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三集)  2015/2/15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53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八頁。網路前的同修,沒有經本,注意聽就好。現場的同修,請翻開經本第二十八頁,從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住於淨室。澡浴清淨。著淨衣服。懸旛燃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

  今天我們從這一段來學習。這一段是接前面,「觀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我們昨天學習到這一段。我們今天這一段接前面這一段經文而來。前面這一段經文就是發心度眾生,持齋戒,常誦大悲咒,不要斷絕,莫令斷絕就是不間斷。不間斷有兩個意思,就是每天固定誦咒,像本經講每天誦五遍,天天都誦,每天不間斷;有人專持大悲咒,他是二六時中時時刻刻都在念這個咒,這有這兩個意思。這跟念佛一樣的道理。今天接著這一段,主要是我們一般講閉關來專修,就像我們打佛七,或者其他大乘經講的拜懺、懺儀,需要一個清淨的環境。這是從事相上來講,比如說我們要打佛七,你要去找一個地方,當然找的地方適合大家來共修的。此地這裡沒有講多少人,你自修也可以,共修也可以,就像打佛七一樣,你一個人也可以打佛七,兩個人也可以打,三個也可以,甚至十個、二十個、幾十個人、幾百個人,這都可以,甚至上萬的。

  『住於淨室』,從事相來講就是有一個清淨的房子。房子當然沒有受干擾是最好,特別現在電話、電視、電腦,淨室就不適合放這些東西了。因為放這些東西,我們的心容易受到干擾。我們的房室裡面,你看到這些總是會受影響,所以這些都不能擺置。看你修哪一個法門,修哪一種法,如果專修念佛法門的人,他這個淨室只有一尊阿彌陀佛、一個香爐、一杯水,其他什麼都沒有。這是我們在《西方確指》看到,覺明妙行菩薩開示念佛的人,他就一本《彌陀經》、一個香爐、一杯水、一張桌子,佛像就是一尊阿彌陀佛,連西方三聖都沒有。那是專修念佛打佛七的淨室,這是標準,它什麼都沒有。

  上次也跟大家報告過,上海居士跟上海會龍寺的住持戒寶法師,帶這些居士到廣東一間寺院,在廣東省的一間寺院。那個寺院非常大,那個寺院每天有一萬多人念佛,一進去寺院就是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沒有,就一句佛號。它分好幾個堂口,堂口就是念佛堂,念佛堂都容納很多人,那個寺院很大,我也很想找時間去參觀一下。那個念佛堂聽說非常之大,我們想想能夠容納一萬多人念佛,那個念佛堂需要多大,我們大概有個概念,而且分好幾個堂口。一個堂口我們算起來也是要,多的三千、五千,少的一千、五百,這個應該都有。它一般的念佛堂,一個大的念佛堂,這一個堂口。另外一個堂口就是重症病患,癌症末期的,都送到那邊去念佛,去那邊什麼治療都沒有,就一句佛號。這是兩個堂口。第三個堂口,就是精神不正常的,送到那邊,一個堂口,也是一句佛號。第四個是一個附身的,被鬼神附身的,一個堂口。再來一個堂口就是,已經往生助念的,也一個堂口。他說那個地方一天一萬多人念佛,各地人都去,整理得很乾淨,一進去那個寺院就是一句佛號。

  戒寶法師去看了之後,深受感動。他上海那個道場從來沒打過佛七,他說他現在那個道場要效法這個念佛堂,要來打佛七了。打佛七他們沒有打過,他們都是拜懺,做水陸,拜梁皇,放大蒙山,放焰口,就做這些,經懺佛事為主的。我去那邊做了幾次三時繫念,多多少少對他有些影響。因為平常他們做經懺佛事人都很少,沒什麼人,我們做三時繫念,每次去都擠了兩千多人,他的寺院都坐不下了,都坐得滿滿的,外面還要搭棚。因此他想來台灣看看我們三重淨宗別院在打佛七。本來上個月要來,結果他的戶口在福建,說辦要半年,而且現在我們台灣規定每天來的人數都有規定,有的都要排隊排很久,所以就沒辦法過來。他們那個道場也就是淨室。所以淨室有大、有小。如果你自己一個人修,空間就不需要太大,一個房間,整理乾淨,把這些拉拉雜雜的要清理乾淨,在事相上要這麼做。在理,在心裡,心要清淨。這就像閉關一樣的,如果閉關心不清淨,人在關中心在外,這也是沒有感應的。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有一個法師去閉關,閉關他就不能出來,房門鎖著,吃飯的時候人家送飯過去。但是他閉關,對外面的事情統統知道,外面發生什麼事情他都知道。為什麼知道?關房裡面人家又送報紙進去,又拉個電話線。師父說那何必去閉關?那在外面不是舒服一點嗎?何必去閉在那裡?閉關,外面什麼事情都知道,心就不清淨了,那你就達不到閉關的效果。你看現在廣東揭陽謝總辦傳統文化班,他只是用光碟教學排功課,他的條件就是吃住都在那裡,七天不能離開,早晚作息有課程表,最重要就是手機要收起來。如果手機沒收起來,恐怕他辦那個班就沒什麼效果。收起來,剛開始大家很不習慣,到了第三天就習慣了,第四天、第五天效果出現了,大家感受法喜了。

