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九九九卷) 2008/10/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9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經文第八段看起,「真實慧菩薩」。偈頌我們還是從第七首看起:
【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
這首偈前面我們討論得很多,今天我想想還是從這裡看起,為什麼?它的意思太深太廣,我們囫圇吞棗的這樣念過去不得受用。什麼人才得受用?那真是如偈中所說的,要『覺法』,他才得受用,如果不覺,那就談不上受用。這首偈清涼大師註解不多,但是講得很重要,他說這首偈是「正顯如智相離,名不可覺,寂無遺照,故名了此」,你看,不可覺,又有了此,「要不可得,方是真修」。這很難懂!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佛法?法是一切法,宇宙之間一切法,說小,今天科學家所講的量子力學;講大,也是科學家所說的太空物理。時間、空間裡面所包羅的萬事萬物就叫做法,在佛法教學裡面用這麼一個代名詞就全都包括,一樣都不漏了。法上加一個佛,佛這個意思是覺悟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對一切法完全覺了。覺是覺悟,了是明瞭,通達明瞭,這個人就稱他作佛。由此可知,佛是什麼意思?通達宇宙一切萬法的人。雖通達,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這人稱菩薩。所以菩薩是佛的學生,菩薩修學畢業,就是圓滿了,就叫成佛。
佛在大經裡面常常提醒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不但是佛所說的一切經,教導我們許多修學的方法,是平等的,《金剛經》上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在人跟事上也是平等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正,我們講人,依,我們講環境、萬法,沒有一樣不平等,這很難懂。如果說平等,為什麼我們世間富貴人跟貧窮人差距那麼大,哪來的平等?天上跟人間更不平等。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真修真學,我們能懂得佛所說的真實義,真實義是平等的,法性平等。法相,法相是從法性變現出來的,體平等,現象跟作用哪有不平等的道理!所以確實是平等法。可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確實是不平等,這個原因是什麼?我們迷了,我們把一切法看錯、想錯了,於是我們的言行也做錯了,所以種種不平等是我們自己造作出來的,中國古老的諺語所謂「自作自受」,本來是平等的。這個道理深,理太深,事呢?事非常複雜。雖然複雜,雖然深,可以說它有條不紊,一點都不亂。像一棵大樹一樣,從樹根長著主幹,我們稱為本,本再生幹,幹又生枝,枝又生條,條又生葉,這一棵大樹非常繁茂,任何一個葉你都能找到根本,一點都不亂。從這個小可以喻大,整個宇宙發展就跟一棵大樹一樣,條理分明,問題是你要「了此」,你要明瞭,你要覺悟。
可是這個了跟覺都很困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我們自己有障,這是障礙。它本來不難,可是有了障礙,把事實真相隱蔽,變成莫測高深,變成非常複雜,我們找不到頭緒,探不到底蘊,變成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我們想許多同學,不是一世,生命是很短促的,學習沒有止境。我們許多同學,實際上個個自己都很清楚,學佛不是從這一生才開始,過去生生世世,像佛在經上所說,無量劫來,無量劫來都沒有覺,都沒有了。這才知道覺跟了是真難,難在哪裡?難在我們不肯放下,不肯放下障礙,這就難了。佛在經上常常跟我們說二障,煩惱障、所知障,這叫二障;三障,三障有惑障,惑是迷惑,業障,業障是造作,報障,報障是果報。特別是六道輪迴,我們今天在六道輪迴裡面,講惑障,我們要不迷惑,哪來的六道?確實沒有六道,迷惑造成的。這就是三毒煩惱貪瞋痴,這個惑就是愚痴,就是對於一切法不覺不了,這就是迷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情。現在你看科學家在這裡探索,哲學家,還有的神學家,用盡心思在研究到底怎麼回事情。古今中外這些研究的報告很多,但是都不能夠自圓其說,這就知道覺了之難。
佛是怎麼覺的?菩薩是怎麼覺的?歷代這些祖師大德是怎麼覺的?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沒有別的,放下而已,把二障放下,把三障放下。怎麼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你就真放下。事沒有障礙,事事無礙,理事無礙,這個法界本來就是無障礙的。這個地方講的,特別是清涼大師給我們提示「如智相離」。那就是不妨礙。如是什麼?如是事實真相。智是什麼?智就是覺、就是了。如不是智、不是覺、不是了,覺了不是事實真相,它兩個是相離的,所以說不可覺。如果我們要用智去覺這個如,去了這個如,這就錯了,這就更不好懂了。我們不用智,我們怎麼會明瞭?佛法,佛的意思就有智、就有覺的意思,為什麼又說不可以覺?這個道理就很深。要知道,如不可得,智也不可得,這才是真的。你要以為真有個如,真有個智,麻煩可就來了。什麼麻煩?這就變成所知障跟煩惱障,智跟覺是所知障,如就變成煩惱障、變成報障,這個意思很微細。清涼末後這一句話重要,「要不可得,方是真修」。我們今天有得,得失的這個念頭永遠離不開,那你就永遠不能入佛門。經典上所用的功夫,世間人稱之為佛學,沒用處,你把三藏十二部背得滾瓜爛熟,講得頭頭是道,你還是六道眾生,你還是出不了生死輪迴,什麼原因?你有所知障、你有煩惱障。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這二障造成的,這你不能不知道。煩惱障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執著,所知障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分別,這我們就明白了。
