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笳集法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6/10/2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26-0003
《寒笳集》。諸位同學,大家上午好!我們這一節課繼續來學習《寒笳集》法語第十一段:
【萬法本融。由迷情執而成礙。如一指能蔽山岳。認漚必遺大海。不惟埋沒己靈。亦冤屈六塵境界。詎思六塵非能惑人。人自妄惑。根根幻馳。識識紛動。仔細推求。塵既不居其咎。根亦豈職其愆。識寧獨當其罪。】
到這裡是一段。這個一大段祖師給我們開示,我們學佛的人對於世間的萬法,就是萬事萬物的態度,在我們凡夫的地位似乎到處都有障礙,不能圓融,每一法似乎沒有辦法圓融,法法不能圓融。此地祖師給我們開示,萬法它本來就是圓融的,就是萬法是沒有障礙的,我們現在在我們凡夫的地位上,似乎這一切萬法對我們都有障礙。為什麼?『由迷情執而成礙』,為什麼萬法有礙?是由於迷惑,這個迷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我們對萬法起了迷惑,這個迷惑當中產生了情執,情是感情,執是執著,一般講迷情或者迷執。萬法本來融通沒有障礙,因為我們迷了產生情執,而產生障礙,造成障礙,法本身沒有障礙。
『如一指能蔽山岳』,「一指」就是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能夠障蔽一座大山,無盡的山岳就障礙了。這是一個比喻,好像我們一個手指頭,這個手指頭舉起來放在我們的眼睛前面,那你前面什麼都看不到;這個手指頭放下來,重重無盡的山岳、整個世界你都看到了。這個障礙在我們自己,不在外面。『認漚必遺大海』,「漚」就是大海當中的一個小水泡,在整個大海裡面你只認為那個小水泡是自己,其他的統統不是,那必定把整個大海給遺漏了。這兩句的開示就是給我們凡夫講、給我們眾生講,就是我們迷了,原來整個虛空法界就是一個自己,跟自己是一體的,沒有障礙,沒有彼此的分別,迷了之後處處是障礙。為什麼?在整個無盡的虛空法界,只認一個我們這個身體是自己,其他的都不是。佛給我們講,錯了,我們這個身體就像大海裡面的一個小水泡,這個小水泡也不能離開大海,小水泡沒有了還是回歸到大海,整個大海才是自己。當然小水泡也是自己,但是小水泡跟大海是一體的,我們迷就是迷在只看這個小水泡,認為小水泡才是自己,不知道整個大海都是自己,也就是我們眾生不知道整個虛空法界就是一個自己。所以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像老子、莊子,他們也都知道,在佛法還沒有傳到中國來之前,莊子就講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不是開悟的人講不出這個話,可見得佛法還沒有傳到中國,在我們中國的老莊、孔孟,這些聖人都是開悟的,開悟的見地跟佛是一樣。一開頭這個四句就是給我們指出,萬法本來圓融沒有障礙,因為我們眾生有迷情執著,這樣產生障礙的。
『不惟埋沒己靈,亦冤屈六塵境界』。就是埋沒自己的靈性,「靈」是靈性,在佛法的名詞叫自性。我們本來的自性光明是盡虛空遍法界,被我們這個迷情給埋沒了。「亦冤屈六塵境界」,對六塵境界也是一個冤枉。六塵境界它沒有過失,它沒有罪過的,境緣無好醜,境界它沒有好壞。現在這個好壞是怎麼產生?是我們眾生迷惑,產生分別執著。對外面的境界迷惑,產生分別執著,造業受報,問題出在這個地方。『詎思六塵非能惑人』,我們去想一想,「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六根對著外面六塵,這當中有六識,所謂根、塵、識。六塵,不是六塵在迷惑人,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是『人自妄惑』,人自己產生虛妄迷惑、分別執著,不是六塵的過失,是我們人迷惑,在虛妄的迷惑當中造業受報。六塵本身它沒有過失,它沒有好壞,是人的分別執著、迷惑顛倒,產生的這些幻相。
