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十六集)  2014/5/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4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二十三頁,倒數第五行看起:

  「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千里之影喻廣。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我們接著再往下看。「以一剎之力用」,一個佛剎,它的能量,它的作用,「遍徹十方」,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在其中,一個也沒有漏掉,這叫廣,這廣的意思。《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剎之相不壞」,西方極樂世界圓圓滿滿,沒有絲毫破壞。「力用無限之廣」,它起的作用,就是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都在這一剎裡頭見到,「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各自在」,小中見大、大中見小,就這個意思,性德裡頭沒有大小,「故名廣狹自在無礙」。

  下面又說,「欲見諸佛淨國莊嚴」,在極樂世界你想見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悉於寶樹間見」。極樂世界的寶樹放光,光中現剎,在寶樹裡頭見到。「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就好像你在鏡子裡面看到面孔一樣。「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經上還有,例子很多。《觀經》裡面跟我們說的,正報裡頭,阿彌陀佛報身,現在實報莊嚴土,這個身有八萬四千相好。一般經上講的,釋迦牟尼佛的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彌陀的報身,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隨形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裡面都見到十方一切佛剎的依正莊嚴。佛的報身不增不減,十方世界影現在其中,這是身現剎。黃念老這裡舉的例子,是寶樹現剎。由此可知,廣狹確確實實沒有妨礙,自在無礙。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尤其是不可思議。《華嚴》講一微塵,微塵之小我們無法想像,到現在比較有個清楚的概念,科學家發現了。佛所說的極微色,極微之微,被科學家發現了。多大?科學家叫它做微中子,稱中微子也可以,他說一百億個微中子把它糾纏在一起,它的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電子肉眼看不見,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這個原子的構造就像一個太陽系一樣,當中是個太陽,許多行星圍繞它,原子也是如此,當中是原子核,有電子、有中子圍繞著它轉。微中子多大?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一百億個微中子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這麼小的東西裡面有圓滿的宇宙,法界虛空界都在裡頭。法界虛空界沒有縮小,極微色沒有放大,它們沒有障礙。這才是真正的自在無礙。

  誰能進去?《華嚴經》上說普賢菩薩能到微塵法界裡面去參訪諸佛如來,供佛聽經,普賢菩薩可以做到,這就代表了等覺菩薩沒有障礙。如果像大乘裡面常說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八地以上就有這個能力,神通自在。所以中國古人有兩句話,這兩句話幾十年來我們對它都存疑,有懷疑,就是說大小,給我們講大,大到什麼程度?沒有外,大而無外;小呢?小而無內。我們中國古人說這兩句話,佛教沒傳到中國來。這個說法與十玄門相應。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是不是佛菩薩應化在中國?一些境界確實是佛境界,他們能說出來,儒跟道都有。我在年輕的時候對這些事情好奇,向老師請教。老師回答我說,「理上講得通」,佛菩薩應化來的,「事上沒證據」,他沒有暴露身分,沒有說他是哪尊佛、哪個菩薩來應化的。理上確實可能,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法華經.普門品》裡頭講的三十二應。宇宙確實非常奧祕,深奧、神祕,大乘佛法把它講透徹、講清楚了。科學、哲學,這是他們最高的命題,什麼時候能得到答案?所以大乘佛經,確確實實是高等的哲學、高等的科學,科學往後愈進步,跟佛經上講的就愈相應。

  十玄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大疏》是《華嚴經疏鈔》,舉《大疏》裡面的說法,「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一多相容不同門。下面舉《華嚴經》上經文,「《華嚴盧舍那佛品》云: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這都是無法想像的境界。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一土滿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義。本相不壞」,這是不同的意思。極樂世界如是,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我們這個世界是法相,法相還是依法性,沒有法性哪來的相?我們現在問題在哪裡?迷了,著相不見性,這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什麼樣子?從相當中見性了,這就叫大徹大悟。見性之後怎麼樣?一多相容不同門,他見到了,這十種玄門他全看到了。在哪裡?就在當下,這入諸佛境界。佛境界不在外面,佛境界距離我們不遠,就在眼前,就在當下,一跟多同時見到,一點障礙都沒有。一國土滿十方,這是說諸佛如來的剎土,十方諸佛國土,在這一國土裡面你也統統見到。世界本相沒有壞,娑婆是娑婆,十方是十方,沒有破壞。十方入一方這是相容,本相沒有壞這就是不同,同中有不同,不同裡頭有同,這是無比功德的成就。

