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節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07/11/23  日本東京增上寺  檔名:WD19-015-0005

  《十善業道經節要》。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三十頁,我們從經文第二行看起:

  【五不憂損害。】

  從這裡看起。昨天我們講到這一段『不憂損害』,這是離偷盜第五種可保信法,可以保證、保障讓我們有信心的方法。犯偷盜,剛好是相反,是:

  【常憂損害。】

  我們如果心裡常常憂慮我們自己財物遭到損害,這就是我們離偷盜這條善業修得還不圓滿。有這樣的情形,我們一定要回過頭來自己反省,努力來改過,才能得到「不憂損害」這個殊勝果報。我們人一生,我們對於生活上這些資財我們沒有憂慮、沒有牽掛,縱然不是很富有,但是生活過得很自在,所謂知足常樂,安貧樂道,生活過得自在。在儒家,孔老夫子在他的學生當中,最讚歎的就是顏回。顏回在夫子的弟子當中是最窮的一個,最沒有錢的,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吃飯連個飯碗都沒有,就用葫蘆瓢,鄉下那個葫蘆瓜把它曬乾,把它挖開,人家用來舀水的。他連有錢買個飯碗都沒有,用那個來裝飯,吃得很簡陋。居陋巷,住的地方也很不好。人家看到他這種生活,看了都替他憂慮,但是顏回他自己怎麼樣?回也不改其樂,他也過得很快樂,很自在,法喜充滿。為什麼?雖然他窮,但是他沒有犯偷盜,他也不會去想盡辦法要去奪取別人的財物。這個效果就是接受聖賢教育。

  現代人生活的物質比過去豐富太多了,得到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在生活上也很多方便。但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確不如古時候的人,古時候的物質沒有現在這麼方便,但是精神生活非常充實。其實人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實在講更為重要,如果很有錢,生活得不快樂,有錢也不是真正的幸福。早上會長跟我講,日本這個地區自殺率很高,還有逆倫謀殺,父殺子,子殺父的,子女殺父母,父母殺兒女的,這種逆倫的慘案也時常發生。這個現在在世界各地都有,時有所聞。為什麼自殺的人那麼多,他真的窮得連飯都沒得吃了嗎?我想未必,大概窮也不會窮到像顏回那樣窮。為什麼自殺?他精神生活沒有依靠,沒有一個指導,沒有人指導他,人生應該怎麼過日子,你要存什麼樣的心態去過日子,才是正確的人生觀,沒有人跟他講這些。人生的價值在哪裡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名跟利。所以現在全世界的人都是功利主義。現在學校所教的就是功利,增長貪瞋痴慢煩惱,現在學校所學的就是這個。學了之後就是增長煩惱,縱然有錢,富而不樂,有財富的生活不快樂;貴而不安,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做大官的,大企業家,他沒有安全感。

  現在聽說來日本都要按指紋,我們那天進來還不用按,聽說他們今天到的,一個一個要按指紋,聽說防範恐怖分子。現在我們想想,現在全世界生活在什麼環境當中?生活在恐怖當中,時時刻刻要去防範恐怖的事件。這是一種果報,為什麼造成這樣的果報?世間人有幾個人他去思考這個問題?有幾個人他深入的去觀察這個問題,真正的原因在哪裡?原因沒有找到,怎麼防也是防不勝防。現在不要說恐怖分子再做些什麼事件出來,他就在電腦網路上放個風聲,全世界的人神經都要繃緊,晚上都不要睡覺了。所以老和尚講美國人都要吃安眠藥過日子,不然睡不著。這就是什麼?『常憂損害』,常常憂慮、恐懼別人去損害他。接著我們再看下面第六:

  【善名流布。】

  戒偷盜,永離偷盜,他的善名自然流布到十方,不管走到任何地方,人家對他都知道。這也不需要去宣傳,也不需要去打廣告,你這個德行修學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這個名就出去了。所謂「有色自然香,不必當風立」,色香,有色一定有它的香味出來,如果你沒有色,你怎麼去弄也弄不出香味。所以有色自然香,不必當風立,不需要刻意的去站在風頭,人家才聞到香味。鼓在內,聲在外,你看鼓是在裡面,一敲,聲音都傳到外面去。所以我們從自己內心、自己的行為來改正、來修學,自然善名就流布出去。這個名是名符其實,你真正有德行,得到善名是好事。這個善名有什麼作用?讓社會大眾能夠見賢思齊,能夠以你為一個榜樣來效法、來學習,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如果名實不相符,得到這個名,出了名,災禍就來了,所謂名大招嫉,樹大招風。出了名,招來的就是嫉妒、障礙,樹大招來大風。所以,善名它是自然的,不需要特別去宣傳,自己把德行修好,自然會有人幫你宣傳。你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有沒有去打個廣告?沒有,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信眾這麼多。孔老夫子他也沒有廣告,現在全世界的人也都知道,這是什麼?「善名流布」。如果犯偷盜,反過來就:

  【惡名流布。】

  不是善名,它也是名。現在社會上實在講這些媒體報導,報負面的多,報正面的少,因此社會風氣也很難有改善。現在世界各地都是報負面的媒體佔多數。其實媒體對於社會的風氣有很密切的關係,社會風氣不好,媒體責任非常重大。你看報紙一報,就是在台灣,日本報紙我不太清楚,在台灣的報紙不好的事情都刊頭版,什麼流氓、黑社會的、槍擊案,字都這麼大,恐怕人家看不到,篇幅都在前面,唯恐天下人不知。那個好事,孝子賢孫,這麼一點點,沒注意看就看不到,你說社會風氣怎麼會好?那些惡人他想,做壞事也不錯,出名比較快,人家報紙一登出來,『惡名流布』。但是惡名流布對社會是有損害的,這個罪過也無量無邊。我們對這樁事情也要明瞭。所以現在老和尚勸我們不要看雜誌,也不要看報紙,為什麼?沒有什麼好看的,看的都是負面的。

  媒體要怎麼來報導,對這個世界、對社會才會有幫助?多報這些正面的,少報負面的,負面的少一點。正面的加強,頭版給它登大字,大家都希望做好事,你做好事有人讚揚。這個風氣,社會上的人大家都喜歡做好事,很樂意做好事,你做一點好事就給你報出來,大家很喜歡去做。現在做好事沒人報,殺人、槍擊案報得那麼大,有些人他覺得做這個事情要出名還更快,做好事人家也不報。這也把社會風氣給帶壞了。所以,媒體也是操縱社會安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現在掌控媒體的人他可以修無量無邊的功德,反過來他也可以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就看他怎麼做,他做這些節目,報導的這些內容,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是第六種可保信法。第七種可保信法是:

  【處眾無畏。】

  這個『眾』就是團體、大眾,在大眾裡面沒有畏懼。如果做了偷盜的事情,心裡所謂作賊心虛,俗話講作賊心虛,犯了偷盜,那就是:

  【處眾有畏。】

  如果沒有犯偷盜,不管你走到任何團體,你都沒有畏懼的心。我出家第二年,到高雄妙通寺受戒,有一個法師他是受過戒了,他去受增益戒,聽說廣欽老和尚傳戒,他再去受。這個法師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也曾經來到日本。他去受戒,他自己帶了一些錢要打齋供眾,因為戒場接受打齋供眾。有一天,因為那時候受戒的人多,大家都擠在一個空房子裡面,睡覺就是薄薄的三分的三合板,一個人就是三尺六尺的一塊,其實還不夠三尺,因為人太多了。一個人睡覺的空間,大家擠一擠大概兩尺寬,一個人兩尺寬。晚上睡覺起來翻個身,要再回來,上個洗手間再回去,可能隔壁那個人翻個身,你位置就不見了。大家住在一起,住在這個空房子裡面,都空空的,就像我們這間空空的,地上鋪的都是棉被。

