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一九集)  2001/5/12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19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三十面第三行,「問成佛前後」,看這一科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這是阿難尊者向世尊請教。前面所說的法藏比丘修行證果,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幫助十方有緣眾生,提供他們修學最殊勝的道場,這一樁事情佛說得很清楚了。阿難也是代我們發問法藏菩薩成佛是過去佛?還是未來佛?還是現在他方世界的佛?當然,這一樁事情是我們迫切需要知道的。我們再繼續看世尊的答覆

  【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這一段說的意思就深了。阿難尊者是從形相上來發問,世尊是如理的答覆,顯現中道第一義諦。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說,『彼佛如來』,這個「彼佛」就是稱阿彌陀佛『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這是如來與法身大士果地上的境界,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世間人,特別是信仰宗教的人,無不追求永恆佛這四句話就是說明永恆,說明事實的真相。這一樁事情很不容易理解,但是我們至少要具足真誠的信心,我們才能夠修行證果。如果對於這一樁事情疑惑,那就是佛在經上講的,這是菩薩修行最嚴重的障礙。根本煩惱裡面貪、瞋、痴、慢、疑,疑的什麼?就是疑這一樁事情其他事情懷疑不嚴重,對於這一樁事情要是懷疑,造成菩薩修行不能夠破無明、證法身。我們知道《華嚴經》上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圓教初住菩薩如果菩薩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有懷疑,他就沒有法子破無明,因此我們對於這一樁事情決定要仰信。

  一般宗教講永恆只講到靈、靈魂,我們中國講靈魂外國人講靈,他們知道靈是不生不滅的,但是靈有來有去,它沒有生滅它有來有去,世間幾乎所有宗教都說到,我們佛教裡面也講。我們佛教不叫它做靈,也不叫它做靈魂,叫它做「阿賴耶識」,我們人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上說,「來先去後作主公」,到這個世間來投胎,它最先來,它來入胎,人過世之後,它最後離開。所以我們要懂得,人斷了氣之後,呼吸停止了,阿賴耶識未必離開。所以祖師大德一再教導我們,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之內不要碰他、不要去觸摸他,為什麼?怕他的阿賴耶識沒離開。這個時候他仍然有知覺、仍然有喜怒,萬一他不高興,瞋恚心生起來了,這對他的傷害最大。人死了以後,佛教裡面說六道輪迴,他究竟到哪一道去,決定在最後一念最後一念生瞋恚,決定墮三惡道,所以這個常識我們一定要有。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呼吸停止之後,能夠在十個小時、十二個小時不去碰觸他,這是最安全的。

  佛家講阿賴耶,也稱之為「神識」,神識就是阿賴耶識。在中國所用的名詞,也不稱靈魂,中國人稱魂、魂魄。孔老夫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面說得很有道理,他說「遊魂為變,精氣為物」。夫子這兩句話是說明,這個世間動物、植物、礦物,動物包括我們人,從哪裡來的。《易經》上這兩句話說明這個事實真相,所有一切動物「遊魂為變」,植物、礦物是「精氣為物」,講得很高明,跟佛在經典上講的,用的言語不相同,意思相同,我們不能不承認孔老夫子的智慧、孔老夫子的境界,那不是凡人,凡人說不出來。

  夫子稱「遊魂」,很有道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賴耶識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大,速度很大。我們念佛往生,所謂帶業往生,帶業往生沒見性,是誰到極樂世界去受生?阿賴耶識。念佛往生的人,阿賴耶識離開自己這個身體,到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地方有多大的距離?經上世尊一再告訴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相去十萬億個佛國土,這個距離太遙遠了。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在佛經上稱之為「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這「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麼大?我們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在此地就不再麻煩了。我們概略的來說,現在科學家觀察我們的宇宙,他發現星球在太空運行依舊是有規則的,好像是有組織的。像地球這個行星繞著太陽旋轉,在我們稱為星系,繞著太陽旋轉,我們叫它做太陽系而太陽又環繞銀河旋轉,我們稱這個大的星系叫銀河系銀河系有沒有再繞更大的星系旋轉?現在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

