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07/3/11 台灣桃園孔廟 檔名:52-180-0019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天氣比較冷一點,大家多注意保暖。我們人生這個謹慎的態度相當重要,因為「身有傷,貽親憂」,我們身體有了損傷,讓父母擔憂了。確實在整個文化的教誨當中,如何把一個家庭經營得非常的和樂?這個家道能承傳千年,千秋萬代而不衰,從我們的文化當中可以提出很多關鍵的教誨。像昨天我們提到的,「孝悌為傳家之本,謹慎為保家之本」,像剛剛講的,身有傷貽親憂,從小孩子對自己的健康懂得關心、懂得照顧,不讓父母擔憂,這就是他謹慎的態度從小養成,謹慎為保家之本。「勤儉為持家之本」,我們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歷史,「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個家國興盛都是勤儉,為什麼敗?太奢侈了,一下子就把祖宗的福分都給花個精光,勤儉為持家之本,「和順為齊家之本,詩書為起家之本」,我們看到這些聖哲人的後代,他們都是很好學,飽讀詩書,因為知書達禮,才能把家庭興盛起來。所以「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一定要明事理,人生才不會走錯,才不會經營家庭經營得很混亂。
治家方面,跟我們剛剛寫的這幾句,孝悌、謹慎、勤儉、和順,還有詩書、好學,這幾個重要的德行。我們看到這幾條有沒有馬上回光返照,我們自己孝悌做了沒有?我們自己是不是勤儉、是不是謹慎?這些德行有沒有在我們身上落實?我們不能看到這幾條,心裡想著兒子還沒做到、先生還沒做到。所以一定是先從我們自己開始要求起才對。假如我們今天治家,這些德行都先要求別人,那人家會心理不舒服,你都自己不做,都要我們先做,這樣他很難心服口服。所以聖賢人教導我們都是先要求自己,正己,不是先要求別人。這個態度很重要。我們往往在修學聖賢教誨過程當中,先要求別人,反而別人不能諒解,都覺得你怎麼學了之後也沒什麼進步,只會看我們的缺點。他人就很難接受,以至於還誤解學《弟子規》怎麼學得愈來愈刻薄?這樣就不好。
像有個太太,她就帶著孩子去上《弟子規》的課,她先生送她來的。上了樓,她就在那裡抱怨,說道:我的先生很沒有善根,明明都到樓下了,也不上來一起聽課。她在抱怨她的先生。結果老師就講:妳先生很不錯了,都載妳們來,算很支持妳們,妳怎麼都沒看到優點,只看到缺點?旁邊有一個家長馬上就說:對、對!像我先生連送我來都沒有;不只沒有送我,還在家裡睡覺。老師又說:妳先生在家裡睡覺,他都沒有反對妳來,都沒有反對妳帶孩子來學;而且,妳回去的時候,有沒有煮中餐?沒有,來不及煮。對!妳看妳連中餐都沒有煮,妳先生也沒有抱怨,所以他很不容易!我們往往拿著很高的標準要求家裡的人,卻沒有看到他們已經有很多滿替我們設想,滿好的一些態度。所以人急於要別人達到自己的標準,造成雙方壓力都會很大。所以只先要求自己,雙方就不會有抱怨,不會有壓力。透過我們自己先做,自然對方看了會感動,把對方的這分善良給喚醒起來。
我們看到這些德行,首先要求我們自己開始來落實。一開始,我們看到「孝悌為傳家之本」,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確實周朝八百多年朝代的壽命,在歷代算是最長的,而他們的孝悌算是做得最紮實的。在文王的父親王季,他在每天一大早起來,這個文王都會去跟王季問安、問好。就像《弟子規》當中講到的,「晨則省,昏則定」,其實這一分孝心往往都是在生活很細微的地方自然流露出來,也在這很細微的地方,孩子看到了,就傳承下去。文王早上給父親問安,三餐都親自看看給父親送的食物,以及當父親吃完之後,再看一下父親的食慾有沒有正常?假如食慾不是很正常,他的內心就很難受。假如看父親恢復正常食慾,他自己心情也比較安慰。所以都在時時體恤到父親的身體健康是否安好。
後來文王生病了,他的兒子武王也依然對他非常的照顧。所以武王侍奉文王生病十幾天的時間,武王是連帽子、衣服都沒有解下來,非常認真的在一旁親自給父親送上湯藥。這是他們幾代的人對孝道,都從生活點滴真正去落實,就像《弟子規》講的,「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其實,我們真正在父母生病的時候,親自來侍奉湯藥,親自來照顧,相信父母會非常感動,而且內心一感動、內心一歡喜,這個病也好得比較快。而且,我們在祖宗的教誨當中,明白到人生行孝不能等、行善不能等。
