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一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五集) 2005/7/19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135-0005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提到要好學才能建立理智,理智能下對判斷、下對抉擇。好學近乎智,學什麼才能不斷亦步亦趨,趨向於智慧的境地,我們就要懂得去取捨。
曾經看到報紙上報導,高學歷,高離婚率,離婚率最高的是博士、碩士。博士、碩士書念得多不多?多,那他也很好學,怎麼會愈學愈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包容?不懂得反省?代表所學的大半是知識跟技能,而不是做人的智慧。「學」這個字,最重要的就是要學覺悟、學明白,做一個明白人,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因為小時候書念得少,很多思想比較不複雜,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有一個同學從小就看《格林童話》,看很多書籍,初中時候就開始看心理學的書,他閱讀的書量可能是我的十幾倍都有,甚至於還超過。常常我在跟他探討一些問題,討論完他會皺著眉頭跟我說,他說禮旭,我的腦袋可不可以跟你交換?他想得每天覺得很複雜、很痛苦,想不出個頭緒出來,我們可能一句、二句就把這個情況怎麼樣?破解掉了。
為人處事只要能掌握綱領,解行相應,一個人智慧的開顯不會太困難,只要掌握住了原理原則。像我們四千五百年老祖宗給後代子孫的教誨當中有三個大綱領,告訴我們要立身、處世、接物。接物是與人相交往,在與人相交往當中寫了兩句話。兩句會不會太少?過不過癮?不過癮。在精不在多,這個原則你抓到了,其他所有的態度你會觸類旁通。老祖宗留下來這些綱領性的教誨都是去蕪存菁,我們要善於去體會。其中這兩句提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是時時在跟人互動當中都要有這樣的存心,設想到對方不能接受的事,我們就不要強壓在他的身上。當然這句話再反過來理解,己所欲也要怎麼樣?施於人。但是這個「己所欲,施於人」就要有善巧方便,觀機而行。他現在的狀態能接受到多少,你可不能一下量太大,會把他嚇退了,要能循循善誘,諄諄教誨,這個不只是在朋友,以至於是你自己的小孩子、學生都是如此,因為欲速則不達,所以我們以善心行了惡事在生活當中相當普遍。但是為什麼善心到最後會反而不利於對方,甚至於產生一些距離、一些誤解?都在於我們那個心不夠清淨,那個心急於求成、急於求速,求速是一大毛病。我們現在看到多少事情在處理當中都在強調快一點、快一點,趕快收效,這樣就沒有道法自然,沒有道法自然必是逆道而行,終究損人損己。
我們看到為了滿足人的欲望、人的食欲,在養這些動物的過程裡面加入了非常多的荷爾蒙、抗生素,本來一隻豬在三十年前要養多久?一年,現在可能不到半年。以前一隻雞要養多久?六個月,現在二三十天就好了。看起來真科學,真快速,他不了解欲速則不達。這些雞生長的環境那真是太沒有仁慈之心,都把牠封在一個地方,隔開來,還怕牠們互相用嘴巴攻擊,還把嘴怎麼樣?切掉。時時都要噴大量的殺蟲劑,因為怕傳染病,因為太密集了。又要讓牠身體長得快,就打荷爾蒙、打激素,一下就大起來。你看不符合自然正道的做法絕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害處,誰得好處了?我們吃的人有沒有得好處?沒得好處,甚至於連下一代都賠掉了。我們帶班,現在女孩子的生理期有的八歲、九歲就來了,愈早來代表她的生命愈短,因為從小的食物當中太多的荷爾蒙、抗生素,已經把她的生理整個都弄亂掉了。我們為了食欲這樣對待動物,自己也沒得好處。人不夠理智,盡幹這些害人又害己的事情,不只是害人,害所有的生靈,我們也不得好處。