  在過去,我們一般都以為銀河系應該是佛經上所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國土。黃念祖老居士在他的《大乘無量壽經解》最後附有一篇文章,這是往年我到北京他送給我的,他說他來不及寫在註解裡頭,希望我印這個註解把它附在後面,提供給同修們做個參考。根據他的研究看法,他說銀河系是我們佛經裡面所講的單位世界。這個我們從前未曾想到過。如果銀河系是個單位世界,一個佛國土數量就非常可觀,為什麼?一個小千世界是一千個單位世界換句話說,一千個銀河系才是佛經上講的一個小千世界。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然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中千世界,這才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如果照這個算法,一個大千世界是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今天科學家能夠用科學儀器探測的範圍太小了,沒有出小千世界的範圍。這麼大的這個範圍,十萬億個大千世界那一邊,才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諸位想一想這個距離多遠!我們今天講天文數字,天文數字還沒有辦法來比喻。可是諸位要知道,我們的神識一彈指就到達了,所以夫子說「遊魂為變」,很有道理。

  「遊魂」是正確的,如果講「靈」,是錯誤的。為什麼是錯誤的?如果這個魂要是靈的話,你們想想,到這個世間來投胎,誰願意投胎到貧窮家裡?要是靈,自己可以選擇,一定選到大富大貴人家,生下來就享福。投胎來的時候做不了主,這個魂不靈,所以佛家講這個魂是「迷魂」,迷魂顛倒,佛家講的。魂不靈,它迷,所以它才到六道去輪迴,特別是在三惡道,哪有靈它會跑到三惡道去投胎?不可能的事情!夫子沒有說它迷,說它遊、它動,講他的動態,這個描繪得好,所以它的速度大。但是諸位要曉得,它有來有去。我們說它不生不滅,這個遊魂不生不滅,這個不生不滅是方便說的,不是真的。要是說真的,真的它也有生滅不過它要是徹底覺悟,它就滅了,如果沒有到徹底覺悟,它存在。

  我們可以說,我們自己這個遊魂,無量劫一直到今天,往後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六道時間還長得很,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它滅了之後是什麼?它滅了之後就是真如自性。世尊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自性,自性就叫做阿賴耶,所以阿賴耶的體是真如自性,也就是真如自性帶了一分迷情、迷執,就稱之為阿賴耶。這一分迷要是徹底破掉了,阿賴耶就叫做真如、就叫做自性由此可知,阿賴耶並沒有滅,它是一個轉變,變成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迷了,就變成阿賴耶,確確實實它是沒有生滅的。

  但是講到自性,自性沒有來去,確確實實「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這是講自性,自性是如來。佛在大乘經上用的這些名相,像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跟我們說的,《金剛經》有時候說「佛」,有時候說「如來」,為什麼不統統說「佛」,統統說「如來」?何以有時說「佛」,有時說「如來」?江居士告訴我們,凡是說「佛」,是從事上說的、從相上說的凡是說「如來」,是從性上說,有這樣的一個差別。

  「彼佛如來」,這是性相合起來說,那個意思就深了。性沒有生滅,相也沒有生滅,性沒有去來,相也沒有去來,這個道理就深了。世尊一般在經上少說,這些話都是對菩薩們說的、對上根利智說的,對中下根性,佛很少說這些話。為什麼?佛說這些話,我們聽了會疑惑。你說性不生不滅,說阿賴耶沒有生滅,我們聽了還能夠接受。我們這個肉身死了,我們的神識去投胎,我們能夠接受我們的神識不生不滅,我們的身有生滅、有生死,可以接受。如果講身也沒有生滅、沒有生死,我們就不能接受。我們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怎麼會不生不滅?

  佛說的話是真的。我們看這個世間,肉眼看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的現象,我們看錯了,佛的觀察正確。不但是性不生不滅,相也不生不滅,這是正確的。為什麼說相不生不滅?因為相不是真有,《金剛般若》裡頭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不是真的。有生有滅,我們誤認為是真的,把這些虛妄相當作真實,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錯誤,是我們根本的錯誤我們的人我執、法我執,都是從這個錯誤的觀察所產生的。於是這一個錯誤引導我們生生世世不能解脫,造成長劫輪迴,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

  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了真話,真話這些現象是什麼?佛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一個事實真相,我們永遠沒有辦法觀察到現在科學技術雖然發展到今天,依舊沒有辦法觀察到。佛給我們講,所有的現象,虛空法界都是剎那生滅,它的時間太短、太快了,幾幾乎乎生滅同時說生,生已經滅了,說滅,滅底下又生了。生滅既然同時,所以佛就用一個名詞來說,「不生不滅」。諸位要曉得,假如真的沒有生滅,不生不滅這一句話說得沒有意義、沒有意思確實有生滅,生滅幾乎是同時,所以才說不生不滅。「不生不滅」這一句話可以解釋為「生滅同時」、「滅生同時」。