有一位在銀行上班的朋友,他聽了行孝不能等,剛好他的父親生病,所以他就請了假去照顧他的父親。他的父親看他來了之後,因為病的比較嚴重,所以話也講不清楚。常常就比著手勢叫他回去。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得到,一個父親他在病得這麼重的時候,孩子來照顧他,他還是為孩子著想,怕孩子假如來照顧他,會耽擱他的工作、事業。所以頻頻叫兒子回去,不用照顧他。但是兒子聽了課,自己的孝心有啟發,所以滿堅持請假照顧他的父親。結果他的父親因為病,沒有辦法排便,好幾天排不出來,那整個肚子都脹起來。他在一旁侍奉父親,也是很著急,因為可以感同身受到幾天沒有辦法排便的痛苦。
後來醫生也開了一些瀉肚子的藥,都沒有辦法立即看到效果。照顧了幾天之後,突然他的父親瀉肚子了,但來的很急,他當下直接用手去接他父親的大便,邊接趕快邊處理。他事後講到,他在接父親的大便的時候,不只不覺得髒,反而覺得很高興,因為可以感受得到當父親這麼多天沒有辦法排泄,一排出來,身體比較舒服。這也讓我想到,有位母親說道,她孩子才剛出生沒幾個月,每次孩子大便出來,她都覺得那個大便不會臭,甚至覺得還有點香,為什麼?因為她看到孩子的大便,她想到的是孩子很健康、很正常,所以不覺得那個大便臭。父母對孩子那種愛心,我們也要以同樣的父母對我們的這一分愛,來回報我們的父母才對。進一步要以愛父母、愛孩子這種心再去愛天下的人。
有個父親,他還沒結婚以前,剛好他的朋友帶著小孩到家裡來,結果他朋友的小孩還小,一下子就把大便大在他們家裡面。在那個房間裡,他每次經過的時候,就覺得有一股臭味。後來他自己當爸爸,孩子在很多地方都大過便,他都沒有這個記憶。那孩子大便,父母一直想不能弄髒他的身體,趕快幫他清理,根本不覺得孩子髒。所以自己當了父親以後,突然想起以前朋友孩子的這件事,他開悟了。所以那個臭不臭決定因素在哪?在自己這一顆心,所以人生真正心量擴寬,沒有什麼境界是不好的,都能感同身受,那是別人的父母,那是別人的孩子,那是別人的親人,我們那個跟人對立、跟人矛盾衝突的狀況就完全都化解掉。所以心廣天地都寬,心胸太狹隘,不能感同身受,其實苦的還是自己。
有一位師父,他剛好教了一些學生,看到其中有一個學生特別跟人家斤斤計較,動不動就跟人家吵嘴、跟人家衝突,這個師父也按兵不動。因為學生成年了,有時候直接講他,怕他面子受不了,找一些好的時機再來引導他。有一天叫這個弟子去拿兩包鹽來,請學生倒了一杯水,師父就說:來,你把其中這包鹽倒到這杯水裡面,把它攪一攪,來,喝一口。諸位朋友,什麼味道?很多人說鹹的,一定沒喝過。那一杯水而已,把整包鹽倒下去,不是鹹的是苦的,喝的是苦的。師父也沒說話,其實教學生,不是一大堆知識壓在他的腦子裡面。真正能利益他人生的,知識是其次,他有沒有那種體悟能力,有沒有那種悟性開闊他的心胸?這對他的一輩子,那是長遠影響。所以開悟門是學習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不然到最後都是讀死書去。
你看,我們目前在社會上報導,學歷愈高,離婚率愈嚴重。這大家應該不懷疑?學歷愈高,是不是書讀愈多?但他讀的書沒有讀活,變成都是一些知識的積累而已,他的悟門、他的心性沒有打開。所以學歷愈高,很可能愈傲慢,跟妻子、跟身旁的人沒有辦法相處,衝突就很多。
這個師父當下也沒說什麼,因為這徒弟喝下去,那個苦一定會記得很深。過了幾天,師父帶著徒弟到大自然去,看到一潭的湖水,師父就跟弟子講:來,把另外一包鹽拿出來,把這包鹽倒到這個湖水裡面去。徒弟也接著倒下去。來,喝一口。諸位朋友,什麼味道?一包鹽倒到湖水裡面去,湖水礦物質比較多,所以喝起來是甜的。同樣一包鹽,為什麼在一杯水裡面是苦的?在湖裡面喝起來是甜的?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有一個人暴跳如雷,有一個人反而很平靜,甚至於很包容、很寬恕?原因都在心量的大小問題。我們今天要讓孩子一生能幸福,要擴寬他的心量,能包容的話,人生處處味道都是甜的。他能愛人、能包容人,自然也能得到別人的愛,別人的包容。
