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05
「普賢行願品」第二講,請掀開經本第五面,上一次講到「宣說勝行」。今天我們接著再看這裡面重要的意思,在第五頁第二行。清涼大師給我們說這個行有兩種,一種是遍成諸行,另外一種是頓成諸行,「遍成者,謂次第淺深各各差別」。這裡面又分為兩大類,「一者行本,二者行相」,這段是相當的重要,行是修行,本是根本。我們心心念念著想修行,要是找不到修行的根本,換句話說,就無從修起了。雖然世間法裡面講修身、講修心,也是屬於修行,但是,不是大乘圓頓的修行。換句話說,他不是出世間大乘佛法的修行,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就是菩提心。由此我們也就明白,所謂的修行無非就是修菩提心而已。
所以「經云」,這個經就是《華嚴經》,佛在本經告訴我們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相,魔所攝故」。這句話在歷代祖師大德們,或是講經,或者是註疏,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引用。由此可知,這個幾句話是非常的重要,是大乘佛法修學的根本。菩提心哪個不具足?菩提心是真心,是本心,但是很不幸我們把它忘失掉,不是真正的失掉,是忘失掉。所以此地用的言詞我們要聽清楚,如果真正失掉,我們要把它找回來可不容易。忘失就是迷,所以你只要一覺悟,就又恢復了,又得到了。換句話說,覺悟了菩提心它又現前。如果忘失菩提心,這是指什麼?指凡夫、外道,甚至於包括小乘,有的時候不包括,嚴格的來說包括了小乘人。這些人都是忘失菩提心,他也修一切善根,他不是佛弟子,他是魔弟子,為魔王所攝持。
我們讀這句經文,自己要反省,我們是不是佛所說的這種人?是不是被魔所攝持?也許你不相信,我是個很虔誠的佛弟子,我怎麼是被魔所攝持?你如果起這個心,動這個念頭,你就是被魔所攝持。魔是什麼?《八大人覺經》裡面說得很清楚,五陰魔你有沒有?你沒有超越五陰。煩惱魔你有沒有?你的七情五欲沒有斷。生死魔你有沒有?天魔是外面的境界,你仔細反省,你是不是在這四種境界當中?如果是的,你怎麼不是魔子魔孫?你沒有離開四魔,你念念之中都被四魔掌握,都被四魔控制,任憑四魔擺布。你不是被魔攝持是什麼?果能夠認真的反省,自己才曉得自己,我們是忘失了菩提心。所以無論怎麼個修學法,在大乘佛法的標準上來看,都叫做盲修瞎練。如果你要是講修世間的善法,這是對的,這是正法,但是它不是大乘佛法。所以大乘佛法是要用菩提心修,二乘、凡夫、外道他們用的是第六意識心修。這樁事情,佛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說得非常清楚,所謂是開智慧的《楞嚴經》。
這底下講,「二千行法冠之最初」,在本經清涼大師分為信解行證四大部分,所以說四科。「離世間品」一品有七卷經文,是講修行的,這品經裡面佛舉出二千多的修行方法,行法就是修行的方法,冠之最初,就是每種修行的方法,前面一定要說菩提心。「善財求友,先陳已發」。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無論參訪哪一位善知識,他第一句話就說,我已經發菩提心,陳是陳說,首先要陳說,我是已經發菩提心。「有菩提心,是法器故」。器好比是個器皿,譬如說我們要喝茶,我們這個茶杯,這個茶杯就是個器,有這個器,我求人家給我一點茶水。好像我們求佛菩薩,佛菩薩甘露水給我們,我們有個東西盛。如果你沒有這個器,你問他要,他給你,給你沒有東西盛,你還是得不到。佛用這個是比喻,所以這個器也可以說,他具備了一切必須的條件,他有資格來修學。所以大乘佛法修學的資格是菩提心,有菩提心就可以修學大乘佛法。
說到菩提心是略有三種,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到,因為在平時不容易講到。「一者心體,二者心相,三者心德」。體是什麼?本體,相是相狀、樣子,德是講德用,它的作用。大師按照順序給我們說明,先說心體,菩提心剛才講了是覺心,覺悟的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廣有無量,海雲比丘說有十心」。這個到以後入了經文,我們可以讀到的。通常講歸納起來有三條,第一直心,第二深心,第三是大悲心,這個三心是菩提心的心體,本體。體裡面有體、相、用,相裡面也有體、相、用,用裡面還是有體、相、用。體裡面的三心,如果把它配體相用,直心是體,深心是相,大悲心是用。諸位曉得,這個體相用是理體裡面的體相用,我們如果不明瞭,這個心是發不出來的,所以一定要明瞭。