  我們今天所看到一切境界相,是生滅同時的相續相,不是實相。這個相續相就像我們看電影,用電影這個比喻,諸位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電影放映機它放映出來的影片,我們都知道,電影影片放在放映機裡面,放映機的鏡頭打開,這一張片子放出去了,再把它關起來,很快換上第二張,鏡頭再打開,第二張出現了。它的速度一秒鐘二十四張,一秒鐘它這個鏡頭開關二十四次,每一次放一張,一秒鐘連續放二十四張,相續相,我們看到電影銀幕上的畫面,就像是真的一樣。換句話說,我們這個眼睛就上當了,沒有看到真相,看到的是虛幻的相續相。佛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間,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就是這一種虛幻的相續相。這個相續相的速度比電影放映機快多了,電影放映機一秒鐘才二十四張。佛給我們說明這速度多快?《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裡面所說的,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就好像我們鏡頭開關,一彈指,我們連續彈指,我們彈得很快,一秒鐘我可以彈四次,你們想想看,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我們怎麼能覺察得出來?所以誤會把這個境界當作真實,不知道它是剎那生滅。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性不生不滅,相也不生不滅,性沒有去來,相也沒有去來,所以說性相不二,你才能入不二法門性相是二,你沒有覺悟,性相確實不二。

  佛所講的一剎那九百生滅,是真實說還是方便說?我的學習,我認為佛依舊是方便說如果真實說,速度比這個還要快,我們可以把它證實。但是佛說法的目的,是教我們明瞭一切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沒有生滅去來,只要懂得這個意思,佛說法的目的就達到了。至於究竟那個速度快到什麼程度,到時候你自己就明白了,不需要講解。什麼時候你明白?大乘經上佛說的,圓教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叫不動地,見到阿賴耶的狀況,阿賴耶動作轉變的狀況八地菩薩才見到,七地菩薩還見不到,你才曉得這是多麼深的定功。宇宙人生真相八地以上這才親自證得、親自見到七地以前都是聽佛的教誨,自己也能夠證得,證得個彷彿,沒有看到事實真相。譬如佛在《仁王經》上講的一剎那九百生滅,我相信九百生滅這個境界,圓教初住菩薩一定證得八地菩薩看到的事實真相決定不止九百生滅。

  明瞭這個真相之後,我們的人生觀,今天講價值觀,你就改變了。我們到這個世間來,目的何在?意義何在?不一樣了。真正明白之後,我們可以說一句總話,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的?來學習的。中國古大德講的話有道理,「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這個話很有道理。我們是來學習的,生生世世都是來學習的,學習到一定的層次,就出了三界,再往上提升,就出了十法界。我們拿學佛來說,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在學習,沒有別的事情。在哪裡學習?生活當中學習,工作當中學習,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學習,學什麼?學覺悟。佛法裡面,你們大家受皈依的時候,傳授你三寶覺、正、淨,學覺悟,學正知正見,學淨而不染這三句話,「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我們生生世世就學這三句。

  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學習的標準在哪裡?佛所講的經典是標準。學習的榜樣在哪裡?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生在我們世間,給我們做了榜樣,最好的模範,八相成道歷代這些菩薩祖師大德們,無一不是給我們做好榜樣。我們能看得出來嗎?我們能體會得到嗎?果然你看出來了、體會到了,你就會學了。你要是看不出來、體會不到,你還是沒有辦法學,你學不到縱然想學,你學得不像,不像一個覺悟的人,不像一個正知正見的人,不像一個清淨無染的人。

  所以首先你要會看。釋迦牟尼佛示現,門道看出來了釋迦牟尼佛說法,我也聽懂了「願解如來真實義」,不但世尊講經說法我們願解他的真實義,世尊種種示現我們也要解他的真實義。「菩薩學處」,我們發心學佛的人都是菩薩,大家都是菩薩,初發心的菩薩學處,你到哪裡去學?你學什麼?你怎麼個學法?這是經典裡面都方方面面教導我們,我們要細心去觀察。所以,它這一句話裡面的意思很深很廣。「過去、現在、未來」,這是凡夫的錯覺,決定不是真實的。

