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證道歌  (第十九集)  1980/1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3-0019

  請翻開經本九十一頁: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這一句是永嘉大師直截了當的給我們開示要如何證得一心法門。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永嘉告訴我們『不見一法』,「不見一法」就叫做『如來』。「如」這一個字,佛在《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解釋得很清楚,「如來者,諸法如義」,所謂「如」就是本來如是。「事如其理,理如其事」,理是空寂的,事相也不例外,我們如果能夠在理事裡面不見一法這就叫如來。可是我們現前在理事裡面見無量無邊法,換句話說,我們見不到「如」。可是不見一法是真實的,所見到一切法是虛妄的。這個理是很深的。我們怎麼樣在一切法裡面見到清淨寂滅,這個時候就叫做『觀自在』,「觀」是觀照般若,「自」是自在解脫。

  小註裡面有引用古大德的一段公案做這兩句話的註解。說有一位古大德看《法華經》,《法華經》裡有兩句話,佛說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就是一切萬法無不是清淨寂滅的。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夠見了一切法的寂滅相?見到一切法寂滅相就是永嘉大師說的「不見一法」,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如果我們把這個尺度放寬來講,見性的菩薩都能見到這個境界,也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念佛法門裡面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菩薩,他就是不見一法,或者是他見一切萬法無不是寂滅相。這是說人家從這個經典裡面這兩句話開悟的。他怎麼個悟法?這是用的禪家的功夫,讀經讀到這兩句,小註裡諸位自己去看,他念到這兩句很歡喜,常常留意體究。什麼叫體究?體是體會,究是參究,這在禪宗裡面叫疑情,常常念著,他也不是想,想就落到心意識裡去了,就是常常念著這兩句,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就是想見這一個境界。時間久了,忽然一天他開悟了,這兩句話親自見到了。禪宗裡面所謂是「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提疑情。

  疑情不是懷疑,諸位要搞清楚,疑情是什麼?是用的真性,絕不是用心意識,雖用真性,情沒有斷掉,就是心意識還沒有斷掉,還在沒有悟的時候,這個叫做疑情。什麼時候開悟?什麼時候心意識真正脫落了,這個時候就開悟了。所以悟的時間沒有一定,那隨著各人,你要是轉變得快,這就悟得快,轉變得慢就悟得慢。總而言之一句話,功夫裡面帶著情識,那是決定的障礙,這是我們要記住。不管你學哪一宗,不管你學哪一個法門,禪、教、密、律、淨,無論哪一個法門,你裡面帶著心意識,這個就是障礙。我們今天要想把這個東西擺脫掉,諸位想想,談何容易?雖不容易,那是非擺脫不可,這不擺脫就不能成就。這個裡面就得要求方便,方便裡面這是講初方便。初方便還有最初方便,最初方便是明理,這道理曉得。初方便裡面就是要放下情緣,要能放下,二六時中求心地平靜。

  我再跟諸位說,淨土宗跟律宗是正常生活裡面求平靜。好像我們航海一樣,風浪不大,小小的風浪,我們看起來風平浪靜,在海裡面航行往前進。密宗跟禪宗是大風大浪裡面往前進,那個不是平常,那個是真正要本事。我們學教、念佛、持律比不上密宗。所以密宗,學了密之後能成佛,那是最後一關,要經過大風大浪,他能成就。可是你譬如一個航海的,總是學航海的、學駕船先在風平浪靜水面學,經驗豐富了,大風大浪裡面才能夠保住船不會翻掉。如果一開頭就在大風大浪裡面去駕駛,這是什麼人?這是再來人,是古佛菩薩再來的,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到的。所以對於學密的人,前面講過了,我們不能毀謗,我們恭敬。為什麼?他是不是古佛再來的,我們薄地凡夫不能認識。可是我們自己對自己要明白,如果是古佛再來的自己知道,別人不曉得,自己曉得。總不能說是我是古佛再來的我自己都不曉得,那沒有這回事情,自己曉得的,自己你是什麼佛來的,什麼菩薩再來的,你曉得,你是他方世界來的都知道。如果自己對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必定是業道裡頭來的,在六道輪迴裡轉過來的。所以這個我們自己要清楚。一再跟諸位說,人貴自知之明。也許在座的同學裡面就有佛菩薩再來的,我也不曉得,你們的境界高。