什麼叫直心?「一向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無所執著」。解釋簡單明瞭,換句話說,我們心裡面才有分別執著,菩提心就忘失了,就是魔所攝持。因此你要想修學大乘法,先要把你自己培養成一個法器。也就是說,你具備修學大乘的條件,具備了圓頓的資格你才可以學。如何培養自己成個法器?要在一切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當中,不起分別、不生執著,你才是個大乘法器。諸位想想,如果一切執著不生,豈不是人我執、法我執都破了嗎?二執破了,你想想那是什麼人?依圓教來說,初住以上的菩薩。他是《華嚴經》的當機者,《華嚴經》佛所取的對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法二執破了,你就證得法身。
在念佛人講的理一心不亂,所以二執破了,菩提心一現前,念佛法門立刻證得理一心不亂,不難。為什麼說學佛這麼難?難的就是你自己迷失菩提心,所以才不得其門而入。你要是不迷失菩提心,成佛之道比什麼都容易,這不是難事情。所以在一切境緣裡頭,為什麼要起分別、要起執著?這是愚痴,這是沒有智慧。離開分別執著就叫做正念真如,這個時候這種境界是心境如如。自己的心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凡聖依正因果,完全融合成一體,這叫做正念真如。所以這個念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迷了。這個念是今心,現前的心跟法界融成一體。心真法亦真,心如,法亦如,無有一法不真,無有一法不如,這叫做正念真如。所以會修行的人他修什麼?就是修直心。這樣的修學叫做從根本修。
再看第二願斷煩惱,我們是不是認真的斷自己的煩惱?就是在一起境界裡面學著怎麼?不生煩惱。你要想學不生煩惱先修布施、忍辱。你要不肯布施,積聚財法,積聚就會給你帶來無量無邊的煩惱。你不能夠忍辱,你就不能得定,不能斷煩惱,換句話說,你也無法開智慧。由此可知,要真斷煩惱必定要修布施、忍辱。
第三,學法門,自利法門這是一門深入,你才能自利。教化眾生要通達無量法門,通達無量法門是教學用的,不是自受用。因為眾生無量無邊,他們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一樣,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識型態不一樣,所以各個所需要的,不是一個法門就能夠遍度一切眾生,沒有這個道理。如果說一個法門就能普度一切眾生,諸位想想,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費這麼大的力氣,說無量的法門?一個法門不就可以了嗎?所以要曉得多法門是適合於多眾生的,自己修學是一個法門,教化眾生也是在多法門當中為他做擇法眼,他自己不會選擇,你代他選擇一個法門,幫助他成就。法門就好比藥物一樣,你看到藥店,我們所看到的有幾千種、幾萬種這些藥品。這個人害病,害病當然需要藥,害這個病也不過是需要一種、二種藥,就能把病治好了,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病人自己不懂得藥性,要請大夫來給他選擇,大夫來替他擇法,在許多藥物裡面選擇幾種,他吃了之後病就好了。
佛所說的無量法門,就好像開藥店一樣,所有的藥品我是應有盡有,所以才能夠應付一切眾生種種不同的病痛,我都有藥物來給你醫治。佛菩薩、善知識就是大夫,為眾生選擇法門,所以必須要曉得,你博學多聞是為度眾生的。看眾生的根機,也只替他選個幾種經,教他去研經;不是把所有的法門都給他,都給他那一定把它藥死了。你說一個人要是害了病,我這個藥都很多,統統都吃,準活不了。由此可知,既然專攻跟博學都非常重要,順序一定是自己先專攻,而後才博學。專攻是什麼?是自己開悟,自己證果。開悟證果之後,博學多聞是一樁容易事情,不難,譬如這一部《華嚴經》,需要多少時間你能夠通達?佛在菩提樹下講這二七日中,兩個星期《華嚴經》就都通達了,可不可能?可能,決定可能。為什麼?因為你自己開悟。
