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十六集) 2015/8/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16
教授:大家翻到一百八十八頁,「卜」。同學妳念一遍:
學生讀誦:卜ㄅㄨˇ。(甲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卜就是占卜。甲文、金文和小篆略同,像占卜時,龜甲受灼燒所呈現出縱橫的紋理。
備註:《說文》:「灼剝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
典籍所見:(1)占卜。《左傳.僖公四年》:「卜之不吉。」(2)預料。《史記.孫子吳起傳》:「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3)選擇。《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
常用詞:卜辭,占卜,卜卦。
教授:殷人尚卜,用龜殼獸骨。獸骨,尤其是肩胛骨,比較寬大,比較平整。
板書:
在龜殼的下面一面先鑽孔,一排一排的鑽孔,這孔沒有鑽透,上面留一層薄薄的膜。要占卜的時候再用火,在這個洞上面烤一下。烤了以後,原來剩下那層薄薄沒有透的膜,它就會爆裂開。爆裂開往往就形成這幾個樣子:
板書:
裂紋的樣子。這就是我們現在寫的這個卜字。它是個動詞,屬於指事字。下一個字,「爻」。讀一遍,「爻」:
學生讀誦:爻ㄧㄠˊ。(甲文)(金文①)(金文②)(小篆)(楷書)。爻本義是相互交錯。周易用作卦爻。甲文、金文和小篆,是線條交錯的形狀。
備註:《說文》:「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
板書:
教授:甲文、金文、小篆都是一樣的。在金文裡面有時候還多了一個筆畫:
板書:
本來是線條交錯的意思。《說文》,說「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所以《易經》每卦除了卦辭之外,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每一爻底下有個說解,我們稱它爻辭。我記得上次跟同學們說過,乾卦,六爻的爻辭,說過沒?
學生:說過。
教授:就是代表每一爻的意義,這是爻。所以《說文》說:「象《易》六爻頭交。」因為六十四卦,每一個卦都有六爻。接下來,同學們看「凶」:
學生讀誦:凶ㄒㄩㄥ。(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凶指兇惡之意。金文與小篆略同,外輪廓的「凵」,像掘地為坑陷;中間「乂」表示兇惡。
備註:《說文》:「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典籍所見:(1)兇惡。《書經.泰誓中》:「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2)災禍。《詩經.兔爰》:「我生之後,逢此百凶。」(3)恐懼。《國語.晉語》:「敵入而凶,救敗不暇。」
常用詞:趨吉避凶,逢凶化吉。
板書:
教授:金文、小篆都看出外面這一部分「凵」,像在地上挖個陷阱,一個坑洞;這個符號「乂」,代表這裡面是非常兇惡的,千萬不要掉進去。這個凶字,一直演變到我們的隸書、楷書,都是一樣。下一個字,是「毌」。讀一遍:
學生讀誦:毌ㄍㄨㄢ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毌指貫穿,就是現在常用的「貫」字。甲文、金文毌字,像物被從中貫穿。小篆是從甲文、金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穿物持之也。從一橫貫,象寶貨之形。段注:「古貫穿用此字。今貫行而毌廢矣。」按:貫本指一貫錢貝,後被借為毌穿的「毌」,假借字行而「毌」字罕用。
典籍所見:(1)古時穿錢的繩索。《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2)原籍、世居的地方。《漢書.元帝紀》:「惟德淺薄,不足以充入舊貫之居。」按:由貫穿之義引申為籍貫,子子孫孫代代相傳,著於簿籍,譜系井然,有貫穿之義。(3)穿通、通達。《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4)連接、連續。《荀子.王霸》:「若夫貫日而治詳。」(5)習慣,通「慣」。《孟子.滕文公下》:「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
常用詞:融會貫通,全神貫注。
教授:看看甲文、金文,像物被從中貫穿;小篆據甲文、金文漸漸演變,它就橫過來寫,這是貫字。《說文》說「從一橫貫」,這個一不是數目的一,指這個符號橫貫,他這是根據小篆做說解。「象寶貨之形」,寶貨就是錢幣,貫穿起來一串。段注說:古貫穿字就應該用的這個毌字。後來假借一貫錢貝,底下加一個貝字這個貫為貫穿,假借字通行以後,本字「毌」就很少用了。
典籍所見裡面我們引到第二,說到你的祖籍,你的籍貫,為什麼用這個貫字。籍貫應是由貫穿這個意思引申,因為你世居住的那個地方,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相傳住在這裡,所以有連貫、貫穿的意思。同學們看過家譜、族譜沒有?真好。族譜它是把一世祖,然後傳下的第二世,用個線連貫起來:
板書:
上次我們說過:
板書:雷公
記得嗎?假如他是一世祖,這個雷家的一世祖雷公,他如果有兩個兒子,在他這個族譜裡面,那就:
板書:子一
子一,雷子一號。
板書:子二
雷子二號。這個雷子,第一個哥哥,這是弟弟。哥哥底下如果有四個,那就是雷孫一、二、三、四。這也是雷孫一、二。這樣一直畫下來,每一個都不遺漏。一世、二世、三世,再下來:
板書:
一世、二世、三世,這就是四世。
板書: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同學們會問,為什麼這個雷孫,這幾個不畫下來?他沒有後代,就沒有了。從這個表看,雷公的第一個兒子,還有他的長孫,他最興旺,有這麼一大串,其他的他就沒有後代。這個都很清楚看出來,某一支,某一系。大約一代,到第二代,到第三代,每一代之間:
板書:世
世界的世,幾年?