  淨室,清淨的一個空間,清淨的一個範圍。如果你沒有志同道合的人,自己修就好。你不要去找人,找一個你要清淨,他不清淨,他會干擾,這就沒有必要。如果真正有志同道合的,三、五個人大家在一起共修,當然也很好,彼此依眾靠眾。住於淨室,找一個清淨的地方,這個清淨的地方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在山上、在鄉下,或者在都市鬧中取靜的,各人的因緣。

  『澡浴清淨』,就是進去修法每天要洗澡。像占察懺的要求就很嚴格,上一次廁所要洗一次澡。這在古時候是很不容易做到,現在比較方便了,現在有水龍頭,如果有套房,進去廁所洗一次澡,那還可以,古時候不方便。為什麼要洗澡?因為現在的廁所跟古時候的不一樣,古時候的廁所,你一進去出來全身都有一種味道了,進去佛堂對佛不恭敬,所以他要換衣服,要洗澡。現代廁所是比較沒有那個味道,沒有那個味道還是要清洗一下,換衣服,換拖鞋,這是表示恭敬。現在我們一般道場都有一些拖鞋讓人家換。如果你進去廁所,稍微再洗手、洗臉,洗一洗、擦一擦,衣服在外面風吹一吹,讓它沒有臭味之氣,這樣也就可以了,如果我們再穿上海清,這樣就可以了。總是空間要整理乾淨,我們身體要洗乾淨,穿清淨的衣服,因為我們凡夫總是要清洗。如果你像虛雲老和尚你就不用洗了。虛雲老和尚他那個衣服的油垢黑黑的,它那個有香味,他有功夫,我們沒有功夫,你一定要洗。有功夫的人,他一年都不洗澡,他有戒定真香;我們都是貪瞋痴三毒煩惱,不洗不行。這是說我們要修,要找一個清淨的地方。

  修大悲咒跟一般拜懺是一樣的,像《占察經》占察懺,還有其他的懺儀,都必須『懸旛燃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如果修念佛法門就可以不用,也可以。為什麼說念佛法門你可以這些都不用?要「懸旛燃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也可以?如果在《彌陀經》,我們依《彌陀經》來修,那就念一句佛號就好了。就像覺明妙行菩薩開示的,你那個念佛堂就一尊佛像、一個香爐、一本經、一杯水,這樣就好了,你供養就供養一杯水。如果照《無量壽經》來修,我剛才看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解》,《解》就是黃老的註解,他這個註解是以經解經,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引用其他的經論來註解本經的經文,這叫以經解經。我們看《無量壽經》,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無量壽經》中輩往生的,我把經文念一念,「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一段跟我們前面觀世音菩薩講的這一段意思是一樣的,要發無上菩提心,發廣大菩提心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這是一向專念大悲咒。

  下面接著經文講,「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齋戒前面也有,《無量壽經》也有受持齋戒,八關齋戒。齋戒非常重要,如果同修有需要,有人要受,我覺得應該先把八關齋戒講一遍,大家再來受,效果會更好。「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這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也有講散花燒香、然燈、飯食沙門,有這樣修的。這個修也可以說是一個助修,主要是念佛,念佛是正修,這是助修,助就是輔助、幫助。幫助的有沒有需要,這也是各人的根器不一樣,因緣不同。我們把黃老的《大經解》,他引用很多經論跟這個相關的,我們也可以依照這個來解釋經文。因為《大悲經》註解非常少,註解也沒有很詳細的。因為我找都沒找到一個很完整的註解,這些資料還是我自己找來補充。