這個宇宙,這些萬事萬物,沒有一樣是真的,怎麼來的?自性變現的。自性為什麼會變現?自性本來具足,法爾如是。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的時候向忍和尚提出的報告,五句話,第三句說出「本自具足」,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它本自具足,我們好難懂!本自具足你看不到,在某種因緣條件發生之後,它能生萬法。這個理很深,我們用萬花筒做比喻,這種狀態之下,這萬花筒裡面就本自具足,你不能說它沒有。什麼叫緣成熟?緣,我們從這裡去看,看它裡面現的相,那就能生萬法。你就不斷的去轉動它,不斷的轉動它,它不斷在產生變化,千變萬化,沒有一個相同的,打開來一看,就是幾片不同顏色的碎紙。能變無量無邊,永遠變不盡,沒有一個相同,這小小的東西能把這個道理給我們顯示出來。我們要不要去研究?愈研究愈不明瞭,不研究立刻就悟了,原來這麼回事情,這麼簡單。所以覺了一切法,在諸佛菩薩,那就是本來就這麼簡單,讓人去搞,愈搞愈雜,什麼哲學、科學一大堆,愈搞愈複雜,都沒有把真相搞清楚。這佛法真妙!
所以佛教我們,只要把障礙放下,特別是什麼?三重障,為什麼?三重障不放下你不能入門。三重障第一個是傲慢,第二個是嫉妒,第三個是貪欲,這三重障,有這三種障就不能入門。即使毘盧遮那、盧舍那佛來給我們講《華嚴經》,你要是有這三種障礙的話,你還是聽不懂,無論你怎麼聽,聽上千遍萬遍,你還是聽不懂他的意思,這就是自己有障礙。如果把障礙去掉,你就聽懂了,你就能夠覺了少分,不是多分。為什麼?三重障去掉之後,還有輕的障礙,這個輕的障礙就是惑業苦,三障:迷惑、造業、受苦。迷就是染污,你要曉得自性是清淨的,迷了就有染污,就不清淨了。造業,無論你是造善業、惡業,都叫造業。你造善業,你所感得的果報在人間天上,人天福報;你造的不善業,你所感得的是地獄、餓鬼、畜生,叫三途。所以三途是你自己不善業變現出來,天上人間是你所造作善業變現出來的,本來都沒有。再告訴你,現在還是沒有。可是你要是不覺,你不悟,你迷在這個境界裡面,就好像作夢一樣,你迷在這個夢境裡面,好夢,你在那裡有樂受,惡夢,你在那裡面有苦受。人生如夢,六道是一場夢,永嘉大師講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六道眾生在作夢,這要知道;如果你覺了,你就從夢中醒過來,這一醒過來之後,六道就沒有了。這是什麼?這叫真正的覺了。覺了什麼?覺了少分,得受用了。
『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他對於這一切法,「一法」是一切法,一切法裡頭皆不可得,不再執著了。你看,不再執著了,就是這個粗的惑業苦三障放下了。在佛法裡面他是佛正式的學生,佛學生,因為他拿到學位了。這個學位的名稱叫做阿羅漢,是佛門裡面最低的一個學位,他所得到的叫正覺,他的覺了沒錯誤。六道沒有了,他到哪去?六道外頭還有,還有境界,這個境界也不是真的,還是在作夢。六道是夢中之夢,他醒過來了,夢中之夢沒有了,但是它還是個夢境,這個夢境叫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分四個等級。四個等級覺了的深度不一樣,怎麼不一樣?他跟凡夫不一樣,凡夫是見思煩惱具足,也就是惑業苦三障具足,現的境界是六道輪迴;現在他把這個放下,惑業苦放下,六道沒有了,他還有所知障沒放下。惑業苦叫煩惱,煩惱障放下,沒煩惱了,他還有所知,也就是說他還有能覺、還有所覺。能覺跟所覺還是在迷,那個迷的程度淺深不相同,所以分四個等級。
我們照一般的來講,阿羅漢執著沒有了,他還有執著的習氣,習氣雖然不礙事,他不會墮到六道,但是他不能再向上提升。所以在聲聞法界裡面他必須要把六道的習氣斷盡,真正斷盡,他提升了,他就不叫阿羅漢,他叫辟支佛,或者叫緣覺,他升了一級。在緣覺這個境界,這是四聖法界的第二層,真的執著沒有了,執著習氣也沒有了,他有分別。所以,他必須要把分別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了。為什麼不分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分別它幹什麼?你要知道,不分別那個心比阿羅漢清淨多了,不分別了。辟支佛雖然沒有執著,他有分別,執著的習氣也沒有,但是分別有,所以他把分別斷掉。分別是什麼?假的,是個錯誤的思惟,必須要把它捨掉。捨掉之後他就又提升到第三層,第三層是菩薩。所以你要曉得,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菩薩雖然沒有分別,但是有分別的習氣,所以在第三層,他到菩薩境界,他修什麼?就是把分別的習氣給斷掉,他做這個功夫。這個功夫做成功了,分別習氣也沒有了,他就升到頂層,第四層,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其實還是菩薩,他沒有見性,他升到這一層。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是分別執著跟分別執著的習氣都斷了,他出不了十法界,就是這個夢他出不了,必須再更進一步,破一品無明。
