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15/8/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27

  教授:昨天我們講到,我們舉的例,形聲正例,必兼會意。我們講到第十二條,段註他說:「从皇得聲,多有大義。」段註裡面它又說:「啾謂小兒小聲。」昨天我們說過為什麼用「皇」代表大聲?告訴我:

  學生:喉音。

  教授:非常好。為什麼用「啾」代表小聲?

  學生:齒音。

  教授:真好。像這種地方,雖然是我們一講大家一下就明白了,可是往往很多人他弄不清楚,何以從皇有大聲,從啾有小聲?實際上都是聲韻的問題。接下來我們看下一個例子,「凡从于得聲之字,皆有大義。」第十三:

  學生讀誦:凡从于得聲之字,皆有大義。(段玉裁說)(段註「芋」下曰:「凡于聲字多訓大。」)

  1、亏(于),《說文》:「於也。象氣之舒于。从丂从一。一者,其氣平之也。」段註:「《檀弓》:『易則易,于則于。』《論語》:『有是哉。子之于也。』于皆廣大之義。」

  2、芋,《說文》:「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ㄩˋ)也。从艸于聲。」段註:「芋之為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

  3、宇,《說文》:「屋邊也。从宀,于聲。」段註:「宇者,言其邊。故引伸之義又為大。」《文子》及《三蒼》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

  4、訏,《說文》:「詭譌也。从言于聲。」《方言》:「訏,大也。」

  5、盱,《說文》:「張目也。从目于聲。」《魏都賦》:「盱,舉眉大視也。」

  6、夸,《說文》:「奢也。从大于聲。」《詩經.大雅.板》:「無為夸毗。」朱熹集傳:「夸,大也。」《漢書.嚴安傳》:「帶劍者夸殺人以矯奪。」顏師古註:「夸,大也,競也。」

  教授:這是段玉裁在「芋」這個字,他註解。這個字我們讀過,記不記得?見過芋頭沒有?有吃過嗎?

  學生:吃過。

  教授:你看過沒有?

  學生:看過。

  教授:我是說你看過它還沒有挖出來,連葉子的嗎?

  學生:看過。

  教授:它葉很大,它的根也有很大的。所以這個「芋」,「从艸于聲」。段註說:「芋之為物。葉大根實。」宇宙這個「宇」,《說文》說:「屋邊也。从宀,于聲。」段註說:「宇者,言其邊。」宀是屋子,交覆深屋,房子的周邊,當然比起房子要大,所以引申為大。《文子》及《三蒼》解釋「宇」是什麼?「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現在同學們認清楚什麼是宇宙了。宇,就是從屋邊引申出來的,宇本身是房屋的周邊,所以再引申為「上下四方謂之宇」。看下一個字:

  學生讀誦:凡从坙得聲之字,多有直而長之義。(段玉裁說)(段註「陘」下曰:「凡巠聲之字皆訓直而長者。」)

  1、巠,《說文》:「水脈也。从川在一下。一,地也。壬(ㄊ一ㄥˇ)省聲。一曰水。」按:水脈有直而長之義。

  2、經,《說文》:「織从絲也。从糸巠聲。」按:織布機上直的線為經。橫的線為緯。

  3、徑,《說文》:「步道也。从彳巠聲。」按:小徑即是直的小路。如晏殊的《踏莎行.小徑紅稀》:「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

  4、涇,《段注》:「《釋名》作直波曰涇。云涇,徑也。言如道徑也。」《莊子》:「涇流之大。」按:涇指直而長的河流。

  5、陘,《說文》:「山絕坎也。从阜巠聲。」按:《左傳.襄十六年》:「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註:「海陘,魯隘道也。」隘道直而且長。

  教授:這一條是段註在「陘」下,他的註解說:「凡坙聲之字皆訓直而長。」坙本身是水脈,「从川在一下」。許慎說:「一,地也。」坙本身是水脈,所以水脈它有直而長之義,因此從坙得聲的這些字,多有直而長之義。

  第二個字(經),「从糸巠聲」,是織布機上面直的線條。同學們看過古老的織布機嗎?有人點頭,有人沒看過。這個在少數民族那裡現在還在用,他們用手工織布。那個機器上面一條一條直的,就是所謂的經。然後有個梭子,梭子的線穿過來打一下,穿過來它又打一下,來回的穿梭。這是橫的線叫緯,直的線叫經。所以經,這個經字本身就是織布機上直而長的線。

  「从彳巠聲」的徑,「步道也」。指直的小路,我這裡引到晏殊的《踏莎行》:「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下面我忘了怎麼唱。說到小徑,直而長的小路。

  第四個(涇),「从水巠聲」,段註它引《釋名》:「直波曰涇」。又引到《莊子》:「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這是出自哪一篇,有同學知道嗎?