  法相唯識宗的經論入門課程,基本課程、入門的課程,諸位都曉得,《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的,這是法相入門的課本。百法裡面歸納為五大類百法是把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一百類,便於教學,這一百大類再歸納成五大類。第一大類是「心法」,講八識、八心王,講心法。第二大類是「心所法」。心所法是什麼?就是這八個心王它所起的作用,我們今天講心理作用,可以分為五十一類心理作用。第三大類是「色法」,色法是屬於物質,我們講心跟物,現在人講唯心、唯物,第三大類講物、物質。第四大類是「心不相應行法」,確實它有這些法存在,它也起作用,這一類的法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但是它與心、心所、色法又脫不了關係,所以就立了這一類,叫「心不相應行法」。用現在的名詞來說,「心不相應」是現在人所講的「抽象概念」,抽象的,沒有事實。佛跟我們說,空間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時間也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實。這二十四個不相應裡面,「方分」,方是講四方、上下,這是講空間,方分「時分」,時分是時間,講過去、現在、未來,都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頭。所以要曉得,這是一個抽象概念,我們今天講「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過去、現在、未來」,全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實。

  現在科學發達,資訊發達,交通便捷,我們現在知道有時差。我們新加坡這邊晚上,你肯定我們地球現在是晚上嗎?美國正是白天,哪裡是晚上?所以你要說地球晚上,對,沒錯說地球現在是白天,太陽照著,也沒有錯,現在人懂得。如果在從前那個閉塞的時代,你要說現在晚上太陽還照我們地球,人家不罵你?人家說你胡說八道!我們住在赤道這個地方,一天二十四小時如果你要是住在南極、北極,一天是三百六十天。南北極諸位都知道,半年白天半年晚上,你在南北極,要是說一個晝夜叫一天,南北極一個晝夜叫一天是我們這裡的一年,我們這裡一年他們是一天。現在這些事實,我們都明瞭、都明白了。這地球上已經有這麼大的差距了,離開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時間、空間更不一樣。

  要曉得這是一個抽象概念,決定不是事實。所以佛答覆阿難尊者,是從事實真相來跟他說的。阿難尊者所問的,是我們凡夫概念當中的跡象。佛依二諦說法,阿難問是依俗諦,佛的答覆是依真諦,這個才是事實真相。

  現在我們要更深一步的去探討。「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我們怎麼樣?現在回來要問問我們了,我們這些六道凡夫跟佛比一比,怎麼樣?如果給你說真話,跟佛一樣的。我們現在跟佛的差別在哪裡?就是迷、悟,除了迷、悟之外,毫無差別。這個話大家要冷靜想想。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向六祖能大師提出諸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我們六道凡夫,來有所來,去有所去,有生有滅。假如我們提出這個問題,去問六祖惠能大師,惠能大師一定說「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我相信惠能大師一定是這個說法。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我們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兩樣在哪裡?兩樣在迷跟悟,諸佛菩薩覺悟,我們迷惑。我們迷惑,沒有去來以為有去來,沒有生滅以為有生滅,所以去來生滅在凡夫還是一個抽象概念,去來生滅都是屬於不相應行法。這些話說得是深一點,但是對我們修學很重要。你果然能聽懂了,當下受用就不可思議你要沒有聽懂,你曾經聽這個說過,以後多聽了,你不會懷疑,你不會反駁,對你修行就有進步,斷疑生信。

  由此可知,學習覺正淨是多麼重要!你要想真正得到覺正淨,那你一定要破迷邪染,你要遠離迷邪染,我們要過健康快樂自在的生活。所謂健康,沒有一絲毫缺陷叫健康,有絲毫欠缺就不健康,有絲毫的障礙你就不自在《華嚴經》裡面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才叫得大自在。如何能夠得到?那就得學,認真努力的學習,只有通過學習,你才能真正得到,不學怎麼行!從哪裡學起?佛在大小乘經論裡面教得很多,有層次、有漸學、有頓悟,天台家講的化儀、化法,這些都值得我們做參考。真正關鍵之所在,你要把你學習得到的要實現,現在人講「落實」,你所學到的東西不能落實,不但你不能證得,你也沒有辦法把你這個覺悟向上提升一級。

  我們用菩薩的級別來說,大乘教裡面講菩薩,從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二個級別。這個級別,跟諸位說,是大分細分,每一個級別裡面還要分很多級別。像念書一樣,從一年級念到五十二年級就畢業了我們同一個年級裡面,假如說也有五十二個學生,考試從第一名到五十二名,一級裡頭又有五十二個級別。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就是古德所講的,積小悟就成大悟。小悟是什麼?是在我同這一個級別裡面,不斷向上提升在我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上我們要爭取第一名,這叫小悟。大悟是從這一個級別升到另外一個級別,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二年級升到三年級,這就好比是大悟。