再來,看到我們的蔬菜水果被一些昆蟲吃了,人也太吝嗇了,念念都想著如何把這些蟲怎麼樣?殺光。我是萬物之靈,沒有事不能幹,這個已經把萬物之靈錯解了。這個「靈」字是什麼?靈字是明白,是有智慧才可以稱為「靈」,靈起作用應該是與好生之德相應。《三字經》裡面提到「三才者,天地人」,人能並列天地成為三才,最主要是萬物之中只有人類能把天地的德行實踐演出來,這是人最可貴之處。但當人不往這個德行的方向走的時候,所發展出來的人生境界很有可能連禽獸都不如,因為人的貪念欲望無止盡的擴展,到最後就會造成人類以及萬物的浩劫。所以在四千五百年的教誨當中,立身就提到要「懲忿,窒慾」,面對人的欲望要懂得節制,懂得克制下來,不然一發會怎麼樣?不可收拾。能節制得了欲望才能真正把人的品德演出來。
我們發明了大量的農藥還覺得自己很聰明,所以聰明只要存心沒有仁德,這個聰明絕對是反被聰明誤。聰明是才華,必然要配哪一個基礎才行?德行。中國話說「德才兼備」,這一句成語已經把教育孩子的先後順序講出來了,什麼在前面?德。幾千年來傳下來的智慧我們不用,盡是先發展他的才藝。有德有才是上品,優質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沒有像上品這麼好,但是還派得上用場。諸位朋友,有德而無才,他終有一天會怎麼樣?會有才,為什麼?有德之人念念會想著利益他人,這股動力一推動,他很多的潛力自然而然慢慢激發出來。這個德是根本所在,這個根本一抓起來,綱舉,人生的目都張了。
我從小讀書都是很平庸,沒什麼才華,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才藝比賽,什麼演講朗誦,沒有在我的生命出現過,所以我的口才很差。跟人家吵架都吵不起來,就是因為父母給了我們很好的身教,絕對不要佔人便宜,絕對要時時去替別人著想。當我在大學時代聽了一些健康、做人的道理,我就很歡喜,因為在升學之下,這些做人處事以至於能利益他人的學問很少能聽得到。獨樂樂怎麼樣?不若與眾樂樂。我自個兒在逢甲大學的對面,有很多的泡沫紅茶店,就找了一家,到地下室搬了幾張椅子,一張桌子幾張椅子,然後去拜託同學、拜託學弟妹,你來聽我講講課,從這裡開始幹起,一個禮拜就講個一二次。那時候根本沒想說自己又沒有演講過、沒有什麼朗誦,都沒想過,只是一個念頭:這個東西不錯,你拿去用,就這樣而已。
也隨著在講課的過程裡面,我們這顆利益別人的心能提得起來。突然發覺「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看我們講話很快,別人愈聽那個眉頭皺得愈嚴重,這個時候你不能隨著自己的痛快還在那裡揮灑,那哪有仁慈?看到別人聽得很吃力,慢慢語速要怎麼樣?要放慢。所以君子九思要時時用,要視思明,看到別人的表情要了解到他當下的身心狀態。而我講課最大的得利處在於聽師長講經,師長語速非常的緩和,把我們本來急躁的性格就在一句一句當中把你調伏下來,你要聽得很清淨就必須跟師長講話的頻率怎麼樣?一樣,所以聽了一年、二年,躁動的性格慢慢就降伏下來。所以師恩難報,太多太多的生命喜悅都來自於有明師指導。
有德的人,他的才華必然會不斷彰顯出來,所以只要有德,這一個人一生絕對會有成就。無德無才是廢品,我們教出下一代無德無才那就對社會沒有用處了。最後,無德有才是危險品,很危險。諸位朋友,我們現在生產出哪一種產品最多?我們面對下一代的這些孩子、這些年輕人,你有沒有信心他以後為人父能當得好?為人母能盡職?你相不相信他往後入了社會是能念念包容別人?念念成就別人?我常常走在路上會觀察這些年輕人現在的長相,因為相由心生,觀察到年輕人眉頭都翹得特別上來,代表內在有哪一個習性多?傲慢。對於年輕人長傲慢,我們內心非常的不捨,還沒有讀社會大學,首先已經要能把社會大學讀好的態度都失去了。「活到老,學到老」,學不是在學校叫學,真正的領會往往都在步入社會以後快速體會。
年輕人的傲,因為自卑,卑。德才,一定要把德擺在前面,年輕人一長起傲慢就與德相背了。長了浮華之氣,他的德就紮不了根,《弟子規.餘力學文》提到「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而無德有才是家庭的一個禍端,是整個國家社會很有可能的禍患。現在高學歷都有很多高犯罪,科技犯罪,都是這些腦筋特別聰明的人群做出來的,他腦筋這麼好,整個治安是防不勝防,這是我們自己栽培出來的,不趕快從德下手,警察再多有沒有可能把治安壓下來?難。你看現在離婚率愈來愈高了,有一些國家還撥了一個很大的款項,來,所有年輕人要結婚先上課三天,有沒有魄力?我們自己想一想,那三天在上課用什麼態度?我都這麼大了,笑話,這個我會不懂嗎?這些做人處事的態度等到成人再來教,效果都很有限,要從根本、從小的德行扎根才是,解決治安的根本問題在重視德行教育。