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雖沒有分別執著,他有起心動念。有起心動念,諸位要記住,我們在前面所學的《妄盡還源觀》,這宇宙怎麼來的?就是起心動念來的。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宇宙叫常寂光,一片光明,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華嚴經》稱它作「自性清淨圓明體」,這是宇宙萬物的本體,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叫究竟圓滿佛。一切眾生,禪宗說的一句話說得很好,叫「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我們每個人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一體。可是起心動念它就變了,起心動念它就起兩種作用,叫起二用。起心,宇宙出現了,就是整個宇宙出現了,就是什麼?能生萬法;不起心、不動念,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自具足」,什麼都沒有,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真的什麼都沒有,可是一起心動念,它就變現出來,宇宙就現前。這個宇宙不是我們現在看的這個,我們現在所看的宇宙是宇宙的一個角落,太小了。這個地方給你講的宇宙是無限大的,是無量無邊無數諸佛如來的國土,不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也不是一個華藏世界,這不可思議!
今天科學家對這個事完全不知道,他對於佛在經上講的一尊佛的教區,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今天我們的科學家沒有發現。這能生萬法。可是動念?動念就是我出來了。起心,宇宙出來了;動念,我就出來了。我怎麼出來的?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頭變現出來的,這是什麼?精神。宇宙是物質。物質的現象、精神的現象出來了,但是起心動念的時間非常短暫,可以說它同時出來的。那個速度多快?我們讀了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就知道。佛問彌勒,這個世間眾生有念頭,有念,他說這個念裡面有幾念?有幾個形?有幾個識?這個問題都是一般人問不出來的。我們動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有多少念?有幾個形?有幾個識?彌勒菩薩答覆釋迦牟尼佛說,他說一彈指,舉手彈指,這一彈指,這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這一彈指平常我們講一念,佛就問這個,這一念裡頭有幾個念?他說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個單位,就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這個數字我們乘出來了,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就是宇宙,每個念頭都現整個宇宙,形皆有識,形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每個形裡頭統統有精神現象,形皆有識。
現在我們科學講最小的單位是講秒,佛法裡面講彈指,我們彈得快,一秒鐘彈幾次?我們這樣彈法一秒鐘可以彈四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上四,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它的速度是那麼快。這是什麼?這給你講宇宙之間的真相。無論是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它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它只有存在這麼長。這個念頭、這個形消失的時候,它第二個又起來了,它念念成形,你的念頭不斷,所以它的形也就不斷。這個東西像我們什麼?有一個很相似的比喻,我們看電影,你看電影的底片,放映機裡面的底片,你把電影機器打開,帶子在裡面轉動,那就是什麼?那就是念,轉動的就是念。你看念裡面,每個念就是一張幻燈片。這個念頭的時間多長?二十四分之一秒,一秒鐘二十四張。現在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的是一秒鐘多少張?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張,你看那個速度多快,這說的真相。幻燈片打在銀幕上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眼睛還沒有來得及看的時候它又換了一張。所以我們在銀幕上看的是什麼東西?看的是相續相,這個幻燈片一張一張的相續相。其實這一張,上面一張跟下面一張就像此地所說的「如智相離」,它前面一張不是後頭一張,後頭一張也不是第三張,張張不一樣,沒有一張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在電影銀幕上所看的是一種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這相張張是一樣的,它是相似相續相。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回過頭再想想我們現實的這個宇宙人生,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相似相續相,這是真相。在這個現象裡面,一法不可得,你真正能徹底放下了,宇宙真相你就徹底明白了,為什麼?障礙沒有了。
