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要略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3/10/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1-006-0001
《沙彌律儀要略》。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這次啟講《沙彌律儀要略》簡單的把這個因緣跟大家匯報一下。這個因緣是我們去年上半年接受四川尼眾佛學院邀請做三時繫念法會,四川王海涵居士與四川的同修大家發心來護持這個法會,在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的支持之下,也圓滿在四川尼眾佛學院做了護國息災法會。在尼眾佛學院有四位年輕的比丘尼,她們曾經在網路上聽我在山東海島金山寺,在佛陀教育網路學院與諸位同學學習《五戒相經箋要》。《五戒相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對他的父王淨飯王來講的,這個經翻譯到中國來,我們淨宗九祖蕅益祖師有做一個簡單的註解;後來到民國初年中國佛教律宗大德弘一大師,他又做了補充解釋;在台灣從大陸來的廣化老法師,又把它做成集註。所以台北華藏淨宗學會也把《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印出來流通,我們在山東就是根據這本來跟同學一起學習的。
這四位出家尼眾,她們已經有一、二年的時間在學習五戒,最近我又接到四川王海涵居士的來信,他傳遞了這四位尼眾一直聽我的《五戒相經》,希望我能夠再把《沙彌律儀》講一遍。在山東我們除了《五戒相經箋要集註》跟大家學習過一遍,我們留有影音檔、文字檔,另外《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也原原本本的從頭到尾,也講得比較詳細一點,現在在網站上應該也有影音放在上面。另外有文字檔,聽說當時的錄像錄的不是很理想,但是影音檔應該有保存下來,還有文字檔,這個資料可以提供給我們諸位同學來參考。因為講《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時間要比較長,另外一方面,因為我常常接受海內外道場的邀請做繫念法會,所以講解也常常會中斷。不像在山東海島金山寺住了一年多都沒離開,每天固定一個小時來講解,這個我們就可以預定時間來講圓滿。時常接受各地邀請做法會,這個時間就要拖得很長,如果《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再講一遍,恐怕要講好幾年。時間長了,恐怕我們諸位同學等太久了,這個也是不理想。所以我們這一次,因為我們之前有講過一遍詳細的,有這個資料在,大家可以從網路來下載。另外如果有製作光碟也是很方便,包括文字檔大家都可以取得到這些資料。
所以,這次我就想來講《沙彌律儀要略》,要就是重要的,略就是簡略的,重要簡略的,這是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節錄的。所以這個文下面有:「菩薩戒弟子雲棲寺沙門,袾宏,輯。」這個我們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也都詳細跟大家做一個報告,這些資料都有,大家自己可以去看,我們在這裡就不再詳細的來講解。《增註》是把蓮池大師的《要略》增加註解,所以《增註》的內容也非常的豐富。我們《增註》學習過一遍,這次來學習《要略》,等於是把蓮池大師他編輯的《要略》,我們重新一個重點的提醒;要進一步了解詳細的,請大家看《增註》,《增註》就很詳細。這是四川王海涵居士傳給我的訊息,我們尼眾佛學院有人發心來學這個戒,是值得鼓勵讚歎的。因為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法的修學是求智慧。智慧怎麼開啟?要因戒、因定,要修戒,定,它是開智慧的一個樞紐、一個關鍵。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的修學都是修定,只是修定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一樣,不管顯宗密教、大乘小乘,包括我們淨土念佛也是修定,《彌陀經》講一心不亂就是定。所以修定的方法很多,我們修淨土用念佛這個方法來修定。因定開慧,心定了才能開啟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心如果定不下來,心就不清淨,心很散亂,煩惱降伏不住,智慧就被障礙了。