  我們就本經講的部分來講,這裡講懸旛燃燈,《無量壽經》講懸繒然燈,散花燒香,是一樣的意思。因為每部經翻譯的法師不一樣,所以他用的字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樣的。在黃老的《大經解》講懸繒然燈,就是我們這一部《大悲經》講的懸旛燃燈。繒,這是布帛的總名,就是絲織品、布,「懸繒者,以繒造彩幡懸掛於佛殿」,這個幡,懸幡,就是跟這裡講的一樣。幡是扁的,我們一般講幢幡,幢是圓的,幡是扁的,現在在寺院還會看到。但是現在幡做的就不適合,幡都寫上佛號或菩薩的名號,應該那個幡是供佛、供菩薩的,所以它是不能寫上佛號的。這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裡面青蓮法師有講解、有說明,現在人不懂,都把它寫上佛號。我們現在如果你去日本的寺院看,看到那個幡,就是我們中國唐代掛的幡,扁的,掛在佛前的。這些都是絲織品布去做的,懸掛於佛殿。我們現在如果你做一個淨室,供千手觀音,你前面也可以掛幡。

  在《百緣經》,《百緣經》是一部經典,一百、二百的百,因緣的緣。《百緣經》裡面講,「佛在世時,有婆多迦,過去曾作一長幡懸毘婆尸佛塔上。從是以來,九十一劫,常有大幡覆蔭其上,受福快樂。然後出家,得阿羅漢」。掛幡功德這麼大,這是在《百緣經》裡面講的。佛在世的時候,有婆多迦,有這麼一個人,他過去世曾經做一個長幡,幡是長長的,懸毘婆尸佛,這尊佛叫毘婆尸佛,塔上。這尊佛在那個時期示現作佛,佛號叫毘婆尸佛,他的塔就是毘婆尸佛塔。我到雲南雞足山,道興法師的道場,叫佛塔寺,它上面有個塔。海賢老和尚那個叫塔院寺,也有一個塔。現在我們的塔是釋迦牟尼佛塔,因為我們這個時期的教主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講這個公案就是過去佛,以前有一尊佛,婆多迦掛一個長幡在毘婆尸佛的塔上。從是以來,從那個時候以來,經過九十一劫,九十一劫時間是非常長的,一個劫的時間就很長,九十一劫的時間是相當之長。常有大幡覆蔭其上,他生生世世,九十一劫生生世世,常有大幡覆蓋在他頭頂上面。受福快樂,享受那個福報,享受那個快樂。然後出家,後來因緣成熟,因緣到了,他就出家,跟佛出家,修行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跟佛出家的佛弟子,每個人因緣都不一樣,福報也不相同,有的人很窮,有的人很有富貴,有的很聰明,有的很笨的。跟佛出家,到最後統統證阿羅漢。這是各人前生修的,福報智慧不一樣。這是講幡。

  我們現在去懸一個幡有沒有這個功德?經典講的肯定有,關鍵在哪裡?關鍵在你的恭敬心,你有沒有恭敬心?印光祖師講,佛法有個祕訣,祕訣就是從恭敬中求,你有一分恭敬你就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泥塑木雕的佛你把它看作真佛,它就是真佛。關鍵在我們的心態,你是用什麼心。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是什麼樣的心態,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它根據你想的,它就有它的果報,因果一定是相應。

  在經典,過去我講一個公案,哪部經我忘記了,也是有一尊佛,露天的。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現在很多做佛像的,像我們在高速公路,在中壢那邊,有兩家做佛像的。這兩家做佛像的,斯里蘭卡強帝瑪國師要蓋佛教大學,他要造一尊釋迦牟尼佛像,是斯里蘭卡那種造型的。他來跟我化緣,我就帶他到南港,以前我們曾經有做過的一家做佛像的,以前在內湖,現在搬到南港,那家估價價錢比較高。後來我就跟強帝瑪國師講,估價之後,我就尊重他,我說你可以自己去找,我說這家你看看,估價單給你,你可以去找,我說我尊重你,你找哪一家就哪一家做。原來我是說你做,那我跟你隨喜。因為那一尊佛像做起來,我們去估價就三千多萬台幣,然後要送過去斯里蘭卡,要四百多萬的稅金,然後要運費,加一加要四千多萬。我心裡在想我哪有錢?但是後來我有一個念頭,發心做佛像,佛力會加持,我就是動了這麼一個念頭。一毛錢都沒有!

