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七三集)  2015/1/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17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四百五十頁,第三行看起,品題,「七、天眼通願」。七是第七願,四十八願裡面第七。這一願,夏蓮老會集確實很精簡,只有四個字:

  【皆能洞視。】

  下面念老給我們註解。『洞視』,「洞者,深也,通也」。他看得深,他能通達,沒有障礙。「天眼通,又名天眼智通」。可見得通靠什麼,根據什麼?完全是智慧,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眼就是天眼,在耳就是天耳,天耳能聞,叫天耳通,下面會講到。「又名生死智通」。六道裡頭的輪迴,死生,不是死了以後就沒有,死了以後他又生,生了之後他又死,死生可以說是沒完沒了,苦不堪言。下面給我們說,「天眼,天趣之眼」。這個趣也講天道,五趣或者是六趣,跟五道、六道的意思相同。天人的天眼,「能見粗細遠近一切之色」,眼的功能是見色,他的功能比我們大,你看他能見粗,粗顯的,細是細微的。我們人道的眼睛非常有限,粗色,距離遠了就看不清楚,我們要用望遠鏡來觀察;細微的也看不清楚,要用顯微鏡來幫助。天人不需要工具,無論粗細遠近,他統統能看得清楚,不但能看清楚,而且還能看到「眾生未來生死之相」。能夠看到你未來,當然也能看到過去。《大智度論》第五卷說,「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自地,如果他是欲界天,欲界天就是自地,欲界天以下的叫下地。

  中國人民間都拜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佛教裡屬於哪一層天?佛說天有二十八層,玉皇大帝在第二層。第一層四王天,四王天上面就是忉利天,忉利天主,中國人稱他作玉皇大帝,他屬於欲界。所謂欲界就是七情五欲沒斷,比我們人間要淡一點,沒有我們這麼執著,淡一點。欲界有六層天,一層比一層淡。往上去有夜摩天,第三層。第四層兜率天,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知足,他在那裡等待時節因緣到了,他就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示現八相成道成佛,像釋迦牟尼佛那個樣子。什麼時候來?他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壽命終了的時候,他就下來了。兜率天的壽命很長,有時差,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一年也算三百六十日,壽命四千歲,是兜率天的四千歲。所以要合我們地球上來算,這個數量大得驚人,大概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有人說現在彌勒已經來了,這個是不確實的。世尊在《彌勒上生經》、《下生經》講得很清楚。

  學佛的同學要依教不依人,世尊給我們的四依法。佛滅度了,離開我們,佛在的時候以佛為師,佛不在了,以什麼人為師?佛告訴我們「以戒為師」,又告訴我們四依法。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說的經論,決定可靠,依照經論修行,跟依佛在世沒有兩樣。我們世間凡夫總有懷疑,釋迦牟尼佛留下這些經典,翻成中國文,可靠嗎?我在年輕的時候,這是很重的一個疑問,不能解決,我們對經典總是存疑。為什麼?很明顯的例子,古文,中國古人的文章,像古文裡面隨便選一篇文章,把它翻成白話文,十個人翻就十個樣子,絕對找不到兩個人相同的,《古文觀止》大家常念的,裡面只有三百多篇,古大德替我們精選的文章的代表。佛經是梵文,傳到中國來了,在中國有不同的譯本,像《無量壽經》,它有十二種的譯本,每一本都不一樣,這可靠嗎?《金剛經》大家熟讀的,知名度很高,這一部經有六種譯本,全都傳下來了,現在在《大藏經》裡面諸位都可以看到,不一樣。不完全一樣,叫大同小異。如何能叫我們相信,這是大問題。

  所以大乘教裡佛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一定要有人說,什麼人說?說的人、解的人都要開悟。佛法不是從我們思惟當中流露出來的,不是的。凡夫言語文章都是從意識裡頭流出來的,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阿賴耶識的種子,阿賴耶識是記憶,從這流出來的,這是妄心,不是真心。佛法呢?佛法不從這些地方流出來的,它是從自性流出來的,這點我們要知道,自性就是真心,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凡聖同體,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意識念頭有生有滅,前念滅後念生,念念不住,它停不住。生滅心流出來的東西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一定要從真心流露。古時候講究,現在沒有了。古時候譯經,參與譯經的人員很多,譯經院的規模很大,它有組織。主譯的這個人一定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為什麼?不會翻錯,他所說的跟佛所說的沒有牴觸。所以一定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古時候講經、註疏的標準就是要開悟,沒有開悟的人不可以講經、不可以註疏,這個要求很嚴格。一直到滿清初年,在家居士參加譯經、給經做註解也都要開悟。這個開悟,也是古人留下來學習重要的理念,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得定;「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

