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十四集)  2015/8/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14

  學生:向老師行鞠躬禮,老師早上好。

  教授:各位同學好,各位同學請坐。

  學生:謝謝老師。

  教授:同學們翻到一百二十頁,變例,象形。一百一十六。

  學生讀誦:變例象形,增體:雷ㄌㄟˊ。(甲文)(金文)(小篆)。雷指雷聲,雷聲不可像,用「」符號,表示隆隆滾動的雷聲。按:雷聲能聽到但看不見,而雷與閃電常相伴隨,因此古文雷字是從「」(甲文「電」)而來。甲文、金文雷字,中為電字的古文而稍有變化,「」是雷聲的意象,隸楷「田」符號,是小篆「」的省文,是雷聲的意象,而非田字。金文、小篆是據甲文加「雨」,表示雨天的雷聲。

  備註:《說文》:「陰陽薄動生物者也,从雨,畾(ㄌㄟˊ)象回轉形。」

  典籍所見:(1)大聲。《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常用詞:雷電交加,如雷貫耳,電閃雷鳴。

  教授:前面我們講的是象形的正例,這裡開始我們介紹象形的變例,變例裡面有增體。「雷」這個字,同學們看甲文、金文。現在假如同學們不看到這兩個文字,要你創造天上打雷,這個雷你要怎麼創造?想想看:

  板書:

  金文()當中是閃電,()這個是增體的,雷聲隆隆的滾動,似乎從遠處滾過來,也可以從近處往遠處滾,這叫增體。甲文()就比較簡單些,還同樣是閃電加雷聲。聲不可像,所以用這種符號()來表示,它並不是田野的「田」字。由甲文、金文到小篆底下那三個還是來表示隆隆的雷聲。上面加「雨」,是用來形容、用來說明雷聲都是夾著雷雨。再由它到隸書、楷書,就把底下原來的三個雷聲省略成一個。看下一個字,同學讀一遍,「州」。

  學生讀誦:州ㄓㄡ。(甲文)(金文)(小篆)。州是水中陸地的象形。州為水中可居者,故甲文旁像川流,中央像土地。古文與甲文同,篆文則上下重疊二「川」,中有小州陸地,是隸楷所本。

  備註:《說文》:「水中可居曰州,水周遶其旁,从重川。」

  典籍所見:(1)水中可居者曰州。《詩經.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州。」(按:今用「洲」,是州的後起字。)(2)二千五百家曰州。《國語.鄭語》:「謝西之九州。」(3)州謂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公羊傳.莊公十年》:「荊者何?州名也。」(4)穩固。《國語.齊語》:「令夫士,群萃而州處。」

  常用詞:九州,神州,自治州。

  板書:

  教授:甲文、金文類似水中可居的陸地,州。到小篆:

  板書:

  從重川,兩個川重疊。當中這還是水中可居的陸地。由它再演變到隸書、楷書:

  板書:州

  這三點是什麼?可居的陸地。典籍所見,我們引到一個《詩經.關雎》。《關雎》這首詩,以前有沒有教同學們唱過?沒有。想不想聽?

  學生:想。

  教授:我就知道你們愛聽。好像我幾次都提過,我們中國,我們的傳統文化有一大遺憾,音樂,古樂的亡失。當時孔夫子拿多少教材來教學生?

  學生:六經。

  教授: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六個。現在《樂》已經亡佚,這是自從《詩經》,然後漢樂府也已經不能唱。樂府詩,顧名思義當然是要配樂的,可是現在音樂已經亡佚。所以從詩經、漢樂府,唐代的七絕,還有從五代以後到宋代盛行的詞,元代的曲,到現在都沒有一樣能唱。我們覺得是最大的遺憾,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項非常大的損失。朱熹,朱夫子,他說他找到好像是十二首《詩經》的音樂。我們覺得好高興,朱夫子找到了十二首《詩經》的音樂。

  板書:

  同學們可以配上《關雎》。《詩經》以四言為主,就是說四個字一句,四言。這個樂譜也正好每小節四拍,如果配上《關雎》,我們就可以唱。我們先一起唱一遍樂譜:

  

  簡單吧!配上樂詞: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容易嗎?好聽又容易。分析一下這個樂譜,我們發現它非常樸素,一字一拍,跟《詩經》當時文學發展的背景是一致的。《詩經》代表我們中國北方的文學。北方與南方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南方雨量充足,土壤比較肥沃;北方相對的比較乾旱,因此土壤也比較貧瘠。由於這種地理環境影響到南、北人的性格,北方的人,由於土地貧瘠,養成他們勤勞、樸素、刻苦,反映在文學上是《詩經》,樸素、簡單。南方不一樣,雨量比較充足,物產比較豐饒,因此,南方的人不必像北方的人那樣終年的辛勤勞作,他有閒暇,他翹著二郎腿在那冥想,他的文學也就比北方簡樸的文學,用現在的形容詞來說,比較浪漫些。

  在周代,《詩經》代表北方的文學,《楚辭》就是南方的文學。你讀《楚辭》:「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雖然當中只加了一個兮字,你就感覺到節奏,跟《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不一樣了。能感覺到嗎?所以,剛才我們大略說了一下文學的背景,北方是那樣簡樸,反映在文學上是樸素,像《詩經》;音樂,那當然也是樸素。因此,一字一拍:

