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十一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11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第八講,請掀開經本卷一第二十三頁,倒數第五行的當中,「又所以相違無礙及相作者,以緣起法有四義故,一緣生故有,二緣生故空,三無性故有,四無性故空」。這也是一切法相普遍的性質,正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句話佛常常在經論裡面說到,緣生的有是幻有,緣生的空是真空,因為緣生無性,就是無自性,所以真實相如是。這個文希望諸位自己仔細的去讀,要緊的揣摩當中的意思,然後在我們見聞覺知裡面去證實。也就是證入佛給我們這些提示,我們不妨試試,以這些提示來觀察宇宙人生,不難發明其中的真相。向下有三個名詞,它的定義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就是幻有、真空、中道,特別是在《般若經》可以說處處都講到。
在二十三面最後一行最後一句,從這裡開始,「又以無性緣生故有」,這句諸位要把它記清楚。「則非常見,有見之有」。所以這個有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常見跟有見都是屬於情見;換句話說,那個見就錯誤了。常見跟有見都叫做邊見,是屬於見惑。見惑有五類,諸位曉得的,第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常見、斷見是邊見,有見、無見也是邊見,所以見惑是見解上的錯誤,就是錯誤的見解。思惑是錯誤的思想,就是思想上的錯誤,我們稱之為見思煩惱。這合起來也叫做凡夫的情見,就是感情之見,迷惑之見,感情就是迷惑,迷見不是正知正見。所以這個地方給你說明的定義,無性緣生,這種有不是邊見裡面常見、有見之有,所以叫它做幻有,或者叫它做妙有,《般若經》裡面常常講妙有。也有地方說作假有,意思都差不多,這是幻有的定義。將來你在經上一看到講幻有、講妙有、講假有,是這個意思。
「無性緣生故空」,空是從它體性上講,有是從它色相上講。好像我們這個眼睛有病,看到燈上的圓影,燈上的圓影就是幻有。實際上它是空有,它沒有體性,就是它無自性,所以故空。空是從體性上說,有是從現相上說。所以說「非斷見,無見之空為真空也」,不是邊見裡面斷見、無見的空。斷見、無見空是什麼都沒有,是空無,這種空是真空,不叫頑空。頑空是斷見、無見之空,是頑空。無性緣生之空是真空,把它的體性現相看清楚之後,會得到底下這個結論,那就是真相。「幻有則是不有有」,不有有是無中生有,本來沒有,沒有,它有了,所以叫幻有,幻是變幻。
「真空即是不空空」,怎麼說不空?它有幻相。就是前面講它有幻色,就是幻有,而幻有是當體即空,所以叫它不空空。這個一切現相存在的,存在是當體即空,因為這些相了不可得。「非空非有」,相非空,體非有,這是事實真相,無論哪一法都是這個真相,決定不錯的。這個世出世間一切法中,隨便捏一法都是非空非有,這就叫「中道義」。由此可知,哪一法不是中道?法法皆中。「以有與非有無二」,這就是體相不二,體是真空,相是幻有,「以有與非有無二,方為幻有,空與非空無二」。這叫真空。
下面這個幾句,諸位一念就明瞭。不過底下又說,「又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合之則一不為一。開之則具上十義,同時頓起,深思明了,以成事理無礙觀也,不唯無念無起而已」。這一句很重要,因為那些小乘羅漢,小乘羅漢他們的毛病就是落在無念無起,因此他不開智慧。他是理與事、事與事都有障礙,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有些人不明白這個理,以為修行找個深山僻靜的地方去修行去。那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達到無念無起,起就是起心動念,這種修法可以得定,不能開慧。縱然你修學是一點差錯都沒有,你走這個路子很正,你的結果只能到一個阿羅漢、辟支佛,相當不錯了,那是很難得了,但是那還是要有老師指導。如果沒有高明的老師指導,你所修的那是盲修瞎練,不會有那麼好的果報。
無論是大乘或者小乘的教學,諸位要記住,師承第一。我們在小乘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小乘經,第一句話就教你,要「從明師受戒」,就是修學第一個條件。可見得他不是盲修瞎練,他是有師承的,要跟一個高明的老師,什麼叫明師?明心見性的才是明師,這個老師指路決定不會錯。指路指得不錯,肯不肯走在乎你自己。你有沒有把意思會錯,那是你自己的善根;肯不肯走是你的福德。所以求學當中最重要是發問,老師說得再清楚,譬如說佛在經典裡面講的這個話清不清楚?清清楚楚。為什麼祖師還要加以註解?說得那麼清楚是明眼人一看清清楚楚,程度不夠的人去看看不清楚。明眼人一聽清楚了,迷惑顛倒的人怎麼聽也沒聽清楚。看不清楚、聽不清楚怎麼辦?要問。所以這個教學當中叫學問、學問,是一問一答,從這個地方學到東西。
