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永離殺生,壽命自在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3/8/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24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第十八條,我先將這一條念一遍:

  「十八、第七、永離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其目的在害人,誘導眾生行不善業。現在的電視、電影、戲劇、舞蹈、音樂,乃至於美術,都是屬於這一類,很能討大眾的歡心,可是內容是不善的。今天這些媒體美其名稱為藝術,做的是社會教育,但內容是教人殺盜淫妄、貪瞋痴慢。」

  這一條在《講記》裡面就給我們說明,什麼是綺語?「綺」這個字就是美麗的織品,就是很美麗的意思,這個稱為綺,我們一般講綺麗。用這個來形容比喻我們的言語,這個言語講得非常的美麗、講得非常好聽,一般說是花言巧語,花言巧語就是綺語。綺語,讓人聽起來很喜歡聽,它的內容不善、不好,但是大家聽了覺得很好。造綺語的罪業,比惡口、妄語讓人更難去分辨。一般我們大家知道惡口,講話粗魯,口氣不好,罵人,那是惡口;惡口我們大家都知道,那個不好。妄語,你講話去騙人,這個大家一般都不能接受,也不好。但是綺語大家卻很喜歡,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在古代古人有讀聖賢書,知道去防範這些綺語,所以古人讀聖賢書有智慧,能分辨綺語的害處,因為它聽起來很好聽,但是迷惑人心,讓人的心智迷惑顛倒。所以這個也是誘導眾生去行不善業,去造作不善的惡業。

  《講記》舉出現在的電視、電影,這個是早年先師淨老和尚在新加坡講的,這個大概有二十多年了,那個時候電腦還沒有這麼普遍,那時候電視、電影、戲劇,這些娛樂的媒體。現在是進入電腦網路的時代,電腦網路更是無所不至,到處都有了,現在連二、三歲的小孩子都在玩手機。小孩子玩手機,小孩子他思想也不成熟,他也沒有能力分辨好壞,父母為了哄小孩,小孩不要哭就好,拿個手機給他玩,他就不鬧了。小孩他也不懂,一上網他就會看到一些不好的節目內容,從小就被污染,這個孩子的一生也就毀掉了,所以現在這個問題比二十幾年前,不曉得嚴重多少倍!在二十多年前都已經很嚴重了,現在是更嚴重。

  所以現在很容易我們就接觸到屬於綺語這方面的節目,除非你都不拿手機、不看電視,不接觸這個就看不到了,但是現在人幾乎人人都有手機。這些科學工具,過去先師淨老也常講,它沒有好壞,關鍵在人心,我們人怎麼去用這些科學的工具。如果你把它用在正面的,它發揮的教化社會大眾、教化人類的功能也非常大,那就功德無量。反過來,你用在負面的,教人這些不好的,殺盜淫妄,造十惡業的,造作的罪業也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工具沒有好壞,關鍵在人,人心,人你怎麼去用?像我們現在透過網路,新加坡同修跟我們台北同修大家一起來學習《十善業道經講記》,我們透過這個電腦網路,大家在網路上一起來學習分享,這個就用在正面上,這個很方便。新加坡也不用坐飛機來台灣,台灣也不用坐飛機到新加坡,我們在網路上大家就可以見面,一起來學習,這個就很方便。過去的時代沒有這些科學工具,大家要互相交流學習就沒有這麼方便,不是我們過去新加坡,就是新加坡要過來,不然我們沒有辦法互相的來學習交流。現在有這些工具就很方便,而且錄下來,我們放在網站上,沒有時間參加現場的交流學習,自己找時間去看,也很方便。所以科學工具,你用在正面弘揚佛法,也是很方便的,而且能夠把佛法帶到每個地區,無遠弗屆,關鍵我們怎麼去用這些。但是現在法弱魔強,我們打開網路、電視,那些比較不好的節目還是比較多數,這個好的、正面的還是很稀有。我們希望多去推廣,起碼我們在這個大染缸裡面也注入一股清流,對五濁惡世的人心改善也是有幫助的。