『根根幻馳,識識紛動』,「根根」是講六根,每一個根都在虛幻當中奔馳,往外攀緣,這是六根。這個六根當中有一個媒介就是識,識在起作用,「識識紛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個當中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我們意識心前面的五識,加上第六意識,紛紛的在亂動,這個識在動,根在虛幻奔馳。對外面的塵,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塵既不居其咎』,六塵不是它的過失,「咎」就是過失,這個跟六塵沒有關係,六塵它沒有過失。但是六根有沒有過失?『根亦豈職其愆』,「愆」就是罪過,咎是過失,愆是罪過。六塵既然沒有過失,六根怎麼會有罪過?這樣講起來,根也沒有罪過。下面這一句講,『識寧獨當其罪』,六塵、六根都沒有過失,六識怎麼能夠去獨當其罪?也不可以把這個過失都推給六識。為什麼?下面給我們說明:
【三科分析既無真主。縱令共合那有實法。而於此虛妄法中。著我著人。分取分捨。猶如捏目。亂華發生。更欲分別華相妍醜大小。不益惑乎。】
這一段開示就非常重要。『三科分析』,「三科」就是指六塵、六根、六識這三方面,這三方面你把它分析,『既無真主』,你說以哪一個為主?這個當中缺了一個都不能成立。『縱令共合』,「共合」就是把它合起來,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那有實法』,它也不是一個真實法,它是一個虛妄的和合,也不是真的,因緣生法,那也不是真的。『而於此虛妄法中』,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在於虛妄萬法當中,『著我著人,分取分捨』,問題出在這裡,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在虛妄法當中執著有一個我。有執著一個我,對面就有人,執著有別人,在這個當中分取分捨,分別來執取,「取」就是我們現在話講,要得到它。喜歡的你就想要得到,順自己意思的要佔有、要控制,這個就是取,分別取著。分捨就是你討厭的、不喜歡的,你就要排斥它、要拒絕它、要去障礙它,這個就是分捨。這個當中完全就是我們凡夫知見,不了解宇宙萬法事實真相是虛妄,不是真的,在虛妄當中把它認為是真的,所以在這個當中產生分別取捨。
下面這是引用《圓覺經》的經文來給我們再解釋,解釋怎麼叫做虛妄分別。《圓覺經》裡面講了這兩句,說『猶如捏目,亂華發生』。「捏目」就是我們眼睛眼皮把它捏了,這個我們可以自己試一試,實驗實驗,你這個眼皮用手指頭捏在一起,你看外面的境界就好像有花,空中有花,這個叫捏目。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眼睛長病,眼睛看外面好像有花。過去我自己也是身體的關係,有時候蹲下去再站起來,眼睛看空中好像滿天都是星星,好像都有花。捏目看空中有花,或者眼睛有病看空中有花,空中實際上有沒有花?我們大家都知道,實際上沒有。沒有,我們為什麼看到有花?是因為我們眼睛有病,不是空中有花,眼睛好了花就沒有了。正當我們眼睛還沒有恢復,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是不是真的有花?實際上也沒有。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覺悟了就知道一切法都是虛妄的、空的,正當我們在迷的時候看到這一切法,實際上這一切法它還是空的,就像我們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那個花有沒有?沒有。眼睛好了,這個花沒有了。我們眼睛還沒有好,這個花有沒有?它還是沒有;有,是因為我們眼睛有病的關係。像這裡舉出捏目,你把眼睛用手指把它捏在一起,看到空中好像有花,實際上不是空中有花,是因為我們捏眼睛,產生那個幻相,那個幻相不是真的。