我們打開經典,都是佛弟子有疑問提出來,釋迦牟尼佛給大家講解、解答,記錄下來稱為經典;如果當年沒有這些人問,佛也就不說了。問答!無問自說的經很少,無問自說也有條件,眾生的機緣成熟了,大家迫切的需要,佛不必等人問,自己可以說,機緣成熟了;不成熟了,說了也沒有用處。所以這個問比什麼都重要,問也要具有相當的條件,那就是說,他對這個問題已經懂得一部分,但是不透徹,他才提得出問題。如果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諸位想想,他能提出問題嗎?他提不出。所以要能夠提得出問題,至少他了解一半以上。我們提不出問題,就是說我們所理解的還不到一半,所以提不出來。
老師的教學,當然學生裡面有程度高的、有程度低的,程度高的人天天有問題,常常有問題提出來。程度低的就在後面聽,等於說旁聽,逐漸逐漸把自己程度提高。那程度高的他的問題能夠斷疑生信,那就是他的根性成熟,他能夠開悟、能夠證果;程度低的把他提高,他能開悟。這是古今中外在教學法裡面,是最高明的、最有效的教學法。所以佛當年講經說法的法會,可以說是一種研究討論會,是用這個方法來教學,效果最為殊勝。我們現在修學比古時候要增加一重困難,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學也是用研究討論,你要不信,你就拿《彌陀經疏鈔》裡面,還有一問一答的,還有問答,禪宗語錄有許多完全用問答的體裁。像我們過去念過的,我們也在講台上講過的,《大珠和尚語錄》就是一問一答。
現在增加了什麼一重困難?文字障礙。經典的翻譯大概到宋朝規模就建立,宋以後所翻的數量很少很少,最盛的時候是隋唐。所以到宋朝時候幾乎《大藏經》已經都編成,以後所譯的經很少。宋朝以前這些文字都是文言文,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我們中國用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所以古大德的註解也是文言文。現在人他不讀文言文,難在此地,展開經本文字成了障礙,這是從前人沒有,現在人有的。其實文言文比白話文好,白話文囉嗦,像現在這報紙上這些文章,幾萬字的文章,如果用文言文來寫,不過三、五百個字就寫完,這是文言文的好處。
文言文能夠表達,白話文沒有辦法表達,為什麼?白話文是死的,同時只能表達一個意思,不能夠包含無量義;文言文好就好這個地方,它能夠包含無量義。它這句話,程度淺的人看它意思淺,程度深的人看它的意思深,這真是妙不可言。白話文看了只有一個意思,決定沒有淺深差別,所以這是白話文比不上文言文。文言文的優點太多太多!因為白話文受地區的影響,所以講方言,受時代的影響,每個時代、每個時代的言語不相同。如果用白話文來記載,我們在這個地區看得懂,到那個地區有障礙。現在我們看得懂,過後個五十年、一百年之後人家看不懂。所以它不像文言文,文言文沒有這些障礙,真正是這種傳達的工具,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是傳道最理想的工具,我們為什麼不學?學習文言文,其實說像我們現在這樣程度,用上三年的功夫就可以學會,就能夠通達,這個障礙就沒有。為什麼不肯下三年功夫?學文言文沒有什麼祕訣,就是背誦。
李老師過去在台中教文言文,他給學生定的標準,就是必須要能夠背誦五十篇古文,他是取《古文觀止》的材料,能夠背得很熟很熟背五十篇,然後再跟你一講解就統統都明瞭。由此可知,這個事情不難。我們今天感覺到難是什麼?因為沒有學過,所以感覺得難。大專講座的時候,我將民國初年小學生的作文,這個本子展出來給大家看。民國初年小學生寫的文章,我們今天大學中文系的學生都寫不出來,原因在什麼地方?因為小孩子他把古文背得很熟,所以他就依那個樣子就能寫得出來。現在大學生五篇文章都背不出來,那當然不如從前的小學生,從前小學生起碼也能夠背個百十篇文章,不止五十篇。所以這一重的障礙是這樣產生的,我們如果曉得下一點功夫,這個障礙就克服。所以這個修學要特別注意師承,要以開智慧為目標。而不是以得定為目標,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要開智慧。智慧開了所得到的受用,就是解脫自在無礙。此地教給我們的,事理無礙,底下這個周遍含容裡面講事事無礙。所以說是不僅是無念無起而已。無念無起四禪天人做到了,無想天人做到,聲聞、緣覺做到,他們做到無念無起,他們沒有辦法做到事理無礙、事事無礙。