所以你得要不起心、不動念,回歸自性。到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這是十法界裡面佛他修的,他就是修不起心、不動念,修成功之後,十法界不見了,沒有了。所以十法界也是個夢,醒了之後是什麼境界?佛法裡面常講的實報莊嚴土,諸佛如來,實是真實,真實的報土,那不是虛妄的,也就是說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那是什麼樣子?《華嚴經》上所說的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世間就是這個樣子,你不迷,跟華藏、跟極樂沒有兩樣。這個世界亂七八糟,天天在變,有這麼多苦難,那就像你看電影一樣,你就不是電影裡的演員,你跳出來了,你看到這個世界了。你要是迷在裡面,你跑到裡頭當演員去了,當演員什麼?他有苦,你得受苦,他有樂,你得受樂。所以苦樂憂喜捨你都感受得到,跳出來之後,沒有了,苦樂憂喜捨沒有了。那時候是什麼受?叫正受,正受就是三昧,正受就是如如不動。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那叫覺了,那是智慧,叫智照,智慧照見。照見什麼?五蘊皆空,你徹底了解這是假的,不是真的。電影哪是真的?不是真的,電影是人拍的。現在這個電影是什麼?現在電影是業力變現的,是眾生業力變現的。業力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比那個電影還要假,電影還真正有寫劇本的、有導演、有那麼多演員去拍攝出來,這個不是的,這個沒有那麼多演員,就跟萬花筒一樣轉,它自自然然變現的。所以法爾如是,你在裡頭怎麼會起心動念,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之後,這才真的放下了。放下就是此地講的「諸佛如是修」,徹底放下,「一法不可得」,有沒有佛法?佛法也沒有。佛在《金剛經》上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他說的那個法就是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給你所說的一切法,你可別執著,你可別分別,你要一執著、一分別,錯了,完全錯了。所以佛法也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你才真得大自在!你真的成佛了,不在十法界,十法界變成一真法界。我們要問,前面所說的,執著,有習氣,辟支佛斷了;分別,有習氣,菩薩斷了;起心動念叫無始無明,這名詞用得好,有沒有習氣?有。所以《華嚴經》初住菩薩起心動念放下了,於一切法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但是他還有習氣,所以還有實報莊嚴土。如果習氣都斷了、都沒有了,實報莊嚴土也沒有,那變成什麼樣子?常寂光土現前了。常寂光,佛在經上給我們形容的有一句話叫「大光明藏」,那就是常寂光,那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現前。好像一滴水回歸到大海,回歸到自性,痕跡都沒有。可是起心動念的習氣很難斷,然後你才曉得,為什麼我們的妄念妄想那麼多。你要知道,所有一切妄想都是一個一個接著的,也是上面一個妄想跟下面一個妄想不一樣的,不相同的,你自己以為是相同,相似相續相,你才曉得這個東西難斷。所以實報莊嚴土裡面,從習氣厚薄現象不同,佛把它分成四十二個等級。這四十二個名詞就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個,再後面是等覺、妙覺,妙覺就圓滿了,就回歸到寂光淨土,四十二個位次,這麼來的。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放得愈多,位次就愈高。
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人間,都是以教師的身分教化眾生,他參不參與?不參與。你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示現,你不就清楚了嗎?別人尊稱他老人家稱他作「本師」,本師就是根本的老師。本師,後來一般稱和尚,和尚是印度話,意思就是本師,照梵文意思來翻,叫親教師,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指導老師。我的佛法是跟他學的,他親自指導我的,這個人叫我的和尚。不同於其他的法師,法師他沒有親自教給我。像現在學校裡,學校班級很多,老師很多,是我們學校的老師,沒教給我課。教給我課的是我的親教師,沒有教給我課的,我們就稱他作老師。教我課的,我稱他為親教師,所以親教師比老師更親切,我們中國人講授業弟子,這對親教師。所以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師道!建立道場,管理道場,參不參與?不參與。釋迦牟尼佛一生沒建道場。有人提供場所給他用,他老人家很活潑,他也不拒絕,他對他也很讚歎。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借用,釋迦牟尼佛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歸物主。像你們看到的竹林精舍、祇樹給孤獨園,它是有主之物,佛是借用,在那邊教學教了幾年,他走了,別的地方去了,完全還給業主。你看最後他老人家過世,過世在野外,在樹林裡面,不是在房子裡。這個樣子做得很徹底、很圓滿。示現什麼?示現一法不可得,示現的是萬緣放下,示現的是大自在,示現的是大圓滿,這個意思深!