這個亂花本身就是虛妄,它不是真的,在這個虛妄當中,『更欲分別華相妍醜大小』,這個當中還再加一層分別,分別這個花哪個比較美好,「妍」就是美好、漂亮,「醜」就是不好看,這個花是大還是小,是美麗還是很醜陋,在這個當中起了分別執著。它本來就是虛妄,一場空,在這個虛妄當中再產生分別執著,『不益惑乎』,不是更加迷惑嗎?本來你看到空中有花,沒有去分別,就已經是第一層迷惑,你不知道那是假的,就已經是迷惑;在這個假相當中再產生分別執著,那就迷上加迷。這個就是我們淨老和尚過去講《修華嚴經奧旨妄盡還源觀》,講了三重迷惑。第一重是起心動念,就是妄想,這個妄想非常微細,我們察覺不到,因為起心動念產生幻相出來,這是最根本的,所謂根本無明,無明就是一個動相。產生這個幻相出來,問題還不大,只是有個幻相,幻相再產生分別,妄想中生起分別,迷惑當中又增加一層;分別接著再執著,這個迷中再加上迷,迷了三層。
我們六道凡夫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這三重迷惑都有。我們要妄盡還源,回歸到本來面目(自性),第一個要把六道裡面的執著放下。執著是見思惑,見思煩惱,這是最嚴重的迷惑,見思惑是最嚴重的,由執著來的,這一層要放下。這一層徹底放下了,那就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脫離六道法界,生到四聖法界的聲聞、緣覺;到十法界當中的四聖法界,進一步要放下塵沙惑,見思惑沒有了,塵沙惑也放下了,就提升到十法界當中的菩薩、佛;再進一步把無明惑也放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把根本的無明惑也放下了,就超越十法界,入了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還有四十一品無明惑的習氣,要慢慢放下,全部都放下就回歸到自性,回歸到法身,證得圓滿的法身。所以,下面祖師也給我們開示:
【惟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作一超方特達之觀。譬如為天下者不顧家。則智眼昭明。一切境界無非真實受用處矣。】
這一段祖師教我們放下,『惟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放下不是逃避,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有很多學佛的人沒有把放下的意思真正了解清楚,以為放下就是逃避,什麼事也不做,不是這樣的。「身心世界全體放下」,就是你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去執著。身怎麼放下?為眾生服務就放下了,不要為自己,為自己就放不下。這個身體在世間,我們要做一些對社會大眾,對一切眾生有利益的事情,對眾生有幫助的事情,不要自私自利,只為自己的享受,這個就是身放下。身放下不是叫你什麼都不要做,不是那個意思。所以有很多人誤會,以為放下,他什麼事都不做了。
過去有人聽到我們淨老和尚講經開示講放下,他回去就把工作辭掉,什麼都不做,過了沒多久生活產生問題,來找老和尚。我們老和尚很感慨說,你們都沒有把我講經的意思聽清楚、聽明白,都誤會了,叫你放下,不是叫你工作不要做、家庭不要顧,不是那個意思,而是你作而無作,就是不要執著、不要放在心上。你每天該做的事情盡心盡力要把它做好,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到自己的責任,比如你是一個家庭的家長,你要照顧家庭。做這麼多事情,心裡不要分別執著,不要放在心上,這個叫身心世界全體放下。怎麼樣才能放下?你知道這是虛妄的,你不要去分別執著,那就是放下。如果心裡還是分別執著,縱然你到外面去逃避,也逃避不了,這些事情都不做,去躲在山上的山洞,還是沒放下,這一點我們必定要明瞭,不能誤會。所以,『作一超方特達之觀』,「超」是超越,如果你這樣看整個世界這些萬事萬法,你就超越了,在這個萬法當中你得解脫了。
下面也是用比喻,『譬如為天下者不顧家』。放下了,怎麼樣?他的心量開了。古聖先賢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考慮到天下,用現在的話講,考慮到整個世界,他不是只有照顧自己一個家,照顧自己一個家心量很小。心量大一點的,他會想到一個縣、一個市;再大的,想到一個省、一個州;再大的,想到整個國家;心量再擴大,想到整個世界。佛法講,你心量擴充到盡虛空遍法界,那才是佛菩薩教我們的。所以為天下,學佛的人為一切眾生,就不會只顧自己,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為眾生著想,為眾生來做,好像古聖先賢,為天下人來做,這個才叫放下。