  這位法師他的錢那天他找不到了,在中午休息的時候,趁大家都回到寮房休息,他就站起來向大家宣布他的錢掉了。他說我這個錢是要打齋的,如果你們誰把我的錢拿去了,那你去幫我打齋也可以,你去幫我打。意思就是說這是打齋的錢,你拿去那是不好,我要供眾的錢,你們拿走了這是有罪過。這麼一宣布,寮房所有受戒的男眾個個有嫌疑,每個人都是嫌疑犯。但是我們沒有去偷他的錢,雖然他這麼講,我們心裡是很自在,沒有什麼畏懼,真的沒拿他的錢。後來他自己找來找去,就塞在棉被裡面,找到了,他也不錯,給大家說對不起,塞在棉被,不是被人家偷了,差一點全部的人都被冤枉了。像這樣的事情,就是我們沒有偷他的錢,他講我們心裡當然就沒有什麼畏懼;如果真的拿了他的錢,當然作賊就心虛,處眾就有畏。這是不能夠犯偷盜。

  犯了偷盜如果被抓到,那以後如果你要到一個公司、一個工廠去上班工作,如果人家知道你曾經有犯過偷盜這樣的行為,你想一想,那個老闆會不會提心吊膽?他會防範。你到我這邊來,會不會我的財物也被你偷走?如果財物有損失,第一個懷疑的就是那個人,那一定的道理,因為這個人前面有記錄,曾經偷盜。這樣他在一個團體,心裡也常常畏懼人家對他有懷疑,縱然不是他偷的,但是他有前科、有記錄,人家總是第一個會想到他,是不是你?縱然不是他偷的,但是他心裡還是有畏懼,怕人家誤會他,懷疑他。所以佛在此地講,給我們講,犯偷盜處眾就有畏。有造了這個罪業就要懺悔,佛允許人懺悔、改過,就是後不再造。真正徹底改過了,大家也能夠原諒他,也不會再對他有所誤會。我們再看第八種可保信法:

  【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這個『財』是講財富、財產,『命』是我們的生命,『色力』指我們身體,包括能力,我們這個身體。離偷盜、戒偷盜,我們自己的財富、財產,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安樂』就是安全,財富你也不要擔心有什麼損失,很安全。我們的財富安全了,我們心裡就安樂,你就不用去擔心,一天到晚操心這些事情。我們現在看看世間人為了錢財患得患失,沒有得到錢財想要得到,得到了之後又怕讓它失去,擔心錢財喪失掉。那有錢真的是不快樂,沒有錢很不快樂,有錢也很不快樂。所以《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有無同憂,「無田憂田,無宅憂宅,有無同憂」,沒有田地的人他想要有田地,沒有房子的人想要有房子。「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沒有的時候想擁有,一旦擁有了,有這個財富了,他又擔心失去。「怨家債主,焚漂劫奪」,冤親債主他來給你討債,焚漂,焚就是燒掉,漂就是水漂流,就前面講了五家,都會來散失掉。所以財富是五家共有的,包括這些冤親債主。比如說你有錢了,很多方面,你會擔心這些財富,第一個,你怎麼去理財?怎麼保持這個財富?這個是世間人,大概古今中外,大家很關心的一樁事情。

  財富怎麼保?本經是一個最具體的,離偷盜。經文文字有限,但是它的義理涵蓋非常深廣,我們一定要深入去理解,我們才知道怎麼來修學。在民國初年,佛門有一個大德居士叫聶雲台居士,他寫了一本書叫做《保富法》,這個書過去有人印過,叫《保富法》,保就是保持,富是財富,保持財富的方法。保持財富的方法第一個要戒偷盜,戒偷盜就是不要去佔人家便宜,寧願給別人佔便宜,不要佔人家的便宜。這樣我們財富,你沒有造那個因,就不用擔心別人給你奪取,他要奪也奪不去。「命」是生命,我們戒偷盜讓我們生命得到保障、安全,這是戒偷盜的一個殊勝果報。「色力」就是身體健康,包括你的能力都非常好,財富、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能力都安樂。