我們在大陸期間,有一個地方叫汕頭,在廣東南部。汕頭有一個非常好的風氣,特別重視孝道。也很奇妙,我到海口去,舉目無親,楊老師跟我到了海口還沒到一個禮拜,她就跟我揮揮手說再見。我父親在我還沒離開以前給我千交代、萬交代,說你到大陸去就躲在楊老師後面好好跟著她,看她怎麼說話、怎麼做事,先學一段時間。我跟父親點點頭,是、是。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不到一個禮拜,我跟楊老師到了山東曲阜看了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內心非常的傷感,幾百片讚歎孔子的墓碑幾乎全軍覆沒,都摔斷了,只有兩個墓碑沒有摔斷,其中有一個墓碑是康熙皇帝賜的,因為那個墓碑有幾十公尺高,他們挪不動才倖免於難。深刻感覺到文化的摧殘退喪,速度我們難以想像,真的,諸位朋友沒有去看到,你的感覺不會那麼強烈。
三孔是門庭若市,車水馬龍。我們參觀完三孔,到了周公廟,一個人也沒有,連周公廟庭院裡的樹都已經東倒西歪沒有人去整理。諸位朋友,您看到這一幕有什麼體會?孔子最崇拜的人是周公,真正嚮往、仰慕孔老夫子學問的人同樣也會尊重周公,我們很自然的就要到周公廟去禮拜。看到這個現象了解到,真正在三孔裡面行走的人群是不是渴望深入中國文化?很少。但是他們為什麼要去?我們現在人活在虛榮當中,很怕別人問說哪裡你去過沒有?你有沒有去過歐洲?有沒有去過澳洲?好像沒去過就很丟臉,所以盡參加很多的旅遊。參加旅遊的目的在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增長見聞,以便提升學問又能利益他人。現在把這個旅遊的本質意義忘記了,出去都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你們怎麼知道?到處買藥,問他什麼都不知道。去三孔也是怕茶餘飯後人家問他「你有沒有去過孔廟?」「沒有。」「真是丟臉,連三孔都沒去過。」人生假如這樣活著累不累?累死了。
看到這一幕,楊老師馬上很嚴肅的告訴我,她說我不能陪你回海口,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文化網站,讓所有有心深入文化的人都有一個學習的平臺,所以我必須留下來把這個網站做起來,你自個兒回海口去吧。剛到大陸,人生地不熟,馬上就要回去,這個時候又考驗一個人有沒有理智。當下起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回家?其實我一點都不恐慌。我到海口一個多月,有點閒下來的時間才打電話回來,每一個朋友第一句話都問我,你在那裡過得好不好?我告訴他們,我用三句話來回答,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鄰」,這個不是等一個月以後我才有這個信心,是時時都有這個信心。你只要真誠待人,絕對「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結果,我們要種對因,就是有真誠、有恭敬之心。在《論語》裡面也告訴我們,「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孔夫子、孟夫子、聖賢人,道理給我們講得夠不夠清楚?很清楚了,只要我們是這種存心、言行,必然能夠契入四海之內皆兄弟。我把這兩句話講完,朋友就說道,那你在那裡混得不錯。接著我就說到第三句,「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無法把潛力發揮出來。剛好閩南語有一句話提到「做牛得拖,做人得磨」,結果我做牛又做人,一定要拖磨才行。有時候人生這樣給自己幽默幽默也是挺有味道的,也期許自己不能讓人丟臉,不能讓牛丟臉。很欣然接受這些考驗。
