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要略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3/10/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1-006-0011
《沙彌律儀要略》。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課本第十二頁,《沙彌律儀要略》第十二頁最後一行:「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解曰:生即金也,像似也,似金者銀也,謂金色生本自黃,銀可染黃似金也。」我們上一節課學習到這一段。
這一段蓮池大師給我們解釋什麼叫生像,生就是金(金子),像就是很像金子,很像金子就是銀,似金者銀。為什麼銀很像金?「謂金色生本自黃」,黃金它本來的顏色就是黃色。「銀可染黃似金也」,銀子可以染上黃的顏色,染上去就很像金。現在像一般的銅也很像金,現在也有鍍金的,做一些不是真的金銀珠寶,就是做跟真的金銀珠寶很像,也很漂亮,很便宜。像以前加拿大溫哥華有個同修,陳大川居士,他在大陸杭州蕭山開個工廠,已經二十多年了,現在工廠還做得不錯,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他。他都做假珠寶的,不是真的,他是鍍金的,鍍金鍍得很漂亮,一擺上去各式各樣,琳瑯滿目,這些就是這裡講的像,就是很相似。以前是銀子,銀子它還是有相當的價值,染上黃色的好像金子,但是畢竟銀子還是比較貴重,像陳居士他們做的這個比銀子便宜多了,頂多用銅這一類的,金屬,白鐵這一類去做,做得都很漂亮,也包括這一些。這個很相似的,不是真的金,是很相似,所以叫生像。
【寶者。七寶之類也。】
這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寶』,「寶」就是七寶。七寶第一個金,第二個銀,第三是琉璃,第四是頗黎(就是水玉,就是我們現在的玉器,玉),第五種硨磲,第六瑪瑙,第七珍珠,其他像珊瑚、琥珀、日珠、夜珠、摩尼珠,這都屬於寶這一類的。現在這個寶,我們現在看到社會上很多人他喜歡古董。你看故宮那些古董,一件的古董都價值連城,有的甚至一件東西賣個幾百億台幣的,價值連城,那個都是寶。像古董、這些金銀珠寶,都包括在這條裡面。這個寶,我們出家人拿這些貴重的,你說到底是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實在講,沒好處,有壞處,什麼壞處?
【皆長貪心。】
譬如說人家送我們一串很值錢的念珠,檀香的、沉香的,我想這個我就有壓力、有負擔了。悟道法師,這個不能隨便送人,這個是一串兩萬多塊台幣的。我拿那串念珠就有壓力了,而且還不能掉。所以人家送我很多高級念珠,我常常都再轉送給別人,布施。布施出去,又有人送來,這個也沒辦法,送來我們要接受,如果有需要的人,我們再送給他。總是我們不要佔為己有,佔為己有增長貪心,一天到晚在罣礙那些東西,我們出家就是要出這個世俗家,世俗的這些都要放下。這些東西不准我們拿,佛制訂不准我們捉持生像金銀寶物,就是預防我們:
【妨廢道業。】
你一天到晚在為這些東西操心,就妨礙你的道業,你就沒有心要修道,聽個經也沒有心在聽,念佛也沒有心念,這個就荒廢了我們的道業。所以:
【故佛在世時。僧皆乞食。不立煙爨。衣服房舍。悉任外緣。置金銀於無用之地。】