  菩薩道說遠很遠,說近很近,這就告訴你,沒有遠近,修行的時間沒有長短,都在迷悟。悟了,路就近了,時間就縮短了迷了,時間就延長了,路途就遙遠了,就這麼回事情。《楞嚴經》上說得好「性真常中,求於迷悟生死去來,了不可得。」《楞嚴》在佛法裡面,古人常講「開智慧的《楞嚴經》」,說得不過分。《楞嚴經》裡面說真相、說真話說得多,其他經裡面世尊俗諦講得多真諦講得少,《楞嚴經》上真諦講得多,俗諦講得少換句話說,如來於法身大士們境界講得很多,是很能夠啟發我們,很能夠幫助我們覺悟。這是理明白了,跟諸位介紹到此地。下面要跟諸位說明的,看底下經文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

  這是從相上講前面從理上講,現在跟你從相上講。阿彌陀如來,跟諸位說,還在學習他學習已經畢了業,畢了業之後回過頭來當老師,老師教學生,一定要示現學習的榜樣。由此可知,佛法裡面的學習沒有終止的,成佛之後還要學習那個學習不是為自己,為眾生,給眾生做榜樣,給眾生做模範。就像經論裡面所說的,我們這部經上也講到,在第二品就講到「八相成道」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到娑婆世界示現成佛,這一次是第八千次,不是頭一次來,這一次是第八千次,在我們這個世界。在十方諸佛世界裡頭,那就不知道是多少次了,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是第八千次。由此可知,他沒有休息,自己學成之後,再教化別人。就如同我們現前的培訓班同學一樣,前幾屆你們已經學會了,這個第五屆,將來第六屆招生了,你們就教了,你們就在示現了,永遠沒有間斷。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懂得這裡面的目的跟意義。目的是自覺覺他,孟子所謂「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這是教學。

  當我們智慧不開、沒有覺悟的時候,我們要依靠老師幫助我們,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覺悟我們智慧開了、覺悟之後,我們要幫助那一些還沒有覺悟、還沒有開智慧的人。輾轉度化,不疲不厭,這是諸佛如來為我們示現的。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明白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學佛,自己認真學,自己學,同時也就是做出樣子給別人看,所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兩句話我們要常記在心上。如果我們常常把它疏忽掉,常常忘掉,自己煩惱習氣又起現行,那是什麼?那是自己沒有能力提起自己的覺悟。古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的覺提不起來。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真正提得起,才不至於迷失?古時候有一個人做了一個很好的樣子,你們如果真的提不起來,向他學習。什麼人?《俞淨意遇灶神記》,他比袁了凡高明太多了,他能提得起來。袁了凡提不起來,常常迷失,三千樁善事做了十幾年才圓滿,什麼原因?常常忘掉,整整十年三千樁善事才圓滿,這個不容易成就。俞淨意的成就比袁了凡還要殊勝,他自己沒有把他改過修善這一段事蹟寫出來,了凡先生是因為教訓他的兒子寫出來了,俞淨意比他要更殊勝。《俞淨意遇灶神記》是他的同鄉羅居士給他寫的,不是他自己寫的。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要發勇猛心,精進不懈,把自己的毛病習氣要革除,我們才有步可進。最怕的是因循,馬馬虎虎,隨隨便便,這樣決定空過了一生,你怎麼會有成就?

  法藏菩薩,實在講,也都是示現的久遠劫已經成佛,哪裡是剛剛在極樂世界成佛!這一次在極樂世界,建造極樂世界這個道場,示現成佛,就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同樣的目標、同樣的義趣,我們要能體會。『酬願度生』,他在因地曾經發過願,像我們一樣,我們也曾經發了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這個願,你要說無心,他還有心你要說有心,又像無心,天天在發願,發了不兌現。發願的時候很像這麼回事情,這一句話念完就忘掉了,「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句話沒有了,度眾生的念頭沒有了,也就不度眾生了。我們今天發的是這個願,口裡有的時候有願,口裡沒有的時候願就沒有了,這個願隨著我們的音聲生滅,這個願是生滅法,所以它不管用。什麼時候你發的這個願兌現了,這個願就起作用。所以,成佛之後他要隨類度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應這個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你就給他說什麼法。佛菩薩沒有一定的形相,佛菩薩沒有定法可說,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我們現在就要學習,不是說等到成佛之後再酬願度生,現在就要幹,這叫學佛。我們現在全心全力去幹,跟阿彌陀佛行願才相應,我們求願往生,決定得生,我們臨命終時,佛決定來接引,為什麼?願、行相應。

