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發大誓願第六  (第三十一集)  2010/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0223集)  檔名:29-204-003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七十三面倒數第五行,從經文看起: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章只有一願,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為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無不遂者以前,同魏譯第二十願。」「文句則兼取唐宋兩譯」,就是這一章的經文,前面這一段跟康僧鎧的譯本,摘錄在康僧鎧的本子。「以下」,這就是『若有宿惡,聞我名字』以下,以下這個經文「採自吳譯第五願」,「漢譯類之」,這個「類」是大致相同,「結成此願,名為悔過得生」。「所異於第十八,第十九與第二十願者」,實在講這也是前面三願的補充,差別在哪裡?「端在宿世作惡之人,罪業深重,所受果報在於三途。今生聞名發心,悔過向善,至心回向,植德求生。臨命終時蒙佛願加被,不墮三惡道,往生彼國。是為本願之殊勝慈德也。」我們來看這一段。

  前面第十八願,好像我們是講了六個小時,第二十、二十一兩願是一章,也講了六個小時,都很詳細的給諸位做報告。接著看這一願,看到阿彌陀佛無比的慈悲。這一願很重要,為什麼?六道裡面的眾生,佛在經上說得好,決定是在三善道的時間少,在三惡道的時間多。什麼原因?我們從《百法明門》裡面來看,善惡相應的心所,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這是煩惱。這就說明,本性是一樣,本性裡頭沒有這些東西,善惡沒有,染淨也沒有,本性是一樣,習性不一樣,習性確實惡多善少。雖然惡多善少,為什麼善還有力量?這就是古人說的一句話,邪不勝正,這句話我們要相信。再不善的人他還是有良心,良心現出來的時候他就善了。所以,教育功德就不可思議,人不能不接受教育,什麼教育?聖賢的教育。

  現在這個社會,諸位都曉得,整個世界社會動亂,史無前例,無論是中國、是外國,過去歷史上未曾有過的,這麼混亂。原因在哪裡?我們回想一下就明白,西方自從科學技術發達了,工業革命,這才三百年。第一個一百年影響不大,那是科學技術萌芽的時期,第二個一百年,科技進步了,西方宗教教育就逐漸疏忽了。在中國,最近這二百年來,我們看曾國藩先生的文集,他正好是二百年前的人,文字裡面充滿了哀怨悲憤,深深感到世風日下,倫理道德在社會上有名無實,這是二百年前。一百年之後,倫理道德在我們這個社會沒有了,名也沒有了。二百年的時候,有名無實,這一百年是連名都沒有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現在的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非常陌生,他所了解的遠遠不如對外國,對外國歷史地理還知道一些,對中國完全不知道了。社會動亂的原因就在此地,丟掉了傳統文化,西方人丟掉了宗教教育,就是今天整個世界動亂的原因。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專家學者、還有一些國家領導人對這樁事情憂慮,可是束手無策,怎麼辦?用什麼方法?找不到。聯合國想方法,怎樣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召集全世界專家學者來研究,研究了三十多年。我看這些學者專家,我接觸的不少,幾乎連信心都沒有了,在一起很感嘆的說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我們就知道,今天「宿世作惡之人,罪業深重」,這是普遍的一個事實,這不是個好現象,但是有幾個人知道果報?有一部分宗教的學者他們知道,像佛經上所說的,「所受果報在於三途」,三途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三途是果,因是什麼?佛在經上講的,因是貪瞋痴。貪婪,餓鬼道;瞋恨、嫉妒,地獄道;愚痴,畜生道。沒有聖賢人教導他,他怎麼會不愚痴?這個愚痴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不了解業因果報的事實,這屬於愚痴。