  學生:《秋水》。

  教授:《秋水》,真好,有同學知道。「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這是《秋水篇》,引到這個涇流,涇就指的是直波,直而長的河流。

  下一個「陘」,是直而長的隘道,狹窄的隘道。

  當然我們這裡引的只有這,从巠得聲,舉的例只舉了四個,二、三、四、五這四個。同學們,我也鼓勵同學們自己可以再增加、增廣。接下來看下一個,第十五:

  學生讀誦:凡从悤得聲之字,多有中空通透之義。(段玉裁說)(段註「鏓」下曰:「囪者多孔。蔥者空中。聰者耳順。義皆相類。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者如此。」)

  1、悤,《說文》:「多遽悤悤也。从囪从心,囪亦聲。」段註:「从囪从心者,謂孔隙旣多而心亂也。故其字入囪部會意。」按:悤指忙迫急遽的事,常使心慌意亂。悤从囪从心,囪是古代木構的窗戶,中空有孔,多格通透。

  2、鏓,《說文》:「鎗鏓也。从金。悤聲。一曰大鑿中木也。」按:鐘是中空的,撞之發出「鎗鏓」之聲。

  3、蔥,《說文》:「菜也。从艸,悤聲。」按:蔥者中空。

  4、聰,《說文》:「察也。从耳悤聲。」按:悤有通透義,聰是耳朵聽到,能夠通達明察。

  教授:之所以要求同學們圈點《說文》、《段注》,一而再、再而三的圈點,像我們這裡引到好多條的段註,這都是在你圈點的時候你能看到,你需要用一本筆記本,像這一類的你就把它摘錄抄在一起,你會發現段玉裁在《說文》裡面創出很多關於對《說文》的理解,他研究《說文》的看法。所以我們這裡引了很多條段玉裁在註《說文》的時候,提到的凡從某聲,皆有某義。剛才第十五條讀過之後,同學們理解嗎?有不理解的提出來。

  學生:有第十三條不理解的,可以嗎?「于」字的聲音多有大義。于指的是氣之舒于,就是把氣呼出來,從哪裡得到大的含義?

  教授:舒有平展,氣之舒有平展、展開,有大的意思。

  學生:老師,請問一下,第十五條那個「囱」,有時念窗戶的「ㄔㄨㄤ」,有時候念捲舌音。

  教授:第幾條?

  學生:第十五條,在八十七頁。就是古時候沒有舌上音,所以有些是念「ㄘㄨㄥ」,有些念ㄔㄨㄤ。現在的話都是分得那麼清楚,就是說像北方它的捲舌音,南方就一般捲舌音都會念不出來,都會念錯,老師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來分別那個字是有捲舌音跟沒有捲舌音?

  教授:我還沒有真正弄明白妳問的問題。

  學生:就是古時候它都是沒有舌上音。

  教授:是,沒有舌上音。

  學生:對,沒有舌上音。可是現在這個標準的國語都有舌上音,像學生就有個困難,學舌上音,因為我是南方人,所以舌上音跟沒有舌上音是分不清楚,有沒有辦法把它分清楚?

  教授:妳說南方的人,如何把捲舌跟不捲舌能夠讀得清楚?

  學生:就是說那個字,有時候為什麼有些字它就要是念捲舌音?可是南方就認不出來哪個字要捲舌,哪個字不需要捲舌,就變成有這個困難。

  教授:我本身就往往把捲舌音讀錯,原因我是福建地方的人,因此對於捲舌音我們非常困難,而努力的學也學不好,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妳這個問題,讓我們慢慢再好好想想。反過來說,錢大昕他發現「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簡單說就是古無舌上音,就是我們現在說古代沒有捲舌音。反過來說,現代捲舌音,古代都應該讀成南方人讀的平舌音,明白嗎?南方人因為從來不會捲舌,你現在忽然要他捲,他就捲得亂七八糟,捲不好。

  這也就反過來證明南方,大江以南多多少少都保有古音,尤其閩南和客家保留中原古音最多。你叫閩南人、叫客家人一定要他學這個捲舌的聲音,那很簡單有個辦法我想起,你讓他要碰到說捲舌音的時候,拿個橄欖讓他含,橄欖讓他含在嘴裡面,他就捲了。這是反過來證明南方保有中原古音,大江以南多多少少都保有,而保有最多的是這兩個地方。所以像這個地方,香港,原來就是廣州音,也是廣東話,它也多多少少保有中原的古音。所以你如果要請香港地方的人,讓他說標準的北京話,恐怕不一定能說得標準,很有趣。接下來,我們讀下一個字。

  學生讀誦:凡从曾之字,皆有增益之義。(段玉裁說)(段註「埤」下曰:「凡从曾之字皆取加高之意。」)按:加高則為增益也。

  1、曾,《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ㄔㄨㄤ)聲。」段註:「至如曾祖,曾孫,取增益層絫之意。」

