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阿彌陀經  (第一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1-0001

  《佛說阿彌陀經》,法施會錄影講座,今天開始錄製第三部經,我們選擇的是《阿彌陀經》。前面曾經錄過《六祖壇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事佛吉凶經》是學佛的初階,也可以講是學佛人第一部應當讀的經典,使我們了解佛法的大意,以及修學的態度、方法;《壇經》是禪宗的根本。今天我們開始錄製這部《彌陀經》,這是淨土的根本。這三部經首先錄出來,也是大乘佛法修學最重要的典籍。尤其是在中國的佛法,我們可以這麼說法,中國佛法的特色就是在禪宗與淨土。當時考慮錄這部經,我們也想用最短的時間跟諸位做個介紹。以後想想,這是一部很重要的經典,考慮到最後我們還是不受時間的限制,總希望幫助諸位對於這個甚深經典的理解以及修學。我們決定採取蕅益大師的《要解》,做為這次研習的依據。蕅益大師的《要解》流通得很廣泛,最初它是被收在《淨土十要》這本書裡面,印光大師有一篇序文。《淨土十要》各個地方都可以能夠看到,就是一般寺院、佛經流通處都有,在台灣曾經翻印過很多次。這部書是修學淨土的寶典,可以說是無上的法寶,也是蕅益大師一生心血的結晶。

  在民國初年,圓瑛法師曾經為《要解》作了《講義》,寶靜法師也有《親聞記》,這兩部講義都寫得非常好,因為這兩位大師都是近代人,在佛法修學都有相當的成就。這兩部講義,特別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在我們本地普遍為大家所歡迎,也是普遍為大家所愛好。這個《講義》的本子流通得很廣,我們華藏法施會也不例外,我們應大眾的要求,在去年我們也影印了大師的《要解講義》。同時我們將《彌陀經》的講義以及圓瑛法師的《勸修念佛法門》,再加上《西方確指》,把這四樣東西合印成一冊贈送給大家。這個本子是精裝本。第一篇就是《彌陀經要解講義》,第二篇是《阿彌陀經講義》,第三篇是《勸修念佛法門》,這三種都是圓瑛法師的著作。末後《西方確指》雖然是扶鸞著作成,但這個確實是菩薩講的,不同於一般的靈鬼,這裡面所說的都是非常正確的佛法,而且很合乎佛陀教導的修行方法,值得我們採取。這篇文章,印光老法師也有序文給我們介紹,所以我們將這四本書合印成一本,供養給發心修淨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位同修。

  《要解》最初是被收在《淨土十要》,剛才我跟大家講過。《淨土十要》,我這個地方用的本子是香港翻印的本子,原本《淨土十要》,這個本子一共是有五冊。在本省所流通的《淨土十要》大多數是用這個本子翻印的,有些它是照原來這個樣子印成五冊。也有的它把五冊合訂成一本,精裝一冊,《十要》就裝訂成一冊。這個本子都很好,不管它是五冊裝也好,一冊裝也好,內容都是一樣。真正修淨土的,這部書不可不讀,特別是近代淨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對這本書非常的重視。我們如果是發心修學,這可以說是淨宗必讀的經典,也是我們主修的經典。《十要》,顧名思義它裡面有十種,其實後來的大師還有很多東西附在裡面,不止十種。經只有一種,就是《阿彌陀經》,其餘多半都是論典。

  經本子就是註疏我們選定之後,決心依照這個本子來給諸位講解。這個本子我們盡可能在電視畫面上,把重要的都會寫在字幕上介紹給諸位。至於經本,我們就不必像從前一樣來影印贈送了,就是這個本子流通得很廣,諸位隨時可以得到。前面兩種那是不得已,《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流通得很少,一般人找不到這個本子。《壇經》雖然流通得很廣泛,曹溪原本很少見,有許多人沒有見到這個本子,我們必須要流通,要將這個本子贈送給諸位。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第一次照理講,我們要講玄義,就是把經典的內容先給諸位做個介紹。可是我覺得在沒有講經之前,我們先把淨土的大意,給諸位做一個概略的說明。今天就提出一個題目代替玄義,「淨土科學觀」,這是過去學校裡面提出這個題目,是個專題講演的題目。

  今天第一次,我就把這篇跟諸位做個介紹,首先我們要說明就是「一般的誤會」,不但是社會對我們佛法的誤會,乃至於學佛的人也免不了這種誤會。「宗門」指的是禪宗,「離言說,指心性」,禪宗所標榜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離言說,指心性,這是相當高的境界,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換句話說,對宗門無從下手,這是難。「教下」,包括華嚴、天台、三論、唯識,這幾個宗派都是屬於教下,教下「多言理,少說事」。有些人誤會這些人玄談,教下玄談、清談,理說得很玄,於事無補,好像所說的都是空話。實在是很高明,不是中下根性的人所能夠體會得到的,於是乎宗門教下變成「士大夫所宗」。他們這些社會上有學問、有地位的人去學佛,總是宗門教下裡面去探討。對「淨土」就忽視了,這是產生了很大的誤會,因為淨土的經典「多說事,少說理」,大家認為這叫「老太婆教」。我在學佛的初期也有這樣的誤會,看看《彌陀經》,這沒什麼希奇!好像一看就懂,這種經還用得著講解嗎?一看就明瞭,似乎不是對知識程度高的人所說的。這種見解,這樣的觀念,都是「未解佛法根本,事理不二,法門應機,萬法一如之正覺也」。到我們學佛學了幾年之後才發現到,我們從前的確是誤會,的確對於淨土錯解了。真的不曉得淨土是佛法的根本,說理也好,說事也好,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事不二。所謂宗門、教下、淨土,乃至於八萬四千法門,乃是世尊應機而說。不管怎麼說法,總而言之,萬法一如,所謂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才是正覺。