當楊老師叫我一個人回海口,突然《論語》有一句話就出現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時時用這顆仁慈之心去對待別人。「不亦重乎?」不是很沈重,是當我們以仁慈之心對待別人,將成為別人學習聖賢學問的好因緣,所以這件事很重要,不是沈重,很重要。要時時提起仁慈之心,給聖賢人臉上貼光。「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要盡形壽以教育、以弘揚聖賢學問為己任,要從一而終把它做下去。有這樣的態度,我們才能走得長遠;有這樣的態度,我們這一顆真心、恆心才能影響深遠。用這樣的態度就開始在海口扎根。
也很幸運,第一次去跟一位汕頭的朋友,因為他有一塊四百平方米的房子空在那裡沒有用,很多人來跟他租,他都不租。那一天剛好有一位王大哥陪著我去跟他喝茶,結果喝完茶聊了一下又談到德之本在孝道,他聽了很高興,馬上就答應免費借給你,確實我們的善心一定能感眾人的善念來促成因緣。後來我到汕頭去講課,所有整個過程都是他們安排得非常的周詳,非常周延。
當地有一個素食館叫「覺西園」,覺悟西方這一個很大的樂園,我們要覺悟,這一生一定要成為其中的一員。請問這一生什麼時候成為其中一員?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當我們的存心時時提醒自己要用諸上善人的態度,心淨佛土淨,當下你在哪裡?我們學習《無量壽經》目的在哪?學《無量壽經》要轉《無量壽經》,轉成生活的點點滴滴。而《無量壽經》把阿彌陀佛從因地菩薩如何修持,到極樂世界實踐成就,整個過程都告訴我們,所以我們學《無量壽經》要幹什麼?要做什麼?要做極樂世界,是不是?把方法、理論都講得很清楚,把存心也告訴我們了,「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速生我剎受安樂」,那一份渴求眾生趕快破迷開悟的心,那是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因,那種愛心、那種決心,「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我們學到了阿彌陀佛的存心,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我們把《無量壽經》演出來,當下就能做極樂世界。
這個覺西園創辦的人相當善良,他的初衷是為了少讓眾生又受到殘殺。今天這一天有五百個人來吃素,請問有多少生命不會受殘殺?多少?那很難算,可能是五千,甚至於五萬都有。心很善,打算每個月虧個十幾萬,三塊錢吃到飽,三塊換成台幣十二塊錢,菜有幾十道菜,這種素食館你敢不敢開?信心重要,利他的心重要,他是義無反顧開了,已經開了一年多,沒花一分錢還賺錢,不可思議。賺到的錢還分成三份,第一份,印經典。他素食館不只是三塊錢吃到飽,所有儒道釋三教好的教誨還免費送人。很多來吃飯的都是開車開了一個小時也要來這裡吃,有吃又有拿,吃飽了還可以抱一堆書回去教孩子,回去修身。
第一個月開張了,每一餐超過五百個人來吃飯,然後來吃飯的人,其中有一個計程車司機很有意思,第一個禮拜第一餐吃四盤,四大盤;過了一個禮拜,吃三盤;再過一個禮拜,吃兩盤;最後現在都只吃一盤,你看人有沒有良心?而且他開始學習聖教以後,煩惱自然怎麼樣?減少,煩惱愈少,消耗能量就不多。而且這個司機多有意思,你只要要送法寶給人,打一通電話給他,他生意可以不做,馬上開車來幫你拉。然後這些經書都擺在他的計程車上,人家一上來,這個書不錯哦,馬上跟他說《弟子規》怎麼樣怎麼樣好,哪一本書對你很有好處,邊開車還邊弘法利生。這麼多人來吃飯,長養一個仁慈之心,又有這些經書去引導他們怎麼處世、怎麼教育小孩。他們開了一年多,當地的長官跟他講,說我們的犯罪率下降了。這是真正找到什麼?根本。德才,德要在前,德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了解到德的重要性,進一步就要懂得拿捏人生的輕重緩急。剛剛我們提到這個「速」,速的背後其實是什麼?自私自利。要求快速,求快速的目的是能給我什麼好處,只要我的好處能達到了,縱使傷害多少生靈我也視若無睹。我們的經濟快速發展,看起來是進步了,有沒有進步?人真的欲令智迷,利令智昏,還在大談:你看,我們這一代的人類進步那麼多。常常有一些家長聽完課,他會跟我說道,他說蔡老師,你說人類的道德退步了,可是物質總算進步了吧?你看發明了這些這麼多新的東西,包含吃,新的東西可多了,你看以前有沒有寶卡卡?以前有沒有這些零食?都沒有。所以很多新的東西出來,很多新的疾病也應運而生。現在癌症,眼有眼癌,舌有舌癌,皮膚有皮膚癌,哪一個地方不長癌?病從口入,你說所以食物進步了,要活得明白。