  此地講的這個就很詳細,你看現在電視劇、電影、戲劇、舞蹈、音樂,乃至美術,特別小說這一類的,小說特別是編愛情故事的,那一類是屬於綺語。像以前梁山伯、祝英台,我大概讀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聽說那些太太看得都著迷了,買菜的錢都省下來去看電影,看一次還不夠,看好幾次。這個就是迷惑人的心智,心被迷得顛倒了,迷惑顛倒,這個就是綺語。所以講的美麗的愛情故事,那個都不是真的。特別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很喜歡看電影,看愛情故事,編的好像結局都很好,他們兩個人相愛,父母不同意,兩個人偷跑去結婚,後面好幸福。那都是騙人的,真的那麼幸福嗎?如果那麼幸福,現在離婚率為什麼那麼多?現在父母也不敢給兒女說我給你作主,你們去結婚,現在我看沒有一個父母敢這麼做了,不敢。不敢,就自由戀愛,自由戀愛不是都你自己找到你最理想的另一半嗎?你自己找的,為什麼會離婚?你自己找,不都是會最好的嗎?所以這說明什麼?編那些小說都騙人的,就是這裡講的綺語。

  所以造這個業,我們看一些演藝人員到晚年,甚至沒有到晚年都很離奇的死亡、自殺、出意外的。我們看到港台過去有一些很有名的演藝人員,我們看了果報都不好。特別唱歌,唱那個歌迷人,讓人家想入非非,這個造罪業,造綺語的罪業。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在講這個,也講到這些演藝人員很容易造綺語的罪業。但是反過來,你要演正面的,那也是功德無量。像我們拍《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還有《了凡四訓》,拍這個都是正面的,我們老和尚講拍這個正面的。現在我也拍了「城隍廟巡禮」、「尋找觀世音」,比較正面,這個沒什麼人要看,但是綺語那個點擊率就很多。我們拍這個,沒幾個人要看。雖然沒有幾個人要看,但是我們也是放在上面,這是一個正面的,也有加持力在裡面,讓有緣的人看到,給他種善根,結善緣、結法緣。

  總之,這一類綺語現在就非常多,媒體稱為藝術,實在講,藝術如果導人心智迷惑,這個就是不好的藝術。我們是需要正面的藝術。像江老師畫的「孔子聖蹟圖」、「地獄變相圖」、「極樂妙果圖」,這個是藝術,這個好;畫佛像,這個好,這是藝術。佛教很早就提倡藝術教學,包括寺院的這些雕刻、美術、繪畫等等,一個寺院就像一個藝術的教學館,那是藝術發揮正面的影響。但是現在發揮負面的,教人殺盜淫妄,生貪瞋痴慢的,這個就是不好,造綺語的業。總之我們自己永離綺語,我們不造綺語的業,也要知道現在社會上哪些是綺語?這些都屬於綺語。主要講話,有人講話也是很會講,講得很好聽,但是不實在,那個都是屬於綺語,所謂花言巧語。所以聽話也要會聽,不要被這些花言巧語所迷惑,當然自己不能造這個業。

  我們再看第十九:

  「十九、以上說的是口的四種過失。諺語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無量壽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都是把口業放在第一位,道理在此地。」

  「以上說的是口的四種過失」,就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個四種是我們口業的過失。諺語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口(言語)是禍福之門。所以《無量壽經》特別把口業放在第一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一般就是講「身口意」三業,我們唯獨看到《無量壽經》把口業擺在第一個,這個也有它的用意,因為口業最容易犯,因為天天在講話。口,言語也是要學的,不學,我們真的不會講話。我們以為,我怎麼不會講?我天天在講,怎麼不會講話?天天在講,沒有錯,我們講的話有沒有過失?問題在這裡。當然天天在講,我們講話有沒有過失?我們不敢說沒有過失。因此我們要常常防護我們講話有這個過失。

  現在有錄像、錄影、錄音,講話要特別小心,如果講錯話,流通出去也收不回來,惹很多麻煩,所以這個講話很不容易。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常講,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對自己內部的弟子講一些開示,他不准錄音,不要說錄像,錄音都不行。他說如果你錄,我就不講了,為什麼?因為他對內部弟子的教導錄下來,如果流傳出去被別人聽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句話稜稜角角,各人感受不一樣,所以這個講話很不容易。特別你是講開示,教訓弟子的話,內部的學生可以聽,外面的人都不適合,不適合給外面聽。所以以前李老師在教導弟子,他也不讓第三人在現場,第一個給他留面子,第二個避免人家誤會。所以口業,我們真的要學,不容易!不要說我們講的都是對的,如果我們講的話都對的,佛在這個經就不用教我們說要修口業了,「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所以孔老夫子教學四科,也是把口業放在第二位,第一是德行,第二就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文學,也是重視言語的教學。所以講話要會講,很不容易,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能夠避免這四種口的過失,我們講話也就會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利益,不會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