我們今天來鑽研它,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一輩子都不能通達,原因在哪裡?沒有開悟。悟了以後學東西快,那個速度不可思議。由此可知,你想想看,你是從專修成就自己下手,還是先發菩提心去度眾生?經上固然說菩薩是先度眾生,後成就自己,這是菩薩發心。那是什麼人?那都是大徹大悟以後的事情,他有這個能力度眾生。譬如說你今天已經證得圓初住這個地位,已經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先度眾生,後成就自己。像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住在等覺的位置上。我們得都問問,我們自己是在什麼地位上?是在凡夫位上。凡夫位上度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怎麼能度眾生?菩薩必須具足自度的能力,而後才能夠度他。這是「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們從本經裡面看到的,善財童子是我們的榜樣,他是在文殊菩薩會下自己成就,大徹大悟了根本智現前,也就是說,得到理一心不亂,自己有這個能力。而後文殊菩薩勸他參訪善友,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他在文殊菩薩一會,跟諸位說,他所修的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文殊菩薩那一會主要就是斷煩惱,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煩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自利雖然沒有圓滿,夠用了,這才發心去學無量法門。所以我在講席當中,在平素教學之中,都極力的勉勵同修們,你們現在聞法、學經,或是背誦,或是學講經,都不是利他,而是屬於自利。用這些方法、用這些手段斷自己的無明煩惱,開發自己的根本智慧,目的在此地。你要以為我學了這個,我就可以講經說法,利益眾生,那你就錯了。提倡背誦經典一再跟諸位說明,背誦是修學的手段,用這種手段來攝心,修什麼?修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目的在此地。你要是把這個目標忘失掉了,跟忘失菩提心實在講沒有兩樣。
講經是需要開悟之後的事情,沒有開悟照本宣科,你所講的不是你自己的。你講註解,註解是別人的;你講的經文,經文釋迦牟尼佛的,與你有什麼相干?悟了以後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用祖師的註解,那個祖師等於是你的祕書一樣,稟承你的意思,寫個稿子給你看而已。大徹大悟,釋迦牟尼佛講的三藏十二部,釋迦牟尼佛也是你的隨從祕書,你的旨意他把你預備出來,那個不一樣。像世間一個國家的總統,他發布的文告不是他自己寫的,是他祕書寫的,稟承他的意思寫出來的,他哪有時間天天來寫文章?一個機關團體,一個董事長他為什麼要用祕書?道理在此地。你要大徹大悟以後,釋迦牟尼佛、諸菩薩、祖師大德,都是你的侍從祕書,你是主人。展開經本,你所說的是從你心性當中流出來的言語,那怎麼會一樣!這叫佛法。「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這是佛給我們說的,依照他的話你去講,依照這個文字你去念,三世諸佛都喊冤枉。為什麼?你不懂裡面意思,憑自己的虛妄、分別、執著,在那裡推測聖人的意思,顛倒是非,自己不曉得過失。
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說明自己修學的境界,要不住的向上提升,為什麼?唯有成佛才能夠普度眾生。因為你所教化的眾生程度是在你之下的,在你之上你教不了。譬如說你是圓教初住菩薩,你可以教十信位的菩薩,二住以上他比你高,你教不了他。你是初地菩薩可以教三賢菩薩,二地以上的你教不了,你度眾生不夠圓滿。所以一定要發心成佛,要將自己的修證不斷的向上提升,這叫勇猛精進。這是說明,深心怎麼個修學法。
再看第三大悲心,這是我們所謂說大慈大悲,救護一切苦眾生故。眾生統苦,如果說是迷惑造業那更苦。菩薩遇到這些罪苦眾生,如果自己沒有能力來救拔於他,或者是救護的因緣不具足,唯有憐憫而已,哪有怨恨?看到眾生做錯事情,造作罪業,你怎麼會恨他?只有發自憐憫之心,絕對不會有怨恨。就像一個慈母對待她自己的兒女一樣,兒女做錯事情了,父母會不會恨他?不會的。雖然當時有打有罵,那不是懷恨,那叫做教訓,無非是教他回頭,教他改過,教他學好而已,哪裡是恨他!諸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就像慈母對她心愛的兒女一樣,大慈大悲。這種慈悲是平等的慈悲,是無差別的慈悲,這是講菩提心,簡單的介紹到此地。