所以修定是佛法修學的一個關鍵。不但佛法,實在講連世間的一些善法也都需要定心。我們現在修定感覺到非常困難,這個問題就在於沒有先修戒這個基礎,沒有戒學的基礎;沒有戒的基礎,心很難定下來,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很難達到定心這個效果。心定不下來,煩惱就伏不住,定伏煩惱,慧斷煩惱,先伏後斷。所以戒是幫助我們得定的。所以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得定又是手段,目的在開智慧,最終的目標就是開啟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
佛法修學八萬四千法門最終的目標都是一樣的,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法門、方法非常多,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無量無邊的,眾生個個根器不一樣。所以方法門徑就很多、很多了,因人而異,但是原則是一樣的,都是修戒定慧,只要達到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那就對了,就是佛法。如果不能開智慧,學的再多,懂的再多,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講《大經解科註》常常提到,沒有戒定慧所學的都變成知識,不是智慧。知識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很小範圍的問題,重要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困難的問題,那就無法解決,唯有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我們所有一切問題都得到圓滿的解決。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認清楚,我們學的是智慧,不是學知識。要得到智慧,要先修戒、修定,才能開智慧,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現在一般佛學院對戒、定這方面就疏忽了。所以上了學佛院,就是讀很多書,像西洋國家一樣的,看很多書,懂得很多,知識很豐富,把佛的經論當作學術性來研究、來考據,寫論文,拿個佛學博士,這樣的名顯,這是跟學佛就不相關了。所以佛學的知識很豐富,但是沒智慧,斷不了煩惱,伏不了煩惱,生死輪迴也無法得到解脫,成佛更是不用談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談不上了。所以佛學院學的是知識,因為它沒有依照傳統的佛菩薩、祖師大德傳統的教育修戒定慧,只有修這些廣學多聞、增長知識。我們去年做一趟法會,難得有四位同學發心來學這個戒。所以王居士給我講,我就一口答應,再跟她們講《沙彌律儀》,現在採取《要略》,因為這是時間的關係。如果能夠像在山東海島金山寺、在廬江實際禪寺,就是固定住一個地方,不接受各地的邀請,那我時間就多了,就能詳細的來跟大家分享學習;現在還是很多地方一直邀請,真的是盛情難卻。所以我們這次先講《要略》,以後如果有時間、因緣,我們再來學習《增註》。好,我們現在就正式進入本文:
【沙彌律儀要略。菩薩戒弟子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祩宏』就是蓮池大師,我們看這個文:
【梵語沙彌。此云息慈。謂息惡行慈。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沙彌這兩個字的意思,什麼叫『沙彌』,「沙彌」是梵語。『梵語』就是古代的印度話,這兩個字是音譯,就是用中文跟梵語接近的音把它翻出來,沒有直接翻它的意思,只有翻它的音,印度的古梵語叫沙彌。『此云息慈』,「此」就是指中國,我們中國這個地區,把沙彌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息慈」。下面這句,再給我們解釋什麼叫息慈。『謂』就是所謂,『息惡行慈』就是惡的方面把它止息下來、停止下來,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不造惡業。這個惡以《十善業道經》做為一個修學的標準,從一不殺生到第十條不邪見,身三種業、口四種業、意三種業,惡業給它止息下來。「息惡」,另外一方面要「行慈」,行就是去做對眾生有利的事情。
