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大意  (第六集)  1992/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4-003-0006

  請掀開經本二百一十三面,以下的這一段經文是說造作罪業的眾生,當然他要感得果報。我們俗話常講,善有善的果,結果,惡一定是得的惡報。果報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感得的都叫做花報,像植物一樣它先開花後結果。果報,善的果報,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是生天,這個天都是指的欲界天。因為欲界往上面去那是要有禪定的功夫,單單修善是辦不到的。善業所感得的天福是欲界天。如果造的惡,必然感得是三途,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果報。

  佛特別提醒我們,花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果報。當然這個可怕都是指的惡業,像經裡面給我們說的。造作這些惡業有沒有辦法挽救?佛菩薩在這個經裡面講是決定可以挽救的,問題你一定要懂得理論、懂得方法,如理如法,一切罪障都可以消除。不了解方法、不明白理論,我們講的盲修瞎練,那是得不到效果的,這是必須要注意。經典裡面講的義趣很深,境界廣大,一字一句都不能夠疏忽。如果展開《地藏經》是望文生義,那問題就很多了,我們往往把經典的意思統統錯會。殊不知佛講經實在說都是意在言外,你要能夠體會。

  這是說造作惡業的眾生:

  【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

  這個就是幫助他。下面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方法很多,一定要能舉一反三,我們才能夠明白佛教給我們的是些什麼,而不是在事相上。今天我們大家實在講完全在事相上做,所以得不到效果。絕對不是佛講的話不真實,佛在騙我們,沒有這回事情。佛講的話句句真實,只是我們把他的意思錯會。舉的幾個例子,第一個是:

  【懸旛蓋。】

  我們也去照做。『旛』是旛幢,『蓋』是寶蓋,這是相,相不重要。重要在它的真實義,「旛蓋」是做什麼用的?旛是宣傳佛法用的。在從前,佛教的道場、寺院、庵堂門前都有旗桿,旗桿不是掛國旗的,是傳遞訊息的,做這個用處的。佛法是師道,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所以它沒有拉信徒的,師道是非常之最也,「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它不拉信徒的、它不招生的。道場裡面講經說法,不拉信徒不招生,人家怎麼會來聽?這就是一個慣例,寺院門口懸掛著旛幢,旛是扁的,幢是圓形的,掛在旗桿上,外面人看到這個訊號,就曉得今天這個道場裡面講經說法,喜歡來聽經的、喜歡做法會的自動就來了,沒有人通知你,也沒有人去勸你來的。所以它是一種訊號。

  現代特別是住在台灣,居住的環境是高樓林立,你現在懸掛旛幢人家看不見,現在用的什麼方法?發通知、貼廣告、登報紙,現在旛幢就是這個意思,你還要照這個去做,那就完全錯了。我們同學與同學當中可以傳遞消息,告訴他哪個地方有講經的法會,是這個意思。這就講是把講經說法、佛教活動的消息傳遞給大眾,這一句是這個意思。第二個講:

  【然油燈。】

  說到『然油燈』,絕對不是叫你在佛菩薩面前點一盞燈,現在我們同學這麼多,一個人點一盞燈,這個地方擺都擺不下。你要曉得「燈」是什麼意思,前面跟諸位報告過,燈跟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取這個意思。自己能夠犧牲,能夠將自己的智慧,將自己的體力、勞力,將自己的財富,貢獻給社會,為大眾謀幸福,這就是「然油燈」,捨己為人,這才是真正設福,才是真正幫助造罪業的人,幫助他消災免難。佛前面點個蠟燭、點個油燈,那個沒有用處,一點用都沒有,這是諸位要知道的。那是形式,形式是提醒自己,家裡有佛堂點一個燈,看到這個燈就曉得我要犧牲奉獻給社會、奉獻給眾生,是取這個意思。

  【或轉讀尊經。】

  這個『尊經』就指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就是指一切大乘經典。讀經兩個目的,一個是修定、修慧,那就是誠心誠意去讀誦,從經開頭一直念到尾,心地很清淨,不起一個雜念,不起一個雜念就是修定,心裡面沒有妄想;經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念錯、沒念漏掉,這是修慧,這叫定慧等學。可不能研究經裡面的意思,這一想經裡意思,定慧都沒有、都破掉了。這是修行的方法。

  第二種是檢點自己身心的過失,佛門常講開悟,什麼叫開悟?你知道自己的過失就叫開悟,就覺悟了。能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這個叫修行。修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行為在佛經裡面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身體的造作,這是身的行為,口的言語叫口業行為,你的思想見解叫意業行為,就是身、語、意這三大類就把你所有一切行為都包括。你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錯誤,你把它修正過來。修正的標準就是經典。所以第二種讀經,這是對於初學,初學業障習氣非常重,讀經的時候就像照鏡子一樣,仔細認真去檢點檢點、反省反省,經上說哪些過失,我們想想自己有沒有,今天有沒有犯?哪些是好的,應當要做的,我有沒有去做?幫助我們斷惡修善,這是第二種讀經的方法。讀經是兩種方法,而不是把經念給佛菩薩聽的,這叫「轉讀尊經」。

