懷疑了。換句話說,你跟鬼神講話講的他不懂,這咒還靈嗎?不靈,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現在這些密咒念來念去念得不靈,就是這個音念訛了,念得不正確。

  在古時候翻譯的時候,這種梵音儘量找中國字比較接近這個音的來翻,雖然接近也不是完全是這個音。就像現在英語的發音,這些外國人名字我們用中國文字來翻譯,也是找接近的音,決定不是原來的音。因此,密咒一定要靠口傳,要有金剛上師口傳。我對於這樁事情很難相信,為什麼?金剛上師就算口傳,釋迦牟尼佛傳到今天三千年了,一個人傳一個人,一個人傳一個人,大概傳的口音也靠不住了。所以你今天要想把密咒念到正確的音,這個很難,太難了。不要說我們國語的音難,就是藏文的音也不容易正確,乃至於今天拿到梵文,恐怕也難正確。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以我們中國國文來講,我們拿《四書》裡頭的「大學」,我們現在念「大學」,沒念錯,大家都承認沒念錯。可是這兩個字在我們中國漢朝的古音,漢朝人可不念「大學」,漢朝人這兩個字的讀法是讀「太教」,「大」漢朝人念太,「學」念教,教學的教,他念太教。如果我們碰到漢朝人,我們說你拿一篇文章來,把「大學」拿來我看看,他就莫名其妙了。你寫給他看,他懂,你念出的聲音不相同。我們本國文字的讀音古今就不相同,念得就不一樣。特別是在詩詞歌賦上,古音念這個韻很有味道、很美,我們今天有時候念這個韻好像不太對,句子不好聽,那是我們讀的音跟古音不一樣。古音在廣東話裡面、客家話裡面還保留著有一些,少數有幾個字還保留著古音,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再看看後頭的一點點,這是我在此地跟大家把它介紹出來的。

  「講者遇此」,講經的人遇到咒,「但誦即可」,不必解釋,念念就可以了。為什麼不必解釋?後頭這幾句我也把它介紹出來。「一經兼三」,一部經裡頭有三種體裁,但是它是一個意思,「施設苦心」,都是為了「契機各適」。長行文是為了契理,偈頌是便利於後來、便利於記憶,密咒是便利於鬼神。諸位要曉得,佛講經,在座不但有人在聽,有許多鬼神在聽,對他們也要照顧。所以講完之後,叫叫他們的名字,把重要意思提一提,就提個綱目,用鬼神的言語,叫他們也得到利益。可見得佛說法真是面面顧到,十分的周到。本經的偈頌,下一次給諸位再解釋,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