蓮池大師給我們講,因為這個緣故,佛在世的時候,出家人都是乞食,就是托缽,『不立煙爨』。實在講,這個制度非常好!江味農老居士在註解《金剛經講義》,他特別提到這一點,他特別希望我們中國佛教僧人能夠恢復佛陀當時的托缽制度,他說這個制度非常好。現在泰國的出家人還有實行托缽制度。為什麼?出家人「不立煙爨」,他沒有廚房,吃飯去向人家要飯,他就不用為了廚房的工作來忙碌,因為你看一個道場煮這麼多人吃飯,這個工作非常忙碌。世俗人都是為這個在忙,為三餐在奔波忙碌,為了衣食,為了這個忙,忙忙碌碌過一生。出家人這些都放下,不立煙爨,也不用廚房,也不需要冰箱,吃飯去托缽,有時候居士也會送一些食物來,他們就沒有這些工作的負擔。現在我們中國的道場都有煙爨,都有設廚房,設廚房第一個就是要有人來煮飯,要有人來管理,要處理這些食物,這個工作就很多,也很繁雜。
現在煮飯的人也不好請,現在在道場,在社會上也都差不多,能夠下廚房煮飯,大部分年紀五十以上,五十以下可能在廚房煮飯的就不多,不多見,年輕的幾乎看不到。因為現在教育不一樣,年輕人不學這些洗衣煮飯掃地,整理家務,這個父母不教,學校也沒教,社會也沒教。像我母親,我從讀小學就要開始學煮飯,以前燒灶,挑水、掃地、洗衣服、縫衣服,這個都要學的;學會了這些,起碼自己能照顧自己。現在的父母不教這些,怕孩子受苦、受累,只要孩子能夠讀書就好了。會讀書就好,這些都不用做,不教這個生活教育。所以現在年輕人他就沒有這個習慣,他就不會去做這些家事,他不會做,父母一天到晚帶他到外面餐廳吃飯。現在餐廳打工的,我們也可以仔細看,像比較高級的餐廳是有年輕人在那邊做服務業,真正下廚房的,我看也都是年紀比較大的。現在年輕的像工讀生,我們在餐廳看到,大概是端碗盤這一類,真正下廚房會做飯、做菜的,大概也沒幾個,沒人要學。
所以現在我們都是面對到一個問題,將來年輕人都不會下廚房,廚房老的如果一個一個往生了,那個廚房誰來做飯?大概以後出家人要托缽了,不然你要自己煮,你自己又不會煮,誰煮給你吃?要去托缽了。所以現在我們雙溪道場也考慮到這個問題,將來這個廚房如果沒有人發心來煮飯,大家自己又不會煮,所以我就提倡托缽。佛本來就叫我們托缽,大家拿一個碗到雙溪街上去要飯,要得到你今天就有得吃,要不到你就挨餓餓一天。這個也是很好的,符合佛陀制度,不用煮飯。
所以,「故佛在世時,僧皆乞食」,就是去要飯的。在中國也有人乞食,但是很少。但是乞食制度的確對出家人來講他沒有負擔,他沒有壓力。因為出家就是要放下這些,如果出家再搞這些,實在講比在家人還累。在家人現在都是小家庭,不是大家庭,不像以前那個大家庭,小家庭幾個人。出家道場起碼有幾個、十來個,總是要為這些事情來操心。『衣服房舍,悉任外緣』,「外緣」,你看吃飯也是去托缽,也不立廚房,穿的衣服、房子,隨緣,有得住,遮蔽風雨,能夠避寒,這樣就夠了,也不多追求。所以,『置金銀於無用之地』,出家人這些金錢寶物,出家人用不上。所以:
【捉持尚禁。清可知矣。】
捉持佛尚且禁止。捉持是什麼?不是擁為己有,就是你去摸、你去拿,那個就不行。你說那個金子我來摸一摸,這樣就破戒了。捉持都禁止,就不允許你去碰了,你說你來把它保存擁為己有,那怎麼可以?的確是增長貪心,妨礙道業。『清可知矣』,「清」就是清淨,我們就可以知道。但是現在很多出家人的寺院道場用得都很華麗的,都很高貴的,這些供佛菩薩給人參觀是可以,但是出家人如果佔為己有,那就妨礙自己的道業,這一生道業就不能成就,所謂積財喪道,錢財愈多,你道業就喪失掉了,一天到晚為這些操心,沒有心情修道,積財喪道。我們再看下面:
【鋤金不顧。世儒尚然。】
這兩句是古時候漢朝的公案,管寧跟華歆的公案,管寧跟華歆是很好的朋友。北海管寧少年的時候跟華歆同席讀書,同樣是朋友,有一天他跟華歆在鋤園種菜、挖地,看到地裡面有金子,管寧他就見如不見,看到這個金子好像沒看到,他繼續挖地。看到這些金子跟瓦片石子沒有兩樣,他不動心,但是華歆就捉而擲之。當時的人聽到這個事情,他們兩個人的人品頓判優劣,哪個人品德比較高就看出來了。這是講世間學儒的,世間學聖賢的,尚且鋤金不顧。
【釋子稱貧。】
『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我們一般稱貧僧。但是現在很多出家人不能稱貧僧,都是富僧,就是有財富,不是貧僧。古時候出家人的確是貧僧,因為他什麼都沒有,貧僧。