  古人教學生,真正有天才、有智慧,這個學生老師看重。老師教他,教他什麼?教他,幫助他開悟。所以教他念書,用讀誦的方法修定,不要解它的意思,儒家的典籍、佛家的經典都沒有意思,就是叫你讀誦。讀誦的目的在哪裡?把你的妄想念掉,把你的分別執著念掉,目的在此地。所以經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有意思不就有執著、有分別、有妄想了嗎?那就開不了悟。所以讀書的目的,它不是求知識,它求智慧。智慧從定中來的,定就生慧。用讀書的方法修定,讓你每天讀這個書讀得很熟,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用這個方法,時間久了,老師不講,一定要等你自見,其義自見,豁然開悟了,定久了開悟,悟了之後你把你悟入的境界向老師報告,老師給你印證,點頭,沒錯,你真開悟了。這個法子,釋迦牟尼佛用。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儒家接受了,道家也接受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無不講求要遵循這個理念,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還寫在《三字經》上,「教之道,貴以專」。「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喜歡學哪一樣東西都可以,但是要專一,不能雜亂。海賢老和尚常說「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還特別強調「真沒有難事」。他老人家過來人,他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專,專一。

  他有沒有開悟?他開悟了。你看他平常跟人談話,你細心去體會,那是開悟的人,那不是普通人。淨土宗的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叫理一心不亂。他老人家說得很好:「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那都不算念佛。」你看他把念佛的標準定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清淨心恢復了。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心現前就是阿羅漢,平等心現前就是菩薩,覺現前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經題上這五個字是你證得佛法,等於說現在的是拿到學位,第一個學位是清淨心,清淨心現前生小智慧,平等心現前生大智慧,平等心是菩薩。佛陀、菩薩、阿羅漢都是佛教學位的名稱,人人都可以拿到。《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當然可以拿到;又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平等,一切眾生。這是什麼?你的真心,你有真心!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迷了真心就叫做妄心。真心、妄心是一體,一個在覺,一個在迷,在覺我們叫它做真,在迷我們叫它做妄,如是而已。佛陀教人、教眾生,只是教他破妄顯真,破迷開悟,如是而已。悟了,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智慧一樣的,德能一樣的,相好也是一樣的,沒有絲毫差別。沒開悟之前有差別,開悟之後沒有差別,你回歸到自性,自性是平等的。這六種神通,我們今天讀的這是第一個,天眼。六種神通,佛說是我們的本能,每個人都有。六道凡夫為什麼失掉?那就是迷了自性。迷了自性,你要修行,可以修得。修得,能得到,天人可以得到,但是不圓滿,成佛才真正達到圓滿。你的性德圓滿現前,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法給我們講真平等,不是佛在這裡誘惑我們,本來就是。