  「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四十八願裡面所說的,「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這是極樂世界。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極樂世界一切萬物當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物質都是珍寶,珍寶有香氣,就是無量的寶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法」。無量的寶香在這一物,這一物是任何一物,不是指哪一物,極樂世界一一物裡頭都含著有無量寶香。這個表一切法入於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方」,這個香氣遍十方世界。我們這有沒有?有。我們現在的鼻根有毛病,所以聞不到。如果我們恢復正常,我們就聞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眼睛可以看到,那個地方佛說法的音聲,自然天樂,我們可以聽到,極其美妙的音聲,確實沒有障礙,因為它都是遍十方法界的。

  我們迷失了自性,六根的能量大幅度的生起障礙,應當看得見的看不見,應當聽得到的也聽不到。《金剛經》上說五眼圓明,實際上五眼是一個眼,一個眼迷惑有淺深不同。佛的眼沒有迷惑,他什麼都見到;佛的耳沒有迷惑,他什麼都能聽。我們迷了,這個肉眼隔一張紙就看不見了。天眼沒有問題,隔一張紙可以看見,我們講他能透視,他看人身體是透明的,看牆壁也是透明的,牆外面的人他看得見,我們叫天眼。這是我們本能,沒有奇怪。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要修定,小乘初果須陀洹,大乘菩薩初信位的菩薩,他們把見思煩惱裡面的見惑斷掉了,五種見惑斷掉了,他天眼恢復了,天耳恢復了,我們講六種神通,這兩種恢復了。他能看我們凡夫看不到的東西,他能聽我們凡夫聽不到的音聲,須陀洹,小小聖,這叫入佛門。這個神通沒有現前,學佛沒入門,這個要知道,入門一定有這個現象。從初果升到二果,這個能量又出現了兩種,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你知道;宿命通,我們過去一世、二世、三世,十幾世、幾十世都知道。阿羅漢能知道過去生中五百世,再往前他也不知道,菩薩知道。我們知道,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其實就是定功功夫。五十一種功力不相同,愈往上面去能量愈大,所以到八地能量差不多跟佛一樣,就是障礙全部突破了。

  成佛恢復自己的本能而已。《楞嚴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成佛有得到什麼?沒有,你一樣都沒得到。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本來有的,只是過去迷失了,現在恢復,所以是你本有的,不能叫得。得是什麼?得是從前沒有,這才叫得。本來有的迷失了,現在不迷它又恢復正常,這怎麼能叫得?所以說圓滿菩提,修行圓滿,到妙覺如來的果位,你什麼也沒得到,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相好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他說出來了,他開悟說了五句話,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就是沒有想到,自性裡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相好,一切無量是自己自性本自具足的,自性外面什麼也沒有。所以佛教給我們從自性求,不能從自性以外,自性以外什麼也沒有,自性外面那是魔,要從自性。佛家修行修自己的心,這個要懂得。修自己的真心,這是佛;修自己的妄心,那不是佛,那是外道。佛法是講真心,真心就是佛,真心就是菩薩。說佛是講本體,說菩薩是講這個本體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也回歸到他的自性。這是佛陀教育。這一段念老在總結,還用這個比喻,「又此香遍於十方,復明一法遍於多法」,用香,香是一法,它能夠遍十方,十方世界都能聞到,所以一法遍於多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一裡頭有多,多裡頭有一,互相包容又互相不妨礙,這個妙。