  千萬不要有一個錯誤觀念,我現在還沒有學成,我要跟眾生說法要說錯了,那要背因果,古大德常講「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嚇得我一句話都不敢講,這是錯誤的。你要曉得,他是因為錯下一個字轉語,那只要我不錯就行了。我今天沒有智慧,焉能不錯?孔老夫子教給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個教訓好,佛也是這樣教我們。這一句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就給你講得很清楚這一句我不知道,我知道得不清楚,沒有把握,沒有把握我就把經文念一下就好了,念沒有錯。人家說「法師,你這個經文念下去沒講。」我沒講沒有錯,我念了就行了,我不一定要全講不會的,我就念,會的,我就講,你就不會犯錯誤了。這個辦法我們要會學,學了才能夠酬願度生,現在就可以幹。

  我們看古人的註解,我過去學《楞嚴經》,我就讀過許許多多古大德的註解。明明看到這個經裡頭很重要的意思,看他囫圇吞棗的就過去了,我們懷疑,「這個重要,他為什麼不註?」我們就拿著這個註解的本子去問李老師,李老師看了皺眉頭「他也沒有搞清楚,他不懂。」我們明白了,這個話是真的。於是我們再參考別的本子,看看別人對於這一句註得怎麼樣,再去找別的本子實在找不到可靠註解來講,那我們就念念就算了,經文念一下就好了。這樣我們才真正肯酬願度生。度生就是幫助別人,時時刻刻記住幫助別人,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你果然肯這樣做,那就恭喜你了,你得三寶威神加持。幾乎許許多多講經的法師都有這個經驗。

  過去諦閑法師講《圓覺經》,他自己寫《圓覺經講義》,可見得他準備得相當充分,寫成講義在講台上講。可是講的時候有的時候發揮,超出講義的範圍。聽眾當中有幾位大德居士,以江味農老居士為首,這些人聽經都做筆記,筆記做完之後全部交給江味農居士整理,把它會集整理,第二天送給老和尚去看,請老和尚改正。老和尚一看「這是誰講的?」「昨天晚上聽你講的。」「我講得這麼好?」佛菩薩威神加持的。所以他們的筆記,一部經聽完之後,他們筆記也出了書,《圓覺經親聞記》。你們看《諦閑法師全集》,你看看序文裡頭寫的,《圓覺經》它有《講義》、有《親聞記》,《親聞記》是那一些居士們寫的。佛菩薩加持,你只要真心肯幹!

  我學講經,我得力於李老師一句話,「至誠感通」。老師當年教我們講經談何容易?這不是小事,大事!就佛法方面來說,你要通達三藏十二部,你不通怎麼講法?就世間法來講,你要通達世間一切學術。那個時候他就說不說別的,就說中國古時候的《四庫全書》,你要是不能夠通達,你講什麼經?以這個標準的話,那我們全部被淘汰掉了,這個佛法在這個世間決定斷滅,誰有這個能力?以後老師就教我們方法,他是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我們不是講經,我們是講註解,等於說把古人的註解,古人註解是文言文寫的,我們在講台上把它翻成口語,我們初學講經是這個辦法,講別人的註解。這個不要緊,講錯了,註解的人負責任,我們不負責任,只要我們依照他的註解講,不要自己加意思在裡頭。自己加意思在裡面,就怕自己出了問題自己不加意思,完全照註解講,講錯了,責任他負,我們沒有責任。放心去學講。

  更進一步,老師教我,送了我四個字,「至誠感通」。他老人家教我我們要通達世出世間法不可能,可是有一個辦法。什麼辦法?求感應,用求感應的方法來通達。用什麼方法來求感應?誠!至誠、真誠到極處就通了,在講台上講經超出你準備範圍之外。老師這樣教我,我就真的學著去做,果然有效。所以我最初講經,我講經到今年四十二年了,頭十年我有準備,十年之後全靠感通,不準備了,全靠感通。

  所以我常常給你們同學講,我講的都是句句真話。我把我的身體在講台上借給佛菩薩用,說出來的話不是我說出來的,佛菩薩藉著我這個口說出來的。我肯把身體借給他用,你們很吝嗇,不肯借,那有什麼法子?所以我勸導你,你們要發心肯借,身體借給佛菩薩用,那就靈了。一上講台,經文一翻開,字字句句無量義,講不完!決不是自己能力,自己能力,平常你問我一句,說老實話,我講不出來。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也非常感激諸位同修,我也沾你們的光,彼此都沾光我用真誠心求感應,諸位要沒有福報,我就沒有感應了,所以也蒙諸位的福報,善根、福德、因緣。所以我上是感謝佛菩薩,下面是感激你們每一位聽眾,你們不發心到這兒來聽,佛菩薩感應就沒有了。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一句都不假。