學生:三十年。
教授:三十年為一世,是大約。一代一代,大約三十年。我的族譜現在有這麼厚一大本。族譜記載,我是福建永春,第一代祖到我是第十九代。十九代,二三得六,大概六百年左右,那也就是明朝那個時代,我們的祖先從外地來到福建永春。族譜,原來的規定,每隔五十年要重修一次。你看這裡到這了,五十年以後差不多又有兩代了,底下又有一大串。所以要重新增修,每隔五十年增修一次,這是一般的族譜。
我們說的這個貫字,說到你的籍貫,你世居在那個地方,你的族譜裡面是這樣的把你貫穿起來。所以族譜,在我們家鄉,修族譜是一件大事,我們本宗族的一個很大、很重要、很慎重的一件事。有這個族譜,它都記載得很清楚。這個雷孫他是澳洲某某大學畢業,它都給你寫上去。你後來做了什麼事情,重要的都給你寫上去。譬如我的祖父,族譜就記載,他當時呼籲興辦小學,原來只有私塾,族譜就記了。我祖父名下他呼籲奔走興辦小學,後來我得他的福蔭,我就在那個小學讀的一年級、二年級。
所以說族譜原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修族譜。那你想,你一看到族譜,你祖父做的那件事是清清楚楚記下來,而且它還要傳之久遠,傳之永遠。那你心裡想,我敢做壞事嗎?做壞事也給你記上去。不要以為光做好事記,做壞事也把你記上去,你不敢做壞事。不但不敢做壞事,你還會隨時警惕自己要做好事,要光耀門楣,這是族譜的作用。如果這裡面,雷孫裡面的某一代,他膽敢做一件違背人倫的事,怎麼處置你知道嗎?
板書:族革
族革,革命的革,就把你從我們這本宗族把你開除,你的子孫永不得再入這個宗譜,叫族革。這說到這個貫字使我想起籍貫原來是這樣說法,明白人家要記載你的籍貫是哪裡。我們看下一個字,「于」。
學生讀誦:于ㄩ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于指氣平舒。
備註:《說文》:「於也。象氣之舒于。从丂,从一。一者,其氣平也。」按:「从一」的一,不是數目的一,而是指事符號。段注:「氣出而平。則舒于矣。」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于本義為迂曲,「二」像徑直,「丨」像迂曲,以「二」之直,見「丨」之曲也。(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ㄑㄩㄥˊ)煢僕夫,于彼冀方。」(2)取。《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ㄉㄨㄟˋ)。」(3)在。同「於」。《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4)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5)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常用詞:于是,于今。
教授:《說文》告訴我們說,這個字「象氣之舒于」,就是氣平舒的意思。這是指事的符號,指事的文字。看下一個字,「豸」:
學生讀誦:豸ㄓˋ。(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豸指獸伺機捕食的形態。甲文、金文和小篆略同,橫視之,像獸張著大口,長脊弓身,欲要捕獵的形態。
備註:《說文》:「獸長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段注:「凡獸欲有所伺殺,則行步詳宩,其脊若加長。豸豸然,長皃。文象其形也。」
典籍所見:(1)辦法。《左傳.宣公十七年》:「使郤(ㄒㄧˋ)逞其志,庶有豸乎!」
教授:這個字你橫過來看,像老虎、獅子這些獸,牠那種弓身而慢慢往前走準備捕獵的樣子。那你說,這是象形嗎?不是。這是指牠伺機捕獵那個樣子,並不是畫的某一種實際上的獸。所以《說文》說:「獸長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昨天晚上在我住的地方,鄰居養的一隻很漂亮的貓,我就看牠那樣往前,把身體放低,一個腳往前伸,再另外一個慢慢的往前走。我想,牠大概看到牠要捕獵的,可能是些小蟲什麼的,就是這個「豸」。接下來,下一個字:
學生讀誦:丮ㄐㄧˇ或ㄐㄧˊ。(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丮指以手持物。
備註:《說文》:「持也。象手有所丮據也。」段注:「外象拳握形。」
丮是部首字,凡由丮組成的字,多有執持的意思,如:孰等。
教授:段注說,「外象拳握」,這指的是小篆。如果看到甲文、金文就更清楚,是人手。這是「丮」這個字。小篆就變化比較大了,然後到了我們隸楷,變化就更大。看下一個字,「囗」:
學生讀誦:囗ㄨㄟˊ。(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囗指範圍。囗是周「圍」,「圍」繞的本字,而圍是假借字。
備註:《說文》:「回也。象回帀之形。」段注:「回,轉也。按,『圍繞』、『周圍』字當用此。圍行而囗廢矣。」
囗是個部首字,凡由囗組成的字,多與範圍有關,如:圃、囚、困等。
教授:這個字很容易理解。
板書:
囗,一個範圍。
板書:
旁邊是戈,兵器。這個部落,它擁有這塊土地,派他的戰士經常在外面巡守。後來,這個部落可能種種原因,也許是文化的原因,也許是武力的原因,把附近的小部落又統統團結起來,變成一個大的範圍:
板書:
看看,現在看得出來嗎?