  下面第四段,「諸法相即自在門」。第三是講「相容」,這一段要說「相即」。「晉譯《華嚴十住品》」,《華嚴經》在中國有三次翻譯,最早的東晉,翻的這個《華嚴》我們叫它做《六十華嚴》,六十卷;唐朝時候有兩次翻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第二次翻譯,實叉難陀,一共翻成八十卷,叫做《八十華嚴》;唐德宗貞元年間,西域有一個小國,國王對中國皇上進貢,就是送禮物,禮品裡面有《華嚴經》最後的一品,「入法界品」,這一品完整沒有欠缺,翻成中文四十卷,就稱《四十華嚴》,第三次翻譯的。這些譯本統統都保存下來了,《大藏經》裡面都有。晉譯「十住品」裡頭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前面講相容自在,這個地方講相即自在,相即,就是。水是靜的,是沒有染污,沒有動搖,這水的相,水平如鏡,它的作用是照見。波是波浪,因為風吹著水,水起了波浪,波浪不平,波浪不能照見。但是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體是一個,相不一樣,波浪是動的,水是靜的,水能照見,波浪不能照見。念老給我們解釋,譬如水之與波,以水比喻一,以波比喻多,波浪太多了,尤其我們站在海邊上觀海浪,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

  第二個比喻,「又《大疏》云」,這是八十卷《華嚴》的註解,清涼大師作的,他舉了個比喻,「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黃金的體與黃金的色相是一不是二,一體現兩種相,兩種相是一體,所以二不相離。「至於本經《法藏因地品》云」,本經有諸法相即自在的意思,舉出本經的經文,「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這是音聲,佛為大眾說法,佛是一個音聲說法,聽眾很多很多,種類不齊,言語不相同,佛以一音聲說法,聽眾每個人所聽的,佛跟他講相同的話,佛有這個能力。不但每個人都聽懂,每個人聽的都是我們自己使用的語言,好像通過翻譯一樣,實際上沒有人翻譯。更妙的,每個人所聽講的內容不一樣,我想聽《華嚴》,聽的真的跟我講《華嚴經》;你想聽《無量壽經》,你聽到就是講《無量壽經》;那個人想聽《法華經》,他聽確實就是《法華經》。程度淺深完全合乎你自己的意思,你的程度淺他講得淺,你的程度深他講得深,這叫有情各各隨類解。極樂世界妙,到你見性的時候你也有這種能力,跟一切眾生說法不需要翻譯,你的音聲發出去,他說哪種語言,他聽的就是那種。這什麼原因?前面有句話說,「無比功德故能爾」。見性,無比功德就圓滿了,為什麼?性德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我們現在的心被染污了,自性功德不能現前,我們現在起作用的全是阿賴耶。阿賴耶要靠記憶,記憶是阿賴耶裡面落謝種子,我們學過的東西,阿賴耶裡頭等於說有檔案、有資料,要把這些資料取出來用。這不是見性,見性沒有阿賴耶識,不需要這些資料,自性功德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自然現前,不一樣。所以修行一定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淨土不例外,門門都是見性才叫圓滿,沒有見性不圓滿。圓滿的見性就是妙覺如來,這是菩薩所希求的果證,他證果就是證妙覺,圓滿的回歸自性,就這個意思。

  這下面又說,「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佛現身是一身,叫法身。一切眾生隨類見,眾生想見佛,他看到就是佛相;那個人想見觀音菩薩,他見的就是觀音菩薩相;另外一個人我要見彌勒菩薩,他看到就是彌勒相,不一樣。早年我在香港講經,聖一法師告訴我一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個時候大陸還沒有開放,我第一次來講經一九七七年,好像是一九八0年,還沒有開放,聖一法師跟另外一位法師兩個人到大陸普陀山去參學。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從定海那邊過去,大陸有一位法師陪他。他們三個人到潮音洞去拜觀音菩薩,聽說在那個地方拜,洞裡面觀音菩薩會現身讓你看到。這三個人就在洞外禮拜,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三個人都歡喜。離開之後三個人就說了,你看到沒有?看到了,都看到了。什麼樣子?說出來,三個人見到的不一樣。聖一法師見到的是頭戴毘盧帽,就像地藏菩薩那個帽子,戴那個帽子,全身金色,站在那個地方,他看到這個相。另外一個,也就是跟聖一法師一道去參訪的香港法師,他見到的是白衣觀音,我們通常看到塑造的相,見到是這種相,手上拿著淨瓶,拿著楊柳枝。大陸一位法師也見到了,他看到什麼?是一個出家人,比丘相,是位年長的老比丘。三個人同時去拜,同時看到了,各人見到的不一樣。菩薩是現一個妙色身,眾生隨類見的不一樣。