  『觀自在』,就是以觀照般若,在一切境界裡面得大自在,這就叫觀自在。這觀音菩薩觀自在這一個名號是自受用,觀世音這個名號是他受用,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兩個名號,一個是對自,一個是對他的。觀世音跟觀自在是一不是二。下面兩句: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這一句話希望大家永遠的記住、牢牢的記住。『了』,真正的覺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正徹了,『業障本來空』,這一彈指頃,無始劫的罪業都能消除。要是『未了』的話,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造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得了的,這個是一定要牢牢的記住。註子裡頭也寫得很好,前面幾句是《楞嚴經》上的,「若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何況罪福之相!這是《楞嚴經》上佛說的。底下引僧肇大師的,僧肇大師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學生,是什門四哲之一,羅什最有成就的弟子,他也是很年輕的時候就過去了。他在羅什門弟子當中,就相當於孔老夫子底下的顏回,聰明絕頂,也是十幾歲就悟道了。他有幾句話,這也是非常有名的,說「五陰身非有,四大本來空,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這是說明了生死自在,是真正了悟的人。如果要不了悟,這後頭說了,「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前面也念過,決定不能避免的。所以這樁事情想起來,確實是可怕。

  【饑逢王饍不能飡。病遇醫王爭得瘥。】

  這兩句話是形容、比喻一個人求道而對於大道懷疑不能夠前進。肚子餓了,遇到這些國王辦那最豐盛的這些酒席,在那裡看到,自己不敢去,恐怕這個不是給我吃的,不敢前去,還是得挨餓。自己有病了,踫到最好的大夫了,他大概不會給我治病,也不敢去求醫。這是疑慮畏懼,不肯前進。

  【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這兩句話是說的大乘菩薩。『欲』是說的欲界,五欲六塵並沒有斷,在這個裡面學禪,禪就是修的清淨心。不但禪是清淨心,再跟諸位說,佛法裡頭無論哪一宗、哪一派,統統修的清淨心,只是修行的方式不一樣,目的是一個。如果要不是以清淨心為目的,那就錯了,那就不是佛法了。你想想看,這個西方淨土,在求的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我們能把這一點認清楚,就不會把路走錯了。

  勉勵同學們幾句話,因為大專同學年輕,好高騖遠是在所難免,我年輕也是一樣,過來人,好高騖遠。可是得自己想一想,那個世間的小小禪定,我們講四禪八定,初禪是禪定裡面地位最低的了、最起碼的,色界天。初禪的境界是什麼?跟諸位說,五欲這個念頭沒有了,色界天裡面沒有男女之欲、沒有飲食之欲,也沒有睡眠,財色名食睡都沒有了。試問問,這個不能問別人,得問問自己,我們見了色還動不動心?動心,沒有禪,連初禪沒有。見了那個財動不動貪心?動了貪心,禪也沒有了。看到好吃的很對口味,是不是想多吃一口?那禪也沒有了。這東西不能騙人。換句話說,連初禪都這麼難法,其他的更不必說了。所以我們想想是不是我們能夠修的?密比禪還高,為什麼?禪是不接觸是不動心,密是接觸而不動心,所以密比禪還要高,是佛法裡頭最上乘法。