如果明白了,這樣來修學,『則智眼昭明』,這個智慧的慧眼就開了,「昭明」就是智慧開了。再看這一切境界,『無非真實受用處』。所以古大德講,「六塵不惡,還同正覺」,你在六塵當中處處都是覺而不迷。所以禪宗大德講,古大德也講,萬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都是佛法!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佛法。六祖在《壇經》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你沒有世間法哪來的佛法?沒有世間法哪來的出世間法?出世間法跟世間法這個話怎麼說?在世間法裡面覺悟了,那就叫出世間法。不是離開世間法,再去找一個出世間法,不是的。就在世間法你對這個事實真相徹底明瞭、徹底覺悟,那個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也就是佛法。所以六祖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開世間也沒有佛法。這一段我們學習到此地。我們再學習下面一段:
【夫幻境侵奪。不惟順流俗而俱化也。即厭流俗而切思遠離亦名侵奪。以一切境界全是無明變現。無明變現之性全即法性。由不達故橫生欣厭。】
到這裡是一段。這個有兩個段落,這一大段我們分兩個段落來學習,從『夫幻境侵奪』,到『遠離亦名侵奪』,這裡是一小段。「夫」是文言文的語助詞,這個字沒有意思。「夫幻境侵奪」,現在的白話講就是我們看外面虛幻的境界,幻是虛幻,虛幻的境界侵入奪取,『不惟順流俗而俱化也』。這個是我們一般學了佛也明白這些道理,知道這一切境界是虛幻的,不只順流俗而俱化,「流俗」就是一般人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虛幻的境界似乎都侵奪我們的心性,對我們的心性造成影響、造成障礙。所以不惟順流俗而俱化,「不惟」就是不但,不但順著流俗被它同化了,也就是我們被這個幻境所轉了,也就是我們去執著這些幻境。
下面這一句講,『即厭流俗而切思遠離亦名侵奪』,「厭」就是厭煩、厭離。看到流俗都隨著虛幻的境界打轉,看到一般世間人在五欲六塵裡面打滾,我們學佛修行明白了,這些五欲六塵侵奪我們的心性,知道這個道理,產生什麼樣的一個心態?他就討厭,看到這些流俗心裡就很急切的想要遠離這些幻境,要遠離。如果是這種心,祖師給我們講,「亦名侵奪」,它也是侵奪我們的心性。所以,你隨順流俗,跟世俗一般人一樣,被這些幻境所轉,錯了;你討厭這個流俗,想要遠離它,也錯了,也是侵奪。為什麼?下面給我們解釋,『以一切境界全是無明變現』。這一切境界怎麼來的?我們現在看到眼前五欲六塵這些境界怎麼來的?山河大地這些怎麼來的?全部都是我們無明業識心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現識變的,識就是無明。『無明變現之性全即法性』,無明變現出來的這些萬事萬法,它的性質,就是說它的本質,現在的話講,它的本質,它本來的性質,也全部都是法性,它也沒離開法性。為什麼?因為它是從法性變現出來的。
我們淨老和尚最近講《無量壽經大經科註》,也常常講到這些經句,經典的這些文句,講到空有不二,常常引用現在我們看到電視的屏幕來做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經上講的這個道理。這個電視的屏幕就把它比喻作法性,法性它什麼都沒有,是空的,但是這個屏幕它可以顯出現相出來。我們電視屏幕開關關掉,它什麼都沒有,空的,當我們把開關打開,按了頻道,它就出現這些現相。這些現相,我們現在看電腦、看電視,真的是森羅萬象,可以說無量無邊,什麼境界它都能現。我們要問一問,這些現相從哪裡出來?從屏幕出來的。這個有,有這些現相,有是從哪裡出來的?是從空出現的。當屏幕現這些現相,屏幕有沒有東西?還是沒有,它是空的。經典上給我們講「當體即空」,當體就是當你看到這些現相的時候,它的本體還是空的。所以叫空有不二,空當中現出有,有當中它是空的。
