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妙慧,除三毒,證無上菩提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20/8/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1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請翻開經本二十三頁,倒數第五行,從第十四這裡開始看起:
【十四、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如此大慈大悲,則貪瞋二毒除矣。又雖度生,實無所度,不著有也。雖無所度,度之不息,不著空也。具此妙慧,痴毒亦除矣。】
這段《講義節要》是給我們講解斷煩惱的功用。『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發這個大願,這是『大慈大悲』。「度」就是幫助眾生,度眾生成佛。就像地藏菩薩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十方世界地獄眾生都度成佛了,他才要示現成佛。每一尊佛菩薩都是發這樣的願,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這個願是大慈大悲的願,發這個願,我們凡夫貪心、瞋恚心的煩惱就去除了,就沒有了。我們很多人念《金剛經》,這句經文也一定會念到。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也都要念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都會念。念,我們念了之後,有沒有生起大慈大悲的心?我們念了之後,我們的貪心、瞋恚心有沒有除掉了?我們自己觀察,念了很多年,念了很多遍,無數遍了,但是我們仔細反省、檢點,大慈大悲心沒有生起來;不要說大慈大悲,連個慈悲心都沒有。看到眾生,喜歡的生貪愛,不喜歡的生瞋恚,我們心總是在這裡分別執著。
因此發這個願,在《金剛經講義》江老居士講得很多,特別強調要起觀照,作觀,我們的心才能轉得過來,才能轉煩惱為菩提。我們凡夫總是被自己的煩惱心所轉,我們不能轉煩惱,實在真正的敵人是自己的煩惱,不是外面的。真正害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煩惱,外面再惡劣的境界害不了我們,害不了我們,反而能成就我們。像《金剛經》講的,歌利王割截身體,就是一個實際的例子。歌利王是非常暴虐的,很無理的,把忍辱仙人凌遲處死,肉一片一片的割,忍辱仙人沒有動一念瞋恚之心,他忍辱波羅蜜成就了。他沒有瞋恚心,這個心沒有,這些境界就是在成就他,幫助他快速圓成佛道。所以這個關鍵就是要能夠起觀照。雖然我們也有這個概念,但是要起觀照,如果沒有很用心,我們不知不覺煩惱習氣它就起來。所以這個觀照功夫,就是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古大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念頭起來,怕我們覺悟太慢,它已經起現行,我們就控制不了。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就在這上面修。這是講,發這個願,貪瞋二毒就會除掉了。
『又雖度生,實無所度,不著有也。』發願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因為眾生當體即空,實際上沒有眾生可度,就不著有,不會著一個我度了多少眾生、有眾生讓我度。如果心裡還有我能夠度眾生、我度了多少眾生,這就著有了,你心已經著相。『雖無所度,度之不息,不著空也。』雖然無眾生可度,但是還是「度之不息」,並沒有停下來,度眾生沒有休息,「不著空也」。就是空有都不著,二邊都不執著了。一面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不著這個相,度眾生度之不息,都沒有休息,空有都不執著。我們凡夫病就是在執著,不是著有,就是著空。所以《金剛經》教我們修的,你發願度眾生,你不要去著度眾生的相;不著度眾生的相,但是度之不息,這樣同時二邊都離了。二邊都離,『具此妙慧,痴毒亦除矣』,痴也除掉了。所以發願起這個觀照,貪瞋痴三毒煩惱都一起除掉,這是《金剛經》它奧妙之處。我們再看第十五:
【十五、凡夫我見重,三毒深,病根實由心量狹隘。須以廣大心治其病根。從根本上解決,諸病自然易除。】
凡夫就是有『我』,所有的煩惱、業障,惑業苦都是從我,執著「我」所生的。一般講我執,執著一個我,我相、我見。執著我的這個見解很深重,無始劫以來我們就是執著這個我。執著我,貪瞋痴三毒就很深,這就不容易除掉。愈執著心量愈小,所以『病根實由心量狹隘』。所以我們修行從小我,小我就是自己一身,心量慢慢擴大,從小我變大我,從大我再擴大到無我,無我就無量無邊了。這怎麼修?講了,我們也不知道怎麼修。
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很具體的幫助我們修學擴大心量。我們修行,下手就是我們先為別人著想。我們在一個家庭,我們有沒有想到家人,家人第一個想到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兒女,有沒有想到?為他們想?如果你能為家人想,你做的事情就不會很自私,只想到自己。現在的人真的很自私,自私到他只想到自己,連家人、父母他都不管。這就是心量非常小,小到只有自己,連家裡的至親(父母)也都不存在,他都不想。我們想一想,他都不為父母想,他還會想別人嗎?所以傳統文化的教學,實際上就是拓開我們心量,從孝親尊師擴大到對一切人。所以孝順父母,在家裡能盡孝,到社會上看到他的年紀能夠做我父母的,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心量就擴大了。所謂敬老尊賢。所以我們想到一個家,心量還小;想到自己一個團體,心量還是小,只有想到我這個道場,其他的道場我們不管了,我們不去幫助它;只有想到我這個國家的利益,沒有想到其他國家的利益,去損害別人國家的利益來利益我的國家,這也很自私。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現在發心,不能達到經典上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不能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現在開始起碼也要為這個地球的眾生著想。這個地球的眾生,這個心量就比一般要大,這最基本、最起碼的。這樣從這個地球再拓展到其他星球,心量愈來愈大,到盡虛空遍法界,那「我」就沒有了;我,你不要去斷,自然就沒有了。
所以這個是大乘法斷煩惱它的方便,也是它的巧妙,就是不要想自己,為眾生想,我見就除掉了。所以學習傳統文化幫助我們學佛,學佛更幫助我們深入傳統文化。我們度眾生,我們也常常講眾生剛強難化,哪有那麼好度?特別自己家人,比別人更難度,很多同修都這麼講。的確是這樣,這是在事相上,事相上,有一些眾生你要去幫助他,他不接受,他排斥。這個地方我們要明瞭的,就是我們發這個心要度眾生,在事相上,眾生他接不接受、得度不得度,這個緣在眾生那一方面。佛菩薩度眾生不都這樣嗎?佛菩薩度眾生,眾生也不是大家都皈依佛法。我們地球上現在七十幾億人口,有幾個人學佛?現在統計大概五億多人是佛教徒,還有六十幾億他不信佛的。佛菩薩度不度他們?度,相信佛的、恭敬佛的,佛要度;毀謗佛的、害佛的、侮辱佛的,佛還是要度他。
像《金剛經》歌利王,把忍辱仙人割截身體,忍辱仙人不但沒有生瞋恨心,他還發一個願,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得度的是憍陳如,憍陳如前生就是歌利王。所以是要發這個心,在事相上是看因緣,所謂隨緣。盡心盡力去幫助眾生,眾生他緣成熟了,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他接受了,對他有幫助。緣還不成熟,跟他種個善根,他不接受就先跟他種個善根,也是對他有幫助。眾生看到菩薩很喜歡,菩薩就來幫助他、來度他,來跟他接近、相處;眾生看到菩薩討厭,菩薩就不來,來了他生煩惱。所以菩薩來不來都是慈悲,心是一樣的,完全在眾生這方面的緣分。