大乘佛法的修學先修菩提心,發菩提心,發了之後要修,如果要不修,就會忘失,所以忘失菩提心這句,是對發菩提心人來說的。如果菩提心還沒有發,他哪有什麼忘失?凡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你看都叫你發菩提心。我們每天課誦迴向偈裡面也說到發菩提心,可是我們很不幸的,隨時發隨時就忘失了,幾乎連一秒鐘都不能夠保持,這是我們所以不能成就的原因。
下面有一句是彌勒菩薩,就是「慈氏云」,慈氏是彌勒菩薩,也是在我們這部經,第三十七卷裡面所講的,彌勒菩薩這一會(這一章),經文相當之長,也很重要,因為他所代表的是智慧圓滿。彌勒菩薩講,「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法界」。這幾句話說得很好,他老人家是從比喻當中跟我們說的。他把它比作一個油燈,從前人點燈是油燈,燈當然是體,沒有這個燈不能放光,不能起作用,所以把燈比喻作直心,比作直心,單有燈沒有油這個燈還是不起作用。什麼是油?大悲心是油。油燈有油,要不把它點燃也不起作用,這個點燃就是深心,深心就是四弘誓願,它是燈芯。這三樣統統具足,有燈,有燈芯,又有油,點燃之後它才放光明,光照法界,這個光就是智慧光明普照法界,利益一切眾生。我們想想,我們這麼多年來的修學,與這段經文的意思,到底有幾分相應?如果是完全都不相應,你那些修學不是盲修瞎練是什麼?你不是魔子魔孫又是什麼?這個事情,能不認真反省嗎?能不認真的來檢討嗎?
再繼續看菩提心的相,就是菩提心的樣子,發菩提心的人,跟忘失菩提心的人一看就曉得,為什麼?他不一樣。經文裡面說,「言心相者,謂要無齊限」,齊是整齊,限就是限制,無齊限就是平等心。所以發菩提心的人,他無論對人對事是平等的,不會有感情用事,意氣用事,不會。因為感情是不平等的,意氣是不平等的,離開感情跟意氣是平等的。這段文很長,先就悲願來說,「盡度眾生,盡修諸行」。這兩句是綱領,所謂是以平等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菩提心相,這是菩提心表現在外面的樣子。
諸位請看第五面倒數第六行,最後這句,從這看起,這段是就正念真如這點來講的。「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這幾句話很重要,這是菩提心真正的樣子,這是菩提心本來面目。前面所講以平等心斷惡修善是粗相,僅僅是外表上的樣子,他內裡面的真相是這個四句所說的。十地菩薩所證得的是諸法寂滅相,就是此地所說的菩提心相。我們在《仁王經》裡面所看到,五忍位菩薩,無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寂滅忍是第十地、等覺、妙覺。這個幾句是講等妙菩提的心相。前面所講的以平等心斷惡修善,是初發菩提心的心相,就是信位的菩薩,十信位的菩薩。這個四句是等妙菩薩,是等覺、妙覺菩薩他們的菩提心相。
由此可知,我們從平等心裡面修斷惡修善,逐漸的把境界提升到三輪體空,清淨寂滅。這才是所謂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在《楞嚴經》上給我們開示的。歸無所得就是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所以是無所得。這個時候自己的心跟盡虛空遍法界融成一體,所以得失之相沒有了,在這裡面得失的意義完全消失了。滅諸相故,這個相就是講的八識心心所的相分,我們要問有沒有?有,不是沒有相,有相。而是沒有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那些相分,沒有了。在唯識裡面來說,唯有本質相,除本質相以外一切虛妄相都沒有,這個時候的心才叫清淨無餘,叫清淨寂滅。本師名號釋迦牟尼就是這個意思,釋迦意思是大慈大悲,牟尼的意思清淨寂滅,所以佛的名號就是修學的宗旨,就是佛教學的目標。
