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與佛法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二集) 2005/3/1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0032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剛剛講到了「愛惜物命」,所有的東西都應該要愛護,而不要糟蹋。所以《朱子治家格言》教導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問小孩說:米從哪裡來的?他說:從廚房來的。接著又問他,廚房的米又從哪裡來的?爸爸媽媽買的。爸爸媽媽又從哪裡買來的?從超市買來的。超市的米又從哪裡來的?這樣把它推回去,他才知道一顆米到他的手上,甚至於吃到嘴裡,是多少人的付出,多少人的心血,才有可能成就,也讓他感受到確實這個社會是個互助之體。所以首先要感謝農夫辛勤的耕作,還有很多人在這個過程當中的幫忙、運輸,然後父母的辛勤勞作賺錢,我們才能夠買到這些米。
真的會教的父母,會藉由一些帶孩子出外的機會,讓他去看看農夫在耕作,在那裡汗流浹背,而且還要好幾個月才能收成。當孩子能夠有這樣的情境去感受,他就能體會到「鋤荷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當他能有這樣的態度,每天吃飯他也能夠感謝農夫辛勤的耕作,及所有付出的人,他用這種感恩的心來吃飯,來愛惜食物。相信他這樣的態度,那一碗飯吃下去的效果好不好?那一碗飯的結晶可能會相當的好。
除了對飲食方面要愛惜,對一切物也要節儉,「勤是致富根,儉是持家本」。一個家庭要維繫得好,一定要節儉,當然要能致富,一定要辛勤勞作,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易經》裡面有一卦就叫「節卦」,節儉的節,從這一卦當中也非常的微妙,在它的爻辭當中有提到,「甘節,吉;安節,亨;苦節,貞凶,悔亡」。節儉的態度還有境界不同,假如我們節儉的時候非常甘之如貽,那是大吉。當我們在節儉的時候想到要讓孩子做榜樣,想到我們節省下來就能夠讓更多的人不會餓死,當我們是這樣的心境去節約,那會非常愉快。當我們輕物質,重精神生活,自然你的物質需求就會愈來愈下降,而不是刻意的。所以我們也不要一下子要求親友,馬上食物的享受降到很低,這樣他會生煩惱,我們道法自然就好,等到他充滿法喜,自然欲望就會慢慢放下。所以在春秋時候顏淵,孔夫子非常讚賞的一個學生,他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個中境界也唯有契入才能感受,他能夠甘節。
再來,「安節」,在節儉的時候也滿理得心安,不會覺得很勉強。你這樣的態度,「亨」,人生、家庭滿順勢的。但是假如在節儉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受不了,那就會去揮霍,所以「苦節,貞凶」。你看到一個父母在很奢侈花錢的時候,可不可以斷定他的家庭以後的結局?看得出來。古代的人非常的有智慧,可能看到人的一舉一動就可以斷言他人生的吉凶,這是確實不虛。
在《左傳》裡面也常常能夠印證。有一次秦國的軍隊經過周天子管轄的地方,結果秦國的軍隊,因為按照禮儀必須要下車來,很恭敬行走過天子所管轄的地方,等經過以後才再上車。結果這些秦國的軍隊下了一下,很不耐煩,就又跑上車去了,對天子一點恭敬心都沒有。旁邊有個讀書人馬上就說了:秦國這次打仗必敗。後來秦軍幾乎全軍覆沒,因為沒有恭敬心,一定會傲慢,而兵書上說的「驕兵必敗」,從他們的整個言談、舉止就可以看出吉凶。到時候就會後悔、會敗亡。我們看到荒淫無道的君主,國家都會亡掉,家庭亦如是。所以要愛惜物命,相當重要。
而當我們在節約、節儉的時候,也是在斷自己的貪心。這十條善事,在做的當中不只利益他人,更直接的利益自己,成就自己的道業,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當我們能夠處處愛惜物命,就不會傷害,不會瞋恨;當我們能夠捨財作福,這個「捨」就能捨掉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慳貪,確實利人一定利己。所以,「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現在看下一句經文: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我們也很歡喜,小朋友學習的這種氣氛這麼高昂,所以我們的晚年不會被拋棄。這一句經文很重要的一個教誨就是在家庭、在與人相處當中要懂得捨,不要常常與人爭奪。我們也了解到,現在整個家庭、世界、社會的病因在哪?就在處處相爭。家庭相爭,家庭失和;團體跟團體相爭,衝突;國與國相爭就戰爭,根源都在爭。爭提升就鬥,鬥提升就戰,戰提升就變什麼?末日到了。所以根源在不爭,而不爭又要從不自私下手,從懂得捨,從懂得讓,來提升自己德行。