  2、增,《說文》:「益也。从土曾聲。」段註:「益者,饒也。會下曰。曾,益也。是可叚曾之。」

  3、層,《說文》:「重屋也。从尸曾聲。」段註:「引伸為凡重曡之偁。古亦假增為之。」

  4、竲,《說文》:「北地高樓無屋者。从立曾聲。」段註:「高樓上不為覆曰竲。《廣韻.蒸韻》:『竲,高皃。』」按:高有增加的意思。

  5、譄,《說文》:「加也。从言曾聲。」《廣韻.登韻》:「加言也。」有增益之義。

  6、贈,《說文》:「玩好相送也。从貝,曾聲。」按:古代貝為貨幣,以貝相送,有增益之義。

  教授:這也是在段註裡面,我們找出來從曾得聲的字,多有增益的意思。在第一個字「曾」,段註說「曾祖,曾孫」是取增益層絫之意,我們說曾祖父、曾孫。看下一個字,第十七:

  學生讀誦:凡从者得聲之字,皆有分別之義。(王國瑞說)(王國瑞《釋箸》曰:「凡从者諧聲之字,皆有分別之義。」)

  1、者,《說文》「別事詞也。从白(ㄌㄩˇ)聲。,古文旅字。」

  2、箸,《說文》:「飯攲(ㄐㄧ)也。从竹者聲。」按:箸用以分撥飯食,故有分別之義。

  3、署,《說文》:「部署也,各有所网屬也。从网,者聲。」段註:「部署猶處分。《急就篇》曰。分別部居不雜廁。」按:分別部署即離析之意。

  4、渚,《說文》:「渚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从水,者聲。《爾雅》曰:「小州曰渚。」段註:「召南傳曰。渚,小洲也。水岐成渚。」按:水岐成渚者,謂兩水分流,合之則成渚也,此亦有分別之意。

  5、緒,《說文》:「絲耑也。从糸,者聲。」段註:「抽絲者得緒而可引。」按:亂絲不可分,唯得其緒則可理而分之。此緒字亦取分別之意。

  6、陼,《說文》:「如渚者陼丘。水中高者也。」按:陼為水中之高者,此矗然別異之意,亦所以分別水也。

  7、諸,《說文》:「辯也。从言者聲。」段註:「凡舉其一。則其餘謂之諸以別之。」按:段註謂之諸以別之,是諸字亦取分別之意。

  教授:凡從者得聲,取分別之義。同學們也許很奇怪,第二個字「箸」,我們現在說箸,又稱它為什麼?筷子。筷子是用來夾菜,看我,夾,怎麼屬分別?底下按語說:箸用以分撥飯食,有分別之義。現在稱筷子,好像沒有聽人說,你到飯館裡面沒有聽人說,拿箸給我,有嗎?把筷子拿來,你會聽到。可是,在保有古音的閩南音「箸」,它不叫筷子,ㄉㄧ,ㄉㄧ(滴)。「箸」是舌上音,捲舌,閩南音沒有,ㄉㄧ,ㄧㄚˊ ㄉㄧ,拿筷子來,讀它為ㄉㄧ。香港話不知道這個「箸」怎麼讀?香港話有誰學得?讀什麼?

  學生:ㄈㄞˇ ㄐㄧˊ。

  教授:ㄈㄞˇ ㄐㄧ?

  學生:ㄈㄞˇ ㄐㄧˊ。

  教授:大聲一點。

  學生:ㄈㄞˇ ㄐㄧˊ。

  教授:跟筷子差不多嗎?

  學生:是。

  教授:它已經不再是古音了。有會客家話的朋友嗎?我知道是閩南音這個「箸」,它就讀ㄉㄧ。他一般講話裡面應用都不說筷子這個詞,都說ㄉㄧ,也就是我們「箸」這個字。看第十八例:

  學生讀誦:凡从少得聲之字,多有少義。(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四下》)

  1、少,《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段註:「不多則小。故古少、小互訓通用。」

  2、杪,《說文》:「木標末也。从木少聲。」段註:「《方言》曰:『杪,小也。』」按:木細枝謂之杪。

  3、玅(妙),《說文》:「急戾也。从弦省,少聲。」段註:「按,《類篇》曰:『精微也。』則為今之妙字。妙或作玅是也。」

  4、秒,《說文》:「禾芒也。从禾少聲。」段註:「禾芒曰秒。猶木末曰杪。」按:今用為時間單位,一秒鐘極其短暫。

  5、眇,《說文》:「一目小也。从目少,少亦聲。」段註:「按,眇訓小目。引伸為凡小之偁。」

  6、篎,《說文》:「小管謂之篎。」《釋樂》:「大管謂之簥(ㄐㄧㄠˋ)。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按:篎指小管的樂器。

  教授:從少得聲的字,我們舉出剛才念的這幾個字,多有少義。這是王念孫提出來的。接下來看第十九例:

  學生讀誦:凡从青得聲之字,多有美義。(張世南《遊宦紀聞》)