  

  好簡單,是吧,沒有什麼耍花腔那一套。我們會覺得很高興,因為《詩經》遺失了的音樂,竟然被我們的朱夫子找出十二首來。可是我們做學問重要是什麼?要有證據。不能因為朱夫子的光環很大,朱熹朱夫子,他說了就算數。我們要請教朱夫子,你找的《詩經》的音樂,你的根據是什麼?他沒有,沒有證據。因此,這個音樂也就不算數,沒有證據。只能說聊備這麼一說,朱夫子找到的《詩經》音樂是這個樣子。

  可能同學們會問,幾千年我們燦爛光輝的文化,我們的音樂,難道就一點一絲都找不到嗎?我曾經說過有一樣,唐代傳到日本,然後在他們明治維新時代,就是清朝末年,又從那裡流回我們中國的一個琴曲,古琴的曲子,記得嗎?我說過:

  學生:幽蘭。

  教授:「幽蘭」。它是用文字記的譜,可見唐代還沒有樂譜。文字記的譜我也解釋過,要記述一個音,譬如Do、Re、Mi,Mi這個音,它怎麼記?用琴,用彈琴的指法來記述這個音。左手拇指按第幾弦,第十二徽,我們找到十二徽,按住;然後,右手中指勾。這麼多文字,你按住了,然後勾它一下,噔,這麼一個聲音。這是唐代的「幽蘭」譜。很高興,終於找到了唐代的「幽蘭」譜。再晚一點,那就是姜白石的,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集》。姜白石,一般都稱詞集,宋代的詞,姜白石他不稱詞集,他稱歌曲,《白石道人歌曲集》。以前我在台北世界書局,買到一本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集》。姜夔本身是南宋大的文學家,也是大的音樂家,所以他本身詞作得好,音樂又是他自己作的。這是我們現在說填詞,我今天填了一首詞,請你指教;我不敢說,我今天作了一首詞,請你指教。要說作詞,要像姜夔一樣,樂譜也要自己作,才敢說是作詞。

  《白石道人歌曲集》裡面,有幾首,他在文字的旁邊記上旁譜。他的譜也是減字的譜,經過現在音樂史的研究者,把它翻譯出來。我好像唱過給你們聽過,「揚州慢」,有沒有?不記得了?還是沒有唱過?「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唱)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後面,當中省略一部分。後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唱)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多美的文辭!他寫揚州。

  板書: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搖著小船,「波心蕩,冷月無聲」。還想聽一次嗎?(唱)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這是宋詞留下的一鱗片爪,可信的。不可信的,傳說的,不算。這是有旁譜記載,可信的。我們說姜白石是一位大詞家,你看他的文辭多美,「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配上他自己作的音樂,是那麼好聽,這是真正作詞。希望同學們哪天學好作曲,現在又可以參照西洋的音樂,他們的理論加上我們傳統的,在座有志於音樂的話,往這個方向努力。

  很多人因為對於傳統文化沒有深入,不理解,總是認為西洋的音樂是那麼偉大,中國的音樂破鑼破鼓,敲敲打打,是嗎?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先說你佩服的、你仰慕的西洋音樂,誰最了不起?你當然會說,那是樂聖貝多芬。是,我也同意。樂聖之前,如果沒有巴哈(我們稱他為音樂之父)他十二平均律的發明,就沒有後來的樂聖貝多芬。因此,可見十二平均律是多麼重要,巴哈。那你一定會嘆口氣,可惜巴哈不生在我們中國。查一查一個人,叫朱載堉,是明代,也發明十二平均律,時間比巴哈還早。只是我們沒有繼承它,好好的發揚,這跟後來的士農工商這種觀念有關係。西洋人,他們對音樂家、對藝術家(畫畫的)都非常尊敬。中國有一段時間對音樂不重視;西洋唱歌劇的,男高音、女高音,他們都非常的尊敬。中國也有類似的歌劇,崑曲,南音裡面的戲文,就類似西洋的歌劇。西洋人把那些唱歌劇的音樂家、歌唱家,都非常尊敬;中國卻冷落的說他是伶工、戲子,不受尊重。因此,朱載堉雖然發明了「十二平均律」,不受到社會的重視,也不受到為政者的提倡,所以一直只在民間流傳,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但不要忘記,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比巴哈要早,這個你可以查查中國的音樂史這方面的常識。有一本《中國音樂史》,王光祈作的,非常好,可以翻一翻,了解一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讓我們唱了很多歌,耽擱太多時間了,回到課本。我本來還想唱歌,可是還要趕快把這個書講完。下一個字,同學妳讀「嶽」。

  學生讀誦:嶽ㄩㄝˋ。(甲文)(古文)(小篆)。嶽是高山重疊的象形。篆文為後起形聲字,古文則是象形字,甲文與《說文》古文略同,並像層巒疊嶂,山外有山之形。

  備註:

  典籍所見:(1)高大的山。《文選.思元賦》:「二女感於崇嶽兮。」(2)卿士之官,掌四時者也。《詩經.嵩高》:「維嶽降神。」

  常用詞:三山五嶽。

  教授:好,大家看到甲文的寫法,山外有山,重重疊疊,很近乎《說文》裡面的古文這個「」字。小篆這個「」已經變成什麼?形聲字了,下面那個「」是它的聲符。《說文》的古文,山已成文,又加上上面那一部分,這是增體的象形。

  板書:

  這是象形的山,它已經是一個文字,山。然後古文它又怎麼樣?