好,那你說食物沒進步,再來,衣服總進步了吧?衣服怎麼穿才健康?諸位看我穿的是唐裝,你看多舒服。穿得那麼緊身,血液循環都受損,有沒有?你看很多人穿衣服都學西方人穿,穿到最後不孕症的一大堆。你看現在,我走在街上看很多人穿衣服,肚子都露出來,有沒有?穿那個褲子還這邊破一個洞、那邊破一個洞。有一個奶奶,她的孫子買了條褲子回來,隔天早上她孫子穿褲子大叫,因為他奶奶說這個孩子怎麼連褲子都破了,把它補好。後來穿的衣服反而愈穿愈不健康。萬病的根源在風寒,人體內有寒氣,五臟就慢慢受損。最容易感風寒有三個地方,第一個是我們頸後督脈這裡,你要把它保護好。現在愈穿愈少,這裡都空掉了。第二個就是肚臍,現在肚臍也空掉了。現在的女孩子你要小心,金玉其外,看起來花枝招展,回到家裡可能生理期來都是在地上打滾,這個我有去做過調查。我有時候在談論女孩子健康問題,她們底下會說蔡老師比女人更了解女人。這個是用心的問題,就觀察到確實現在年輕人的身體,一代是不如一代。所以我們說食物進步了、衣服進步了,要求其實質,要冷靜。
我接著跟他說道,所有人類最大的物質是什麼?最大的物質是什麼?我們賴以維生的地球是不是最大的物質?沒有比這個再大的吧?請問地球進步了嗎?進步了沒有?快速毀滅。科學家一再呼籲,假如人類不停止污染大自然,再過五十年、一百年,很多的地方幾乎不能住人,我們人類還洋洋得意科技進步,我們成了破壞大自然的劊子手。有一個統計數字值得我們深思,一萬年前,每一百年有一種物種消失;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種物種消失;一百年前,每一年有一種物種在地球消失;二十年前,每一年有五百種物種消失。諸位朋友,這幾十年在幹什麼?工業革命以後,快速破壞大自然。一年物種消失的速度,從一變成多少?五百倍。五年前,每一年有一萬種物種消失。人類不是萬物之靈,是萬物的什麼?劊子手。
有一個作者這麼樣形容人類,他說人類就好比癌細胞,聽到這裡會不會覺得有點不能接受?我怎麼變癌細胞了?這個譬喻相當恰當。癌細胞在胃快速發展,它愈發展就去壓迫到其他的器官,癌細胞確實愈來愈擴散,愈來愈多,愈來愈壯大了,等整個身體機能完全被它破壞了,身體會怎麼樣?結束生命。當身體結束了生命,癌細胞能活嗎?它還是會死亡。它逞一時的意氣去擴展,到最後它也無法生存。相同的,所有的生物、萬物就好像身體的很多器官細胞,我們人是萬物之一,就好像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結果現在我們變癌細胞快速發展,把萬物生存的空間都摧毀掉,我們洋洋得意,我要怎麼幹就能怎麼幹,突然有一天,地球完了,我們能不能活?活不了。
這種愛護自然,為後代負責的態度,中國老祖宗已經承傳了幾千年,我們沒有接下來。以前的中國人會不會幹出「我有好處,後代子孫收拾殘局」?這種事會不會幹得出來?絕對幹不出來,都是時時想著如何成就後代。我們現在的中國人不是這樣,只要我現在能得蠅頭小利,我哪想那麼多!中國人將出現有一代會被後代子孫罵得狗血淋頭,會出現這一代,諸位朋友,是哪一代?我們這一代要好好冷靜。面對這個大時代,我有一個長輩四十幾歲,他講了一句話很有味道,他說我們這一代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是被子女遺棄的第一代,但是也別怨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沒教。我們把主要的精力耗在賺錢、名利。你沒有教,下一代當然沒學會。德重要,我們不要讓下一代在那裡謾罵,你們留給我們的是什麼水?是什麼空氣?又是什麼土壤?更重要的,你留給我們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思想,讓我們的人生苦不堪言。