  所以,我們也能夠體會得到,這個世界上多少眾生從地獄來的,地獄罪受滿了,又回到人間來,餓鬼道的報盡了,也能生人道,畜生道亦復如是。到這個世間來,又遇不到聖賢倫理的教育,他還帶著惡道的習氣,那麼問題愈來愈嚴重。這一生得人身,來生又回到三途,回到三途比他上一次還要苦,這都是事實真相。我們能體會到,那些能看到的人多麼寒心、多麼恐怖。怎麼救他們?阿彌陀佛比我們想得周到,四十八願也是以他們為主要幫助的對象,這一生當中只要能「聞名發心」。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第一個一千年是正法時期,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時期,最後一萬年叫末法時期。第一個一千年距離佛滅度還很近,佛的法還沒有變質,這樣傳下來。所以佛說只要持戒他就能成就,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到像法,第二個一千年,持戒就不行了,持戒不能成就,得修定,只有修定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到末法時期,第三千年開始的時候,末法我們現在已經過了一千年,往下還有九千年。這個一千年還算不錯,大小乘形式還存在,成就的人不能說沒有,很少,所謂鳳毛麟角。末法第二個一千年之後,那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遭遇到這麼大的苦難。黃念老他老人家年歲比我大,學佛比我早,最難得的是親近善知識,家教淵源好。他老人家告訴我,往後,就是從今往後,除淨土之外,無論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他給我說這句話我相信,我能夠理解,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要斷煩惱,你才能成就,那煩惱容易斷嗎?頭一關,破身見,有幾個人能做到?這第一關。也就是說,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這頭一關。念念沒有把我忘掉,你就出不了輪迴。

  輪迴從哪裡來的?輪迴從我執來的,只要你認為有個我,你就出不了輪迴。《金剛經》上說得很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才能突破這一關,證得小乘須陀洹果,大乘《華嚴經》裡面十信位初信位菩薩,就是入門,這是佛一切經論裡頭都是這個說法。我們想到這個問題就知道,八萬四千法門,不是法門不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做不到,問題出在自己,不是法門的問題,真做不到。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真能放下嗎?放不下就入不了門。所以往後末法這九千年,包括我們現在,這九千年我們現在才過三十七年,明年三十八年,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之外,沒有門路可走了,這我們必須得認識清楚。罪業深重不要緊,彌陀有這一願,這一願就是保證我們造作無量無邊罪業,只要我們懺悔、只要我們悔過,也能往生。這確確實實四十八願度盡法界一切眾生,這個願力之殊勝不可稱量!

  我們真正想往生的,這一願所說的實在就是對我們講的,我們就是這一類的人,所以要知道悔過。此地講聞名,不僅是名,這一部經都是佛名,這個名,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這部經就是為我們解釋「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前面我們做報告的時候說過,十八願是十念必生,第十八願展開就是四十八願;換句話說,四十八願就是解釋這一願的,十念必生的。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解釋四十八願的,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解釋《無量壽經》的,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就是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從這些地方去思惟、去觀察,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真正參透,真明白、真清楚了,我們才曉得整個佛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這才死心塌地,認真的執持。心裡面有阿彌陀佛,把其他的放下,這是真正悔過向善。起心動念跟《無量壽經》相應,跟四十八願相應,念念不捨,那就是植德。我們在種植德本,憑這個求生極樂世界,完全是依據名號無比殊勝的功德,「臨命終時蒙佛願加被,不墮三惡道」,這個意思要曉得。如果臨終時沒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決定墮三惡道,現在你是得佛願加持。

  所以早年淨宗學會剛剛成立,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跟黃念老見面,他老人家勸我,淨宗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出來的。古人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自古以來淨宗道場都稱為蓮社、念佛堂,夏老居士確實他的思惟很新,佛法要隨著時代進步,我們把念佛堂、把蓮社改個名字,叫淨宗學會,這個名字是他老人家提的。雖然提出來,在國內沒有成立,所以把這樁事情就付託給我,讓我在外國建立。那個時候我正好到溫哥華講經,所以第一個淨宗學會在加拿大成立的,在溫哥華,加拿大淨宗學會。第二個學會是在舊金山成立的,舊金山附近的一個小鎮Sunnyvale,美國淨宗學會。第三個學會是洛杉磯淨宗學會。我在那邊巡迴講經十幾年,總共好像有三十多個學會,美國跟加拿大地區一共有三十多個學會。我很贊成夏老這個提議,所以以後我移民到澳洲,我們在澳洲就成立淨宗學院,政府同意這個名稱。最初申請是宗教的團體,三年之後,他們政府官員到我們學院來考察,告訴我,你們這個團體不是宗教團體,你們是學術團體,把我們正式改成學術團體,不是宗教團體。佛教要恢復到教育,要恢復到教學。澳洲人到我們那裡去參觀就看出來,我們每天在教學,都是屬於社會教育的活動,這是他們非常歡喜的。所以,正名這個事情很重要。夏蓮居老居士他心目當中希望,我們中國佛教要做一番正名的工作,就是寺院庵堂這是過去了,古代的稱呼,不要用這個稱呼。修學的道場用學會,研究經教的道場用學院,學會跟學院,不至於讓社會大眾產生誤解,這個提議很好。

