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寒笳集法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16/10/2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26-0006

  《寒笳集》。諸位同學,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我們接著再來學習《寒笳集》第二十二段。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惟逆境當前。庶幾生遠離之心。故佛稱八苦為八師。非虛語也。】

  這一段,祖師可以說時時刻刻為我們大家提出無常、苦、空這些警語,警策的話。我們從《寒笳集》這個開示當中可以理解到,祖師在世的時候對於四眾弟子懇切的警策,可以說苦口婆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看這一集的法語裡面,大多數都是提醒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這個世間是無常的。這一段再度給我們提醒,『三界之中,無非牢獄』,「牢獄」是形容我們在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就跟牢獄一樣。我們大家都知道,世間的牢獄被關進去了出不來,失去自由,不得自在,這是世間的牢獄。祖師在此地給我們比喻形容,三界之中就跟牢獄一樣,我們無始劫來在三界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出不去。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從欲界六層天,一直到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欲界第六天是欲界最高的,第六層。欲界有六層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是天道;再下來就是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欲界六層天一直到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這個就是屬於欲界。得禪定的天人,他超越欲界,生到色界,色界有四禪十八層天。色界再上去是無色界,四空天,有四層,最高是非想非非想處天,三界最高的,是無色界頂端。欲界、色界、無色界,從阿鼻地獄一直到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最高的一層天,這個就是三界六道。

  三界之中,都是牢獄。我們知道在人間被關進牢獄很不自由,很痛苦,墮地獄道比人間這個牢獄不曉得苦幾千萬億倍都不止,我們知道世間的牢獄,地獄更是牢獄中的牢獄。但是我們生到人道、天道,天道從欲界天、色界天,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天最高的,還是牢獄。這個六道裡面,人天善道比三惡道好,比三惡道快樂,這裡講的『暫時快樂』,這個快樂不是永恆的,這個快樂在經典上給我們講叫壞苦,這個快樂過去,後面苦就跟著來了。所以我們在三界裡面享受人間天上的快樂也不是真的,這個快樂不能永遠保持,快樂過去,苦就來了,所以稱為壞苦,這個快樂也不是真的。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生到人天善道就感覺比較快樂,比三惡道來講,當然比三惡道快樂,但是也是無常的,『終歸無常』,不能永遠保持。這個暫時的快樂,往往我們都失去警覺心,不知道要求出離,停留在這個短暫的快樂當中,不知道後面有很大的苦難。

  所以下面用一個比喻,『燕雀處堂』。燕雀處堂這個「處」就是居住的地方,「堂」就是堂屋,我們常常會看到,特別在中國大陸有一些古建築,建築物的屋子上面,燕子、麻雀在那邊做巢,牠們住在那裡,住在那裡覺得生活非常安定。這個是比喻我們人在三界當中,生到人天善道,好像燕子、麻雀在人家堂屋上面築巢,住在那裡感覺生活非常安定,沒有危機意識,失去警惕性,感覺住在那邊很安穩、很安定,沒有警惕性,沒有危機意識。「燕雀處堂」也比喻作大禍臨頭自己還不知道,還以為很安全。燕雀處堂就是比喻這個故事,燕雀在堂上築巢,母燕餵著孩子,呈現一片和諧快樂的氣氛,牠們大概認為這個地方是最安全的。可是誰料到,這個房子煙囪突然壞了,失火,火燒起來,火勢蔓延,很快就要把房屋燒毀。但是這個時候,燕子、麻雀還在巢中玩耍,牠們還不知道大禍要臨頭了。祖師把燕雀處堂這種情況,來比喻我們眾生在三界六道裡面,特別在人天善道享受短暫的快樂,以為這個就很安穩,殊不知,無常很快就到了,無常一到生命結束,又要輪迴。

  就是我們生活在苦、空、無常、無我的世界裡面,沒有求出離的心,『罕思出離』,「罕」就是很少,很少有人想要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沒有想到這個世間是無常的。在這個無常的世間裡面,就像《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的,「世人共爭不急之務」,世間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大家一直在爭取的,爭取什麼?名利。我們放眼看整個世界的人,上至做總統的,下至販夫走卒,大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大家一直在爭,爭什麼?爭財色名利。把這個東西看作最重要,完全沒有想到出離生死這個事情,大家共同在爭取的就是不急之務,不急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就是了生死、出三界,這才是重要的。