因為抉擇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抉擇,擇什麼?其實理智、判斷、抉擇,這是同一件事。有理智,你才會下判斷去抉擇,這是一個動作連續出去的,但是前面要透過好學。我們剛剛也提到學要學對東西才行。現在書局裡面哪一類的書特別暢銷?哪一類的書?理財。再來,心理書籍。我們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人心的狀態。理財多,代表人現在最想追求的是什麼?財富。而經營人生假如從財富先下手,敗相已露,因為你有所重就有所失,當你重視只是錢財的堆積,你一定忽略下一代的教育。金錢是五家共有,火災要你的錢,水災要你的錢,貪官污吏要你的錢,盜賊小偷要你的錢。盜賊小偷是整個社會風氣所形成,當我們時時都是向錢看,向鑽石寶珠看,盜賊小偷就會愈來愈多。社會它是一個共同體,整個思想觀念會互想影響。當我們每一個人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崗位都能演出重德不重欲,社會風氣就在點滴當中在怎麼樣?轉變。
我記得在念書的時候,在念師範院校,幾個同學一邊吃飯一邊在講哪一個老師哪裡不好、哪裡又不好,剛好我要回座位吃飯,我心裡想他們看到我一定會覺得尷尬,所以我就低著頭輕步回到自己座位慢慢吃,不要惱害眾生。其中有一位同學看到我坐下來,就趕快告訴其他的同學說,我們別講了,禮旭回來了。他們會覺得怎麼樣?不好意思。人都有良知,是我們演得不夠徹底喚不醒,不然社會風氣的轉變其實速度很快。剛剛我們舉那個例子,覺西園辦起來才短短幾個月、一年多,整個地區的犯罪率就降下來。我們要體會到這一點就能夠重德,而不是先求財富,我們也要把財富的真因跟有緣的人說清楚。
為什麼看心理學書的人很多?也透露出什麼訊息?人心不安。很多教育孩子,一個頭兩個大,買了一大堆書在看,其中有一本書還告訴他,孩子到了十二三歲將進入龍捲風時期,所以你要先做好準備,有沒有道理?他每天在那裡看著兒子的嘴臉,要叛逆了,要叛逆了,突然有一天心想事成。覺者畏因,迷者畏果,迷惑的人只怕結果,覺悟的人從原因下手,自然不招苦果,理智在這裡。很多數字出來告訴你,離婚率愈來愈高。那天我看報紙,在火車上,有一篇報導,這個數字透露北京離婚率已直逼五成,我們看了之後非常憂心,因為教書很明白一點,當學生的家庭狀況愈不健全,他的人格得到的呵護、引導就缺乏,都將帶動整個社會的動亂。這個數字你看了之後,對你有沒有好處?癌症,四個裡面就有一個,你看這些數字都是科學的產物。有一次我說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得癌症,底下的人看看左邊,不是抽籤的,別擔心,心善,身體就善。這些數字把人都嚇呆了。還有一個數字說憂鬱症的比例最高的是從事哪一個行業的?老師。
這一些心理研究數字,我們要省思到原因在哪,不要公布一大堆數字搞得人心惶惶。假如這對夫妻從小就學弟子規,保證一定會讓人欣羨,羨慕他們夫妻的相處。只要聖賢學問從小都有扎根了,離婚率自然怎麼樣?下降。很多的家長待會兒拿拿美國的教育方法,後來二三個月之後又說義大利的不錯,還有蘇聯的不錯。孩子年紀才三歲,不知道用了多少教育理論,理不理智?我們要研究一下,很多心理學家發表的理論有沒有印證它是真理?有沒有?沒有。有時候事隔五十年、六十年,他的理論被否定了,還有的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寫了這個理論,活到七八十歲,他覺得我說錯了,重新再發表,那你是要看他四十歲的理論還是看八十歲的?看幾歲的?八十歲的。假如他活一百歲又寫出來呢?四十歲比較單純還是八十歲?那單純比較契合智慧還是複雜?你去看看你周圍是小學生比較有道德還是大學生?還是已經在社會翻滾數十年的人比較有道德?要冷靜觀察。