向下有幾句,在此地不得不交代一下,這個境界太高了。「若融上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是一體的,一而三,三而一。「則度而無度,修而無修」。要不要度化眾生?要度。所謂度化眾生就是幫助眾生,幫助他變化氣質,幫助他超凡入聖,為眾生做增上緣。怎麼說無度?無度是自己身心清淨,一塵不染,絕不以為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情,我幫了多少人,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他因為自己不執著我,也不執著人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四相他都離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誰度誰?無我是無能度者,無眾生相是無所度者,所以說是無度。不是事不度,事比誰都做得積極,心清淨,心不染著,這叫無度。
所以度跟無度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你要把它分作兩樁事情,那就錯了。要曉得度跟不度是一樁事情,這叫真度眾生。每天都自在做,辛不辛苦?不辛苦,為什麼不辛苦?無我相,誰辛苦了?沒有辛苦。眾生做事情做多了,他就疲倦,為什麼?因為他有我相,有我相:我做了這麼多,那怎麼不疲倦?當然疲倦。菩薩無我相,叫他一天說到晚,他也不累,為什麼?跟沒說一樣。一天做到晚他也不累,因為跟沒做一樣,就是這麼個道理。這是菩提心相。由此可知,這個懈怠、懶惰、勞累,很累了,我要休息,那都是忘失菩提心的相。如果菩提心不忘失,他的精神永遠是振作的,永遠是飽滿的,他不知道疲倦。這叫做度而無度,修而無修。
「故經云:若於一切智,發生迴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這個大名稱就是佛菩薩,人家就稱你佛,稱你作菩薩。由此可知,大乘行人就是修行人,是以理智為基礎的,就是以一切智為基礎的,這個地方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種智的略稱。迴向心就迴向給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熱心的服務,認真的服務,無條件的服務,不是要求有報償的,不是的,無條件的服務,這是菩薩形像。剛才講菩薩這樣熱心待人,有些人不接受,你來幫助我,我跟你非親非故你為什麼來幫助我?他還要拒絕,他拒絕是什麼?緣不成熟。所以菩薩對他只有憐憫,想幫忙幫不上,為什麼幫不上?他拒絕,他不肯接受。菩薩的心是平等的,幾時你願意接受,幾時他就又來了,不能接受的時候暫時不來,這是菩薩。菩薩沒有偏愛,沒有感情,菩薩只講機緣成熟不成熟,這個才是平等心。在那個地方機緣成熟了,什麼叫成熟?他真肯接受就成熟了,那必須得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不成熟的時候,他不肯接受,或者是表面接受實際上不能做到,陽奉陰違。不越四大弘願的綱領,不管你發的什麼願,你都超不出這個範圍。所以我們講到菩提大願,都以四弘誓願來說。
這面第五面倒數第四行,這個裡面特別是「而多說四弘者,對於無作四諦理故」。這也是應當要知道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度於苦源」。實在講這是悲憫心,看到眾生太可憐了,見到這些可憐眾生怎麼能不援手?怎麼能不幫助他?見眾生之苦就跟自己的苦一樣,我們要不要救自己?救度眾生就是救度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就跟慈母對於兒女一樣,兒女苦,父母更痛苦,兒女得樂,父母也更快樂,為什麼?他曉得是一體一個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者,斷於結集」。苦從哪裡來?苦從煩惱當中來的,所以苦是果報,煩惱是苦因,要斷苦果,必先斷因。所以在修學當中,斷煩惱就成為最重要的一條,如何能夠斷煩惱?必須要學法門。「法門無盡誓願學,學於道諦」。道就是道理、理論、方法,你要懂得這個理論、明白這個方法,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自然可以斷煩惱,自然可以度眾生。「佛道無上誓願成,證於滅理」。滅是什麼?滅煩惱,滅生死,滅苦果,才能得究竟之樂。這是說的四弘誓願。