  我們再看第二十:

  「二十、第八、永離貪欲。意業三條,第一是貪欲。佛法講貪瞋痴是三毒煩惱,世間所有一切惡業都是從此地生的,這是根本嚴重的大惡。西方人提倡貪欲,說這是社會進化的原動力,人要是沒有貪心,社會就沒有進步,所以鼓勵貪欲,誘導貪欲,讓你的貪欲念念增長。佛告訴我們,貪心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這是三惡道的業因。今天卻提倡貪瞋痴,消滅戒定慧,這是什麼世界?」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什麼世界?五濁惡世。我們念《彌陀經》,佛在三千年前給我們講,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現在這個末法時期就是五濁惡世。佛陀當年是正法時期,佛都已經講五濁惡世,那個時候還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濁惡,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就很明顯。這個世界,你看氣候都不正常,溫室效應,天氣比過去更熱,該冷的地方不冷,該熱的地方不熱。溫室效應造成整個氣候的不正常,所以就發水災、風災、火災。颱風,風災,美國有龍捲風,最近又聽說有龍捲風。大陸有嚴重的水災。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貪欲感召水災,因為貪感應的就是水,「淫」就是三點水的淫,凡事太過分了就叫做淫,下雨下太多叫淫雨,下太多就水災。像這次颱風,南投也是發了大水,也是有水災。所以水災是貪心感召來的,火災是瞋恚心感召的,風災是愚痴心感召的,地震是傲慢心感召的。所以現在這個世界就是五濁惡世,天災人禍,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過去我們老和尚講的,的確是這樣。為什麼這麼多災難?天災人禍,人心造惡業,不善。《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都是人類自己感召來的。福報災禍都是自己感召,沒有門路,不是上帝給的,也不是閻羅王定的,都是自己感召的,這一點我們必定要認識清楚。

  現在整個世界都在提倡貪欲,你說怎麼會沒有災難?天災人禍,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貪是三毒煩惱之首,可以說一切惡業都從這個地方所產生,這個是根本嚴重的大惡。《講記》這裡舉出「西方人提倡貪欲」,這個就是西方世界的文化跟東方的文化不一樣。在東方,特別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都是提倡節儉、勤儉。西方提倡消費,消費實在講就是提倡增長貪欲,讓你貪心不斷的增長,欲望不斷的增加,消費就是提倡這個。你看我們現在這個手機,這一部手機其實也可以用很久,現在三個月、六個月又有新的出來,又有新的款式,現在又設計好像一本書可以合起來,打開頁面就比較大。所以我在信箱裡面常常收到新型手機,大概一、二個禮拜就收到,但是我就是不換,因為還滿好用的,何必一直換?為什麼他做手機做這些?就是為了賺錢。怎麼賺錢?就是不斷叫你買。你還沒有壞趕快換,如果你不換,他新一批做出來他就沒生意,他就要虧本了。所以鼓勵貪欲,西方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他認為用消費來刺激經濟的成長,這樣才會促動經濟成長,「說這是社會進化的原動力」,就是提倡貪欲、提倡消費、提倡增長貪心,如果沒有貪心,社會就不會進步,「所以鼓勵貪欲,誘導貪欲」,讓人類的貪欲念念增長。

  我們這個世界戰爭怎麼來的,大家也要知道,現在的戰爭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印光大師很簡單一句話就說清楚了,說「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就是世界的災難,變亂、災變、天災人禍,緣由是在哪裡?「一言以蔽之,眾生貪瞋之心所致而已」。一言就是一句話,眾生的貪心、瞋恨心導致這個世界天災人禍。貪心隨著追求物質享受而激烈增長,你看印光祖師講激增,隨著物質享受而激增,物質享受就是追求貪欲,賺錢為什麼?為了享受。發展科技,發展科技幹什麼?不是為了賺錢嗎?如果沒有錢賺,你看他要不要發展?發展要幹什麼?為了享受,物質享受。追求物質享受,欲望沒有止境,貪心激烈的增長,還不是緩慢的增長,是很大幅度的激烈的增長。貪心增長,你要得到,你得不到,那怎麼辦?「競爭隨之」。現在不都講競爭嗎?全世界都要競爭。競爭再得不到就鬥爭,不擇手段;鬥爭再得不到,那就戰爭。現在發明那麼多武器要戰爭,為了什麼?為了滿足人類的貪心。印光大師一句話,有沒有講得很清楚?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為貪心而戰,為追求物質享受而戰,為這個貪欲,滿足自己貪欲的心理,所以造成天災人禍不斷。現在戰爭,為了什麼戰爭?不是都搶奪資源嗎?現在打貿易戰,貿易是什麼?那不是競爭、戰爭嗎?為了什麼?為了貪心。