所以,下面再給我們解釋息惡行慈,息什麼惡?『息世染』,「世染」,世是世間,世間這個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些都是污染。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他講了四個,第一個自私自利,第二個名聞利養,第三個五欲六塵,第四個貪瞋痴慢。我們身口意三業造作惡業表現在外面,就是這樣的一個行為。表現的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只想自己不管別人,也不管一個家庭,不管一個道場,當然他也不會想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界,一切眾生,他不會,心量非常小,只有想到自己,這個是惡,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只顧自己求名求利;五欲六塵,只顧自己享受;內心充滿了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所以十惡業表現在外面就是這個四方面,這都叫世染。為什麼會有這些惡念、惡行?因為這個心被污染了,被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污染了,所以自然他就自私自利,貪瞋痴慢。
沙彌就是要把這個世間的污染把它止息下來,止息之後,『而慈濟眾生也』。講到慈濟就是做好事,慈悲救濟,對眾生有幫助的,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濟眾生」主要的是在教學,我們淨老和尚常講教學。現在我們一般社會大眾對慈濟的概念就是救災,有災難發生了,大家趕快去救災、處理善後,沒有吃的給他一些吃的,沒有穿的給他穿的,沒有住的蓋個房子給他住,有受傷、有病的幫他醫治治療,幫助他生活上解決一些困難,現在我們社會大眾大概對慈濟,他所知道的就是這一方面。這一方面的慈濟是救急,就是有急難去幫助他,解決一時的困難、急難,但是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就是他造惡業,他不明瞭因果,所以他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因此只是在物質上的一個慈悲救濟是不圓滿,必定要教學,讓他覺悟,所謂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要靠教學,教育。教育、教學,佛在世的時候示範給我們看,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佛成道之後為什麼天天講經說法?就是教學,把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這些理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教給我們,我們聽明白了,依教奉行,我們的問題也解決,這個才是根本究竟圓滿的慈濟。所以這個地方的慈濟,意義非常的深廣。
沙彌修行息世染就是慈濟眾生,因為做這樣的示現、示範,讓世間人慢慢覺悟過來。世間人看到沙彌這樣修學對他們都是一種啟發,像我們出家人,你看穿個出家人的衣服,剃個光頭這個形象,到街上走一走,就是這個形象對社會大眾也是一種無形當中的一個啟發,讓他種了善根種子,雖然他現在不知道什麼道理,但是他心理上總有這個印象。為什麼要出家?出家人為什麼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很多人看到這個形象,有的人特別去想這個道理,有的人他雖然不在意,但是他的阿賴耶識也落這個種子,總有這個印象在,這個種子慢慢成長,他進一步就會來了解。這方面也都是慈濟眾生的一種表現。所以出家人沒有經營事業,沒有辦法做物質上的慈悲救濟,但是用教學方面的慈悲救濟,那是一定需要的。像佛在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我們看他一生做的什麼事業?他就是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他表現的的確就是這樣。對世間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絲毫他也不沾染,物質生活水平降到最低,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所求的就是這樣,比一般的乞丐還少,所以世間的名利欲望也都止息、沒有了。怎麼慈濟眾生?天天講經說法,教學,教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眾生有什麼疑難問題,在生活上遇到種種的問題,去請教釋迦牟尼佛,佛都一一為大家來解答,幫助他解決問題,這個就是慈濟眾生。