再看底下第四段,這就是講的十玄門,「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礙,於中分二」,分為兩個大段落來說。第一個段落「明德用玄妙」,第二個段落「明德用所因」。佛法裡面講東西,無論講什麼事情,大也好、小也好,淺也好、深也好,講得很圓滿。先把這個現相說出來,以後必定把這因素給它說出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現在說第一個大段,德用玄妙,「古德於此明十玄門」,明是說明,玄就是玄妙,門所謂說門道。你在這個裡面看出了什麼門道?他看出來有十條玄妙的門道。我們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就是把裡面的義趣看出來,明瞭他真正得到。這個十門名目在底下,它簡單的大意,我們在《綸貫》裡也曾經介紹過。這個地方是舉例說明,「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一直到「十主伴圓明具德門」。下面給我們說明這個十門,「此之十門,初總,餘別」。第一條同時具足相應門,這條是總說,其餘的九條是別說。「同異成壞,同一緣起」。這就是十個意思,是從一樁事情當中所見到的,事事物物無有一法不如是。由此可見,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現象界,觀察得深入。
我們從前在大專講座,給諸位介紹《佛學概要十四講》的時候,第二講講的一切諸法的別相。李老師歸納經論裡面,將它列為八種,體、相、用三種,因、緣、果三種,再一個事、一個理合起來八種。在講堂上教給我們觀察一切諸法,最低限度你要能從八個角度來觀察。八個角度觀察給諸位說,所看到的是表面,沒有深度。如果只看到一面、二面,你對於問題當然不能夠了解,會發生偏見。如果在這個偏見裡面執著,一定會產生錯誤的行為,那就是我們講的造業。偏見是迷惑,看到一面自以為是,這是許多眾生都有這種通病。深入一層的觀法,每一層裡面又有八面,每一面裡頭又有八面;換句話說,八八六十四面。對於一法能夠看到六十四面,當然是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要真切得多,可是並非究竟,因為任何一法其深無底。
這個意思,我們今天在《華嚴經》玄義當中,「所詮義理」,我們明瞭了。你看在玄義「所詮義理」一章裡面,我們所看到的是不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我們自己平常對於一切諸法的觀察,太粗心、太大意。在這裡面產生了許多錯誤的見解,錯誤的執著,發生了錯誤的行為,得的是無量無邊的苦果,這就叫做是起惑、造業、受報,輪迴就這麼起來。如果對於事實真相,像此地所講的,你能看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在一切法裡面不會起惑,也不會造業,生死輪迴就了了。由此可知,超越生死輪迴,需要靠智慧。我們要記住的,就是一切法它是同一個緣起,同異成壞是從現相上說,但是它是同一個緣起。
同一個緣起,它才無礙圓融,所以說「隨一一門即具一切」,無論哪一門,這個十門是一切法普遍的現相,無論那一法無不具足。「今且於前所依體事十對之中」,我們先把這個十對,因為他舉例子是舉這個,二十面倒數十五行,有十對,教義一對,理事一對,境智一對,行位一對,因果一對,依正一對,體用一對,人法一對,逆順一對,應感一對,這是舉這個例子來講。十對就是二十樁事,實際上是二十類事,這二十類把一切法統統歸納在這十對裡頭,說十對就是說的一切法。我們再繼續看下去,在十對之中,「取一事法」,在理事當中,就在這個事上取這一法。「明具十門」,說明一法當中具足這十門,就是十玄門,玄就是玄妙的道理,隨便捻一法,裡面都能夠看出十種玄妙的道理。「如下隨舉一華一葉一身一剎一毛一塵無不具足」,隨便捻一法你就看到十玄門。一一法當中,你都看到十玄門,你就入了一真法界。就是你的見解、你的觀察,與十方諸佛、一切大菩薩沒有兩樣,正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入佛知見」,你今天的知見是佛知佛見,不是凡夫的知見。
底下舉一個例子說,「今就事中,但取一塵,明具十門」。這是一切事法裡面最小的一微塵,就從一微塵上來觀察、來說明。我們看這個文,「一者此一塵中,即具教義理事等十對之法,同時相應,具足圓滿」。就在這一微塵當中具足,前面這個十對之法,剛才我們在二十頁所看到的。由此可知,哪一法不具足十對之法?這個十是同時相應,圓滿具足,諸位要是明白這個道理,這個經上常講「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你相信了嗎?大千經卷是什麼?就是《華嚴經》,龍樹菩薩在龍宮裡看到的上本《華嚴經》,「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在一微塵當中統統具足。《華嚴經》在哪裡?無處而不在。
