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十一集) 2012/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7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九十八頁,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四者,懺悔業障」。普賢十願,前面我們學了三願,第一是禮敬,第二是稱讚,第三是供養,這三種都是屬於修德,積功累德。佛在經教裡常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這個器有漏,雖然積極積功累德,它漏掉,所得到的非常微少。什麼叫漏?漏是佛家常用煩惱的代名詞。好像我們這個杯子,如果有漏,下面有破碎,裡面盛的水都漏失了。我們心要是有漏,出了問題,我們所修的功德全漏掉了。用這個漏代表,代表煩惱,代表習氣,代表惡業。所以佛家常講無漏功德,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廣。承傳聖賢的大道,要找一個無漏心的人才能承傳。什麼是漏?具體而言,起心動念是煩惱,無明煩惱,分別是煩惱,執著是最嚴重的煩惱,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
這三大類的煩惱,怎麼辦?普賢菩薩在此地接著就教給我們,懺悔業障,懺除業障,讓我們成就無漏,一切功德都能夠不失,積功累德不失去,才能達到圓滿。懺悔,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懺悔也不是在形式。發露懺悔,形式上是不錯,是不是真懺悔了?未必然也。懺悔的本質是後不再造,跟儒家講的不貳過是一個意思,同樣的過失沒有了,後面不會再造,這叫真懺悔。在佛面前痛哭懺悔,懺悔完了還造,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實在說,他也不是故意的,他真的想懺悔,為什麼還有這個現象?這是習氣太重、太深,雖然下定決心懺悔,依然敵不過習氣,裡面;外面,禁不起誘惑,這個事情真麻煩!
昨天晚上,何老居士來看我,他現在出家了。我勸他念佛,放不下,他告訴我。我說,放不下也得要放下。為什麼?擺在你面前是兩條路,自己心裡很清楚、很明白,一條是地獄,一條是極樂世界,你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一定要放下,有什麼好牽掛的?你現在經營這個小道場,六和敬苑,我們把它整理出來,整理出很像樣子,人看人歡喜,就有人想來搶,隨它去!反正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做得愈好,送給人家,這是給人家一份禮物,廣結善緣。不管他用的是什麼心,那是他的事情,我們怎麼能管得了這些事情?應當放下。我們做是不是不要用心?不可以,我們把它做成盡善盡美供養別人,跟人結個善緣,結個歡喜緣。現在真正懂得結緣的人也不多。所以今天整個問題的癥結在哪裡?讀經太少,沒有能深入經藏,深入經藏,理明白了。所有問題就是你理不懂得,不但理不明白,事也沒搞清楚,全是讀書太少,甚至於不讀書。
尤其古聖先賢的書,你想讀,讀不進去,體會不到它的意思。為什麼?誠敬心不夠。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千真萬確的事實。問問,我們有幾分誠敬心?如果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擺在面前一對照,不是說很多人不及格,很多人完全沒有,沒有一條做到。諸佛如來來給他說法,他也沒辦法,一分都不能入進去,這個事多難!所以佛菩薩不來這個世間,聖賢也不來這個世間。聖賢、佛菩薩出世,這個地區的人福報現前。什麼福報現前?喜歡善法,喜歡聖賢教誨,他有那分真誠心感動佛菩薩。佛菩薩完全憑的是感應,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善與善相感應,惡與惡相感應。為什麼今天做壞事這麼容易?讚歎你的人很多,幫助你的人很多,感應。做一點好事,阻力不知道有多大,別人批評你、毀謗你、侮辱你,什麼都來了。在這個時代叫亂世,真正修行人懂得明哲保身,認真修自己的,不同流,不合污。跟誰做朋友?跟聖賢做朋友。聖賢在哪裡?在古書裡頭,樂此不疲。如果遇到一、二個傳人,這個燈火就傳下去了。什麼時候眾生有福,底下那一代的傳人就開花結果。要有耐心,要能忍辱,不在我們這一生、這一世。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到第六代才開花結果。我們今天傳承祖宗的聖教,傳承大乘的法脈,亦如是。傳人可遇不可求,老師求學生比學生求老師更難,所以這是可遇不可求,只聽命佛菩薩安排。自己必須要修到大公無私,沒有私心,沒有自己,才會有感應。