下面講,『亦云勤策』,「勤策」就是勤奮,策是策勵,就是修學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策勵身心,認真努力來學習,所以也叫勤策。『亦云求寂』,「寂」是涅槃的意思,修行的目標就是求得清淨寂滅,涅槃就是不生不滅,這個境界修學所有的法門都是這個目標。以上《要略》,蓮池大師給我們簡要的說明沙彌這兩個字它的意思。下面給我們解釋律儀兩個字的意思:
【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也。】
『律儀』,「律」就是十條戒律,沙彌戒有十條戒,叫沙彌根本戒,這十條叫戒。『律』是開遮持犯,處斷輕重,叫律。『戒』是禁戒,就是禁止的,譬如說第一條不殺生,它是禁止的,不可以殺生,這是禁戒。我們受了這個戒,要懂得戒有開遮持犯,有處斷輕重。處斷輕重就是受了戒,如果犯了戒,或者是沒有犯戒,沒有犯戒,譬如說殺生,在某一種情況之下必須要開這個戒,開戒它不犯戒。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佛門一句話,在社會上也都知道,開殺戒。在某一種情況之下他殺生是開戒,他不叫犯戒;如果應當開戒而不開也叫犯戒,不應當開而開了也是犯戒。所以這個要明白,要認識清楚。如果犯了戒,處斷輕重,到底犯了這個戒,以小乘戒來講,它有分無犯,無犯就是這個不算犯戒,是開戒;如果有犯,是犯了戒,譬如說殺生,犯了戒,他犯的這個戒是輕還是重,怎麼去斷定他犯的戒是犯輕戒還是犯重戒,這個就要依律。依律,譬如說殺生,殺人也是殺生,殺一隻螞蟻也是殺生,同樣是殺生,但是殺人的罪就重,殺螞蟻的罪就輕。所以在小乘戒來講,有分可悔、不可悔,可悔就是說可以接受懺悔的;如果你犯了殺人,在小乘戒不通懺悔,你就不可以再受戒,破戒了,不能再給他受戒。如果殺一隻牛、殺一隻雞,譬如說微小的動物叫下可悔,這在《五戒相經》都有學習過。
所以學《五戒相經》是我們學《沙彌律儀》的一個基礎,學了《五戒相經》,再來學《沙彌律儀》也就更容易明白。所以懺悔分下可悔、中可悔、不可悔,中就是罪比較重,但是還是可以懺悔,譬如說殺牛,殺大的動物,是犯中可悔,是可以懺悔,但是罪比較重;下可悔,殺螞蟻、蟑螂,這個罪比較輕,也是可以懺悔。殺人就不能懺悔;但是殺人也是看什麼動機,在什麼情況,故意殺人,還是無意的,也不一定說不可以懺悔。有時候殺人,他也不算犯戒,譬如說像現在一般開車發生車禍,發生車禍你把人撞死了,那也是殺人;是你開的車,去把人撞死了,那也是殺人。但是你去撞死人,這個情況又不一樣,如果你喝酒開車,去肇事,把人給撞死了,這個罪就重;現在世間的法律,這個也判得很重。有一些情況他去撞到人並不是他喝酒,或者他違犯交通規則去撞死人,是別人違犯交通規則,剛好那個時間他碰上,他就把他撞死了。譬如說我們在新聞、報紙上常常看到,有人騎機車被砂石車給撞倒了,人就碰到路當中,後面一部車剛剛好開過去,剎車來不及就把他給撞死了。撞死他的這部車子他沒有違規,他也沒有喝酒,他也不是故意要去把他撞死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沒有犯戒。所以,律就是在處斷輕重的,有沒有犯戒,犯的戒是犯了重戒,犯了不可悔還是中可悔,還是下可悔,在處斷這個,這個叫律。
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沙彌十戒,這十條戒,小乘的戒都是屬於遮戒。開遮持犯,開戒、遮戒、持戒、犯戒,持是保持,犯是違犯,遮是預防的意思,我們看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都屬於遮戒,遮就是預防的,預防你去犯這個戒。所以破戒,結罪不是從性罪上結,是從遮戒,遮戒上去結罪。遮是什麼?就是說我們發願,在佛前發願來受這個戒,來預防造這個惡業。發了願,受了這個戒,譬如說性戒:殺、盜、淫、妄,這個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是有罪的,沒有受戒,犯了一樣是有罪。如果受了戒,犯了就本身的性罪再加上一個破戒罪,這個破戒罪就屬於遮戒。因為這個戒,遮是預防的意思,預防我們造這個惡業,我們在佛前發願受這個戒,又犯了這個戒,就變成如果在性戒上來講,就是本身沒有受戒,這個就有罪過了,再加上這一重破戒罪,就等於二重;沒有受戒的人,他就沒有這個罪,他只有性罪。有很多人聽到這樣,他也不敢受戒。我們在學習《五戒相經》,廣化老法師他也根據經典戒律,佛也是勉勵我們受戒。根據《五戒相經》,也勉勵我們受戒,因為破戒的罪也是可以懺悔,你有發願持這個戒,他也有功德,持這個戒也有功德。