  我們在人間,覺悟的心比天上的天人要容易。天道比人道快樂,所以修行的人就很少,因為在享樂當中被享福迷惑了,他沒有警覺心要出離,被迷住了,被迷惑了。所以天人要修道難,《四十二章經》佛給我們講,富貴學道難。不要說天上的富貴學道很難,人間榮華富貴的人家,有幾個人願意來學佛?大家可以去看看,非常少。在人道為什麼容易覺悟?人道半苦半樂,也有快樂的時候,也沒有苦到像三惡道那麼苦,太苦了也不能修道,太快樂也不能修道,人道苦樂參半。

  在六道裡面人道最容易覺悟,因此十方三世諸佛在六道裡面示現成佛都在人道。你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古印度,降生人間示現成佛。在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來示現成佛。為什麼十方三世諸佛都選擇人道來成佛?因為人道的人比較容易覺悟,在六道裡面人道容易覺悟。三惡道太苦,覺悟難;天道太快樂,覺悟也難。所謂富貴學道難、貧窮學道難,小康之家學道比較容易。我們人如果在享樂享福,就很少會想到要出離生死這個事情,往往就忘記了。

  『惟逆境當前,庶幾生遠離之心』。唯有當逆境現前,這個時候感受到苦才能生起遠離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心,如果都是順境很難覺悟。所以逆境對修道人來講是好事。『故佛稱八苦為八師』。「八苦」是什麼?生老病死,身體上有這四種苦,心理上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身心合起來,八苦。三苦,八苦。諸佛以苦為師,為什麼?人受苦的時候才會覺悟,人享樂的時候大多數迷惑顛倒,不容易覺悟,所以諸佛以苦為師。當我們遇到逆境、逆緣,苦難是我們的老師,它來警惕我們,幫助我們覺悟,求出離生死,幫助我們念佛人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在這個世間事事都順心,那就不想去西方了,覺得這個世界還不錯,就留戀這個世界不肯出離,不肯出離,生死就不能擺脫。這一段我們學習到此地。我們接著學習下面這一段。

  【佛法之衰也。名利熏心。簧鼓為事。求一真操實履者。殆不可得。有能持戒精進。讀誦大乘。不馳世務。縱道眼未開。亦三世諸佛所歎許也。況了必藉緣。非持戒讀誦。何處得有道眼。今講家多忽律行。禪門並廢教典。門庭愈高。邪見益甚。】

  這一段,祖師給我們開示,『佛法之衰也』,我們佛法到今天可以說衰微到極處,末法第二個一千年。佛法為什麼衰微?因為『名利熏心,簧鼓為事』,佛弟子在家出家都不是真修行,都是為了求名求利,被名利把心薰得迷惑顛倒;「簧鼓為事」,簧就是金屬製成的薄片,這就是做好看、表面的,不是真修。『求一真操實履者』,要找一個真正有操持,實實在在落實修行的人,『殆不可得』,幾乎找不到。

  在佛法衰微的時候,『有能持戒精進,讀誦大乘,不馳世務』,「有能」就是假如有人在這個時候能夠持戒,能夠精進來讀誦大乘經典,「不馳世務」,這個就是世間的事務。我們現在修學為什麼不能成就,佛法為什麼衰微?出家在家,特別是出家人,也是跟世俗人一樣都是在營求世務,世俗的雜務,沒有把時間精神放在持戒精進、讀誦大乘這上面。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能夠持戒精進、讀誦大乘,不去奔馳在世俗的事務上,這樣來修學,『縱道眼未開』,道眼未開就是縱然還沒有開悟,『亦三世諸佛所歎許也』,三世諸佛看到他也讚歎,他也允許。