  何況這個法門,淨土法門在所有法門裡面,的確它是根本法門。這個意思,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得很清楚,華嚴會上世尊是以善財童子,做為大乘修行的榜樣。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中得根本智,以後出來參學,在參學過程當中,第一位他所遇到的善知識吉祥雲比丘,《四十華嚴》所講的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教給他的就是念佛法門。諸位要知道,第一位善友傳授給他的法門是念佛法門;換句話說,這就是修學的基礎,修學的開始。到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與我們這個法門相應,不但教他念佛,教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但勸善財求生西方淨土,普賢菩薩率領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四十一位是指的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叫四十一位。每位裡面菩薩的數量,都不是我們算數比喻能夠得知。這一頭一尾,這徹始徹終都是念佛法門,當中這些善知識所表現的就是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由此可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幫助念佛法門的,而是以念佛為主修,八萬四千法門乃是助修,這正助雙修,主修就是正修。這種教學的意思,教學的方法,在華嚴會上已經很明白的表露給我們看。我們讀《華嚴》,難道還不覺悟嗎?對於這個法門還能夠說認識不清嗎?還敢說這個法門是老太婆教嗎?試想想文殊菩薩是何等人物,普賢菩薩是何等人物,都是古佛倒駕慈航,示現在等覺菩薩的地位,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自己在修學到領悟到這層,才全程肯定這個法門之殊勝。

  我講《彌陀經》也是不遺餘力,第一次講《彌陀經疏鈔演義》,我用了四年的時間講圓滿。第二次圖書館成立之前,在李月碧講堂,我講《疏鈔》玄義,用了七十多個小時講完。然後接著在圖書館裡面講《疏鈔演義》,大概還要半年的時間可以講圓滿。第二次比第一次用的時間要多,講的也比第一次更為詳細,就是這個法門對於我們自己修學太重要了。將來有機會,《疏鈔演義》我們也計劃再錄影,製作錄影帶之中。

  誤會消除了,我們要討論本題,本題裡面我們分為五個段落來給諸位講解。第一個大段就是「信心之建立」,《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個道就是佛道,佛道的根源,信是修學佛道或修學菩薩道,或者我們這樣說,佛菩薩都是覺悟的意思,覺道,智慧之道,覺悟之道,信是它的根源。功德母,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而生的,所以信心乃是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的意思,能生一切功德。而這裡面最重要的要信什麼?「信有真性」,真性就是佛性,佛在經典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真性就是佛性。既然有佛性,皆當作佛,所謂作佛就是做個智慧圓滿的人,覺悟圓滿的人就叫做佛,佛是智覺都圓滿。這是我們首先要相信的,而後以這個信心為修行的基礎,才能夠圓滿成佛。「信有情識」,情識是什麼?迷了之後,真性迷了就變成情識,情是感情,識是分別,在一切境界裡面起了分別心。信一切事,信一切理,一切事有沒有?當然有。因為有理,有理必有事,有事必定有個理。如果合前面來講,真性是理,情識是事,信這個字非常的重要。

  然而「信有智信、有迷信」,佛法裡面取的是智信,不要迷信。今天我們講信佛,這個信究竟是智還是迷?我們要把它分清楚。如果信要是迷信,那沒有什麼大作用,為什麼?迷信不能夠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一定要智信,所以佛法常說的叫正信,正信就是智信。因此佛法裡面講的信,的確不同於宗教所說的信,一般信仰宗教的人,他信上帝也好,信神也好,他那種信的確是迷信。我們也可以說它不許可智信,因為智信你要去研究,要去追根究柢把事情搞清楚、搞明白,這才能夠相信它。如果宗教,你要把它的根底搞清楚了,那你就不信了。佛法則不然,佛法需要你把事實真相全都搞清楚,你的信心就建立了。所以佛法不要迷信,不教人迷信,它教人是破迷開悟,它教人要成就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破除迷惑,才能夠相信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

  這樣子我們現前智慧沒有開,我們今天接受佛陀的教育,對佛教產生了信仰,當然這個信仰在初期是不成熟的,所以初期的信仰叫強信,勉強的信。為什麼?因為這裡頭不是完全迷信,它是有條件的。諸佛菩薩是正人君子,是聖人、是賢人,我們相信他的人格,他不欺騙我們,他的言行決定不是虛偽的,沒有誇張的。像佛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相信這個。佛的基本戒條裡面五戒,不妄語,佛教我們不妄語,他自己當然沒有一句假話,我們是基於這個觀點來信仰。可是信了以後,佛要我們去研究、去理解,可見得佛並不迷信。佛不會說我這麼說,你就這麼信,佛沒有說過這個話,這種態度太武斷了,那是迷信。佛講我說的這些,你們去證實,這是智信;到你證實了,你就完全了解,這個時候的信才叫做真信。