【蓄財奚用。】
積蓄那些錢財有什麼用?出家人用不到,不需要。下面再給我們講:
【今人不能俱行乞食。或入叢林。或住庵院。或出遠方。亦未免有金銀之費。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他貧乏。常行布施。不營求。不畜積。不販賣。不以七寶妝飾衣器等物。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噫。可不戒歟。】
蓮池大師再給我們解釋,『今人』,「今人」是蓮池大師那個時代的人,明朝末年那個時代的人,一直到我們今天的現在人。『不能俱行乞食』,現在的出家人沒有辦法像佛陀時代這樣去乞食,去托缽。『或入叢林』,或者你住在叢林,或者住在寺院庵堂,或者出門到遠方去,因為現在不能實行這種乞食的制度,住在叢林,或者住在寺院庵堂,或者到遠方去,『亦未免有金銀之費』,譬如說你要坐車坐船,現在還有坐飛機,這也免不了需要用到錢,金銀之費。『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這是我們現代出家人,也免不了要用到錢。現在如果住叢林,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這條戒就是我們一般講不持金錢戒,它包括的範圍就是這麼多。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也就是不持金錢戒,還包括像我戴手錶就不行,戴手錶就犯戒了,不能戴手錶,這也是屬於這個範圍。
所以有一次(就是上個月),我去參加汐止拱北殿周老董告別式,中和一個寺院的住持,一個年輕的出家人,人家供養他紅包他不收,他說他持不持金錢戒。也很難得,年輕人做住持,不管他修到怎麼樣,但是他這樣的一個表現,也是對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我們在座很多出家人,我們都收紅包,他不接,我們對他隨喜讚歎,這個也是做榜樣給我們看。這條戒,其實弘一大師在《講演錄》給我們講,他說這條戒也沒有我們想像那麼難持,這十條戒最難持的一條,弘一大師講不偷盜那條比較困難,他自己都沒把握。所以弘一大師講,他是出家多分優婆塞。你看蕅益祖師,他是菩薩戒沙彌,他做到菩薩戒跟沙彌戒,他受了比丘戒又退了戒,沒有辦法完全做到,退了,退到沙彌,菩薩戒跟沙彌戒。他的學生成時法師,老師只做到沙彌戒,他自稱出家優婆塞,就是出家持五戒的出家人,出家優婆塞,持三皈五戒十善,出家優婆塞,不敢稱沙彌,沙彌戒他做不到。
近代弘一大師,我們中國佛教近代律宗的祖師,我們都知道他對戒律下很大的功夫,在近代中國佛教對戒律修學很有成就的一位大德,這大家公認的,他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五戒全部能做到叫滿分戒,滿是圓滿,滿分戒;如果五戒只能做到其中的三條、四條,叫多分戒;如果只能做到一條、二條,叫少分戒。弘一大師講五戒不偷盜這一條他沒把握,大的不會偷,那個細的、微細的戒相很細,自己可能犯了盜戒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說這條戒他沒把握。他有把握的是其他四條戒,所以他自稱為出家多分優婆塞,就是能夠持四條戒的出家人。祖師大德給我們這樣的一個示現,都是講求務實的,不講求虛名。我受什麼三壇大戒,一條也做不到,有名無實,那個沒有意義。戒要能落實,那才有用;不能落實,掛個虛名,毫無用處。