此地教我們發心,也是這樣一個道理,我們發了這個心,發了這個心修自己,重要的要把自己的煩惱降伏,把它斷掉。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自己煩惱沒有斷,那怎麼度眾生?所以四弘誓願,第一願發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願接著就「煩惱無盡誓願斷」,再來「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三個願都是為了度眾生這個大願。為什麼要斷煩惱?就是要度眾生。你自己煩惱沒斷,你怎麼度眾生?自己煩惱沒有斷,怎麼能幫助眾生斷煩惱?所以學法門、成佛道,才能圓滿的去度眾生,統統是為了「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所以根據《金剛經》這段經文,就是發這個願當中就是在修行。你看,發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他貪瞋痴就斷了。斷了,不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了嗎?煩惱斷了,種種法門都現前,法門無量誓願學,就能學法門,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四弘誓願也是相關的,一而四,四而一。如果沒有學習《金剛經》,我們念了四弘誓願,實在講,具體要怎麼修,沒有一個下手處。你學了《金剛經》,特別看到江老居士這個《講義》,念四弘誓願,那就不一樣。你知道念這個是提醒我們要修行、要斷煩惱的,斷煩惱就是拓開心量。常常為別人想、為對方想,這樣我們心量就慢慢會拓開了。所以起心動念就不要只為自己想,只想到自己,要保護自己,我執就愈來愈重。所以這裡第十五講,『凡夫我見重,三毒深』。為什麼貪瞋痴三毒這麼深?病根就是由於心量狹隘。所以『須以廣大心治其病根』,要發廣大心。你看無量無邊眾生統統把他度成佛了,這是從根本上修的。『從根本上解決,諸病自然易除』,自然很容易排除。我們再看第十六:
【十六、大心行人,既不能無所緣境而著空,著空則無從起修。又不能取著於境而著有,著有則墮六道。要在不著兩邊,合乎中道。如此歷事鍛心,正大修行入手處。】
『大心行人』,就是發大心的修行人。修行人,各人發心不一樣,有的發的是小心,有的發的是大心。發小乘心就是只求自度,不發願度眾生,我們現在稱為小乘佛教。發大心就大乘菩薩,自度度他,不是只有自度,自度還要度他,這是大心的修行,發大心的修行人。發心了,『既不能無所緣境而著空』,「無所緣境」就是境界都不要了,那是著空。執著空,他這些統統不要了,境緣、境界統統不要。著空,自己去找個山洞,在裡面打坐,這著空了。但是「大心行人」,無所緣境,著空他不能起修,『無從起修』。實在講,大乘、小乘,你沒有這些境緣,你也沒辦法修。實在講,不但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連人天法,你也需要這些境界才能修;沒有這些緣境,那也沒辦法修,離開這些境緣沒得修,就無從起修了。
修,『又不能取著於境』,又不能去執著那個境界,執著境界又著有。『著有』,又是墮在六道,你不能超越,就是著相了,著相而修出不了六道。比如說,持戒修福修得很好,你著相,你執著持戒的相、布施的相,我布施多少錢、我戒持得很好,著相了,著相得人天福報,不能出六道。你持戒修福不著相,你就超越了,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所以事是一樣,關鍵心著相跟不著相,關鍵在這上面。所以這個修,它巧妙之處就是不著二邊,一方面你要去修,要持戒、要修福。所以《金剛經》講布施修福講得很多,布施、持戒,還有講忍辱。布施就是捨,奉獻犧牲就是布施。持戒、修福,後面經文我們會看到,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他說金剛般若,現在佛的正法時期,大家都能聽得懂、能夠來修學。他說如果後五百世,就二千五百年之後,到末法了,到那時候還有人能夠修金剛般若嗎?佛就跟須菩提講,你不要這麼講,後五百世若有人能夠持戒、修福,他就能夠修學金剛般若。可見得,持戒修福在佛門裡面是非常重要的。持戒、修福,修福就是為眾生服務。你看海賢老和尚一生他示現的,種了那麼多地,一天做到晚,他不是為自己,他都是供養寺院、大眾。他年輕的時候,還照顧好幾個老和尚,老了生病,一直照顧到他們往生。種的多餘的糧食,就是去救濟,或捐給政府,那是布施、持戒、修福。持戒修福,你不著相,持戒修福就是把著空這邊擋住了。你只要這樣修,你不執著那個相,那就同時超越了。