  「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與波」,水平的時候是一,水多的時候千波萬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又經中」,這是我們這個經,「《歌歎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這是極樂世界空中莊嚴之相,菩薩們散花供佛,花在空中自自然然就聚集在一起變成一個花蓋,花都朝下,我們看起來非常之美。「多花」,很多花變成一個花蓋,「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這個花蓋裡頭許許多多花。「是為本經中顯現之第四玄門」,諸法相即自在。

  再看底下一段,第五,「隱密顯了俱成門」,這是隱顯。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他的報告第三句是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隱;第五句是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顯,不生萬法的時候本自具足。隱顯同時看到是明心見性,我們凡夫隱密見不到,一定是顯了我們才能見到。隱顯自在,隱顯俱成,這是性德。《華嚴大疏》裡面有句經文,從比喻,「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這句話的意思,「蓋指隱處具顯,顯處具隱」,隱顯同時。晚上的月亮有一層薄薄的雲彩蓋住,看到月光若隱若現。實際上在白天,我們常講日月同輝,我們常常看到,月亮跟太陽同時看到,月亮在東方,太陽在西方,看得很清楚,看到這個景觀。

  「本經《禮佛現光品》」,有這樣一段經文,「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這是放光,光從手掌當中放出來的,「普照一切諸佛世界」,一切諸佛世界在佛光當中顯現出來了,「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一尋是很近,諸佛世界就在眼前,這是阿彌陀佛以他的神通把諸佛世界示現在面前給大家看。「又」,你看得很清楚,「乃至泥犁」,這是地獄,「溪谷」,山谷裡頭的小溪,「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阿彌陀佛以神力,十方世界裡頭有六道,讓你看六道裡面的地獄道,這是隱祕最深的,這個最深的地方見到了,其他的都不必說了。幽冥之處,這個幽冥包括餓鬼道,包括畜生道。有一些畜生我們看不見,因為牠在幽冥之中,溪谷、幽冥,我們不容易看見。悉大開闢,皆同一色,佛光當中全都照見。

  「猶如劫水」,這是舉個比喻,劫水是大水,是大三災裡面的水災。火災能燒到初禪天,水災能淹到二禪天,風災能吹壞三禪天,四禪沒有三災了,所以四禪叫福天。六道眾生,福報最大的住在四禪,四禪沒有三災八難,三禪還免不了風災。四禪十八層天,何況人間。我們看到人間裡頭也不少動物,怎麼能會不遭難?要怎樣才能避免災難?這就要靠佛菩薩。佛菩薩大慈大悲示現在六道,教化這些迷惑眾生,幫助他們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就能化解三災八難。我們要明白,佛菩薩於我們有大恩德。過去的人知道,現在的人不知道。為什麼?過去從小有父母教你,有老師教你,有長輩教你,社會大眾都在那裡教你,你知道。知恩就曉得報恩,怎麼報?依照聖賢教育去奉行,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特別是佛陀的教育,佛教導我們,沒有能力自己開悟見性,沒有這個能力,都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所以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只要見到阿彌陀佛,決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功德圓滿了。有能力自己覺悟的,好,但是怎麼好都比不上求生淨土。為什麼?自己修行時間很長,五十一個階級一步一步向上提升。要多長時間?要無量劫,很不容易,沒有像到極樂世界那麼快速。極樂世界是成佛的捷徑,是成佛最近的道路,一生當中就能圓滿成就,不用經過劫數,不需要。