  我們看念老註解,括弧裡頭,「例如天人,則天道為自地」,天人的天眼,這自地,「修羅、人、畜生、鬼、地獄」,這五道叫下地。他得天眼,這底下的五道他看得很清楚。佛弟子,佛教人信、解、行、證,你才能得到果位,沒有得到果位不算。我們說佛弟子,名字弟子,我們沒有證得,證得才叫入門弟子,咱們在門外,不在門內。門內,以《華嚴經》說,有五十一個等級,這五十一個都叫菩薩。他是大乘,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十信,第二個十住,第三個十行,第四個十迴向,第五個十地,完全靠證來分。你能夠拿到第一個,就是十信位的初信位。我們用個比喻來說,十信好比小學(一年級到十年級),十住好比是中學(初中),十行好比是高中,十迴向好比是大學,十地好比是研究所,咱們這樣講好講。你上它的小學一年級,小學一年級就有兩種神通現前,天眼通、天耳通,你就得到。天眼通,我們在人道,人道上面是天道,我們通的能力知道自地,人道沒有障礙,以下的修羅、畜生、鬼(餓鬼)、地獄,你統統都能看到;欲界天,我們能看到,看你的功力,功力好的欲界六層天全看到,功力差一點的,大概可以看到四王天、忉利天。初果就有這個能力,這是十信初信位。二信位就又多兩個,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宿命通是知道自己過去,過去一世、二世、三世、五世。阿羅漢能知道自己過去五百世,阿羅漢的地位跟菩薩比,是七信位的菩薩,十信裡面的第七信他的斷證跟阿羅漢平等。這後面能知道,愈往上提升,能量愈大。小乘提升到三果就有神足通,神足通就能分身、能變化。孫悟空七十二變,跟三果羅漢,三果叫阿那含,跟他相比那很遜色,三果羅漢不止七十二變,多多了。所以佛法講求的信、解、行、證,有行沒有證,這個沒有果位,有行一定要有證。證,要老師給你印證。現在我們生在末法時期,生在這個亂世,我們相信有高人,高人住在深山裡面、住在岩洞裡面,沒有緣分的人遇不到,遇到有緣分的真修行人,他可以給你作證。所以我們看到,唐朝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了,一定要五祖給他印證。幫你印證的人就是老師,你就是他的法子,傳法的弟子,師徒如父子。自古以來沒有例外的,沒有無師自通的。沒有人印證,說自通的,這個不可以。你真正達到這個水平,就能感動諸佛菩薩來給你印證。

  我們接著往下看,「中六道眾生諸物」,這是講得天眼的,欲界天人得天眼的,「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他都能看見,他看得很清楚。「又天眼通者,《會疏》曰」,《會疏》是日本淨宗的祖師《無量壽經》的註解,叫《會疏》,「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等相,及見一切障內障外、世出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障內,譬如我們在這個房間裡面,這房間是內,內裡面我們能看見,外面看不見。得天眼通的人,他障內障外他都能看見,他能見到六道眾生。十信菩薩,如果能夠達到四信、五信,欲界裡面他全看到了;達到六信、七信,他的天眼,六道他全部看到,能看到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他全都能看到。七信位,斷證功夫跟阿羅漢平等,這個時候他脫離六道輪迴,他生到四聖法界,就是十法界的最上面的四層,再要能把無明煩惱放下,他就成佛。

  無明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一般人對它沒有概念。起心動念很難懂,我們是在最近這十幾年看了不少科學報告,才有一點概念。佛在經上有說明,講得最清楚、最明白的,世尊跟彌勒菩薩的談話。「佛問彌勒:心有所念」,是講凡夫,六道凡夫,心裡起了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念?有幾相?有幾識?這幾個字是經文,「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一句話裡頭問了三樁事情,多少個念頭成就一念,這一念把它分析,有很微細的念頭,多少微細的念頭;有幾相,相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就是念頭,佛問了三樁事情。彌勒菩薩回答是「拍手彈指之頃」,這一彈指,「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生滅,這念頭的生滅。他說「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個念頭都有物質現象,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受想行識,就是佛家講的五蘊。我們看到這個,才真正有了個概念,佛家講五蘊,原來是這麼回事情。

  五蘊是什麼?是精神、物質現象最小的單位,這個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所以物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物質裡頭一定有精神,就是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一定有物質,它分不開的。《心經》同學們念得很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最小的物質單位,五蘊皆空,怎麼空?你掌握不住。它的速度是一秒鐘,我們今天講秒做單位,一彈指,一秒能彈多少次?有人告訴我,可以彈七次。真的,確實可以彈七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一秒鐘,無論是精神現象、是物質現象,已經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哪一個相是你?這個我們冷靜去思惟。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有相是假的,不可得,這麼快的頻率之下它的生滅相。不生不滅的本性,它裡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心理波動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叫真空,不可得。妙有,就是真空隨緣生起相分。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末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是佛法,這宇宙從哪來的?佛沒有說神造的,沒有說上帝造的,佛告訴我們,從心想生。這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咱們六道輪迴十法界,是從念頭產生的。整個宇宙,包括諸佛剎土,那就是能大師說自性能生萬法。自性能生萬法是全體,不是局部的;阿賴耶變現是局部的,不是全體。所以《華嚴》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宇宙是心現識變。心現是真的,就是實報土;識變的,把實報土變成方便土、同居土,方便土就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方便土,同居土就是六道。