  我跟諸位說,我學佛第一個老師就是學密的,密宗大德。不學密怎麼能成佛?那最後一關。你們諸位是有能力學,那當然馬上就成佛,快得很。不能學的話,那你就看看《元史》,朱元璋為什麼把密宗禁止?那不是密,那是魔。密跟魔很接近,在外表上來講是一不是二,完全相同,內裡面就有佛魔之別。他外表跟魔是一樣的,內裡是佛,那個心是決定清淨,如如不動,對於境界是一律平等。你比如學密的人,他對什麼人心都是清淨的、對什麼人心是平等的。禪都不動心了,何況密?密宗的供養那還得了,跟禪不一樣。你看禪和子,清貧,山上住茅蓬,什麼都沒有,你看那個虛雲老和尚,我跟你說,衣服補補丁丁的那個樣子,禪。密宗的活佛還得了,衣服都是綾羅綢緞、錦繡的,最好的料子,住的房子、蓋的瓦都是黃金的,那個不一樣,密是最富。它是什麼?財色名食睡統統都要,一樣也不離開,這個裡面不動心,它比禪還要高一些。我也跟諸位說了,哪一個都得學密,不學密不成佛,但是不是這一生的事情。如果你這一生能夠成就,當然是你過去多生多劫是有大善根福德,你是過來人,絕不是這一世能夠辦得到的。像這些常識我都得貢獻給諸位。

  禪與密如果不能修的話,這就講到淨土了。今天有個東海的同學,他是退役的時候從我這裡過了一下,中午就走了,吃了一餐飯以後就走了。他來告訴我,給我提到台中李老師最近在台中開示,就講到從國外有一個回來的有一位大德,講淨土宗帶業與不帶業的問題。這一位大德說是淨土沒有帶業的,可是淨土平常我們都講有帶業往生,他說李老師為這個事情給台中蓮社開示,說明淨土是帶業的。他來問我,他問我的看法怎麼樣?我也告訴他淨土是帶業的。為什麼說淨土帶業?因為淨土有凡聖同居土,如果沒有凡聖同居土就不帶業。你譬如說方便有餘土不帶業,見思煩惱斷了,不帶業,實報莊嚴土那更不必說了,那無明都破一分了,凡聖同居土是帶業。

  還有一點,《淨土五經》,外國來的這個大德他說《普賢行願品》不應該收進去,不能夠列為淨土經典。我對這一點反對。為什麼?那個《普賢行願品》經文裡頭明明白白寫著,「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怎麼不是淨土經典?他說李老師對於這一點也提出辯別了,李老師認為是如果要講往生淨土的話,那普賢菩薩應該算第一個人,華嚴會上他就往生了,他應該是往生淨土第一個人。所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古人把它列在《淨土五經》之一是有見地的,決定沒有錯。

  我們今天學佛,諸位要記住,「依法不依人」,他跟我們講的不合法,跟我們講的不契機宜,我們就不能接受,縱然是自己的老師也不行,得有這種精神。我在過去跟台中李老師學的時候,曾經就有一個問題,我很疑惑,他講的那個我現在忘掉了,好多年之前。我就問老師你說的這個有沒有經典做依據?你要沒有理論的依據的話我不相信。結果他說有,確實有經典做依據。沒有經典做依據,那你是自己胡造謠言,我們不能相信,咱們依法不依人。這個事情不能講情面的,這是為明心見性、為了生死出三界,不可以講情面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們首先就是要成就自己,自己要不能成就,怎麼能談到成就別人?自己生死沒有了,如何能叫別人了生死?所以先要度自己,而後才能度他人。