  1、青,《說文》:「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按:青是一種美好悅目的顏色。

  2、清,《說文》:「朖(ㄌㄤˇ)也。澂(ㄔㄥˊ)水之皃。从水。青聲。」按:《詩經.伐檀》:「河水清且漣猗。」按:河水清澈,十分美好。

  3、精,《說文》:「擇米也。从米青聲。」按:精選過的米為精。

  4、倩,《說文》:「人美字也。从人。靑聲。」按:《詩經.國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按:倩是對人的美稱。)

  5、綪,《說文》:「赤繒也。以莤染故謂之綪。从糸,靑聲。」(按:染過色的布匹為綪,染色則美也。)

  6、菁,《說文》:「韭華也。从艸,靑聲。」按:《詩經.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本指韭菜的花,引申指所有美好的事物。)

  教授:從青得聲的形聲字,多有美好之義。從水青聲,清澈的水當然有美好之義。從米青聲,《說文》是「擇米也」,精選過以後的米,稱它為「精」。「倩」是對人的美稱。我上次好像舉過,有同學帶來《中國聲韻學通論》沒有?沒有。在《聲韻學通論》的後面附有一封信,是季剛先生回覆林老師的一封信。一開頭:

  板書:景伊倩足下

  季剛先生給林老師回覆的一封信。先是林老師寫封信,請教《廣韻》裡面那些反切上下字的問題,季剛先生就回覆一封信,老師給學生寫信竟然這麼客氣。第一,從哪裡看出來?剛才我們讀的這個「倩」字,對人的美稱還用「倩」。再看一開始,我們說人的名與字。林老師的名,尹。

  板書:林尹

  字,景伊。晚輩、平輩不可以稱名,應該稱字。那名是誰可以稱?

  學生:父母。

  教授:父母、長輩以及老師、師長,可以直呼你的名。這是名(尹)是給長輩稱呼的,字(景伊)是給平輩、晚輩來稱呼的。你想季剛先生是林老師的老師,他對學生稱呼,第一個他很客氣,竟然稱他的字,景伊;不夠還加一個「倩」,不夠再用「足下」。「足下」我們說過,記得嗎?我這封信,我不敢直接呈給你,我先交給你下面幫你做事的人看過,如果他們覺得值得轉呈給你,再由他們轉給你,所以稱「足下」。明白嗎?這很客氣。你看,季剛先生對學生是這樣客氣,稱他的字,加一個倩,然後足下。

  板書:黃侃 季剛

  黃侃,他名是侃,字季剛。那做學生的要稱謂老師,可不可以學生稱他為侃?不可以倒過來,他可以倒過來稱你景伊;他本來可以稱你尹,他可以倒過來景伊。你可不可以倒過來,千萬不能倒過來,侃,不可以的。這是說長輩這樣稱呼你,表示他謙恭,你千萬不能反過來,這是要明白稱謂。

  季剛先生對學生,尤其像林老師是非常的愛護,把他叫到家裡來住在家裡兩年,耳提面命。林先生的學問最重要的基礎在那個時間,在季剛先生家裡兩年。我看過林老師《廣韻》,他抄錄季剛先生的批註,他把季剛先生《廣韻》的批註,他也拿一本《廣韻》照樣的抄錄,密密麻麻像蠅頭小楷,表示非常的用心,季剛先生是那樣用心對《廣韻》。季剛先生對《聲韻》的成就,也完全得力於《廣韻》。前面我只舉了這十九條,季剛先生說的凡形聲字之正例,聲如何?

  學生:必兼義。

  教授:勇敢的說,自信的說,「凡形聲字之正例,聲必兼義。」前面剛才我們讀過的這幾條是太炎先生的,一開始從半得聲,多有什麼意思?我們第一條,太炎先生說過,翻回來複習。形聲多兼會意是季剛先生二十一條例裡面,他說:「凡形聲字之正例必兼會意。」你看了第二次,不要再忘記。後面我們舉的例可多可少,舉的這些例,都是讓大家明白季剛先生這個條例,凡形聲字之正例,聲必兼義。而我們舉的例,除了第一條是太炎先生說的,第二條是焦循說的,十七條是王國瑞,十八是王念孫,十九是張世南,其他都是誰說的?

  學生:段玉裁。

  教授:段玉裁。所以同學們圈點《說文》的時候,段註有什麼發現,你把它記錄下來,然後以後可以整理,段註對《說文》的發現。

  翻過來看後面有個附註。附註裡面一、二、三,你看到第二,段玉裁說:「凡形聲字多兼會意。」這個「多」是有點含糊,那也就是說,段玉裁看出形聲字有些不兼會意。季剛先生就把它說得更清楚,他研究《說文》的二十一條例裡面,就說到:「凡形聲字之正例必兼會意。」正例以外有所謂變例,變例是什麼?我們說過,想一想。第一,我要同學們上來在那個鳥上打一下,那叫什麼?

  學生:以聲命名。

  教授:以聲命名,那種是聲不兼義的。還有什麼?