懺悔這兩個字是梵華合譯,懺是懺摩,梵語,悔是後悔,這是中國字,意思很接近,翻譯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最重要的精神是後不再做。人的煩惱、業障,個人習氣不相同,不是用一個方法叫大眾都能得利益,如果是這樣,佛菩薩何必說那麼多法門?說那麼多法門意思在哪裡?恆順眾生。眾生習氣不一樣,愛好不一樣,學起來的時候淺深難易不一樣。佛必須要適合一切眾生的口味,你喜歡什麼他就教你什麼,目的、方向是一個,就是幫助你斷煩惱、消業障,幫助你成就戒定慧。無論世法出世法,都從誠敬當中得到。現在最困難的就是具有誠敬的心這種人沒有了,從小沒人教過。現在的兒童所受的教育是電視、是網路,出生眼睛睜開就盯著電視,電視裡面所演的他全學會了。長大一點,上學用電腦,電腦他就搜尋網路,網路裡面所有的東西他也全學會了。電視、網路是全球一切眾生的大導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先入為主,主觀觀念太強,這就是堅固的執著。所以今天什麼叫孝、什麼叫敬?這意思不懂,他沒有這個概念。我們講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根本不懂,他沒有見到過,沒有聽到過,沒有看到過,你給他講再多,他不相信。佛法也沒有人講,只有經懺佛事法會,真正學經教的,深入經教的,很少了。
我們要修懺悔業障,從哪裡下手?要深入經教,一門深入就行。要認真的學。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學起,從《感應篇》學起,從《十善業道》學起,這三個根。淨宗,佛祖教導我們,淨業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真幹!這是什麼?有了三個根才能修這個。沒有三個根,你學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很難。想學的人很多,修成就的人沒幾個,什麼原因?根沒有。賢首國師的《還源觀》給我們講的四德,那是性德,那是自性本具的大德。第一個,「隨緣妙用」,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妙在哪裡?妙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妙!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示現在人間給我們做的榜樣,這隨緣妙用。第二個,「威儀有則」。起心動念存什麼心?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存這個心。什麼是好樣子?世出世間聖賢給我們定的德目就是好樣子。世間法,五倫是好樣子,五常是好樣子,四維八德是好樣子。出世間法,世尊給我們講最簡單的、最直接的,而且容易學習的,三福是好樣子,六和是好樣子,三學是好樣子,六波羅蜜是好樣子,普賢十願是好樣子,夠了,不要再多了。這些樣子統統學到,你就是聖賢,你就是佛菩薩再來表演給大家看的。一定要認真努力把它做到。
你能做到先決的條件是放下,放下的先決條件是看破,看破必須要依靠經教。一切經教都教我們放下我執、放下情執,這才能入門。業障從哪裡發的?完全從無始習氣發作的,與生俱來的煩惱。這就是佛經上所指五種見惑、五種思惑,叫見思煩惱,《華嚴經》稱為執著。這個東西不放下,六道出不去。這個東西不放下,佛經裡頭的真實義你不懂。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有放下,它障礙你。障礙你,你就是曲解了、誤解了,真正沒能理解。見思是六道輪迴的因,見思煩惱放下、斷掉了,你就脫離六道輪迴,在佛法裡頭稱為聖人。連初果、初信位都稱為聖人,為什麼?他不會作惡。不要看小聖須陀洹,天人都尊敬他。也就是他不貳過,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成阿羅漢,就脫離六道輪迴。一般世間人不能跟他比,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也沒有法子跟他比,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知道,對自己一定慶幸,這一生能夠遇到聖教,遇到這部經,遇到這個註解,總算搞到一個眉目,搞清楚了。這才下定決心,放下萬緣,一向專念,決定求生淨土。幫助一切有緣眾生,幫助他們生起信心,幫助他們發願,幫助他們念佛求生,這是真正如來弟子。
業,一般人講事業,正在造作的時候,這是事;造作完之後,阿賴耶裡面落謝的種子那就叫業,叫業習種子。善的種子,將來遇到緣,感善果;惡的種子,遇到緣,就感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自己忘掉了,記不得了,可是阿賴耶識裡頭清清楚楚,無始劫來所造的業都存在,才知道這個事情嚴重。如何懺悔業障?現在我們總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原來最有效果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真誠心、恭敬心、大慈悲心念這句佛號,無量劫來的業障習氣統統可以消除。不消除,你怎麼能成為阿惟越致菩薩?
