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四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4

  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面第四行,從第二句看起︰

  【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

  這是世尊對他父親說的,佛出現在世間有三種利益,這是第二種。第二種是講見相就能夠滅罪,說如來『身相光明,無量妙好』。佛滅度之後,往後弟子們供養佛菩薩的形像,大多數是塑像,以後畫像也就很多了,彩畫的。佛菩薩的像,一定要把他的相好明顯的表現出來,就是常說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好,實在講,很不容易表示,但是三十二相比較上容易顯示得出來。佛經當中有一部叫《造像度量經》,古時候造像,造佛像、菩薩像、羅漢像,乃至於天龍護法像,都根據《造像度量經》上所說的,以這個比例來塑造。現代我們看到有些塑的像,跟經典裡面出入很大,現在造像的多半是藝術家,藝術家要表現他自己的性格,所造的像,諸位仔細去觀察,它是人像,不是佛像,這是與經上所說的相違背。

  如果依照經典上所講的塑造的像,好像一般人覺得我們世間沒有這種人,沒有這種相。其實佛的用意不在乎它像不像一個人的像,要緊的意思,是要把三十二相凸顯出來。為什麼?這是屬於果,讓我們看到果就想到有因,所謂是種善因才能得善果。三十二相是善果,每一種相都是修因才得到的。所以佛菩薩的塑像、雕像、彩畫的像,重要的意義是在表法,是在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而不能把它塑造成一個美男子的像,菩薩塑造一個美女的像,這都是錯誤的。

  依照經典所教的這樣塑造,『眾生稱念觀察』,稱是稱名,念是憶念,常常想著,觀察是你看佛菩薩的相好。『若總相』,總相是整個身相,或者是坐相,或者是立相,全身的相叫總相。『別相』是觀察他一部分。眾生的煩惱習氣很重,觀佛整個身相難,不容易,所以《觀無量壽佛經》也教導我們,不能觀佛的全身,觀佛的一部分。經典上常常介紹,譬如說觀佛的白毫,這是最容易的,佛面相當中,眉毛當中有兩根白毫,你就觀這個。可是這個相你要把它造出來才行,白毫是兩根透明的白毫盤旋在一起,好像是個珠子一樣。經上告訴我們,這個白毫當中是空的,外形是有八個稜角,盤旋在一起。這是叫你觀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佛學大辭典裡面有,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也記載得很清楚,我們一定要知道每一個相的因果,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相好,你觀這個別相就容易了。

  無論你觀現在佛,或者是過去佛,現在佛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在,沒有般涅槃。過去佛,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屬於過去佛,無論是現在、過去佛,我們觀、念的效果都一樣,『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這是講極重的罪業。四重罪就是戒條裡面前面的四條戒,殺、盜、淫、妄這四條罪是最重的,叫四重罪。五逆,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四重五逆果報都在阿鼻地獄,這是極重罪業,經上常講不通懺悔。可是諸位要曉得,如果能回過頭來念佛求生淨土,這個罪業還是能夠轉得過來。由此可知,念佛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但是念佛要能相應,如果念得不相應就沒有辦法滅罪。怎麼樣相應?譬如我們舉個例子,佛有廣長舌相,這是三十二相之一。廣長舌相是什麼因緣得到的?是不妄語成就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果這個人三世不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鼻子。釋迦牟尼佛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面孔蓋住,證明他生生世世不妄語,不欺騙一個眾生。我們憶念佛菩薩相好光明,要憶念他的修德,看到相好光明,這是果報、是成就,我們要效法他,要以佛為榜樣,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這樣才能夠滅罪。假如只是念佛,只是想佛的相好光明,不知道這個裡面因緣果報,我們自己的心不能回頭,業障就沒有辦法消除。消除業障就是要藉外緣,佛像是外緣,藉外緣來觸動自己的善根,使自己知道回頭、知道改過自新,這樣才能夠滅罪、才能夠『永背三途』。