剛剛是講到了孝心,「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位朋友他請假照顧父親,父親終於可以排便的時候,他是欣喜若狂去接父親的大便。後來隔天,他的父親又在紙上寫,顫抖的寫著:你回去!還叫他的孩子趕快回到工作上去。其實父母在他這麼難受的當下,他的心上還是替孩子著想。我們想想當我們病得很嚴重的時候,那時候還會想到父母嗎?父母以這麼摯愛的心對我們,我們也應該用摯愛的心來回報父母。
我還聽一個長輩說過,因為她那個時候身體得了一個大病,她才五、六十歲,她母親已經八十幾歲了。母親要去世前,還告訴她說:你不要擔心我,我也八十多歲,也該走了;但是我要走的時候,會把你的病一起帶走。她的老母親在已經面臨生死的時候,都還是念念繫著女兒的健康。而母親這一分至誠很有感應,她母親走了之後,這個長者她的病很快的就好。那時候得的是癌症,後來病就好了。母親那一分愛很有力量。後來我們這位長輩,現在也在我們廬江湯池中心幫忙,體力也很好,聲音也很洪亮。
所以這一分孝悌,我們也要把它承傳下去。怎麼承傳?很重要的,從我們自己做出來,上行下效。我們自己也回想到整個成長的過程,也沒有聽過父母告訴我們要孝順,也沒有聽過父母告訴我們要對爺爺奶奶好,沒有直接講這樣子的話;但是我們對於自己的爺爺奶奶,都很自然的懂得孝敬,這都是父母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身教影響。教育其實不是很複雜的事情,就是「上所施,下所效」。這個「教」字應該跟大家提過許多次了,上面第一個叉是我們父母、長輩做出來榜樣,孩子自然效法,孩子最強的能力就是模仿。一個好的德行,必須要重覆的教導、提醒。這是一根小竹子,這是一隻手,這不是拿著棍子打孩子,要解它的意義,就是不斷的叮嚀孩子。這是告訴我們,教育一定要有耐心。現在很多人,我跟他講多少遍了,他都不聽。那可以感覺得到父母的心都急了。教育孩子假如很急躁,那都是情緒感染,對彼此都沒好處。反而很有耐心,孩子可以感覺到那一分關愛,彼此都會有很良性的互動。就像我們自己教書的,對孩子很有耐心,孩子在我們面前,他的心就不惶恐。假如我們很急躁,一見到他就要罵他,他也覺得很害怕。教育確實要有耐心。其實這些道理,「孝悌為傳家之本」,我們假如冷靜來觀察現在整個我們身旁周遭的這些親朋好友,家庭比較幸福美滿的,一定有孝悌的承傳。
在廈門,我們曾經去辦了一次講座,辦完講座都會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請參與的這些朋友們來跟我們交流一下。有個年輕人,也差不多二、三十歲,他上來就說到:這五天的課,讓他體會最深的就是聽到了孝是德的根本,「夫孝,德之本也」。他說他以前體會沒有那麼深刻,但是這一次聽完之後,他突然想到,他們那整個村,這一代的人總共出了一百零九個後代,其中一百零八個是大學畢業。諸位朋友,您現在有看到這樣的村莊嗎?素質這麼齊。而且那個只有一個沒有大學畢業,那一個是考上了大學,念了一、二年,身體不適退學的,並不是考不上大學。
他們整個村落素質怎麼這麼齊?後來他聽了課才知道,原來有孝悌。他就說道,他們大年初一,一定是陪自己的父母到寺廟裡面去祈福,拜拜。現在的孩子,大年初一腦子裡先想什麼?可能大年初一都爬不起來,可能除夕夜都不知道搞到幾點,都爬不起來。他們是大年初一,一大早起來,幫父母提這些水果、花,一起陪伴父母去祈福、去拜拜,這是孝心。當把父母送回來之後,第二件事是到一些長輩的家裡去拜年,他們整個村幾乎都是姓吳的,都是同一個姓氏,都是姓吳姓,所以到處去給長輩拜年,走一圈。尊重長輩,這是悌,孝悌的精神。拜完年以後,他們這些年輕人就聚在村裡面的小學,都沒有跑出去玩,聚在村裡面的小學,彼此切磋討論這一年來在處世當中或者在學業當中一些寶貴的經驗做交流。有孝有悌又好學,所以他整個村,他們這些年輕人成就都很好。孝悌傳家,那個家道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自己有一個結拜大哥,他住在台中,他的母親身體不好,長期洗腎。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老人家假如身體不好,他的心情一定是比較低落。他們兄弟姐妹只要有空,一定回去陪母親。因為母親身體已經常常會不舒服,所以多陪陪母親,讓她心情比較愉快,感覺到這一分溫馨。所以他禮拜六、禮拜天都不應酬的,一定都抽空回去陪母親。後來,他母親去世了,也很安詳,沒有什麼病痛走了。我的這個結拜大哥就跟我說了一句話,他說:母親走了之後,我的內心覺得沒有遺憾,因為我們兄弟姐妹都盡心盡力去孝順我的母親。公祭那一天,我也到了現場,去了之後,我就看到我大哥他們那些兄弟姐妹的孩子,就是他們的下一代,真的,排一排,各個都是眉清目秀,都很乖,學習成績也都很好。所以上一輩的很孝順,下一輩的素質也很好,孝悌就這樣承傳下來。