「無作」是大乘圓頓的四諦,所以它不同於小乘,小乘生滅四諦,那就有生有滅,這個底下有幾句簡單的解釋。可是我們曉得,菩提心原本就是無作,「謂造境即中」,境是境界,就是從真如本性,顯出這個相就是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說是「陰入皆如」,陰是五陰,入是六入,無有一法不入。所以「無苦可捨」,只要你心清淨了就沒有苦。你迷了才有苦樂,苦樂是迷惑顛倒裡面發生的虛妄境界,真實境界裡面沒有,這是事實。不是佛在那裡妄談,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俗話所謂說看破,苦樂就沒有了,看不破的人才有苦有樂,看破了沒有。所以「煩惱即菩提」,看破了的人是菩提,看不破的人是煩惱。所以看破了的人,他還有什麼集可斷?給你講離苦,給你講斷集,是對於那些還在迷惑,還沒有看破人說的。
「邊邪皆中正」,邪正不二,中邊不二。「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即無世間。無滅無道,即無出世。不取不捨,直趣真實」。這是菩提心相,這種境界是圓初住菩薩以上的境界,我們沒有法子想像得到,所以我們聽了這些話,句句都是互相矛盾,聽了真正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是講的是真實,就不是我們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常識。我們必須要細心的去思惟,去體會,要突破自己現前的知見,超越而到佛知佛見,這個地方佛的知見絕對真實。
底下說,「若更深入,應知一苦一切苦,則一度一切度,事事無礙故。一惑一切惑,則一斷一切斷,見惑原故。一道一切道,則一修一切修,萬行一體故。一佛一切佛,則一成一切成,生佛平等故,斯等並為菩提心相」。這段真的像清涼所講的,是比前面還要深入一層,前面所講的無作是大乘人的境界,大乘菩薩的境界。這一段所講的是上上乘人的境界,換句話說,這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普賢行法。說得這麼高,我們要問,我們有沒有分?我們能不能修?在這裡我要誠懇的告訴諸位同修,假如我們沒分,我們不能修,佛決定不說。佛要說了那他對不起我們,那是跟我們開玩笑、吊胃口,明明知道我們做不到的,你為什麼跟我說?佛的言語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他所講的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這個地球上人所做不到的他決定不說,所說的都是我們可以做到。
換句話說,肯不肯做是在我們自己決定,能不能做到也是取決於自己,於別人都不相干。你要說我想修道我有障礙,沒有這個話,你真正想修道誰也障礙不了你。沒有人能夠障礙得了你;換句話說,也沒有人能夠幫得上忙。諸佛菩薩、善友對我們幫忙的,就是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明,方法給我們說明,境界給我們說明。修行證果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薩縱有大慈大悲,沒有辦法代替我們。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能接受,要能夠依教奉行。愈是往深處說,不但是自利圓滿,利他的功德同時圓滿,這真正是不可思議,希望諸位要細心慢慢去體會。
再看第三段心德,第六面第三行的圓圈下面,「言心德者」,德是德用,「依上發心」,上是前面,深心裡面所講的發四弘誓願,你只要發這個心。「一念之德,過於虗空,不可稱量。十方諸佛同共稱讚,多劫不盡」。所以諸位要曉得,四弘誓願念沒有用,我們唱唱得再好聽沒有用處,有什麼用處?你的天賦很好,本錢很夠,你唱歌的聲音都超過別人。叫你天天唱國歌,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就能把國家救了嗎?有口無心有什麼用處?所以要真正聽這個音聲,聽這個文字,自己這個心發起來了這才管用。我過去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席當中,說過很多次,講到超度亡魂,憑什麼超度的?你要是以為我們在這念經,這些鬼聽到他真正發心了,他超度了,那你想法太天真了。鬼比人愚痴,人學佛都不開悟,那個鬼會開悟?哪有這回事情?你們去查查古往今來,這些超度的頂多只能夠把地獄、餓鬼眾生,超度到忉利天,其他就看不到。如果他要開悟他不就成佛、作菩薩了嗎?有沒有?沒有這回事情。