前面說過了,說《華嚴經》的佛,是什麼佛?是法界一切身雲佛。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有一法不是天天在轉《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怎麼樣?我們有眼見不到,有耳聽不到。實際上《華嚴經》是盡虛空遍法界塵說、剎說,無有一法不說。你要真正懂得十玄門的道理,你才明瞭。所以善財童子入華嚴境界從哪裡學?就是日常生活當中,見色聞聲就入《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句是總說,它是圓滿具足前面所說十對之法。這個十對之法是講的什麼?講的事理無礙。「亦具廣狹,下之九門」。亦具此地就是具足,這個地方所講的九種事事無礙,真是無有一法不具足。
「及彼門中所具教等」,就是教義等十對之法,這個意思底下有比喻說,就像是光光互照。古人有個比喻,好像我們用兩面鏡子,鏡子照鏡子,你人走到當中去,你看看那個人影子重重無盡。過去好像是賢首大師在世的時候,講這個華嚴境界,那個時候,是當時的皇帝請他在宮廷裡面講事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講的十玄門。皇帝聽了之後不甚明白,於是乎他就請皇帝建一個八角的亭子,亭子裡面每個角放一面大的鏡子,大面的鏡子彼此互相都照,請皇帝到亭子當中一站,皇帝明白了,事事無礙境界明白了。這個很有點像什麼?像大梵天王的因陀羅網一樣,你看我們《梵網經》講到,在經題時給諸位為說過。釋迦牟尼佛就是見到因陀羅網,有所感觸才說《梵網經》,拿因陀羅網來做比喻,就像鏡子互相照的意思一樣,顯出重重無盡。佛給我們講這個世界因果理事,就像這個情形一樣無有窮盡,而是同時具足。
所以「華藏頌云」,華藏就是本經「華藏世界品」,裡面有一首偈頌這麼說,「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我們要是真正明白同時具足相應的意思,我們對這個能夠體會到一點,不會完全懷疑,能夠體會到一點意思。下面,「普救神初云」,講這個下就是這一品,這品向下經文裡面,在「普救夜神章」裡面有這麼一段話,「一一塵中,各見微塵數佛剎,善財將見普賢,見一一塵中一切境界」。都是這個意思,這是講的從別相當中見到總相,一塵是別相,總別不二,正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微塵都如是,我們還不信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嗎?怕的是什麼?是你見不到,是你不通。通了見一微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都通達了,這正是所謂六塵說法。所以六塵說法並不只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個世界眼前事物,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問題就是我們自己太愚昧了,我們只接受言說,好像除了聽講,除了讀經之外,其他的都不是說法,殊不知六塵說法永無中斷。
我們是用功夫鑽研一經,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就相信了。佛為什麼說這麼多經?是因為眾生根性愛好不相同,佛是大慈大悲說出這一切經,是隨眾生的根性自己去選擇,意思在這個地方。無論哪一門,所以說法門平等無二無別,所謂平等,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夠貫通一切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意思是在此地。懂得這個道理了,對於一切法門,你才有正知正見,正確的看法。不會說讚歎這個法門,毀謗那個法門,那我們又掉在邊見裡面去,又起了分別執著,那就錯了。法門都是佛說的,讚歎一個我是讚佛,毀謗那個又毀佛,豈不是一句讚歎一句毀謗,那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你看佛對一切法門,對一切眾生無不讚歎。眾生迷惑,路走錯了,佛看到是唯有憐憫,唯有以種種善巧方便誘導他改邪歸正。佛沒有毀謗,佛也沒有責罰,這才顯示出大慈大悲。
我們再看下面,別義裡面的九條,從倒數第五行這圓圈下面,「廣狹自在無礙門」,這個意思我們都要懂,必定要懂,我們在一切法裡頭才不會迷惑,才不會起一些邪知邪見。此地講「即此一塵遍周法界,而不壞本位」。本位是什麼?就是這一微塵,不壞它的自相。「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廣狹自在」,無障礙故,這個境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如果用思惟想像去體會是決定辦不到的,思惟想像的功能,就是第六意識的功能雖然很廣大,它能夠外緣六塵境界,內緣八識心王,它有這麼大的功能。但是它緣不到真性,緣不到一真法界,緣不到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原理我們要記住。所以佛教我們要證得真實不思議解脫境界,必須要離心意識,要用極淨的功夫,所謂是「淨極光通達」。心淨到極處起作用就大放光明,一切通達,這些境界是般若智慧光明所照見的,不是思惟想像能夠得到的。這是諸佛如來現量親見的境界。不是在那裡推理所得到的結論,不是的,所以它不是比量,它是屬於現量。