這個經確確實實是難信之法,誰相信?經上講得清楚,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還差一截。今天一些人接觸,中道而退席的,學了幾年,不再學了,學別的法門去了,正常現象。為什麼?難信之法。他雖然學了幾年,學了幾十年,到最後變節,什麼原因?誠敬心不足。雖然學了幾十年,沒有真正體會到,問題出在這裡。再反過來看,從一接觸他就歡喜,愈學愈歡喜,你問他經什麼意思也不懂,他也來聽經,他坐在那裡聽,很恭敬。但是你仔細去觀察,他在那裡念佛,他不是在聽經,他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種人有成就,三年五載,往生的時候瑞相稀有。這是煩惱裡頭愚痴重,聽經聽不懂,歡喜念佛,他真往生了。為什麼真往生?他業障消了,證明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不知道念佛,還打妄想,這什麼現象?福薄。真正明瞭了,一分一秒都不肯空過。我佛號忘記了,就是空過。二六時中,睡覺睡著了,你沒有辦法,那叫昏沉,佛號忘掉了。可是一醒來之後,佛號馬上就接著,這就好。只有睡眠的時候中斷,不是睡眠的時候,心裡頭佛號不斷,這個人是真正念佛人,這個人不久,二、三年中,他就會得功夫成片。念念不忘,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非常肯定,絕不動搖,絕不能讓別的東西代替。世間財色名食要是一代替,三途去了;高名厚利代替,也是三途去了。自己一定要看得破,要立得牢,要守得穩,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干擾,自己才能成就。
古人,這是講一般人,三十而立,那都是受過非常好的教育。三十而立,立什麼?立德、立功,真能站得住腳了。四十不惑,到四十歲的時候,決定不會受外面境界所轉。外面的什麼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不為外境所轉,叫不迷惑,自己真正做得了主。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以孔夫子為代表,世間聖人。可是到我們這一代就不行了,我們這一代從小,過去傳統的教育我們只沾一點邊,七、八歲的時候只受了一年的教育,沾一點邊,知道有這回事情。以後搬到城裡住,一上小學,完了,跟傳統文化就脫節,再就遇不到了。跟李老師學佛,李老師規定我,四十歲以前,決定不能出去講經。學講經,在家裡頭,他老人家自己創的道場,慈光圖書館跟台中蓮社,不准出去。為什麼?出去怕禁不起誘惑,你墮落了,老師防範很嚴。四十歲以後就能不動心了嗎?現在六十歲還動心。我們那個時代,老師限的是四十歲;現在這個時代,要是像從前老師那樣,一定限到五、六十歲。可是誰肯聽你的?所以這就難了,他不服你,我都五、六十歲了,還不行嗎?你自己反省一下,能不能到不動心?財色名利擺在面前,動不動心?還動心,不行,不能接觸,淨土宗的淨是從這裡學來的。所以一定要知道,密宗的清淨比淨土高,高的倍數太多了。為什麼?密宗它讓你接觸名利財色。接觸是什麼意思?就在這個裡頭修,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真修行,真清淨。淨土宗是遠離來修,沒經過考試。這個東西天天考你,考不及格就是無間地獄,考及格,你成佛了。所以密宗修學非常嚴格,就兩條路,一個成佛,一個地獄,沒中間路走。淨土宗有中間的,人真正德行好,有一些欠缺,不能往生,還能生天,還能再到人間。
現在講求的是民主、自由、開放,講人權,誰也不能侵犯誰的人權。老師敢不敢管學生?不敢。父母不敢管兒女,老師不能夠真正去教學生,這個問題才真正是嚴重。今天可以說是全靠自己,自己對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老師說話都要謹慎,不謹慎就結冤仇。我們在李老師會下十年,老師教我們,真正能接受的,那是寶,要全心全力去幫助他;不能接受的,要客氣,要尊重他。為什麼?不結冤仇,好聚好散,這一點非常重要。縱然離開,散了,絕不說人家的過失。不但口不能言,心裡頭都不能有,讓我們自己的心永遠清淨,這就沒過失。還要記著別人的過失,我們的心就有過失,我們被他的過失染污了,這不值得。把他的過失變成自己的過失,這樣的人很多。