板書:國
國家的國。本來裡面這部分,我們現在寫成:
板書:或
實際上是由這個(戈)變來的,就是本身、本義就是國家的「國」,「或」原來就是「國」。然後,剛才我們說,可能由於他們這個部落文化高,或者武力強,把周圍的小部落又拼合成一個更大的(國);或,這本來是小小一個國。上次我們說過這個字:
板書:
記得嗎?這是什麼字?
學生:衛。
教授:保衛的衛。當中這塊土地,四周有戰士在這裡巡守。你說老師你上次畫的,好像裡面不是填實?金文裡面有填實的。你可能還要問,老師,上次這個腳丫子,這個向這邊,這個是向下,怎麼現在向上?因為他在這裡巡守,可以走來走去,不一定是往哪一個方向。這是我們現在寫的:
板書:衛
衛。我還記得上次跟同學們說到這個字:
板書:
記得嗎?
學生:記得。
教授:彳亍。古無舌上音,該讀舌頭音,就是閩南語裡面的什麼字?
學生:踢投(玩)。
教授:踢投。這是彳亍,左邊的腳印(彳),右邊的腳印(亍),慢慢小步的走,踢投。接下來看下一個字,「皀」:
學生讀誦:皀ㄅㄧˇ。(甲文)(小篆)(楷書)。皀像嘉穀在裹中形。
備註:《說文》:「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又讀若香。」按:《說文》「郷」下曰:「从,皀聲。」郷:許良切,十部。皀:方力切,七部。兩者聲韻毫無關係,而郷用「皀」為聲符,是因為無聲字多音。
教授:這個字,我要同學們自己想想,看你看懂嗎?第一個從甲文到小篆,我們看出筆畫的變化,《說文》解釋:「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後面又說,「或說皀,一粒也。又讀若香。」讀完這個,同學們再看按語,我主要是要讓同學們看這個按語,看你看得懂嗎?不甚明白是吧?這說無聲字有時不止一個字音。無聲字指哪些?象形、指事、會意,這三樣不帶聲符的字,我們叫它無聲字。這些無聲字有些不止一個讀音,這是黃季剛先生很重要的一個發現。原因,文字我們一再說過,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地方,也不是同一個時間所造成的。
板書:皀
皀,許慎告訴我們「穀之馨香」,這是這個字形,然後他說「又讀若香」,本身讀作什麼?
學生:比。
教授:比。我們書上有注音,看到嗎?根據反切,這個注音標出來,「皀」這個字本身讀比。許慎又標明「又讀若香」,表示這個字同樣的寫法,有讀為比的,有讀為香的。所以故鄉的鄉,從這個皀聲,它之所以讀為故鄉這個鄉,鄉下這個鄉,因為它有另外一個音,「又讀若香」,當作鄉下這個鄉的注音符號。所以故鄉的鄉讀香,它不讀《說文》標的這個比,它讀香。這是無聲字多音,原因是在造字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以有這種現象。同樣一個字形,北方的人讀為比,南方的人讀為香;或者古時候讀為比,現代人讀為香。並不是它的變化,而是造字的人互相不知道,所以有這種多音的現象。至於無聲字多音,我們留到形聲字再詳細的說。看下一個字,「丨」:
學生讀誦:丨ㄍㄨㄣ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丨是豎的筆畫。
備註:《說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退。」段注:「可上可下。故曰下上通。」
造字非一時一地一人,可以是北方人造「丨」,讀它為「ㄍㄨㄣˇ」,南方人不知北方已造「丨」字,另造「丨」字從上往下寫,讀若「ㄊㄨㄟˋ」,也可以是後代人,不知已造下上通的「丨」(ㄍㄨㄣˇ)和引而下行的「丨」(ㄊㄨㄟˋ),便又另造從下往上寫的「丨」(ㄒㄧㄣˋ),因此,同是「丨」這個筆畫,由於造字的時、地、人不同,會造成字形相同,而字音、字義不同,這就是黃季剛先生所說「無聲字多音」的緣故。
教授:這一段說明,同學們清楚嗎?要確實弄清楚。我相信你們已經相當清楚,造字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以會有這種現象。丨這個字在《說文》就有三個讀音:一個是「ㄍㄨㄣˇ」,一個是讀「ㄒㄧㄣˋ」,一個讀「ㄊㄨㄟˋ」。造成的原因,就剛才我們說的,造字人、地、時的不同。下一個字,「丂」:
學生讀誦:丂ㄎㄠˇ。(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丂氣舒出不暢有所阻礙的狀態。甲文、金文和小篆丂字的「ㄅ」,像氣欲舒出。「ㄅ」上,有「一」,像氣受阻,不能徑達。《說文》中的「以為」是說假借為于字,又假借為巧字。
備註:《說文》:「氣欲舒出。ㄅ上礙於一也。丂,古文以為于字,又以為巧字。」
教授:指事字本來就是抽象的符號,因此你不能要求它怎麼不太像,它不是象形。這裡附帶說明的一個,《說文》裡面說到「以為」說的是假借,這裡說「以為于字」,是丂這個字借為于;「又以為巧字」,又借為巧字。下一個字,「夊」:
學生讀誦:夊ㄙㄨㄟ。(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夊指人緩步走路。
備註:《說文》:「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是倒「」(止),是行走之意。(引備一說)
教授:甲文、金文,我們很清楚看到是腳印,到小篆變化,看不出腳印的意思。《說文》許慎說「行遲曳夊夊」,這是指走路緩步走的樣子。所以它是一種形容詞,「曳夊夊」,緩步的樣子。要不然同學會奇怪,同樣腳印正的反的,為什麼一個是指事,一個是象形?因為這裡以詞性來分別,它是一種形容詞。看下一個字,「丩」。