所以,《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空;換句話講,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有在空當中,空在有當中,事實真相是這樣的。既然變現這些六塵境界,它是從哪裡出來?從法性出來的。如果你不通達這個事實真相,『由不達故』就是不了解、不明白,不明白這一切境界都是自己無明變現出來的;在這個當中『橫生欣厭』,「橫生」就是我們一般講無端起風波,在這個當中心裡生起,喜歡的,他就欣;討厭的,他就排斥,產生憎愛,憎是厭惡,愛是欣求,想要得到。這個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產生的一個迷惑、分別、執著。下面祖師給我們開示,我們在這個當中要用什麼心來看待這一切境界?用一句我們現在比較淺顯的話來講,我們在這個幻境裡面怎麼過日子、怎麼生活,這樣講大家比較容易體會。下面講:
【趨無上菩提者。不得隨順幻境。亦不得厭離幻境。】
祖師給我們開示,『趨無上菩提者』,「趨」就是趨向,「無上菩提」是佛道,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得跟佛一樣,佛證得無上菩提,我們也要證得無上菩提,這個叫趨無上菩提。你要趨向無上菩提者,「者」就是人,要趨向無上菩提的人,我們目標向著無上菩提,那要怎麼修學、怎麼生活、怎麼過日子?『不得隨順幻境』。隨順幻境,你把這個幻境當作真的,在這個當中去執著,被這個幻境牽著鼻子走,被它所誘惑,這個就不對了,這個叫「不得隨順幻境」。『亦不得厭離幻境』,「厭離」就是討厭,想離開它,我們現在講要逃避,看到外面這個花花世界,看了就討厭,看了心就煩,要厭離這些幻境,這個也不可以,這個也不對。所以有一些人說厭離,他想逃避,五欲六塵會迷惑人,他就逃避,不著這些相,去躲在山上山洞裡面。但是山洞它還是一個相,它還是幻境,你怎麼逃?你怎麼逃也逃不掉。為什麼逃不掉?因為是自己心裡現出來的,不是外面來的,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所以不得隨順,也不得厭離,這兩種心態都不對。那要怎麼樣?下面給我們開示:
【但了幻境即法性。悲長夜之在迷。以悲迷故。起無作二誓。欲拔性德之苦。以了性故。起無作二誓。欲與性德之樂。】
到這裡是一段。上面祖師給我們開示,趨無上菩提的人不可以隨順虛幻的境界,不能跟著虛幻境界跑,也不可以厭離虛幻的境界。那要怎麼辦?『但了幻境即法性』,「了」就是明瞭,明瞭這些虛幻的境界就是法性。我們趨無上菩提就是要證得法性,法性在哪裡?法性就在眼前。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也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就是講法性,在哪裡?就在眼前。眼前我們看到這些虛幻的境界,虛幻境界從哪裡來?從法性現出來的。法性在哪裡?就在這個幻境裡面。明瞭這樁事實真相,自然起慈悲心,就是『悲長夜之在迷』。我們佛法講慈悲,講得比較具體;一般宗教講愛,愛就是慈悲。「悲」,佛法講得比較詳細一點,悲能拔苦。什麼叫悲?悲就是要拔眾生苦。慈,與樂,慈是什麼?給與眾生最大的快樂。所以,悲長夜之在迷。
『以悲迷故起無作二誓欲拔性德之苦』。性德沒有苦,性德怎麼會有苦?因為迷了,迷了才苦。「以悲迷故」,悲就是要拔性德之苦,怎麼拔?這就是佛法的教學,教我們認識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認識清楚,你放下,不迷了,不再造業受報,那就拔性德之苦。這個當中叫「無作二誓」,二誓就是一個慈、一個悲,我們一般講慈悲。實際上,慈跟悲分兩方面來講,悲能拔苦,慈能與樂。以悲迷故起無作二誓,「無作」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以為無作是什麼都不作叫無作,那就錯了,那不是真正無作的意思,你什麼都不做,怎麼去拔眾生苦?怎麼去救拔眾生性德之苦?要做,但是做了不能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就叫無作。所以,古大德講「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不放在心上,一天到晚做。我們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海賢老和尚是一個很具體的典型,你看天天他在做!我們看到他的示現,真的就像百丈大師講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很具體的典型。天天幹農活,天天做事,表演給我們看,但是他心裡沒事,只有一句佛號,什麼都放下,這個就是無作而作。所以,以悲迷故起無作二誓欲拔性德之苦。