所以《般若經》有人不敢講,怕著空。古大德也講,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能著空如芥菜子。執著空,好像芥菜子那樣,那就不得了。但是般若不講不行,不講你不能超越。所以《金剛經》講得很詳細,你只要從有去修,修當中你不會去著那個相,這樣就超越了。如果你不從布施、持戒、修福去修,那就著空了,著空比著有更麻煩。所以『要在兩邊不著,合乎中道。如此歷事鍛心,正大修行入手處』。「歷事鍛心」,鍛鍊這個心。我們修行就是要經歷這些事來鍛鍊自己的心,這樣我們才能夠提升,才能進步,才能精進。所以每個境界也都是在給我們考驗,也是我們的考試卷。所以這些境界,我們一定要知道,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這些境緣現前,要在這個地方去修,修自己這個心。好,我們再看第十七:
【十七、「識」,原是自性所變現。用以分別執我,便成為識,名之曰妄。若用以降伏分別我執,即是引歸正道,名曰正智。若用以念佛求生淨土,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識』,我們在《唯識論》裡面講就是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八識也都是自性所變現的,自性起了無明就變成識。前面五識是了別,我們眼耳鼻舌身,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嗅到、舌嘗到、身接觸到,這五個識叫了別。了就是明瞭,看,你看得很清楚;聽,聽得很清楚,這是了別。第六識,它的功能是分別,分別也還好。分別就是分別長、分別短,那叫分別。分別長短、顏色,那都是分別。境界了別,它是沒有分別,了別就是看得清楚,它這個當中沒有分別。好像一個東西,我們現在說長的、短的,境界它自己說,它是長的、是短的嗎?沒有。那是我們分別,意識心分別這是長的、這是短的,我們給它分別。這是青的、這是黃的、那是白的,這叫分別。這是第六意識的功能,叫分別。前面五識它沒有分別,它是了別,你第一眼看到,了別;第一個聲音聽到是了別。你分別進去,那是什麼顏色、那是什麼人、這是什麼聲音?那是分別,分別是意識心的功能。分別也還好,現在麻煩是末那識執著。末那就是執著,我執就是末那。分別傳到末那識,末那,這個我喜歡,起貪心;那個我看了好討厭,我不喜歡,起瞋恨心了,貪瞋痴就從這裡起來的,從分別執著起來的。第八識,它是含藏,它是存檔的,善的、惡的所有的那種印象,落印象,落印象就是存在檔案庫裡面。所以阿賴耶翻成中文叫含藏識,叫藏識,像倉庫一樣含藏,善惡種子都有。修行在轉識成智,不是轉前面五識、第八識,是轉第六意識跟第七末那識,是轉這兩個識。轉第六識,不分別;轉第七識,不執著。這兩個識轉過來,前面五個識就變成成所作智,第六識就變妙觀察智,第七識就平等性智,第八識轉過來叫做大圓鏡智。所以轉八識就成四智,這是唯識宗講的轉識成智。其實每一宗原理都是一樣的,就轉這兩個識。《六祖壇經》六祖也講,六、七轉了,前五識、第八識就轉了。
所以我們自性所變現這個識,透過分別執著就變成識,這個識,『名之曰妄』,就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我們現在修行也是要用這個妄心,現在叫我們用真心,我們也沒辦法用,也不知道什麼是真心,現在就用妄來除妄。如果你把它用來『降伏分別我執』,用這個識來降伏我們的分別心、我們的我執,現在用識來「降伏分別我執」,『即是引歸正道,名曰正智』。這個識用得正確,幫助我們斷煩惱,修一般通途法門就是這樣修的。『若用以念佛求生淨土,即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識如果用在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成佛了。用念佛這個方法就更方便了,現在叫我們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叫我們起心動念換個對象,就換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來代替所有的妄念,發願求生淨土,這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把識用在念佛法門,用在念佛那是最方便的。我們再看第十八:
【十八、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