聖學幾千年的教誨,從來沒有教我們一個「爭」字,在《論語》裡面有提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在什麼時候才有一點競爭?在射箭的時候,因為透過射箭,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但是射完箭,假如我們射得比較準,馬上要跟我們的同學、朋友說「承讓,承讓」;下來的時候,還要請人家喝一杯酒,「真是承讓,承讓」。所以確實沒有教競爭。當真正競爭下來,就會發生兄弟鬩牆,兄弟走上法院,現在這種情況多不多?多!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也提到,「刻薄成家,理無久享」,當為人長輩很刻薄,把家族很多的錢都佔為己有,這樣的財富很難綿延下去,可能果報都會很快就把這個錢給報光了。在「兄弟」這一倫當中,我們也提到,「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為人長輩要高瞻遠矚,「爭」只會讓自己德行下墮,只會讓家庭失和,只會讓孩子學到錯誤的做人態度。
在隋朝時候有三個兄弟,老大叫田真,他的弟弟叫田慶、田廣,他們父母去世了,田真就打算把家產分為三份,分家了。結果所有的東西都分好了,他們家門口有棵紫荊樹,這棵怎麼分?三個兄弟說:不然就把它砍成三份,這樣也公平。結果才講完過沒有多久,這棵紫荊樹就枯死了。田真畢竟有讀過書,一看到樹枯死了,突然想到同氣連枝,「我們兄弟分家,現在又要把樹分了,樹已經感受到這種失和,這種不仁愛、不友愛,它馬上就枯死了」。田真想:我們不能比不上這個樹木,應該要友愛才對。所以把這樣的感受講給他的兄弟聽:希望我們是同氣連枝,都是從父母這個根出來,父母應該不願意看到我們分離。後來兄弟就不分了,住在一起,結果這個紫荊樹過沒多久又活得很好。所以確實萬物都是有感覺的,連樹都可以感覺到分離之中所形成家庭的失和,也能夠感受的到當家庭的每一份子都團結、都和睦,一定會欣欣向榮。所以我們一定要切記「以和為貴」。
假如我們不爭,能夠捨,能夠讓,捨一定能夠得,所謂捨得捨得,有捨必有得。諸位同修,在這幾天的過程當中,我們學到了哪些古今中外聖哲人捨的美德?記不記得哪個例子?范仲淹捨了他的財富,卻造就了他幾百年家業不衰,甚至於他的德行還讓幾百年來的讀書人引以為楷模、表率。這個「捨」造就了萬民的福祉,這個「捨」也成就了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性德。所以,捨中有無量的義趣,讓中有無量的利益。諸位同修,我們要善學,能夠從師長的身上,看到忍讓、謙讓、禮讓確實讓師長的德行不斷提升,也讓福報不斷的擴展。
因為當這個「捨」是真實的真誠跟慈悲,這個捨就通一個人的性德。而性德裡面具足了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相好就代表福報;所以不只相好,還有很多的無量財富在其中。我們本來就有無量財富,只要我們的德行跟性德相應,財富就會源源不絕。而這個財富很奇妙,不需要的時候都不用來,你也不用考慮要買哪一支股票,要放在哪裡,怕它會變小了,不用傷這個腦筋。但是只要眾生有需要,這筆財富馬上就有感應,就送來了,這是性德。因為師長這一分性德就可以跟所有人的性德相應,這些人的善根馬上就流露出來,就來成就這件大事因緣。所以真正所謂的財富管理大師,真正的財富管理專家,是能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從自性當中具足無量的財富。
我們也從「讓」當中了解到,人與人相交必修科目是禮讓、忍讓、謙讓。讓,恭謙有禮,讓什麼?讓名,讓利,讓財物,讓功勞。還有什麼?讓食物,讓位子。生活當中有很多我們可以處處替他人著想的地方,甚至於還有讓國家,讓天下。佛陀能把天下讓出來,贏得所有人民對他的愛戴,也做了一個好榜樣,不要貪戀名聞利養,更重要的是要讓眾生破迷開悟,得真實利益。當我們能捨掉這些世間的享樂,其實已經讓所有接觸我們的人對我們生恭敬。而當學生能生恭敬的時候,他的學習效果就會很好,所以我們要「為人演說」,首先自己要趕快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
在周朝,因為懂得讓,所以成就了他們非常好的家庭風氣,還有國家的運勢。所以《大學》裡面也說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而周朝讓了什麼?周朝的泰伯、仲雍能夠把天下讓給他的弟弟王季,進而傳給周文王,連天下都能不爭,還有什麼好爭?所以家庭的和樂自然帶動全國人民家庭的團結和諧,所以這一讓,讓出了孝、讓出了悌,也讓出了忠,讓人民能夠效法。