  諸位看表解,「智信」是講的「明心見性,統系學問」,就是有系統的學問,這是屬於智信。明心見性,這是智信的最高境界;統系學問是智信的開端,我們現在研究佛學,佛學它有體系,它有很精密的結構組織。這個學問是屬於有系統的,統系的學問,我們今天稱之為科學。迷信恰恰與這個相反,「未究其理」就相信它,對於它所以然的道理,莫名其妙他就相信,因此這種信免不了偏見,是不正確的見解。「陋執」,執是執著,淺陋的執著。在古今求學的態度上,古人是尊重聖賢,在佛法裡面尊重佛菩薩,尊重歷代的祖師大德,他們所說的當然是有道理。為什麼?人家是有修有證,他們是過來人,所以初學的人不敢違背,這是個指路的人。世間法裡面,在我們中國,沒有一個人不尊重孔子、孟子,孔子是聖人,孟子是賢人,他們也是有修有證,過來人。

  今天這個時代,科學昌明,於是乎大家不尊重聖賢。對聖賢的話,聖賢所講的理論,教給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方法,現代人用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方法來觀察,來批評,甚至於說來批判。所以今日之下崇尚科學,古時候崇尚聖賢,在修學態度上,的確有了很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對我們來講是有利還是有害?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尊重聖賢這個辦法流行了幾千年,這幾千年當中成就的人確實不少,特別是在佛門。現在我們把這個態度、觀點轉變了,完全以科學的眼光來看,試問問,會不會有像從前那麼殊勝的成就?這是個很嚴重的大問題,是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冷靜的來探討,不能有成見,我們才能夠看出這兩者利害的真相。

  我們再看底下這段,這是講到信佛教,首先我們做個簡單的解釋,「信佛教是信仰佛陀教育的目的、理論、方法」,這叫信佛教。為什麼要這樣說明?怕的是諸位誤會,信佛教,把佛教看成一般宗教,這種信佛教是迷信。不曉得信佛教這三個字是講信仰佛陀教育的目的、理論、方法。在這個地方給諸位做個簡單的說明,佛教,佛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我們中國稱作聖人。「聖賢被下之言行」,這個被就是加披(或者有人念加被,實際上應當念加披),也就是俗話說的保佑。佑當作助講,幫助,聖賢幫助後一代的人,這個下就是下一代,幫助後一代的言語、行為,他的言語行為是指導我們修行的原理原則。教是「超凡入聖之軌範」,他走的這條路是一條標準的道路,軌範的道路,教就是這個意思,言行軌範,聖賢是超凡入聖的。諸位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你想想,佛陀的教學我們要不要接受?如果是宗教的確可以學,可以不學;如果是教育這就不能不學了。世間人說你沒有受過教育,你聽到難不難過?如果說某人他不信宗教,你聽到並不難過,也許很得意。為什麼?表示你不迷信。如果你說沒受過教育,這心裡會很難過,沒有受過教育是野蠻人,是愚痴之人。特別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是正覺的教育,是理智的教育,是大覺的教育,要是沒有去接受,的確是不應當的,不應該的。所以,信仰宗教與信仰佛陀教育並沒有衝突,無論信仰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佛陀教育,修學佛陀教育,這是應該的。

  佛教的理論方法,在這個內容裡面,「內容三藏」,藏是庫藏的意思,像倉庫。佛經傳到中國來之後分為三大類,稱之為三藏經典,「經藏、律藏、論藏」,分為這三大類。在前清康熙、乾隆所編輯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就是從三藏那個地方所啟發的。將我們中國所有的這些書分為四大類,就經史子集四藏。佛經的三藏在前,《四庫全書》在後,所以《四庫》是模仿三藏的形式來編的。佛經裡面三藏的經藏,經是定學,在這個地方特別跟諸位介紹的,經律論沒有辦法很嚴謹的把它分開,為什麼?佛當年講經說法,並沒有一定的法則,因此,每次所說的戒定慧統統都具足,換句話說,都有。現在這個經律論如何來分?只看這部經典這三個意思哪個佔得多,在篇幅上佔得重。譬如說這本經書裡面,講定的事情佔的篇幅多,我們就把它編在經裡頭;講戒律的篇幅佔得多,把它歸到律藏;慧的分量佔得多,就把它歸在論藏。其實一部書裡頭,往往戒定慧它統統都有,只能夠看這次講演偏重在哪方面來分類。所以講諸經,經裡頭也有說戒,也有說慧的,譬如說《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就是講戒律,阿難與富樓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討論的都屬於慧學,但是它總是以楞嚴大定為主,因此把它編在經藏裡面。諸如這種情形太多了。佛法的根本學問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是佛學,就是覺悟之學,智慧之學。在我們中國古人教學裡頭,也提出了三個綱領,就是「智仁勇」,與佛法「戒定慧」的確是有相應之處。也許正如古人所說,「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是不謀而合的。