  佛家講整個宇宙的緣起,跟今天科學所發現的相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科學技術再不斷的發達,我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不要很久;現在科學家已經把物質現象是什麼搞清楚了,這宇宙的祕密揭穿了,物質是念頭產生的,念頭的真相是什麼,現在還沒搞清楚,我們相信一定能夠發現的。這佛在經上說的用第六意識,就是用我們的思想、用精密儀器來觀察,我們製造這些儀器現在看到物質現象是假的,是念頭波動現象產生的。念頭波動現象從哪來的?佛說,這科學家都能發現,但是他見不到自性。為什麼?自性是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才能夠見到,科學家有念頭,有念頭只能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再深他沒辦法。再深不能用儀器,用什麼?用禪定,用甚深的禪定可以見到,那是真的,跟佛完全相同。換句話說,明心見性他見到了,沒有見性的人見不到。

  天眼,天眼好,能夠看到六道眾生生死。人道死了,修得還不錯,來生又作人,又到人道來投胎。更殊勝的,修得好的,到天上去了,福報修得很大,人間沒這個福報,到天上去享天福。如果修到禪定,四禪八定,四禪能修成功,他生到色界天;四空定能修成,他到四空天去了,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殊勝。《楞嚴經》上說,他能夠修成第九定,他就離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只到第八定,四禪八定,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輪迴。佛法證得完全用戒定慧,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定還是手段,目的是開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的教育圓滿了。佛教你什麼東西?什麼也沒教,你所得到的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佛說了一句話,「心外無物」,沒有物。沒有戒定,你所得來的那是科學技術。所以科學理念技術是有限度的,不是無限的,他能把阿賴耶的境界相找到,這個解決了,轉相、業相他還沒找到。我們希望他二、三十年當中找到,那個時候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高等科學。他所找到的,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不能不佩服。要知道,最重要的要知道是我們的本性,我們要相信我們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用什麼方法成佛最穩當、最快速,我們有這個條件,我們這一生可以成就?那就是海賢老和尚用的,一句佛號。只要你專一就是修定,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沒有善惡,沒有染淨,沒有是非,沒有人我,乃至於連佛法也沒有。《金剛經》上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你心裡有佛法,壞了,心裡沒有東西,真心離念,沒有念頭,起心動念是無明。所以六根在六塵上起作用,眼見色、耳聞聲,在這用功,用什麼功?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佛知佛見;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三個俱有就六道凡夫,你見色聞聲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就凡夫。佛法修行沒有別的,放下就是!就在生活當中,沒有離開生活,沒有離開工作,沒有離開處事待人接物。海賢做出最好的榜樣,你要細細看,你能把他看懂,把他看明白,你就有受用了,真不難。

  法門用得恰當,惠能大師用了八個月,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海賢老和尚用多久開悟的?我們非常客觀的看法,我們看他的碟片,聽他的說法,他得功夫成片,我想三年他得到了。他二十歲出家,師父傳他一句佛號,告訴他:「一直念下去。」又說:「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那個明白了是什麼?大徹大悟。他聽話,他真幹。三年,沒有大徹大悟,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一定得到阿彌陀佛送信息給他(就是說他見佛),佛一定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多長,等到你壽命到了的時候佛來接你往生。這是念佛人往生,第一次見佛。第二次見佛,是你壽命快要到了,佛跟你約定時間,幾月幾日幾點鐘來接你。第三次見面是佛來接引,時間到了帶你到極樂世界去。念佛人跟阿彌陀佛見面,一般三次。這個老和尚可不止三次,我看三十次都不止。為什麼?功夫成片,有,有等到命終時候,還有很多見到阿彌陀佛,黏著不放,機會太難得了,向佛要求,我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行不行?阿彌陀佛很慈悲,就帶走了。所以你看看《往生傳》、看看《淨土聖賢錄》,好多好多人都是三年往生的。難道他壽命三年就到了嗎?不可能,不可能有那麼多人,二、三個或者可能,哪有那麼多人?那些人都是聰明人,不要了,到極樂世界去了。賢公老和尚我相信他也要求,但是佛不帶他去(他自己說了,他要求很多次),為什麼?佛交代他任務,叫他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做個榜樣給別人看,給學佛的人看,給念佛的人看,學佛念佛要像他這樣子,就對了,這叫表法。一直到他看到這本書,《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看到這本書這就是表法圓滿。所以他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非常高興,為什麼?阿彌陀佛要帶他走了;這本書沒有看到之前佛不帶他,這個意思很深。