學生讀誦:丩ㄐㄧㄡ。(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丩像瓜藤彎曲相糾纏之形。甲文、金文和小篆丩字略同,像瓜瓠的藤蔓,相互纏繞,牽縛上引之形。
備註:《說文》:「相糾繚也。一曰瓜瓠結丩起。」段注:「一曰瓜瓠結丩起。謂瓜瓠之藤緣物纏結而上。如詩言:『南有樛木,甘瓠纍之。』象交結之形。」
丩是部首字,凡從丩得聲之字多有曲意,如:糾等。
教授:金文這個丩,因為它上下連起來,看不出像甲文那麼清楚,互相糾纏的樣子。實際上是它筆畫因為刻的時候,也許不容易做到像甲文那樣。所以,甲文、金文、小篆這三個字形都告訴我們,丩這個字是相互糾纏的意思。所以《說文》說:「相糾繚也。一曰」,他是說「一說像瓜瓠結丩起」,藤蔓沿著東西盤繞上去,這是丩這個本義。下一個字,「予」:
學生讀誦:予ㄩˇ。(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予指賜予、給予的意思。甲文與小篆同,像以手推物與人之狀。
備註:《說文》:「推予也。象相予之形。」段注:「象以手推物付之。」
典籍所見:(1)我。同「余」。《論語.述而》:「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2)給。通「與」。《詩經.小雅.采菽》:「彼交匪紓,天子所予。」(3)贊許。《管子.宙合》:「主盛處賢,而自予雄也。」
常用詞:贈予,授予,准予,寄予厚望。
教授:甲文、金文與小篆大略相同,是一種抽象的指事字。《說文》說:「象相予之形」;段注說:「象以手推物付之」,推物給予的意思。接下來,「乃」:
學生讀誦:乃ㄋㄞˇ。(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乃像氣不能直出之狀。甲文、金文和小篆像氣上出時不能直伸,遂用屈曲抽象的線條,以見氣之難出。
備註:《說文》:「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段注:「象氣之出難也。氣出不能直遂。」
典籍所見:(1)是。《史記.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2)然後、於是。《史記.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3)卻。《漢書.吳王劉濞(ㄅㄧˋ)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4)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5)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教授:這個指事字,是像氣不能直舒,所以用彎曲的線條來表示。《說文》是說:「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段注說:「象氣之出難也。氣出不能直遂。」所以用彎曲這個線條來表現。下一個字,「西」:
學生讀誦:西ㄒㄧ。(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西本義指鳥在巢中棲息。甲文、金文像鳥巢的樣子,小篆在其上多加鳥字的省寫,日既西落,鳥已歸巢,故本義指鳥在巢中棲息。後因鳥棲息時,日已西落,便借西為東西的「西」,西為借義所專,故另製「從木,妻聲」的「棲」,以還其本義。
備註:《說文》:「鳥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為東西之西。卥,古文西。卤,籒文西。」段注:「古本無東西之西,寄託於鳥在巢上之西字為之,後人習焉不察,用其借義而廢其本義,乃不知西之本訓鳥在巢。」《說文》古文寫作「卥」,籀文作「卤」,與甲文、金文字形相近,古文字學者有以為,與囟(ㄒㄧㄣˋ)為同一字。(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西方。《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西出陽關無故人。」
常用詞:西方,西藏,中西合璧。
教授:看到甲文、金文畫的是鳥巢,同學們看過鳥巢嗎?鳥巢不會有兩個相同的,雖然不規則,但是像甲文、金文,我們可以看出它就是鳥巢。到小篆:
板書:
鳥巢,再加省寫這個鳥字,表示鳥在巢上。日在西而鳥棲,所以這裡我們又看到兩個字,「以為」:
板書:以為東西之西
「以為東西之西」,剛才我們說「以為」是什麼意思?假借。本義是鳥在巢上:
板書:棲
棲息的棲,本義。大家想想,方向的東西南北的西要怎麼造?你用你的腦筋造一個字,這個西怎麼造?我還真想不出來。古人就用這個辦法,鳥在巢上是日落西方的時候,所以「以為」就是假借,假借這個「棲」為東西的西,方向的西。假借,借義行,本義就被忘了。大家看到這個字(西),你不會想起它的本義是鳥在巢上,你只記得它是東西的西。久借不還,它賴皮,它不還,所以不得已,想要再用到鳥休息的時候,只好造這個字(棲)。
《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同學們讀過嗎?沒有;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搖頭的同學把它找出來。「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王維送朋友的一首詩,後人以這首詩意作的琴曲「陽關三疊」。古琴曲裡面有個陽關曲,南音裡面有陽關三疊,不管是琴曲或者南音裡面的三疊,都是根據王維這首詩作的,是用來送別。所以琴曲裡面、陽關三疊裡面,都表現的是離愁別緒。琴曲:mi do re,mi do re,mi mi do re la so la,la so la,是嗎?這位同學會彈。陽關三疊裡面,我相信這個曲子(陽關三疊這個曲子)在南音裡面應該比琴曲的陽關曲要早,原因,蘇東坡有個記載。他說,「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東坡記載,他那時候聽到的三疊,總共分十個小節,那個音樂有十個小節,唱法他也記載,第一句不疊。