所以從他出生到他圓寂,一生當中點點滴滴,無一不是大圓滿,念念圓滿,說話字字圓滿,講經說法字字圓滿,日常生活行行圓滿。他怎麼圓滿法?就是一法不可得,就圓滿,有一法可得,與事實真相就相違背,那就不圓滿。他在行住坐臥,從出生到圓寂,你看,他統統跟一法不可得完全相應,這叫圓滿。為什麼一法不可得?你就想到彌勒菩薩告訴的,我們用現在人的說法,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滅,就是念頭,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怎麼能得到?這個東西就像我們放電影一樣,一部大機器在這邊放,你所看到的是立體的畫面,速度之快,一秒鐘已經放一千二百八十兆張的片子,哪一張片子你能得到?世間迷惑人以為是真的,在這裡頭有得有失,苦不堪言!在造業受報。把一真法界,把自性清淨圓明體、常寂光的境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這太離譜了!如果一覺?一覺,六道三途原來就是常寂光,跟常寂光、跟實報莊嚴土無二無別。常寂光在哪裡?就在面前,從來沒有間斷過,實報土也在面前,真的。只怪你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太重,所以變成這個樣子。變成這個樣子,不是別人變的,不是佛變來給你受的,也不是上帝變來給你受的,也不是閻羅王變來給你受的,與別人毫不相關。給諸位說,與佛菩薩不相干,與上帝不相干,與神不相干,與閻羅王不相干,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告訴你老實話,是中國古人常講的「自作自受」。所以佛在經典上常常說,這一切眾生為「可憐憫者」,真可憐!
這裡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寂無遺照,故名了此」。這前面不是說不可覺嗎?是,是不可覺,你有可覺的那個念頭你就沒辦法覺,你就不覺,就迷了。要怎麼樣?連那個覺的念頭都沒有,叫寂。寂是寂靜,寂就是三昧,心地清淨,清淨到裡頭一念不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至少要怎麼樣?至少要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你得受用。你有分別執著,你是凡夫,你不了解事實真相。要了解事實真相,你就不能不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心就清淨。實在講,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三昧就現前,寂就有了,但是功夫不深,這是阿羅漢的九次第定。六道裡面的人不能跟他比,六道裡非想非非想處天人他入的定是第八定,所以出不了六道,阿羅漢的定是第九定,比他更深一層,超越六道輪迴。九次第定他照見了。所以我們曉得,九次第定才出三界,才出六道輪迴。
在定中,定的境界裡面,定的境界裡面佛的五眼逐漸恢復。《金剛經》上說的,凡夫有肉眼,天人有天眼,阿羅漢有慧眼,菩薩有法眼,到佛則有佛眼,後面能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所以說五眼圓明,在《華嚴經》初住以上的菩薩都得到,都是五眼圓明。要知道,初住以上他們是住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他不在十法界,他已經超越十法界,這個要知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實在講太難得、太稀有,得人身,聞佛法,而且還能聞到真正的佛法,能聞到《華嚴》,能聞到淨土,這可以說是稀有難逢,你怎麼有這麼好運。為什麼?你能夠有這麼好的緣,那就說明你這一生當中,就很可能進入佛所講的實報莊嚴土,這太稀有!你能把這些事實真相搞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搞不清楚、搞不明白,不肯放下;搞清楚、搞明白,曉得一切法不可得,他怎麼會不放下?不放下,害自己,不是害別人,與別人毫不相關。害自己,想幫助別人也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智慧,為什麼?自己沒有覺了。自己真覺了,你才有能力幫人。