小乘持的戒,都是有時間性的、有階段性的。不像大乘菩薩戒,它是超越時空的,盡未來際的,那是心地戒。因為心,它沒有時間空間的界限,是心地戒。小乘戒是戒身口,身口我們這個身體在,這個戒存在,這個身體不在,這個戒也就沒有了。最長是盡形壽,最短的就是八關齋戒一天一夜;還有更短的,像《十誦律》裡面,在《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引用《十誦律》,這個律藏的典籍裡面也有受半天的五戒,半天就十二個小時的。這個戒你受了之後,你做不到了也可以捨戒,你先捨戒,什麼時候你可以受持再去受。所以這個小乘戒,佛制定這個戒,我們如果深入的學習,就知道佛制這個戒也是合情、合理、合法,明瞭之後,我們就會很樂意來學習。這是講「十戒律」。
『諸威儀也』,這是後面二十四門威儀,「諸」就是講生活各方面的細節,「威儀」在儒家講叫禮儀、禮節,這個也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律儀它有十條戒律,有二十四門威儀,規納起來我們學習就方便了。因為生活當中的事情,點點滴滴太多了,如果沒有規納起來,我們要學是無從下手,給我們做個歸納,我們修學就有個下手處。以上是蓮池大師把「沙彌律儀」這四個字,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接著我們看下面,「上篇戒律門」,我們看文: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
到這裡是一段。『佛制出家者』,這是出家修行,「佛制」就是釋迦牟尼佛制定出家修行的人,『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夏天這個夏,因為佛陀在世的那個時代出家人這個僧團,每一年農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是印度雨季,雨季就是天天下雨,出家人的生活就是托缽,每天要到城裡去托缽。下雨出去托缽就不方便,所以佛就利用這三個月(一年十二個月,利用這三個月)結夏安居,安居就是不出外,這三個月可以接受居士送飲食、送生活用品送到僧團來,他們在一個地方,在一個精舍結夏安居。利用這個時間大家在一起進修,平常在外面弘法的,這時候也都回來了,佛的弟子;常隨眾,當然都是長時間跟在佛身邊的。有一些佛弟子他們不是長時間跟在佛身邊,也到各地方去弘法教學,這三個月大家也都回來聚在一起再進修,這是結夏安居。一年一個夏天,三個月。五夏就是五年,五個夏天。「五夏以前」,我們一般講五年,「專精戒律」,這就是我們佛門常講的五年學戒就是這麼來的,這是佛制定的。說出家人,剛出家這五年,這五年當中要專心來學習戒律。精就是純而不雜,不要夾雜,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專精。就是不夾雜,先專精戒律,你這五年當中先學這一門,其他的先不要學。
『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五夏以後」就是說你這五年戒律學好、有基礎了,在戒學上有了基礎,「方」就是才可以,「方乃聽教參禪」,你可以聽經,你可以參禪,我們念佛人講你可以去念佛,或者修止觀,一個教、一個禪就包括所有的法門,所有的經典。我們一般講三藏:經、律、論,律是戒學,經是定學,論是慧學,這個叫三藏。現在《大藏經》裡面,把佛一生所講的分這三大類,律藏、經藏、論藏。現在講經的人還有,我們淨老和尚一生講經,當代講經弘法的大德,在我們這個時代真的是非他莫屬,其他講經的大德遠遠不如他,因為他一生專門講經教學。講經的,這個叫教,講經就是教下(教就是教科書,經典就是教科書),現在還有這麼一位大德。戒律過去我們就沒聽說過,最近講戒的,我們淨老和尚推薦果清律師。果清律師還沒有出家前,也曾經參加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當年在世辦的一個經學班,那時候他大學畢業就去學習兩年的經學班,後來出家了,出家之後就專攻戒律。我是二十九年前,在台北市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出家。我剛出家沒有幾天,果清法師就來佛陀教育基金會掛單。當時我們淨老和尚請日常法師在那邊教戒律(日常法師他是學密的,黃教的),所以果清律師他也來參學,我們在那個時候就認識。所以現在他專精戒律,有人講戒了,老和尚特別推薦。
今天這一節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