  學生:狀聲字。

  教授:狀聲字。呦呦來形容鹿鳴的聲音,像這種嚶嚶、呦呦這種狀聲字,它是無義可說。第三種還有:

  學生:外來語。

  教授:外來語,對了。現在還可以加一項,我不曉得應該叫它為什麼?像給力,像這應該叫什麼?網上的名稱。如果它也變成形聲字,它一定聲不兼義。所以不兼義的,所謂變例,那就是:第一個,以聲命名;第二,狀聲字;第三,外來語。所以那些少數的這種變例是聲不兼義。除了這些,其他的形聲字的正例,季剛先生說,聲必兼義。這給我們一個理解,我們讀《說文》,看到形聲字,你馬上要記得這個條例,除了那些變例,聲必兼義。

  再看到前面,剛才讀的前面,第一,段玉裁說:「聲與義同源」。字音跟字義是同源。第二,「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字義跟字音是關聯在一起的。第三,「凡从某聲皆有某義」。就像前面我們舉的那很多段玉裁的例子,凡从坙(ㄐㄧㄥ)聲,都訓直而長;凡从悤(ㄘㄨㄥ)聲,多有中空通透。這是凡从某聲皆有某義。第四,「凡从某聲多有某義」。那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形聲字有部分,少部分,像以聲命名,像狀聲字、外來語這一類不兼義,所以他就用一個多有某義,除了少數的那幾樣,他看出來形聲字絕大部分都是兼有字義。第五,「凡同聲多同義」。這個很容易理解,跟第一條的聲義同源是換個說法,跟三、四條也是一個意思。第六,「同聲之義必相近」。這個也是跟前面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這說明段玉裁留意到聲和義之間的關係。因此講文字學,如果對字音你不能理解,到形聲的時候就碰到了困難,尤其後面的轉注、假借。

  我們附註第一、第二,第三項說到無聲字多音,這個我們已經很詳細的說過。記得《說文》裡面有一個最清楚的例子,告訴我是哪一個字?你記得的:

  學生:丨。

  教授: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同樣的寫法,讀若:

  學生:囟。

  教授:引而下行:

  學生:讀若退。

  教授:退。這是無聲字多音,這是季剛先生提出來,這就解決了很多形聲字裡面無可解釋、無法解釋的問題,像那個「妃」,我們在前一節課說得很清楚。

  季剛先生他研究《說文》的二十一條例裡面,第五、第八、第十三,第五例他說:「凡形聲字無義可說的,除以聲命名之外。有可以假借說之。」這個我們也舉過例,像福祿壽的「祿」,大家記得嗎?

  學生:記得。

  教授:它應該是哪個ㄌㄨˋ?

  學生:梅花鹿的鹿。

  教授:梅花鹿的鹿。災禍的「禍」,它一邊應該從什麼聲符?

  學生:老虎。

  教授:老虎。這是假借。在造形聲字的時候,就有這種假借的情況出現。季剛先生二十一條例裡面的第八說到:「形聲字有與其所从之聲母聲韻畢異者,非形聲字之自失其例,乃無聲字多音之故。」這個明白嗎?應該很清楚。第十三條,「《說文》有一字讀若數字之音,此即無聲字多音之故。」這也非常清楚。同學們翻到三百九十三頁。剛才我們讀過季剛先生二十一條例第五、第八、第十三,這是說到無聲字多音。接下來,樹師妳讀一遍,林景伊(尹)先生。

  學生讀誦:林景伊(尹)先生:形聲字之音,或有與其偏旁之聲韻迥異者,此蓋無聲字多音之故也。無聲字者,即指事、象形、會意之字,或為意象,或為形象,或為意合,其形體無聲,由於造字者憑其當時之意識,取其義而定其聲者也。以文字非一時、一地、一人所造成,因造字者意識之不同,與方言之有異,故同一形體,每有不同之意識與不同之音讀,此無聲字之所以多音而且多異訓也。後人不明,見形聲字與其諧聲之偏旁聲韻迥異,而以為非聲,或輒改為會意,殊不知《說文》皀,彼及切,又讀若香,是皀為無聲字,有二音也。故鵖(ㄅㄧˋ)从皀(ㄅㄧˋ)聲,則為彼及切,郷从皀(ㄒㄧㄤ)聲,則為許良切,若無又讀之明文,則人於鵖郷二字同从皀者,必疑有非聲者矣。

  教授:這個例子我們在前面也說過。造字,我們的漢字是一個人造的嗎?

  學生:不是。

  教授:非一人、一時、一地。因此上次我們也說過:

  板書:丨

  同是這個字(丨),下上通的意思說是丨。這個字造出來了,讀ㄍㄨㄣˇ,是上下相通。由於我們中國幅員很廣大,雖然造出來了,可能別的地方的人還不知道已造了這個字,因此他也同樣造這個字(丨),他說,引而上行,讀若什麼?

  學生:囟。

  板書:囟

  教授:再有一種可能,前人造出了這兩個,一個讀ㄍㄨㄣˇ,一個讀ㄒㄧㄣˋ。後人經過時間不同,也許他不知道已經有這兩個字,他又造一個,引而下行,讀若什麼?