向下的九個意思,諸位要曉得它第一個意思是根本,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因為它同時具足相應。再小是一微塵,再大是法界,因為它同時具足相應,小中見大,大中見小;小不礙大,大不礙小。這是事事無礙,廣狹自在無礙。譬如我們眼的瞳孔很小,外面的境界很大,你說它有沒有礙?我們很小的瞳孔看到外面,跟外面是一樣大。不會像那個照相機一樣,照相機鏡頭也是瞳孔,但是它照外面的境界,裡頭畫面就那麼一點點,小小的,它都把它縮小了,雖然也是個很完整的見,它縮小了。我們這個照相機照到外面,那個境界相現在這裡面沒縮小,跟外面一般大,就叫廣狹自在無礙。照相機它雖然也有廣狹,它自在,但是它有礙,你們想它有礙,它把那個縮小了。我們這是不縮小,跟外面境界一模一樣。其實我們瞳孔的鏡頭,比照相機鏡頭是小得太多了,但是所照見的境界,跟外面的感官是完全相等。
這個底下說明,一個解境,一個行境,這兩個名詞我們要把它記住。在倒數第四行我們念下去,「或唯廣無際」,這說明四個現相,或者是「分限歷然」,廣無就是廣大而沒有邊際,分限是什麼?就是它有限度,它是一微塵。「或即廣即狹,或廣狹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四門了了故」,解是慧,就是慧解。「或絕前五,以是行境」,為什麼?「行起解絕故」。行是什麼?行是定,定是無分別,所以它裡面沒有知見。解是明瞭通達,多分是為別人說的,是為別人說明,對自己何必還說明?所以前面我們讀過,兩尊佛見面一句話也沒有,為什麼?他沒有疑。沒有疑、沒有惑,也無問無答,程度相等;程度不相等,佛與菩薩見面,菩薩有問,佛有答。佛與佛見面,一句話都不說,無話好說。行起解絕,都是安住在大定之中。「而舉一全收,下皆准此」。底下的八段都有這個意思,就是解境、行境,四門或者是六門都有這個意思。
再看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都從一塵上觀察。「即此一塵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己內,舒攝同時,是故鎔融」。法界是全體,一塵是部分,今天我們科學裡面發現,物質不滅,與這個意思相同。物質不滅,換句話說,你要真正通達這個意思,這個一切的萬法,我們今天講動物、植物、礦物,都是不生不滅的。這個生滅的現象從什麼地方產生?生滅是我們一個錯誤的概念,不是真的。譬如說這串念珠,我們拿這個來做比喻,這串念珠,我們把每粒珠子比作一個微塵,現在這個微塵,入了這串珠子裡面,我們覺得念珠生了;我們把這個線剪斷,散開了一粒一粒,那就不叫念珠,念珠就滅了,試問問,這裡面每粒珠子有沒有生滅?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我們這個肉身,這一分析曉得,分到最後就是微塵。
無數的微塵,所謂是今日之人所講的,按照方程式的排列,排成這個樣子,這人生了。離開了這個方程式的時候,統統散掉了這個人死了。其實這些微塵只有聚散,沒有生死。所以你從實質上的本體上去觀察,佛講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法,只有緣聚緣散,只有這個意思,沒有生滅,沒有生死。不能說緣聚這就生,緣散了就叫死。生的時候可喜,死的時候可悲,都都是迷情,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從這個能看到一多相容,就是一塵舒己遍入一切法中。譬如這念珠,我們這一顆珠子可以把它拆開來,穿到別人念珠上去,到他那裡去了,他那裡一個珠子也可以穿到我這來,你就曉得這個一塵遍入法界。諸位如果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整個法界它是一體的,基本的物質,今天科學講基本粒子。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這個基本粒子所組合的,緣聚緣散所組合的,這個東西是不滅的,遍入一切法中。由此可知,一切法是一個整體。原來在我身上的一微塵,也可以跑到你身上,也可以跑到他身上;他身上的微塵也可以跑到我這組合,也可以跑到你這組合。佛身上一微塵可以到畜生身上,也可以到餓鬼身上,地獄身上一微塵也可以到諸佛身上,也可以去到菩薩身上去組合,你說是一還是多?所以說哪個是自己?