  道理實在講並不難懂,一切經論上佛都告訴我們,眾生雖然造作惡因,四重五逆的惡因,我們舉這個比喻來說,因如果沒有緣,不會結果。因要結果,當中有個緣,緣非常重要。因,沒有法子,過去已經造了,但是我們希望這個因不會結果,你就把緣控制住,這是我們自己可以辦得到的。所以,佛法不講因生,講緣生,緣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雖有惡因,我現在不造惡緣,我不再造惡,惡緣斷掉了,而現在所造的是善緣。我們阿賴耶識裡面,雖然有惡的種子,可是也有善的種子,種子善惡混雜的。惡種子不希望它現行,不希望它結果,善的種子希望它早一天成熟,於是我們就多造善緣,讓善的種子結果。此地所講叫你念佛,稱念觀察,諸位想想看,這在十法界業因當中,我們是專造成佛之因,在一切善緣裡沒有比這個更善的。稱,持名念佛;念,觀想念佛;觀察是觀像念佛。《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十六觀,十六觀不外乎這三大類,觀想、觀像、稱名,這四個字就把十六種觀法統統包括。所以,這是專造成佛之緣,讓我們阿賴耶識裡面成佛之因先結果報,成佛。十法界到哪裡去了?到佛法界去,「永背三途」,永遠離開三途。『隨意所樂』,我們今天念佛,目的就是求生淨土,『常生淨土乃至成佛』,則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佛出世對一切眾生第二種的利益。

  【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這三種利益,後後勝於前前,第二種利益勝過第一種,第三種又勝過第二種,愈說愈接近淨土,所以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念佛是功夫,三昧是成就,雖念佛而不能得三昧,那沒用處、沒有成就,換句話說,不能往生。這就是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所謂功夫不得力。也就是你這句佛號伏不住煩惱,一定要這句佛號提起來,能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能夠伏得住。要是真能伏住,換句話說,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多少要看破一些,要放下一些。如果不能看破、放下,這個佛號就沒有力量、就伏不住,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大乘經上,特別是般若經,世尊當年在世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這二十二年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你要是看不破放不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包括念佛法門,也不能往生,你也不能得念佛三昧。一定要知道這個世間一切法假的,不是真的,何必那麼認真去計較?萬法確實是無常苦空,我們一定要覺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能看破、真能放下,人就不造罪業,再不會造惡緣,這一點很要緊。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

  淨飯大王聽了佛這樣勸他,他也有疑問,他向佛說,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德行,『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這兩句話全是般若經上所說的,一部《金剛般若》也是講這兩句八個字。淨飯王就說,你為什麼不讓你的弟子們去修學?

  【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般若不是不好,真好!《華嚴》、《法華》都是大乘非常殊勝的經典,只有極少數的實實在在的上上根人他們行,他們能解、能行、能入三昧,凡夫不行。凡夫業障習氣很重,說這些大乘經,理論上聽起來很妙,但是要叫你去做,你就沒有法子做了。實在說每一位學佛的同修,我們相信《般若心經》都念得很熟。般若是佛法的樞紐,所以《心經》古德把它定做朝暮課誦,那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我們念得很熟,能不能做到?不要說沒見到一個人做到,聽也沒有聽說過。這就是淨飯大王所問的。不是中下根能夠受持的,祖師大德把這部經放在課誦裡面,其目的無非是時時刻刻讓自己警覺,提醒自己,幫助自己看破、放下。經上講得明白,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後面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意思就是講的萬法皆空。十法界依正莊嚴,相有體空,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最後的結論結成一句「無智亦無得」。智是什麼?妄想,你以為你聰明,你以為你有智慧,那是妄想!「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裡面,沒有智也沒有得。得是什麼?煩惱,你只要有智有得,有智就是有所知障,有得就是有煩惱障。真如本性清淨心中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為什麼不放下?果然放下了,那恭喜你,你就是佛菩薩,你就無事了。