要問一問超度是什麼?在修法事這些人當中有真正發心的,有開悟的,這些鬼他得福,他超度了。譬如說我們念一堂經,當中有人他聽的時候他開悟,他為什麼開悟?因為是為這個鬼念經他開悟了,他一開悟鬼沾光了。你看我做這個佛事,這麼多人開悟,他們成佛成菩薩,他也生天了,憑這個。你們在《地藏經》裡面看得很清楚,光目女是因他母親墮在地獄,他才發了心,他一發心自己就成菩薩,就是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他憑這個。好像他自己的兒女在學術上有成就,做了大官大富大貴,他沾了光,他得了福報,就是這麼個道理。你要不明瞭這個道理,所有超度佛事統統叫白做了。你們聽聽《地藏經》的錄音帶,我講得很詳細、很透徹。
你們今天把一切佛事當兒戲,自欺欺人造無量的罪業。佛事度誰的?度人的,鬼沾光曉得這個意思。因為你看到是什麼?這就是與菩提心也有影響,我自己家親眷屬死了,墮在惡道裡面,你的心看到很難過,一心一意想救拔他,怎麼救拔他?只有自己發心、發大願,認真的修行。換句話說,你之所以肯發心,肯修行,肯發大願,是因為他墮落才叫你修行的。你成佛作祖,他幫助你的,他幫助你成佛作祖,當然他有福報,不是他自己發心修行。他自己發心修行,他就成佛作祖,他怎麼會生忉利天?所以所有超度佛事,連寶誌公,你們念《梁皇懺》,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等覺菩薩來主持這個法事來超度,也只能將他超度到忉利天。你們讀安世高的傳記,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也只是超度到忉利天,安世高是得道的高僧。他之所以能夠到忉利天,就是他把牠所有的財物統統捨掉,交給安世高,安世高拿著牠的這些財物,在江南建一個佛寺大恩寺,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這是江南第一個佛寺,安世高在那個地方弘法利生講經說法,是這個福生忉利天的。你要明理,不能迷信。
寶誌公當年做這個佛事,與會的這些大眾裡面一定有人得很大的利益,真正覺悟了,所以梁武帝的妃子才能夠生天。所以佛事要認真做,念、唱的真是要字正腔圓,叫人家聽得清清楚楚,明白這個意思,他從這裡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真的發了這個心,眾生太苦,我一定要發心度他們,他真發心,這個佛事就有效果。如果大家都唱,裡頭沒有一個發心的,這些鬼在這裡流眼淚,為什麼?一點好處沒得到,沒得到好處;果真有一個發心的,他就得利益,這個超度佛事是這麼個做法的。所以,你這一發心,發心的功德不可思議,像此地《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所講的,這品經過去我們也講得很詳細,我記得一共講了三十多次。當然將來我們還有機會講到的,因為這是《華嚴經》裡頭很重要的一品,我們可以單獨流通,勸發菩提心。所以說是十方諸佛共同讚歎多劫不盡,你就想想發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故彌伽翻禮初心」,這是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他已經是大菩薩,見到一個初發心的,他給他頂禮,為什麼?就是對他特別讚歎。因為一發心,他的心志就跟諸佛等量齊觀,雖然沒有成佛,我發心一定要成佛,雖沒有成佛,他這個志氣跟佛沒有兩樣,所以菩薩禮敬他。
在第五行當中,「是故經云:一切功德,皆於最初菩提心中住。雖終始不殊,而先心難矣,發菩提心品及慈氏章中廣說」。「發菩提心品」就是「初發心功德品」,慈氏章就是《四十華嚴》裡面「彌勒菩薩章」,「彌勒菩薩章」一共有二卷經文,二卷多一點,所以他的這章經文很長,將來讀讀這二章經裡面說得很詳細。底下總結起來說,「體相德三,不相捨離,猶如日輪」。底下從比喻說,「體是珠寶,其相圓明,德無不照。成熟苗稼,廓徹虛空,三無離理也」。這是說明心體、心相、心德是一而三,三而一,是不能分的,有體必有相,有相一定有德用,有一個三個就統統具足。我們的修學在體相德這三樣東西,我們從哪一方面下手比較方便?跟諸位說,從四弘誓願下手比較上方便。四弘誓願是菩提心相,我們要修怨親平等,第一願就是的,第二願也是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不是平等心,這個願發不出來;「煩惱無盡誓願斷」,你心要不平等,你的煩惱斷不掉。所以菩提心的修學,從四弘誓願下手確實方便,也正因為如此,自古以來,祖師大德特別提倡的四弘誓願。定在早晚功課上教我們時刻不忘,不忘就是不忘失菩提心。到這個一段是將「遍成諸行」,這個意思介紹出來,這是說修行的根本。