板書: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這一首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東坡聽到的陽關曲十個小節,他還說這四個句子唱的時候,第一句不疊,唱完接著就唱第二句;第二句唱三次,再唱第三句,也唱三次;第四句也唱三次,總共幾次?十節是嗎?十個小節。這東坡說的,他聽到的陽關曲是這樣的十小節。在南音裡面,它只用器樂演奏,琵琶、尺八、三弦、二弦,加個拍板,只用器樂演奏,它也有十個小節。到了最後三疊的時候,節奏是非常的快,快到我用嘴巴哼都來不及,非常快。不知道這個曲的人,聽到這種很快的節奏,還以為是一首很快樂的音樂。實際上是非常的悽切,那麼快的節奏。所以在南音裡面的「陽關三疊」,尤其後面這三疊,尾聲特別的令人悽然淚下。音樂真能感人,你一聽就知道。我們說文學能感人,音樂真能感人。鳥在巢上,變成唱歌了,陽關三疊。
接下來,我們看增體指事。是在已成文的初文上又另有所增,稱它為增體。第一個字,「旦」。讀一遍:
學生讀誦:變例指事。增體:旦ㄉㄢˋ。(甲文)(金文)(小篆)。旦太陽剛從地平面上升起,指天明。甲文、金文「旦」略同,上像日,下面的一塊像土地,表示太陽剛升起;小篆從甲文、金文演變而來,以一橫指示地平線。
備註:《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典籍所見:(1)天剛亮的時候。《文選.左思.蜀都賦》:「晨鳧旦至,候鴈銜蘆。」(2)白天。《文選.解嘲》:「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
常用詞:元旦,通宵達旦。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金文、小篆,你最喜歡哪一個?告訴我哪一個你最喜歡?大家意見不一樣。指的是天明,一天開始,太陽剛剛升起。《說文》說:「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可見這個「一」絕不是一二三的一,它是代表地面,地平面的一個符號。一年開始叫什麼?
學生:元旦。
教授:元旦。也是從這個旦引申。接下來看,「回」:
學生讀誦:回ㄏㄨㄟˊ。(金文)(小篆)。回像回轉之形。
備註:《說文》:「轉也。从囗,中象回轉形。」段注:「中當作囗。外為大囗。內為小囗。皆回轉之形也。」
典籍所見:(1)改變。《漢書.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2)謝絕、辭去。《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3)違背。《詩經.大雅》:「徐方不回,王曰還歸。」
常用詞:回頭是岸,回心轉意。
教授:段注裡面中當作(囗),這裡不是口,應該是「囗」的符號。外像大的囗,內像小的囗,它有回轉的意思。大家看下一個字,「立」:
學生讀誦:立ㄌㄧˋ。(甲文)(金文)(小篆)。立指站立。甲文、金文和小篆相同,都像正面的人站立之形,下面的一橫指地面。
備註:《說文》:「住也。从大立一之上。」
典籍所見:(1)直身站立。《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2)設置。《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3)樹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4)即刻。《史記.荊軻傳》:「劍堅,故不可立拔。」
立是部首字,凡由立組成的字,多有直立的意思,如:端、竦、靖等。
常用詞:成家立業,立身處世,立竿見影。
教授:這個字,甲文、金文特別容易認識,人正面站在地上,小篆也可以看出從甲文、金文演變過程。《說文》說「住也。从大立」,這裡說的「一」,其實不是成文的一二三的一,指地上、地面,是個指事的符號。所以我們說它是增體。大已經成文,是正立的人,增加這個不成文的,代表地面這一橫,是增體。下一個字,「曰」:
學生讀誦:曰ㄩㄝ。(甲文)(金文)(小篆)。曰指說話。甲文曰字,从口,上有一短橫,表示詞之自口出,金文與小篆,是從甲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詞也。从口乙」:
教授:它這裡寫成乙,實際上就是小篆「口」上面,那個一橫轉彎的一個符號。
學生讀誦:「象口氣出也。」段注:「人將發語。口上有氣。」
典籍所見:(1)說。《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稱為、叫做。《書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曰為部首字,凡由曰組成的字,都與言詞有關,如:曷、曶等。
教授:看甲文,下面是個口,上面增加了一個符號。金文增加這個符號,它右邊與口的筆畫連起。再演變到小篆,這個代表氣從口出的這個氣,在金文上面是一橫,在甲文也是一橫,小篆它就變成這麼一個拐彎,都代表說話的時候氣從口出。看下一個字,「欠」:
學生讀誦:欠ㄑㄧㄢˋ。(甲文)(小篆)。欠伸、打哈欠。甲文像人跪坐,張口欠伸的樣子。到了小篆,上像氣,下像人,像人打哈欠,氣從上出之形。
備註:《說文》:「張口氣悟也。象氣從人上出之形。」
典籍所見:(1)引口舒氣。《儀禮.士相見禮》:「君子欠伸。」(2)缺少。《三國演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欠是部首字,凡由欠組成的字,多與身體的動作有關,如:吹、歡、歇等。
常用詞:欠缺,欠身。
教授:同學們看甲文,下面是個人,看得出來嗎?下面。上面,看到這個人張大嘴巴在打哈欠。甲文再演變到小篆,上面就像雲氣的「氣」字。然後再演變到隸楷,就是我們現在寫的「欠」字。接下來看下一個字,「兮」:
學生讀誦:兮ㄒㄧ。(甲文)(金文)(小篆)。兮說話稍有停頓時所發之音。甲文、金文與小篆同,像氣上揚之形,詩詞中多作歌之餘聲。
備註:《說文》:「語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亏也。」段注:「越亏皆揚也。八象氣分而揚也。」
典籍所見:(1)表示感嘆的語氣。《詩經.唐風.綢繆》:「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又《楚辭.九歌》:「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2)表示讚歎、肯定的語氣。《詩經.鄭風.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教授:這個兮,本像氣上揚的樣子,在詩詞中多作歌之餘聲。看下一個字,「乎」:
學生讀誦:乎ㄏㄨ。(甲文)(金文)(小篆)。乎多用作句末語助詞。
備註:《說文》:「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段注:「象聲氣上升越揚之狀。」
典籍所見:(1)相當於「于」。《戰國策.燕策二》:「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2)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用於句尾,表示召喚的語氣。《論語.里仁》:「參乎!吾道一以貫之。」(4)用於句尾,表示推測的語氣。《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常用詞:之乎者也,出乎意料,異乎尋常。
教授:同學們看看這個「乎」,《說文》說:「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哪一部分像兮?對照前面講的這個字,看出來沒有?小篆是兮的上面加了一個線條,「象聲上越揚之形」。金文、甲文「兮」和「乎」,乎,可以看出,於甲文的「兮」、金文的「兮」多加了一個筆畫,所以《說文》它說「从兮」,然後增加那個筆畫「象聲上越揚之形」。這是兮字,之所以我們說它是「乎」,說它是增體的指事,因為它是從兮而來。而兮這個字它是從「丂」,然後再增「八」這個符號,像氣越亏的樣子,所謂增體。接下來看下一個字「甘」:
學生讀誦:甘ㄍㄢ。(甲文)(金文)(小篆)。甘指美味。甲文、金文和小篆,外像口形,中一橫,代表甘美的食物。
備註:《說文》:「美也。从口含一。」段注:「甘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典籍所見:(1)甜美的。《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2)美好。《左傳.昭公十一年》:「幣重而言甘。」(3)情願、自願。《詩經.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常用詞:同甘共苦,食不甘味,苦盡甘來。
教授:甲文、金文、小篆都很容易看出從口:
板書:
加了這個符號,這是什麼東西?巧克力,很甘美。看下一個字,「尹」:
學生讀誦:尹ㄧㄣˇ。(甲文)(金文)(小篆)。尹指手握權力而治理的意思。甲文、金文、小篆,像隻手獨握事權,表示統治的意思。
備註:《說文》:「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段注:「又為握。丿為事。」
典籍所見:(1)治理。《左傳.定公四年》:「以尹天下。」(2)舊時的官名。《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
板書:
教授:甲文看到這邊是已成文,紅的這一部分是增體的指事,它不是撇,代表手握權力,可以治理事務。下一個,「寸」:
學生讀誦:寸ㄘㄨㄣˋ。(金文)(小篆)。寸指寸口。金文、小篆寸字,从又,又為手,「一」指示手後一寸處,即寸口。
備註:《說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从又一。」(按:人手退後一寸的距離為寸口,一寸是十分,十寸是一尺。)
典籍所見:(1)形容極小、極短、極少。《史記.蘇秦傳》:「無有分寸之功,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2)量詞。《屈原.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常用詞:寸草春暉,方寸之地。
教授:大家看金文、小篆:
板書:
已成文的又,加一個未成文的符號,指的是寸口,手卻一寸,退後一寸那個位置,寸口。什麼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不好理解。這是出自於屈原一篇《卜居》。一開始說「屈原既放,行吟澤畔,形容枯槁」,然後他就找一個人叫鄭詹尹去占卜。占卜索問了好多事,最後鄭詹尹告訴屈原說,你問的這些事,我們來用占卜的方法是算不出來的。他比喻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龜策誠不能知此事」,你問的那些事,我們龜策無法回答你。什麼是尺有所短?尺這麼長,一尺,你用它來量小東西,好不好量?就是尺它的短處,用它來量小東西不能量。這個小東西要用小寸那麼短的量器來量,所以說寸有所長,明白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但望同學們也下載《屈原.卜居》,非常好的一篇文章,你看出這位民族詩人,他忠君愛國的情懷。下一個字,「亦」:
學生讀誦:亦ㄧˋ。(甲文)(金文)(小篆)。亦指臂腋。甲文、金文和小篆亦字,从大,大像正面站立的人,左右兩臂下各有一點,是指事符號,指出臂腋的位置。
備註:《說文》:「人之臂亦也。从大,象兩亦之形。」
典籍所見:(1)相當於「也」。《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按:亦,羊益切;也,羊者切。古同喻紐,雙聲,通假。(2)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3)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王亦不好士也。」
常用詞:亦步亦趨,亦復如是。
教授:這個字很容易理解,在站立的人用兩點指出臂腋的位置。這裡我們引到《論語》「左丘明恥之」,下一個字,同學她停頓了一下,她不知道應該讀丘還是應該讀某?那天我們也提過這個字,我現在要提出來更正一下。當時開吉師說是避諱,因為我印象裡面避諱一直認為是帝王避諱,所以對孔聖人的避諱,我說是對他的尊敬,實際上也是避諱。「丘」減筆,或者不讀它丘,讀它為某,實際上也是避諱,也就是對聖人的尊敬。就像帝王他們當朝的時候,他們的帝王,都要換一個字,那是避諱。那我們現在對自己祖先有時候也不能直接稱他的名諱,這也是避諱。接下來看下一個字,「豖」:
學生讀誦:豖ㄔㄨˋ。(甲文)(金文)(小篆)。豖豬兩足被綁,走路艱難的樣子。甲文金文和小篆豖字,「丶」是指事符號,是指豬二腳被綁的位置。
備註:《說文》:「豕絆足行豖豖也。从豕繫二足。」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金文豖字,像被閹割過的豬。(引備一說)
教授:《說文》說這個豖,我們看小篆,在豕腳下有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是指這個豬的腳被綁,走起路來很艱難的樣子。同學們會問,把牠的腳綁起來幹嘛?我也很懷疑,我也很奇怪,把牠綁起來幹嘛?難道是想看牠走路的怪樣嗎?一定不是。可能是有的豬很頑皮,亂跑,把牠的腳綁起來,牠跑不遠。是嗎?我實在也弄不清楚。這個字就是說,把豬的腳綁起,然後走起路來那個樣子。所以《說文》說:「豕絆足行豖豖也」。下一個字:「本」、「朱」、「末」,這三個連起來,我們前面都用過,這裡再讀一遍:
學生讀誦:本ㄅㄣˇ。(金文)(小篆)。本指樹木的根部。金文本字,下部三點畫,與小篆本下的一橫畫,是指事符號,指樹木的根部。
備註:《說文》:「木下曰本。」
典籍所見:(1)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2)草木的根幹。《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是以畝廣以平,則不喪本。」(3)本來、原來。《史記.高祖本紀》:「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
常用詞:追本溯源,正本清源,民為邦本。
教授:接下讀:
學生讀誦:朱ㄓㄨ。(金文)(小篆)。朱指松柏類樹木的紅心。金文中間的「・」和小篆木中的一橫,是指事符號,指出這種樹的中心為赤色,與它木不同。後引申假借為赤色。
備註:《說文》:「赤心木,松柏屬。從木,一在其中。」
典籍所見:(1)大紅色。《論語.鄉黨》:「惡紫之奪朱也。」
常用詞:朱紅,朱砂。
末ㄇㄛˋ。(金文)(小篆)。末指樹木的末梢。木上曰末。金文與小篆末字,木上的一橫,是指事符號,指出樹木的末梢部位。
備註:
典籍所見:(1)物體的尾端、頂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事物的最後階段。《漢書.儒林傳.序》:「宣帝末,增倍之。」(3)不重要的。《潛夫論.務本》:「莫善於抑末而務本。」(4)自稱之謙詞。《史記.報任少卿書》:「陪奉外庭末議。」
常用詞:本末,週末。
板書:
教授:上次我們也說過這個字,指樹木的根本,用這個符號(),我指的是這個地方;用這個符號(),指的末端;()這是赤心木,松柏一類的,指的是紅心的木。本、末兩個字,我們認識了它的字的本義之後,然後我們就更深切的認識「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更能夠明白君子務本這個本是最根本、最重要。有同學讀過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嗎?有讀過的,有沒讀過的。這篇文章非常的好,同學們最好下載,熟讀。接下來看下一個,是高嗎?