  所以,佛與大菩薩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凡夫無法思議。不但凡夫的能力達不到,聲聞、緣覺、小行菩薩都沒有辦法理解,所以佛勸淨飯王修念佛三昧。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下根人也能在一生當中平等成佛,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一切諸佛讚歎的法門,確實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這是勸淨飯王念佛,世尊這個做法也是做給我們凡夫看的。世間至親無過於父子,佛說無量法門,他勸他父親學哪個法門?我們從這個地方仔細觀察,就曉得這個法門殊勝。

  【又云,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

  『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就是在六道輪迴之中。眾生為什麼會在六道輪迴?都是一個念頭!念貪瞋痴慢,就生三惡道,念五戒十善、四無量心,他就生三善道。正是經論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面想什麼就變現什麼境界。佛這個說法,如果我們自己稍微留意一點,不難證實。從什麼地方證實?從作夢,凡夫都會作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念佛人常常念佛,所以他夢中會夢到佛、夢到菩薩,夢到講經說法這些。你再問問不學佛的人,問問他,你這兩天作什麼夢?你到處去問問,與他的習氣有關係。他心善他夢的境界善。他煩惱習氣重,惡念多,他就天天作惡夢。這個境界相,確實是從心想生的,『念佛之心,亦復如是』。

  念佛就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而要緊就是『繫念不止』,繫念是《彌陀經》上講的,玄奘大師的譯本。繫,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心裡頭掛念著、牽掛著。不要牽掛別的事情,要常常掛念佛就對了,掛念阿彌陀佛,把其他的念頭統統放下,為什麼?全是不相干的。心裡面若有其他的掛念,給諸位說,都是六道生死輪迴邊事,你掛念這個幹什麼!我們今天把念頭換掉,六道輪迴邊事再也不掛念,要把它捨得乾乾淨淨,要常常掛念阿彌陀佛、常常去想西方極樂世界,不能夠想總相,想別相。正報,經論上常常教給我們觀佛的白毫,依報也常教我們觀蓮花,西方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常常想蓮花開、蓮華合,常想這個有好處,這就是培養淨業之緣,不再造惡業。「不止」就是不能間斷。為什麼不能間斷?一間斷你一定又去繫念六道輪迴。也許你說,我間斷,我什麼也沒想。沒想,墮在無明裡頭,有想都是邪念,無想你墮在無明裡頭,你怎麼會有成就!所以「繫念不止」,跟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淨念相繼」,是一個意思。你只要能這樣去做,『定生佛前』,決定往生,這個「定」字非常肯定。

  『一得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雖然過去生中有無量的罪業,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惡的緣永遠斷掉了,縱有惡因絕不會起現行,沒有惡果。你現行的,也就是你起心動念的,都是大慈大悲,跟佛與大菩薩沒有兩樣。這是《觀佛三昧經》上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非常好,意思非常的圓滿。

  【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修行人,所謂聰明人找徑路,這是聰明人。大乘比小乘就聰明,換句話說,大乘人跟小乘人比,大乘走近路,小乘的路繞得遠,繞得太遠了。小乘人破我執非常之艱難,要把我執斷掉,要破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見惑第一個身見,把自己身當做我,這頭一關。怎麼能把這個身看破,身不是我,實在是個難事情。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之後,再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是貪瞋痴慢疑,這五大類。從破一品身見那天開始,把八十八品思惑斷掉了,這才證須陀洹果,初果。由此可知,初果以前所修行的,需要多長的時間經上沒說,從證得初果那天開始,要把八十一品思惑斷掉,貪瞋痴慢疑斷掉,需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若是到四禪天、四空天,那個壽命,我們凡夫心目當中叫天文數字,什麼時候才能夠出得了三界?所以他的路子迂迴,時間長,修得非常辛苦。