美國修.藍博士教人把記憶裡頭負面的、不善的統統清除乾淨,然後把善的也清除乾淨,讓自己的心恢復清淨,一塵不染,有道理!他們真正這樣做,他們會超越六道。因為善的業習種子感得的是三善道,不善的業習種子感得的是三惡道,這就是你出不了六道輪迴的原因。善惡統統都沒有了,這叫清淨,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自他沒有了,就真平等;還有自己,還有別人,不會平等。我總比別人高一點,總比別人強一點,這是什麼?我慢。末那識裡頭四大煩惱常相隨,就有我慢、我痴、我愛,怎麼可能有平等?法相宗裡所說的,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平等心才現前,這個轉不了,平等心不能現前。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這就是章嘉大師所講的看破,妙觀察是看破了。看破之後,事實真相揭穿了,完全了解了,你才會放下。生死涅槃二邊都放下,這才是如來真正的大般涅槃。你有涅槃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個妄想,你不能證得。自性清淨心裡頭一法不立,怎麼會有個涅槃?有這個東西就是染污,有這個東西就不清淨,有這個東西就是迷惑。
所以修定,真正修行是兩種人,第一種,上上根人,他沒有問題,他直接可以從戒定開慧;第二種人,上中下三根,必須在經教上奠下基礎,從經教裡面了解事實真相,真的了解,真放下了,由戒定開慧。印光大師說得好,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有經教做基礎,離開經教,你到哪裡去學?釋迦牟尼佛滅度,留給後人的四依法,我們不能不知道。「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今天人對法打了問號,懷疑它,這個法就沒有了。今天聖教的難,世出世間一樣,就難在大家不相信了。把古人看低了,古人不如今人,古人不懂得科學,古人是封建迷信。你給他講六道、講十法界,他說這完全是神話,完全是騙人的,他不能接受。
我們學佛的時候,六十一年前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那個時候告訴我,佛教是宗教,佛教是迷信。但是它裡頭有最高的哲學,十分之二是最高的哲學,十分之八是迷信,那個可以不必去理它,我們只學這個十分之二。十分之二是什麼?性宗跟相宗,這兩個是最高的哲學,其他的八個宗是迷信。方老師影響我三年,我如果沒有遇到章嘉大師,我就走方老師的路子去了,一直走下去了。跟章嘉大師也是三年,慢慢的發覺到方老師這個說法有問題。可是方老師也很了不起,為什麼?他天天幹,他沒有中止過,讀的經讀得多,所以到晚年完全承認了。原來的時候,那些東西,以為它是迷信,這是一種誤會,對它不了解。你想想看,有性相兩宗的基礎,回過來看大小乘,全不一樣了,才發現這裡有真東西、好東西,寶!晚年他皈依了,正式成為佛門弟子。走得太早,七十九歲走的,如果多活十年,對台灣佛教就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那個時期正是大專學生學佛的風潮起來,是一片好現象,可惜他真正明白認識之後,他就走了。
我們今天曉得,懺除業障最殊勝的方法,就是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心態,有大菩提心這個心態,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那個功德無量無邊,真的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念得愈多,也就是說,業障消得愈多,到極樂世界品位愈高,這一定道理的。菩提心,蕅益大師講的,真信、真願、真肯念佛就是大菩提心,說得一點都不錯。說出淨宗法門,上度等覺菩薩,下度地獄眾生,憑什麼?蕅益大師說出來了。可是那個上上根人,上上根人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是法身大士。菩提心的體就是真心,不要用妄心。妄心是什麼?心意識。阿賴耶就是記憶,你為什麼會記得?記憶是阿賴耶,分別是意識,執著是末那,不能用這三個心,這三個心是妄心。我們要用真心,真誠心,真誠到極處,沒有自他,沒有人我,沒有對立,沒有成見,這個心好。這個心是真心,這個心是佛心,這個心跟佛菩薩心心相印,可是不容易體會。