的確江老居士給我們點出來,淨土法門它的微妙處。一下手就是轉識成智,就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特別念佛法門,四種念佛,我們現在是用持名念佛,其他三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都有它的難度,也不是我們一般人都能修的。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修的就是持名念佛,我們現在用的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我們要怎麼念才能轉識成智?我們念這麼久了也沒轉,因為我們一面念一面夾雜。念佛想求一心,你就夾雜了。念佛沒有很奇特,它是很平常,它的奇妙之處,就是在平常這個地方,很平常的就是它的奇妙之處。持名念佛,怎麼念?就每一個字、每一句,你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一直念下去,這樣就好了。就一句一句這樣一直念下去。像海賢老和尚,他一面幹活、一面念佛,他一句佛號從來沒有片刻丟失,這不簡單。我們念佛都夾雜妄念,也就是沒有辦法做到老實念,一面念一面想,念多久才能一心不亂?怎麼念這麼久,還沒有看到阿彌陀佛?妄念都一直在夾雜,就不能平平常常、老老實實這樣一直念下去。不要計功求速,不要說用到什麼功夫,也不要求快,就是老老實實一直念下去,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才符合老實念佛。我們現在實在講沒幾個人能做到老實,一天到晚生煩惱,老實什麼?因此,聽經聞法幫助我們斷疑,第一個要不懷疑,知道怎麼修學、怎麼用功、怎麼降伏我們的煩惱,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功課。
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傳統文化,的確幫助我們學佛,幫助我們伏煩惱。斷煩惱難度比較高,但是幫助我們伏惑、伏煩惱。我們如果能夠把貪瞋痴煩惱伏住,跟佛就感應了,你也不用去問。現在只要問我們有沒有在用這個功夫?什麼叫轉識成智?我們講一個比較具體的,不然這樣講,人家聽了也是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大家可以試看看,看你能不能用得上?當你遇到一個境界要發脾氣的時候,趕快提起阿彌陀佛,要氣起來把它壓下去,壓下去就是轉識成智,壓不住,就是還是被識轉。貪心起來,趕快提起佛號,貪心就伏下去了;愚痴心起來,趕快提起佛號。所以念佛還是要時時刻刻提起,提起一句佛號。這個關鍵在「提起」兩個字,很關鍵,很重要的。我們常常是忘記,常常是忘記了!這個提起,常常提不起來,常常忘記了。關鍵,在生活當中就是時時刻刻提起,不提起你就忘了。所以貪瞋痴起來,你要趕快提起一句佛號,這個心就降伏下去,這就是修行,用功就在這個地方用。就是看到什麼境界,你能夠伏住這個煩惱,慢慢你就功夫會得力了;功夫得力,你再回頭再來看,這些境界不都是來成就我們的嗎?
所以雪廬老人在過去佛七開示也講,「若毒心一生,則急壓一聲佛」。要把它壓得住,壓不住還是被煩惱轉,所以降伏就是這樣降伏。所以降伏,我們用念佛來降伏這個煩惱,還是要時時刻刻提起觀照,你要觀察到現在在起貪瞋痴,如果一直貪瞋痴你觀察不到,煩惱一直在起現行,發作了你壓不住。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壓不住了,控制不住了。我們剛開始功夫不得力,還是很難,但是也要勉為其難,就是要這樣用功,不然你不會進步,你始終被自己的煩惱控制、困擾。我們自己如果能夠轉一點煩惱,智慧就增長,煩惱輕智慧就長。那你再看別人生煩惱,你不會跟他生氣了,你會有慈悲心,他很可憐,他自己被煩惱控制不得自在。心態就不一樣,你會起慈悲心去可憐他了,他很可憐。我們如果自己沒有轉過來,你氣,我比你更氣,誰怕誰?那就是一樣的,一樣不能轉煩惱,就是不能轉識成智。所以『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就是這麼轉。『便是降伏』,降伏什麼?降伏煩惱,降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便是觀照般若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跟《金剛經》的境界完全是一樣,而且更方便。我們再看第十九:
【十九、念佛人要發大心,普願法界眾生,同生極樂。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麼!還怕念佛不得力麼!要緊、要緊!】