  學生:退。

  板書:退

  教授: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造出形符一樣,讀音和字義不同,這就是無聲字多音的緣故。所以上次我們說,舉的那個例(妃):

  板書:妃

  段玉裁他認為:

  板書:己非聲

  他說各本有聲字,他說今刪。把這個聲字刪掉,因為他不明白「己」跟「妃」這兩個字之間,聲母與聲子的聲韻是毫無關係。上次你還記得嗎?己和妃,古音讀若ㄆㄟˋ,聲、韻都毫無關係,這有違背形聲字造字的原則。形聲字造字的原則是什麼?是用它(己)來注音,因此造出來的聲子(妃),它應該跟聲母字音一樣,縱然由於時間的關係,字音會有變化。再怎麼變,離不開兩個原則:要麼聲變,韻保存一樣;要麼韻變,聲還一樣。所以,形聲字聲母和聲子之間一定有這三個關係裡面的一個,第一個同音,第二個雙聲,第三個疊韻。形聲字的聲母與聲子之間一定要有剛才說的這三個條件的一個,這是形聲字造字的原則。現在這個妃字,段玉裁看不出它與聲母之間聲韻有何相同的地方,他就認為有違背形聲字造字的原則,所以他認為「各本有聲字,今刪」,把它刪了。我們也說明白,這個字它有可能另外一個字形相同,讀ㄐㄧˇ的,由它(己)衍生下來的:

  板書:記,紀……

  像這樣就合乎形聲字造字的原則,對嗎?

  板書:己ㄆㄟˋ→妃 配

  跟這個情況(丨)是完全一樣。無聲字有多音,這個情況我們了解了。這兩個字形相同,由於造字時、地、人的不同,造出兩個字形一樣,字音不同,衍生的形聲字像記、像紀,它跟它(己ㄐㄧˇ)同音;由它(己ㄆㄟˋ)衍生的形聲字妃、配,跟它(己ㄆㄟˋ)同音。後來,聲母,這一個(己ㄆㄟˋ)由於久不用,被後人遺失了,因此看到這群字(妃、配…),怎麼會跟它(己ㄐㄧˇ)完全不同(字音),明白嗎?徹底弄明白。所以段玉裁才覺得這個妃字,這個己非聲,他認為這個聲是多餘的,就把它刪了。由於當時還沒有這種無聲字多音的概念;誰提出來無聲字多音?黃季剛先生提出來。段玉裁來不及跟黃季剛先生交朋友,所以他當時不明白這種無聲字多音。因此,不得已他認為「妃」這個字違背形聲字造字的原則,所以把那個聲字,他把它刪掉。以上我們講的是形聲字,接下來同學們翻到轉注。

  學生讀誦:轉注。

  《說文解字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類一首」是指文字的聲韻屬於同一語基(包括雙聲,疊韻與同音),「同意相受」是說文字的意義相同,可以互相容受。所以「轉注」就是「語基相同,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的文字間之轉相注釋。」例如:「考老」,論聲韻,是疊韻;論意義,《說文》:「老,考也。」「考,老也。」兩者也相同:論形體,卻不相同。因此,考老之間的轉相注釋,便是轉注了。

  文字不是一人一時一地所造,可是各種文字用以記錄語言的功能則一。因此,同一意義的語言,甲地造的字可能與乙地造的字不同;早先用的字可能與後來用的字不同。這些在不同的空間與時間造出的語根相同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的文字,在某時某地都已普遍使用,既不能取消某一形體的文字,於是就用轉注的方法溝通它。例如:宋丁度《集韻》:「吳人呼父曰爸。」父與爸,意義相同;聲音上也是雙聲(古無輕唇音,故父為輕唇而讀作重唇,與爸雙聲。),可是形體不同。於是用「父,爸也;爸,父也。」去轉相注釋,以為溝通。又如:章太炎先生《新方言》:「今人言『的』,在語中者,『的』即『之』字。」「的」與「之」,用作介詞,意義相同;在聲音上,是雙聲字(古無舌上音,古「之」為正齒近於舌上而讀作舌頭音,與「的」雙聲),可是形體不同。於是用「之,的也;的,之也。」去轉相注釋,以為溝通。這些古今南北音同、義同、形不同的文字,互相注釋,都算轉注;轉注的功用,正是用來溝通古今南北文字的重複。

  互訓與轉注是不同的,互訓是廣義的轉注。他們的區別在於:互訓是「異字同義」;轉注於「異字同義」之外,還要在聲音方面「同一語根」。在例字中會舉例說明。總之,轉注是「音近、義同、形異」,諸字之間的轉相注釋。它的功用,在溝通因時間、空間不同,導致所造形體不同的文字。