在這一章末後大師總結,是引用「發心品」裡面一首偈子,就是緊接著底下,第六頁第七行最後一句,「發心品云: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用這首偈子來做總結,也是勸勉我們應當趕快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跟諸位說,與十方諸佛菩薩立刻就起感應道交,靈驗極了。底下第二「明行相」,前面是講行本,修行的根本。沒有修行的根本,就好比你種植樹木沒有土地,你到哪裡種植?土地是種植的根本。所以行本是第一個重要的因素。有了土地你不種植,那個土地是荒地,可惜了。所以這段給你講行相,行相裡面「謂十度萬行廣在經文,上來兩段,總是第一遍成諸行」。這個根本,行本它成就一切行。菩提心現前是諸佛菩薩的行本,菩提心迷失了,是二乘、凡夫、外道的行本,統統離不開這個行。一個是悟菩提行,一個迷菩提行,所以是遍成諸行。
這段重點在「頓成諸行」,那個意思就不一樣,這是大乘上上乘人所修學的。「一行即一切行」,這個裡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約心觀,一個是約性融,它這有兩個圈來表示。就心觀想,「謂一念相應,能頓具故」。這是在初學念念要作如是觀,這個觀可以用現代的名詞,所謂人生觀、宇宙觀,與這個觀有相同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修學大乘人他的人生、宇宙觀,因為他的心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所以才夠一念相應,一即一切。無論在哪一法裡都可以修自己的覺正淨,就是修自己的菩提心,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修自己。無論在哪一法裡頭,你能夠修覺正淨,就是一切,我們在一切法裡頭統統修的是覺正淨。因為心就是佛心,佛是覺的意思,所以佛心就是覺心。覺心無念,無一切妄念,無一切分別,無一切執著。
這個地方也說,「內外無著,諸過自止」。所以他沒有過失,他不造業,不但不造惡業,善業也沒有。前面講了三輪體空,所以無論做哪樁事情,十度都具足、都圓滿。不是說在一切事情選擇在做,隨時隨地待人接物念念都是十度圓修,這種人就叫做圓頓大根的人。譬如說我們擦桌子,擦桌子就是十度圓修,我這個桌子給它擦得乾乾淨淨的,讓別人坐在這個地方舒舒服服的,對他來講我是布施;不管他有沒有人,天天把它做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這是持戒,戒律是規律的生活;天天很有耐心的去做,不厭其煩的去做,忍辱;天天做、時時看到就把它弄乾淨,你這是精進;在做的時候,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是禪定。其餘的般若、方便、願、力、智,我就不必說了,諸位可以以此類推,一樁事情十度全修。無論做什麼事情,你們修了沒有?如果真修了,那你是佛法裡頭上上根人,六祖之所以能成為六祖,就是他每樁事情都是十度圓修。所以他這個心裡頭常生智慧,他不生煩惱。我們所不如他的,每天起心動念待人接物修什麼?修煩惱,不修十度。怪誰?生生世世不能成就誰耽誤你了?自己耽誤了自己,自己障礙了自己。所以說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這不假。
「約性融」,性是法性,真如本性,自自然然融一切法。「以修一行,故稱法性,性融攝故,令此一行,如性普收,無行不具,即十玄門中,諸行純雜具德也」。性融不難懂,倒數第四行當中有兩句說「以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都相通的。這個意思我們要細細的去體會,要認真的去研究,能夠貫通了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你是念念圓修十度萬行,你就是普賢菩薩,你的成就不可思議。今天這一座是特別的重要,所說的都是修行上根本的理論原則。如果要是不明瞭、不通達,真的是盲修瞎練,功夫唐捐了。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