『以了性故起無作二誓欲與性德之樂』。「了性」,了是明瞭,明瞭我們自性的性德,故起無作二誓,欲與性德之樂。性德不迷,他就樂,沒有苦就樂。像《彌陀經》佛給我們講,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為什麼那個世界叫極樂世界?因為那個世界完全沒有我們娑婆世界這一切苦,這一切的苦在極樂世界聽都聽不到,所以那個世界叫極樂,沒有苦就樂。性德它本來就是樂,性德沒有苦,沒有苦那就是樂,因為你明瞭性德,故起無作二誓,起慈悲,欲與性德之樂。這是祖師給我們開示,我們要這樣來修學,用這樣的心態來看世間這些幻境。下面再給我們講:
【發此心已。則一切不如法境界。觸目警心。無非助發菩薩資糧。】
你了解之後,發了無上菩提心,看到『一切不如法的境界觸目警心』,不如法的境界對我們有沒有幫助?對我們幫助很大。所以說『無非助發菩薩資糧』,這些一切不如法的境界,我們看到觸目警心,知道它不對、不如法,這些不如法的境界也都是幫助我們發起菩薩的資糧,沒有這些境界,我們這個資糧還得不到幫助,菩薩的資糧還得不到幫助。所以會修行,順境、逆境,如法、不如法,對自己來講都是幫助,都是菩薩的資糧;不會修行,順境、逆境,如法、不如法,對自己都沒幫助,不會。關鍵要會修,這個非常重要。下面引用《起信論》這個論文給我們講:
【起信論云。菩薩見法欲滅。護正法故。發菩提心。有見眾生苦。而發菩提心。正謂此也。】
『《起信論》』就是《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的著作。《起信論》裡面講,『菩薩見法欲滅』,菩薩,凡是去受了菩薩戒的人就叫菩薩,受了菩薩戒要發菩薩心,真正菩薩看到佛的正法要消滅了,他來護持正法。我們一般講護法,護什麼法?護佛陀的正法。為了要護持佛陀的正法,長住世間來度化眾生,故發菩提心,因為要護持正法,所以發菩提心。
這個《起信論》講的,我們現在看到,我們淨老和尚已經九十高齡,九十歲的老人,眼看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面臨斷絕的邊緣,所以九十歲這麼大的年紀,還在國際上奔走呼籲,提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唯恐傳統文化在這個世界消失。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教育,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對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類是非常嚴重的損害,地球的人類往後就會如同在一個黑暗的長夜當中過日子,見不到光明,世界沒有和平的希望。因此,年紀這麼大,最近剛好去年英國威爾士大學休斯校長主動找到我們淨老和尚,談合作辦漢學院的事,教漢字、文言文,漢學。這個漢學內容包括儒釋道三教的教育,在今年也有初步的一個進展。這個就是此地講的,「菩薩見法欲滅,護正法故,發菩提心」。我們淨老和尚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我們一定要發心也跟著來護持正法。所以,他老人家講,英國這個漢學院,你發心隨喜都是無量功德。為什麼功德不可思議?因為這是救中國傳統文化於斷絕的邊緣,把將要斷絕、將要消失的中國傳統文化把它挽救回來,利益世界的眾生,這是什麼樣的功德!所以我們學習到這一句,有感而發,這個就是發菩提心一個很具體的表現給我們看,讓我們來學習。我們大家有緣遇到,應當也要發心來護持正法,不要讓正法在這個世間斷絕,大家就功德無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沒有錢,沒有力量,隨喜也是無量功德。