  大乘菩薩比他們聰明太多,大乘菩薩斷見思煩惱,不用他們的方法,他們那個方法太麻煩。佛教大乘人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不要想自己,這個方法的確是高明。時間久了,把自己就忘掉了,從來不要想自己,要想到一切眾生,你心量愈大愈好。不要想你一個家庭、不要想你一個小團體,那都沒有辦法,不能破我執。甚至於說我們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不行,你那個圈圈太小了,不能突破,不能破我。要像諸佛菩薩一樣,起心動念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樣你才能夠破我執、破身見,破你家庭、種族、國家這些界限,統統突破了。所以這個方法比小乘高明太多,這叫真正修學大乘,這是大乘根性之人。

  我們細細觀察,大乘根性的人不多,哪一個學佛的人不是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所以你修學大乘也不能成就,為什麼?我執是堅固的執持。不但你執持,你天天還在增長我執,你怎麼能成功?佛教大乘人,對我們道場怎麼個看法?水月道場。我們每天在這裡做弘法利生的事又如何看法?夢中佛事。別當真,假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所以做,天天做,很認真做,心裡毫無牽掛,真正是一塵不染,跟《金剛經》最後講的「夢幻泡影」完全相應。不要想到這個道場將來還要傳多少年、傳多少代,你在那裡作夢!道場建立能不能傳是眾生的事情,這個地方眾生有緣,道場就建立;沒有緣,道場馬上就消失。佛法也是從緣生,我們何必替這些眾生操心,只要把自己的責任盡到,不要再操心,有緣,後面自然有人去做。自己要徹底放下,決定不能有絲毫的牽掛,絲毫的牽掛就錯了。牽掛,應當牽掛阿彌陀佛、應當牽掛極樂淨土,這就對了。

  所以,大乘比小乘的路近。大乘當中也有許多的法門,這許多法門當中,是以禪為最近,捷徑,禪是大乘裡面的徑路,為什麼?宗門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的路子直,也不拐彎抹角。大乘其他宗派法門那個路比小乘是近得多,可是還是有許多委曲婉轉之相,沒有禪那麼痛快、那麼直捷。可是禪要跟淨土比,淨土比禪更近,這是真的。禪宗裡面你要成就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也不過是個分證佛而已。從分證佛到究竟佛,這是大乘經上常講的,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三大阿僧祇劫是從明心見性那天講起的。你沒有明心見性,都不算。法身大士,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圓教初住菩薩到成佛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是禪宗的,宗門走的路子。淨土宗念佛往生,一生就成就,不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不要那麼長。所以淨宗古德有個小冊子,勸人念佛的,那個小冊子的題目叫《徑中徑又徑》,可能我們這邊也有。你看這個小冊子的題目,徑就是近路,第一個徑是大乘,第二個徑是禪宗,第三個徑是淨土,小路裡頭還有直通的小路。『但念阿彌陀佛』,這是成佛最近的一條道路,大乘、禪宗不能相比!何況,大乘與禪宗你未必能修,念佛法門是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就怕你不肯幹。

  下面是《觀經》裡面的兩句話。

  【觀經云,以我心目,想彼如來。】

  這是「觀想念佛」的要領。我們眼睛觀察看佛相,心裡頭要常常想著,就跟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念佛」是一個意思。憶就是常常想,念是心上真有叫念,念是心裡頭真有。所以念這個字是會意,你看中國的文字,上面是個今,底下是個心,就是你現前心裡面有了。你心裡頭要有佛才行,那叫念佛,心裡頭真的有佛,可不能再夾雜別的東西。《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我心裡頭真有佛,心裡面還有別的東西,你不能成功。必須把其他牽掛的東西全都放下,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你才能成功。

  『想彼如來』,這個「彼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這是觀想的總綱領。所以念佛人為什麼家裡頭要供佛像?供佛像是幫助你觀想的,目的在此地。要把佛的形像印在自己的心中,心裡面常常有佛,不要有其他東西夾雜,你就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你就決定往生,功夫好的人,可以自在往生。這個自在是隨意,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與自己的壽命完全沒有關係,所謂是生死自在。這樁事情我們凡夫都可以做得到。再看底下一段:

  【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未出輪迴』,這句意思就是講,以凡情,凡夫的情見,你要想辨別『圓覺』,圓覺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圓滿的大覺。你在那裡想、你在那裡猜測,你怎麼能猜得到?你所想像當中的圓覺,不是圓覺性,不是真的圓覺。第二句講『彼圓覺性,即同流轉』,「彼圓覺性」是你所猜想的、你所理想的那個圓覺,那是什麼?依舊是生死輪迴的妄想而已,「流轉」就是妄想,是你在打妄想。圓覺性怎麼能夠思惟、怎麼能夠言說,大乘經上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免輪迴,無有是處』,這是講你用這個方法來修行,希望將來能夠超越六道輪迴,經上告訴你,沒有這個道理。這段意思很深,我們用淺顯的話來說,你以為用妄想去思惟大乘經義,將來就可以能夠了生死出輪迴,可以開悟、可以證果,沒這個事情。這句話非常重要,現在年輕人學經教的,犯這個錯誤的太多了,以為這個方法他是真的在學佛,他很用功,每天在研究經教、在討論經教。把這幾句念念,看他會不會覺悟、會不會回頭!

  這段文裡頭,還有個非常深的意思,說明了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脫離六道輪迴以後的事情,你們看看這段文是不是?煩惱沒有斷,就沒有出輪迴。「辨別圓覺」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斷煩惱之後才有能力學法門。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對誰說的?阿羅漢以上。沒證得阿羅漢,老老實實一門深入,要緊的是修定,因為定能出輪迴,先要修定,定就是伏煩惱、斷煩惱,對付煩惱是用定功。先要出輪迴,脫離輪迴之後,再把煩惱轉變成智慧,那就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了。先把煩惱伏住,說老實話,阿羅漢講斷煩惱,那個斷的意思也是勉強說的,真正的意思是伏,並不是真的斷。伏是什麼?永遠不會起現行,真的伏住,稱它做斷。其實煩惱怎麼會斷,不可能斷的,煩惱是性德。所以第二個階段,要把煩惱轉變成菩提,煩惱即菩提,那就是要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這第二個階段。《圓覺經》上這個意思很明顯,多少人學佛違背經訓,所以一生苦學而得不到成果、得不到效果。

  【又云,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這個意思也非常之深。凡夫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況,我們現在確實用的是『輪轉生死垢心』,垢是污染。現在講到污染,大家都有相當深刻的概念,所謂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非常的明顯!所有一切污染,外面境界是緣,裡面是煩惱。六根接觸外緣,引起阿賴耶識煩惱現行,這樣子愈來愈嚴重,所以沒有清淨,就是清淨心不能現前。由此可知,觀佛的圓覺要清淨心,如果沒有清淨心,你要觀佛的圓覺,也是無有是處。經文沒有說無有是處,換了一句話,『而不旋復』。旋復是什麼?又回過頭來,回過來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還是搞這個,以妄想分別執著觀佛的圓覺。未得清淨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今天深入經藏,讀誦大乘,用的什麼心?妄想分別執著。深入經藏之後,讀誦大乘之後,還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又回來了。

  實在這個經義,清涼講得淺顯、好懂,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解釋經題裡說過兩句話,他說「有解無行」,有解,我們深入研究,沒有去照做、沒有修行、沒有功夫,叫「增長邪見」,「而不旋復」就是增長邪見。可見得佛門講求的是解、行要相應,特別是《華嚴》,《華嚴》把行擺在前面,解擺在第二。《華嚴經》上以兩位菩薩顯示這個意思,普賢是代表行的,實行、實踐、真幹的,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而經上告訴我們,《華嚴經》上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庶男,文殊排在第二。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華嚴經》是行重於解,它是解行相應,但是行擺在第一。