具體來說,《六祖壇經》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這句話說得很好,什麼時候我們真正能不見別人過,只見自己過?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世間聖人,六祖是出世間聖人。常常想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性本善,你常念這個,對自己有大利益,幫助自己成長。自己都沒有管好,哪有功夫去管別人?能原諒天下人,能恭敬天下人,自己能做出謙卑,這就是佛菩薩的樣子,這就是聖賢的樣子。為什麼?他把自己,把對立,把好勝、傲慢這個念頭統統化解,他沒有了,才能做得到;有這些煩惱在,他做不到。念佛消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隨喜,能夠恆順眾生,不順眾生就不能隨喜了。隨喜這裡頭要有高度智慧,他是善的,我隨喜他;不善的,我遠離他。法身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不善他也能隨喜,為什麼?他不受影響。他為什麼要隨喜?他知道這個人跟他有緣,他來度他的、來感化他的,善巧方便無量無邊,歷史上我們看到太多太多了。我們隨喜,確實要看自己的功夫,要看自己境界。如果是不善的境界,我們也在裡面,感到自己有被染污的可能,趕快退,還來得及。真的陷下去之後,你無力自拔,那就墮落下去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看到,把財色名利要看作惡毒,你就會遠離它,它對我決定有害,沒有利益。這是我們煩惱習氣重,禁不起誘惑,只有採取這個辦法。如果你有很深的定功,有很高的智慧,你能看破、放下,那一點關係都沒有,你能夠不染污。在這個境界裡頭不起貪戀,沒有瞋恚,也不愚痴,你看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但不會受它影響,你可以影響他們,幫助那些人回頭是岸,這大菩薩行。完全看自己,有這個本事,行,沒有這個本事就遠離,都是對的。
隨喜就是功德,不著相是功德,著相是福德。功德跟福德有差別,功德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幫助你來世得人天福報,不一樣。功德不著相,福德著相。梁武帝,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佛門大護法,做的好事太多了,他記得很清楚,他著相。所以他問達摩祖師,他做這麼多事情,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老實告訴他,並無功德。他就生氣,就送客,後頭沒有問他,為什麼沒有功德?多問幾句多好,他沒有問,發脾氣,送客,他心量不夠大。如果他心量大的話,他福報就大,可能達摩祖師一開示,他就明白了,你看他就能轉福德為功德。所以脾氣不能發,脾氣一發,好事就變成壞事,虧就吃大了,得度的機會立刻就消失掉。要學隨喜,隨喜要學不著相,隨喜能把自己的心量拓開,大而化之,那個功德就大了。
「六者,請轉法輪」,這就是請佛菩薩說法。佛法是師道,師道在古時候是非常尊重的,不是真誠去禮請,他不會接受你的。供養的禮物多少,那是另外的事情,世出世間這些聖賢,他對那個並不重視。他看你的誠意,看你的敬意,這兩個字要是到位,他不能不接受,不能不答應。如果這兩個字有虧欠,再多的禮物供養,請你帶回去,不接受。為什麼?沒有誠意,他去教,你也得不到東西,老師浪費掉時間,你沒有得到聖人的教誨,可能你增長了我慢,這是一個聖賢人不願意做的。所以古人對這個看得很重,看他哪裡?看他在家裡,你來拜老師,他看你在家裡孝不孝父母?如果對父母不很孝順,他不會收你的。這是什麼?