  國師他智慧很高,他說不要,給你發心,全部給你發心,他說全部給我發心,我全包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能當國師有道理的,我當不上國師就是智慧不夠。他說給我發心。我想他要佛像,要其他的比較好意思推託,佛像怎麼可以推?後來他自己又去找,找到中壢一家。他跟我講,悟道法師,我現在找一家,便宜一千多萬,他說那一家,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佛像也是他做的,日本東京有一尊大佛也是他們做的。日本東京那一尊大佛,幾年前我們去過,坐電梯上去的。他能夠做大佛,一定是不錯的,而且說又很便宜。我說那就不用考慮,就趕快去找他做。那天他就帶我去,帶我去那天就跟他談,談了之後,我就說佛像的監造,你要怎麼造,我說由強帝瑪國師他去監工。他負責監工,我負責出錢。當時我一毛錢也沒有。我是想,多跑大陸,看看去化緣化緣,多做法會,看有沒有同修要發心。做佛像,我的心裡在想,可能應該發心的人會比較多。有些人他喜歡做佛像。

  結果順師他們那個傳統文化學習班有一個老師往生,她留下一個房子,她的女兒、女婿也很孝順,好像在大直,那個房子賣了,前後可以賣兩千多萬。剛好她來找我,要把她母親賣房子的錢來供養道場。我正在想佛像的錢從哪裡來,一毛錢都沒有。她來了,開了一張一千五百萬的支票給我,我一看,我就馬上說,給妳媽媽做斯里蘭卡佛教大學的佛像好不好?她也一口答應了。她說後面尾款還有幾百萬。剛好湊一湊兩千多,剛好,差不多,佛像就有著落了。我當時也是一個念頭說,造佛像不好推辭,這個項目是我們師父上人去給他支持的,他現在缺一尊佛像,他說這尊佛像做起來是斯里蘭卡最大的,放在大學的頂樓上面,要給大家看的。現在已經做了一個階段,昨天慈師跟我講,佛像工廠又來請款五百萬,拿給他。現在因為我們要送到海外的,都要用我們社團的名義,送給佛教大學,要像政府報關報稅,佛像下面就打我們中華華藏淨宗學會,因為那個合約就是一定要這樣寫的。

  所以我們看到這段,我也深有感觸,我們關鍵在發心。你看佛像,一般佛像在高速公路旁邊,很多人開車就這樣過去,每個人都看到了,很多人都看到。有的人看到,他見如不見,如如不動,他看到他也沒什麼感覺。我們佛弟子看到,我們問訊一下,表示恭敬,或者用眼睛看也是一種恭敬。但是我們看,同樣是眼睛在看,心不一樣,心不一樣果報就不一樣。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從你自己的心想生的。

  過去有兩個人,有一個人他走到荒郊野外,看到一尊佛像,露天的,被風吹雨打雨淋,淋得濕濕的,那個頭,他就想到人下雨都要戴個帽子,佛怎麼可以都不戴帽子,沒有東西遮?下雨淋到佛的頭,怎麼可以?他就發一念善心,但他臨時找不到東西,就把他穿的兩隻草鞋脫下來,然後就放在頭頂上當帽子,他就走了。後面跟著一個人來,是誰對佛這麼不恭敬,怎麼把草鞋放在佛的頭頂上?他就趕快去把它拿下來。後來這兩個都生天了。為什麼這兩個都生天?大家應該知道,我剛才都解釋過了,存心都是好心。前面那個他不是惡作劇,現在惡作劇不行,惡作劇你要下地獄的,如果你惡作劇,你存心不良,對佛不恭敬,拿鞋子去那邊好玩的,那是要下地獄的。他是存一念善心,怕佛下雨淋到頭,我們人都要戴帽子,他是善心。

  過去我小時候,也聽我外婆講一個故事,那故事我記不太很清楚,也是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就是有個孝子,弄一隻雞腿要給他母親吃。不小心掉到廁所,他很傷心,趕快拿起來洗一洗。好不容易,因為以前的人沒得吃。他真的是對母親非常孝順,因為只有那麼一隻,如果不給他母親吃,也都沒得吃了,就洗得很乾淨。洗得很乾淨,當然也就沒有味道了。他母親就吃了。後來得到很大的福報,原來很窮,後來發財了。另外有一個人,看到他怎麼得到這麼大的福報,就是把雞腿掉在廁所裡面,然後拿起來洗乾淨給他母親吃,他就得到那麼大的福報。後來他就為了發財,他不是孝心,故意拿一隻雞腿丟到廁所,然後拿起來洗洗給他母親吃,後來被雷打死了。這事情是一樣的,但是他的心態不一樣,各人果報就不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百緣經》這段經文,我們這麼一個說明,大家也就明白了,你為什麼懸那個幡,你對佛一個恭敬心。現在造佛像,大家對佛生歡喜心,生恭敬心,他就有福了,將來真的會生天。所以這位同學的女兒、女婿孝順,給她修福,她如果沒往生極樂世界,她媽真的會生天,那是一點不假。將來因緣成熟,一定會遇到佛,遇到佛你就會證阿羅漢。脫離六道的因緣成熟,他就得解脫了。所以現在修因,將來證果。我們再看下面,這是懸幡,如果將來有懸幡的機會我再告訴大家,才可以發心。