這一段就是要發大心。『普願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常常發這個願。我們在做三時繫念唱讚、迴向偈,「同願往西方」,就是普願法界一切眾生都同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要發這個願。『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過去二十幾年前,我們淨老和尚剛剛到新加坡去宣講《無量壽經》,成立淨宗學會。那時候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講經,所以《金剛經講義》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也講了很久。有一次我聽李會長講,那邊有一個女眾居士,大概年紀很大(五、六十歲),她來念佛,來修行,來聽經。後來她先生也來念佛,也來修行,也發願要求生西方。這個女眾(太太)說,我先生他要去西方,我不要去了。她為什麼不要去?她看到她先生就討厭。他要去西方,我要去東方。大概她跟她先生是冤親債主,兩個夫妻不和諧,所以她說她先生,「他要去西方,我不去了,我討厭看到他」。我們舉出一個例子,她們至親的親人,她都不願意同生極樂,這個心量就非常非常狹隘了。所以這個地方要我們發大心,這很深的用意,不但你家人要同生西方,虛空法界眾生統統發願都到西方去。這都是不了解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凡是只要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都是諸上善人,不會再有冤親債主了,你在娑婆世界看到他很討厭,到極樂世界看到都很歡喜,那個環境不會讓你生煩惱的。不了解,所以還是要多聽經、多明理,因為這個女眾菩薩可能她沒有聽經,或者聽也沒有聽得明白,才會有這種念頭。如果真聽明白了,對極樂世界有個正確的認識,肯定她不會這麼講。所以「以此正念,冥熏法界,廣度含靈」。我們也是用《金剛經》這句經文,我們發願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同生極樂國,我們淨土發這個願就對了。發這個願跟阿彌陀佛、跟十方諸佛就統統一樣了,所以要發大心。
『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麼!』念佛就很要緊,為什麼?要度眾生,念佛就是為了度眾生。發度眾生的願,我們我執就沒有了,沒有我了,因為我也跟眾生一樣,我也是眾生。我們自己也是眾生,跟眾生是一體的,你這個我執不斷自然沒有。所以『還怕念佛不得力麼!要緊、要緊!』這是江老居士勉勵我們念佛人,要發大心,要加緊念佛,不要怕念佛不得力,發了這個心,念佛肯定得力。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十一、徵釋】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段經文就是給我們講菩薩的一個基本的標準,什麼叫菩薩?菩薩沒有四相。菩薩如果有四相就不是菩薩,真正的菩薩,四相就沒有了。現在我們到戒場去受菩薩戒就可以稱菩薩,你發菩薩心就可以稱你菩薩。所以在我們佛門大家互相稱呼菩薩,你發這個心就是菩薩,但是是名字菩薩,還不是真正菩薩。真正的菩薩就是沒有四相,那是真正菩薩。所以《金剛經》菩薩的標準就是沒有四相。好,我們看下面第一:
【一、執我分別,乃凡夫通病,豈是菩薩。】
執著我,分別執著,第六意識、第七識,分別執著。這是我們凡夫的通病,大家都是這個病,這個是凡夫,就不是菩薩,菩薩就沒有這四相。
【二、我相因我見生,我見因我相顯。一表一裡,從來不離。破我相即是破我見。】
『我相』,「相」是表現在外面的,因為有『我見』才產生我相,所以『我見因我相顯』。怎麼知道有我見?因為有我相。我相就顯出我見,這個叫『一表一裡』,一個在表面,一個在裡面,從來不離的。『破我相即是破我見』,所以你破了我相,我見也破了。
【三、四相即是一個我相。發心為一切眾生,即降伏我相。皆度之成佛,即降伏人相。心中不起如何能度盡之念,即降伏壽者相。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降伏眾生相。】