  佛法的教學,是以經、以論來印證我們的知見,就是我們的常識、我們的見解是不是正確?有沒有錯誤?拿經與論做標準來印證。初學的人以這個為修學知見的標準,到你自己證果的時候,拿這個來對照一下,來印證一下,我們知見對不對。為什麼?凡是達到智慧圓滿的人,他的知見一定相同的。所謂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因為英雄還不一定成就圓滿的智慧,所以說大略相同;而佛與佛是圓滿的智慧,所謂說佛佛道同,他的知見一定相同,因此經論可以給我們做印證。而戒律則是修正我們行為上,行持、行為的標準,我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以戒律來做為標準。戒律裡頭有小乘戒、有大乘戒,小乘戒律,就是我們自律的生活規範;而大乘戒律,則是我們入眾的生活規範。由此可知,生活規範是很重要的,這是世間的秩序;如果我們失去了規範,這個世界就亂了。佛家的戒律跟儒家的禮,它的精神、它的用意完全相同,有禮,人就安了,身心安穩;無禮,身心就危險,社會就不安定。學佛也是如此,大家都遵守戒律,每個人身心安穩,身安則道隆才能入道。

  如果身心不能夠安穩,諸位想想,禪定從哪裡得到的,沒有定,智慧怎麼能夠現前。所以佛法教學的內容不外乎戒定慧三學,從初發心一直到無上道,初發心是我們初學,無上道是成佛,絕沒有違背戒律的。因為戒律這是正行,正確的行為,是從定慧當中自然顯露的,因此它是屬於性德。修德與性德相應,不是佛菩薩製作的,不是他的意思,不是佛菩薩要規範我們,不是的。這是一切人的天性,我們今天覺得,我們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戒律相違背,那是我們失去了天性,迷失了本性。本性裡面的行為就是戒律,因此戒律我們焉能夠不守?守戒律就是恢復我們的本性。

  佛法修學的目的又是什麼?這是很重要,我們要曉得佛法修學的目的所在,從「正信」開始,及至正確的理解,可見這個信就不是迷信;如果只叫你相信,不叫你去理解,這個信是迷信。信了之後一定要去研究,要去理解它,這個信是「正解」,正解就是正信。事理都正確的明瞭了,你的行為自然就正了,所以行也正。最終的目標是「正覺」,正覺是講成佛,成佛就是成正覺。我們講信是信這個,正信是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知見、行持,與十方諸佛本來無二無別。解的是經律論,信的是經律論,行的是戒定慧、是智仁勇,這樣才能夠成就大智、大覺,這是我們講到信的一點意思。

  第二段要跟諸位說明,「佛陀教育之修學」,佛陀教育的修學以今天的觀點來看,確實屬於「科學方法」,前面講它是統系的學問。因為它修學的精神著重在「慧解」,智慧正確的理解;「破迷啟悟」,啟是開啟,打破迷惑,大徹大悟。釋迦牟尼佛鼓勵這些學佛的,就是修學這個教育的這些人,要立定志願「取大道」,大道就是前面所講正信、正解、正行、正覺之道,成佛之道。如是的理解,如是的發心,而後起行,「踐行」,踐是實踐,行是行為,我們要去做到。解了以後我們要行,解是知見,知行合一,行解相應。怎麼去行?「師法佛祖」,佛是我們的根本老師,釋迦牟尼佛;祖是代代承傳這個教育的大師,這些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看他是怎麼自己修行,他們是如何教化眾生的,我們要學「自行化他」。自行化他的榜樣,一切大小乘經典裡面都有,不但是《華嚴》裡面具足佛祖自行化他的榜樣,我們這本《彌陀經》裡面也說得詳細。希望諸位在這些地方要特別留意,要好好的學習。

  還有一點這很重要,修學的態度,我們修學成敗的樞紐就在這個地方。記得在十幾年前,我初到台北來講經,有不少的同修來請教,希望我教給他們講經的方法。我當時告訴他們,學佛是態度重於方法,方法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實在說充其量只佔百分之十;而態度是成敗關鍵,它要佔百分之九十。由此可知,這個求學的態度是成敗之樞紐,決定我們修學的成功與失敗,良好的態度自然產生良好的方法。諸位如果一昧只求方法,不明瞭修學態度,這是迷失了方向,很難談得上成就。

  在方法裡面,第一條「至誠感通」,這是我過去求學,老師教給我。因為老師問我的志願,我的願望是希望能夠像歷代的祖師大德弘法利生。老師點點頭,而後告訴我,這樁事情不容易,因為弘法利生必須要通達佛法,就是三藏經典。諸位想想,中文所翻譯的經典,當時《大正藏》的書本,在台灣影印流通,這部《正藏》所收集的九千零六卷,有這樣多的分量。一個人一生去研修,能不能通達都不敢說。可是如果你只通達佛法,而不能夠通達世間法,還是枉然;換句話說,世間法也得要通達。世間法,外國的學術我們暫時不談,以我們中國的學術做個比喻,《四庫全書》這個分量,大大的超過了《大藏經》。這些年來蔡念生老居士們,幾個人編輯的《中華大藏經》,所收集的經典已經有好幾萬卷了。