幫助別人,不是別的,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做出榜樣來給人看。這個榜樣是樣樣放得下,樣樣不執著,念念大圓滿,一法不可得,這叫真修。真修是什麼?真回頭了。修行,行是行為,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心的行為,我們講意業;言語,口業的行為;身體一切造作,叫身業行為。身語意有錯誤,把錯誤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所以佛法在修行過程當中講,先要講覺悟,然後才能修行。如果你不覺悟,你不知道自己毛病在哪裡,你怎麼修正法?一定要先把自己毛病找到,然後再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知道自己的毛病叫覺悟,也叫開悟。悟後起修,把毛病改過來,永遠不再有同樣的毛病,這叫真修。所以只要心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覺了。大乘教裡面常常用「照」,照見,《般若心經》諸位常常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就是一法不可得,這懂得了。
五蘊裡面,色是物質,就是彌勒菩薩講的形,念念成形,受想行識那就是識,精神現象。照見五蘊皆空,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不可得。有沒有?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真有。這個事情怎麼講法?就像我們現在看電影,電影銀幕裡那個相,那種色相、音聲,你說它是有還是沒有?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擺在你面前;你也不能說它有,為什麼?它真的是了不可得,當體即空。我們今天在一起學習,諸位同學你們在電視屏幕的前面、電腦屏幕的前面,你們看看屏幕上的這些影像你就明白了,你就知道怎麼回事情,有沒有影像?有,雖有,它不是真的,你電源一切斷它就沒有了。所以佛法講有,有叫妙有。什麼叫妙有?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這叫妙有。這屏幕?屏幕叫真空。為什麼叫真空?真空不空,能現妙有,雖現妙有,妙有不住。我們要是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於一切法自然不執著,更深一層,也不分別。到這個境界,我們念佛往生淨土,生到哪裡?生實報莊嚴土,那品位高!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跟《華嚴經》初住菩薩以上的品位相等,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樁事情。我們搞世間這些事,那就錯了,大錯特錯!
有人說我做了不少好像關於世間事情。你們細心觀察我做了沒有?做了,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我沒有把一樁事情放在心上,我也沒有把一樁事情當作真實。為什麼要做?緣,這個緣是個善緣,是能幫助這個世間化解衝突,恢復安定和平,有這麼一個緣,遇到緣去做,不礙事。所以要學佛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但做完之後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正在做的時候還是一塵不染,你說多自在!一塵不染就是提升自己,在境界裡去磨鍊、去歷練,看看自己有沒有起心動念、有沒有分別執著,不在事上鍊,那不是真功夫。《華嚴經》到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就是教給我們,叫歷事鍊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來代表這個世間不同的行業,有出家、有在家,出家的六個人,在家的多,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你統統去接觸,你在這個練什麼?就是練一法不可得。不是叫你不接觸,不接觸你一輩子不能成就。
我們難得有這麼個緣分,這個緣分想想,老師教的。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他說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替你安排的,你自己什麼都不要操心。我這一生真的就相信這句話,我對老師一點懷疑都沒有。一生的際遇是佛安排的,安排什麼?你要在這個境界裡頭去鍛鍊,鍊到什麼?要鍊到至少不執著、不分別,算是及格;到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超越,那功夫就太高了。那是什麼?大乘教裡面講明心見性,那超越十法界。至少要不分別、不執著,在十法界裡,十法界裡的高層,佛、菩薩這個層次,不在聲聞、緣覺,這算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沒有白過。所以什麼境界你都要受得了,你說我受不了,不及格,還要磨鍊。到完全受得了的時候,差不多你畢業了,你畢業的時候,那個折磨你的人也會走,他不走他就不折磨你了,為什麼?你已經畢業了。就像煉鋼一樣,你已經煉成,不再釘著你、錘著你,不再了,你成就了。然後你才真正豁然大悟,諸佛菩薩在哪裡?放眼看去,沒有一個不是諸佛菩薩,為什麼?他來成就我。他自己迷惑顛倒,他墮落,但是他成就我了。你看看,自他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