  【供養佛像。及諸聖像。】

  『聖像』是指菩薩像、羅漢像。供養佛菩薩像也是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不忘本的意思,佛是我們的老師,菩薩是我們的學長,他們都有成就,雖然他也是佛的學生,他足夠資格做我們的老師,我們也要跟他學習。所以『供養佛像』的目的是報本反始,就像我們中國人供養祖先牌位一樣,不忘本。千萬年的祖先我們對他毫無印象,還要供祖先牌位,逢年過節還要祭祀,這為什麼?為的是不忘本。遠祖我們尚且不忘,尚且常常念著他,眼前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這是教孝。久遠的老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根本老師,去我們已經三千年了,這個老師我們念念不忘,當時跟老師學習的這些學長們我們也念念不忘,眼前老師、同學這一種恩義我們怎麼會忘記?所以諸位要知道,供養佛菩薩像,供養祖先牌位,是教孝、教敬、教孝親、教尊師重道,這個不迷信,不是把他們當神明來看待。這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見賢思齊,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修行成就了,成佛、成菩薩了,成佛就是完成圓滿的智慧、德能,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謂是「完人」,沒有一絲毫的缺陷,在印度稱之為佛。佛就是完人,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聖人,菩薩就是中國人講的賢人。敬聖敬賢,習聖習賢,希望我們自己也能做到聖人,也能做到賢人。供佛菩薩的意義是在此地,這個不能搞錯。搞錯了之後,就把佛教變成宗教。變成宗教,佛法真正的好處我們得不到,這個是必須要知道的。

  【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

  下面教給我們,念佛、念菩薩,或者念辟支佛的名字,這是許許多多修行方法裡面的一種,特別是在淨土宗教給我們持名念佛,本經也提倡持名念佛。但是他沒教給我們念阿彌陀佛,他這個有特別的用意,因為這部經是佛門的孝經,佛門的孝經一定講自己的父母親,一定講教導自己的老師,偏重在這一點。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念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正是尊重本師釋迦牟尼佛,是這個意思。

  在臨命終的人,我們在他面前讀經,在他面前念佛,最好是讓他能聽到,聽到所謂是阿賴耶識裡面佛法的種子讓他種下去,他心裡頭落這個印象,這是最好的種子。如果他在臨終的時候他一念覺悟,那這個滅罪,消業障滅罪業的效果,確實不可思議。如果他昏迷,不覺悟,也好,這個印象他落下去之後,永遠不會失去,將來是遇到這個善緣,這種子起現行,他能夠繼續的薰修,有這個好處。後面是講修學的果報。

  二百一十五面,經文第二段,這一段就是我們中國民俗之間,有人過世之後要做七,這個做七是根據哪來的?就是根據《地藏經》來的,這一段就是講這個,你看: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因果通三世,絕對不是說人死了一切都完了。死了一切都完了,我們不要搞這一套了,搞這個幹什麼?正因為死了之後還有來生、還有來世,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我們這一生時間很短促,短短的幾十年,將來的時間長。這一樁事情,現在西方許多科學家以科學的方法來探討,也肯定人有來世,確實有輪迴。我們現在在世間這些人,有前生是人道來的,有前生是畜生道來的,還有人前生不是我們地球上的,別的星球的,是外太空來的,這都被科學家們證實。所以現在西方對於佛學發生很大的興趣,逐漸逐漸經典裡面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被科學證實了。證實是使他能夠相信,但是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那必須要深入經藏,還要下一段功夫。

  佛告訴我們,人死了之後,並不是馬上就投胎的。死了之後立刻就去投胎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大善人,這個地方一斷氣那就生天了,就享天福了,或者講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馬上就走了;第二種是造大惡之人,墮無間地獄,沒有間隔的,這一斷氣那就下地獄了。除這兩種人之外,死了之後有中陰身。我們中國古人講遊魂,你看孔老夫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頭講「遊魂為變,精氣為物」,這夫子講的。遊魂絕大多數停留的期限四十九天,就是四十九天之後大概都去投胎去了。

  這四十九天當中,他每七天是一個週期,這個週期他很痛苦,所以你給他誦經、給他念佛、給他迴向,能夠幫助他減少痛苦。這個做七是這麼來的。如果你所做的這個功德愈是真實,愈是真誠,他得到的那真是「受勝妙樂」,真的可以幫助他離苦得樂。這是自他兩利。所以同修們一定要知道,絕對沒有說這是或者做個頭七,做個終七,當中可以不要做,錯了,每一個七都要做。也不是說老年人過世要做七,小孩就不要做,小孩一樣受痛苦。經上沒有說老人、小孩,沒有這樣說法。這都是我們虛妄分別,不知道它真實的道理。當然最殊勝的是四十九天每一天都給他誦經,每一天都給他念佛迴向,那是最殊勝的,不是到一個七才做一次。做七,實在說最好是自己讀經念佛給他迴向,家人、親友來做,這個利益最大。自己經典不熟,請幾位法師帶著我們念,請法師來做,我們跟他一道念,這個好。心地真誠才能得到真實的好處。如果是有口無心,念的那個經,那個不相應的,那個沒有用處的。

  讀經、念佛,甚至於有些同修學講經,自己一定要契入這個境界,這才能得真實的受用。如果不契境界,實在講得不到多少受用。不入境界,你所講的是別人的東西,你依照註解講,那是註解那個人你代他講的,有的時候還把人家意思講錯了;不依註解,我照經文講,經文釋迦牟尼佛的,你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的經,與你自己毫不相關,很可能把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也錯會了。這一定要有真正修學的功夫,契入境界之後,換句話說,藉著佛的經文,或者是假藉古來祖師大德的註疏,啟發自己心性智慧,這樣才能相應。自己得受用,聽的人也真正生歡喜心,也能得到法味。這是講做七的來由。