下面還有一句,『有見眾生苦,而發菩提心』,這個跟上面這一句是相關的。眾生為什麼苦?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佛的正法,我們現在講漢學,儒釋道三教的正法,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眾生的苦不能解決,這個苦難愈來愈多、愈來愈嚴重,災難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見到眾生苦,為了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發菩提心,『正謂此也』。所以這一大段的開示就是教我們不能偏在一邊,要這樣學習才是正確的。不能厭離這個幻境、討厭這個幻境,隨順這個幻境不對,討厭也不對,應該在這個當中明瞭它是幻境,為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是真正發菩提心。我們淨老和尚年紀這麼大,還在為眾生來做事,幫助這個世界眾生離苦得樂,這個才是正確,「正謂此也」,這才是正確的。這引用《起信論》講的,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一段給我們講奮發之心,我們請看這個文:
【奮發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於外緣。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汨於惡習。嗚呼。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
到這裡是一段。這是講我們學佛修道之人,學佛修道『奮發之心』,發憤這個心每個人都有。這個心發了,『不能不藉於外緣』,「外緣」就是要有因緣來幫助,讓我們這個奮發之心不至於退轉,這也需要藉一個外緣。『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汨於惡習』,羞惡之心每一個人也都有,但是也會被惡習所淹沒,「汨」就是水的名稱。雖然有羞惡之心,但是都被惡的習氣所淹沒掉了。所以下面祖師一個感嘆的話,『嗚呼』,我們講嗚呼哀哉,這是傷感的話。過去,現在還是有,人死了做告別式念祭文,都會有一句「嗚呼哀哉」,這個是很感傷的一句話。嗚呼,『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這是接上面兩句來的,「奮發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於外緣」,外緣就是善友,善友的因緣來幫助;「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汨於惡習」,給我們講,在這個世間真正的善友很難遇到,「罕逢」就是很難遇到,縱然遇到,可能也都當面錯過,「惡緣偏盛」,惡的因緣偏偏很多、很興盛。我們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善友很少、惡緣很多,我們在這個當中修學要成就,當然相當之困難。所以下面給我們講要怎麼樣?『非咬釘嚼鐵』,「咬釘嚼鐵」就是釘子跟鐵用牙齒把它咬碎,這是形容比喻;『刻骨鏤心』,「鏤」就是鋼鐵,心像鋼鐵一樣。如果沒有咬釘嚼鐵、刻骨鏤心這樣的心態,『何以自拔哉?』在這個惡劣的環境當中,你怎麼有辦法自拔?一定是墮落。下面講:
【世法惟恐不濃。出世法惟恐不淡。】
這個兩句話就把我們的問題說出來了。『世法』是什麼?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我們剛才講了,在世間對這些世間法迷了,就叫世間法。在這個當中不覺悟,不求出離,不求出離就是什麼?我們現在常聽淨老和尚講,就是放不下,對世間法放不下,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放不下。放不下怎麼辦?『惟恐不濃』就是放不下,雖然親近道場,他這個世間法還是很濃,世間這些現實生活、這些財色名利還是很濃厚的去追求。所以過去我們也看過,有居士親近道場,到澳洲圖文巴來買房子,來親近道場,這是好事;但是我看到他買房子置產,做事業,每一天看行情,心都在這個上面。買房子也是為投資賺錢,偏重在這上面,這就是世法還很濃厚。