所以一個真正修行人,諸佛是真正修行人,對一切眾生永遠感恩。他為什麼成佛的?一切眾生把他磨鍊成佛的,不經過這個磨鍊,哪裡曉得功夫是真的還是假的。通過磨鍊才曉得功夫是真的,不是假的,這講真修。真修,這世間每個人都是佛菩薩,都是老師,都是恩人,善意對我,是的,惡意對我,也是的。善意對我,看看我還有沒有貪戀?惡意對我,看看我還有沒有瞋恚?不都在磨鍊你嗎?要錢的,錢給他,為什麼?假的。要命的,命給他,為什麼?也是假的,哪來的命?我們這個命剎那生滅,你看「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是剎那生滅,不是說活了幾十年就死了,不是的。你一秒鐘裡面已經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滅,這個事實真相一定要懂。所以念念不可得,哪有身?沒有身相。契入這個境界,你想想看這個世界還會有染淨嗎?沒有,有真假嗎?沒有,有邪正嗎?沒有,有善惡嗎?沒有,統統沒有。雖然什麼都沒有,但是只要眾生有業力,肯定他的業力在變,變諸天,二十八層天,變人間,變畜生,變餓鬼,變地獄,那你在看戲。這個確實用現在人的話說,這宇宙間絕大的祕密,佛在《華嚴經》上給我們揭密,給透露出來。完全明瞭之後,讓你回歸到清淨,回歸到自性清淨圓明體,你對於整個宇宙一切萬事萬物生感恩的心。這首偈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再看下面第八首:
【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
底下一首也念下去好了。
【無能作所作。唯從業想生。云何知如是。異此無有故。】
這兩首偈清涼大師在科題上說,「展轉釋成,初偈」,第一首,解釋「無一之義。上半(就是前面兩句)相待而有,通同異體。下半緣生故空,則一多相盡矣」,我們來學這一首。『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這就是相對而有。通同,通的來說,它是一體,就是同一個清淨圓明體。異是從相上講,異就是從眾上來講,從相上講,每個相有它的自體,不一樣的。像我們從人來說,我們這麼多人坐在一起,每個人自己有個身體,這是從各個不同眾生來看,如果從法性上講,那就完全相同,所以這就是「知以一故眾」。這個事情也是很難懂,好在我們前面學過《妄盡還源觀》,這樣一解釋就很容易懂。一是什麼?一體。你看《妄盡還源觀》六大段,第一段「顯一體」,第二段「起二用」,這個起二用就是眾。前面第一個顯一體,一體是「本自具足」,起二用是「能生萬法」,這是六祖能大師在《壇經》裡面為我們說的。
體是清淨的。這兩個字很重要,諸佛如來見性的時候都說,自性是什麼樣子?自性是清淨的,圓是圓滿,明是光明,明也代表智慧。圓這裡面就有德相,就像世尊在《華嚴經》上所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就是明,德相就是圓,自體本身是清淨的,這叫清淨圓明體,這個東西沒有生滅,是永恆的,是宇宙萬有的本體。為什麼它會起現象?確實它具足這種能量,它能現相,現相總得有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起心動念,所以起心動念叫無明。幾時起心動念的?佛說了,無始。無始什麼意思?沒有開始。不是說無始,這個太久太久,找不到源頭,才跟你說個無始。你要這樣去體會,你完全把如來的意思錯會了。它沒有開始,就是現在,就是當下這一念。如果你這一念覺,你不再起心動念,馬上就成佛;如果說過去好遠好遠,那你永遠成不了佛,你到什麼時候才把那個搞清楚。無始,既然無始,它也無終,有始有終,那就真的好像有這種事情,無始無終是假的,根本沒有,這才是講真話,你要會懂才行。
生命有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有沒有結束?沒有結束。你想想看,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去找開始、找結束,你能不能找到?時間那麼短,一秒鐘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如果再把它分成四個等分,為什麼?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再分個等分,那多少?你們自己算算看,一千二百八十兆再乘四,你到哪裡去找始終!所以彌勒菩薩講,這個現象太微細,沒有辦法執著,沒有辦法有得,得不到,它太快了,比光的速度還快,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所以給你講沒有開始,宇宙沒有開始,宇宙也沒有結束。現在人還在探討宇宙什麼時候開始的,幾百億年之前。怎麼搞他都搞不通,為什麼原因?他用錯了心。用錯了心,他就是用思惟想像,用第六意識。佛告訴我們,第六意識的作用範圍是很有限的,言語的範圍很有限,有些意思說不出來的,所以你要懂得弦外之音。思惟也是有一定限量的,那就是阿賴耶識之內你可以能想像得到,阿賴耶識以外你想不到。所以佛說到什麼境界你才豁然大悟?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是言語說不出來,言語盡了頭,思惟也盡了頭,心行就是思惟。你到沒有言語、沒有思惟的時候,豁然大悟,原來就在眼前。