  後面這一段經文,在二百一十六面,這一段經文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警告,這也是民間風俗相關。人死之後千萬不要去找鬼神,找鬼神沒有好處,這是地藏菩薩在這段經文裡面講得很清楚。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

  『是故我今』,這個「我」是地藏菩薩自稱,在佛面前說的。佛面前說的佛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就等於是佛說的,佛聽他說,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他在這裡勸我們:

  【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

  什麼是『惡緣』?就是:

  【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這個就錯了。所以說殺生祭祀是不好的,是很大的忌諱。這個人在生已經造了一生的罪業,死的時候為了祭祀他再殺害眾生;換句話說,把殺害眾生的罪還要加在他頭上,為他殺的。換句話說,唯恐他的罪不夠重。這是愚痴,不知道事實的真相。他如果生前沒有善業,那是罪上加罪,他墮落的更慘。如果前生有善行、有善業,家人給他這樣做,也障礙他生天或者受福報,對他也有障礙。什麼障礙?這被殺害的這些冤魂在閻羅王那裡告狀,他得去打官司,要到那裡去辯論,這不是我的罪,是我家人殺的,要辨別清楚。那個地方審判的時候,搞清楚了,這才放他,他才能生天,這耽誤他生天的時間,這是「晚生善處」。所以在此地奉勸同修,婚喪喜慶最好都不要殺生,殺生那後來都有帳算的,絕對不是說算完了的。沒完沒了。到時候一定有帳算,何必跟眾生結冤仇!這個要知道。

  這一段經文我想大家看看都能夠理解,聖一法師的註子註得很不錯。我們再看二百一十九面倒數第三行的經文:

  【世尊。我觀閻浮眾生。】

  這個『閻浮』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眾生。

  【但能於諸佛教中。】

  這一句話要簡單的解釋一下,『諸佛』這兩個字包含菩薩,包含祖師大德,『教』是教誨、教訓,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訓,我們能夠遵照、能夠奉行,這就這一句的意思。

  【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這是講你能夠修少許的善行、善事一定有利益,這個利益是分分自己會得到的,教導我們應當去做。諸佛菩薩的教訓都在經典之中,經典決定是善言,決定是好的教訓,絕對不會害人、不會誤人,我們應當要相信。

  下面一段經文是大辯長者,這是一位在家的菩薩,也是等覺菩薩,現的是在家身,他向地藏菩薩提出一個疑問,其實都是代我們問的。問的什麼問題?閻浮提眾生命終以後,家裡面的家親眷屬替他修功德,像設齋或者做種種的善事,這個命終人是不是真正得利益?是不是真正能夠得解脫?我想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很關心的。我們看地藏菩薩怎麼答覆,這二百二十二面,我們看地藏:

  【地藏答言。長者。】

  『長者』是對他的尊稱。

  【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

  像這些地方我們都應當學習,學謙虛,言談舉止有禮貌,學謙敬。地藏菩薩這是答覆大辯長者,實在講就是教導我們。

  【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此地這個關鍵的字眼就在『聞』,這個字是個關鍵的字眼,「聞」了他能不能相信,信了能不能照做?如果這些條件統統具足,經上講的這個果報『悉得解脫』,那就一點都不假。我在這個講堂跟諸位重複講了很多次,前年華盛頓D.C.,美國的首都,周廣大居士往生,還不能稱居士,只能稱周廣大先生,因為他不信佛的。他在華府開了一個麵包店,開了很多年了。在往生之前半年得的病,得的是血癌,我們講的壞血症。得病很久了,他沒有注意,所以到醫院一檢查,檢查出這個病的時候,好像在醫院裡住了二、三個星期,這醫生就放棄治療,說沒有辦法救了。他家人把他帶回家。一生他是什麼教也不信,人是個非常好的人。

  這個時候太太著急,醫生放棄治療,這才求神拜菩薩,希望有奇蹟出現。在華府我們有一個華府佛教會,那個地方佛教會底下也成立一個淨宗學會。有一位龔振華居士,龔居士的太太開餐廳,所以常常到他家買麵包,很熟,她知道龔居士一家人學佛,就問她有沒有辦法救他?這個龔太太就叫他先生去看看。這個龔振華居士是心直口快,碰到這麼一個人,他去一看,這個病確實沒救了,沒辦法救,就跟他講,這個世間怎麼苦、怎麼苦、怎麼苦,你還要病好,好了有什麼意思?就勸他這世間太苦,不如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去作佛、作菩薩,然後回來度你的家人,這多好!那個周先生很不錯,聽了之後,他覺得很有道理,他就接受了,就叫他太太、兒子、女兒統統念阿彌陀佛,幫助他求生極樂世界,不要求病好。就這麼一次開導,他回心轉意,誠心誠意念佛。