  火中的蓮花,這是大乘裡頭常有的比喻。蓮花是生在水裡,水裡面蓮花不稀奇,是正常的,火中的蓮花就特別了。火是比什麼?比五欲、比紅塵。在五欲、在紅塵裡面它一塵不染,像那個水裡頭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在紅塵而不染紅塵,這個高,所以『終不壞』。諸位要曉得,禪裡面決定沒有欲,要記住這一句話,密裡頭更沒有,律裡頭、教裡面、淨裡面有,有要用理智把它壓住,還要靠壓,禪裡頭沒有了,禪不要壓了,那密更不要壓了。為什麼?它根本沒有,那境界純到這個程度,是純!下面講: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這也是佛經裡頭一段公案,說過去有個比丘叫勇施,他犯了根本大戒,根本大戒是四條,殺盜淫妄,犯了這四條大戒,他就求懺悔。在求懺悔的時候,到處就是請人家替他懺罪,就遇到一位尊者告訴他,「罪性了不可得」,勇施比丘在一句話之下就開悟了。悟了以後就成佛了。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一定要悟,不悟,罪報終不可避免。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是不是大徹大悟?是不是明心見性了?不能說看看經上說「罪福性空」,不要緊,我拼命造罪業,空的,罪業性是空的,還得要墮地獄,還得要見閻王,見了閻王,不能跟閻王兩個去辯別,我這是佛跟我講的,罪性是空的,我犯了罪,你怎麼還來抓我去判我的地獄罪?閻王沒有情面講的,閻王會跟你說,釋迦牟尼佛沒有說一句話,你要說釋迦牟尼佛說法了,這叫謗佛,罪加一等,判得更重了,是不是?諸位要曉得這個事情。這個事情要親證的,不是聽講一講就行,聽講講是不行的,要親證。

  你看看我們現在就是連一個極其粗淺的平等心都不能證得。怎麼不能證得?人家說我們幾句好聽的,心裡很歡喜;說我們不好聽的,心裡要難過幾天,這不行,這是連世間一個君子都做不到。你看看在孔夫子教學過程,他老人家排的地位,聖人、賢人、君子,這第三等人,這第三等人我們都做不到。「君子不貳過,不遷怒」,《論語》裡面第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慍」,他心裡不會發脾氣的。所以古人說,「寧可得罪於君子,不可得罪於小人」。為什麼?得罪君子,人家心地坦蕩蕩不放在心裡,若無其事。小人怎麼樣?小人就懷恨在心。這是講我們世間法,這還不是出世間的。我們既然是發大菩提心了,這就得向上一著,要超過世間的聖賢,這樣才行。所以經裡面說的著重在『悟無生』,他「悟無生」才行,那個四重罪才一下消滅;如果他不悟,那不行。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袛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祕訣。】

  前面這一句是永嘉大師深深的感嘆,『師子吼,無畏說』,是佛祖所說,無上的大法,究竟真實法,很可惜小根的人不能夠領會、不能夠接受,這是非常值得感嘆的一樁事情。底下講『袛知犯重障菩提』,「犯重」就是四種重罪,殺盜淫妄的重罪,障菩提,不曉得『如來』有『祕訣』。「如來」有什麼「祕訣」?註子裡面引用的《四十華嚴》兩節的公案,第一個是引善財童子參見婆須密女,在這個地方看到這個名詞,第二個是參見無厭足王。

  我必須要跟諸位交代一下,《華嚴經》有三種譯本,原本是一個。《華嚴經》的全本並沒有完全傳到中國來,它這部頭太大了,全經有十萬頌。印度人計算數字跟我們中國不一樣,我們中國對於文章書籍是以字數來計算的,比如《老子》五千言,是五千個字,都是用字數來計算。印度它不是用字數做單位,它是用句子做單位,四句就叫做一頌,不一定是偈誦,就是長行文也是如此,四句叫一頌。《華嚴經》有十萬頌,換句話就是四十萬句,他這個經文裡頭四十萬句。第一次傳到我們中國來是東晉,傳來的時候只有三萬六千頌,諸位想想,原文是十萬頌,只有三萬六千頌,三分之一多一點。所以不是完全的本子。到唐朝時候,實叉難陀從西域到中國來,也帶了《華嚴經》來,但是也不是完全的本子,也是個殘缺的本子。來了之後,再翻譯,這唐譯的,就是增加了九千頌,就變成四萬五千頌,四萬五千頌這個經就是我們現在流通最廣的《八十華嚴》。所以《八十華嚴》也不是完整的本子,連一半都不到,一半應該要五萬頌才對,現在只有四萬五千頌。