  不但這樣,還『辯才具足無缺』。辯才是從哪裡來?從智慧來。為什麼有辯才?離偷盜,身心安樂,心安樂、心清淨,我們自己本性的智慧自然流露,有了智慧就有辯才,佛法裡面講四無礙辯才。辯才它是合情合理的,比如說你給人家講話,分析一些事理,分析是非善惡,跟人家談論,大家都能夠接受。辯才並不是強詞奪理,那個不叫辯才,強詞奪理不叫辯才。沒有道理他還要講到有道理,那不是真正的辯才,頂多說他口才很好。但是口才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些人很會講話,口才很好,但是不是辯才。口才好,如果沒有德行,那不叫辯才。你有德行,有道德,那才叫辯才。特別我們學佛,為人說法需要辯才,實在講每個人都需要,我們跟人家對話、談話,有了辯才我們就能夠利益眾生,辯才是利益眾生的。這是離偷盜,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如果反過來犯偷盜,那就是:

  【財命色力不安樂。辯才不足有缺。】

  財富也保不住,怎麼保都保不住。很多人常常為保護自己的財物在生煩惱,比如說你的親戚朋友,你有錢,他有困難來跟你借錢,你借不借?這個時候我看安樂就不見了。如果人家來借錢,你要借給他,你就當作布施好了。以前我弟弟有人跟他借錢,以前我就給我弟弟講,我說你要錢借給他,衡量你的經濟能力,你這個錢借給他,他不還也無所謂,當作跟他結緣,你就借給他。但是借給他,他有還,他自動來還就讓他還,他不還,你就不要去給他討債。你一討債,你看你幫助他,反而到最後變成冤家債主,是不是這樣?很多。在台灣社會還有討債公司,討債公司是怎麼樣?專門給人家討債。當然你去請討債公司去討債,你要討多少錢,他要分多少。討債公司當然就會使用一些非常手段,這個也不好,也是結冤仇。所以,我們錢借給人家,你就當作布施好了,這樣多好。如果你有困難,你就跟他講我沒有辦法,我經濟能力沒有辦法。如果你要借給人家錢,要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能不能負擔,有還也好,沒有還也好。這樣的情況你借了就放下,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你才會安樂。不然你一天到晚要向他討債,討到最後,他如果有還是很好,不還到時候大家都不好看。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白的。

  錢財這樁事情大家都是想要怎麼去保持,讓它不要散失掉。另外就是投資也會虧本,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他投資什麼都賺錢,有的人他一投資就是虧,財就不見了。我前年到洛杉磯淨宗學會講經,洛杉磯淨宗學會對面是天仁茗茶,台灣的天仁茗茶,過去在台灣連鎖店也有四十幾家。那個老闆娘聽我講台語的,就是閩南語的《了凡四訓》,老闆娘那天來學會找我,因為沒有見過面,她也拿了個名片給我,拿了一本書給我。說她先生十幾年前在台灣經營天仁茗茶賺了很多錢,連鎖店開了四十幾家。後來他們去做證券公司,結果所有的錢都虧掉,倒了,她說她先生幾乎跳樓自殺。她拿一本書給我看,《茶王傳奇》,他太太拿那本書給我看。她說我聽到你的《了凡四訓》,知道人生是怎麼一回事。後來他有個因緣,這也是他有信用,平常他做人有信用,後面有講不妄語,有信用。後來朋友、股東再借他一點錢,再到大陸去開發茶葉市場,又讓他做起來了。現在在大陸有四百多家的連鎖店,都在高速公路旁邊,我都去喝過茶。他太太就在洛杉磯,叫我到大陸去一定到他們茶店去,我去大陸講經,他們那個茶我也去跟他買一點茶葉。