所以跟佛法接觸,那你要懂得,即言說離言說,即思惟離思惟,你才能成就。你要執著你的言說,要執著你的思惟,完了,永遠不能開悟,這是佛法的難處,如果一下明白,你就曉得佛法太容易。難易不二,你不懂這個訣竅就難了,比登天還難,懂得的時候,太容易。宇宙之間沒有奧祕,就在你放下。我們今天放不下的就是把現實這個假象當真,堅固執著,不捨分別,那就沒法子。所以佛是千經萬論,塵說剎說,只有一個目標,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回頭。我們真正覺悟,回頭了,那叫報佛恩;在佛,佛就遇到知音,佛的意思你真懂了。其實佛有沒有意思?佛沒有意思。佛沒有意思,你也沒有意思,你們兩個就通了,就真懂了。所以佛經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沒有意思能說無量義,有意思就不能說第二個意思。無量義都是方便說,都是教你回歸到沒有意思,那才叫大圓滿,那真的回來了。
所以這個地方,一是體,一體,眾能生萬法,能生萬法,萬法的體是一,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二用剛才講了,宇宙、我,不是指別人,別人跟我不相干,所以佛家講依報、正報,要知道正報是誰?我是正報,我之外都是依報。我依報裡面,依報是我生活環境,生活環境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它對我來講,我是正報,它是我的依報;對他來講,他是正報,我是他的依報,這要搞清楚,依正莊嚴。體決定是一個,這兩種現象,就是我的現象,跟我整個生活環境的現象,佛說它有三個特色,那就是三種周遍。這也是自然,自性裡本有的,這不是哪個發明的,不是哪個創造的。第一個是「普周法界」。你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的精神,我們起心動念,念頭才一動,這個波已經周遍法界,絕不是光跟電磁能夠相比的。光跟電磁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太慢了,我們這不要一秒,一動念就周遍法界。這是什麼?這是我們心理上的波,心波。再給你講,物質也有波,物質也是波動現象成就的。念就是波動,念就成形,就變成物質,但是物質的波動現象也周遍法界。然後我們才曉得,所謂光波、電磁波都是一種物質現象,它是一種物質,它本身那個波動的時候,它是周遍法界,這是第一個它的特質。
第二個「出生無盡」,那就是變化沒有止境的。我們用萬花筒來做比喻,這東西出生無盡,我們把我們身體比作萬花筒,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我們的造作、我們的業力就像萬花筒一樣,你怎麼轉它怎麼變,出生無盡,世俗人講神通廣大。我們如果真的要是沒有障礙,把障礙去掉,放下了,我們真自在,這一個身可以能夠在遍法界虛空界現身。現多少身?無量無邊身,還現各種不同身,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有沒有去?沒有去來,隨著眾生的心念,自然在他面前就現身,沒有來去。第三個是講心量,這個太重要,「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就是包虛空包萬法,你心量本來是這麼大。我們常常讚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包太虛就是含虛,量周恆沙世界就是容有,包容這個有,這是我們自己本來的心量。現在為什麼心量變得這麼小?我喜歡的人,我包容他,我不喜歡的人,我就排斥他,這糟糕!這怎麼能入佛門?就這一個,這個就是屬於三重障,傲慢,自己並不曉得,嫉妒、欲望(貪欲)。
這些經,說老實話,我講得很透徹,我講的確實可以肯定比我老師講得透徹。我當年跟李老師,聽李老師講《華嚴經》,我不會開悟;如果李老師像我這樣講的話,我會開悟,我早就契入了。所以一定要拓開心量。那是什麼?我自己本來心量是跟諸佛如來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知道什麼?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這個關係要認清楚,無二無別,是我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一法不可得!這才講了兩句,時間到了。下面的我們明天接著再講,明天還是從這一首偈開始,從第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