  這都是蒙佛願加持,我們不至於墮三惡道。你看離開了阿彌陀佛,我們要冷靜去反省,我們的一生思想、言行,就是造的這些業,應不應該墮三惡道?認真反省,自己就知道了。我們不想墮三惡道,就得學瑩珂法師,真正懺悔,改過向善,念佛求生淨土,真的往生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但不墮三惡道,超越六道輪迴,還超越十法界,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諸佛如來都說不盡,這是事實真相。「是為本願之殊勝慈德也」,這是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對於法界虛空界六道三途裡面造作罪業的眾生伸出援手,只要造作深重罪業的這些人,能信、能懺悔、能發願,個個都得救。真是佛門常說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個話用在淨宗、用在阿彌陀佛,那是究竟圓滿。「故云四十八願,願願皆為眾生,大悲慈父,恩德無極,我輩佛徒,當何以報?」我們今天讀了這個願文,阿彌陀佛是用什麼樣的心來對待我們,我們要知道感恩、要知道報恩,不能依教奉行,那就辜負了阿彌陀佛。如果感恩,那怎麼報恩?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是報恩。阿彌陀佛確確實實希望我們快快的回到極樂世界,早一點證得圓滿的佛果。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願中繫念」,這是經文上講的『聞我名號,繫念我國』,小本《彌陀經》上也是翻的一心繫念,「指心念繫在一處,不思其他」,這叫繫念。我們今天講一心專注,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也就是說一切都放下,這叫繫念。一心不亂我們做不到,在佛法裡那是聖賢功夫,事一心不亂,須陀洹以上,理一心不亂,法身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真做不到。但是一心繫念行,我把雜念都放下,我只念阿彌陀佛,我只念這一部《無量壽經》。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你認真去念,真求往生,三、五年一定成就,不要很長時間,關鍵在放下。心裡面還有憂慮、還有牽掛,放不下的,那就是障礙,真正徹底放下,你什麼障礙都沒有了。

  「如《觀經》曰,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這是《觀無量壽經》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他用的方法叫觀想。《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就是此地的繫念一處,心上有佛,念佛,口上有佛,身口相應,這叫真念。無論遇到什麼境界,善緣惡緣、順境逆境,就這一句佛號。順境不生貪愛,逆境不生瞋恚,學著不被外面境界所轉,我們的功夫就得力,功夫就成就了。這個法門不要很深的功夫,一念相應一念佛,臨命終時,十念都往生。只要真正能夠做到一心繫念,我們就能夠知道,可以自在往生。如果你還有壽命,你不想要了,我現在就要走了,行不行?行,阿彌陀佛會來接你。你壽命到了,你感到眾生太苦,跟阿彌陀佛說,我再多住幾年,我不為自己,為這些苦難眾生,勸導他們。能不能再多住幾年?能,佛會常常照顧你。古人能做到,現在人也能做到,重要的,這三句話是真重要,「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別想別的,專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遺教經》上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今天制心一處就是求生極樂世界。