  板書:

  山外又有,好像遠處還有很多山,這一部分是增體的象形。所以這個「嶽」,小篆和隸楷這個「嶽」放在這裡不合適,應該只說上面的古文和甲文,我們這裡舉的是增體的象形,底下這個「嶽」它已經是形聲字。翻過來,「石」,讀一遍:

  學生讀誦:石ㄕˊ。(甲文)(金文)(小篆)。石是山石的象形。小篆與甲文同。上以厂(ㄏㄢˇ)像山崖,下以「□」像石塊。

  備註:《說文》:「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典籍所見:(1)磬。《書經.舜典》:「予擊石拊石。」(2)斛。《國語.周語》:「關石龢均。」(3)砭石。《素問.病能論》:「夫氣勝血聚者,宜石而瀉之。」(4)碑碣。《史記.秦始皇本紀》:「乃遂上泰山,立石。」

  石字是部首字,凡由石組成的字,多與石頭有關,如:碑、礦、磬等。

  常用詞:金石之交,水落石出。

  教授:這個石,甲文、金文和小篆,都可以看出它演變的過程。

  板書:

  ㄏ,山石的崖壁凸出來,這是已成文。

  板書:□

  這是不成文的符號,是增體,石頭,石。下一個字,「母」。讀一遍:

  學生讀誦:母ㄇㄨˇ。(甲文)(金文)(小篆)。母像有雙乳,哺育兒女的母親。甲文、金文及小篆母字,其中有兩點,像人乳形。

  備註:《說文》:「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典籍所見:(1)媽媽。《詩經.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2)本源。《道德經》「以為天下母。」

  常用詞:衣食父母,賢妻良母。

  板書:

  教授:甲文,在字,這已成文,,它加兩點不成文的符號:

  板書:

  這是增體的象形。女是個象形字我們都知道,我們才說過,像側面跪坐,雙手在做女紅,這是女字。兩點是標出哺育兒女的媽媽的雙乳,這是增體的象形。《說文》它說:「从女,象褱子形。」像女人懷抱小孩,這是第一說;「一曰」,另一說,「象乳子也」,像母親的雙乳。如果許慎他能看到甲骨文,他應該就會贊同後面,「一曰象乳子也」,像母親的雙乳,不會說它像懷子形,因為他只看到小篆。接下來,讀一遍:

  學生讀誦:眉ㄇㄟˊ。(甲文)(金文)(小篆)。眉像人眼上的眉毛。甲文下部「」像人,上「」突出目上的眉毛。金文、小篆略去人形,只畫出目及目上眉毛。

  備註:《說文》:「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頟理也。」

  典籍所見:(1)井邊。《漢書.遊俠陳遵傳》:「居井之眉。」

  常用詞:眉批,眉開眼笑,燃眉之急。

  板書:

  教授:看這個甲文和金文,標出眼睛上面的眉毛,底下還有個人字,人的眼睛上面的眉毛。到了小篆:

  板書:

  它眉毛變成這樣,然後:

  板書:

  眼睛變橫為直,()這一部分,《段注》說它什麼?「上象頟理也」,說這一部分像額頭的紋理,這是小篆,段玉裁根據小篆這一部分來做說解。而實際上,從甲文、金文看出它,這個額理很可能是這個眉毛變來的。同學們一定會奇怪,眉毛怎麼只有三根?上次我們還說一個三毛,是子字是吧。這只是能夠表現眉毛就可以了,不能夠畫得太多,而且眉毛到底有幾根是算不清楚的,每個人又不太一樣,所以只略略的用這個符號來表示。下一個字,「兒」。

  學生讀誦:兒ㄦˊ,。(甲文)(金文)(小篆)。兒像頭囟未合的幼兒。

  備註:《說文》:「孺子也。从儿,象小兒頭囟未合。」段注:「囟者,頭會匘葢也。小兒初生。匘葢未合。故象其形。」按:現在簡體的儿字,是根據《說文》中的古文奇字。古文指自古相傳的文字,與自古相傳的文字的字形不同,便稱為古文奇字。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金文兒字,像總角之形。(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子女對父母的自稱,父母亦稱呼子女為兒。《樂府詩集.焦仲卿詩》:「兒實無罪過。」(2)兒童。《文選.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常用詞:兒孫滿堂,生兒育女。

  教授:看甲文、金文:

  板書:

  從它甲文演變到金文,再到小篆,我們都可以看出小篆與甲文、金文的關係。許慎《說文》裡面:「象小兒頭囟未合。」腦蓋骨頭,小孩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你碰他這裡,一塊軟的,碰過沒有?是軟的,他裡面的骨頭還沒合起。古文字學家有認為,()這一部分,像小兒總角,綁的那個頭髮的樣子,我們引作參考。下一個字,「包」。

  學生讀誦:包ㄅㄠ。(甲文)(金文)(小篆)。包像母親懷孕,腹中有子。甲文包字,像人懷孕,腹部鼓起,中為腹中胎兒;小篆從甲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

  典籍所見:(1)包裹,容納其中。《詩經》:「野有死麕,白茅包之。」(2)裹取。《漢書.匈奴傳上》:「善為誘兵以包敵。」(3)叢生。《尚書.禹貢》:「草木漸包。」(4)包含。《易經.蒙卦》:「包蒙,吉。」

  常用詞:包容,包含,包羅萬象。

  板書:

  教授:看甲文,為什麼這樣畫一個方方的?