  諸位想想,世出世間都要通達才能夠弘法利生,這些典籍等於說這些教科書,是不是我們一生當中能夠念得完的?因此老師就告訴我,不通達無法擔當弘法利生的責任,通達又不是一生時間能夠做得到的,這個事情難!我們應當怎麼辦?所以老師講,如果要通達世出世間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誠。不僅僅是要誠,要誠到極處,至誠,這就是求感應,要求感應才能夠通達。我們俗話講,求佛菩薩保佑,感應就是保佑;沒有佛菩薩神力加持,沒有佛菩薩真正保佑,沒有辦法通達的。

  你求佛菩薩保佑怎麼個求法?以誠敬來求,正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你有十分誠敬當然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師教給我至誠感通。我在此地不敢自己據有,今天在這個地方貢獻給諸位,這是態度裡面比什麼都重要。通是通達世出世間法,這是要求感應的,就是求佛菩薩保佑的,求的方法是用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直心,菩提心裡面直心,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比什麼都可貴的,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態度裡頭大根大本,實際上這四個字,最重要就是這兩個字,至誠,他自然就感通了。另一個就是助緣,就是師友,這是一個修學人決定不能缺少的,你要以禮去事師,要以禮去親友,友是同志,師是我們的老師,有老師、有同學。而這個同學乃是同志,志趣完全相投的同學,老師指導我們,同學幫助我們,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我們才會有成就。老師教導也是相當不容易,也是很難,古人親近一個老師,老師確實負責任來指導。

  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老子有句話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就說明世間的學問,為學是求學,你的學術、知識是要一天一天增長,這是你有進步,你有成就。可是修道就完全不相同,修道是要日損,損就是一天一天減少,減少的什麼?知見減少,煩惱減少。老子這兩句話,與佛法所講的根本原理完全相同,佛法在原理上講,斷煩惱障,斷所知障,豈不是完全相同!所以為道是要日損。一個善知識,一個好老師來教導,他不希望學生天天增長知見,每天讀經、聽經,他知道了很多事,這就壞了。為什麼?如果他要是讀這些經,讀這些理論,讀這些方法,他都記住,一天一天的腦子裡面道理多了,方法多了,在世間法講好事,在佛法裡講壞事。這正是清涼大師所說的「增長邪見」,哪有什麼好事?佛法的修學天天給你講經說法,讀誦大乘經典,目的在哪裡?目的是要斷你的知見,修學佛法難處就難在此地,它是要斷知見的。它是要在讀誦、聽經達到個什麼目的?達到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本經所提的目的,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本來無一物。那你要是增長許多知見,你怎麼能達到一心?這樁事情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智常禪師所提出來的問題,請教六祖,就恍然大悟,才真正明瞭佛「無法可說」。

  我在講席當中告訴大眾說,你聽經,天天聽經,不是不聽,天天聽經沒有聽得一個字,你就開悟了;天天看經,沒有看著一個字。天天聽、天天看,自己得的是一心不亂,得的是本來無一物,你開悟了。佛法的講演,釋迦牟尼佛講經,佛祖講經,教你去讀誦大乘經典,這個語言文字是什麼東西?是一把掃把,把你心裡面無明、邪見,把它掃得乾乾淨淨。你們看《金剛經》,佛一面說一面否定,把你掃得乾乾淨淨,破無明、破邪見,你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諸位要明瞭,如果有這樣個好老師來指點你,這是明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明師,是真正善知識。如果他要是教你,這個東西要記住,這很重要,不要忘掉,你要記得多!將來你講的時候才有材料。跟諸位說,那叫邪見,為什麼?增長知見。

  或者有老師講,這個修行要得定,這個東西最好統統不要,也不要聽,也不要看,把見聞覺知統統堵塞起來,你天天在那邊打坐就行了。這個辦法增長無明,什麼東西一無所知,這不行;真正佛法又要了了分明,又要沒有執著,這是佛法。《般若經》裡面所謂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佛法,這才是正覺。它的確是遠離無明,遠離知見,中國禪宗達摩祖師傳來的,所標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原理就在此地。不立文字,禪宗文字比哪一宗都多,可見得它要不要文字?要文字,文字是工具,它不執著文字就是不立文字。我們天天念經,不執著文字,天天念,愈念心愈清淨,愈念愈沒有妄想,愈念愈是大徹大悟,這是善知識,這是真正的好老師。

  我們能夠得這樣的老師來指導我們,來幫助我們,在佛法上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信這條裡面我們信佛,信我們的根本老師。信法,佛所教給我們的方法、理論是正確的,我們不要懷疑。信善知識,我們認識這個善知識,好老師我們相信他,他指給我們的路是正確的,他教給我們的方法是正確的。我們依照這個路,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我們一定有所成就,這個成就得清淨心。這都是修學基本的態度,我們在佛法修學上,我們應該如何做個好學生,自己具足好學生的條件,你必定會遇到好老師;自己要是沒有具備好學生的條件,縱然遇到真正的善知識,好老師,你也會當面錯過。在他會下沒有成就,那是多麼可惜,因此這個「事師親友」關係就太大了。