  這樣你就曉得,我們學一句就要教一句、要傳一句,學兩句就要傳兩句,千萬不可以「等我學好了,我再來傳」,那你要等到哪一年?等到死,自己還覺得沒有學好,那不就完了?你一生所學的都帶到棺材裡去了,對於這個世間、對佛法毫無貢獻。這個觀念錯了,不能有這種想法,應當大著膽子。今天這個世間介紹佛法的人不多,我們再不幹,誰來幹?真有大德,有大智慧、有大福德的人他們來幹,我們好,我們退下來做學生沒有人幹了,我再不出來幹,怎麼辦?我們要常常想到這一層,「我不出來怎麼辦?」一定要勸自己出來弘法度生。

  阿彌陀佛『現在西方』,諸位要看清楚這兩個字,「現在」。「現在」這兩個字怎麼講法?是不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說法意思淺。那應當怎麼講法?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在西方。西方又成了問題,地球是圓的,我們往西方走,走了走了又走回來了。所以有人就問「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這問題來了,我們現在坐飛機,從西方去飛,大概飛了二十幾個小時又飛回來了。西方,沒有西方,到底哪裡是西方?就在地球上,每一個經度往前面看是東方,往後面看是西方,移了一度,東方又變成西方,西方又變成東方,方向是抽象概念。佛為什麼要說一個西方?因為閻浮提眾生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因此需要指方立向,讓你的意志能夠專注,用意在此地,並不是真正給你說個西方,是希望你心不散亂,你能夠向著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心專注,是這個意思。只要你達到一心,感應就現前了。

  我們念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是一個訊號,阿彌陀佛不管在哪裡,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的波像電波一樣,我們這個心波在發射,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就能收到,感應道交,就像無線電波一樣。這是從理上講,沒有方位,沒有時空,所以古德才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什麼?沒有來去生滅。你一定認得有一個西方的時候,你就有來去生滅,你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沒有得一心不亂,這是從理上說。

  從事上講,給諸位說,佛所講的西方不是說我們地球的西方我往年跟人家講,有人來問,我跟他講,是銀河系的西方。這個講法在事上講,也能講得通。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在整個銀河系的旋轉角度很小,沒有離開它的方位,能講得通。但是世尊的教區是娑婆世界,娑婆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三千大千世界的西方,應該是這樣一個佛世界的佛土,應該是如此。如果以娑婆世界為中心,在娑婆世界的西方,可以說一萬二千年移動的角度才幾分,一度都不到,這個說法肯定不錯,可以用這個說法。這是從相上說、從理上說,我們都要懂。

  『去閻浮提』,「閻浮提」是指我們地球,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星球。『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百千俱胝那由他」就是《彌陀經》上講的「十萬億」,這裡頭用的單位是印度梵文的單位,翻成中國的單位就是「十萬億佛國土」,佛剎就是佛國土,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但是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佛國土也有大小不相同。有的佛國土,一尊佛他的教區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也有佛他的教區是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乃至於十個、二十個大千世界不等。因此「十萬億佛國土」又有不同的說法,一個是指十萬億個諸佛如來的教區,另外一種也可以指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兩種說法都能講得通。但是你要說哪個對、哪個不對,那就很難講了。不要在這上面去分別,不要在這上面去計較。一定要知道,十方世界眾生欲求極樂世界,無論距離多遠,剎那之間就到達,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空間跟時間不是問題,問題在一向專念,「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發覺悟的心,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不肯全心全力去幫助人,什麼原因?迷而不覺。實實在在說,要常常檢點自己,要常常覺悟。覺跟迷區別在哪裡?什麼叫覺?什麼叫迷?我們凡夫很難界定。好在佛在大小乘經論裡面給我們舉的事例很多,總而言之,念念為眾生就是覺,念念為自己就是迷,從這個地方揀別,比較容易,也很妥當。我把我所知道的,決定沒有吝嗇、決定沒有保留,和盤托出,供養大眾,這是覺的行為。我幫助別人,還要留一些,這佛講「吝法」。為什麼要留一手?怕將來別人超過我們。這是迷,這是不覺。