  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身體、環境做了一個大的轉變,轉八識成四智,換句話說,恢復我們的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法性土,到極樂世界就恢復了。法性身、法性土有什麼好處?第一個好處就是不生不滅。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有苦。極樂世界不生不滅,只有心現沒有識變,識變成智慧,阿賴耶變成大圓鏡智,末那變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識變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所以極樂世界沒有煩惱,連煩惱的習氣都不存在,這個地方不能不去。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沒有一個法門能跟極樂世界相比。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稀有難逢,很容易修成,但是很難相信,一切諸佛都說這是難信易行之法,成功太快了。我們遇到無比的幸運,這一生能掌握就圓滿菩提。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汗,唯見大水」。這個確實,這是大三災裡面水災,淹沒到二禪天。用這個來表,「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這是用大水比喻佛的光明。這個劫水把世界上所有一切統統淹沒了,實際上我們地球上百分之七十是海洋,海洋裡面有山川、有大地,完全被水淹沒了看不見。佛光亦如是,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剎土。我們接著看下面念老的註解,「表一切法即於佛光之一法。則一法(佛光)顯,而一切法俱隱」。佛光一照,其他的光全都不見了。好比白天太陽出來,我們地球上所有能發光的這些燈明,它的光都顯不出來了。看到佛光,唯見佛光,明耀顯赫。佛光顯,而一切法俱隱,「此土萬物,聖賢光明」,菩薩有光,在佛光之下看不到了,辟支佛有光,阿羅漢有光,在佛光之下都沒有了,都看不到了。這是「隱顯俱成第五玄門之相」。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清涼大師《華嚴經註解》,「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用個比喻來顯示。琉璃瓶,古時候沒有玻璃,就是琉璃,琉璃現在我們叫它做水晶,透明的,用水晶做瓶子,內外透明,裡面裝芥菜子,芥菜子很小,可以裝很多,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涌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微細相融,第六門。《華嚴》上說明的,無論如何微細之中,裡面含容一切諸法。經上講一毛一塵,毛是汗毛,汗毛尖端,身上汗毛尖端,這麼細的毛尖端,一粒微塵。一個毛端,一粒微塵,微塵在哪裡?就在毛端。這一粒微塵在毛端上,它不會掉下去,無論身怎麼轉動不會掉下去。為什麼?它太小了,毛比它大,毛有吸引力把它吸住。像地球一樣,地球很大,引力很大,地球上所有一切物質不會跑掉,雖然地球有很大速度在自轉,這裡面統統不會丟掉,這就是引力,地心引力。所以一毛的引力,那一塵在這毛尖端上如如不動。這個塵指小,毛指大,塵很小,但是這一塵當中有無邊剎海,無量無邊諸佛的國土在哪裡?在一塵當中。

  這一塵大乘經裡頭叫做極微色,佛經上的名詞叫極微色,又叫做極微之微,又叫做鄰虛塵。它是物質最小的現象,這個物質不能再分,你把它一分分作兩個,它就沒有了,它就不見了,所以叫鄰虛塵,跟虛空做鄰居,一分就不見了。這個東西被現在量子力學找出來了。我們也不能不佩服這些科學家。科學家用什麼方法?方法跟佛經上講的一樣,就是分析。大概在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當時認為原子是物質最小的,不能再分割了。隨著這些年科學的進步,儀器愈來愈精細,能把原子打破,看看它到底是什麼。原子被擊破之後,發現裡面有原子核,有中子,有電子,有這麼多東西。再把原子核打破,再把電子打破,再把中子打破。現在有這個技術,以前沒有這個技術,沒有這個儀器,一代比一代進步。把這個東西打破之後,發現基本粒子,更微細的東西出來了。這些基本粒子再打破,發現夸克。夸克還不算最小的,再把它打破,發現微中子,這很小的了。再把微中子打破,物質沒有了。發現什麼?發現念頭波動的現象。於是這些科學家恍然大悟,原來物質是假的。所以他們發表報告,根據他們研究所得到的結論,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之存在。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這個事實真相被發現了,發現報告的結論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佛說極微之微打破了,再分就沒有了,物質現象沒有了,是什麼東西?是念頭波動產生的物質現象。所以佛說「色由心生」、「相由心生」,說色、說相都是指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佛說從念頭來的,從心生的。