『四相即是一個我相』,後面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的。如果沒有我相,也就自然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實際上是一個我相。『發心為一切眾生,即降伏我相』,發心就是為度一切眾生,就降伏我相。關鍵就是在「發心為一切眾生」,這就是我們起心動念。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第一個就是為自己、為我。這是我們很習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為自己、為我,沒有為一切眾生著想。發心都是為一切眾生,我相就降伏下來,「我」自自然然就降伏了。關鍵在發心,心態要為一切眾生,這是降伏我相的妙法。『皆度之成佛,即降伏人相』,「度之成佛」,要把所有的眾生都度成佛,就降伏人相。我跟人是對立,心裡就產生對立,現在要把眾生都度成佛,人相也降伏了。我的對面就是人,我自己,有別人,人相。
『心中不起如何能度盡之念,即降伏壽者相。』發心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心中也不生起要怎麼樣才能度盡這一切眾生這個念頭,也不起這個念頭,這就是降伏壽者相。壽者相就是心念念念不斷,不起這個念,壽者相也就沒有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降伏眾生相。』實際上沒有眾生得度,眾生本來是佛,沒有眾生得度。沒有眾生得度,又發心為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這個道理我們體會得了,你發心度眾生,四相就降伏了。所以我們度眾生,發了這個願就不要再想眾生這麼難度,剛強難化,度一個都很難度了,還度無量無邊,要度到什麼時候?不要起這個念頭,你發這個心隨緣度化,就是降伏四相的妙法。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度眾生不著度眾生之相,心裡一個念頭都沒有。我們再看第四:
【四、發無上心者,要行菩薩行,普賢行。一切佛法,說到修持上,總不外觀照。】
『發無上心』,發了這個心,那就要行,行就是要去落實,要實行,『要行菩薩行,普賢行』。「菩薩行」是什麼?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從布施開始,要去做。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就是身外之物,財物,內財布施就是自己的精神、體力為眾生服務。要去做,作而無作,無作而作。要持戒、要忍辱,做什麼事情,沒有忍也做不成;有布施、持戒、忍辱,才能精進、才能得禪定、才能開智慧,所以要行菩薩行。「普賢行」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都會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十大願王我們常常念,這普賢行,在事相上我們要去實行、要去落實。
『一切佛法,說到修持上』,總不外乎『觀照』這兩個字。「觀照」是我們修行功夫得力不得力的一個關鍵。我們現在修行,實在講我們不懂得觀照,因此功夫不得力,煩惱伏不住,修很久,枯燥無味,很容易就退心、退轉了。江老居士在《講義》講,總是不懂得起觀照的功夫,所以修行得不到法喜,嘗不到法味。所以修行關鍵要觀照。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也是要觀照,觀照什麼?觀照起心動念,這個念頭對不對?我們現在起的貪念,還是瞋念,還是痴念,還是慢念,還是懷疑的念頭,還是邪知邪見的念頭?你要觀照,你念頭不對要趕快轉過來。我們不懂得用這個功夫,只是在形式上修,在念佛堂修,一天佛號念多少、拜多少佛、念多少經,讀誦、念佛;但是不懂得觀照,煩惱轉不過來,遇到境緣貪瞋痴還是伏不住、壓不住。所以念佛要伏住煩惱,還是要有觀照功夫,沒有觀照功夫,還是很難轉得過來。不容易,煩惱根深蒂固,我們這個自私自利的心根深蒂固。我們再看第五:
【五、或云念佛不是觀。此語不然,須知即念即觀。若妄想紛歧,散心念佛,不得受用。必須口念佛號,心想彌陀,如在目前。如此念佛,則妄想無從起,即是觀。修觀是收攝意根。淨宗心想佛,口念佛,手持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為最上乘之妙法也。】