他們兄弟姐妹一起去照顧媽媽,孝道教出來;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互相關心,這個悌也教給下一代。有位祖師就講到,兄弟之間,「同氣連枝」,父母就是根,兄弟姐妹就好像這些枝幹一樣,同氣連枝;「各自榮」,各自發展,應該要團結;「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之間不要因為一些言語、小小的衝突就鬧的不愉快。而且兄弟算是陪伴人生最久的親人。所以「一回相見一回老」,尤其我們年齡假如是五、六十歲,那個兄弟之間可能幾個月才見一次面,一見到面,你的白頭髮好像變多了,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一起相處,「忍便安」,互相包容,互相忍讓。「莫因毫末起爭端」,不要因為一些小事發生衝突。「眼前生子又兄弟」,你看我們自己又生了孩子,不是他們也有兄弟姐妹嗎?所以我們兄弟姐妹友愛,「留與兒孫作樣看」,給孩子當榜樣看。
我父親他們兄弟姐妹五個人,在我三十多年的歲月裡面,沒有看過他們有任何的口角、不愉快,沒有。我們在家庭的和樂氣氛,真的連罵人也沒學到。人家罵我們,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應付,只要我們不回嘴,就罵不起來,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很自然的在家裡感覺這種和樂氣氛。在跟同學、同事相處,我們都以這種心境去關懷、去照顧他人。我記得我們家,我兩個姐姐,她們的同學我都認識,因為我姐姐她們的同學會都在我們家開,我爸爸媽媽都很歡迎,都在我們家開。所以我走在學校裡面都抬頭挺胸,因為認識很多人,好像很神氣的樣子。這些大哥哥、大姐姐也都滿照顧我的。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能力什麼時候學?在家庭裡面就在學,父母好客的態度就在學了。這是孝悌為傳家之本。
我們剛剛講到周朝的悌,那是連生命都可以捨給兄弟。周公,這周公是弟弟,周武王是哥哥。有一次武王生病,周公到祖宗靈前,對天地、對祖宗立誓,要把自己的壽命給哥哥。後來他的姪子,周公的姪子周成王還誤解了自己的叔叔。誤解了,結果天地都有感應,整個天地飛沙走石。古代這些君王,他知道天地有異象,一定是自己的心性不對,所以就到祠堂裡面去向祖宗懺悔。才發現到自己的叔叔為了讓自己的父親延壽,寫了這個祈禱文,折自己的壽命。當下周成王非常慚愧,非常感動。武王、周公這兄弟之情,連生命都可以捨,這也是因為他們的先祖確實做出好榜樣來。
他們的,算周武王的叔公,這我們寫一下好了,不然大家腦子會。對不起,我對這一段比較清楚,因為我是周文王的後代。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王季;王季生文王,文王才生了武王跟周公,文王傳下來。所以他們的悌其實在他們的先祖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當文王誕生的時候,他的爺爺太王很高興,覺得這個孫子很有聖王之相。他的伯父,大伯、二伯看到了父親的心意,就主動把天下讓出來。他們兩個就結伴上山去,不回來了。那就剩下三弟王季繼承王位。所以泰伯、仲雍這一讓,讓出了孝心,讓他父親能歡喜,能不會難做。因為他們在的時候,父親會考慮他們是大兒子,要傳給大兒子,所以成全父親的心意。這一讓,讓出孝道來;這一讓,讓出了兄弟的友愛;這一讓,也讓出了對天下人的忠心。因為讓給了自己的姪子文王,那是聖人,是有很高德行的人,那一定能給天下安定,能夠給天下安樂,所以這一讓,也是對天下人的一分忠心在裡面。我們去感受看看,當我們的祖宗連天下都可以讓,我們當子孫的人還為了一些雞毛蒜皮在那裡吵架,這個時候會不會覺得很丟臉?會。這是在周朝,我們可以感覺到這孝悌的精神。
而這一分孝跟悌,不單是對自己的父母,不單是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再延伸開來,對公公婆婆、對岳父岳母也是孝。這個悌再打開來,妯娌之間也是悌,小姑跟大嫂之間也是悌,這都可以延伸到我們所有的親屬關係。只要平輩之間都應該有這個悌,互相友愛、恭敬,只要是長輩都應該有這分孝心才對。