  念了一天一夜就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出現了。這也是關鍵的時候,龔振華居士在旁邊就警告他,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不管什麼菩薩、什麼佛出現,統統不要理他,還是繼續念佛,這個是關鍵的時候。大家繼續再念佛,念了幾分鐘,地藏菩薩沒有了。到第三天把阿彌陀佛真正念來了,彌陀、觀音、勢至,別人沒有看到,他看到的,他說從雲端裡面下降來接引他往生,他就跟佛走了。一生沒有學佛,就臨終念了三天,三天三夜,這一家人看到的,華府佛教會還有一些同修幫他助念,人人都看到,這事實!他說本來他這個病是很痛苦的,自從發心念佛這三天,沒有痛苦,也不需要打止痛針,也不需要吃止痛藥,痛苦就沒有了。一直念到佛來,跟佛走了。

  『得聞一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我們從周廣大先生這一樁事情得到證明。華府同修看到這個事情非常驚奇,打電話告訴我,沒有想到在美國看到,三天成就,證明《彌陀經》上說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沒錯,三天成功。真信切願,沒有一個妄念,誠心誠意去求,他就得到。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下面這一段開示很重要,一百二十三面末後的這兩行,這兩行是什麼?是講我們替別人做好事,這『聖事』,「聖事」就是念佛誦經給他迴向,他所得的利益是七分之一,那個六分功德是念經的人自己得的,這個要知道。所以通常做佛事,比如寺院裡做佛事,為什麼請七個法師?請七個法師他才得一分功德。那個七分之六念經的人自己得。然後你才曉得,為什麼替亡者超度佛事,為什麼不自己去念經、自己去念佛號?那個功德利益分分自己得。你請別人念是人家得,自己得不到。如果那個人念得很誠心,真的他還得一分。如果念得有口無心,是什麼也得不到,那個佛事叫冤枉做了,白做了。實在講是做給活人看的,亡人實在是得不到利益,這個要知道。所以理論、方法、真正功德利益,這個經上講得清清楚楚。後面這才是說法真正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法真實的目的,二百二十四面最後的一行: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這才是說這段話的目的,不要等死了以後別人來超度,不可靠!曉得這個道理,為什麼我們現在身體很健康,耳目很聰明,為什麼自己不幹?現在你自己每天讀經,每天念佛,這個功德利益是分分自己得到。

  底下這段經文說明人死了以後絕對沒有我們現在在世間頭腦清醒,這一點要注意到。你如果要不相信,你自己可以冷靜的去想一想,我們晚上都會作夢,夢中頭腦是不是比我們清醒時候要靈活?你就曉得,夢中我們頭腦沒有我們清醒的時候這麼清楚,差遠了。死了以後那個神識,他那個頭腦還不如夢中。所以這個魂,孔老夫子叫遊魂,非常正確,我們一般講靈魂,錯了,才不靈。那靈,靈他還會到三惡道去投胎?不會,不會選擇三惡道。所以那個魂實在講是迷魂,迷惑顛倒,一點都不靈。說遊魂也有道理,它的活動性很大,它不穩定,飄來飄去,速度也非常之快速,所以稱它作遊魂是很有道理的。由此可知,孔老夫子也不簡單,他對這個事情真相也看得很清楚,不過說得不多就是了。為什麼說得不多?他說了沒人相信,沒人相信就不說,不是他不知道。偶爾說幾句,說得很有道理,確實是事實真相。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印度,說得很多,因為人相信。印度古時候是宗教之國,修行人很多,得禪定的人很多,親眼看到六道輪迴事實的人很多,所以他說出來大家都佩服、都讚歎。一般人有禪定的功夫是見到這個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曉得這個狀況,但是不能解決問題。佛能夠把它原理說出來,解決的方法說出來,這個是印度其他宗教裡面所沒有的。所以這是為我們說出人死之後: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

  確實是迷惑顛倒,在這個期間當中,他實在是念念之間希望家親眷屬幫助他,替他修福。學佛的同修,我常常也遇到有一些人跟我講,他說晚上作夢常常夢到家親眷屬,這都已經過去的人。這一樁事情經文上有,是你家親眷屬求你幫助,他來託夢給你。從前為什麼夢不到?從前你沒有能力,你不相信佛法,沒有接觸到佛法,沒能力,找你也沒用處,也枉然。現在你懂得這點方法了,找你有用處,求你幫個忙。所以,凡是夢到家親眷屬,你給他念一遍《地藏經》,恭恭敬敬念一遍迴向給他,念的遍數當然愈多愈好,下一次再不來了,再遇不到了。

  這個事情我在學佛頭幾年,那個時候我有一個同事,現在這些人都過世了。我有一個同事的太太,她在一個星期當中夢到三次她的鄰居,鄰居也是同事,那個太太死了沒有多久,問她要錢,求她幫忙。結果她就奇怪,在夢中的時候把她死了也忘掉了,她說妳有先生,妳先生有錢,妳怎麼問我要錢。她就講她先生沒有錢,求她幫忙。醒了以後想了一想,他們一家是基督教徒,死了以後不燒紙錢的。一個星期夢到三次,她來找我,問我怎麼辦?我說妳給她燒一點紙錢,她是一個基督教徒,沒生天,在鬼道,鬼道才需要紙錢。我說妳燒一點紙錢給她。她就燒了,以後再夢不到了,這就沒有了。

  這是我出家頭幾年遇到這麼一樁事情,那個時候我對佛法還不太了解,我要像今天這樣子,我就勸她念經、念佛給她迴向,能燒一點紙錢再念經、念佛給她迴向,那幫助她就更大了。這些事情大概我們很多人常常會遇到的。今天在這個都市,居住的環境很密集,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就不要再燒紙錢了,念經、念佛迴向就好了,比那個紙錢還管用,紙錢燒了的確是加重我們空氣的污染,不是一個好事情。