  學生:甲骨上不適合刻弧形。

  教授:畫母親懷孕,怎麼畫成方方的?因為甲文,甲骨上面,刀刻弧線不容易刻,不容易刻成圓形。到了金文,裡面這個胎兒,那是腳還是手?看不出來,反正就是母親懷孕,裡面有胎兒。然後再由它再演變到小篆:

  板書:

  外面就是我們現在寫的勹,這就比較像懷孕(母親懷孕),這是未成形的小孩。由它到了隸楷:

  板書:包

  下一個字「皃」,讀一遍:

  學生讀誦:皃ㄇㄠˋ。(甲文)(小篆)(隸書)(楷書)。皃是人面部的象形,就是容貌的貌。甲文、小篆皃字,下部像人身,上部「」、「」,為人面。

  備註:《說文》:「頌儀也。从人,象人面形。」段注:「上非黑白字。乃象人面也。」《一切經音義》:「古文皃,今作貌。」

  典籍所見:(1)虛浮無實的。《史記.商君列傳》:「貌言,華也;至言,華也。」(2)姿體。《穀梁傳.桓公十四年》:「察其貌而不察其形。」(3)恭敬。《荀子.禮論》:「情貌之盡也。」(4)容儀曰貌。《史記.陳丞相世家》:「平貌美如冠玉」。

  常用詞:容貌,面貌。

  板書:

  教授:甲文下面是人,上面人的面貌、容貌。到了小篆,稍微有點改變。所以,這邊是個「皃」,不能寫成像兒童那樣。容貌,看到隸書、楷書,我們現在用的「貌」。看《一切經音義》告訴我們,「古文皃,今作貌」。這也就是告訴我們古今字,古時候用「皃」,現在不用了。下一個字,「要」。

  學生讀誦:要ㄧㄠ。(甲文)(金文)(小篆)。要像人兩手插腰,是「腰」的本字。甲文要字像女子兩手自插其腰。小篆是從甲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ㄐㄩˊ)之形。」段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像人要,而自𦥑持之。故從𦥑。必從𦥑者、象形猶未顯。人多護惜其要故也。」

  典籍所見:(1)邀請,通「邀」。《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按:邀、要:於消切,二部,影紐,二者同音通假。(2)求。《孟子.告子》:「非以要利也,以民為務故也。」(3)成全。《詩經.鄭風》:「叔兮伯兮,倡予要女。」(4)重要的。《史記.叔孫通列傳》:「知當世之要務。」

  常用詞:重要,要求,簡明扼要,緊要關頭。

  板書:

  教授:甲文大略是如此。它說當中是個女人的女字,兩手插腰,紅的是兩手插腰。這上面應該是什麼?剛才我們說的容貌的「皃」,這是甲文。到了小篆變得相當的多了,當中說不清楚了,旁邊兩個手倒還看得清楚。段注說「上象人首」,他是根據小篆說的;「下象人足」,兩腳交叉;「中像人要,而自𦥑持之。故從𦥑。」為什麼要從𦥑?他說光是象形,這兩個手如果不畫,「猶未顯」,就看不出這是人腰的意思。又說明為什麼兩個手插腰,「人多護惜其要故也」。這是段注對這個「要」的解釋,兩個手插腰,人愛惜、保護他的腰。典籍所見裡面引了《桃花源記》,「便要還家」。按語裡面說,邀跟要,反切一樣,是影紐,二部,這兩個字同音,所以通假。下一個字,「足」。

  學生讀誦:足ㄗㄨˊ。(甲文)(金文)(小篆)。足是人腳的象形。甲文上像足脛,下為腳。金文、小篆的上半部符號「口」非口字,而是脛的變形。脛在腳上,是足脛及腳的全體象形。

  備註:《說文》:「人之足也。在下。」

  典籍所見:(1)滿足。《漢書.景帝紀》:「其唯廉士,寡欲易足。」(2)過分。《論語.公冶長》:「巧言、令色、足恭。」(3)器物下部的腳。《易.鼎》:「鼎折足。」(4)能夠。《孟子.梁惠王》:「吾力足以舉百鈞。」

  常用詞:手足情深,豐衣足食,三足鼎立,知足常樂。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這個(),這個最像的。底下是腳丫子,還有腳趾頭,連上來是腿。到了金文腳趾頭變成「止」。人的腿那個脛,它就變成一個圓圈了。由此再到小篆,然後再演變到我們現在隸書、楷書。在甲文上面那個脛,以及金文、小篆上面的圓圈,這是不成文的,是一種增體的不成文的符號。看下一個字,「蜀」。

  學生讀誦:蜀ㄕㄨˇ。(甲文)(金文)(小篆)。蜀是蛾、蝶類幼蟲的象形。甲文、金文像蛾蝶類的幼蟲,突出大的頭,小篆是從甲文、金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葵中蠶也。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按:从虫,上應橫視,像蜀之頭,右曲筆像蟲身。