聖賢的根壞了,怎麼培也培不起來。中國古代教育,從堯舜禹湯一直到清朝末年,人不敢不孝順父母。為什麼?不孝順父母,在社會上不能立足,沒有一個人會尊重你,沒有一個人敢用你,所以不孝父母也要裝出孝的樣子。有沒有不孝的?有,很多,但是表面要裝,不裝,人家不理你,你找個工作都找不到。對父母的這種孝順衰了,在清朝末年是很明顯看出來,十年十年比較,你看出來了,往下滑坡,到民國幾乎就沒有,雖然還有一些,跟清朝末年就不能比。現在的社會完全不講了,對父母直接稱姓名,這在過去是大不敬、大不孝,怎麼可以稱父母的名字?這個禮疏忽了,古人講禮崩樂壞,大家不重視,社會就亂了。禮樂是社會的秩序,一不遵守,社會就瓦解,造成今天整個世界社會的動亂,不是沒有原因的。
隨喜是對治嫉妒傲慢的,看到別人有好處,自己生嫉妒心,這個錯誤。如果看到別人好處,自己能隨喜,隨喜的功德跟那個人做的功德一樣大。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住了十五年,他看這個機緣成熟了,離開獵人隊,到廣州。在廣州光孝寺遇到印宗法師在講經,講《涅槃經》,他坐在末後一排,聽經。剛好就有兩個出家人在爭論,爭什麼?外面旗杆上掛的幡,風吹,吹動,一個和尚說,風動,看到起風了,風動;那個和尚說,幡動。一個幡動,一個風動,兩個人爭起來,誰也不服誰。他跑到當中去調解兩個,你看他尊敬、謙虛,稱他仁者,仁者是菩薩,稱他仁者,仁者,「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兩個人一聽,因為都是深入經教的人,聽到他講出這個話,這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口的,感到很驚訝。印宗法師下台之後就問他們,在後面你們講些什麼?就說出來了。印宗一聽,心裡有數,就問他是不是五祖忍和尚傳法的行者?稱他為行者,問他是不是?六祖就承認了,沒錯,是的。衣缽拿來我們看看。他把衣缽一展示,真的,這不是假的。你看印宗就給惠能剃度,所以惠能大師的剃度師是印宗法師。印宗法師剃度之後,拜惠能大師為師父,跟他學法。所以印宗是六祖的法子,傳法的弟子,四十三個開悟的有印宗,有他。這講隨喜功德,一點點傲慢心都沒有,歡歡喜喜,水漲船高,一下把六祖就提舉起來了。因為印宗在當時是嶺南第一大法師,沒有人不尊敬佩服的,今天他拜惠能為老師,那還有什麼話說?惠能的地位一下就抬起來,這是抬舉。印宗的功德跟惠能是一樣大,沒有他,六祖在南方要受人尊敬還要一段時間,他這一抬舉,立刻就上升,別人對他一點懷疑都沒有。這懂得隨喜,沒有嫉妒,沒有障礙,一片真誠、恭敬,所以印宗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如果有絲毫懷疑,有絲毫嫉妒心,這就沒辦法了,一輩子做凡夫僧,哪裡能大徹大悟?怎麼能明心見性?所以你得看看,他用的是什麼心,他有什麼樣的成就。
好事一定要隨喜,不好的事情不能批評,怎麼辦?也隨喜,不讚歎,禮敬而不讚歎,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因為什麼?他不是真善,所以有禮敬、有供養,沒有稱讚。為什麼?稱讚,怕別人跟他,受他的誤導,那你稱讚的人要負責任,這有因果責任在裡頭。讚歎他的學問,學問好,讚歎他的學問,不稱讚他的德行;德行好,稱讚他的德行,不稱讚他的學問,這裡頭有分寸的。拿捏這個分寸,這是智慧。不像禮敬,禮敬不分善惡都要恭敬,為什麼?他本性是佛。這個稱讚是影響一般人對他的信心,真是大德,要稱讚。如果以後他墮落到名聞利養裡面去了,走邪了、走歪了,你這些稱讚,跟他學的那些人被他誤導了,這是我們有責任。所以這就要很小心、很謹慎,哪些值得稱讚的,哪些不可以說的。隨喜的功德跟修學的功德是相等的。惠能大師悟後起修,他在哪裡修行?在獵人隊裡頭。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修這個。一切隨緣,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這是法身菩薩。黃梅得法,十五年的鍛鍊,煩惱習氣洗得乾乾淨淨,大徹大悟,世出世間法全通了,這才能出來教人。遇到他的人沒有不得利益,無論上中下三根,統統得利益,他會教。