  下面這個是燃燈,懸幡燃燈。這裡黃老也引用《施燈功德經》,有一部經典就是布施燈的功德,專門講布施燈的功德的這部經。「《施燈功德經》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於佛塔廟諸形像而設供養故,奉施燈明,乃至以少燈炬,或酥油塗然,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階。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可知,唯佛如來乃能知也。」這講到燈。《施燈功德經》講,佛告訴舍利弗,或有人,這個或就是或許有人,於佛塔廟諸形像而設供養故,奉施燈明。供佛,供經典,我們現在講的寺院塔廟,諸形像,還有菩薩、羅漢,佛菩薩羅漢,這些聖賢的形像,來設供養。奉施燈明,就是點燈,我們一般講在佛前點燈,給佛像來照明。乃至以少燈炬,少就是很小的燈,燈的光不是很大,就是很小。或酥油塗然,酥油,現在我們有一些賣佛具的,賣香、賣燈的,也有用酥油點的。傳統的點蠟燭,現在有插電的。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階,這個就是說它那個燈光一點點,不大,照一條道路,照一個台階,那燈光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大概六十年前,還沒有電燈,我們家沒有電燈,我記得我們家牆壁掛油燈,我母親炒菜,有時候點蠟燭,放在灶鍋旁邊,那個燈的照明範圍就很小了。這主要是說,縱然點這一點點的燈明來供佛,供佛的塔廟,這福德有多大?佛跟舍利弗講,如此福德,非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可知,這個福德太大了,不是一般阿羅漢、辟支佛,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就是辟支佛,小乘的聖人,不是他們可以知道的。唯佛如來乃能知也,只有佛才能知道,這個人他的福德到底有多大。可見得我們在佛前點燈,有這麼殊勝的福德。如果你知道它表法的意思,福德就會變成功德。這是一般人他一個虔誠心,不明佛理,但是不明白,他來點有福德,他有福報,這福報也是不可思議的。佛在經典公案裡面都有講過的,如果你誠心誠意來供燈,雖然是一點點,果報都是不可思議。

  我們再看下面,下面講散花,我們《大悲經》講香花百味飲食,這裡講散花。散花,有花有香。我們本經講香花,這是比較簡單,講得比較詳細一點就散花燒香。古印度他們那個花是要散的,就是灑,灑在一個範圍、一個地方,那叫散花。「散布鮮花,以供養佛也」。在我們中國地區,不是像印度那樣的風俗,在佛周圍這樣散鮮花。我們現在在佛前都會供花,供養花,現在有些居士他會插花,供養這些鮮花,供養佛。「《會疏》云:散花者,花開清淨。妙色妙香,散諸佛剎。若有花開,諸佛來坐。是故下界中以花為淨土。見色聞香,諸鬼神等嫌之,猶如糞穢色香故。(謂諸鬼神以花之色香,同於糞便,故嫌之。)」這是散鮮花,花開清淨,妙色妙香,散諸佛剎。若有花開,諸佛來坐,諸佛都會來坐。所以下界中以花為淨土。但是鬼神看到花他就不喜歡,看到花好像糞便一樣,他就不喜歡。但是佛會來受供養。這是各人的業力不同。所以對佛菩薩要散花,供養花。現在我們在中國地區是用插花,插在花瓶裡面來供養。還有人像買玉蘭花,放在碟子裡面供,那也可以。佛菩薩會來坐。我們以前拜懺,法師都要念,「香花迎,香花請」,就要念那個。

  下面引用《陀羅尼集經》經文。「《陀羅尼集經》曰:若四部眾,以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者,得十種功德。何者為十:一者,自發善心。二者,令他發善心。三者,諸天歡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五者,死生寶池(這個是指死了以後生到寶池當中)。六者,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生值佛聞法,不生邊地及下姓中。七者,成轉輪王,王四天下。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鞞跋致。十者,成阿耨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這是散花,在《陀羅尼集經》這部經裡面講,若有四部眾,就四眾弟子,在家出家。以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念佛又念咒,得十種功德。