  二百二十八面一開端這些經文,這個一大段經文是教給我們供齋修福要潔淨才有利益,如果心不真誠、不清淨,這個齋也得不到好處,這是教給我們這些。經文裡面講:

  【營齋之次。】

  就是你在辦齋的時候。

  【米泔菜葉。不棄於地。】

  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現在我們台灣生活富裕,不要東西都丟掉了,隨便丟掉,這個不恭敬。我們供佛、供菩薩、供鬼神,如果不誠敬就沒有感應,這連我們中國儒家老早都說「誠則靈」、「祭神如神在」,這才能夠有感應道交,所以一定要恭敬。我們所不要的這些蔬菜不能夠隨便丟的,也要把它放好,把它包得整整齊齊,然後來處理。如果隨便丟棄,這個不恭敬,這跟我們平常廚房做菜不一樣,要特別加強恭敬心,才能得到感應,注意這一點。

  【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

  這也是恭敬,你先吃,吃了你再供佛,是把我們吃剩的供佛,這恭敬心沒有了。不要說對佛菩薩、對鬼神,通常我們家裡請個客人,我們也不能把自己吃剩的菜拿去敬客,那也是不恭敬。像這些地方我們要注意到。

  假如這個裡面『營齋』,辦齋、修福沒有恭敬心,沒有真誠心,沒有清淨心,是很難得到感應。所以心地要真誠、要清淨、要恭敬,這樣替亡者修福,他所得的利益也是七分之一,七分之六是自己得。這一段經文是教給我們這樁事情,我們在這一章裡面,就這一品,第七品裡面,實在講看到許許多多在日常生活當中,教給我們應該怎樣修學。實在這個修學,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怎樣過一種幸福美滿的生活?前面理論講得圓,後面落實在生活上講得也相當的周到,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再看下面第八章: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在二百三十一面。這一章也是說菩薩教化眾生之緣,這個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教學的方法,教化眾生的方法,教學的程序,教學的善巧方便。

  爾時,可以說也與我們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的閻羅王眾,他們來啟請的。這是我們在這個經上所看到的。上自十方諸佛如來,下迄惡道一切眾生,由此可知,這一部經義涵蓋範圍是無盡的深廣,從這裡可以能體會得出來。整部經的精神就是孝敬,孝敬是圓滿的性德。閻羅王是餓鬼道裡面的帝王、總統之類的,管整個餓鬼道的。其他這些鬼王都是他的幹部,如果像現在我們這個行政組織,就是他底下什麼院長、部長這一些之類的,這底下列的這些鬼王,他率領著也參加忉利天宮的盛會,這很不簡單。

  諸佛如來的法會惡道眾生怎麼能去參與?閻羅王也是惡道眾生,他怎麼能參與?此地就是告訴我們,正如同《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楞嚴經》上所講的,諸佛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這一些閻羅王、鬼王統統是菩薩在惡道裡面示現的。我們人間裡面各行各業好的領袖、好的領導人,也許也是佛菩薩來示現的。眾生有福,佛菩薩都來了。他教給我們走的是正大光明的道路,一定是帶給眾生真實的幸福。這是佛菩薩示現的。何況這些人又是虔誠的佛弟子,地藏菩薩的學生,地藏菩薩是老師,老師到忉利天宮來參加法會,這些老師的好學生,得意門生,統統也都跟到一道去了,這理所當然。這是我們要明瞭,不明瞭這個事實,看了就會懷疑。

  這些閻羅王、鬼王的名稱,聖一法師註得很簡單,這是從他主管的這些業務上建立的名號。像二百三十六面裡面的「主食鬼王」,主食鬼王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灶神,現在人也不供灶神了,我們中國大陸上民間家家供養灶神,灶神是主食的。主財的就是財神,統統是鬼神。財神能不能幫助我們發財?跟諸位說決定不能夠,如果你供養他、巴結他,他就能叫你發財,他貪贓枉法,他接受你的賄賂,那他必定要受閻羅王的處分。你要想發財要修發財的因,你修因,他歡喜,他幫助你。就像我們國家政府一樣的,你做社會慈善事業做得很多,政府一定嘉獎你,一定表揚你,就是這個意思。你作惡多端,一定來懲罰你。鬼神對於人間的禍福也是你自己造作的,他不過是做個增上緣而已,他不能夠任意的禍福於人,那他就造罪了。這個我們要知道。在中國古書上常說「正直聰明謂之神」,神是正直聰明的,不會受賄賂的,也不會幫助你欲望來發展的,不可能的,不可能滿足你的欲望。

  他們這一類的人到了忉利天宮見到佛,向佛請教,提出問題,前面有許多是禮節,這個我們都不必細說了。他請教的問題在二百四十二面,我們看經文的第二行,這當中這一行: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

  『瞻禮世尊』是對於佛致敬。迴顧地藏菩薩,因為地藏菩薩是他們的老師,對佛致敬也不能把老師忘掉,還要看看老師,看看老師的表情,老師有沒有指示。這些地方也要值得學習,往往是我們疏忽了,我們有個長輩、長者在這裡,我們自己老師都不顧,這是失禮的。所以自己有老師在旁邊,一定要顧及到。下面是他提出的問題:

  【而白佛言。世尊。】

  『世尊』是對於佛的尊稱。

  【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

  這是他見到的事實。下面是他的疑問。

  【是大菩薩。】

  這是指地藏菩薩。

  【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這也是他看見的事實,地藏菩薩好不容易把這個人從惡道裡頭度出來了,但是在人道打個轉,沒幾年又回去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間的時間很短,三惡道的時間很長,那個地獄道就不必說了,太長了!以餓鬼道來講,餓鬼道裡面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所以我們祭祀鬼神都是初一、十五,在餓鬼道早晨、中午、晚上,正好。那個時候請他吃飯正好,沒有耽誤他。餓鬼道的壽命也像我們人間一樣,一年是三百六十天,諸位要記住,他的一天是我們一個月,那一年三百六十天,他的壽命,佛在經上講的,短命的也有一千歲,你們去算算這個帳,鬼的壽命長。

  章太炎居士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他的女婿朱鏡宙老居士,跟我講過這個故事,他有幾本書裡頭都寫上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章太炎是民國初年國學大師,書念得多。他在做判官的時候,他見到漢朝時候的人,隋唐的人就多了,平常念他的文章,到餓鬼道都見了面,落在鬼道。證明了佛經上講的這鬼道壽命的長。鬼道比我們人道生活環境苦得太多了,這是我們要警惕的。所以菩薩在三惡道,好不容易幫助我們離開三惡道了,得了人身,得了人身怎麼樣?前面事情忘得一乾二淨,這忘掉了。那個壞的習氣統統又現行了,一天到晚在造惡,死了以後又回去了。閻羅王在那裡看到,出去沒幾天怎麼又回來了?這個就是閻羅王問的問題,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神通之力,幫助這些人出去了,為什麼打個轉,『未久之間』又來了,又墮落,又回來了?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他疑問在此地,為什麼這些人,菩薩幫助他離開惡道,他不學好,他不上進,他不想超越六道輪迴,這什麼原因?閻羅王問的問題我想也正是我們要知道的問題,不但是我們知道的問題,實在是我們的切身問題。他這一問,實在講就是叫我們警覺,就是教給我們反省,為什麼?也許我們就是地藏菩薩從惡道裡面幫助我們出來的。我們看看二百四十四面佛答覆的這一段話: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頑固,剛愎自用,不肯聽話。即使接受教訓,也是陽奉陰違,禍到臨頭了,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幾個人能夠真正覺悟,能夠真正徹底了解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佛家的經典,佛教的教學,總而言之,一句話說清楚的就是把宇宙人生真相給我們說出來。宇宙是生活環境,人生就是本人。這才曉得佛教教學與我們自己關係之密切。所以禪宗常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換句話,這個意思就是佛教教我們,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環境。釋迦牟尼佛出現這一生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說出這麼多經典,能事就是如此而已。《般若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四十九年說的什麼?就說這個。那我們想一想,我們的習性,這不是本性,這習性,確實『剛強』,確實『難調難伏』。可是諸佛菩薩真正慈悲,他不疲倦也不厭煩,總是時時刻刻來幫助我們。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

  這是指時間的長遠。

  【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這是菩薩幫助我們,對我們的願望。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

  這個『大惡趣』就是指的地獄。

  【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菩薩總是希望我們覺悟。覺悟這樁事情是要靠自己,老師幫不上忙的,老師只能夠指導我們。佛法裡面講修學四個階段,開示悟入,老師對我們的只能做到開示,學生必須要做到悟入。老師給我們講了,我們自己要覺悟。悟了之後要真正去做,這才能入這個境界。悟入,老師對我們幫不上忙的,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的。為什麼有人悟入、有人不能悟入?這個問題經上講得很多很多,向下經文也就是給我們提示出來。二百四十五面的經文: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

  這就把原因說出來了,這個『結』是結集,不是一生,生生世世累積的這些惡習氣太重了。這些惡習氣障礙了你的信心,換句話說,你就很難開悟了。我們要想真正覺悟,就要在這裡下手。所以佛法教給我們修學,四弘誓願就是修學的四個階段,第一個叫你要發心,發什麼心?發求佛道度眾生的心,先發這個心,實在講度眾生就是要圓滿自度。首先教你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教你把心量拓開,打破自私自利這一個惡習,目標在此地,為什麼要發心去度一切眾生?真正的用意是打破自私自利的這個惡習,破這個惡習。這個惡習要不破,念念起心動念都是想到自己,想到我這一個小小的家,這個沒有法子,這個人是決定不能覺悟,諸佛菩薩再有本事,說法再有善巧方便,也不能叫這個人覺悟。為什麼?他惡習執著太重太重了,這沒法子。所以先破除自私自利,我執。然後進一步才能談得上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就是成就德行,我們講的品德,品德的修養,這是德育。然後再學法門,再求學。最後求學圓滿是成佛道。四個過程。

  今天大家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自私這個惡習不肯打破,念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天天在念,這個眾生我看了就討厭,那一個我看得不順眼,我才不度他,這不行。殊不知這一願就是教我們建立在平等心、清淨心的基礎上,然後再斷煩惱。貪瞋痴慢要斷得乾乾淨淨,這樣聽經就會開悟了。所以你那個悟門是什麼東西堵塞?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是非人我,這麼多東西堵塞著,你這個悟門怎麼能開得了?開不了。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常常聽經這就是受佛法的薰陶,這些事情知不知道?知道。雖然知道,不肯去做,貪心還是天天增長,學佛是附帶的,在家裡坐著無聊到這裡聽聽講經。