  我們感恩佛陀慈悲,找著賢公來表法。賢公慈悲,幫助我們解決了困難。我們這二十多年來遭遇的災難,許許多多的人反對會集本,我們學習這個本子很多人反對,反對的人多,反對的時間長,確實有不少學習這個本子的人都改換其他的本子,都不學了。阿彌陀佛讓賢公老和尚為我們做證明。這本書,宏琳法師編的,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蒐集許多資料編成這本書,說明會集本是真的;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正知正見,沒有錯誤;我們這些年來依這個本子修行,沒錯,老和尚給我們做見證。就淨宗來說,老和尚為我們表法,證明三樁事情,第一樁事情,西方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不是假的;第二樁事情,極樂世界確實有阿彌陀佛,在那裡講經教學;第三,阿彌陀佛確確實實發四十八願,接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一生圓滿成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佛去了。為我們做這個證,太難得了!我們看到老人家這個碟、看到《永思集》,我們對淨宗的信心十足,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這個大時代依這個經、依這個本子、依這個註解修行,將來往生都是得海賢老和尚表法的加持。所以我勸大家,每天至少要看三遍。現在我們這邊有同學將它編成有聲書,裡面有不少同學修學心得報告在其中,總共九個小時。有時間、有空閒的人一天最好能看一遍,一遍就是九個小時,幫助你斷疑生信,幫助你增長願心,幫助你一生圓滿成就。

  所以有天眼好,為什麼?看到自己過去,生生世世在六道受苦,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還想再搞六道輪迴嗎?錯了,趕緊到極樂世界作佛,隨時可以回到此地。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不但隨時可以回到這個地球上,幫助地球上苦難眾生,他同時能分身,他能在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剎土現身說法,普度眾生。這是諸佛如來幫助阿彌陀佛,介紹一切有緣眾生往生淨土終極的目標,慈悲到極處,幫助眾生離究竟苦,究竟苦是六道輪迴,得究竟樂,究竟樂是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學這一大段,四十八願,完全說明極樂世界殊勝莊嚴。這段經文,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我們要感恩,要用心學習,要求往生,這就對了。

  下面註解說,「凡夫肉眼,只見障內,例如圍牆是障,凡夫但見牆內,不知牆外之一切。天眼能見障外」,這個牆障礙不了他,「故通達無礙」,這天眼。「又彼國天人之天眼」,這就是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生到極樂世界六種神通都具足,極樂世界天人的天眼,「遠勝二乘及諸天之天眼」,超過太多太多了。龍樹菩薩說:「二乘中小聲聞不作意,一千界為通境」。這小聲聞難得,龍樹菩薩講的。小聲聞是什麼?小乘四果裡面的初果,小聲聞,不作意就是不必注意,隨便看看,他能看多大的範圍?一千界為通境,看到一個小千世界。一個小千世界有多大?佛給我們講,從最基礎的講,單位世界,一個單位世界,這個世界的當中有一個須彌山,須彌山的四周有很多現在講的星球圍繞,太陽、月亮圍繞在須彌山的當中。我們初學佛的時候,都以為佛所說的小世界是一個太陽系,很多人都這個說法。我跟黃念老見面,第一次就談到這個問題,三千大千世界。他老人家告訴我,他是學科學的,他說佛經上的單位世界是銀河系。講得通,太陽系確確實實是在銀河系邊緣當中在這圍繞。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銀河系叫一個小千世界。初果須陀洹的天眼,能見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他不作意的時候,隨便看,能看到一個小千世界,這麼大的範圍。作意呢?作意,「見二千國土」。要作意的話,三千大千世界他能見到兩個大千世界。這兩個,可不是兩個一千個銀河系,不是的,一千乘一千叫二千,一百萬個銀河系,能見這麼大的範圍。「大聲聞」,大聲聞是阿羅漢,不作意能見二千,作意能見三千。三千大千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換句話說,這一尊佛的教區他統統能看見。「緣覺小者」,不作意見二千,作意見三千。「其大者」,這就是大的緣覺,大緣覺「作意不作意,皆見三千大千世界事。諸佛菩薩見無量世界事」,不一樣。我們要修成聲聞、緣覺都不容易,非常非常困難。我們在大乘經上見到,世尊告訴我們,人修成初果(小聲聞),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果。天上壽命長,人間壽命短,七次往來,這個時間不得了,所以常用無量劫來形容,時間太長了。