  「植眾德本」,這是我們現前,我們還沒有到極樂世界之前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也就做這一樁事情,其他都不要做。「植者,種植也」,好像種植植物一樣,種植。種什麼?種德本。「德本」是什麼?下面說,「如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所以,德本就是善根。三善根是什麼?經教裡面佛跟我們說的,這是一般,三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痴,這真是三善根。對誰說的?對六道眾生說的,為什麼?貪瞋痴墮三惡道,不貪不瞋不痴不墮三惡道,你在六道裡面人天兩道,所以叫三善根。這個地方意思更深,「又德本者,德中之根本也」,德中之根本那就是心,「依是義故,彌陀名號,名為德本」,這是說到我們淨宗,真的萬德之本,為什麼?因為四十八願都從這個德本生出來的,沒有這個德本,哪來的十八願?沒有十八願,哪來的四十八願?說這句名號是萬德之本,為什麼?它包含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經教,這一句名號。所以,它是眾德之本,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它的枝葉花果。

  「如《教行信證》曰」,這是日本一個祖師的著作,「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就滿足,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這幾句話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我們現在人,為什麼?現在災難多。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能相信一半以上的人心不安,都有憂慮、有恐怖。今天還有朋友跟我講,美國人在全球聯播的「二0一二」的災難的預言電影,不是偶然的。我是幾十年沒有看過電視,沒有看過電影。這個片子出來,去年我正在台灣治牙周病,台灣那些同修買了票,二十多個人陪著我一起去看。看完之後,出來我告訴大家,我說這是上天對我們的警告,我覺得這不是偶然的。這樁事情確確實實,愈來愈近了,再過幾天就是二0一一,再過一年就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如何應對?念佛人很簡單,一句阿彌陀佛,能消災免難。念佛人凡是遇到重大災難現前,你就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轉變這個災難。

  不但經上這麼說,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也這樣說,問題是你相信不相信?極重大的災難,什麼方法都解決不了,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得了重病,你去求醫,醫院大夫宣布你的壽命只有一、二個月,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救治,這是你遇到極大的困難。有沒有辦法救?有,念阿彌陀佛就能救,真信真願,一心稱念,就要用此地這個標準,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你的病自然就好了。為什麼?阿彌陀佛是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德號之本,純淨純善,他能夠把你身體病毒的細胞統統恢復正常。你要能信才行,你半信半疑就不行,你就收不到效果。就在我們眼前,在這個幾年當中,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念佛人遇到這個災難,他真念好了。醫生宣布他過不了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再去檢查,病沒有了。這個醫生也驚訝,是不是診斷錯誤?再把以前的資料拿來看,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怎麼會好的?問他有沒有治療,吃什麼藥?沒有,他只有念阿彌陀佛。醫學裡面認為這是奇蹟。