  第三次是唐朝貞元年間,烏荼國王進貢給唐朝的王室貢品裡面有一部《華嚴經》,這部《華嚴經》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四十華嚴》,它也不是完整,它是最後一品,這一品完整,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這一品經完完整整,一點欠缺都沒有,有始有終。所以來了之後由般若大師擔任翻譯。翻出來之後,我們稱《四十華嚴》,比《八十華嚴》這一品裡面多出了一半,《八十華嚴》裡面的「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新翻譯的,也就是這一品,四十卷。所以現在諸位要念《華嚴經》應當怎麼個念法?《八十華嚴》念到五十九卷,六十卷以後就不要念了,去念《四十華嚴》,這樣把五十九卷加上四十卷,一共是九十九卷,現在是我們世界上所存《華嚴經》最完整的本子。因為梵文的本子現在已經失掉了、已經沒有了,《華嚴經》現在最完整的是我們中國文的本子,一共有九十九卷。

  在《八十華嚴》裡面就是用的這個名詞,婆須密女、無厭足王。而在《四十華嚴》裡面叫做伐蘇蜜多女、甘露火王。這是翻譯的人翻譯的名詞不同,是一個人。所以以後你看這個名字無厭足王怎麼又甘露火王?到底是一個人是兩個人?翻的意思都很有味道,那甘露火,火是脾氣很大;那個無厭足,貪而無厭,你看看是暴君。那為什麼加個甘露?心地非常仁慈,表現的是暴君,心地裡頭確確實實一塵不染,非常清淨。這是示現的逆行。伐蘇蜜多女,你們看看印順法師有一個《佛教青年》一個小冊子,那個什麼?就是語體文的《四十華嚴》裡頭的節要,他用白話文講了幾段故事,那個故事裡頭有這一位善知識。印順法師前面標了一個題目是「人盡可夫」,你們想想什麼意思?什麼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她示現的什麼身分?妓女的身分,大菩薩,心地清淨,善財童子去參訪她。所以諸位要曉得妓女也是佛。如果她心要不清淨,那你看果報就是銅床鐵柱,地獄的果報,那是淫欲果報是慘重得不得了!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她是菩薩、是佛。

  這個就是『不見如來開祕訣』,就是跟諸位說的,平常是不講這些事情,怕諸位起疑惑,不講。現在沒辦法,為什麼?你們兩個眼睛瞪得圓溜溜的,看得多、聽得多,不跟你講清楚的話,你不是懷疑就是要走這個路子。你覺得這個沒有什麼障礙了,佛菩薩都是示現的這個,我也不妨可以示現示現,我也來學學,那就糟了,跟你說吧!這密宗就是這個,看幻燈片,你們看的天地佛就是伐蘇蜜多女。你們諸位再看看,凡是那個天地佛,塑得那個像都是惡相,不是一個好相。為什麼要示現那個惡相?他本來是好相,經典裡面都說的那個相都美得不得了,為什麼要塑那個惡相?提起你的警覺心、提高警覺,是這個意思。你要曉得那是很高很高的境界,不能夠輕易去嘗試。

  這是我跟諸位說,就是現代是個開放的社會,這些書籍沒有人禁止你,從前看的書要老師審查,老師不准你看的你就不能看。現在老師無法禁止學生,你不要我看,我偏偏要看,要我看的我都不看,不要我看的我偏偏要看,你有什麼辦法?所以在這個年頭就得把事情要說開,你自己去想一想這個裡頭得失利害。路是你自己走,你愛怎麼走就怎麼走,你走到地獄裡去不要怪老師,老師已經講清楚了,你自己往地獄裡跑,那老師不負責任,到那個時候你也不會怨天尤人。總得要把話說明白、說清楚。這個裡面是兩段故事,一個就是淫欲,一個就是瞋恚。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這是再舉兩個例子,這是經上的兩個例子,有兩個比丘他們在山上住茅蓬,一個是犯了淫戒,一個犯了殺戒,雖然犯了,不是有意的,無意的。這個故事諸位自己去看,小註寫得很清楚。犯了戒心裡就不安了,於是乎就找這個小乘的律宗的大德,就是優波離尊者,我們小乘律就是他結集的。優波離尊者一聽說他們兩個人來求懺悔、來結罪,這個根本戒不通懺悔,犯了根本大戒不通懺悔。這就等於說找了一個法官判了死刑。判了死刑,他們兩個還算是聰明,提出了上訴,不服氣,心裡不服氣,我無意,不是我有意的,無意的。於是乎就找到『維摩大士』,就是維摩詰居士。