  所以鬥爭得不到就戰爭,戰爭結果是什麼?大家同歸於盡。所以印光大師講,「瞋火熾然,世界灰燼矣」。戰爭就起瞋恨心,戰爭怎麼會不起瞋恨心?兩方面在打仗,會有慈悲心嗎?互相你要我死、我要你死,怎麼會有慈悲心,都瞋恨心。瞋恨心到極處,這個世界就灰燼。世界灰燼,印光祖師早就看到了,就是核子戰爭,核武戰爭。全世界的這些領導人都知道,這個不能打,沒有勝負的,同歸於盡,但是又拼命在製造,拼命在製造毀滅人類的武器,不斷的在發展。所以人類就是在走自殺的路徑,是在自掘墳墓。發展科技,「人類發展科技,終將死於科技」,這句話也是事實。發展科技幹什麼?來毀滅自己人類。人類發展科技來毀滅人類,不是這樣嗎?

  所以這個貪,要斷這個貪也不容易。我們要去控制它不要增長就相當困難,何況一直在鼓勵你去貪心,更難去控制這個貪心、去降伏這個貪心。所以佛法就是戒貪,就是我們生活上都要節制,不能過分,足夠就好了。衣食住行,所謂知足常樂,這個才是真正的快樂。如果貪欲增長,要跟人家比賽,恐怕永遠生活在痛苦當中。所以古人、古聖先賢教的這個才是真理。

  好,我們再看下面第二十一條:

  「二十一、我們到底是相信科學,還是相信佛陀教誨,要做一個決斷,這是真正的智慧、真實的福德。這個決斷將會有兩種不同的果報,若隨順貪瞋痴,果報在三途;隨順佛陀的教誨,相信淨宗法門,如理如法的修學,必定生淨土。」

  這是勸我們學佛人,這個不是勸沒有學佛的人,沒有學佛的人當然他不相信佛陀教誨。我們學了佛,為什麼還要勸我們要相信佛陀的教誨?這是老和尚他的問話,我們,就講我們學佛的人,先問我們學佛的人,沒有學佛的人他都不相信佛,他怎麼會相信佛的教誨,這是指我們學佛的人。我們學佛的人,你到底是相信科學家,還是相信釋迦牟尼佛?過去我在西雅圖淨宗學會,有一些同修發心皈依,我也先跟他們講,我說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佛是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諸佛,一尊佛就代表一切佛了。舉出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不殺生,殺生有果報,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這佛說的。如果科學家說沒有這個事情,那是迷信,我就要問大家,你們要皈依三寶了,遇到科學家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不一樣,你要依科學家還是依釋迦牟尼佛?他們就在考慮,我說考慮清楚再來皈依。後來說,當然皈依釋迦牟尼佛。說真的,你不能在佛前打妄語,你在這邊說要皈依佛,到時候科學家講的跟佛不一樣,你又相信科學家,你是皈依科學家,不是皈依佛。你要皈依釋迦牟尼佛,還是皈依科學家?先想清楚。所以現在很多人糊裡糊塗的皈依,念了半天,既沒皈也沒依,他到底皈依誰?皈依這些邪魔外道,不是皈依三寶。