  因為老師有老師的尊嚴,不能常常跟老師聊天,不能跟老師開玩笑,有許多的疑難不是重要的在老師面前不敢提起,老師有尊嚴。這就需要同學,同學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可以在一起抬槓,可以在一起辯論得面紅耳赤,沒有關係。同學!彼此不服氣,可是辯論完了之後,回去再想一想,某人說的話是有道理;實在不服氣,想不通,問老師,請老師做最後決定。所以在修學過程當中,同學幫忙,那個幫助的力量確實不亞於老師。師與友對於我們的幫助,對於我們的恩德,都是十分之厚。這是在態度上,我們必須要具備的,就是要懂得的。

  底下講「善財典型」,《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他給我們做了個模範,做了個示範。換句話說,我們不曉得怎麼個修學,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態度,什麼樣的禮節,什麼樣的言語,什麼樣的方式來承事老師,善財都做出個樣子給我們看。這從前方東美先生對於《華嚴經》的讚歎,他老人家說,不但經典裡面有非常好的理論、方法,而且善財童子還表演給我們看,這個書實在是太圓滿了,帶表演的。真正是一部非常完美的智慧的教學,他認為是最理想,最好的教科書,就是《華嚴經》。

  在修學上面來說,前面也說過,離不開戒定慧,這是佛法根本的學問,三學。初期是以三學為根本,到後來則是以三慧為主修的,到什麼時候才以三慧為主修?到慧成就了,戒定開了智慧。以我們本經來說,因戒生定,這個初級的定是功夫成片,中級的定是事一心不亂,高級的定是理一心不亂。必須在高級定裡面,慧發生了,就是說理一心不亂而後開慧了。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與禪宗裡頭的明心見性沒有兩樣,事一心不亂,到這個時候,是以聞思修三慧為修學的主要的科目,所以說「初三學,後三慧」,這就是小乘。可以說是人天、小乘、權教菩薩都是三學;到大乘實教的菩薩,三慧以本經來說,就是事一心以前是三學,理一心是後,這是依三慧。「終大覺」,終極的成佛,成就大覺。

  在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法也不相同,它在方法上有「行布、圓融」,所謂行布就是次第,按部就班的有順序,有個程序;圓融是頓超,不要按次序,這是講圓融。這兩種在大乘法裡頭,可以同時的修學,譬如說「生活教育以戒」,儒家這是以「禮」,這是生活教育。私生活小乘戒,大眾在一塊團體生活,菩薩戒;比丘戒是私生活的生活規範,菩薩戒是團體生活的生活規範。像我們今天政府所訂的國民須知,就是一種生活規範。在「心理教育」上講求的是定學,儒家講靜,講靜定;在「精神教育」上,佛法講慧,戒定慧,儒家講智。它這個教學可以說對我們整個無論在精神,無論在生活上講,它全都顧到了。這裡頭有次第也有圓融,實際上生活來講,按照我們年齡,按照我們的程度,按照我們的環境,是有次第來教學的。

  同時它又講求圓融,譬如在教學方式上來說,中國古代的小學,是從兒童七歲,我們《禮記》裡頭所記載的就外傅,七歲就外傅。中國從前的家庭,是大家庭制度,不像現在的小家庭,是大家庭的組織。所以每個家都是幾代同堂,差不多都是三代、四代,甚至於五代同堂,這是個大家庭,人口一般都是幾十人到一百多人。諸位看小說,看《紅樓夢》,那就是中國一個模範的家庭,《紅樓夢》這一家上上下下有一百多人。所以它這個家庭,房屋的建築是有內、有外,眷屬女人、小孩都在內,像客堂上招待外賓的,招待外客的,外客不進到裡面。除非是自己的親戚,至親好友才能夠接見,內眷可以接見至親好友,一般都是不接見的。小孩到七歲就不跟母親,他就要到外面來,外面客堂、廂房,這些地方一般都是請老師來教學。從前的教學私塾制度,每個家裡請個好老師,聘請一個老師在家裡教自己的子弟。所以就外傅,傅是師傅,就是老師,不跟母親,跟老師。所以學生要跟老師生活在一起,接受生活教育,七歲的時候要接受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學什麼?學待人接物、學禮節、學說話,這種構想也是遵照孔夫子的教學。

  孔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德行,德行就是禮貌,就是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我們應該如何去敬重父母,如何去尊敬長輩,教禮節,教灑掃應對,教這些。換句話說,要侍候老師,實際的生活教育,他不是跟你講解的,要你做到的。尊師重道,老師喝茶,學生給他端茶來;老師要吃什麼東西,學生要給他做。年歲大一點的學生,老師出門,他要給他駕車,是實際上要做到的。因為你能夠侍奉老師,能夠服侍老師,你將來畢業之後回到家裡,你才能夠服侍父母。這是屬於生活教育,就是禮的教育,戒的教育,這就是此地按照你年齡,按照你的聰明智慧來教導。