你看底下經文裡面講,「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普賢章中,塵毛念念出一切境界,復入塵毛」。「普賢章」就說本經末後的一章,五十三參裡面普賢菩薩這一會裡面。這當中有一句說,或有四句六句,思之,這個四句六句就是前面說,「或廣分際,或分齊歷然,或廣即狹,或廣狹俱泯」,這是四句,就是說每一門裡頭統統都有這個現象。
第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即此一塵,廢己同他」,這個意思前面講過。「舉體全即是一切法,而恆攝他全同於己,於彼一切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渾融無礙,解行境別,六句同前」。解境、行境,四句六句前面明白,後面都能夠貫通。「經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一多不二,這樣深的意思,這麼深的境界,一微塵當中統統具足,這就是一微塵當中具足全部的《華嚴》教義。所以這些菩薩們他們有能力,從一微塵當中就看出大千經義,一點都不假,這就叫破一微塵,破什麼?看破。人家這個觀察力量真是精微,從一微塵裡面,就把十方諸佛所說的一切經義全都看出來。我們要是讀到這個地方,稍稍明白這麼一樁事情,我們對佛怎能不五體投地?我們要是擺一個微塵再微塵,擺這麼大一個珠子在此地,比微塵大得多,什麼也看不出來。人家從一微塵裡面看這麼多意思,這些意思就是全部《華嚴經》的歸納,不能不佩服,不能不低頭,實在不如人。這是我們見到佛菩薩不能不尊敬,不能不禮拜,不能不跟他學習。
我們在等而下之來觀察,跟我們這些同參道友,朋友們在一起展開經卷,有人就能從這個經卷裡面,看到許多的意思。有些人愈看愈糊塗,一個意思也看不出來,愈看愈迷惑,什麼都不懂。那就說佛菩薩我們比不上,我們同參道友當中還有些比我高明的,我還比不上人家。實在說原本我們的智慧德能是相同的,所以佛就在《華嚴經》裡講,「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與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沒有兩樣,完全相同。為什麼智慧德相不能現前?佛說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現前。我們現在智慧德相不是沒有,有,有怎麼?是隱藏了,不能夠顯露出來。為什麼原因不能顯露出來?就是有兩個大障礙把你障住了,一個是喜歡打妄想,一個是喜歡執著,「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是什麼?是無明,執著是什麼?人我執、法我執。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去掉妄想執著,我們的智慧德能就又現前,我們也有這樣的觀察力了。
第五,在第二十五面第三行圓圈底下,「祕密隱顯俱成門」,也從一塵上觀察。「塵能攝彼,則一顯多隱」。你在一切法裡頭觀一微塵,像這串念珠一樣,我們注意仔細去觀察這一顆珠子,你的注意力就在這一顆珠上,其他的不注意。是一個顯,別的隱,顯隱是這個意思,就是你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一切攝塵」,一切也是觀察整個一串珠子,注意力看整個的,你就不注意這一個,整個的包含了它一個是這麼個意思。這就是「一隱多顯」,塵能攝彼,一顯多隱;一切攝塵,則一隱多顯。「顯顯不俱,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礙」。這是我們從很粗的相上來觀察,因為什麼?微細相我們觀察不到。清涼大師舉的這是微細相,一微塵非常的微細,他舉這個有他的用意。極小的一微塵都具足圓滿的道理,何況其他?這是說隱顯同時。知道隱顯同時,你就曉得,佛法裡面所講的顯教、密教,顯密是同時的。所以密是顯之密,顯是密之顯,不但顯密同時而且顯密無礙,這是事實真相。
第六段裡面講,「微細相容安立門,謂此一塵微細等剎炳然齊現」。下面經中說,「一一塵中一切佛剎曠然安住,其文非一」。這樣的句子這個意思很多,這是說明,小中攝大,一塵是極小,依報裡頭最小的;剎是大千世界,佛的教化區是最大的。雖然這個極大的佛剎,它在極小的微塵當中是炳然齊現,炳然是清清楚楚都現在其中。就好像鏡子照外面的景象,鏡子雖然小,外面的境界大,可是外面境界在這一面鏡子上統統都顯現出來,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這種相是微細相容安立。
第七,在第五行下面圓圈底下,「因陀羅網境界門」,因陀羅網,就是大梵天它這個宮殿裡面裝飾的羅網。剛才我們舉出《梵網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到大梵天宮,見到這個羅網有感而說的,就從比喻當中說的。「既一一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如是塵塵不盡,剎剎無窮,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底下就是從比喻上說,這就說明世界是因因果果,事事理理重重無盡,雖然無量無邊它都有條理。就好像鏡子光光互照一樣,它有層次,它不亂,雖然看到這個境界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可是它有秩序,佛是用這個來比喻。