  所以老和尚的問話,我們相信科學還是相信佛陀教誨?這是我們學佛人,你要做個決斷。如果相信佛,那是真正有智慧,「真實的福德」。因為這兩種決斷,你的果報就不一樣,信佛就有福;你不相信佛,去相信科學家,那你就有苦受了。相信科學家,「隨順貪瞋痴,果報在三途」,三惡道;相信佛,相信淨土法門,果報在極樂世界,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但是信佛難,信佛不容易。所以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到,他在家就跟雪廬老人學經教,也跟章嘉大師學了三年的佛法,又在教佛學院開始講經,又出家受戒。回台中看李老師,老師遠遠看到他,指著他,你要信佛、你要信佛!他聽了就莫名其妙,我都講經這麼久了,都出家也受了戒,我不信佛我會這麼做嗎?一臉疑惑,老師當然看出來,後來找他進去裡面,再跟他說明什麼叫信佛?佛在經上講的,我們能夠去落實,那才是真正信佛。這個標準就很高了,真正信佛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信佛它還是有個標準。

  當然我們現在也都有信佛,如果不信佛也不會來學佛,總是有信,只是說這個信佛你信到什麼程度?信,它有個標準。要達到李老師講的信佛的標準,就是說你要去做到,那才叫信佛,這個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標準。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我們努力的用功,達到真正信佛的標準。所以要有個標準,我們才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層次,我們要提升。這是講貪心。

  「二十二、第九、永離瞋恚。」

  這個「瞋恚」,昨天我們學習《金剛經》,《金剛經》講忍辱仙人受到歌利王的割截身體,不起瞋恨。「永離瞋恚」,這個也不容易。要真正做到「永離瞋恚」,一定要像《金剛經》講的,像忍辱仙人一樣離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沒有般若智慧、離四相,很難做到永離瞋恚,因為你有人、有我,又有對立了。所以忍辱仙人說,當時歌利王給我割截身體,肉一片一片的割,我們一般講千刀萬剮,讓他慢慢的死去,不是一刀給他斃命,他沒有動一念瞋恚心。為什麼他當時沒有生瞋恚心?他說我當時就沒有四相。他說如果我有四相,一定會生瞋恚心,執著這個身是我,就會生瞋恚心。他說當時他沒有,離這個四相,所以他不會生瞋恚心。

  我們不要說割截身體會生瞋恚心,人家打我們一下,很痛,我們就很瞋恨。為什麼會瞋恨?因為會痛,那個很直接反應,當然生瞋恨。忍辱仙人,肉一片一片被割,他怎麼會不生氣?我們不要說割,就一個針把我們刺一下,哎喲!下午有同修要給我放血,我都怕怕的,放血,那會痛的。痛,你就有反應。忍辱仙人他一片一片被割,太痛苦了,怎麼會不生瞋恨?因為他沒有四相,沒有四相,他不會痛,就是這個道理。印光祖師在《文鈔》講,如果你得了三昧,你身體就像影像一樣,刀給你割,好像影像一樣,好像刀在水劃一道,又合起來,就像一個幻相、一個影像,刀也是幻相,幻相對幻相,他沒有那些痛苦的感覺。我們為什麼會有痛的感覺?因為我們執著,這個心執著。

  所以這個牆壁你走不過去,你走看看,你走過去,你頭等一下就一個包了。但是事實上我們這個身體跟牆壁它是沒有障礙的。過去圓瑛老法師他自己有個經驗,有一次他在打坐,關在房子裡面打坐,突然想到要去大殿,他起來就走出去了,裡面門是反鎖的,沒有開,他就走出去了。拜完佛要回去房子裡面,那個時候起心動念了,回到房子,「剛才門沒有開,我怎麼出來的?」現在要進去,進不去了。這個例子,在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也有講過,黃念老也講過,這個說明什麼?我們這個身體是虛幻的,牆壁也是虛幻的,虛幻對虛幻它沒障礙,一走,他就過去了。

  我們現在為什麼有障礙?本來是沒障礙,我們現在起心動念,就變成有障礙。所以為什麼說離四相?離四相他就沒障礙了。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講,得三昧的人他得定了,你用刀去割他,好像電影裡面殺來殺去都是虛幻的,所以他沒有感覺,不會有痛,所以不起瞋恨心,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了。我們為什麼會痛?我們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受不了。所以破四相,你才能永離瞋恚,不然我們只是能修到瞋恚減輕,修養比較好,比較不容易發脾氣。我們現在凡夫地,你先修心平氣和,就比較不會發脾氣。容易發脾氣,總是心浮氣躁,心浮躁容易發脾氣。所以我們現在能修的,先修心平氣和。心平氣和,遇到人家侮辱的,就能安忍,就能忍受。人家毀謗,種種的,無禮的取鬧,也不動瞋恚。要做到永離,那就要《金剛經》講的離四相,所以《十善業道》也都有金剛般若在裡面。