  如果說今天晚上有一個地方可以賺錢,賺一百萬,你再不會來聽經,保險就去了,為什麼?貪心,貪心大過求法的心。你們想想是不是事實?如果今天晚上可以賺一百萬,今天晚上有人叫你來聽經,你來不來?這一考就考出來了,那你聽經怎麼會開悟?悟不了。所以這一句經文不能滑口念過,真的是我們的病根,我們不能開悟,不能證入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境界是什麼?就是得不到佛菩薩那樣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你得不到的原因就是你的惡習氣障礙住了。這個樣才:

  【旋出旋入。】

  『入』就是入三惡道,『出』就是到人天這個地方來透透空氣,一轉眼就又下去了。

  【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這真是麻煩了地藏菩薩,怎麼能對得起地藏菩薩?後面經文是從比喻上說,怕的前面講的我們聽不清楚,不能體會佛說法的義趣,再用比喻說,比喻容易懂,這個比喻就不要講了,經文也不要念了。

  大家翻到二百五十八面,我們看倒數第二行: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欲生人天中。令受妙樂。】

  佛家的教育,佛家的教學,它的目的就是教我們得到真實的快樂,美滿的人生,這個是它教學的目標。自身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佛法教學的目標如此而已。怎樣才能達到?佛跟我們講的就是一個迷、一個覺,迷是什麼?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這才有苦,才有災難。如果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你起心動念自然端正不邪,你言語造作一定如法,前面所講的各種目標一定圓滿達到。我們仔細想想,這一種教學的方針、手段,真正值得人敬佩。佛絕對不自己想一個方法來教大家,不是的,佛沒有方法,只是把事實真相說明,佛沒有任何一個方法教給我們,他替我們出個主意,出個點子,沒有,佛從來沒有妄念。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值得我們佩服的地方。

  【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如果大家對於事實真相都清楚、都明白了,你離開惡道之後,決定不會造惡,決定不願意再去受這個罪苦。所以佛法確實是教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下面又說了個比喻,說: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這個人迷路了,遇到一個明白人,請教別人,人家給他指出正路,他就不迷了,這方向道路再不會迷失了。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

  你遇到別人也迷了這個路,你也會勸他,這個路不是個好路,這路是錯誤的,是險道,你也會勸別人。我們今天在生活之中,生活是講我們一生,我們的日子過得很辛苦、很煩惱,也知道自己天天在造罪業,這個就是這一生眼前我們迷失了方向,我們迷了路。更重的是生死的道路迷失了,這個覺悟的人就不多了,來生往哪裡去?年輕人這個問題往往忽略了,年歲大的人警覺性比較高了。

  我常跟同學們說,佛法真正有不死的法門,這真的,一點不假。剛才我跟諸位報告的周廣大就是不死,人家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他見到佛來接引他,他告訴他的家人,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來接引,我跟他去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去的,是活著去的。這就說明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這講的後報,果報。花報?花報是現前,現前是什麼樣結果?不會衰老,不會生病,不老不病,你們要不要?不老不病,你看我這個樣子就行了,我六十六了,都快到七十歲了,我臉上皺紋都沒有。

  從前台中李老師講經的時候,他老人家就做榜樣,他九十七歲的時候往生,往生前兩個星期還在台上講經,那個晚年最後一、二年是食物中毒,身體衰老。九十五歲不拄拐杖,不要人攙扶,跟壯年人一樣,說話的音聲洪亮,不需要麥克風,在台中慈光講堂講經,馬路上可以聽得到,他那個大門外就是馬路。這是作證轉,這可以給你們做證明。所以這個法門教給我們不老、不病、不死,這麼好的這一種方法、學術,你看多少人誤會,不肯接受、不肯學習,就完了。所以如果你真正相信,真正發心學習,你一定得到。

  可是你首先要把心量拓開,念念為自己是得不到的。念念為自己會老,也會生病,也會死,也會輪迴,自私自利是輪迴心。把心量拓開,包含宇宙,包容一切眾生,心量拓開,貪瞋痴慢統統放下。放下,你說那我什麼都沒有了,怎麼辦?這是你今天為什麼不肯放下的原因,是你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中國術語常講「捨得」,捨得是佛門的術語,你真正肯捨才有得,你不捨你什麼都得不到,這是真的!統統都放下了,你什麼都不缺乏。現代這個社會常常有一句話說,心想事成,你的一想,事情就圓滿了,你看這多自在。這個是一定要捨才能夠得,不捨就求不得苦。你有求,求不得;你肯捨,是有求必應,沒有一樣求不得的。

  不但佛經裡面講這個意思講得非常之透徹,講得圓滿,《了凡四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求長壽得長壽,求富貴得富貴,連求成佛、作菩薩都能夠得到,何況世間的小事,哪有求不得的?要懂理論、要懂方法,如理如法,有求必應。違背了道理,違背了方式,你所求就不如意了,這個要懂得。底下經文註解,我想諸位同修看看就可以了。