弘一大師在《講演錄》裡面,他也講到這一戒,不持金錢戒,他說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不好持,他說佛也有開緣,他說不持金錢戒實在是很好持,就是平常我們沒有事情用不到錢,我們不要拿;如果你要辦事,你要用到錢,就是在我們這個團體裡面,大部分都是利用吃飯時間跟大家講一下,或者跟負責的人講一下,你現在要出門,譬如說你坐車要車錢,你說我現在要拿一點車費,出門坐車用,或者我要去買東西,或者是要看病,白眾,向大眾、向大家說明一下,這樣就可以了。說明一下,你再拿這個錢就不犯這條戒,這個叫說淨,在戒律講叫說淨。你說明說我現在身上拿這個錢做什麼用途,幹什麼用的,跟大家說明,讓大家知道,你拿這個錢,你就不犯這條戒。所以弘一大師講,這條戒也不是說完全不能拿金錢、寶物,但是要說淨,你拿這個幹什麼,要跟大家說明。說明,大家知道了,這個就不犯戒。所以現在蓮池大師也講,現在人不能乞食,如果你到外面去乞食,現在中國地區沒有這個習慣,所以你出家人突然去乞食,有一些人他也覺得很突然、很奇怪,怎麼到我家來要飯?就是沒有這種習慣。
在印度,像在泰國,他們形成一個風俗習慣,反正出家人拿一個缽出來,大家都知道他要來乞食,大家都會準備,都會給。現在在中國地區寺院都自己有廚房,都沒有這個習慣。所以我們現在拿一個缽,突然到人家家裡去要飯,那些人大概會嚇一跳,到底是要幹什麼?這個也是有這方面的一個問題。所以沒有這個習慣,如果你慢慢有這個習慣,譬如說你在一個地區,譬如說我們現在雙溪道場,大家每一天都到雙溪街上去乞食,習慣一段時間,大家知道師父來了要一些飯菜,大家知道,大家就會給。如果剛開始,恐怕人家也不知道,到底你要做什麼,可能他不會拿食物給你,給你丟錢。現在我們看傳戒去托缽,實在講,那個喪失托缽的意義,托缽是托飲食,食物,不是給人丟錢的。都不抓金銀寶物,丟錢到他缽裡面,這個明顯違背佛的戒律。現在居士他們也不懂,都是丟錢。其實現在佛教會,以後我們有機會跟佛教會建議,三壇大戒大家去托缽,跟居士講不要丟錢,給他吃的東西,什麼餅乾、冰淇淋,那個都可以;供養一枝冰棒,他那餐就吃冰棒。因為我們去澳洲就看到那個洋人(洋出家人),他們在雪梨一個比較郊區的地方,他們住山洞,有一個佛光山的女眾法師也去跟他們住在一起,住在旁邊。他們都每一天去托缽,他說他們到美國去也是去托缽。我說你們去美國托缽都托什麼?他們說都托冰淇淋,冰淇淋吃到飽,那個缽這麼大,愛吃冰淇淋的人就有福了。
所以在三壇大戒,大家去托缽,其實是不如法,丟錢是不如法,應該買一些食物供養出家人,讓這些在家居士也知道出家人托缽是托飯菜的,不是丟錢的。那個缽是裝飯菜的,不是裝錢的,裝飯菜的餐具變成裝錢的,那完全是違背佛的制度。現在出家人有時候要出門,現在住庵院、叢林、出遠方真的也難免需要用到這些金錢的費用,現在又有出國坐飛機,你要買飛機票,那也要錢。你到遠方去,住寺院不方便,你還要租旅館,也是要費用,也是要錢,特別出遠門,這個也需要。或者你現在開個車子出去,也需要帶一點錢,不然車子沒油,你沒得加油,車子壞了也要修理。這些就是需要說淨,跟大家說明。所以這條戒也就不難持了。我們看了弘一大師這個解釋,我們知道這條戒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樣,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
持這條戒有什麼好處?持這條戒,實在講也是幫助我們放下,看破放下。你要這些寶物,你要去保管,放在哪裡,多操心!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有人送他古董,像字畫這一類,這是原跡,這是真跡。老和尚他不要那個真跡,你要那張真跡,你就可操心了,你又怕丟掉、怕遺失、怕損毀,一天到晚要去保管那個東西,多操心!所以真跡都送給博物館,送給博物院,讓他們專業的人去保管,給大家欣賞,這個做法是最好。不要自己藏在自己的道場,放在自己房間,因為這個增長貪心,這些東西都不能去執著。我們老和尚常講,最近還在講,他到美國舊金山(這個大概二十幾年前的事情),有一個法師專門收古董,特別喜歡收藏古代那種佛像(當然古董價值就很高,都用個房間鎖起來),那次去,那個出家人特別招待他去欣賞、去看;平常他不讓人家看的,因為怕遺失、怕掉了。