第八,「託事顯法生解門」,在倒數第八行當中圓圈的下面,「見此一塵,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普賢塵毛皆是無盡勝因生故,即此亦名具足無盡門本自具足」。這個當中我們應當要曉得,所謂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兩類,一類是心法,一類是色法,色心二法包括一切法。心是能生,色是所生;心是能成,色是所成。一切法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才從一塵當中見到無盡的法界。為什麼?無盡的法界離不開這個原則,在這裡面你生解,生解就是開悟了,悟的什麼?《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真相你覺悟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覺悟了。這一悟你煩惱斷了,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之後,你在這個一切法裡頭再不會起分別,不會起執著了,一切法當中再也不會有患得患失了,真相大白。
世間法如是,就是六凡法界如是,四聖法界也不例外。你對於六凡你不會討厭,對四聖也沒有羨慕,好惡之心斷掉了。這個時候在這個境界裡頭,你是一種什麼感官?你的平等心現前,外面十法界有沒有?有。的確有這個十種不同的境界,但是在你的眼睛裡面是一。我舉個比喻說,這個地方有一堆黃金,這個地方有一堆糞土,愚痴的人怎麼樣?一定看到黃金喜愛,大家都去搶,糞土沒人過問,這是迷。覺悟的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也是虛妄,這也是虛妄,兩個是一樣的。對糞土沒有厭惡之心,沒有捨的心;對黃金沒有取的心,他的心是平等的。平等心住的境界叫一真法界,就是這個品的品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他得自在,他住的這個地方就叫淨土。所以諸位要曉得,不一定說到西方才是淨土,你自己現在在此地得理一心不亂,你住的這個地方,只要是你在那個地方就叫實報莊嚴土。跟你手拉手這個人,他是個凡夫,他住的叫凡聖同居士。為什麼?跟你拉手的這個人,這人是菩薩、是佛,他是聖人,你是凡夫,你住的是凡聖同居土;在佛菩薩、聖人決定不跟你是凡聖同居土,他住的是實報、極光土。
試問問這個境界有沒有什麼變化?沒有,還是這個樣子。境隨心轉,你的心清淨,境界就清淨;心染濁,世界就染濁,實際上世界哪有什麼清淨、染濁?這個意思諸位一下還會不來,我再舉個比喻,譬如我們現在很流行戴眼鏡,我們戴個藍色的眼鏡,世界統統是藍色的;戴個紅色的眼鏡,世界統統是紅色的。世界它既不藍、也不紅,它之所以變藍、變紅,是你戴的眼鏡不同,就是這麼回事情。世界哪有什麼四土?什麼寂光、實報、方便、同居,沒有這個,就是你戴了四副眼鏡不一樣,看的世界就不相同了,就這麼回事情。哪有什麼一真法界、十法界?這是講各人心理不相同,所以才建立這麼多名稱,才現出這麼多的幻法,所以這個境無實境。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外境沒有好醜,「好醜起於心」。境就是四土,緣就是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六道凡夫那是緣,境是四土,其實沒有,是生在眾生的心。眾生心清淨,你所看的就說之為四聖;心染濁,說之為六凡,就這麼回事情。
所以託事顯法生解就是開悟了,真正開悟這是禪家講的大徹大悟,將十法界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的真相,全都看清楚了。所以這個也叫做具足無盡門,確實是本來具足,真正是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諸位我們要想入佛知見,入佛最圓滿究竟的境界,唯一的途徑就是清淨心。清淨心的修的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人事環境當中去練,練什麼?練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這是智慧。練如如不動,這是訓練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明瞭那叫真智慧,這真智慧。所以必須要曉得,學佛的人他所求的是什麼?只求清淨心。除清淨心之外,一樣都不求。如果除了清淨心之外,還要求個一樣,你的心就不清淨;換句話說,除了求清淨心之外,什麼都要放下。不但世間一切法你要放下,佛菩提也要放下,為什麼?有個佛菩提,心就不清淨了。所以說世法佛法統統放下,為的什麼?為的求清淨心,清淨心現前了,盡虛空遍法界的真相才能夠完全明瞭,那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叫你一切法放下?因為一切法俱不可得,一切法是緣生,緣生是幻有,緣生是真空,緣生是不可得,不可得裡面你想得是妄想執著,不是真實的。這幾句話說起來很容易,很輕鬆,幾個人能夠參透?透過了就成佛、成菩薩,透不過的還是凡夫。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即此一塵,既遍一切處」。前面統統是講空間,既然遍一切處,當然也遍一切時,就是亦該一切時,時是講過去、現在、未來,因為時間跟空間,實在講是一不是二。遍一切處當然包括一切時。「三世各三」,三世講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世有過去的過去,有過去的現在,有過去的未來;現在世有現在的過去,現在的現在,現在的未來;未來世有未來的過去,未來的現在,未來的未來,這叫九世。九世不離一念,所以在加上這一念叫十世,「三世各三,攝為一念」,這個總共叫十世。諸位將來在經上看到,「十世古今」,這個十世就這麼說法的,一念具足。