  「二十三、第十、永離邪見。邪見是愚痴,都要永斷。」

  邪見,有的經典翻作愚痴,邪見就是愚痴,沒智慧,他的見解偏邪,是非善惡他分辨不清楚,甚至利害得失他也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邪見?不讀聖賢書之過。所以古人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說子孫雖然天分不高,不聰明,但是你不能說這樣就不讓他讀經書,你不讓他讀聖賢書,他就沒智慧。你不讀佛經、不讀聖賢書,沒有智慧。現在不是說不認識字的人沒智慧,邪見;認識字的人,高級的知識分子還是邪見,拿到什麼博士,得到什麼諾貝爾獎,統統都是邪見。他的知識那麼高,怎麼會邪見?因為他沒有讀聖賢書,他讀的是世間那些科技知識的書籍。所以「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讀到博士學位,沒有讀聖賢書,他也是沒有能力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他邪見,邪知邪見。但是他很聰明,這個聰明,在佛經講叫八難之一,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是邪知邪見。他很會講,你講不過他的,他有他的專業領域,專業知識那一方面,他的專才,我們不懂,他懂,但是他未必是正知正見,可能都是邪知邪見。你不要以為他有那個專業領域,他講的什麼都是對的,你要依經典、要依三寶。要怎麼永斷邪見?永斷邪見,你就要多讀聖賢書、多聽經,聽經聞法才會長智慧。

  所以以上這個十條就是十善業,「永離」十惡就是十善,反過來就十惡。我們再看第二十四:

  「二十四、這段經文是世尊對一切眾生無上的教誨,真實的開示,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無有例外。」

  這一條給我們講,釋迦牟尼佛講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講的;任何一尊佛,佛佛道同,講的都一定是一樣的。所以一尊佛所制定、所講的,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制定的,一樣的,因為佛佛道同,成了佛都一定一樣的。如果還有一個不一樣的,那一定有一個還沒成佛,還在迷惑顛倒,才會不一樣。成了佛,肯定都一樣,因為佛佛道同,成了佛絕對是相同的。所以一尊佛就代表一切諸佛,一尊佛所制定,就代表一切佛所定的。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講的,這個講的,的確經典都有依據,佛佛道同。所以這個十善業,每一尊佛出世都會講《十善業道經》,都勸人家修十善。肯定不會有一尊佛出現都勸人家不要修十善,造十惡業,肯定那個是凡夫,不是佛。成了佛,必定是一樣的。

  「二十五、從龍王當知到瞋恚、邪見這一段,一定要背誦,要常警覺自己。佛法說修行,修什麼?就是修這一段,這是佛家的行經。向下經文是細說,告訴我們修十善業道能得何種果報。」

  這條是總結,總結前面講的「永離殺生」到「永離邪見」。所以從「龍王當知」到「永離瞋恚」、「永離邪見」這一段,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要背誦,就是要記住,要常常提醒自己。佛法講修行,修什麼?修這一段,修這十條,這個就很具體。這是講行經,就是修行的經典,落實在生活當中的待人處事接物的一個行為,所以稱為行經。向下的經文是詳細給我們說明,佛告訴我們修十善業道能得到什麼果報,我們用現在話來講,我修這個十善業有什麼好處?現在人都要講,有好處,我才去做;沒有好處,我去做那個幹什麼?當然有好處,這個好處太多了,也都是我們世間人大家都要追求的。

  好,我們看下面這段經文。這個標題,「離殺生得成就十離惱法」。我們請看經文: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這個是講『離殺生』得到的殊勝果報,就是「離殺生」得到成就十種『離惱法』,「惱」就是惱害的意思,可以得到十種離開惱害的方法。佛叫著『龍王』,叫著這個當機者,也是對我們大家講的。所以我們看經,「龍王」是我們的代表,是眾生的代表,不是說那是跟龍王講的,跟我沒關係,就是跟我們有關係的。佛叫著龍王,也就是佛叫當機者的名字,就是重要,要開示了。『若離殺生』,這個是前面講「永離殺生」,永遠不造殺生這個業,永遠離開殺生這個業,身口意三業都不殺生,連起心動念也都沒有殺害眾生的念頭,這個就真正做到永離殺生。不但身口沒有殺生,連起心動念都沒有傷害眾生的念頭,這才是永離殺生。