  哪十種?一者,自發善心,你會自己發起善心,有善根,善心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二者,令他發善心,也讓別人看到,別人看了他也發起這個善心,來供佛、來修行。三者,諸天歡喜,諸天看到都歡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將來你的身體會端正,六根具足,不會有損壞,也就是說不會有殘廢、殘疾。五者,死生寶池,就是指死了以後生在寶池當中。寶池在我們娑婆世界也有,但是沒有極樂世界那麼殊勝,寶池在六道裡面天道也有這些寶池,但是沒有極樂世界那麼殊勝,這是講在六道裡面的。

  六者,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生生世世生於中國。中國這個名字是很好的,所以現在不能去中國化,去中國化就麻煩了,如果去中國化,生到邊地去了。但是這裡講的中國是有文化的地方,中國傳統文化有聖賢教育的地方,有佛菩薩出現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我們現在講的儒釋道,有三教、佛菩薩聖賢教育、教化的地區,這個國家就叫中國。不是指現在的中華民國,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佛經講中國,你其他的國家如果有佛法,它現在國號不是叫中國,它那個也是中國,以佛經的標準它是中國。沒有佛法的地方,佛經講叫邊地,邊是旁邊的邊,不是在中國。及貴姓中,貴姓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貴族,不會生在低賤的族群。生值佛聞法,不生邊地及下姓中,不會生到邊地,你在六道生死輪迴你往生了,你會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繼續聽經聞法,不會生到邊地。

  七者,成轉輪王,王四天下。成轉輪王,就是人道當中最大的就是轉輪王,轉輪聖王。修十善業,見佛聞法,必定佛教導的都是修十善業。你修十善,斷十惡,當然就會有這個果報,成轉輪王。王四天下,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金輪王統治四大部洲。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鞞跋致。生生世世還沒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到最後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緣成熟了,在那個時候就會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了,最後佛還是勸你往生西方。在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鞞跋致。當然我們現在遇到淨土法門了,希望這一生就能去,不要再生生世世了。那是還不想去的人,佛還是幫助他,不墮惡道,不要生到邊地,繼續聞法,繼續念佛,還是不斷的勸眾生發願求生淨土。因為求生淨土才能達到第十個,成阿耨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才能成佛,這句講你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圓滿成佛。這是講散花。

  下面講香,講得比較詳細叫燒香,香花百味飲食。香,「燒香,燒香以為供養。《往生要集》曰:隨力辦於華香供具。《會疏》曰:若人燒美香,魔倫趣他方。佛神歡喜守。修善必成就。如那乾訶羅國大王,遙向佛生國焚香作禮。香煙直至佛精舍,如白琉璃雲,繞佛七重,化作金臺。具如《觀佛經》說。」這是引用經論來註解燒香。燒香是我們中國佛教,還有藏傳佛教,印度南傳佛教國家,他們也都有燒香。在日本、韓國、越南這些地方,佛教地區,包括緬甸,這些地方都有燒香。燒香以為供養。在《往生要集》裡面講,隨力辦於花香供具。花跟香,特別現在的香,有的很貴,隨自己的能力來拜。現在聽說檀香一斤多少?幾萬塊,沉香一斤幾萬塊。有時候人家送我一點點,悟道法師,這個好幾萬,你自己留著用。我趕快拿去佛前點,供佛,辦法會的時候供養大眾,供養佛。

  燒香,我們沒有能力能買到什麼名貴的香,或者我們沒有財力買那麼貴的香,都要買好的香。為什麼?《會疏》裡面講,若人燒美香,美香就是好香,我們一般講要燒好香。以前常常聽人家說要燒好香,以前聽聽聽也不經意。現在想想要燒好香,也有燒不好的香,才會有這句話。後來我到大陸去,才知道什麼叫燒好香。現在的化學香,一燒起來有夠嗆鼻的,化學香對身體不好,又空氣污染。現在特別是大陸,最多的,燒得一把一把的,燒的味道夠難聞的,那個就不好。二OO八年,我在實際禪寺,我們天天做三時繫念,天天都要燒香。那時候我們住在城裡,廬江縣城裡面的金剛寺,陳曉旭居士買的,買下來供養給實際禪寺,那時候我們住在那邊。它那個廟門口就有賣香的,他賣的香不貴,又還不錯。那個香都去福建買的,買到安徽去,那時候在門口擺,莊嚴都去買。我們買福建的藥草香,那是天然的,它沒有加化學的。那藥草香還能做藥的。所以買藥草香,那又不貴。福建做的香比較好。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財力,我覺得買藥草香不錯。