縱然是佛像古董也不能貪,貪這些東西你也不能往生西方,到臨命終你還會為這些東西罣礙。實在講,我們人到這個世間來,事實真相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一樣都帶不走,連我們自己這個身體都帶不走了,那你說身外之物,你哪一樣能帶的走?都是假的,只是暫時借我們使用,我們暫時有支配的權利,只是這樣而已,你不能擁有,你不能佔有,你不可能永遠的佔有。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常常去想,你想通了,你才放得下,你想不通,你就放不下,執著這些東西。所以老和尚現在也常常講香港六和園何澤霖老居士他女兒送的小房子,現在他都住在那邊,有一隻貓牠都常常在椅子上坐。根據老和尚的觀察說,那隻貓可能是前幾代的主人,死了以後投胎到畜生道當貓,牠還捨不得離開那裡,還以為那個是牠的地方。
所以佛像也不能貪,經書也不能貪,這個老和尚在講經都講過,你貪佛像,將來佛像有那些蟲什麼,都是生前貪這些的出家人,死了之後投胎到畜生道去,在佛像那邊變蟑螂、老鼠、螞蟻這類的。因為出家人沒有結婚,你不可能到寺院那邊去投胎,寺院裡面有這些蟑螂、螞蟻、老鼠,只好投到那個畜生道去,因為你捨不得離開那裡。貪這個也會墮落,所以佛是叫我們斷貪,他並沒有說我們換個貪的對象,佛沒有這麼講。他說你世間財富不能貪,但是你貪經書、貪佛像行不行?不行,你不能貪,你要放下。有這些寶貴的東西,最好能夠提供供養大眾,供眾,大家去分享;不要自己鎖在房間,自己一個人看,自己獨享,那可麻煩了。公開給大家分享,需要保管,送博物院、博物館有專業的人,給大家分享,這樣多好,何必佔為己有?這一條戒,我們也要常常記在心裡,就不要儲存這些貴重的東西。
所以我們有這些財物,蓮池大師也教我們,「必也知違佛制」,這個也是違背佛的制度,「生大慚愧」,要生大慚愧心,我們現在還不能做到,生大慚愧。有這些金銀珠寶,『念他貧乏,常行布施』,這是教我們怎麼來使用這些財物,要常常想念,「他」就是別人,還有很多人,他生活很貧窮,很缺乏,所謂衣食不濟,特別是金錢。這個金錢老和尚常講,你錢存很多,存在銀行,存了很多,現在很多人他缺錢用,錢幣它是通貨,它是流通的,像水一樣,不能給它堵起來,要讓它流通,這個水才是活水。如果把它堵起來放在那裡變成死水,不流通,那個就損福,應該怎麼樣?「常行布施」,要布施。你現在有錢,現在有人他需要,你就要提供給他,常行布施,愈施愈多。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是我們淨老和尚在講經當中常常講的。
他初學佛,章嘉大師就是教他布施。他請教章嘉大師說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能夠很快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受用?章嘉大師給他講,看得破,放得下。我們老和尚接著再問,從哪裡下手?要怎麼看破、怎麼放下?他說:從布施。他說:布施,我沒有錢,當時很窮。他說:你一毛錢有沒有(六十年前台灣還有一毛錢,一角一毛)?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還有。那你就從一毛一塊,你有一毛就布施一毛,有一塊就布施一塊,從這裡下手,常行布施。他真的就依教奉行,現在布施了六十幾年,真的是愈施愈多。原來命中也沒有財庫,財庫是空空的;也沒有官印,也做不了主管。