  科學這個發現是一個非常了不起革命性的發現,他們提出來,西方科學這四百年當中走了一個很大的誤區,造成許許多多的錯誤,根本就是二分法,把整個宇宙分為色法、心法,這是錯誤的。色跟心不能分,是一樁事情,而且是色由心生的,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念頭生的;換句話說,念頭可以改變物質現象。第一個就用在自己身體上,你的念頭正,純正純善,你的身體就健康,百病不生。生病一定有不善的念頭所引起的,不善的念頭製造出帶病毒的細胞,細胞是物質現象。所以佛家講貪瞋痴叫三毒,貪瞋痴慢疑叫五毒,如果心裡有這些東西,你的身體細胞裡頭就帶著有病毒,那就是一切病的根源。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把病毒放下,於一切法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你身體完全健康,你的細胞沒有一個帶病毒的。所以念頭可以治病。

  現在這個發現引起科學界很大的震動,但是一般科學家還沒有完全承認,所以叫前衛科學,還有待證明。他們到處蒐集證據,來證明這個理論是真實的。蒐集證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得重病的,醫院放棄治療,這些人只有等死,這些人裡面有不少是信仰宗教的,他們就找這些人來做實驗的對象。信仰宗教的人,知道壽命不長了,只有一、二個月,他萬緣放下,一心祈禱,求神帶他到天堂去,帶他到天國去,把自己的病不理了,統統放下,根本就不想它,只想天堂,只想神、想上帝;念佛的人只想佛、想極樂世界,其他的統統不要,一念不生。這樣過一、二個月沒事,再去檢查病都沒有了,好了。這個醫院醫生說這是奇蹟,無法解釋,奇蹟!但是真的,真有不少人健康恢復了。現在應該這個例子相當豐富了。

  不但能治身病,而且能化解地球上的災難。為什麼?地球上的災難也是我們貪瞋痴慢疑變現出來的。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貪心感應的是水災;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的上升,這都屬於火,脾氣太大,瞋恚心太重;愚痴所感應的是風災,傲慢所感應的是地震,懷疑所感應的是山崩地陷,高山倒下來,大地突然陷下去,山崩地陷。現在這些災難到處都有,山崩地陷以前有聽說,但是很少,現在好像很多,很多地區都發生這個現象,地突然陷下去了,懷疑。這是貪瞋痴慢疑五毒,只要我們的念頭改變,地球災難就沒有了。地球是人居住的地方,人要像個人。人的標準是什麼?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中國人的標準。佛的標準,佛告訴我們,人修中品十善,天人是修上品十善,感得天人(天道),人道是中品十善。修羅、羅剎,他們是下品十善所感得的,福報很大,福報往往超過我們人間。為什麼叫他做下品十善?實際上他們所修的上品十善。為什麼上品變成下品?因為他有傲慢,他有嫉妒,這個嚴重煩惱沒有放下。帶著傲慢、嫉妒修上品十善,果報就是阿修羅,有天人的福報,沒有天人的德行。天人慈悲,他們瞋恚心重、報復心重、嫉妒心重,則把他們這一道稱為三善道裡面最後的一道,修羅道,人天修羅。下面有餓鬼道,有畜生道,有地獄道。餓鬼貪心所感,地獄瞋恚所感,畜生愚痴所感,所以我們要斷貪瞋痴,永遠沒有三惡道。

  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從人的念頭所生的。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說得好!現在被科學家證明了,一切法真的從心想生。心想從哪來的?追根究柢,現在科學家底下這個命題,就是念頭到底是什麼?現在在研究這個。研究的報告不少,很多書店都能看得到,《念力的祕密》,念力的能量,都是這一類的報告,愈來愈靠近佛法了。佛告訴我們念頭從業相生的,佛經不叫念頭,叫轉相,物質叫境界相,境界相從轉相生出來的,轉相從業相生出來的。業相是什麼?大乘經上常說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是業相,不覺是動的,覺是不動。所以佛家修行,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修什麼?統統修定,不是別的。所以《金剛經》上說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管哪個法門統統修的禪定。為什麼修定?因為自性本定。真心是定的,妄心是動的。我們現在有念頭,有起念,念起念滅,這是妄心,這就是阿賴耶。真心呢?真心不動。所以我們能放下妄心,妄心是起心動念。我們眼見色、耳聞聲,真正修行怎麼修法?看得清楚、聽得明白,這是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清楚明瞭沒有起心動念,這是定,自性本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就叫佛,這就叫本來面目,你本來就是這樣的。《華嚴經》上說,本來是佛,本來成佛。佛不從外頭來的,放下就是。