  『況了必藉緣』,我們要了脫生死,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必須藉著這個緣,這個緣是什麼?『非持戒、讀誦,何處得有道眼』,要藉持戒、讀誦這個緣,我們才會有道眼,才懂得怎麼修道,學佛修行才能有成就。『今講家多忽律行』,「講家」就是講經說法的,講經說法的法師很多都疏忽戒律的行持,疏忽了,沒有重視律行方面。『禪門並廢教典』,參禪的人他經教也廢棄,不讀誦大乘經了。『門庭愈高,邪見益甚』,好像這個門庭很高,參禪學教門庭設施很高,但是邪見愈嚴重,因為沒有持戒這個基礎。

  現在不要講持戒,這個持戒是蕅益祖師那個時代講持戒,現在連人天善法都沒有,還談什麼規戒?淨業三福第一福都沒有,人天福的基礎都沒有了,哪有三皈五戒、十善?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那更談不上。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最近這十幾年提倡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個做為三皈五戒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都沒資格受三皈依,沒有三皈依哪裡來的戒?蕅益祖師那個時代的人還有讀儒書、道家的書,還有人天的基礎,那個時候祖師提醒大家要提升到有戒。那個時候還有儒釋道這個基礎,現在連這個基礎都沒有了,所以必須從最基本的,根中之根,扎根做起,不能疏忽。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學不難有才。難有志。不難有志。難有品。不難有品。難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則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末世競逐枝葉。罕達本源。誰知朝華易落。松柏難彫。才志之士。奈何甘捨大從小哉。莫大於現前一念。誠能直下觀察。知其無性。則決不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心二妄既消。不真何待。】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個一大段,祖師給我們開示,『學不難有才,難有志;不難有志,難有品;不難有品,難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超方眼」,我們上一堂課學習過了,這個非常重要,必須要有超方眼,有超方眼才不會被這個時流蒙蔽籠罩,這樣才能立千古的品格。這個品格成立,志願才能成就,志願成就才能得到它的受用。末法時期大家都在枝枝葉葉那邊競逐,競爭追逐枝葉上的問題,很少去通達本源、根本,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根本。我們老和尚最近提倡的是根之根。沒有根本的樹就很容易彫落,『松柏難彫』,一棵樹沒有根、沒有本,它活不了。這是最重大的。『才志之士,奈何甘捨大從小哉』,捨棄大的根本,去注重那些小地方。所以要通達本源、根本,這才是最重要。

  『莫大於現前一念』,我們現前一念,『誠能直下觀察,知其無性』,它沒有自性,我們決定不會『妄認四大為自身相』。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你看破事實真相,你就不會認為這個身就是我、就是自己,不會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我們現在總是把攀緣六塵的緣慮心認為是自己的心,其實錯了,這是妄心,不是真心。『身心二妄既消,不真何待?』真在哪裡?你真的看破那個虛妄的,真就現前,不是這個虛妄之外還有一個真的。「二妄既消」,真你就看到了。

  【然後以此真解。歷一切法。俾盡淨虛融。無塵影垢習可得。還淳復素。道風豎窮橫遍矣。】

  這樣做一個真實的解悟,就可以道風遠播,『豎窮橫遍』。

  【但一念未瞥。】

  「瞥」就是短時間大略看看。

  【使百年活計縈懷。眼下虛名惑志。吾恐天真日漓。負美才好志不淺也。】

  祖師這個開示就是有禪機在,要我們去觀照這一念。這一念你真能夠提起觀察功夫,看清楚事實真相,這個虛妄你看破了,用我們淨老和尚講的話我們現在人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看破。什麼叫看破?事實真相你看清楚、看明白了。事實真相是什麼?這都是虛妄的、假的。看穿之後,眼下的虛名就不能迷惑我們;如果看不破,眼下虛名還是會迷惑我們的志向。志向是什麼?要成佛的這個志向,就被迷惑了。恐怕天真一天比一天愈離愈遠,所以說『負美才好志不淺也』。這一段我們學習到此地。我們接著再看下面一段:

  【極聰明人。反被聰明誤。所以不能念佛求生西方。而愚人女子。反肯心厭娑婆苦。深求出離。當知彼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好惡易分。莫自昧也。】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講到念佛,『極聰明人,反被聰明誤』,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也不是真聰明。為什麼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那個是小聰明,也不是真正的聰明,自以為聰明的人總是認為念佛求生西方是老太婆在修的,沒有知識、不認識字的人在修的。這裡講的「聰明人」就是我們現在一般講的知識分子,讀過書的,他有知識。有了知識,總以為自己聰明,勸他念佛求生西方,他不肯幹。

  過去台灣台中蓮社,早年李炳南老居士在那裡提倡蓮社,帶蓮友念佛求生西方。就有很多人說,台中蓮社念佛是老太婆教,念佛法門是老太婆、不認識字的人在修的,不是我們讀書人,認識字、有知識的人在修的。讀過書,有知識,總覺得自己是聰明。那些老太婆沒念過書,愚痴,沒智慧。我有智慧,怎麼可以修念佛法門?所以有一些知識分子,好像覺得去修念佛法門就會被人輕視。這個事情在蕅益祖師那個時代就有,在清朝初年的時候佛門就有這種情況。再早,蓮池大師,明朝末年那個時候,這個情況也就很多了。所以聰明人他不肯念佛求生西方,那就大錯特錯,反而被他的聰明所耽誤了。

  『而愚人、女子,反肯心厭娑婆苦,深求出離』。「愚人」就是沒有讀書,特別是老太婆,她感受到人生苦,反而她肯心生厭離娑婆之苦,覺得娑婆世界太苦了,現在聽到西方有極樂世界,她就發願「深求出離」,就想要趕快往生到西方,念佛求往生西方淨土。『當知彼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一般世間人看,那個沒智慧,但是祖師在這裡講,她才是大智慧,所謂大智若愚,老太婆不認識字,念佛她生西方,她作佛;聰明人不肯念佛求生西方,還在六道輪迴。一個還在六道輪迴,一個去作佛,你說誰有智慧?看起來她好像很愚痴,但是她有大智慧;這個聰明人不肯念佛求生西方,看起來好像很聰明,實在講沒智慧,遠遠比不上老太婆。所以,『好惡易分,莫自昧也』,要看清楚。下面講:

  【吾勸汝咬釘嚼鐵。信得西方及。切切發願。持戒修福以資助之。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此千古定案。汝不須疑。】

  這個是很重要的開示,祖師就勸我們『咬釘嚼鐵』,咬緊牙根,你一定要『信得西方及』,要真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接引眾生這個事情。信了之後,要『切切發願』,「切」就是切實、懇切,發願念佛,願生西方,願捨娑婆,要發願。發願就是要放下娑婆世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要懇切、要真切,不是口頭的,心裡真願意往生西方。有信、有願,再加上持戒修福來幫助,肯定能往生極樂世界。在這個世界縱然還沒開悟,『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你真有淨土,但是沒有參禪,一萬個人修一萬個人去西方。只要你見到阿彌陀佛,你還怕不開悟嗎?祖師苦口婆心勸我們,『此千古定案,汝不須疑』,這個是千古肯定的公案,我們不必要懷疑,要真信切願念佛。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佛知佛見無他。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已。現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內外中間。非三世所攝。非四句可得。只不肯諦審諦觀。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便成眾生知見。若仔細觀此眾生知見。仍不在內外中間諸處。不屬三世。不墮四句。則眾生知見。當體元即佛知佛見矣。儻不能直下信入。亦不必別起疑情。更不必錯下承當。只深心持戒念佛。果持得清淨。念得親切。自然驀地信去。所謂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也。】

  這一大段給我們講佛知佛見,我們如果對這段開示還不能信入,不能信入就是還體會不到,這個信心還生不起來,還不能入這個境界,那也『不必別起疑情』,不必。「疑情」就是參禪,參話頭,去參。『更不必錯下承擔』,什麼都不需要。祖師勸我們,『只深心持戒念佛』,你只要把戒持清淨,念佛,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念得親切』,你自然就明白了。『所謂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也』,這是方便當中的方便,好像你參禪、學教不開悟沒關係,你就是持戒念佛,你一直念下去,真誠懇切的念,你自然就悟了,就信入了。自古以來,我們看到古今在家、出家念佛人達到這個開悟境界,就是念到理一心不亂,他就一句佛號。近代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介紹的海賢老和尚,他是一個例子,我們淨老和尚非常讚歎,海賢老和尚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也不認識字,只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關鍵要能夠持得清淨、念得親切,持戒念佛,就能「助顯第一義」,不必再去參禪,再去學什麼法門。下面這個偈給我們講:

  【偈曰。眾生知見佛知見。如水結冰冰還泮。戒力春風佛日暉。黃河坼聲震兩岸。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徹依然擔板漢。】

  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這樁事情不可以向外求,不能心外求法,你往外面求,求不到,悟徹之後,原來還是自己。這個就有禪機在,祖師的開示,我們明白就明白,不明白也不要刻意去想,就是祖師這裡給我們開示的,你只要持戒念佛,戒持得清淨,佛念得親切,你自然就明白了。像海賢老和尚他的師父跟他講,你就一直念下去,自己明白了也不要跟人講,這個地方也是同樣的一個意思。所以對於這一段,我們能夠悟入當然很好,不能悟入,祖師勸我們持戒念佛。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剋除習氣。莫若三業行慈。三業行慈。則無十過。十過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

  前面這一段是給我們開示,『剋除習氣』。什麼習氣?煩惱習氣。什麼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這些都是煩惱,簡單講就是貪瞋痴這些煩惱,貪瞋痴慢疑這些都是煩惱習氣。我們要剋除煩惱習氣,實在講,持戒就是幫助我們剋除煩惱習氣,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所以剋除習氣,『莫若三業行慈』,「三業」就是身口意三業,三業行慈就是不造惡業,不造惡業對自己、對眾生都是慈悲的,不是說對眾生慈悲,對自己不慈悲,實際上對眾生不慈悲就是對自己不慈悲。

  『三業行慈,則無十過。十過既除,十善斯在』。什麼叫「十過」?就是十惡業。造十惡業,實在講不是對眾生不慈悲,實在是對自己不慈悲。三業都能行慈,身口意都能行慈悲心,自然就不會犯十過,身不犯殺盜淫,口不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起貪瞋痴,十過就沒有了。十過沒有,十善就在,『而五乘之本立矣』,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叫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從人、天、小乘、大乘、菩薩,它的根本立足點就在十善業。這個就是我們淨老和尚現在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扎穩,修學五乘佛法的根本就建立了。如果沒有這三個根,那就沒有了。這個根本建立之後:

  【然後以實相印之。法法皆歸佛道。】

  雖然是人天善法,但是如果用實相來印之,那人天善法的每一法也都歸無上佛道。

  【古有行之。常不輕菩薩是也。】

  古代有這樣的修行人,經典上講,『常不輕菩薩是也』,常不輕菩薩不敢輕視任何人,任何一法他都不敢輕視。下面講:

  【初隨喜品便淨六根。何俟誦說方名深觀。果能以慈修業。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學問愈多。我慢愈熾。習氣愈長。去道愈遠。惟益多聞。增長我見。可懼也。】

  『初隨喜品』是天台宗智者大師講六即佛,五品位這是觀行即佛,隨喜品就淨六根,不必再等到誦說才叫做深觀。這一段也是給我們講重視根本。『果能以慈修業,自能善入佛慧』,不要眼高手低,不要以為止觀境界比較高,對基礎的修學就不重視,祖師的意思在此地,要我們重視初機。不要看《弟子規》、《感應篇》是小孩子在學的,這樣看就錯了,「果能以慈修業,自能善入佛慧」,你果然能夠從這個基礎來修,你很自然的能夠善巧方便進入佛慧,提升到高層次就不難。如果沒有從這個基礎修,一下修大乘,大經大論,基礎都沒有,『學問愈多,我慢愈熾』,愈學兩個眼睛就長得愈高,目中無人,習氣又愈增長,去道愈遙遠,距離成道的道果愈走愈遠。『惟益多聞,增長我見』,只是想多聞,不從扎根修起,這樣的多聞,增長我見,『可懼也』,「可懼」就是很可怕,愈修愈遠,這一生不能成就。我們再看下面:

  【學道不難伶俐。難於慎重。發心不難勇銳。難於堅久。涉世不難矯俗。難於自持。作事不難敏達。難於深忍。研義不難領解。難於精確。】

  這幾句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常常提起,如果能夠寫在牆壁上,常常看看、常常提醒,這個非常重要。這個就是學道、發心、處世的一個基本態度,我們要常常放在心裡,做為我們的座右銘。下面這一段講: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此事祇問心。不必問知識也。知識亦勸淡世情。輕活計。專修出要耳。天平一頭低。一頭必昂。雖巧識強捻。不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漢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況下者乎。】

  這一段重點就是給我們講往生西方這個事情,我們世間情執淡一分,佛法就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這個事情只問自己的心,不要去問善知識,你去請問善知識,善知識也是勸你要淡世情,要看輕這個娑婆的活計,不要把世間事看重了,要『專修出要』。這個好像天平一樣,你這一頭低,那一頭就高,就是比喻你的心偏重在哪一方面?偏重在求生西方,娑婆世界這一方你就淡了;如果偏重在娑婆世界,求生西方那個念頭就淡了,像天平一樣,一高一低,不是這頭高,就是那頭高。這一段主要勸我們要淡世情,不要把世間的世情看得太重,世事看輕。下面這一段:

  【世出世事。莫不成於慈忍。敗於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養情。德育。天地萬物皆歸我春風和氣之中。情養。乖戾妖孽皆消於光天化日之下。然後以之自成。則為淨滿自尊。以之成物。則為慈力悲仰。儻一念瞋起。百萬障生。小不能忍。大謀斯亂。況今刀兵劫濁。不過積恚所招。世局土崩。皆無遠慮所致。士生斯世。宜何如努力以障狂瀾也。】

  這個一大段我們簡單來講,就是勸我們世出世間的事情成就都是由於慈悲、忍辱,《金剛經》也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失敗就是敗於忿怒、心浮氣躁,『忿躁』。所以勸我們,『以慈育德,以忍養情』,培養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像春風和氣,再怎麼樣脾氣暴躁的人、性情乖戾的人,如果我們培養慈忍這樣的一個氣分,這些人也會被我們所感化,就是像諸佛一樣慈悲,大慈大悲,才能教化眾生。如果自己常常發脾氣,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小不忍就亂大謀,小的事情不能忍,一定壞大事。祖師生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那個時候改朝換代,也是刀兵劫,戰爭。戰爭怎麼來?就是眾生『積恚所招』,瞋恚心感召來的。所以勸我們要這樣來修學,就能化解刀兵劫這些災難,要有慈悲心才能化解,不能用瞋恚、急躁之心,那會招來很多災難。我們再看下面:

  【學道與學好不同。學好只得世間虛名。學道貴得出世實益。學好只顧眼前局面。學道須明塵劫遠猷。塵劫遠猷。不離眼前。而戀卻眼前頓昧塵劫。惟達士直觀眼前一剎那性。非生滅。無去來。了不可得。安有身世自他可拘可戀。然後觀同體積迷。興無緣弘誓。苟不足自利利他者。舉世趨之弗屑為。果能自利利他。世共非之弗敢怨。是謂學道。亦真學好者矣。】

  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學道跟學好不一樣的,學好只能得到世間虛名,學道的可貴是要得到出世間真實的利益;學好只顧眼前這個局面,學道要明白塵劫久遠以前的事情。這一段它的重點就是告訴我們學道跟學好。能夠自利利他,我們就要去做;如果不能自利利他,全世界的人都去做,我們也不能去做,為什麼?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好處。所以學道、學好,這個我們也要明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

  上面這個是虔誠的『虔』,下面這個是謙虛的『謙』。

  【處同輩宜退讓。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十二時恆簡點身口意業。善多耶。惡多耶。無記多耶。堪消四事耶。不堪耶。如此慚愧覺悟修省。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