  每個人都能夠制心一處,都能夠一心稱念,我相信社會大眾就相信了。不是不靈,是你有懷疑,貪瞋痴慢疑叫五毒。你對它懷疑,把你的功夫全破壞了,是這麼回事情;你不懷疑,這效果不可思議。為什麼要懷疑?習氣,煩惱、習氣,佛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依然是有疑問在裡頭。這是什麼原因?理解得不夠透徹。那怎麼辦?多聽經。如果真的會聽,還是用古人的老辦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三年五載你的信心成就了,你就不再懷疑,效果就出來了。所以這個都是要善根,你得要有耐心。一部經,現在有光碟,幫助很大,一片光碟一天聽十遍,一個小時的光碟一天聽十遍,這是長時薰修。一部聽完之後從頭再聽,都用這個方法,他心定了,我們相信一般人三年,他清淨心就得到。只要清淨心得到,什麼樣的病痛都能改變,為什麼?他整個身體細胞都能恢復清淨。沒有長時間不能解決。三、五年得念佛三昧,六、七年開悟了。人到開悟的時候,就有一點小的能力,現在人講特異功能,它會現前。慢慢的,天眼現前,天耳現前,我們一般人看不見的他能看見,一般人聽不見的他能聽見。這個一點都不稀奇,這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本能,就是因為煩惱習氣太重,這個能力喪失掉了。心稍微清淨一點,慢慢就恢復,愈清淨這個能力恢復就愈大。佛經上給你講的全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你要記住,這一句佛號是德本,世出世間萬德之本。你不是要積德嗎?積德怎麼積法?念佛就是積德,積大德,積圓滿的大德,積世出世間大德,不能不知道,日夜不能間斷。剛念的時候會斷掉,那叫失念,這個念失掉了。什麼時候警覺起來,趕緊恢復,不要害怕,這是正常現象。念上個一年、二年,慢慢就熟了,熟了之後它就不會斷。不念的時候佛號也不斷,阿彌陀佛在心裡頭,它也不斷,一定要把它養成。如果你覺得二0一二這個災難是真的,覺得很迫切,那你得剋期取證,在二0一二十二月之前我一定完成。完成什麼?完成一心繫念。這個災難對你來講就化解了,災難現前你就不會遭遇這個災難。如果你跟眾生有同分業力,那不要緊,你到極樂世界去了,去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你統統具備了。災難死亡的眾生,每個人去的地方不一樣,去西方極樂世界是無比殊勝,要知道這是虛空法界許許多多菩薩夢寐所祈求的,沒有緣分,沒遇到。我們遇到了,這一生當中焉能不成就?要下定決心非成就不可。那就是眼前這一切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徹底放下,我不要了,這玩意兒帶不去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樣帶得去,阿彌陀佛。善心善意帶得去,帶不去的要放下,你的心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法喜充滿。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宿惡,指宿世所造之惡,即過去生中之罪惡」。普賢菩薩的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這就是宿世,「皆由無始貪瞋痴」,無始劫來貪瞋痴的習氣。我們沒有受到聖賢教誨,或者是接受到聖賢教誨,我們粗心大意,沒有能夠吸收進去,這都是什麼?這都是煩惱習氣。什麼煩惱習氣?對於聖賢人不尊重,對於聖賢教誨沒有放在心上,這就是印光老法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我們雖然親近好老師,好的緣分,我們沒有尊敬心,於是雖然親近善知識很久,什麼也沒得到,可惜,真可惜!老師教學生,這一班聖賢教育的人不多,通常都是二、三十個人,幾個人得利益?學生不知道,老師知道,老師心裡有數,哪個人得利益,哪個人不得利益。漢朝時候馬融開班教學,他看中一個學生,他說他一生所學的,這個學生全學去了,這個人就是鄭玄,鄭康成。怎麼看出來?專注,專心,專心就是恭敬,一心專注,上課的時候沒有雜念,這個學生他得到了。你看到這個學生在上課堂裡頭,心不在焉,妄念很多,眼睛到處亂看,這個學生什麼都沒學到。所以老師在講台上,每個人心態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瞭,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學東西要真心,學東西很辛苦,忍辱波羅蜜裡有一種忍是法忍,那是求法,修學無論是世法、無論是出世法,你沒有耐心你怎麼會成就?耐心裡有恭敬心,你才能學得成功。沒有耐心、沒有恭敬心,敷衍塞責,這是決定不能成就的。我們看看現在的學生,真的叫心浮氣躁,心不在焉。現在的小學、中學我沒看過,我相信跟我們年輕的時候念小學可能不一樣,但是大學我看得很多。學生對於學術功課,跟從前比差太遠了,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那是什麼原因?因為他沒有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基礎,所以他心浮氣躁,心不在焉。這是社會的影響,不是沒有原因,影響了他的學習。這種風氣又會影響到下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我們這一代縱然要沒有災難,災難肯定落到下一代,無法避免。避免只有一個方法,怎樣把傳統文化教育再復興起來?只有這個辦法。如果不復興起來,那就是江河日下,這個社會風氣沒有法子挽救,這是當前最大的一樁事情。我們救自己,現在有辦法,我念佛能救自己,念佛也能夠救一些有緣人,有緣人不多,真正想往生的,不願意再住在這個世界,不願意再搞輪迴的。為什麼?搞輪迴知道底下一代比這一代更苦,愈來愈辛苦,還要過這些苦日子嗎?不願意過這個苦日子,那你就求出離,出離是真實辦法,《無量壽經》確實幫助我們能出離。可是這個世界跟我們總是有緣分,我們不能眼看著這些眾生墮落,總得要盡一分力量。

  想到這些地方,我們就記起七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話,這是一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肯定,我們不能不尊敬。他說拯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國。現在,中國傳統文化跟大乘佛法都已經出現危機,這個危機是什麼?後繼無人。現在這一代的人年歲都大了,他們過世之後,可能就沒有人了。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不是說你兒女多,兒女當中有沒有繼承家道、家業的人?兒女多,沒有人繼承那也完了。學術、道統亦如是,儒道有沒有人繼承?佛道有沒有人繼承?這是大問題。文化的繼承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根本,文化要沒有了,一切都完了。我們今天遇到文化危急存亡的關頭,我們遇到了,用什麼方法?