下面,第六,「請轉法輪」。在世間,我們要做大功德,什麼功德最大?這個功德最大!做什麼樣的功德都沒有做這個功德大。請轉法輪是請講經,請法師講經,請居士講經,都是請轉法輪。居士修得好的,行!李老師在世,也常常接受人邀請,到外地其他縣市去講經,我們是常隨弟子,他走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請轉法輪,這個請法的人功德大,說法的人有多大功德,請法的人功德跟他是相同的,一般人不知道。請他講法,聽眾得的利益,有形的聽眾,還有無形的聽眾,真正是冥陽兩利。這些事情義理很深,你要細心去體會、去觀察、去學習。沒有人請講經,這個地方的人就沒有緣聞佛法。縱然聞佛法,他沒有開悟,但是聞法的這個因種下去,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所有參與法會的人,這講經的法會,聽經的人不管懂不懂,阿賴耶識裡頭統統種佛法種子,這一生不起作用,來生後世遇到緣肯定起作用,你看這個功德多大,做什麼好事都不能跟這個事情相比。
佛門當中有真正明瞭的,但是明瞭多半,我看到的,用心都是求大福報,求智慧、求福報;念佛說求往生淨土,那是附帶的,不是真的,真的是求人天福報,他一定會得到的。至於講經,看它影響的面多大,時間多長。時間愈長,面愈大,就是聽眾愈多,功德就愈大。不著相是功德,著相是福德,都大。所以這樁事情重要,要懂得請。特別是年輕的法師容易退轉,沒有人請他,覺得這個路走不通,會退心。所以居士們要有智慧,好好的培養這個法師,要讓他出來講,不要讓他有傲慢心。為什麼?大家都稱讚,傲慢心起來,自己覺得很不錯了,這樣往往把法師毀掉了。貪著名聞利養會墮落,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這個都要背因果責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都有因果。真正懂得因果的人害怕,小心謹慎,不敢隨便動念頭,不敢隨便說話,人可以饒人,因果不饒人。
現在真正懂得佛法、真正懂得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人愈來愈少,這是非常可悲的現象。也就是說,懂事明理的人愈來愈少,湊熱鬧的人愈來愈多,這一場好事裡頭,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好佔的成分不多,負面的佔的成分很大,這是決定有的,明眼人能看見,一般人看不見,沒想到這一層。正面的影響、負面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對修行人的影響,對整個佛教正法的影響,都要想到。這個隨喜裡頭有功德,不可以人云亦云。台灣當年大專學佛的學生,學佛的這個活動,這也是個意想不到的因緣。周宣德老居士,他在台灣大學教書,這是個老佛教徒,皈依印光法師,跟李老師都是印祖同門的同學,所以常常有往來。在台大正式向學校註冊,成立社團,當時有一百多個學生,他在帶領學佛,叫晨曦學社。周老師到台中去看李老師,那天正好我在座,周老師談談大學裡面學生學佛的狀況,正式有了組織,談得非常歡喜,老師對這個事情也非常讚歎。周老師離開,送他出去之後,我跟李老師提出一個不同的看法。我向老師報告,我說老師,這個事情未必是一樁好事。老師馬上就問我,怎麼不是好事?我就說,如果教這批人的,他們的老師教這些學生,要是把他教錯了,他們都是高等知識分子,什麼人能夠把他們糾正過來?李老師聽了這句話就沉默下來,想了一下,有道理。他問我怎麼辦?我就給他建議,那時我在慈光圖書館,我說我們慈光圖書館可以辦個講座,大專佛學講座。利用星期天,星期天學生放假,我們利用星期天,學生就是周圍台中市的。台中市不大,台中市有幾個學校,這裡面的學生願意學佛的來參加我們這個班。我們也是大專學生班,我們可以讓這批學生跟那些學生交流。
李老師接受了,積極籌備,很快,慈光大專佛學講座就辦起來了。寒暑假就辦對台中市外,台灣全島的班,我們供給吃住。第一期學生四個,第二期的十二個,第三期的有三十多個,好像第四期的就有一百多,供吃供住。給他們開的課程、聘請老師,這些事情李老師都找我商量。排哪些課,請哪些人來講,我當他助手。講課的老師沒有我,有徐醒民、有周家麟,我們的好同學。老師不排我是別有用心,這是什麼?嫉妒、障礙。我們如果上台去講,講得還不錯,別人讚歎,當然我們有很快樂的感觸,那就錯了,那就造成對我們自己的傷害。不值得讚歎,剛剛起步,那還得了!同學們當中看到,免不了嫉妒障礙。所以我在台中,我們同學練習講經,沒輪到過我,我的講經都是台中以外,別的地方請我的。