  維摩居士是在家,在家人,他是在家佛,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是出家佛,他是在家佛。這就是告訴你,出家、在家都可以成佛,沒有妨礙的,不一定出家才能夠修行成佛,在家就不行,在家行。第二個示現告訴你,出家人可以跟在家人學,不但可以跟在家人學,也得跟在家人頂禮。這是我們現在好像看見奇怪,出家人怎麼可以給在家人頂禮?你們都認為反常了,不是如此的。釋迦牟尼佛當時示現這個例子,舍利弗、目犍連這一些大比丘們向維摩長者去請教,就跟佛一樣,也是要頂禮,也是要繞他的座位,然後再請教。好像在我們現在都認為出家總是比人高一等,這個觀念錯誤的,大錯特錯!

  我上午跟諸位說,皈依是皈依三寶,三寶是我們的老師,而不是皈依某一個人,我都把話跟諸位說清楚。我們行的是正法,不是邪法。這樁事情歐陽竟無大師說得很清楚,歐陽竟無在《內學院的訓示》裡面講得很清楚,諸位可以細細去看看。在家跟出家一律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什麼?出家人不事生產,專心來辦道;換句話說,拿現在來講,他做一個職業的教員,終身服務於教育界,做職業老師,他的生活大家要護持他、要照顧他。在家人他可以從事於各行各業、從事於生產事業,就是這麼一點不同而已。一個專門負責來從事於教學。除此以外,沒有什麼兩樣,絕不是說出家人比在家人就高一等。

  這是歐陽大師他辯別得非常清楚,也就是晚近佛門裡面有了這種錯覺、錯誤的觀念,這種錯誤的觀念足以把佛教障礙住了,會把佛教導入歧途,走向岔路了。佛法原是清淨平等,菩薩裡面有常不輕菩薩,見到哪個人都頂禮;善財童子也是如此,除自己之外,全是善知識、全是我的老師。善財是什麼人?善財是一個發菩提心學大乘佛法的人,在家也是、出家也是。我出家了,我發菩提心學大乘佛法,我就是善財。善是講的善根,財是講得功德法財。我有善根、具足功德法財,這個人就叫善財童子,是這個意思。所以只要你發菩提心,求無上道,你本身就是善財。因此善財不是專指某一個人的。

  維摩這是示現在家居士、在家佛,到他那個地方去了,他把這個事情一解釋,責備優波離尊者,優波離尊者是出家人,小乘裡面持戒第一,維摩長者把他教訓一頓,呵斥了一頓,說他斷罪的時候斷錯了。這兩個比丘是大乘根性的人,怎麼可以用小乘戒律去拘束他?於是給他說性空的道理。這兩個人一聽開悟了。所以這兩個立刻就開悟了,「了罪性空寂,心得快然,住無生忍」。在這個地方諸位也注意到,他們兩個人應該是開悟了,悟了罪才空。如果要不開悟,不能證得無生法忍,優波離尊者判的罪,定的那個刑,那是如法的,那沒錯,悟了就沒有。所以你看看這些地方,所說的統統是開悟。不悟,那優波離定的沒錯;悟了,那這個戒律就拘束不了他,他已經超越了。所以是這個要知道。