『出世法惟恐不淡』,「出世法」就是佛法,教我們放下的。我們老和尚常常苦口婆心勸我們放下,但是對這個很冷淡,這是從自己這方面來講。另外,對弘法利生、護持正法也很冷淡,護持正法就是出世法。出是什麼?前面我們學習過,不是討厭,不是去逃避,不是什麼都不做,如果我們那樣想就錯了。出是出離,跟世間一般人心態不一樣,我們平常該怎麼過日子還是怎麼過日子。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一個心態,一個放得下,一個放不下。放得下的人,他表現出來,他不為自己,為眾生,為護持正法;放不下的人,就只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身家來著想,他放不下,所以世法還是很濃厚。所以,「世法惟恐不濃,出世法惟恐不淡」,對世出間法就很冷淡。下面講:
【欲深入淡字法門。須將無始虛妄濃厚習氣盡情放下。放至無可放處。淡性自得現前。淡性既現。三界津津有味境界如嚼蠟矣。】
祖師給我們開示,『欲入淡字法門』,就是我們要深入淡字這個法門,「淡」什麼?不是淡出世法,是淡世間法,要把世間法看淡。那要怎麼樣才能深入?『須將無始虛妄濃厚習氣盡情放下』,我們這個煩惱習氣,虛妄的濃厚習氣,那不是一天二天的,是無始劫以來薰染而成的。現在要怎麼辦?「盡情放下」,這個濃厚習氣盡量把它放下,不斷的放。『放至無可放處』,一直放,放到都沒有,徹底放下了。『淡性自得現前』,淡性就現前了,對世法這個淡自然就現前。『淡性既現』,淡性既然現前,『三界津津有味境界如嚼蠟矣』。我們還沒有淡化之前,三界裡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都覺得津津有味,很喜歡,喜歡得不得了,喜歡到放不下。如果淡性現前,我們原來感覺津津有味的這些東西,「如嚼蠟」,嚼蠟就是蠟燭你拿來嘴巴咬一咬沒味道不好吃。這是形容比喻,對世法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就沒味道,已經淡化掉,因為都放下了。下面這一段也很有意思:
【僧夢虎。驚寤喜曰。匪夢幾被虎食。既悔曰。知是夢。何不做一人情。噫。可醒三界之戀幻質。不知淡性者矣。】
這個一段是舉出有一個僧人,就是有一個出家人,『夢虎』,他夢到一隻老虎,在夢中遇到一隻老虎。老虎要吃人,『驚寤』,遇到一隻老虎,他就受了驚嚇,在夢中遇到老虎,一驚嚇,醒過來。所以驚寤,『喜曰』,驚嚇醒過來,他心裡就很慶幸、很歡喜,說了一句話:『匪夢幾被虎食』。他說:原來是一場夢境,如果不是夢境,那我可能就被老虎吃了,還好是一場夢,不是真的。後來這個僧人,『既悔曰』,後來想一想,他又有一點後悔。他怎麼後悔?『知是夢』,他說如果我知道這是一場夢,『何不做一人情』?意思就是說,我不知道是一場夢,如果在夢當中知道這是在作夢,夢中老虎要吃我,我為什麼不做一個人情就送給牠吃。為什麼?夢是假的,做一個人情,就給牠吃。這是舉出這麼一個例子、一個公案,這個出家人做的這個夢。我們現在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就是一場夢。下面這是嘆息的話,『噫』,「噫」就是感慨,感慨、嘆息的話。『可醒三界之戀幻質,不知淡性者矣』,可以提醒在三界裡面的眾生,貪戀這個幻質,虛幻的物質,「不知淡性者矣」,不知道去淡化。這個夢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啟示我們既然是夢,何必計較?老虎要吃都能給牠吃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意思在這個地方。
好,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現在這一節課時間到了,下面這一段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