  這些開示都是法語,這個法語對我們修行、做人處事接物都非常非常重要。這個常常念,多念念,我們自然能夠體會。這一段要拿來常常反省自己,自己修行有什麼功夫?這個特別是對出家人,『坐享檀施』,出家人接受居士的供養,我們自己修行到底修到怎麼樣?善多還是惡多?是怎麼修的?常常反省自己,常常檢點自己。如果這樣反省,就會發現自己真的全缺應供,自己慚愧心就生起來;慚愧心生起來,煩惱習氣漸漸就消了,智慧光明漸漸就顯露了,『佛意祖意』,也就『顯於一念清淨心中』。這一段重點在反省自己,檢點自己。這一段也非常重要,現在做成書卡也非常好,我們以後可以來做,節錄來做書卡,方便大家常常可以看得到。下面講:

  【嗟嗟。不與菩提大心相應。云代佛揚化。吾不信也。不與為生死心相應。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勝負情見不忘。僅成阿修羅法界。名利眷屬意念不忘。僅成三塗魔羅種子。隨其所見所聞而起法執。不能捨棄名言習氣。不達如來說法旨趣。不知種種四悉因緣。僅成凡外戲論窠窟。學問益多。害心益甚。學人益盛。正法益衰。吾所以每一念及。未嘗不夢寐痛哭者也。】

  這一段就是講我們發心修行要跟大菩提心相應。怎麼樣才是大菩提心?『不與菩提大心相應,云代佛揚化,吾不信也;不與為生死心相應,云大菩提心』,蕅益祖師說,『尤不信也』,他就更不相信。如果沒有菩提心,那是什麼心?這修行是什麼心?就是下面講的這些,就是有勝有負,『勝負情見不忘』,修到最後變阿修羅;『名利眷屬意念不忘』,到最後就是墮三惡道。這些所見所聞起執著,『不能捨棄名言習氣』,就不能通達如來說法的旨趣,就變成凡夫外道的戲論,學問愈多,害處愈大。所以蕅益祖師講,他想到這個地方,常常夢寐痛哭,看到這個錯誤的修學方法,就非常痛心。下面還有兩段,我們把它念一念:

  【學道貴有品格。有識量。而文字記問不與焉。有品格。無識量。不足曠超千古。猶無品格也。有識量。無品格。不足砥柱中流。猶無識量也。品格識量既具。則不被眼前活計所局。時流習氣所遷。縱鈍若般陀。而拂塵除垢四字義熟。便堪證沙門果。發無礙辯。況本解文義者哉。嗚呼。法門之衰。至今日不忍言矣。剝必復。否必泰。若要梅花香撲鼻。還他徹骨一番寒。豪傑之士。宜何如動心忍性以無負己靈也。】

  這一段就是講要有品格,它的大意就是不要被眼前的活計所侷限,不要被時下這些流俗習氣所遷徙,如果能夠這樣,這個根器縱然鈍到像周利槃陀伽,他就念四個字,他也能證果。這個重點就是要有品格、識量,真正是一個學道的心態,這樣才不辜負自己。下面這一段我們把它念下去:

  【法門之衰。已非一日。而致衰之故。由因地不真。今人發心參學。罔不以扶持法門為志。及察其所謂扶持者。不過曰。開叢林。建梵剎。攢指五千一萬。災梨殺青無虛日。嗣子皆才華名世。美豐神。座下戒子。缽杖圍繞數十匝。薙度徒眾。環里市而處。如錯星。乃至紫綬金魚。乘高車肥馬。往來山林間。絡繹不絕而已。故下手時。便從世諦流布中著眼。便向門庭施設處安排。而佛祖真命脈。遂為此等人埋沒殆盡。五霸者三王之罪人。諒哉。】

  這一段祖師給我們講,現在法門的衰微不是一天造成的。這一段的大意就是講,導致法門衰微的緣故都是由於佛門弟子因地不真,就是發心不對。現在人發心參學,大家也都是講要扶持法門、要弘揚正法,做為自己的一個志向。但是仔細去觀察,他所謂的扶持是什麼?『開叢林,建梵剎』,就是建道場,寺院道場蓋得很多、很大,蓋得很莊嚴;『攢指五千一萬』,這是錢,為了開道場,道場要募錢;徒眾很多,在家、出家的,包括徒弟,受戒的戒子都是當代名人,聞人雅士非常的多,『乘高車肥馬』。在這個當中,祖師看到說,『佛祖真命脈』,都是被這些人所埋沒。大家到佛門來聽不到真話,都被埋沒了,這些不是真的佛法,都被這些人所埋沒殆盡,這個是佛門的罪人。所以舉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五霸」,春秋五霸;「三王」,大禹、商湯、文王、武王,這稱三王,三王是聖王。春秋五霸是三王的罪人,是用這個來形容佛門現在這些人,建道場建得那麼漂亮,收徒眾那麼多,就像春秋五霸一樣,是佛門中的罪人。我們下面還有兩段把它念完:

  【壽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與壽之源也。故曰。常想病時。則塵心漸滅。常想死時。則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現前時。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貪。有何名可戀。古董之可攜去。】

  這個『攜』又念作「西」。

  【不恃我相。我見伏矣。不貪五欲。煩惱降矣。不戀虛名。體面可放下矣。知古董之不可攜去。則不越分以求之。縱先有者亦可捨之以作福矣。】

  這一段給我們講「壽」跟「福」,壽是壽命,是福的根本。如果一個人沒有壽命,福報誰去享受?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德就是無量壽,壽是福的根本,福是智慧的根基,福慧。這裡給我們提出一個警策,一個人常常想到病的時候、常常想到死的時候,正當我們生病要死了,還有什麼我相?病得都快不行了,還能去貪什麼五欲?還有什麼名聲可以貪戀?『古董』就是寶物,能帶走嗎?都快死了,什麼都帶不走,連這個身體都帶不走。常常想到這樣,我相、我見自然就降伏,想到這裡心都涼了,不會貪五欲,煩惱就降伏了;不會再去貪戀這個虛名,體面也可以放下了;知道古物、古董這些寶貝也帶不走,自然不會超越本分一直要去求,縱然以前已經有的也可以捨掉,把這個古董變賣來作福,做好事。

  【苟能離我我所見執煩惱。則視緇素靈蠢無一非未來佛。既所見無非未來佛。則凡可以供養恭敬未來佛者。無弗為也。凡可以損惱忤觸未來佛者。無弗止也。如此而福不增。壽不永。某舌當墮落。儻不能一切時念未來佛。則不能一切時積集福慧。福慧不積。雖僥倖活至百年。亦終與草木同腐而已。】

  這個一段給我們講我見,前面是講降伏我們自己的煩惱。想到病、想到死,就沒有什麼好貪戀的,常常要這樣觀想,道心才能生得起來,煩惱才能降伏下去。煩惱降伏之後,再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連螞蟻、蟑螂也是未來佛,凡是可以供養恭敬未來佛的,都要去做,都應該去做;凡是損害、惱害、忤逆、抵觸未來佛的,就不可以做,連畜生都不可以有傷害牠的念頭。如果這樣修,『福不增,壽不永』,如果能夠像上面這樣修學,你的福報不會增長、壽命不會延長,蕅益祖師說,我的舌頭當墮落,墮落到哪裡?拔舌地獄。祖師講的當然都是真話。如果不能一切時都念未來佛,那就不能一切時積集福慧。福慧不去累積,雖然僥倖活到一百年,跟草木同腐而已,也沒有意義。下面是法語的最後一段:

  【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痴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這一段也是勸我們不要貪著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特別是對出家修行人,當然在家的佛弟子也是一樣,要修出世正法為重要。如果把時間都放在世間文字、作詩作詞,就浪費時間。也不可以隨著慳貪、嫉妒、我慢、習氣,來毀傷自己,傷害別人實在是傷害自己。『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沒有我相,我執沒有了,「我有能力」,你就不會有這種念頭;『外不見有人』,別人就沒有過。『一味痴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這個就是修自己,要這樣修,心裡不要有這些煩惱。

  祖師的開示可以說非常好,我們能夠常常這樣來薰習,對我們修行,特別是念佛求生西方,幫助非常之大。所以這次利用在學院這個時間,簡單跟同學分享,希望以後有時間能夠更深入來學習。《寒笳集.法語》這一部分,我們簡單學習到這個地方。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六時吉祥,身心安樂。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