慈光講座,我參加十一屆,認識同學很多。我記得是第四屆,一百多人,有六個研究生,老師是每天下午有兩個小時答問,同學們學佛有疑問,提出來,解答。那一屆是四個星期,二十八天,頭一堂課李老師主持的,第二堂課,老師就叫我去代課。因為他已經六門功課他擔任兩門,一個是《佛學概要》,一個是《阿彌陀經》,他講這兩門,所以把解答問題這個事情就交給我了。這個是沒有辦法準備的,好好休息,覺睡足,再來應付他們。每天兩個小時,四個星期下來,居然沒有一個問題把我問倒。所以我跟同學們說,古人講「後生可畏」,看起來你們也並不可畏。我真想學生問題我不能回答,我就請老師,我後面還有老師,沒有把我問倒。其中有個學生,台灣大學的,同樣的問題,先來問我,我給他解答了;老師上課的時候,他的問題又問老師,沒有想到,老師回答跟我一樣的,連舉比喻也一樣的,這是巧合,預先沒告訴他。
所以慈光講座這是屬於隨喜功德,屬於請轉法輪,有這麼一個緣。這個緣對於我以後產生很大的效果,我認識一、二千個同學,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出去留學的很多,散布在全世界各個地方。他們學成之後,多半留在外國工作,大多數是教書,我海外的緣就從這麼來的。這些人都知道我,都請我去講經。所以每一年周遊列國,每一個地方,時間最短的十天,最長的半個月。我學講經是這麼個狀況,這麼個情形。十幾二十年,我都是一個人旅行,沒有人陪著我的,預先聯絡好,到那個地方,他們在飛機門口接我。那個時候美國真不錯,飛機到達,迎接的人可以到飛機門口來接;送飛機的時候,可以送我上飛機,把我行李統統放好,他才離開。不像現在,現在這樣嚴格的檢查,我都不耐煩,都不想去了。社會變成這個樣子,怎麼想都想不到。所以請轉法輪,能夠把佛法帶動。那我們的活動還都是以華人為主,外國人有,很少,因為他要翻譯。這個機會是無意當中造成,以後產生很大的影響。我離開台中之後,李老師過世之後,這個大專班好像就沒有了,那個時候真的是盛極一時。台中蓮社的影響力很大,蓮友,我離開台中的時候,蓮友五十萬人。我跟老師開玩笑,我說老師,你要願意選台中市長,只要說一聲,點點頭,你就當上了。我們這麼多同學,一個人給你拉個五張票,保證當選,不要出去競選的。這些都是我們學佛的時代,親眼所見所聞,親身所體會到的。所以請轉法輪比什麼都重要,要懂得。
老師年歲大了,身體好,我們希望他長住世,我就找了七個同學,連我八個,我說我們八個人聯名,啟請老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經沒有講完,總不好意思往生,目的是希望他長住世間。其實,他的往生是食物中毒,他自己是醫生,那我們就不敢,我們看到菜飯的味道變了,不敢吃,他是人家來供養,吃了讓人家生歡喜心,就吃了。那個麵食是麵條,可能是一把一把的,有防腐劑,也可能是過時了,蓮友,煮的人不知道。他吃了,吃了以後真的中毒,他用解藥,來不及了,它那個擴散太快。這一病,病三個多月,體力大幅度的下降。我去看他,他就跟我說過好幾次,每一次見面都說,不要到館子吃東西,交代我這句話,注意新鮮、乾淨,叫我小心在飲食上。他是兩次中毒,第一次他用解藥,沒事,解藥有效,第二次碰到的時候擴散太快。那個時候的食物比現在還安全多了,現在的食物真可怕,你不能不小心謹慎,真正經上講的飲苦食毒,這是現前的社會。所以我們現在自己種菜,比較安全。澳洲現在主食收成也還不錯,糧食我們自己種,沒有農藥,沒有化肥,真正安全的。蔬菜我們種了十幾年,到圖文巴就開始種菜。這是不能不注意的。
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很大,要我們大家都能懂得。現在好像國內到處都有人請講經,辦傳統文化的論壇,這都是好事情。能夠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讓大家認識傳統文化、認識佛教,這是好事。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