  典籍保存下來不難,現在印刷術進步,這些典籍可以大量的翻印,讓全世界有規模的這些大學圖書館收藏,就不會失傳。世界災難再多,不可能是整個毀滅,總會有留存下來的,所以它不會滅亡。人沒有了,老師沒有了,有教材沒有老師,古人說得很好,「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人比什麼都重要。我們到哪去找這種人?真正肯做出犧牲奉獻,這一生名聞利養全放下,專門來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得找這樣的人。如果有十幾二十個,就可以辦個書院,小型的書院,我們在中國古籍,儒釋道三家,古籍上下功夫。一個人專攻一樣,十年之後,他就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人重要,沒有人不行。真正能有三、五十個人,我們傳統文化就有繼承人了,「為往聖繼絕學」,下面說為世界開太平,原文是「為萬世開太平」,要找這樣的人。這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一樁大事。佛法裡面承傳的人重要,誰肯發心?發心的人就是菩薩,發心的人決定得到諸佛護念,得到龍天善神擁護。學這些東西會很辛苦,不能怕苦、不能怕難,你肯定會突破,你肯定會有成就。所以我們自己知道,過去無量劫來煩惱習氣很重,但是一心專注在道業上、在學業上,煩惱習氣慢慢就化解了。因為你的念頭轉了,你起心動念與你所學習的經典相應,這個方法消災免難真有效。

  下面說「悔」,悔是悔改,「悔者,改也,改往修來也」。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所作的一切錯事,再也不做了,真的要把它改過來。要為未來著想,念念正法久住,傳統文化由我發心來承傳,把它發揚光大。「悔過者,向佛法僧三寶懺悔罪過,誓不更造也」,這是學佛的人,我們懺罪要求三寶做證明,在三寶面前發誓後不再造,這是最重要的,這是真懺悔,誓不更造。「本願名悔過得生,故知悔過乃往生之關鍵,蓋一切罪從懺悔滅也。」這是什麼道理?懺悔真能滅嗎?能,為什麼?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面所起的這些念頭、分別執著與性德相違背,那就是罪,能與性德相應的那叫懺悔,罪就滅掉了。真正懺悔的人,從今之後起心動念落在哪裡?都落在《弟子規》、落在《感應篇》、落在《十善業》、落在《無量壽經》,你找罪過就找不到,沒有了。如果起心動念跟聖教相違背,那你就在造業,你的罪過念念在增長;念念在增長,你一定要知道,果報在三途。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修行人的成就,第一個因素,怕地獄苦,想到三途就太苦了,不能去。不能去,怎麼樣才真的不能去?改過自新就不去了。你改不過來,念佛還是要去。那念佛有沒有好處?有好處,阿賴耶裡面種個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你還要在六道裡頭繼續輪迴受報。什麼時候成就?來生後世遇到佛緣,接著再修,什麼時間真覺悟,把世緣放下,你成就了。往生淨土也不例外,要放下,不放下,你的念不專一,「念不一不生淨土」,這是大乘教常講的。「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說明六道輪迴,情執擺在第一,貪愛。貪愛的意念要斷,不是叫你換貪愛的對象,不是這個意思,是叫你斷貪愛的念頭,貪瞋痴慢疑都得要斷。