當我們相信他所說的,這個時候你就會用他的思想來做抉擇,所以抉擇當中最根本的叫擇念,擇思想價值。思想影響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最後決定什麼?命運。真正明眼人光看你的思想行為就可以斷你的命運,相不相信?有一個朋友,他以前有兩個同事同時到了一個百貨公司工作,後來經過一段時間,有一個升了銷售部經理。因為他們同時進去是當銷售員,一個升了銷售經理,一個降為售貨員,一個升一個降,同時進去。剛好他經過這家百貨公司,他就進去探望這兩個同事。在下電梯當中,他看到有一張貼在員工公布欄上的一張守則鬆掉了,只剩一個角黏住,在那裡搖搖欲墜,這位朋友就說道:那個快掉了。貶為售貨員的那位同事說別管它,不關我們的事。另外一位升為銷售經理的馬上走過去把它撕下來,然後說:我送你走以後,回來我再把它貼好。答案出來了沒有?他為什麼能升官?在於什麼?有責任心,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這樣的人才能被提拔。能夠把公司的事當自己事的人,他這個態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什麼時候?從家庭。所有行為的模式、態度,根源都在家教。假如他在家裡完全不管事,他到公司會突然有責任心嗎?那不可能。
有一個爸爸,他就要試驗三個女兒的責任心,他要想想看我的教育成不成功?就在他房間的門口橫擺了一支掃把把路擋住,就把大女兒叫過來,女兒!女兒過來了,看到這一支掃把很自然的跨過去,走到了父親面前,爸,有啥事?她的爸爸有點傷心,沒關係,後面還兩個。又把二女兒叫過來,同樣都是視若無睹跨過去,三個都失敗了。突然又想到一個人,老婆,太太走進來,一看馬上怎麼樣?她為什麼會撿?這是我家,這是我的事,我有責任。這次上完課回到家裡,故意把一個醬油打翻,看妳的孩子走過去是什麼反應,假如他還叫妳一聲,媽,翻了啦,這樣不錯了。
從行為看出他的命運,從他的思想就可以斷,一點都不誇張。一個人的思想可以斷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思維同樣可以斷什麼?一個家庭的家運。一個社會人的整體思想可不可以斷這個社會往後的命運?能不能?行。諸位朋友,我們的家運如何?我們往後的社會會如何?當然命運是動態的,是可以改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當每一個人有這樣的態度,每一個家庭有這樣的體認,家庭又是社會的一個細胞,社會就好像一個器官,當細胞都覺醒了,整個器官、整個社會就能夠好轉起來。我們從根本抉擇人生的思想開始,不能抉擇錯,這一錯就全盤皆錯。
《朱子治家格言》提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為什麼要讀經書?正確的思想。今天心理理論後面印證不對了,他來告訴你,說對不起,雖然你很熱愛我的理論,但是我要告訴你,前面我講錯了。你說我已經教我女兒教十五年用這樣教了,那他會怎麼回你?他會說我不是故意的,你就節哀順變吧,對啊。孩子的思想先入為主,你拉不回來了,謹慎謹慎。如何讓孩子腦中的東西是能夠成全他一生的人格,成全他一生的成就,不用大費周章找,中國文化承傳了五千年,所有的理論、道理都已經經過時間印證,又同時經過空間印證,真理。
我們到這麼多國家地區講過弟子規,講過中國文化,在澳洲也有當地的澳洲人民來聽。那時候在講課,我們坐在後面,我在淨宗學院學習,澳洲人坐前排,我們在後面觀察他們聽故事聽講課,聽到會心處都會怎麼樣?在那裡點頭。事後跟他們座談就請教他們,你們聽了有什麼感受?他繼續點頭,他說做人應該這樣,做人應該這樣。他聽了子路負米感不感動?他聽了閔子騫的故事感不感動?感動,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不是中國人才有,所有的人都有,只是他沒有這個緣分接觸這些聖賢的榜樣而已,不然他那一份善心都會源源不絕點燃起來。
今年三月份,我到悉尼(雪梨)演講,當地的澳洲人有人來聽,要透過翻譯,有時候講笑話,他要停三秒才會笑,但是很奇妙,講到第三天的時候,那三秒鐘幾乎怎麼樣?不在了,好像我講什麼,他就懂什麼,就很會心在那裡對你笑。確實人與人的溝通不只在言語,而在什麼?一種心境、心意,證實超越時空。