  其次,還有一種圓融的教育,就是背誦經典,我們曉得童年記憶力是最好的時候,黃金時代。所以這個時候老師要督促學生,這叫蒙學,就是小學,教他背書。聰明的小孩一遍就可以背了,當然老師教學,也看這個學生的天賦,很聰明的小孩,一天可以背一千字,這是我們稱為是天才兒童,那很少的。一般中等的天賦,大概是五百字到七百字,能夠背這麼多;五百字以下的,這都是聰明才智比較低一點,或者背三百字,或者背兩百字,按照這個進度教他背誦。可是背誦要不吃力,譬如這個學生他聰明才智高的,他一遍就會背。譬如說給他七百字的文章,他念一遍就會背,老師就增加,把他增加到一千字。他要背個五遍到十遍,就能夠背得出來,這就是他的程度,他有這種能力,就是十遍他能夠承受。十遍背不出來,這字數要減少,為什麼?不是他能力負擔得了的,所以減少,這就是背的長短是每個學生不一樣的。

  他十遍能夠背出來,老師要督促他,就背遍數,在一般講總是一百遍以上,叫他念,要背上一百遍以上。天賦高的背個一百遍,差不多可以了,他能夠記得住;程度要是差一點的,根性要是愚一點、笨一點的,要背兩百遍,遍數要加一倍。為什麼要背這麼多遍數?諸位要曉得,這個遍數背下來熟透了,他將來一生都不會忘記。台中李老師,諸位曉得他今年九十三歲,他寫文章不要去找參考資料,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他為什麼記得那麼多?他什麼時候念的?小孩時候念的。所以他一生都不會忘掉,這是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學法。

  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把它挑選出來,精采的、重要的,大概都在十二、三歲以前全部把它背完。諸位要曉得,就是背一百遍到兩百遍背完,這個階段裡面所背的這些經書,沒有講解的,不會告訴你這個怎麼講法,這裡頭什麼道理,不講,只教你背,就是把東西背熟。諸位要曉得,這裡頭有很深的意思,這是訓練什麼?訓練根本智。為什麼?他要不背書,那個小頭腦也會胡思亂想,也會增長邪見。你們不相信,你看看現在這些兒童,他的小頭腦裡頭他想些什麼?一樣的。他要背那麼多書,一天到晚他要背、他要記,他就沒有妄念。所以背書這個方法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是圓融的,它不是屬於行布的,不是屬於次第的。

  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位想想,他一心一意在那邊背書,他什麼妄想都沒有,當然就諸惡莫作了。經書是聖人的言教,智慧的結晶,念這個東西,背這個東西,豈不是眾善奉行。你看戒律有了,背書裡頭有了戒律;背書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所以你專心背書,定學有了;背書從頭到尾一個字不錯,一句不顛倒,這就叫做慧學。所以背書它的目的,你說是東西完全記得,那是第二個目標,第一個目標裡面成就戒定慧,是一次完成,這個方法妙絕了。這是根本智的修學法,而且是一次完成的修學法。根本智有了之後,再求後得智,他小學念完之後,到了十三、四歲,所有的書統統都背完,這個時候怎麼樣?出去參學。哪個地方有有學問的人(大儒)他講的東西講得非常好,到那裡去聽,到那裡去聽怎麼樣?不必帶書。

  老師講課決定不用課本,為什麼?老師從小也是背得滾瓜爛熟,學生去聽課也不帶書;你要是帶書去人家笑話你,你沒資格來聽,不帶書的。所以這個教學樂,老師帶著這些學生,做了好酒、好茶、好菜,叫學生挑著擔子,到野外去旅行。哪個地方風景好,席地而坐,鋪起來有吃的、有說、有笑,講經論當中的道理,讀書真樂!老師一高興出遠門去玩,郊遊去了,玩了二、三個月回來,回來怎麼樣?大家畢業了。一路走著,一路玩著,一路來把經論道理統統發揮完,這樣的教學法。這種教學的藝術,今天全世界可以說除了中國有,其他的國家沒有。教學的藝術!教學在哪裡?在詩情畫意之中,中國人的確懂得享受,在教學裡面叫你身心領會到真善美的境界,這是我們中國古人的教學。現在我們看不到,這樣美好的教學方法,現在失掉了。

  在佛法裡面過去也是這個辦法,諸位學佛一定會聽到,從前學佛五年學戒。這五年學戒學什麼?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小學教育,跟世間這個小學教育一樣,但是年齡不一樣。因為從前世間小學教育,年齡是七歲到十二、三歲,是這個年齡。佛門裡面出家,有十幾歲、二十幾歲,大多數世間教育都有相當的基礎。這個時候入佛門五年學戒,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就小學教育,這五年當中寺院裡面有講堂,他沒有資格聽講;有念佛堂、有禪堂,他沒有資格進去修學。那他怎麼辦?這五年當中就是侍候大眾,照顧大眾,等於說做大眾的侍者,要侍候老師,要侍候學長,他修學的是生活教育。除了生活教育之外,還有一個也是小學教育很重視的,要背誦經論,這個經律論三藏經典,你自己發心所主修的那些經論要背誦,不但經論要背誦,甚至於有很多重要的註解要背誦。譬如說天台宗,天台宗一定要背天台三大部,這是它的根本教典,三大部就是《法華經》,不但背經,背註解。《法華玄義釋籤》,這是《法華經》註解,智者大師所講的,要背誦。《法華文句記》,《法華經》的註解,這是第二部;第三部是《摩訶止觀》,那是他們的修行方法。這個三大部是它的根本經典,一定要背誦,都在這五年當中完成。所以佛法裡面的五年學戒,跟我們世間法的小學意思完全相同,也是著重在生活教育,著重在戒定慧一次完成。由此可知,古人這個教學真是費盡了心思,力求盡善盡美。