  典籍所見:(1)國名。《戰國策.秦策》:「蜀,西僻之國也。」

  常用詞:蜀漢,樂不思蜀。

  教授:「蜀」這個字,甲文最為形象了。上面是頭,底下彎彎的是它的身體。《說文》:「中象其身蜎蜎。」「蜎蜎」,許慎這兩個形容詞用得真好,是蟲那個樣子,形容它叫「蜎蜎」。甲文最為形象,到金文當中又加了一部分,然後到小篆又加了個虫。接著看下一個字,「血」。

  學生讀誦:血ㄒㄩㄝˋ。(甲文)(金文)(小篆)。血是器皿中盛有牲血的象形。甲文、金文和小篆,外像器皿,中間像所盛的牲血。

  備註:《說文》:「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段注:「一象血形。在皿中也。」

  典籍所見:(1)用鮮血沾染。《荀子.議兵》:「兵不血刃,遠邇來服。」(2)淚。《文選.答蘇武書》:「戰士為陵飲血。」(3)當作「恤」。《易經.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血字是部首字,凡由血組成的字,多與血有關,如:衇、卹等。

  常用詞:嘔心瀝血,一針見血,一腔熱血。

  板書:

  教授:看甲文,外面是器皿,當中紅的是裝的牛、羊、豬犧牲的血。小篆可以看出它變化來。下一個字,「果」。

  學生讀誦:果ㄍㄨㄛˇ。(甲文)(金文)(小篆)。果是樹上結有果實的象形。甲文、金文像樹上有果。小篆果字,木上的「田」,是果實的象形,不是田字。

  備註:《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典籍所見:(1)果決。《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2)植物所結的果實。《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3)終局。《呂覽.忠廉》:「果伏箭而死。」(4)確實。《戰國策.楚策》:「而楚果弗與地。」(5)假若。《史記.趙世家》:「是以聖人果可以利其國。」

  常用詞:開花結果,碩果僅存。

  板書:

  教授:甲文(),樹上長著果實;到小篆(),三個剩一個,這是果字。不要誤認上面這一部分是田野的田,它是果的象形,它不成文。

  學生:可以傳閱。

  教授:傳閱,開吉師您看。這是去年,林老師,在他家鄉瑞安,他們成立一個林老師的紀念館,我畫了這幅畫放在紀念館裡面,就是寫的是那個「山高水長」。

  學生:就是「嚴先生祠堂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教授:是!同學們看下一個字,「朿」。

  學生讀誦:朿(刺)ㄘˋ。(甲文)(金文)(小篆)。朿是樹上帶有針刺的象形。金文、小篆是從甲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木芒也。象形。」段注:「朿今字作刺。」

  典籍所見:(1)勸諫。《戰國策.齊策》:「面刺寡人之過者。」(2)採取。《史記.封禪書》:刺六經中作王制。」(3)鋒刃。《淮南.泛論》:「修戟無刺。」(4)殺。《國語.晉語》:「刺懷公於高梁。」

  常用詞:針刺,懸梁刺股。

  教授:這個字很清楚。從甲文、金文一直到小篆,變化都不是很大,是長有刺的木頭。所以從小篆我們看到,中間是個「木」字,木是已成文的字,然後在「木」這個字中間,它又加了這一部分,表示是樹上面長的刺,這是不成文的。就像那個「果」字,樹上面那個「田」,它不是成文的,它是個不成文的一個符號。翻過來看「巢」。

  學生讀誦:巢ㄔㄠˊ。(金文)(小篆)。巢是鳥巢的象形。小篆與金文巢字略同,上像鳥營築的巢,下從木,像巢高架在樹上。

  備註:《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段注:「像其架高之形。」

  典籍所見:(1)居住。《漢書.敘傳上》:「媯巢薑於孺筮兮。」(2)上古人類所居曰巢。《禮記.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巢。」

  常用詞:鵲巢,傾巢而出。

  教授:這也是在已成文的「木」上面加些符號,像鳥巢。金文與小篆有些不同,但大意是一樣。金文底下也是木,上面也是像鳥築的巢。下一個字看「冃」。

  學生讀誦:冃ㄇㄠˋ。(甲文)(小篆)。冃是帽子的象形。

  備註:《說文》:「小兒及蠻夷頭衣也。从冂;二,其飾也。」段注:「冃卽今之帽字也。」按: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上像羊角之飾,今湖南小兒頭衣,常繡作獸頭形,上出兩耳謂可辟邪,與甲文此字狀極相似。(引備一說)

  冃是個部首字,凡由冃組成的字,多與冠冕有關,如:冕、冒等。

  常用詞:帽子,烏紗帽。

  板書:

  教授:同學們看看小篆,是帽的象形,當中這兩橫,《說文》說是帽子上面的紋飾、裝飾,好看。看甲文,古文字學者有認為上面這個是一種裝飾,還認為現在湖南地方,很多小孩的帽子上面還是有這種裝飾,據說可以避邪。看下一個字「巾」。

  學生讀誦:巾ㄐㄧㄣ。(甲文)(小篆)。巾是佩巾的象形。

  備註:《說文》:「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玉篇》曰:「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