  在台灣,我們也都是買好香的,我們寧願點少一點,但是要點好的,好的標準就是自然就是好的,不要現在加化學香,真的你供人人都不要,還拿去供佛,對佛是不恭敬的。不要貪便宜,造成空氣污染,造成身體也不好。為什麼要燒好香?你燒好的香,魔倫趣他方,你燒好的香,天魔外道他就跑到其他地方,他就不會來;換句話說,你燒不好的香,把妖魔鬼怪全部找來了,那可麻煩了。現在的化學香,像那個香水,那個味道很野的,那都會招感妖魔鬼怪來。像現在外國人灑那個香水,那都是化學的,那個一灑下去,那種香味,真的妖魔鬼怪都請來了,因為妖魔鬼怪都喜歡那個香。所以我們要燒天然的好香,沒有檀香,天然的藥草香也可以。現在我們道場用的香,我們都用比較好一點的。燒好香,佛神歡喜守,修善必成就。好香,在我們道場裡面,你燒好的香,也會幫助我們的心清淨,心定下來,因為妖魔鬼怪不來了,佛菩薩來了,對我們就有幫助了。佛菩薩、善神、護法都會來,我們修善就必定能成就。

  如那乾訶羅國大王,遙向佛生國焚香作禮,香煙直至佛精舍,如白琉璃雲,繞佛七重,化作金臺。具如《觀佛經》說。這是舉出那乾訶羅國的國王,他是從很遠的地方向佛陀出生的國家焚香作禮,很遙遠,但是他這種誠心,燒的香香煙直至佛精舍,香煙都飄到佛的精舍。香煙飄過去,如白琉璃雲,好像白琉璃的雲彩。繞佛七重,化作金臺,香煙化作金臺。化作金臺,我們現在做法會都常常有這種瑞相。現在都有手機,每次看到有些地方做法會,大家都會拍下來,我們自己做也有人拍,拍到祥雲那些瑞相。那的確是會有感應的,因為有經典依據。比如說我們在天上看到一些祥雲,莊嚴常常拿手機沿路拍,她一面拍,我就引用《地藏經》講的,「大吉祥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你《地藏經》那段經文把它念出來,你就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們沒有念《地藏經》不知道,看到這雲彩非常特殊,但是《地藏經》的經文給它念一念,就可以把它所有這種祥雲表法的意思都圓滿的呈現出來。所以這是一個感應。

  這個燒香,下面引用,「《大日經疏》曰: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氣順風,自然流布。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焚,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薰一切,故曰燒香。後疏兼論燒香之事理,旨趣更深。」這是就事相講的,這是密宗講的。顯密對燒香都有講求,從事相講我們理解比較淺,後面那個燒香它的宗旨義趣就更深入了,它是表法的意思。你看到香你要起觀,要作觀的。我們念「爐香讚」,我們常常在念,我們念我們不會作觀。香燒起來,要觀想這個香,燒一瓣香,就盡虛空遍法界,你那個燒香就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燒香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

  下面我們本經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這講到飲食的部分。飲食在《無量壽經》講「飯食沙門」。佛法我們一定要知道,這裡經文講的是百味,百味的意思不是說你一定要準備一百種,這是隨順我們中國地區最尊重的一個飲食供養。以前皇帝吃飯都一百道菜,皇帝,我看他吃不了那麼多。現在我們去蓮香齋也是一百多道菜,可能還超過一百道,我們去蓮香齋我看,戒師中午跟我講,他說我們去看眼睛就看飽了。眼睛看就飽了,看那麼多,吃不了那麼多,眼睛看看飽了。這我們可以理解,以前皇帝吃一百道菜,我們想不可思議,我們才吃三、四個菜就吃不下了,一百道怎麼吃?現在我們去吃自助餐就超過一百道,實際上我們沒吃那麼多,你自己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實際上吃不了那麼多,就看一看而已。所以我去吃自助餐,我去吃是最不划算的。有一年我到美國達拉斯,二十年前,陳居士請我去吃buffet,美國的西餐是自助餐的。我一進去,看到饅頭炸得亮亮的,我一下子拿了好幾個,就拿那個饅頭。陳居士說,悟道法師,你吃這個,老闆最高興,你那幾個吃下去,其他不用吃了。我想想對,那個又炸的,又好幾個,一下去就飽了,剩下後面只有用看的,吃不下了。

  百味,以前皇帝吃飯一百道菜,表示最恭敬的,對皇帝最尊敬的,吃一百道菜。我們供佛當然也是最恭敬的,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準備一百道?倒不一定,還是根據你的能力。經典都有講,你的財力夠,你要擺一百道當然可以。如果你財力,或者你沒有那個空間,你做不出來,也不一定要那麼多。像我們現在擺供菜都是六個菜一個湯,或者你擺三個也可以,因為這個有表法的意思就可以了,你擺一碗也可以。這是表恭敬,你最恭敬的,盡你的能力來辦,這樣就是符合百味的意思了。