  「持者」,持是奉持,「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是本願之主旨」,這個願的宗旨。就是改過的人,聞名改過懺悔的人,真正發心積功累德求生淨土,他命終決定不墮三惡道。這個不墮三惡道的原因我們要知道,因為他念佛,他求生淨土,他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所以他不會墮三惡道,臨終佛來接引他,他一定生極樂世界。「若宿世作惡,有決定業,命終之後,須於此界或於他方墮三惡道」,這個宿世作的惡業很重,決定牽引你到三惡道。這是極重的罪業,命終之後必須,或者是在娑婆世界,或者是他方世界,墮三惡道。可是「以今世悔過修道行善,誦經持戒,發菩提心,專念極樂,至心回向,求生淨土等」。我們這一生有緣分遇到佛法、遇到大乘、遇到淨宗,不容易!遇到之後,你能遇到《無量壽經》,能遇到夏蓮居的會集本,這多難!又能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難中之難。我們把淨宗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生起來,疑惑斷掉了,真正斷疑生信,放下萬緣,一心專修,這就叫「今世悔過修道行善」。

  行善,對自己來講,就是一心專念;對大眾來講,幫助他們,把淨土介紹給大眾。這種方法,最直接的、最善巧的就是自己發心學講經,能不能做到?能。我不會講,我也沒有智慧,不要緊,三寶加持你,只怕你不發心;你真肯發心,三寶就加持你,你就會成功。我們初學佛的時候也是害怕,老師勸我們出來學講經,我們膽子很小,講經這是大事情,尤其古人講「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嚇得我們不敢動這個念頭。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我是來聽講經,聽經的,不是來學講經的,不敢學講經。老師是一定希望我們發心學講經,他那個時候剛開個班,還不錯,開班才一個月,他們班上一個星期上一天課,所以我只缺四堂課,這班剛剛開。老師說,今天我們上課,你去看看。我說看看可以。看完之後,我覺得那些人年歲都比我大,程度有一半不如我,他們都這麼樣發心,這才把我的心轉動了。這一堂課上完之後,我就跟老師說,我可以參加,我也希望參加。

  所以,人不能小看自己,佛在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本來也是佛,你為什麼不發心作佛?真正發心,我們都希望正法久住,正法久住要靠兩種人,一個弘法的,一個護法的,弘法難,護法更難。弘法的人是做教員,像學校老師,教員,護法的人是校長。正法能不能久住,關鍵在護法,佛法能不能發揚光大,關鍵在弘法,弘護要能合作,正法才能久住;弘護不能合作,正法就不能久住,這個道理要懂。這樁事情非常非常艱難,為什麼?護法的人不懂佛法,外行,那問題就來了。所以古時候護法人幾乎都是講經說法的這些老師,年歲大了,他下一代的接班人培養出來了,他做護法,他內行,他知道弘法需要的是什麼,他知道,他會盡心盡力的護持。如果自己不知道,他怎麼護法?所以,這個地方跟我們說的,弘護都應該要懂得。

  「宿世作惡,有決定業」,也可以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人人有分,如果在這一世當中不能認真學習,肯定墮三惡道。這個世界存在,在這個世間墮三惡道,這個世界要壞了,到他方世界墮三惡道,不能避免。遇到佛法,得度的緣成熟,誦經、持戒,真正發心,發心什麼?求生淨土,親近彌陀,一向專念。「至心回向」,這真心,迴向什麼?就一個方向,我這一生就是求極樂世界,就是求見阿彌陀佛,除這個之外,我什麼都不求,這叫至心回向。「於是乘彌陀此願功德」,這就是你就得到阿彌陀佛這一願,二十一願的加持,「遮其宿業,蒙佛攝引」。「遮」是什麼?止住,控制住,你過去世造的這些罪業,在,不是不在,阿彌陀佛願力把它伏住,它不起作用。它要起作用,就引你到三惡道去了,彌陀這個願力能夠幫助你,控制住。

  彌陀願力願意幫助你,你得接受,你不接受就不行了。彌陀之願是幫助任何一個人,平等的,像太陽普照大地,你不願意給它照,出門還打一把傘,那就沒有辦法,太陽也無可奈何你。彌陀亦如是,這個要懂得。我們怎麼接受?真信切願,肯念佛,這就接受了。完全接受,百分之百的接受,我把這個地方的世緣統統放下,百分之百的接受。還有憂慮、還有牽掛、還有疑惑,你只接受少分,少分能不能往生,那要看你臨終的緣分,你沒有辦法保證自己往生。所以,這個關鍵是在放下,沒放下。放下才是我們真功夫,真實的願行,真實的道意,決定得生淨土,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這個佛就能幫助你,過去生中造再不善的罪業,佛這一願都能把它止住。這不是滅,這是伏,伏住,蒙佛接引,阿彌陀佛臨終的時候來接引你,「不墮三途,逕生極樂」,很快的你到極樂世界了。