我們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好好感謝,要懂得知福然後惜福。我們明白到中國古聖先賢的存心,要知緣。記得有一次聽師長講課,也是在剛開始接觸經典不久,有一次師長就問道,四大古文明為什麼剩下中國?為什麼?你看人生很多問題要思考。你現在這麼善良,原因在哪裡?要追本溯源,人的感恩心就怎麼樣?自然就上來了,因為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
在《中庸》裡面有一段經文,我看了很感動,非常認同,提到「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父親當大夫的官職,兒子只有到讀書人,到士人,這樣是父親當的官職比孩子還大,葬父親的時候用大夫禮,因為父親在社會當中是當大夫,他對這個社會有什麼?有這麼大的貢獻,所以葬的時候我們要用大夫禮來祭祀他。可是他對於這個社會往後的影響在哪裡?他死了,往後的影響在哪?在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只當了士,往後的影響只有士的範圍,所以祭祀他往後用士。假如父親是士,但是孩子栽培成大夫,葬他的時候還是用士人禮,但是往後每一年祭祀,他的兒子對社會有大夫的貢獻,祭祀都用大夫禮祭他。中國的禮儀當中多麼厚道,多麼慎終追遠。所以今天你在社會當中對人群很有貢獻,功勞最大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今天中國人的思想裡面還有這麼多的善根,誰的功勞?歷代聖哲、祖先的功勞,不能忘本。
師長這麼一問也讓我陷入沈思,怎麼只剩中國?是不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面前抽籤,誰抽到了不用滅亡就不滅亡了。人生當中有一個真理,我們要放在心上,生命過程當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都是事出必有因。福氣降下來了,一定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為老祖宗了解到語言跟文字要分開,講話用當時候的語言,寫文章用文言文。有一個朋友他是浙江人,他離開浙江二十年到深圳發展,二十年之後,回去跟親友談話,有時候很多遣詞用語已經不大了解還要解釋半天。語言二十年就有一個小變化,兩百年呢?大變化。兩千年,完全不了解了。現在漢朝的言語跟你講,你能不能對嘴?很難。假如這個不分開,五百年、一千年之後,文化就斷了。現在其他的古文明,有很多考古學家,他挖到古蹟很高興,高興發現古蹟,請問古蹟文字背後的義理傳不傳得下來?連那上面的字都有一些根本就看不懂,字都無法了解怎麼了解深義?不行。中國祖宗有智慧,把它分開了,寫文章就用文言文,四五千年都一樣,只要你看得懂文言文就能夠契入幾千年的智慧大海當中遨遊,這個緣分相當殊勝,在整個人類當中絕無僅有。
而且不只是文言文,這些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因為文言文傳承下來,更重要的是這些道理是亙古不變的什麼?真理,不然你縱使有文字傳承下來,假如道理不是真理,遲早會被時光怎麼樣?淘汰掉。所以這些經典、文言文是老祖宗給後代子孫最大的恩澤。這一段話聽完以後,我很慚愧,因為沒有好好讀這些經典,眼淚就掉下來。諸位朋友,我不是很愛哭,你們不要誤會,我是內心感動,很懺悔,要重新來珍惜這一份恩德。
當我掉完眼淚,把這些經典打開,突然覺得距離好近。本來很遠,子曰、子曰,頭都快大了,怎麼突然變得那麼親切?剛好就體會一切法從哪裡來?從自己的心造成。你覺得是障礙,它就是障礙;你覺得是恩德,覺得是寶藏,它就是寶藏。障礙不在外,在自己的一念心。因為這份珍惜,知緣、惜緣的心上來了,又時時提醒自己要造更多殊勝的法緣,由於我們有這個心境,跟聖哲人的存心慢慢接近。請問所有的經書寫的是什麼?都是聖哲人的存心,心行一如。你能夠與聖哲人的存心接近,經典相應度就會不斷提升。所以學聖賢經典要直接了當從哪裡學?從存心來學。好,我們今天課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