這段講『或云念佛不是觀』,念佛就是念佛,念佛不是觀,有人會這麼認為。江老居士講『此語不然』,他說這個話不盡然。必須知道『即念即觀』,念就是觀,念佛的時候就是在觀。下面就給我們講,怎麼叫「即念即觀」?我們現在念了,是不是就是觀?也不然。我們現在這樣的念佛是不是就是觀?也不見得。因為什麼?『若妄想紛歧』,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散心念佛』,嘴唇在念佛,心(意)紛紛擾擾的,妄念一大堆,這就『不得受用』。『必須口念佛號,心想彌陀,如在目前。』口念佛號,心要想彌陀,好像彌陀就在我們眼前,不敢動妄念。這樣念佛,『則妄想無從起,即是觀』,這就是觀。『修觀是收攝意根』,關鍵這個意,我們一般意是心猿意馬。現在人要修比古人又更困難,因為我們現在干擾的很多,特別現在有手機,那很干擾。我們意念紛飛,妄想紛飛,加上這些外面的干擾,妄想就更多。但是我們要功夫得力,總是要收攝意根,意根要收回來。
『淨宗心想佛,口念佛,手持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為最上乘之妙法』,這是最上乘的妙法。怎麼「都攝六根」?過去雪廬老人在佛七開示,他也講了百八念佛。念珠一百零八顆,那要怎麼做功課?早課念一百零八句,晚課念一百零八句,這功課就做完了。但是我們覺得這很容易,一百零八句很快就念完了。但是他這個有條件的,就是你念這一百零八句的過程,不准起一個妄念,你起一個妄念就不算,你要重來,從第一句再開始念。如果你第二遍念到一百零七句又起一個妄念,那不行,就重來。一定要把一百零八句當中念得清清楚楚,口中念得清清楚楚,心裡想得清清楚楚,不夾雜一個妄念在裡面,這一百零八句功課就做完了。這一百零八句,等於我們散心念佛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聲。所以他說不要看這一百零八句很少,如果你這樣念,等於散心念佛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聲那麼多。這就是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這樣攝。大家可以試看看,你不要以為一百零八句好像沒問題,我試過,不容易,妄念會跑出來。這樣念念念,瓦斯沒關,不行;念念念,還有什麼事情,突然又想起什麼事情,不行,又重來。不容易!你不要以為一百零八句很快。散心念佛當然很快,一面念一面夾雜妄念。現在是要求你念的過程不准夾雜一個妄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不夾雜一個妄念。
所以我都是用十句的,十句的比較容易。印光大師講一數到十,重複的一數到十、一數到十,我是用這個時間比較短一點,比較好控制。所以印光大師有三三四,他說你沒有辦法一數到十,就默數,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是說不要用念珠。雪廬老人那是用念珠。一到十,印光大師那不用念珠,不用念珠用心,心默記。如果年紀大,一數到十記不住,他說一數到三、四數到六、七到十,分三段,這樣也可以,這個就是心要去默數。幾年前大陸也流行三三四,有人提倡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十念法,實際上就是你心默數三三四。有一次我到舟山一個念佛堂,周老居士他辦的念佛堂。他們那邊有個老和尚教他們怎麼念?三三四是敲木魚的,他就念三句敲一個木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叩。我說印光大師好像不是這麼教的?但是他們這樣念,我說那你們念看看吧!後來我再去,也就沒有再這麼念了。所以印光大師那不是敲木魚的,是心裡默念、默記的,讓你心默數。但是我一到十比較有把握,我是這麼念,一到十。
當然如果你能夠把它延長到一百零八,這最好,一百零八。所以念珠一百零八,實在講是用這個功夫的。現在我們都是掛好看的,現在是掛好看的,實際上是用功的。所以「淨宗心想佛,口念佛,手持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我們現在就這麼修。用印祖的十念法,或者雪廬老人提倡的百八念佛也可以,或者「若毒心一生,則急壓一聲佛」也可以,只要能把妄念煩惱伏住,我們跟阿彌陀佛就感應了。你也不要想什麼,你只要做這個功夫,做到了自然感應。你不要想,念念念,一直想什麼時候才會看到佛?不要去想那個,只問我們這個功夫有沒有間斷?有沒有保持一直這樣修下去?這樣就好。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