  『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下面給我們列出來十種離惱法,『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就是如果你修持不殺生戒,永離殺生,你就可以給予眾生無畏,就是無畏布施。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施無畏是觀音菩薩做為代表,一切諸佛菩薩都是施無畏,舉出觀音菩薩做一個代表。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佛在《楞嚴經》、在《華嚴經》、在《法華經》,都有講到觀音菩薩是施無畏者,能夠布施無畏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遠離恐怖、畏懼。所以《無量壽經》佛也講,眾生「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觀音菩薩他為什麼能夠普施無畏給一切眾生?因為觀音菩薩他永離殺生,所以對一切眾生生起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能夠普施無畏。

  我們要學習觀音菩薩,也就是要從永離殺生做起,從這一條做起。你不殺生,你身體散發出來的氣氛、磁場就沒有殺氣。如果殺生重的人,他有一股殺氣,這個能感受到。如果沒有殺生的人,他就沒有這個殺氣,他散發出來就是慈悲的氣氛,眾生感受到有安全感,所以能布施眾生無畏。所以一個持不殺生戒的人、吃素的人,接觸一些動物,動物牠就不會害怕,這個是「於諸眾生普施無畏」。眾生看到我們,他沒有畏懼,知道我們不會傷害他,就是給他布施無畏,讓他有安全感。如果你殺生,眾生看到就怕,他就跑了;如果不殺生,眾生他就沒有畏懼。所以普施無畏給一切眾生,這是離殺生第一個離惱法,不會去惱害眾生,而且會給眾生得到無畏、得到安全。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對眾生「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觀音菩薩是一個代表,彌勒菩薩也是代表,彌勒稱為慈氏,就是對眾生都很慈悲。不殺生的人,「常於眾生」,常就是不間斷,對於一切眾生都是生起大慈心,慈就是給予眾生安樂,不會惱害眾生。

  『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這個就是永離殺生的一個很好的果報。因為殺生跟瞋恚習氣都有關係的,殺生重的人瞋恚習氣就很重。特別是戰爭,瞋恚就是到了極點。所以永離殺生,就能夠「永斷一切瞋恚習氣」。這個瞋恚習氣很難斷,但是如果能夠做到永斷殺生這個業,我們也能夠斷除瞋恚習氣。為什麼要殺生?為什麼傷害眾生?總是跟瞋恚有關係。所以瞋恚習氣,不但說拿刀去殺害眾生,就是說你生瞋恨心了,那個就是跟殺生有關。你生起瞋恨心,就是要傷害對方。所以殺生這個業也很細,有身殺、口殺、意殺,凡是傷害眾生的這些身口意的行為都叫殺生。比如說你咒詛,去咒人家讓他趕快死,那個是口殺。有關殺的戒律,講就很長,這個在五戒,我們過去也學習過,我們要學戒,也要去深入。

  『四身常無病』,這個是我們大家都希求的;『五壽命長遠』,長壽,身體健康又壽命長。壽命長,要身體健康才好;如果壽命很長,身體不健康,那也是受罪。所以壽命長,也要身體健康,那才好。老而不衰,身體健康,這個也是要永離殺生,才能得到這個果報,就不殺生,不傷害眾生。反過來你殺生,你就身常有病,壽命也不長,短命,或者遭受意外災難。像三年的新冠狀病毒的疫情,實際上這個也是人類殺生來的。還有戰爭、水災、火災、風災,統統跟殺生有關係,你破壞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就是殺生,你看傷害多少動物!現在南北極冰都融化,北極熊都沒地方住了,你不是殺生嗎?所以人類這些災難也要知道反省。所以殺生多,你心、身就常有病。我自己常常講,我就是一個例子,過去殺生吃肉太多,從小體弱多病。如果沒學佛,我常常跟同修講,我大概已經沒命了,早就死了。所以現在回想起來,這個都是自己過去無知,造了這個業,造這個業就有這個果報。如果不是學佛,真的,這個果報也不堪設想。

  『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非人」就是鬼神。我們都是常常求神明來保佑,但是如果你造惡業,神明想保佑,他也沒辦法,因為你造惡業,你感召都是惡鬼惡神,就是會來損害你的。《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要感召善神善鬼來守護,來保佑我們,那就要永離殺生,不能殺生。這是永離殺生第六種果報。