  這一段註解裡面有四句話,這四句話通常我們懺悔裡面叫做理懺,「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換句話說,第一個你要修實相法門,第二個你真正智慧現前,實相智慧現前,才能夠滅罪。實相智慧現前是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阿賴耶已經轉成大圓鏡智了,諸位想一想,哪個罪業種子在哪裡?沒有了。若不能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的話,你罪業種子永遠不會消滅,因緣遇會時,還得要受果報,這一點要清楚。《永嘉集》裡頭說了不少了,我們千萬不可以誤會,處處都講空、處處都講罪福性空,如果你在這裡發生誤會了,你去胡作妄為,那可不得了!你要著重,你看看佛講的都是開悟的人,悟了就沒有,不悟就有。所以學佛要學開悟,這個才叫是一了百了。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恆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銷得。】

  這一首是讚歎般若解脫的功德。『不思議』是不可思議,不可思就是思慮達不到,我們今天講用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裡沒有這個能力達到,這不可思。議是言語,一切的言辭沒有法子表達,這「不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讚歎什麼?『解脫』的力量,自在解脫的力量,它的『妙用恆沙也無極』。一個人要證到這個境界了,『四事供養敢辭勞』,「四事供養」是安然的享受。為什麼?沒有證得這個境界,小乘律裡面告訴我們,我們自己接受人家供養要生慚愧心,為什麼?自己沒有道德,自己沒有能力,要受人家來供養,慚愧而受之。證得般若解脫了,這個得大自在,這是以真實的功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別說四事供養受之無愧,人家來供養他就有福報,真正是眾生的福田。縱然是萬兩黃金也能夠消受。密宗的大德,那就是『萬兩黃金亦銷得』。

  我學佛是在台灣,大陸是不知道。這些活佛們到台灣來之後,也是逃難、流亡到台灣,住的那個房子都是普通房子,我們也看不到什麼那些富貴。我曾經聽說,大陸上西北喇嘛廟都是最富有的,信徒供養都是黃金珍寶,來供養喇嘛、供養他們的上師。所以許多大的喇嘛廟,瓦片都是黃金的,那真正是富麗堂皇。但是在台灣,我們看到章嘉大師、甘珠活佛,其他的我是接近的比較少,他們佛堂裡面供的確實是七寶,供佛的都是七寶,比這個一般是不一樣、是不相同。這就是人家確實有這個大德,他能消受。如果要沒有這個大德,要消受這那還得了!

  我跟諸位講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一生慚愧僧,那一件長褂穿幾十年,吃的是粗茶淡飯,房間裡面什麼都沒有,就一張床、一個桌子,掛了一個「死」字,這是我們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你去看看也是一無所有,哪裡能夠跟喇嘛比?差太遠了,那真是,那個喇嘛真是像帝王一樣,「富有四海」;而參禪的,你看像印光大師,那等於像乞丐一樣,什麼都沒有,貧無立錐之地。現在這些榜樣都在我們面前,我們學哪一個?這就得你自己去衡量了,你想去學哪一個?總得要曉得自己的根性。這些都是大德,都是了不起的人,他們境界享受是一,是平等。為什麼?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他都沒有。

  我們過去講十四表的時候,「觀受是苦」,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不是真的。這樣的道人把苦樂憂喜捨都捨掉了,順境裡面沒有樂受,上刀山下油鼎沒有苦受,他沒有受。所以他的境界是平等的,苦樂不二。我們凡夫不行,苦樂是二,順境有樂受,逆境有苦受,咱們是二,人家做到不二。所以要曉得,印祖的享受、虛雲老和尚的享受,跟達賴、班禪、章嘉沒有兩樣,一樣的享受。一受無二受,人家在那裡頭沒有樂受,他們在裡頭沒有苦受,這平等的受。我們能做到嗎?如其做不到,還是學印光大師,這樣才可靠。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讚歎大迦葉尊者頭陀行的道理,容易激發自己的道心。苦的境界裡頭能夠磨練自己的志節。那個金銀財寶一享受,怕是迷在裡頭出不來,把你的志氣消磨掉了。所以說自己功夫不夠,他採取苦的忍受,捨去樂受,這樣成就自己。等到自己苦樂都不受了,這個時候可以,這個時候可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了,也不是攀緣。你這樂一樂,享受這個高的境界,那你還是起心動念、還是在攀緣,心還不是真正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