「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迴置過去世」。這就給你說,因為時間不是真實法,所以過去世可以把它搬到現在來,未來世也可以把它搬到過去,這是我們所講的神通,知道過去、未來,為什麼知道過去、未來?這裡頭你們看到了沒有?一念就知道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知道?我們這個念沒有到一,所以過去不能搬到現在,未來也不能搬到現在。我們的修行目標是在一心不亂,所以你只要得一心不亂就知道過去、未來。這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行了,得念佛三昧,過去、未來十世你就都看見了。但是得事一心,你看的範圍還不大,譬如經裡面給我們講的,阿羅漢能夠知五百世,比我們的能力就大得多了。五百世就算以中國人的算法,三十年為一世,他能知道多久的事情?我們中國人是三十年是一世,他能夠知道五百世,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他能夠知道,超越這個範圍他能力達不到。
如果要是證得理一心不亂,這種見量比阿羅漢大得太多太多了,到佛的究竟果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種情形就像什麼?就像我們這個看電影,電影銀幕上放映這張片子,就好像凡夫的見量,只知道現在,不曉得過去,也不知道未來,要慢慢看這個片子去發展,是這麼個現象。佛菩薩看的什麼?看底片,一展開過去、現在、未來都在眼前,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時分、方分,你看在唯識裡面講不相應行法,它不是真的。真實裡面沒有時分跟方分,這是我們所謂的抽象概念裡面產生的。在三性裡面講,它是屬於遍計所執性,完全是虛假的,所以才能夠知道過去、現在、未來。
最後一條,「主伴圓明具德門,此塵能現即名為主,理無孤起,必攝眷屬」,其餘的就叫眷屬。「如經云:普賢於此佛前入定為主,則言一身頓現諸境,結通十方。則一一佛前,有多普賢,以是伴故,餘大菩薩,相望為伴,一一皆然」。這幾句也很容易了解,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講賓主之分,主是一個,賓有眾多。底下有一句我們要注意的,那就是「復有果主果伴因主因伴等」,這是要注意到的。「然以主望主,以伴望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則得相見,圓明具德」。這個意思前面說過,以主望主就是兩個佛見面,那是各不相見,相見什麼?無言。兩個程度相等的,就說各不相見;兩個程度不相等的,那就相見。
一微塵當中,如果以這一微塵為主,其餘的都是伴;以其餘為主,這一微塵就是伴。賓主、主賓是圓明具德的,不是說主一定是主,賓一定是賓,沒有這個,互為賓主。一微塵如是,一切法中無有一法不是這個現相,正因為賓主、主賓是互換,所以這一切法是平等的。主不是永遠做主,賓也不是永遠為賓;永遠做主,永遠為賓那就不平等了。就算在佛的講席當中,佛是主,大眾是伴;如果就整個僧團裡面來講,團體是主,個人是伴。在教學裡面來說,學生是主,老師也可以為伴,學生是主要接受的,沒有學生哪來老師?師這個稱號怎麼樣?是因為學生才稱老師。所以要曉得這個關係是相互的。一切法裡面無有一法不是這個現象,這是我們要深深的、細細的去觀察,這是智慧的觀察。
我們今天讀《華嚴經》,粗粗的略知大意,這是粗知、略知其大意。實在上講這樣深入細密的觀察,不是我們現前能力能夠做得到的。我們現在在一切法裡面是明瞭,明瞭是怎麼樣?時時刻刻能提得起觀照,這麼細密觀察的用意,在哪裡?用意就是智慧開了。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妄念這是目的。如果你要是不明瞭這個意思,你拿著這些教條,在一切法裡頭,去分別、去執著、去打妄想,那就全盤都錯了。所以清涼大師講,這個經文我們還沒有念到,還在後面,那個不會學的,學了經什麼?增長邪見,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聽了這些,不會用、錯用了,拿這些在一一法裡頭去分別、去計較,計較就打妄想,去執著這就是用錯了。是以第六意識來應用這些法則,所得的結果就是增長邪見。這些開導是教我們明白事實真相,是離分別、離執著、離妄想;換句話說,就是幫助我們得清淨心。我們的心不清淨,就是不肯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對這個事理真相不明瞭,於是在這一切事理當中起了堅固的執著,放不下。統統明瞭了放下就是,放下之後你的知見看法跟佛菩薩一模一樣,不必要一樣一樣去計較。無量無邊的法門是一剎那之間圓滿具足的呈現,說都說不盡。
底下總結裡頭,在倒數第二行的圓圈,「上辨一塵十門具足」,就是一微塵當中,我們細細來辨別十門具足。「一塵既爾,餘事亦然」。一微塵都如是,一切事法當中沒有一法不如是。「事法既爾,餘體用等十對亦然」。前面講的,換句話說,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無有一法不如是。「隨其一門既具十門,門門互攝,重重相望,亦至無盡,若於此十門,圓明顯了,則常入法界普賢之境」。這就是一真法界,這個意思要是懂得了,再次看五十三參就有味道了,才曉得五十三參裡面有些什麼門道,就不至於看熱鬧了。如果不曉得這些門道,你看五十三參就跟看神話故事一樣,跟看小說沒什麼兩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應當要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