學生:是。
學生讀誦:高ㄍㄠ。(甲文)(金文)(小篆)。高指樓台重疊高聳。甲文、金文和小篆像樓台層疊高聳,上像上屋,冂像下屋,口像上下層的戶牖。
備註:《說文》:「崇也。象台觀高之形。」
典籍所見:(1)高處。《中庸》:「辟如登高必自卑。」(2)高尚。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3)崇隆。《詩經.大雅》:「嵩高維嶽,峻極於天。」
常用詞:山高水長,興高采烈。
教授:這個字我們是不是之前講過?
板書:
上面這部分()也不成文。像樓台層疊高聳,下面「口」那個形狀是代表戶牖。這裡又提到一篇文章《嚴先生祠堂記》,有同學讀過嗎?有點頭的,有搖頭的。搖頭的同學們把它下載,你熟讀。嚴先生指嚴光,范仲淹替這個祠堂作了一篇記,後面說到「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裡面注意到文章的修辭與鍛鍊,先是寫「先生之德」,道德的德,「山高水長」。後來幾經改動,最後用個風字,颳風的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先生,「先生之德」意思是沒錯的,可是因為「德」這個字它是個入聲字,跟後面「山高水長」它長不起來,所以幾經改動,「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非常精簡的一篇文章。接下來看下一個字,「享」。
學生讀誦:亯(享)ㄒㄧㄤˇ。(甲文)(金文)(小篆)。亯(享)進獻祭品,祭祀鬼神。
備註:《說文》:「獻也。从高省,『曰』象進孰物形。《孝經》曰:『祭則鬼亯之。』」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像宗廟之形,又以為,下像薦熟物之器形,上像其蓋。《說文》:「从高省。」不確。
典籍所見:(1)進貢、進獻。《詩經.商頌.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2)祭祀、供奉。《新唐書.禮樂志一》:「孟春吉亥,享先農,遂以耕籍。」(3)受用、擁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
常用詞:享有,分享。
教授:這裡看到小篆,《說文》它說:「从高省。」前面我們才看過高這個字,你對照一下高跟享的小篆,高的上部與享的上一部分,在小篆看來是一模一樣。在小篆,這兩個字看來相同,上面那一部分。所以許慎說是「从高省」,享這個字是根據高這個字省去其他的筆畫,「从高省」。底下這一部分像「曰」這個符號,「象進孰物形」。許慎還引到《孝經》:「祭則鬼亯之。」
你記得上一次我們說過,段玉裁說過《說文》裡面「從某省」,他說認為有可疑,是嗎?記得我們說的是哪一個字?這個留待同學們自己查。上次我們說過,就是段玉裁他認為,許慎《說文》裡面。我記錯了,他是說「從某省聲」,不是「從某省」,是我記錯。這裡他是從小篆看來,高與亯上面的部分是一樣,所以他說亯是從高省了筆畫,而另外添下面那一部分。
在甲文這種寫法跟小篆不同,所以古文字學者,他認為這個「亯」字像是宗廟的樣子,進獻祭品,祭祀鬼神。這個「亯」字甲文這樣寫,古文字學者認為,這個字就像宗廟的樣子。有另外一個學說,是整個字像是用來薦食物的器皿,上面像是個蓋子。這是從甲文看,與小篆筆畫不同。下一個字看,「」。
學生讀誦:(絕)ㄐㄩㄝˊ。(甲文)(金文)(小篆)。是絕的古文,指以刀斷絲。甲文,从絲省,「三」像斷絲;金文像以刀斷絲;小篆「絕」是形聲字,典籍都用絕字。
備註:《說文》:「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
典籍所見:(1)斷、隔開。《史記.刺客傳.荊軻傳》:「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2)斷流。《淮南子.本經》:「江河三川,絕而不流。」(3)暈死。《南史.師覺援傳》:「捨車奔歸,聞家哭聲,一叫而絕,良久乃蘇。」(4)橫渡、穿越。《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5)超越。《孔子家語.本姓解》:「其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6)距離遙遠。《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
常用詞:絡繹不絕,絕處逢生,讚不絕口。
教授:看甲文:
板書:
白的部分就是絲,這三條紅的代表斷絕、絕、隔絕。到了金文、小篆,變成這樣子:
板書:
也是用刀斷絕。同學們把《說文》翻開,六百五十二頁,絕,它是形聲字,「斷絲也,從刀糸,卪聲」,卪是它的聲符。然後底下有個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這個絕就是黑板上我們寫的這個字(),古文絕。它絕被斷了以後,旁邊它又加了一個糸,變成什麼字?繼續的「繼」。在這個絕下面一個字,他說「續也,从糸」。然後再把古文這個字,把它反過來寫,是繼的或體字,他說「繼或作,反為」,看到嗎?反過來寫:
板書:
先是我們看到這個字(),甲文、金文、小篆,以刀斷絲,我們現在寫作:
板書:絕
「从刀糸,卪聲」的絕。就這個字(),斷絕了。好,旁邊變成什麼?
板書:
剛才我們看到《說文》裡面:
同學:繼。
教授:繼。還可以把原來這個反過來寫(),也就是繼。好,今天我們上到這。先別急著走,要唱歌,唱《放學歌》。來,一起唱: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明朝齊到校無先後。好,下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