現在布施了六十幾年,年紀愈大壽命也增長了,延壽了四十二年,原本壽命只有四十五歲,現在已經八十七。他這個果報就是這一生修的,年輕的時候二十幾歲開始修的,你看這一生花報就現前,來生的果報當然就更殊勝。所以老和尚講,他這一生如果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一定會生天的,生到天道去。這個我們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他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最重要的,生天還在六道,還是脫不了六道輪迴,往生西方就作佛了。
所以我們出家人有這些財物,就是自己不要積財,積財喪道。常行布施,布施給需要的人。念他貧乏,布施給需要的人。這個做的項目就很多,很多方面。『不營求』,「營」是經營,我們也不要去經營,去求這個財利,不要經營求財。『不畜積』,「畜」是積蓄,積是累積,就是你不要金銀珠寶這個錢財存了很多,不蓄積。因為出家人你蓄積這些財物,實在講會造罪業。為什麼說造罪業?會讓這些道場的出家眾大家起貪心,看到那麼多錢,這個寺院這麼富有。你看現在寺院為了爭奪寺產,在法院相告的、互相陷害的也不少,因為那個寺院有錢、有地,有名、有利,大家爭。你有錢,你不懂得做這些布施回饋給社會,利益眾生,後面必定是引起爭端,造作惡業的禍端就很難避免。你看現在我們不要說其他地方,光說台灣,包括一般道教的廟、寺廟宮觀,有錢的都有黑道介入。黑道為什麼要介入?因為有利可圖,為了利益。沒有利益,他不會去,有利益他就去了,他去爭取那個利益,就介入到寺院去。你說寺院的這些出家人一天到晚在搞這些,你說他哪有心情去修道?沒有心情修道,一天到晚增長貪瞋痴慢,將來死了之後到哪裡去?三惡道去了。想到這個下場就很可悲,出家一場不但不能提升,反而墮落,這非常可惜。所以佛教要興,不講求這個戒,佛就沒有了,只有一個形象在,實質上是沒有,因為大家也不懂,出了家,為什麼要出家,他也不知道。出家他為了就是名利,為這個來出家的,這個就增長煩惱,他不是為了生死,為名利,這個罪過就重了。所以,你這些財物,你要積蓄,你麻煩就大了。在家人尚且要節制,何況出家人?出家應該什麼都放下,什麼都沒有,稱貧僧,積蓄這些幹什麼?
『不販賣』,「賣」就是做買賣,出家人他也不做買賣這個事情。但是現在我們淨老和尚也提出一條,就是做生意,就是營利來維護道場開銷的,不需要看信徒的臉色。這個用在辦學上是可以,你真正在弘法利生,在教學,像辦佛教大學這一類是可以。如果不是辦學,你去販賣那些,只是想求利,那個就造罪業了,那個就不對了。也不販賣,不做買賣。『不以七寶妝飾衣器等物』,這些貴重的裝飾衣服器具,這些物品,『庶幾可耳』,不用這些貴重的東西。『如或不然,得罪彌重』,如果不是這樣,獲得的罪過就很重。『噫,可不戒歟」,「噫」就是一個驚嘆話,怎麼可以不戒除?
所以這個十條戒,我們出家人要好好來學習。我們出家人如果不學這十條戒,實在講我們修得真的出家人就不如在家人,這點也是事實。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常給我們勉勵,有時候他對出家人要求比較嚴格,可以說對出家人沒有講什麼好話、讚歎的話,這個他不是找出家人麻煩,真的是愛之深,責之切。老和尚他自己也是出家人,當然他也不忍心看出家人修得都不如在家人,所以常常以苦口良藥來勸導大家,大家一定要知道他的苦心。不是特別要找出家人麻煩,不是,真的是大慈大悲。好,這十條戒我們就簡單學習到此地。下一堂課,我們就進入「下篇威儀門」。今天時間到了,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這十條戒上到這裡。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