  『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我這一輩子好像很少說沒有作惡夢的,現在是有作夢,比較沒有那麼不好的夢,過去常常作惡夢。這個惡夢跟殺生也有關係,過去殺生太多,所以常常作惡夢,睡覺睡得都不安穩。現在學了佛,出家吃素也三、四十年了,有比較好一些了,有這個夢境,但是沒有像過去夢得那麼恐怖了。常常作惡夢,這個跟殺生有關。夢境,我們常常在做法會超度,跟有眾生求超度也有關係,這個《地藏經》有講,這兩方面都有,一方面求超度,一方面自己造惡業,眾生來討債,你惱害眾生,他也要惱害你。你讓我不得安寧,我也讓你不得安寧,就這樣因果報應。所以永離殺生,就會作好夢,沒有惡夢。所以我們多念《地藏經》也知道,《地藏經》講的就是十善業,多誦地藏菩薩聖號、念《地藏經》,修十善業、不殺生,我們睡覺就不會有惡夢。所以作善夢,就比較舒服;作惡夢,就很難受。我這一輩子睡覺睡得最舒服,只有一次,大概一、二十年前,在成都,成都有個報國寺,那個寺院的一些住眾(出家眾)都有聽我們老和尚的經。有一次我跟莊行師兩個人去掛單,他那寺院裡面有客房。我們那一天去掛單,我們就住在那個客房叫「忉利天」。那一天晚上睡覺,夢到韋陀跟伽藍在天上,那個光很柔和,看著我,那一天睡覺睡得最舒服的、最安穩的。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天還沒亮,寺院很早就吃早餐,我們就去寺院吃早餐。我經過那個大殿門口,看到站著一尊韋陀伽藍,這不是昨天我夢到的嗎?所以那一次睡得最安穩,那個寺院的磁場非常好。

  『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滅除怨結」就是冤親債主,眾怨自然就化解了,我們一般講解冤釋結。我們跟眾生結冤仇,總是由殺生來的,你殺害眾生,殺生害命,跟眾生結怨了,這個冤冤相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佛教我們,我們欠人的,要還;人家欠我們的,我們不要去要債,算了,這樣就化解了。如果我們要去報復,這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不殺生,就是了結了,不再去報復了。人家傷害我們,還債,過去我們傷害他,還完就好,不要再報復了,這個怨就化解了,「眾怨自解」。你不殺生,就沒有跟眾生結怨,當然眾怨自解。這個不但不去殺生,就連言語上去傷害眾生、得罪眾生,都要避免,這個怨才會化解。所以過去先師淨老他也常常在講席當中講,你現在要教人,只能勸,你不能去限制,不能去勉強。你教學生也是一樣,只能用勸告,好像建議、勸告,你不能強制去要求他。強制要求他,如果他不能接受,那就跟他結怨,那就是冤冤相報,所以這個也要避免。所以我們也要懂得怎麼待人處事,我們處在什麼時代、我們針對什麼樣的對象,這個都要知道。學生可以教、可以講的,你有義務要跟他講,沒有講,你對不起他。這孔老夫子在《論語》也講,可以講的,你不講,失人,你對不起這個人叫失人。不能講的,你講,叫失言。講了他不能接受,反而跟他結怨,這個就不該講,你講了就失言,你言語就有過失。所以失人、失言,這個都要智慧去判斷。所以這個當中,經文是很簡短,但是它含攝的義理是深廣無盡。

  『九無惡道怖』,你永離殺生就不會墮三惡道。為什麼墮三惡道?殺生,嚴重就墮地獄了,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誰也佔不了便宜。所以殺生就會有墮惡道的這種恐怖,如果永離殺生,那不用擔心會墮到三惡道,就沒有三惡道這種恐怖了。

  『十命終生天』。「命終」,這一生壽命終結,就生到天道去。『是為十』,那就以上這十種離惱法。『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這個就是成佛的時候,你把永離殺生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以後成佛,你就「得佛隨心自在壽命」。自在壽命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你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你要活多久就活多久,這個壽命是無量的,就自在了。我們現在不自在,成了佛,壽命就自在了,這是永離殺生最究竟圓滿的果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這一段今天先跟大家消文釋義,先大概講一下。《講記》的部分,我們下一次。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