  「故云無不遂者」,「遂」這個字,老居士在此地有註解,「指求生極樂之願得滿足也」。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像前面二十願所說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你一切的願望都滿足了。「可見宿業深重之人,皆可不更三途,帶業往生」,這句話我們要特別記住。為什麼?這對我自己說的,我就是這樣的人,我這一生還能不能出離三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學校,阿彌陀佛辦的學校,我能不能進入這個學校?進入這個學校,一生決定成佛。老師好、同學好、修學的環境好,沒有一樣不好,好在什麼地方?好在教你不會起一個惡念。這樣的學校在我們地球上找不到,我們地球上再好的學校,也會叫你起念頭。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你不可能生起貪瞋痴慢疑的念頭,這是娑婆世界眾生五個病根,我常說五毒,三毒加上慢跟疑,五毒,在極樂世界決定不會起這種念頭。

  不但娑婆世界比不上極樂世界,現在我們明白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都比不上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好在哪裡?好在那個地方的居民不會有一個惡念,就好在這裡。十方世界諸佛剎土,這裡面的眾生,不說聖人,我們說凡夫,同居土、方便土不可能不起惡念,只有實報土才不會起。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個實報土,凡聖土往生的也作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實報土,我們曉得只有實報土才不會起心動念。他那個地方凡聖同居土怎麼會跟實報土一樣?四十八願威神加持。而這些往生的人各個都樂意接受,都跟阿彌陀佛配合,才有這麼好的效果。不跟阿彌陀佛配合,你就不能去,一定跟他配合,你才真的成功,真成功了。「彌陀悲願之深,攝度之廣,超踰十方」,這三句是讚歎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大慈大悲,四十八願攝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造作重罪的眾生,他都攝受,這是超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當前海外佛教界於帶業往生之旨,頗有諍議」,這句話同學們讀起來可能不知道,我知道。他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在美國,美國那個時候確實加州有一派,他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消業才能往生,帶業不能往生。我到美國去,正好碰到這一派還在最興旺的時候,我到美國,當然跟他們碰到了。修淨土的同學茫然無所措,連老居士,周宣德老居士,台灣大學的教授,退休之後住在洛杉磯,碰到我。我下飛機他到機場去接我,坐在車子裡就跟我說,「淨空法師,現在有大德說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那怎麼辦?」提出這個問題問我。我就告訴這個老居士,老居士早年在台灣我們都認識,他也是李老師的好朋友。我說: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這話不是佛說的,你相信佛還是相信這位法師?你看看你到底相信哪一個?相信佛,你就不要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你就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實在說,都是對於教理沒有搞清楚,沒有真正通達。我在那邊講經,面對大眾,而且他們勢力很強,我怎麼說?我說帶業往生是阿彌陀佛的悲心、悲願,消業往生是這位法師,我跟他沒見過面,我知道他,是他的大慈大悲,讓你們多消一點,不就少帶一點,是好事不是壞事。你能夠少帶一點,到極樂世界品位就增高一點,他也是好心。初到美國,不可以得罪人,得罪人,以後日子不好過。所以我給他化解這個問題,我說帶業是祖師大德說的,這是他們新的一派說的,我們也讚歎他,勸大家多消一點業,消就更好!消不了的,你就跟佛,佛叫帶業往生,能消得了的,那就他。一樣都是往生,消業也可以,帶業也可以,我們折衷兩種說法。

  「今據本經」,現在根據這部經,根據這一願,「則知帶業往生之說,實據佛願」,這是佛的願,阿彌陀佛的本願,第二十一願,本願。「且所帶之業,正指惡業也」,這一願裡頭講得非常清楚,是帶過去生中造作的惡業。所以,這是我們經文上一定要記熟。我們知道了,回頭是岸,真信切願,改過自新。改過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改過,最大的過就是放不下,就是懷疑,不懷疑,能放下,那就是改過自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