  教授:讀完了之後,同學們對轉注的概念弄清楚沒有?很高興,清楚了。原來轉注,我們一開始說文字四體二用,四體指前面說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的方法;二用,轉注、假借,是運用文字的方法。我們剛才讀過的這段說解,就說明文字因時、地、人的不同,可以造出形體不同而字音、字義一樣的兩個文字。因此這兩個文字,譬如古今,古代造的「之」,之乎者也的「之」,現在用的「的」,你現在又不可能把以前的之乎者也的「之」把它廢棄掉,那你要說明「之」與「的」,那就用轉注的方法說,「之,的也;的,之也。」這是章太炎先生《新方言》裡面說的,「之」就是介詞裡面我們現在的「的」。他還舉了一個例,《集韻》裡面說:「吳人呼父曰爸」。這是在丁度的《集韻》裡面我們看到的。吳這個地方稱他的父親叫爸,爸與父意思是一樣,聲音又是雙聲。你說父跟爸怎麼會是雙聲?我們都已經說過很多次,輕唇的「父」古音應該讀重唇的「爸」。所以它聲韻上又是雙聲,字形不同,一個寫成父,一個寫成爸,我們要溝通這兩個字,「父,爸也;爸,父也。」清楚嗎?這是轉注。因造字的時、地、人不同,造出這兩個字,字形不同,字音、字義相同,我們把它溝通起來,「父,爸也;爸,父也。」凱蒂,請妳說一次這個意思好嗎?

  學生:學生的了解就是,轉注就是不同的地方造成不同的字,來說同一個事物。譬如說爸爸和父親,他們兩個人遇到一起的時候,就說我的爸爸或者什麼,就用兩個字來解釋,相互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

  教授:很好,相互解釋,互相注釋,父就是爸,爸就是父,「父,爸也;爸,父也。」互相的轉相解釋、轉相注釋,所以叫轉注。

  轉注跟互訓是有差別的。互訓,譬如《爾雅》裡面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這一群字都是始的意思,

  板書: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 始

  《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這一群字都是開始這個始的意思,這叫互訓。它不管這裡面彼此聲韻的關係,這種稱之為互訓。而轉注,我們說,剛才我們看到例子,「考,老也;老,考也。」

  板書:考老也 老考也 之的也 的之也 父爸也 爸父也

  轉注,「考,老也;老,考也。」在《說文》裡面,《說文.序》許慎舉的例。《集韻》裡面說,「吳人呼父曰爸。」那麼可以說是「父,爸也;爸,父也。」太炎先生的《新方言》說道,以前人用的「之」,這連接詞,就是現在人用的「的」,「之,的也;的,之也。」

  你分析一下考與老,之與的,父與爸,在聲韻上一定是有剛才說的這三個元素的一個,要麼同音,要麼雙聲,要麼疊韻,這才能夠算是轉注。所以像《爾雅.釋詁》這個互訓,我們只能說它是廣義的轉注。轉注是兩個字之間互相注釋,它這個有的有聲韻關係,有的沒有聲韻關係,我們稱它為互訓,所以我們說互訓是廣義的轉注。所以說轉注,你稱它這兩個之間是轉注,那要證明這兩字之間要麼同音、要麼雙聲、要麼疊韻,一定要有聲韻關係,才能稱之為轉注。我沒有聽清楚,再大聲一點好嗎?

  學生:老師,想請教這些轉注的字,因為由聲韻的關係,可以通假?

  教授:是,它意思一樣,考就是老的意思,父就是爸的意思,所以父等於爸,爸等於父,通假。轉注什麼?

  學生:轉注的注它是三點水,然後備註的註是一個言,這兩個字是不是也是轉注呢?

  教授:只要根據我們剛才這個原則,你可以自己要勇敢確定它是或者不是。

  接下來我們看幾個例子,同音的轉注。不,否。《說文》解釋這個「不」,「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否」,「不也。从口不,不亦聲。」分析它們兩個字的聲韻,聲紐都在幫紐,古韻都在一部。後面有個按語,ㄈ,它是輕唇。同學們翻開四十一聲類表,把這個「方」字找出來在哪一個紐,什麼紐?

  學生:非紐。

  教授:非紐,唇音裡面的非紐。在這個表,前面一個表,「發聲部位表」。「非」屬於什麼?唇音。它正聲是什麼?

  學生:幫滂並明。

  教授:幫滂並明。變聲非敷奉微,變聲是由正聲變出來的。所以我們按語說「古無輕唇音」,這個大家都一定很熟悉了。因此這個「否」雖然現在反切是在方九切,但是古聲它卻是在幫紐,是屬於重唇,因此這兩個字同聲同韻,也就是什麼?