  典籍所見:(1)覆蓋器物用的布。《國語.周語》:「陳其鼎俎,淨其巾幕。」(2)盥洗後用來擦拭的布巾。《禮記.內則》:「盥卒授巾。」(3)覆蓋。《莊子.秋水》:「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

  常用詞:紙巾,毛巾,巾幗英雄。

  教授:這個字「巾」,「从冂」,當中這一豎是增體,它不成文,「象糸也」,像那種冂,就是一種垂下來的絲。所以這個巾字,當中這一豎是不成文的增體。典籍所見第三,我們前兩天說過,《莊子.秋水》,我們有個小同學還會背這一則。接下來,「弁」。

  學生讀誦:弁ㄅㄧㄢˋ。(甲文)(金文)(小篆)。弁是兩手捧起皮弁的象形。甲文、金文像兩手捧弁之形,小篆是從甲文、金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冕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从皃,象形。弁,或覍字。」

  典籍所見:(1)古冠名,《書經.金藤》:「王與大夫盡弁。」(2)驚懼。《漢書.王莽傳》:「予甚弁焉,予甚栗焉。」

  教授:看甲文,像兩手捧起一個帽子的樣子,金文還是一樣,小篆就變化很大。《說文》說「从皃」。

  板書:

  在前面我們看過「皃」字,「从皃」,上面那一部分

  板書:

  增體的符號。而我們現在楷書寫的這個「弁」字,跟哪一個最像?看一看,應該是甲、金文。甲文、金文,更像我們現在楷書用的這個「弁」字。小篆,皃字,這個字的上面這符號是增體。甲文、金文,雙手這個廾已經成文。當中的一個皮弁的樣子,畫的是一個四方,或者像金文那個形狀,這是不成文的增體的象形。再看下一個字,「衰」。

  學生讀誦:衰(蓑)ㄙㄨㄛ。(金文)(小篆)。衰(蓑)是用草編成雨衣的象形。金文像草編成的蓑衣,小篆是從金文遞變而來,加了「衣」為意符。

  備註:《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从衣,象形。」段注:「衰俗从艸作蓑。」

  典籍所見:(1)微弱。《後漢書.班超傳》:「臣老病衰困。」按:疑編草為雨衣,因不緻密,故引申為衰弱,衰敗,再引申為倒霉之義。(2)減少。《戰國策.趙策》:「日飲食得無衰乎。」(3)年老。《淮南子.主術》:「年衰志憫。」(4)用粗麻布做成的毛邊喪服。《禮記.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

  常用詞:衰落,盛衰興廢。

  教授:看金文,像用草編的雨衣。同學們看過蓑衣嗎?蓑衣一般是用棕櫚編的,也有用草編的。由於用草編成蓑衣,它總是稀稀的,不是太緻密。我們在典籍所見裡面第一,這個衰困,大家一定要想一想,衰本是雨衣,怎麼會變成衰敗?按語裡面,疑,也是不敢確定,疑編草為雨衣,不是太緻密,所以引申為衰弱、衰敗;再引申為什麼?倒霉。現在口頭上常聽說什麼?好衰,聽過嗎?我今天好衰,意思說很倒霉。為什麼這個雨衣會變倒霉?我說疑,可能,也不敢確定,可能是因為它編得不能夠很緻密,有稀疏的地方,所以引申為衰弱。下一個字,「兂」。

  學生讀誦:兂ㄗㄢ。(甲文)(小篆)。兂是人頭上戴髮簪的象形。甲文像女人頭箸簪之形。小篆從人,甲文從女,古人男女都用兂固定頭髮,如杜甫詩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可以為證。

  備註:《說文》:「首笄也。从人,匕象簪形。簪,俗兂,从竹从朁。」段注:「篆右象其叉,左象其所抵以固弁者。」

  典籍所見:(1)頭簪。《史記.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2)插,戴。蘇軾《答陳述古詩二首之一》:「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卻自羞。」

  板書:

  教授:當中這是人字,紅的這部分是來簪頭髮的,甲文當中是個女字,看得出來嗎?上面是她的髮簪。哪一部分是增體?

  學生:頭髮上面。

  教授:對了,頭上紅的那部分,髮簪,它不成文,人是已成文,髮簪算增體。甲文部分也一樣,女字是成文。接下來,「舍」。

  學生讀誦:舍ㄕㄜˋ。(金文)小篆。舍是房屋的象形。

  備註:《說文》:「市居曰舍。象屋也。囗象築也。」

  典籍所見:(1)賓館。《尚書.大傳》:「以朝車送之舍。」(2)軍行三十里為一舍。《左傳.僖公廿八年》:「退三舍避之。」按:疑或因古代行軍約三十里需要駐紮休息,所以三十里為一舍。(3)布恩德曰舍。《左傳.昭公十五年》:「施捨不倦,求善不厭。」(4)止。《論語.述而》:「舍之則藏。」(5)捨棄。《孟子.盡心》:「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按:舍與捨為兩字,《說文》捨:「釋也。从手舍聲。」舍與捨同音通假。