  這是經營財富要以道德為根本,不是用盡心機、用盡什麼偷機取巧的方法,你就可以得到財富。眼前可以得到,但是過路財神,那個錢保不住的。你得到那些錢,那有五家在等著你,後面五家就在旁邊等著你。比如說惡性倒閉的,五家等著他。以前台灣有一些經濟犯罪的,惡性倒閉捲了很多錢跑到美國去。跑到美國去,我們看報紙一報,那就是經上講的,這個五家就在等他。第一家就是國王,政府就鎖定他了。第二家盜賊,黑道的,黑道的聽說錢捲了很多去。他住的地方戒備深嚴,保鏢請了幾十個,出入都要保鏢,戒備深嚴,怕人家再來奪取他的財物。你說這樣得到的財富,生活的快樂不快樂?不快樂。另外生命都沒有保障,財命色力身體可能都會受到傷害。所以「財命色力不安樂」。「辯才不足有缺」,犯了偷盜,所謂作賊心虛,自然就沒有這些辯才,講的話也是理不直氣不壯。縱然很會講,但是漏洞百出,沒有辯才。這是第八種。第九種可保信法是:

  【常懷施意。】

  這一條非常重要。『常』就是不間斷,自己有財物,心裡常常想布施去幫助別人,幫助需要的人。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時代范蠡他是一個典型,在過去供財神都是以范蠡做一個榜樣。范蠡他財富三聚三散,他賺了很多錢,都布施光了,布施光了沒多久他又賺回來了,那麼再布施。這是散三次聚三次,賺了錢就是想幫助別人,幫助需要的人。我們有錢如果不肯布施也是犯偷盜,錢是流通的。如果你錢控制在手上,真正現在需要的人你不給他,這就是慳貪,慳貪也是一種盜心,慳貪、吝嗇不肯布施。不肯布施,你現在有錢是福報,如果你現在不再修福,福報享盡了,後面就沒有了。聰明有智慧的人,錢到手上我們要趕快去修福、去造福,那你後面就後福無窮,財源滾滾。財源怎麼滾滾?修!你不修怎麼滾?怎麼滾也滾不進來。看到別人滾好像很容易,自己怎麼滾都滾不進來,他有修,我們沒修,修什麼?布施,財布施得財富,要多做布施。

  這一生得的財富是過去生修財布施來的,這一生如果不修,來生就沒有了。過去生離偷盜、修布施才有這些財富。如果這一生享福之後又迷惑了,又造業,又犯偷盜,那就「不懷施意」,就沒有布施的心。只是想得到,得到之後不肯施捨,這也是一種盜心。所以偷盜意義很深廣。現在我有錢大概就是過個手而已,不敢積財,聽老和尚的,就是說我們盡量做盡量做,不要積很多錢。你積了那麼多錢,怎麼樣?爭的人就多了,你錢多爭的人就多了,你都把它散光,沒什麼好爭的,來這邊只好做義工,沒什麼好爭的。

  所以在台灣有很多大道場錢很多的,我那天跟大家報告,兩個大名山在比賽誰錢多,一家出十一億,一家加九億給它買下來,那是人家捐的。他為什麼錢那麼多?他沒有布施,就是一直累積財產,道場很多,到最後是什麼結果?大家就去爭。所以建道場還是要看情況,這個地方是不是真正有修道的人,你蓋的道場,花的錢,才能真正種到福田。如果蓋的廟很大,大家在裡面爭權奪利,功德也有,給人家種善根的功德也有,但是造的罪業也不輕。你幫助他,他是主犯,你是從犯,你支持他,這個要分清楚。所以要常懷施意,常常有布施這個意念,離偷盜的人,常常心裡不但不會想去佔人家便宜,自己有的還一直想要幫助別人。這是第九種可保信法。反過來就是:

  【不懷施意。】

  這還是有偷盜的意念。第十:

  【命終生天。】

  我們人有生必有死,但是來生到哪裡?在六道裡面,天道是最殊勝的。我們修淨土是希望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你不想往生極樂世界,你離偷盜,修十善業,命終也會生到天堂去,生到天國去。所以信仰宗教還是要修十善,不是說信仰宗教,信了上帝,死了就去天堂。你信了上帝,還得修十善,才能去跟上帝在一起。

  好,這一節時間到了,我們下課,休息三十分鐘,下面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跟大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