  這五年基礎奠定下來之後,根本智得到了,這才有資格去修學,有資格進講堂聽經,進念佛堂或者禪堂裡面去修學,才有資格。我們今日之下,有很多不管是在家、出家,學了很多年,一無所成,原因在哪裡?沒有基礎教育,沒有根本的修學,一直學到老前途還是一片黑暗,一片渺茫。因此我在此地特別提示出來,諸位要認真,要好好的想一想,修學態度方法,古今比較,哪一種對我們真正有利,我們如何來抉擇,來選擇,這是我們應當關心,因為與我們自己修學關係太大,太密切了。

  底下也是講學習精神之所在,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就是「多聞闕疑」,這是求學的態度。「明理除疑」,孔子教我們也是如此,多聞,有疑沒有關係,打個問號放在那邊,准許我們懷疑。你所疑的那個地方,暫時放在那個地方沒有關係,你慢慢再求答案。明理要除疑,到實證就可以斷疑,斷疑生信,這是求學非常好的態度。所以有許多疑問,理太深了,不是幾句話能夠講得出來的,甚至於根本就是言語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怎麼辦法?疑一定有,把這個疑問暫時擱在一邊,這就叫闕疑,不要急著去求答案。為什麼?因為自己的功夫不到;換句話說,你要解答這個答案條件不具足。條件不具足,換句話說,根本不可能來解決這個答案。譬如我們講到阿賴耶的三細相,你要能夠見到它,要能證實它,佛跟我們講八地菩薩才能見到。我們現在初學,我們一定要見到三細相,那不可能的事情;一定要想明瞭三細相,也不可能的事情。佛怎麼說,說得再清楚,我們還是一樣的不懂,為什麼?程度不到。我們應當怎麼個學法?我們應當退回來,按部就班來,譬如說這個問題在大學、研究所才能夠解答的,而我們今天的程度只是小學程度。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問題擺著,留著等到我們念到大學、研究所再來討論,再去解答。現在我們還是由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我們按部就班的來學習,這是求學正當的態度。

  宇宙人生的奧祕,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那些學者,哲學家、科學家、宗教家都在那裡探討,用盡了心思,絞盡了腦汁,有沒有答案?依然沒有答案。各說各話,不能叫我們心服口服,我們怎麼不疑惑?可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佛法裡全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盤托出。雖然和盤托出,我們肉眼凡夫不識貨,就好像珠寶一樣,人家把真正的珠寶,最名貴的珠寶,無價之寶,擺在你面前,我們怎麼樣?看到了金剛鑽以為是玻璃球,不值錢。把金剛鑽當成玻璃球,不識貨;把黃金當作黃銅,這不識貨。不是佛沒有給我們,給我們不認識。到你哪天有慧眼能夠辨別,能夠識貨,一看佛菩薩的確不吝嗇,的確是好,早就擺出來給我們看,這時候自己有受用。

  如何能叫我們這個不識貨,變成識貨的?經論裡面有許多善巧方便的法門來教導我們。把我們的煩惱天天減輕,智慧天天增長,境界天天提升,這是佛法的教學,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所以佛菩薩的善巧方便真正是達到了無以復加,拿近代的一句話來說,時髦的話來說,達到最圓滿、最究竟的藝術化,它不是一個呆呆板板,活活潑潑圓滿究竟的藝術。這種最高藝術的教學,必須要我們自己具備良好修學的態度,我們才能夠見得到,才能夠感受到,才能夠接受過來,成為自己的東西。所以在修學上來講,不但講是科學的方法,佛法這個教學、修學是最科學,最真實的方法,而且可以說是最圓滿,最究竟的藝術化。不僅是科學,而且超越了科學,連科學都達不到。這樣的美滿,如此的充實,如果我們是當面錯過,豈不可惜嗎?

  諸位也許要問,佛法眾多經典,無量法門裡面,哪部經典、哪個法門是一切經、一切法門裡面第一?我告訴諸位,第一就是小本《彌陀經》。我們今天跟諸位在一起來研究,來探討的這部經典,我說這個話不過分,但是我說這個話,很難叫人相信。不但是你難相信,連經本裡頭講,這個經難信之法,所以要偏勞十方諸佛來給你做證明。十方諸佛來給你做證明,你還未必相信,真正是難信之法。絕不是說我修淨土法門,我有偏見,我特別來讚歎這個法門,不是的。我跟諸位說的句句是誠實言,句句是老實話,絕不敢違背佛經,絕不敢違背祖師,而是說的千真萬確的真實語。這個講題到這個地方,我們時間快到了,而給諸位介紹的,我們是五個大段,甲乙丙丁戊五個大段,只跟諸位介紹了兩段。底下一半勢必要下一次我們再講,今天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