  常用詞:舍身取義,鍥而不舍,舍我其誰,舍己為人。

  教授:《說文》:「市居曰舍。象屋也。」「囗」這個符號象築也。哪一部分成文?「囗」這一部分是已成文,上面的是像屋形。典籍所見第二,我們引到《左傳》,「退三舍避之」。三舍是什麼意思?一舍是三十里,三舍,退九十里。為什麼舍當三十里講?這裡我的按語,也是疑,或者是因古代行軍大約三十里就需要駐紮休息。三十里,因為行軍他需要帶各種裝備,他走不是很快,行三十里就需要駐紮休息,所以舍當三十里來講、來解釋。我認為它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舍」當三十里說。典籍所見裡面第五,說到「舍」與另外一個「捨」字,說它是同音。你怎麼知道?要說得出來。

  學生:聲子跟聲母同音。

  教授:真好。形聲字聲子跟聲母的關係,舍是聲母,加提手旁的是從手舍聲,形聲字,它是聲子,聲子與聲母之間它一定是同音,在形聲字裡面。所以像這種地方,同學們以後你們讀經典,碰到這個情況,如果上下文你讀不通,你稍停一下,想一想,它是不是同音通假?是不是另外一個字?譬如你碰到這裡「舍」,本來是市居,怎麼這裡跟捨棄的意思一樣?你一想它,它可能是提手旁的這個「捨」。所以我們學過文字學,幫助同學們讀經典的時候會方便很多。接下來,「向」。

  學生讀誦:向ㄒㄧㄤˋ。(甲文)(金文)(小篆)。向是在房子的牆壁上開了一個窗戶的象形。甲文、金文和小篆同,「宀」像房屋正視之形,「囗」像窗牖形。

  備註:《說文》:「北出牖也。从宀囗。《詩》曰:塞向墐戶。」

  典籍所見:(1)方位。《霞客遊記》:「南北向皆有脊中亙。」(2)對著,朝著。《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詩》:「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上。」(3)接近。《白居易.東坡種花詩》:「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4)往昔。《莊子.寓言》:「若向也府,而今也傾。」(5)假如,假設。《後漢書.張衡傳》:「向使能瞻前顧後。」

  常用詞:欣欣向榮,所向披靡,改惡向善。

  教授:「向」這個字,外面宀像房屋,我們昨天在黑板上還把它加蓋好了,這個宀,這是已成文。那個窗戶,畫一個框框,它不是成文的「囗」字,所以這個窗戶是增體的一部分。《說文》說「北出牖也」,使我想起今天早上,我們昨天不是下了一陣雨嗎,天氣涼爽了,前兩天好悶熱。我住那個地方,後面窗子開開,一陣涼風吹過來,覺得非常的享受。我就想起,好像也曾經要同學們下載過一篇文章,陶淵明給他兒子寫的那篇信:「與子儼等疏」。

  板書:與子儼等疏

  給他兒子儼等疏,同學們下載下來,好好的讀,一篇非常非常好的文章,最好能夠背得,那更是一種享受。裡面提到,陶淵明跟他兒子說:「常言五六月中」,天氣熱不熱?熱。「北窗下臥」,朝北的窗子開開,在底下躺著。「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一陣陣涼風吹來,覺得舒服嗎?「自謂是羲皇上人」。

  板書:自謂是羲皇上人

  在北窗下,五、六月中天氣很熱,躺在北窗下那裡,遇涼風一陣吹來,感覺得非常舒服,舒服得像什麼?像是羲皇上人。羲皇是誰?伏羲氏,還可以叫他庖羲氏。他認為舒服得像那個時代,那種無憂無慮的時代的人那麼舒服。「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剩下的由同學們自己查去,我只記得這幾句,他高興得、享受得像羲皇上人。同學們也能享受到,你只要碰到涼風吹進窗口,你坐在那,你一定感覺到,你說我現在就是羲皇上人。要能學會做羲皇上人,這是非常重要。這個向字讓我們學會做羲皇上人。好,接下來看下一個字,「齒」。

  學生讀誦:齒ㄔˇ。(甲文)(金文)(小篆)。齒像人張口露出的前齒。

  備註:《說文》:「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段注:「者,象齒。餘口字也。」按:甲文與《說文解字》古文齒字作「」相近,像張口見齒之形。金文、小篆加「止」為聲符。

  典籍所見:(1)年齡。《論語.憲問》:「沒齒無怨言。」(2)排列。《呂覽.直諫》:「不穀免衣繈褓而齒於諸侯。」(3)如牙齒般排列的物體。《晉書.謝安傳》:「過戶限,心喜,不覺屐齒之折。」(4)說,談。《世說新語.簡傲》:「不足齒,人傖耳。」

  常用詞:沒齒不忘,何足掛齒。

  教授:大家看看,金文、甲文、小篆,哪一個字最可愛?