  底下一段講修善的人家得到鬼神的擁護,在二百六十二面。這個鬼神與我們的感應有兩種,也正如同佛菩薩給我們的感應一樣,一種是明顯的感應,或者我們見到、我們聽到、覺察到了,這叫顯應,這個事情我們也常常聽到。另外一種是我們覺察不到的,這個感應叫冥應,冥應比顯應還要多,我們講暗中保佑,冥冥當中保佑你。顯應裡面有的見到佛菩薩形像的,有的聞到異香的,有見光或者見到其他瑞相的,這個我們在外面常常接觸大眾,時有所聞。而是以聞到異香比較上佔多數,特別是家裡面不燒香的時候,我們在讀經,或者我們在念佛,忽然有一陣異香,往往時間很長,長達三分鐘、五分鐘,那就絕對不是錯覺。同時還有很多人在一起都聞到的,有時我們在外面散步,那根本就不可能,人家燒香那個香煙會散布到這個地方,這不可能的,也能聞到非常濃烈的異香,聞所未聞的。這些都是感應。

  這些異香絕大多數都是這些天龍鬼神、這些善神看到我們心正行正,他看到歡喜,在一旁邊合掌致敬,跟我們打招呼,我們見不到他,沒有覺察他,他身上放的香氣我們聞到,絕大多數是這種情形。所以我們遇到了,不要生歡喜心,不要覺得我的功夫不錯,你看看鬼神都對我致敬。你這一念傲慢心起來,下一次鬼神再不理你了,為什麼?貢高我慢。才得一點點感應,煩惱七情五欲,煩惱起現行,功夫馬上就退轉。所以諸佛菩薩為什麼不是用明顯的常常來勉勵你?你受不了。一看到佛像、見到瑞相的時候,貢高我慢,我修行功夫不錯,你們都不如我。所以佛菩薩實在是慈悲,看到你受不了,不能明顯跟你往來,這是暗中保佑你。

  這一段就是說這個事情,但是裡面所講的「懸旛」、「懸蓋」,「旛」剛才講了,「蓋」在這裡補出來,蓋是防止污染的。寶蓋在佛菩薩頭頂上就像傘蓋一樣,它不是遮太陽也不是遮雨的,防止灰塵,防止落下來灰塵的染污。我們就曉得,傘蓋真正的意思是要防止我們心地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要想真正做到,佛說得很多,孔老夫子也給我們講得很明白,果然能夠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這就是傘蓋,這個就是防止污染。

  所以做一個現代人,對於現代的社會發生的事情不能不知道,那每一天報紙看個大標題就好了,下頭都不要看,下面是污染,不可以看。電視可以看看新聞廣播,我看除了新聞廣播,其他也統統都是污染。實在講真正修道人,最好不要看報紙、不要看電視。為什麼?世間事情知道得多不是好事情。古人常說,「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何必跟人家往來,往來的人多是非就多,知道的事情多煩惱就多。所以我什麼都不知道,每一天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這個心多快樂、多愉快!每一天問我,沒事,天下太平。這樣好!所以那個電視、收音機、報紙都不是好東西。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心地清淨,非常重要。心清淨了,身就清淨,身心清淨,百病不生!

  人,你們現在都講求營養,講求進補,什麼最營養?什麼最補?清淨的快樂是最高的補品。你能在這一生當中身心清淨,快快樂樂,你想想看這個人怎麼會老?怎麼會有病?不可能的!所以說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什麼樣的補品都不需要。補品,說老實話,都是毒藥,哪裡是補品!是加速你老化、病化,加速你壽命的終了,不是好東西。這是蓋的意思要知道,蓋是污染的防止。

  「香華」也是表法的,「香」表性,表戒定真香,表這個意思。所以香,燃香一支就夠了,特別是現代這個社會,我們居住的,幾乎在台灣都是公寓大樓,房屋都不高,香燒多了空氣污染,不好。好香一支就夠了,不燒香也行,擺個香爐,看到這個,我們曉得表法,教育的意義就達到,不一定要燃香。所以你要懂得佛教所有一切設施全是表法,就是教學的目的,用這些道具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叫我們不要忘掉,知道這個意義就好。寺院道場,因為它要做給大家看的,提醒大家,這個形式就要了。家庭裡面自己念念都能提起警覺,用不著,家裡房舍不太大,不必再污染了。要曉得這個意義,學佛要重實質不重形式,這些都是形式,道場要重形式,因為接引大眾,自己修行不必重視這些形式,這個要知道的。

  所以這是供養佛菩薩形像,或者是讀經燒香。讀經有兩種讀法,前面都跟諸位說過了,一種是修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一種就是檢點自己的過失,對照自己的心行,依教奉行,斷惡修善,這個讀經是真正得利益。所以我們早晚課誦,早課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不要忘掉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訓,這是早課。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佛菩薩對我教訓,我有沒有做到?早晚課的功德無量無邊。如果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檢點,以為每一天把經典跟佛菩薩面前念一遍,他就歡喜了,那錯了,完全錯了。佛菩薩泥塑木雕,就不是泥塑木雕的,他也不要聽你的。

  今天許許多多做早晚課同修不知道這個意思,所以那個早晚課叫白念了。我說老實話,不但沒有好處,還有罪過,什麼罪過?騙佛菩薩。佛菩薩又不在面前,泥塑木雕的形像你都忍心早晨騙他一次,晚上又騙他一次,還要天天騙,這個罪過就大了。真的人在,騙騙他還情有可原,泥塑木雕的形像都忍心去欺騙它,諸位想想,那個前途不在三惡道在哪裡?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