  迷悟的果報差別很大。覺悟的人諸佛菩薩歡喜,常常幫助他、加持他迷的人得不到佛菩薩加持,果報愚痴,他吝嗇、吝法。吝財的人貧窮,吝法的人愚痴。所以我們幫助別人毫無吝嗇,全盤托出,你的智慧天天增長,你命裡頭那個財富天天增加,絕不吃虧。這個話佛講得太多太多了,我們學佛的同修,乃至於出家眾,我想我們聽了總不只一千遍、兩千遍、三千遍。我相信不只三千遍,可是怎麼樣?依舊吝嗇。到底要講多少遍,才真的把你喚醒?可能到十萬遍、百萬遍、千萬遍、億萬遍,這才覺悟。真的不是假的,這話真的。

  所以佛陀對重要的開示不斷在重複,「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話佛在一切經論裡頭,我的看法,絕對不會少於一萬遍。佛為什麼講得這麼多?我們現在才恍然大悟,沒有這麼多,聽的人不會回頭。凡夫確實健忘,聽了之後怎麼樣?立刻就忘掉。他要不忘掉,他就會落實,他就會做到。為什麼不能落實?忘掉了。念經的時候清楚,提醒著,一轉頭就忘掉了。這就是世間人一般講劣根性,太嚴重了。如果我們學習到的東西理解了,立刻能落實,成佛何用三大阿僧祗劫?《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為我們示現的一生成佛,《法華經》裡面龍女八歲成佛,到底是什麼道理?他只要聽一句就記住,他不會忘掉,他明白了他立刻就落實,一生就成功了。我們是太健忘了,這是我們嚴重的障礙。

  「現在」這兩個字講得多麼親切,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現在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下面講,『有世界名曰極樂』,著重在「有」,不是假的,確確實實有。所以蕅益大師他接受淨土法門之後,他念《阿彌陀經》,《彌陀經》上講了三句話,說「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他讀了這三句,他把他的號改了。就像了凡先生,原名「學海」,覺悟之後改名「了凡」蕅益大師看這三句經文,改名「西有老人」。他把他的別號改成「西有」,真正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確實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佛現在在那裡說法,嚮往之心油然而生。

  但是我們要曉得,要知道事實真相。阿彌陀佛在西方世界示現這個淨土是方便示現,就跟我們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娑婆世界一樣。但是娑婆世界沒有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殊勝,這個原因我在前面曾經跟同修們報告過。西方世界何以那麼殊勝?這就好比我們蓋房子、我們住房子,娑婆世界是老房子,幾十年的老屋,所以這個房子裡面當然有很多破舊的地方,常常需要修補西方極樂世界是新造的房子,完全是新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才十劫,新造的,所以樣樣都殊勝。我們買新房子,那就到極樂世界去,買舊房子,那就在娑婆世界,這個比喻大家好懂。另外再舉一個比喻,諸位再去體會。像現在許多國家都開放移民,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移民去的。諸位曉得,沒有生死,我們移民去的,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丟了,我們的神識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換一個身體,蓮花化生,這個身體的相好光明,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成佛,這個世界是一個老的世界,許許多多如來在這裡成佛,走了之後,第二位佛又到此地來成佛。釋迦牟尼佛法運走了之後,底下一尊佛是彌勒,彌勒菩薩來成佛,老地方,舊的世界。不像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新造的新造的,換一句話,它裡頭沒有原居民。老世界裡頭有很多原居民,原居民習氣很重,很難度,你得要好好調教他,這個難。西方極樂世界是新造的世界,各地方去移民,移民條件限得很嚴格,不夠水平的不要,所以它好,盡挑揀好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好人,沒有壞人,你看看經上講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它的條件是要上善。換句話說,至少在我們心目當中講,把這個水平降得很低很低了,上品十善這是我們講這水平降得很低,上品十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你要曉得發菩提心裡面包括什麼?「淨業三福」全包括了,你一定都做到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做到了,「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也做到了,「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全都做到了,然後一向專念。所以你看看他挑選的這些移民的人,他是這個條件才去的,你沒有這個條件去不了,單單念佛去不了。

  現在日本傳的本願念佛,我們要知道,不可靠。為什麼?跟經上所講的條件不符合。最低限度要把三福完全做到,三福裡面包括十善業道,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那才叫上善,這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爭取移民的對象換句話說,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善人,阿彌陀佛都歡迎,請他們到極樂世界去。心行不善,雖念佛也不能往生,只是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阿賴耶識裡頭下一個阿彌陀佛的種子而已,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