  學生們:甲文。

  教授:我也覺得,真是可愛,就像天真活潑的小朋友,他那幾顆稀稀落落的牙齒,你看到它就可愛。後來金文加一個止,是加了聲符。這個字,根據小篆來說的話,止是已成文,底下那些牙齒都是不成文的增體。下一個字,「夫」。

  學生讀誦:夫ㄈㄨ。(甲文)(金文)(小篆)。夫指成年男子。甲文、金文及小篆,下為「大」字,指正面站立的人。「-」為指示符號,像人頭上的髮簪。古代男子成人後,則束帶、纓冠、佩簪,表示是已成年的人。

  備註:《說文》:「丈夫也。从大一,一以象兂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古文字學者有以為,「夫」與「大」二字,古本為一字(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古代稱成年男子為「夫」,後泛稱男子。《孟子.萬章下》:「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2)文言文中的發語詞,表提示作用。《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3)文言文中指示形容詞。相當於「此」、「彼」。《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常用詞:農夫,匹夫有責,萬夫莫敵。

  教授:「夫」,這個字是在已成文的正立的人,上面它加了一個髮簪,表示是已成年的人。後面《說文》說:「丈夫也。从大一」,這個「一」不是一二三的一。《說文》它說解的例子,從某從某,那個某一定是成文的;從某某,這兩個字也一定都是成文的。所以在此地「从大一」,在許慎看來這個「一」是已成文的一二三的一,而實際上它不應該是已成文的。他底下又來解釋「一以象兂也」,這個「一」,就是「从大一」有可商量,他說「大一」的一,那個「一」不是一二三的一。他又解釋什麼叫丈夫,他說周代的制度八寸是一尺,「十尺為丈」,十尺是多少?八寸是一尺,十尺是八十寸,八十寸就稱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這個算數我算不清楚,同學們算得清楚嗎?我一直算不清楚他這裡說的。接下來看按語,古文字學者,這個「夫」,它與古文字的「大」,他們認為這兩個字是一字。這是告訴同學們,古文字有這樣的說法,「夫」。

  接下來看下一個,「省體」的象形。先讀一遍,「丘」。

  學生讀誦:丘ㄑㄧㄡ。(甲文),(金文)(小篆)。丘是兩座山峰的象形。甲文像兩座如山峰的土丘,金文、小篆是從甲文訛變而來。

  備註:《說文》:「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象形。」

  典籍所見:(1)山。《漢書.司馬相如傳》:「以登介丘。」

  常用詞:山丘,丘陵,土丘。

  教授:從甲文看更清楚,山字我們看甲文是什麼?三座山峰是嗎?這裡省掉一座,剩兩座,所以我們說它是省體,「丘」。上次我記得有同學們問我一個問題:

  板書:

  往往我們寫「丘」這個字少掉一筆,原因是什麼?不是避諱,對孔夫子的尊敬。孔夫子名丘,我們不敢直稱他丘,是尊敬。所以寫的時候,把他這個字,本來是最後一筆省掉,應該是這樣:

  板書:

  這樣你會看不出什麼字來,所以就省掉這一部分。這是山丘的丘,寫,寫成這樣(),讀的時候:

  學生:ㄇㄡˇ。

  教授:對了。古代也不敢直呼孔夫子的名,所以要讀到這裡的時候,讀它為某,某某的某。

  板書:某

  這是對我們聖人的尊敬。下一個字「」。

  學生讀誦:(堆)ㄉㄨㄟ。(甲文)(金文)(小篆)。是小山丘的象形,現寫作「堆」。

  備註:《說文》:「小阜也。象形。」

  段注:「其字俗作堆。堆行而廢矣。象小於阜。故阜三成,二成。」古文字學者有以為,「」(甲文)是「」(甲文丘)字的豎寫。「」(甲文阜)是「」(甲文山)字的豎寫,「山」與「阜」同,「丘」與「」同,以峰之多少,區別山與丘的大小。(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高阜。《漢書.司馬相如傳》:「激堆埼。」(2)積,積聚《後漢書.王霸傳》:「堆石布土,築起亭障。」

  常用詞:堆積,堆砌。

  教授:我們認得阜字,是嗎?

  板書:

  這兩個有什麼不同?少一階,是吧。它()比較高大,它()小,省體,省掉一部分。看下一個字,「烏」。

  學生讀誦:烏ㄨ。(金文)(小篆)。烏是烏鴉的象形。

  備註:《說文》:「孝鳥也。象形。孔子曰:『烏,於(ㄨ)呼也。』取其助氣,故以為烏呼。」段注:「鳥字點睛。烏則不。以純黑故不見其睛也。」按:《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鴉)烏。」以烏毛羽純黑,故不見目;秉性純孝而反哺,故《說文》作「孝鳥」解。

  典籍所見:(1)黑色。《韻會》:「黑色曰烏。」(2)何。《漢書.匡衡傳贊》:「烏能勝其任乎。」(3)發語詞,表驚歎。《孟子.公孫丑》:「烏,是何言也。」

  常用詞:烏雲,愛屋及烏,月落烏啼。

  板書:

  教授:這兩個有什麼不同?它()全身黑的,眼睛也是黑的,看不到它的眼睛。一個鳥,一個烏,我們這裡烏的金文,眼睛還特別明亮,看到嗎?

  板書: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大家齊到校無先後。

  同學們看看這是什麼?我小學二年級時候,放學的時候就要唱這首歌。「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大家齊到校無先後。」好聽嗎?

  學生:好聽。

  教授:現在要下課了,一起唱。跟著我唱好嗎?慢慢哼。「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再來一次,「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再來,「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遊戲,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大家齊到校無先後」;「明朝會好朋友,明朝會好朋友,願大家齊到校無先後。」以後每次下課回家就唱這歌。好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