  學生:同音。

  教授:同音。聲相同、韻相同,當然是同音。這是我們舉的同音轉注的一個例子:「不,否也;否,不也。」

  第二個例:諆和欺,看它的聲韻,它的反切同是去其切,當然它是同音。

  爻與殽,這兩個字,看它的反切,同是胡茅切,也當然是同音,這是同音轉注。

  下一個例,九、究、趜,分析它的反切,舉有、居又、居六,三個字都屬見紐,都在三部,同音轉注。

  再看下一個字,丩(ㄐㄧㄡ)。這個字我們講過幾次,糾,兩個字的反切,切語上字一樣都是居,切語下字雖不同,但都屬三部,因此這兩個字,丩與糾也是同音,可以轉注。所謂可以轉注,就是說「丩,糾也;糾,丩也」,轉相注釋,互相解釋,叫轉注。剩下的一些同音轉注,留給同學們自己看,有問題再提出來。

  現在看第二項「雙聲轉注」。依跟倚,《說文》就說「依,倚也。倚,依也。」分析它的反切,一個是於稀切,一個是於綺切,古聲同在影紐,韻一個十五部,一個十七部。韻不同,聲一樣,我們稱這兩個字叫雙聲,所以它可以轉注。《說文》就說:「依,倚也。倚,依也。」

  下一個例,訢(ㄒㄧㄣ)、喜、欯(ㄒㄧˋ)、欣,第一個跟第四個它是重文,重文表示除了字形不同,音義完全一樣,重文。第一和第二、第三,分析它的聲韻,古聲都是曉紐,韻有十三部、一部、十二部的不同,所以這三個字是雙聲,可以轉注。

  下一個字,讙(ㄏㄨㄢ)、譁(ㄏㄨㄚˊ),《說文》說「譁,讙也。讙,譁也。」分析它聲韻,韻部不一樣,一個是十四部,一個五部,可是聲紐卻是一樣,屬於雙聲,讙,譁。

  更、改也是雙聲。更,《說文》它說「改也」,「改,更也」,同屬見紐;韻,一個十部,一個一部。

  顛、頂,《說文》說「顛,頂也。頂,顛也。」聲都屬端紐;韻部,一個十二部,一個十一部,這兩個字顛、頂同屬雙聲。

  接下來我們看疊韻轉注。

  福、富、備這三個字,《說文》是說:「福,備也」。富,《說文》也說「備也」。意義一樣。聲韻方面,聲紐不同,而韻都在一部。更正一下,「富」和「福」剛才我說聲紐不同,更正過來,乍看一個方六切,一個方副切,方,古聲都在幫紐,反切上字都一樣,方。所以是雙聲這兩個字,韻都在一部,所以「福」和「富」這兩個字屬於同音的轉注。跟後面這個「備」,平祕切,分析它的聲紐在並紐,古韻在一部。這三個字古韻同在一部,這三個字疊韻,前兩個字更屬於同音,是可以轉注。

  下一個例,超、跳。超,《說文》說「跳也」。跳,《說文》:「蹶也」。分析這兩個字的聲韻,古聲一個是徹紐,一個是定紐,古韻同在二部,屬於疊韻,可以轉注。

  下一個例,爻、交。爻,《說文》說:「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交,《說文》說:「交脛也。从大,象交形。」這兩個字的聲韻問題,爻屬匣紐,交屬見紐,韻都在二部,所以,爻,交也,屬於疊韻的轉注。

  下一個考、老。《說文》:「考,老也。老,考也。」分析它聲韻,考是溪紐,三部;老,來紐,三部。聲不相同,韻都在同一部,是屬於疊韻的轉注。剩下幾個例子由同學們自己看。

  翻到互訓這裡,我們舉的例,就是剛才說的「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這是《爾雅.釋詁》這些字,我們把每一個字它們的反切查出來,再分析它聲韻的關係。權輿兩個字是雙音節衍聲複詞,無關「權」、「輿」這兩個字的本義,最早出自於《詩經.秦風》:「不承權輿。」《傳》說:「權輿,始也。」後面我們有個按語,「以上十二字,除權輿為複音詞外,其他十字中,首、俶古同音,與、胎雙聲;初、祖、落古疊韻;哉、基、胎古疊韻」。所以這些字裡面,你詳細分析,有的是雙聲,有的是疊韻。所以就全體來說,缺乏共同的聲韻關係,只能看作廣義的轉注,說它是互訓。

  後面我們又引了有《爾雅》:「儀、若、祥、淑」這些例子,我們也都把聲韻的關係列出來,分析它的聲紐和韻部,同學們可以細細的看。後面有個按語,以上十六字,在聲方面,祥淑古歸定紐;鮮省古歸心紐。這些由同學們自己去看,哪些是雙聲,哪些是疊韻。就全體這十六個字來說,它就缺乏共同的聲韻關係,所以我們也把它歸為廣義的轉注,也就是互訓。以上我們說的是介紹四體二用的轉注、假借裡面的轉注。告訴我一下,什麼是轉注?兩個字之間怎麼樣?

  學生:互相注釋。

  教授:要有聲、韻相同的關係,而意思一樣,可以互相注釋的,稱之為轉注。清楚了嗎?

  學生:清楚。

  教授:至於例字,同學們也可以詳細自己分析。好,我們今天課程到此為止。來,大家先唱歌,開始:「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明朝齊到校無先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