在河南,有個人他是做礦工的,生活也不容易,他的太太生了個女兒,生完沒多久就去世了。去世以前,就交代他,她說:我的父親已經癱瘓。他太太的父親癱瘓,他太太的母親身體也不是很好,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女兒。這些我都很放不下,我還有一個弟弟,腦筋有點問題,有點痴呆。他看到太太這麼難受,他就跟他太太講:你安心的去,這裡所有的事我會安排好,我會盡全力照顧妳的父母、妳的弟弟。說完,他的太太離去。他一個大男人照顧整家的人。後來照顧不來,把自己的女兒送回去給父母、給親人去帶,自己盡心盡力來照顧癱瘓的岳父,還照顧岳母,照顧那個已經腦筋不大正常的太太的弟弟。
這麼一照顧,三十多年過去了,他照顧到自己還改名,把名字改成跟著他岳父一樣姓。他說怕岳父擔心他會又去娶另外的太太,把他們給扔下來,所以他連姓都改成跟他岳父一樣姓,安他岳父的心。結果他們的宗族的人就說:你還要改姓,那這樣對我們的宗族怎麼交代?他就跟宗族的人講:我這樣才是真正對得起宗族,因為我把信義徹底把它做出來,這才是對得起我們的祖宗。所以這一分孝心是延伸到對他的岳父、他的岳母的這個態度。
我們一個當媳婦的人,面對我們的婆婆,假如能夠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去奉養,當然這個家庭一定是和樂的。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女士她姓馮,她嫁的先生是吳姓。這馮氏她嫁過去的時候,因為婆婆是後母,後母嫁過來了,沒有生孩子,又照顧了他們三個兄弟,照顧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兄弟都長大娶了媳婦,這個後母脾氣不好,常常都是罵她的媳婦,對她很苛刻,苛刻到鄰居都看不下去了,都要來罵她的婆婆。她都趕快勸解說:我婆婆不高興罵我,都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所以你們不能責怪我的婆婆,是我不對。這個馮氏她的胸襟非常的寬廣,只想著如何讓婆婆歡喜,只想著自己還有哪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從來對婆婆沒有一個指責。她都是非常順受,去接受婆婆的指責。其實應該是她很能感受到一個老人,她為了這個家庭付出了那麼多,之後她也沒有自己的孩子,難免內心沒有安全感,內心煩躁。所以能感同身受老人家的心情,就不容易起衝突。慢慢的這分誠意就能感動。
因為她先生還有兩個弟弟,兩個弟弟都娶了太太,兩個弟媳婦受不了婆婆的責罵、虐待,所以兩個弟媳相約要去自殺。馮氏趕快勸導她們不可以輕生,也盡力的愛護這兩個弟媳婦。她們相約三個人,說我們用我們的至誠心好好的來奉養婆婆,把她感動。後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婆婆也深刻感覺確實這個兒子、媳婦是真正把她當親生母親一樣的孝敬。本來是一段惡的緣分,用這分孝、用這分誠把它轉過來,這不單是轉了一個家庭的命運;媳婦的這一分孝悌之心,這一分真誠之心,轉的是世世代代子孫的命運。我們為人父母、為人長輩時時有個敏感度,後代子孫跟我們是一體的。他們都是踏著我們的腳步,跟隨著我們的腳步在往前邁進。「孝悌為傳家之本」,在歷史當中,以至於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當中,都能夠察覺得到。
有一位企業家,他看到我們湯池都送敬老金,他也效法,自己親自送這些紅包給他同仁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親自去送。結果送完之後,他有一個體會,他說看到那個工作特別認真的部屬,家裡的老人都特別長壽。因為工作認真是忠心的人、忠誠的人,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所以好的公司部屬家庭,老人家都特別長壽,因為家道裡面都有孝道。好,這節課我們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