  我們放棄八萬四千法門,專修淨土,專念彌陀,這一生,剛才說過,三年就辦到,我還有壽命不要了,三年就辦到了,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了。這個法門,諸佛如來都說難信之法,誰不相信?小乘不相信,大乘菩薩也不相信,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他們無論是證大果、證小果,都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哪有這麼容易?所以稱之為難信之法。真相信,不容易,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不會相信。哪些人相信?凡是相信念佛往生的人,都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跟淨土結了法緣,根太深了!這一生當中遇到,得到諸佛如來冥冥當中的加持,他能生起信心、生起願心,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就是符合《彌陀經》上的一句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三個條件,善根、福德都是過去世累積的,無量劫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候成熟,有緣分遇到,遇到就相信,遇到就歡喜,遇到就真正發願,巴不得趕快到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的念頭特別強,這個人決定得生。

  我們再看下面,「諸佛菩薩見無量世界事」,那不是聲聞緣覺能夠相比。「至於彼國天人」,這才說到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去的天人,我們一般念佛往生到那邊去是天人,「不問作意不作意,所見世界與眾生生死流轉」,就是在六道裡搞輪迴,「及其因緣業行,遠超二乘」,比聲聞緣覺殊勝太多太多了。如《宋譯》本第五願說:「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見百千俱胝(一個俱胝是一百萬)那由他(那由他翻成中國是億)世界,粗細色相。」這兩個一對比,就知道極樂世界太殊勝了。「今經」,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用「洞視(皆能洞視)十方去來現在之事,即能見無量世界之事。可見極樂國人之通,實是佛菩薩神通也。」圓滿的神通,生到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加持的,不是我們自己修成的,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賜給我們管用,起作用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個便宜佔大了。這就是為什麼遇到極樂世界,遇到之後能搞清楚、搞明白,哪有不發心往生的!

  「又此願意有二說」,它的意思有兩種講法,「一者,如望西曰」。這兩個意思都是日本淨宗祖師所說的,日本人對《無量壽經》下的功夫比中國人多,有很相當的深度。「或土眾生,以不見於諸苦果,故不恐苦因」,他沒見到,這個土跟眾生講十方世界,他沒有天眼,他見不到眾生的苦果,所以他今天在造苦因、造作罪業,他沒有恐懼,他不害怕,他敢造。「亦以不見諸樂果」,沒有見到極樂世界,所以他不肯修往生的因,不肯念佛。「法藏愍念此等眾生」,法藏是阿彌陀佛的前身,對這些人憐憫,「選擇此願攝眾生也。」所以他有這一願,四十八願有這一願,天眼通願。

  「又《會疏》曰:肉眼昧劣,不見一紙之外」。我們的肉眼愚昧下劣,一張紙就障礙了,你的見透不過去。「但緣目前,思從於此」。只緣到你眼前所看見的,你的思惟也止於此。「不見地獄重苦」,地獄苦沒看見,「勤修無勇」,不能夠勇猛精進,沒有見到地獄苦。「不見淨土勝樂,欣求念淡。」對於希望往生的念頭很淡薄,為什麼原因?你沒看到。我們今天有緣讀到這部經,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又難得黃念老用六年時間,蒐集了八十三部經論、一百一十部祖師大德的註疏,用它來註解這部經,經跟註都是佛說的、都是菩薩說的,不是凡夫知見,我們要相信,我們要感恩。又澄憲法師說:「嗚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厭離心緩,報謝思怠。」這都是什麼?沒有親自看到,才有這些煩惱習氣現前。「故望西又曰:上求下化之要」,這是講佛弟子上求佛法、下化眾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厭苦報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視者歟!」真的,得天眼之後會勇猛精進,得天眼之後知道修行重要,知道六道非出不可,不能不超越六道,不能不求生淨土。