  我們念佛是用念這句佛號的方法修定,開悟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的榜樣,他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三樣我們都不能跟他相比。《彌陀經》上所說的,《彌陀》跟《無量壽》是同一部,可以相通,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叫善根?善根是智慧,一接觸就不懷疑,就相信,這是善根。福德是什麼?福德是定,是清淨心。我們常講,老實、聽話、真幹,天賦,生下來就有,這叫善根。福德是什麼?真誠待人,真心待人,不是妄心;清淨,心裡頭沒有被染污;恭敬,敬人、敬事、敬一切萬物。我們在經懺佛事裡頭拜懺,懺儀第一句話,「一切恭敬」,我們會念,沒做到,口裡恭敬,心裡頭沒有,要身口意統統具足。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一個人有這三樣,真誠、清淨、恭敬,這個人有福。海賢老和尚統統具足,好像是天生的,前世就帶來的,他就那麼老實,就那麼樣誠懇,就那麼樣聽話、真幹,對人、對事、對物恭恭敬敬。這樣的心態念佛,老師教他念佛他接受了,一門深入。

  他念多久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因為我們在《往生傳》上看到,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許許多多念佛往生的大概在三年,三年前後。是不是他們那個時候壽命都到了?有人問過我,我說沒有那麼巧的事情,二個、三個或者可能,不可能有那麼多。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三年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能夠自在往生,我想去就去得了。這樣的功夫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你好好念三年,一心一意想西方極樂世界,像遊子在外面過很苦的生活,流浪在外面,想老家,想自己的父母,想上三年,阿彌陀佛就真來了。就是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現前見佛。我們功夫一得力,佛知道了,他來安慰我們,增長我們的信心,來告訴我們,你還有多少年的壽命,等到你壽命到了的時候,我來接引你。你看,這就等於給他做了證明,這哪有錯的?自己很清楚。有些聰明的人知道機會很難得,還有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要求跟你走。佛會答應,佛很慈悲,有求必應,佛會告訴你,答應在什麼時候來接你。有人二、三個月之後,有人一、二個星期,各人情形不相同,佛替你安排。第二次見面就是跟你約定時間,約定的時間長的三個月,短的三五天、一個星期,你可以準備後事,準備到極樂世界去。所以第三次見面,你看到佛帶著蓮花來接引你。一般往生應該是三次見佛。

  海賢老和尚那麼長的壽命,我覺得不是他自己的,是佛力加持的。為什麼?要留著他表法。這麼個意思,我們要清楚。他出家到他往生九十二年,九十二年這麼長的經歷,我們大家對他沒有懷疑了。你要問我,這個老和尚跟阿彌陀佛見面多少次?我的估計至少十次以上,時間這麼長,九十二年,決定不是三次,十次以上,常常見佛。功夫他決定是上上品往生,決定是理一心不亂,所以他說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所說的。他有沒有到這種功夫?有,因為他老實,他真幹,所以他三年功夫成片,再三年事一心不亂,再三年理一心不亂。得到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應該在什麼時候?四十前後他就得到了。每個人的緣不同,每個人使命不相同,他的使命是給我們表法的,他自己說得很清楚,表法就是做榜樣給大家看。在我們這個大時代,念佛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就學他那個樣子就行了,他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所以我們要把他的光碟當作《無量壽經》來學習,一天看三次,一年看一千次,就成功了,你也有能力往生了,一年的時間。一天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天天不缺,一年你一定會成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