  《圓覺經》上這兩段話的意思亦復如是。要認真去修,修就是把自己的毛病、把自己的習氣,要認真的改過來。我們佛門裡頭常講開悟,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徹悟是講明心見性,徹底覺悟,我們現在沒有,小悟總要有。什麼是小悟?每天反省檢討,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過失,這就是小悟,就是覺悟。覺悟之後,能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過來,那叫修行,你真的修了。覺悟是智慧,改過是功夫,這才叫解行相應。如果今天一天沒有發現過失,這一天就空過了,這一天迷惑顛倒,一點進步都沒有。佛經裡面說過,世間有兩種人沒有過失,一種是諸佛如來沒有過失,第二種是凡夫沒有過失。凡夫怎麼?不知道自己有過失。如來是所有過失都改過來,真的沒有過失了。三乘聖者他們之所以不同於凡夫,他們知道自己的過失,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跟我們凡夫不同的在哪裡?他們天天找到自己的過失、天天在改過。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他的過失,所以他天天還在覺悟、天天在改過。改過就是修行,把自己的錯誤修正過來叫修行。這兩小段的經文,含義無限的深廣。

  【彌陀疏鈔云,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反,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

  這一段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註解裡面為我們解釋『實相』,實相就是事實的真相。實相的意思很深,通常解釋在這個名詞裡面,從體、相、作用上來說明。體,實相無相,說無相是從體上講的,真相。從它作用上來講,實相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是無相的實相變現出來的。既然變現出來的,為什麼說它無相?因為這些現象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從體上去觀察,它無相,從相上去觀察,它無不相。因此,佛與大菩薩對於它的體相認識得非常透徹,一點也不迷惑,因此在應用,他的受用裡面來講,無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這個實相是講受用,我們如何來享受,那就自在了。因為它無相,像《金剛經》上講的,佛才教人「應無所住」,又因為它無不相,所以佛教人「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講的我們怎麼樣來生活,生活裡頭的大原則,守住這個大原則,守住這個總綱領,就是無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就是無住生心,那你就得自在。無住心清淨,一塵不染,心裡頭絲毫的牽掛都沒有。這個時候生的心是大慈悲心,廣利一切眾生,確實如古大德的話,正法久住,普度眾生,生的是這個心,護持佛法,廣度有情,他生這個心。

  因此,蓮池大師在此地說,這是怕一些人誤會,以為要證實相,一定要把相都滅除掉,那就錯誤了。這些相是幻相,怎麼能夠滅除掉?『非必滅除諸相』,「非」,不是叫你要滅除諸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幻相在,不需要滅除。怎樣才能夠見到實相?『即相而無相』就行了。什麼叫做即相無相?我們還拿古德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只要你勤修六度而不著修六度的相,就對了,就是即相而無相。即相是什麼?修六度。六度是什麼?六度是我們日常生活,我們生活所有一切的活動,一天的活動、一年的活動、一生的活動,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這六大類。無論你是從事於哪種行業,都可以歸納在這六大類裡頭。六大類是我們日常生活,這是即相。凡夫不知道離相,著了相,那就錯了。著相為什麼錯?因為這些相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怎麼能執著?著就迷了。你要知道,這所有現象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我們不執著就對了。不執著就悟了、就不迷了,不執著就無相,即相無相,這就對了。

  『經云』,蓮池大師引用經典,他引用哪部經,我們不知道。『治世語言』,古聖前賢的教訓。在中國,如同孔孟的教訓,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麼處事,這些倫常道德,就叫治世的言語。這些教訓,『與實相不相違反』,這句話的意思我們能夠體會得到。世間聖人的教誨與實相不違背,那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還會有違背嗎?『云何萬德洪名』,萬德洪名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句名號還『不及治世一語』嗎?實在講治世的善言,一般世間人尊之為經訓,寶貴的教訓,只是彌陀洪名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這個在前面跟諸位說過,彌陀名號,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的總綱領、總題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的經法,都不出「阿彌陀佛」四個字的範圍,知道的人很少。所以古人常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絕不是世間聖賢寶貴教訓能夠相比的。世間聖賢寶貴教訓很有用,我們常常記在心裡、常常奉行,對我們有好處、有利益。但是那個好處利益小,不究竟、不圓滿,這一句萬德洪名的利益是究竟圓滿的。蓮池大師這段的意思在此地。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