  下面其二,這是講願意有兩說,第二,「如《渧記》廣其意云」,它說得更詳細,「如《會疏》等言」,前面所說的舉了例子,「願興約滅惡生善,厭苦欣淨。若爾,則非真土(這個真土就是指極樂世界)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約真土所得者,或有淨土,其土聖眾,雖有天眼,或見二千世界,或見三千世界,不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或有淨土,其土菩薩,但雖得天眼,而不能圓具五眼。是以殊興此願而已」。第二段意思講得比第一段更深、更透徹了。極樂世界是真土嗎?《金剛般若》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極樂世界除外,所以我們對於真正情況要了解,信心才不逆,才不會有懷疑。極樂世界是心現的,沒有識變。我們這個世界,是心現加上識變。心現的是淨土,識變的是穢土。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是從諸佛實報莊嚴土變現出來的,誰變的?阿賴耶變的,妄心變的。所以《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妄心,唯心所現的華藏世界,唯識所變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在十法界,在十法界裡最下的,六道。十法界、六道是識變的,誰的識?自己,也就是佛常講的心想生,我們心裡面起心動念,想東想西,這些妄想能變,外面的境界是所變。

  我們今天地球上的人想什麼?所想的全是負面的,全是偏邪的念頭,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正念。古時候社會為什麼那麼好?古人所想的,從小就有人教,教你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教我們想三皈、五戒、十善,這些聖賢教誨與性德相應,現在所謂是正能量,地球上出現太平盛世,原因在此地。現在人所想的,五倫沒有了,五常也沒有了,三皈、十善也沒有了,想的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七情五欲,他想這些東西,想得太過分了,所以感召來的災難。全世界偏重在物質上的發展,物質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會毀滅地球,會毀滅文化,死路一條。現在已經到飽和點,這一代不能挽救就沒得救了。所以地球能不能繼續還存在,人類能不能繼續生存在地球上,全都看這一代。

  湯恩比博士說得非常好,他還念念不忘宗教,他說宗教決定不可以沒有,這他說的話。宗教是神聖的教育,現在有沒有?沒有了。經典還存在,有念的人,沒有講的人,沒有依教奉行的人,有等於沒有,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我們仔細去研究觀察,各個都是偉大的社會教育家,統統帶頭講經教學,弟子們承傳也是講經教學。傳到現在沒人講了,為什麼沒人講?他沒有得到經典的真實利益。只讀不講,不行。老師培養下一代接班人,遇到真正的法器,教你每天讀誦一本經,前面我說過,那是教學的方法,是用讀經的方法把你的雜念、妄想打掉,恢復你的清淨平等覺,用意在此地。現在不知道有清淨平等覺,不知道,你要給他說,他說哪有這回事情?所以現在宗教也等於沒有了,有宗教的形式,沒有宗教的內容。中國「宗教」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現在哪一個宗教能符合這個意思?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示範,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走的,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中斷。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幹什麼?今現在說法。說多久?極樂世界到現在已經十劫,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教學十劫沒中斷。人是教得好的,佛帶頭做好榜樣,身行言教。極樂世界無比殊勝莊嚴,不是沒有原因而來的,人是教得好的。我們在二00六年做了實驗,證明果然如是,人性本善,人是教得好的,我們對這個有信心。廣東潮州黃河道德講堂,做了三年,非常成功。他比我在湯池的實驗還要踏實,他的講堂一期只有一個星期,七天。七天,把一個不孝的兒女變成孝子,把惡人變成好人,把貪官變成廉潔,真不可思議!得到政府的信任,現在政府正式承認,在他那裡掛牌,是當地道德教育的基地,還是讓謝總繼續不斷的在主持教學。這一個地方能成功,每一個省、每一個縣、每一個鄉鎮都能做成功。大家肯做,我相信半年到一年,中國這塊大地就變成太平盛世,它的殊勝肯定超過古人,超過唐太宗,超過文景,這是我們能夠相信的。經典記載的是真理,沒有一句一字是虛妄的、是騙人的。極樂世界是善心善行成就的,圓滿的善心善行,阿彌陀佛帶頭,十方世界有志一同。