  我們要知道佛法,經典講供養,一定有供養三寶,三寶,佛法僧。你在佛前供佛,我們擺一些供飯供菜,也供養法,也要供養僧,僧就是出家人,你請他吃飯,這都屬於供養三寶。我們供養觀音菩薩也是一樣,觀音菩薩也是代表三寶,供養三寶,這個飲食。這裡面飯食,飯食沙門也有這意思在,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齋僧,請出家人吃飯。因為你供養佛、供養法,佛現在不在,法是經典,僧是出家人。僧也是代表佛法。不然你說供養觀音菩薩百味飲食,觀音菩薩會把你吃掉嗎?沒有。拜完了,先供,是表示我們的敬意,供完了,我們收下來了,誰吃?我們吃。這經過加持的,吃了就不一樣,我們就可以收下來自己吃。供佛、供法的飯菜,出家人可以吃,但是供鬼神的不能吃。特別我們做法會,有放小蒙山,連敲法器的,最好參加法會的人都不要吃,吃了念那個咒就不靈了。

  供養飲食,也有供養三寶,三寶當中有包括齋僧。齋僧也是修善,你齋僧,不管這個出家人他有修沒修,反正你供養他就有福了。有修的福報比較大,沒修的福報比較少,總是有福。他是破戒犯齋不好的出家人,你供養他吃飯,還是有福。在《六波羅蜜經》裡面講,「以食施者。當施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命。若人無食,難以濟命。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顏色和悅。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氣力。四者施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五者施辯。若飢餓者,身心怯弱。言說謇訥,不能辯了。飲食克足,身心勇銳。得大辯才,智慧無礙。又《會疏》曰:飯食沙門者,經云:正令得滿四天下寶,其利不如請一清淨沙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

  這是比較齋僧的功德。有五種,施命,如果這個人沒得吃,他生命就不能生存。第二個施色,人有吃顏色就好,營養不良就瘦巴巴。三者施力,有飲食,你身體就有氣力,不然走路都走不動了。四者施樂,樂就是快樂,讓他身心得到安樂,佛門有一句話講,法輪未轉食輪先。五者施辯,辯是辯才,如果餓得他都快不行了,他再大的聰明智慧,他也沒有辯才去跟人家辯論,話都講不出來了,怎麼去辯?要讓他吃飽他才有力氣去辯。《會疏》裡面講,飯食沙門者,經云:正令得滿四天下寶,四天下就是東西南北四大部洲,這所有的七寶你都得到了,得到這個利益太大了。但是其利不如請一清淨沙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你得到四天下的寶物,這麼多,但是利益不如請一個清淨的沙門到你家去供養,你得到的利益比那個不曉得多多少倍!可見得飯食沙門,供養三寶,供養觀音菩薩,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這是講到懸幡燃燈,香花百味飲食以用供養。下面講:

  【制心一處。更莫異緣。如法誦持。】

  這些準備好了,都有供養了,根據你的財力、能力來辦,接下來就『制心一處』。我們佛法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沒有一樁事情辦不成。修任何一個法門都是一樣,也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它的祕訣就在這裡,佛法的祕訣就在這裡。如果你修多了、修亂、修雜了,你修了幾十年,甚至生生世世這樣修,也沒有結果。關鍵就在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這個心能夠給它控制在一個處所,這就是我們講三時繫念的意思是一樣的,繫就是把它繫著,好像繩子把它繫著,繫在一個地方,好像這隻馬亂跑、猴子亂跑,把牠繫在一個地方,讓牠不會亂跑,那什麼事都可以辦了,如果亂跑就辦不了。所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更莫異緣』,這兩句是一個重點。「更莫異緣」就是說放下萬緣,把你心中所有罣礙的事情、牽掛的事情統統要放下,不能放在心上。現在只有念咒,念觀音菩薩聖號,其他統統放下。不但世間法放下,佛法也要放下,這樣你心回歸到清淨。『如法誦持』,什麼叫如法?你能夠制心一處,更莫異緣,放下萬緣,這就如法。如果心不把它制在一處,萬緣放不下,那就不如法。不如法,當然就達不到經典講的效果。下面經文講的就是效果。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一段還沒有學習完,我們這一段過完年我們再來學習。好,祝大家新年快樂,法喜充滿,福慧增長,六時吉祥。我們明年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