  我們接著看底下這一段,「今正約真土所得」,用的是真心,言語是真語,「其土聖眾雖有天眼,或見二千世界,或見三千世界,不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或有淨土,其土菩薩雖得天眼,而不能圓具五眼,是以殊興此願而已」。這是為什麼阿彌陀佛發這個願,把原因說出來了。「故《願成就文》」,這裡面說,「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等謂得一天眼則圓得五眼。本經第三十品中(這在後面),彼佛剎中一切菩薩修行五眼,是其證也」,這證明。《金剛經》上說「如來五眼圓明」,到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修五眼圓明,換句話說,生到極樂世界就得佛的天眼,菩薩天眼都不能比,這種殊勝的利益到哪裡去找!往生到極樂世界超過一般修行人,一般是修八萬四千法門的人,超過太多了,一下就把你提升到五眼圓明,就是修行五眼。

  「是以能見塵數佛國」,塵是微塵,微塵無量無邊,這個大宇宙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即使剛剛去往生的,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得如來天眼。我們再說得清楚一點,你得到的是彌陀的天眼。阿彌陀佛加持你的,不會說加持你的天眼跟他相比降一等,不是的,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的天眼能見到的見量跟你是相同的。彌陀的恩德、彌陀的悲願、彌陀之所行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我們永遠追隨,決定要到極樂世界。在這個世間,一定要學海賢老和尚,全心全意奉獻給這個世間有緣眾生。為什麼是有緣眾生?因為他相信、他接受,全心全力幫助他。無緣給他講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他聽不進去,那就沒有辦法。所以大乘經上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接受就沒法子。在這裡我們就看清楚了,到極樂世界得天眼就是圓滿得到五眼,「是以能見塵數佛國,明照眾生,死此生彼,濟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願之勝益也」。勝是殊勝,益是利益,這一願無比殊勝利益。

  下面是念老給我們解釋的,「蓋其意為:若謂此願之起,僅為滅惡生善與厭苦欣樂,此尚非極樂真淨國人之實際利益」,不止,「極樂國土天人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國。且得天眼即能圓具慧眼、法眼、佛眼與本具之肉眼」,五眼圓明,「是為五眼。是以能見塵數佛國,並明照眾生生死去來種種之相。於是可以救濟群生,利樂萬物。此方是本願之殊勝利益。上之兩說,後者切近彌陀本願。」彌陀本懷確實如是,這說清楚了,說明白了。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信心就生起來,懷疑放下了,這比什麼都重要,決定沒有懷疑。經上所說的我們全盤接受,不是局部的,我完全接受。

  往生極樂世界的心要懇切,要時時保持這個懇切的信願,真想到極樂世界去。像海賢老和尚晚年,年歲大了,真的想早一點去。佛給他的使命,也是讓他種圓滿的善根,跟這個大時代的眾生結殊勝的法緣。我們把它連串起來,夏蓮老會經,黃念老作註,我們後面這些人來流通,老和尚最後給我們做總結,給我們作證。我們相信,往昔曾經在淨宗裡面結的這些緣、種的這些善根,遇到之後,這一生就成熟了,決定得生淨土。生淨土等於成佛,為什麼?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與阿彌陀佛相等,他有能力同時隨處現無量無邊的應化身,幫助遍法界虛空界,這裡講微塵數諸佛世界,苦難眾生做接引,度化這些眾生往生極樂。極樂世界有多大?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是法性身,凡是講到法性,沒有數量,這個地方沒有所謂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也沒有所謂的空間,四方、四維、上下沒有,是一個不思議的境界,遍法界虛空界多大,極樂世界就多大。這個世界樣樣都是不可思議,往生到達,你完全知道了,怎麼樣解說都還是有限的。所以希望我們真信切願,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心裡面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才叫清淨心。提升到平等心,就開悟了,就是理一心不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