還有沒有?讓什麼?連命都可以捨,讓給兄弟。記不記得哪個例子?趙孝、趙禮。我常常在看《德育故事》都深刻感覺到,這些歷史人物、聖哲的行為就好像是把《四書》表演出來。所以《四書》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論語》跟《孟子》就是表演;而《德育故事》是更細微的表演,把《論語》裡面很多的教誨演出來,所以我們在看當中也非常歡喜。周公確實願意把命讓給周武王,有一次周武王生病很嚴重,周公自己寫了一篇祈文,到了太廟門口,對天立誓,也對著他的父親還有他的爺爺,就是太王跟周文王,對著他們說:我希望把我的陽壽減少,希望能讓我的兄長他的病能夠好起來。結果感應也很強烈,周武王後來病就轉好了。
周武王去世以後,因為周成王年紀還小,周公輔政,輔佐周成王治理天下。後來成王也長大了,有些流言蜚語,一些謠言就傳到了朝廷上,說可能周公有野心。周公不等周成王有什麼想法,他自己就放下權位,到了他治理的魯國那裡去,確實念念為君主,為他的姪子著想,不希望他難做人。後來成王出外的時候,看到天空有異象,大白天還打雷,古代人了解到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就開始反省:我是不是有哪些做法不順天道?他就到了太廟前反省,剛好發現這個周公為他兄長祈求延壽的祈文。周成王一看完,非常的感動,也非常的慚愧,他的叔叔這麼樣輔佐他,又肯為了自己的父親而捨掉他的生命,所以周成王帶著文武百官親自去把周公迎回來;上一代這麼樣兄友弟恭,下一代起而效法。所以,懂得捨命。
還有捨名,因為我們都了解,名一定是眾人一起來成就的。比方說,將軍他打仗打贏了,這個名、這個功勞應該給誰?可是很多將軍往往一打了勝仗,念頭是什麼?我有多大的功勞!其實在古代,打勝仗回國以後還是用祭禮,古代人心地仁厚,絕對不希望有殺戮,那是萬不得已才動兵。詩詞裡面也講到「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東漢光武帝時候,有個將軍叫馮異,他是光武帝的偏將軍。當所有的將軍因為打勝仗,聚在那裡開始講「我有多大的功勞」,在那裡互相標榜當中,馮異一句話也沒說,自己就跑到一棵大樹下默默的坐在那裡,不與他們爭名。往往當一個人有德行,不爭的時候,其他的人會覺得丟臉,會反省一下:人家有功都不爭,我還在這裡爭功。所以當我們懂得讓的時候,無形當中也在喚醒別人的羞恥之心。所謂「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每個人都有正義,但是需要被提醒,當我們懂得讓,不貪心,就能喚醒他們的覺悟。
所以諸位同修,我們在任何一個行業跟工作崗位都至關重要,只要你很有德行,絕不貪婪,絕不偷懶,做很多事都盡心盡力,光是您坐在那裡,對整個團體都是一種很良性的影響力。可是當一個團體裡面所有的人都貪心,所有的人都沒德行的時候,這個團體墮落的速度將是非常的快速。所以每個人都很重要,只要你把對的、好的演出來,其他的人都不敢太造次。這是懂得讓名。
光武帝看了很感動,就封馮異叫做「大樹將軍」,就是常常坐在大樹下,不跟人家爭。而這個大樹將軍功德無量,因為他這個風範又綿延了幾千年的歷史。所以諸位同修,我們要時時想著,「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假如我們這樣聽,覺得好像責任很重,我們可以改成「動而世為家庭道,行而世為家庭法,言而世為家庭則」,有這樣的定位,相信我們所作的行為都會帶來長遠性的影響。所以古代人非常謹慎,非常重視克己復禮,他們的態度就是「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他們可以感受到,他的一言一行在這個天地之間是很有影響的,不只自己的孩子,甚至於天地鬼神都會有微妙的影響性,所以「可不慎乎」,一定要謹慎。所以諸位同修,我們就可以在公司外面找一棵大樹,以後大家在爭的時候,你就趕快到大樹下坐一下。
在漢朝時候,他們有封五經博士,一年當中皇帝會送給他們一隻羊。那天抓了很多羊,這些五經博士就來接受皇帝的這個賜與。結果所有的五經博士都在那裡說,「這隻比較肥,那隻比較瘦,這樣分不公平,不然我們就拿刀把牠切開來,這樣秤比較公平」,就在那裡爭論不休。有個讀書人叫甄宇,他看了沒說話,馬上走到羊群裡面,把那隻又瘦又小的羊牽著就走了。這麼一做,所有的人不吵了,都覺得很慚愧,虧他們還是五經博士,真的是浪得虛名。但是他也沒有罵他們,非常善巧,用身、用行為來勸導他們。後來皇上知道了,封甄宇叫做「瘦羊博士」,這個都留名青史。
這也是讓了財物,讓名、讓功勞,沒有一樣不能讓,因為我們了解「萬般將不去」,還有什麼好執著的?所以蕅益大師提到,「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諸位同修,你現在還有什麼東西不能布施?假如還有,可能會影響、障礙我們往生。所以我才跟我媽媽說:你還有什麼不能捨的?這也是我們跟母親有這段法緣,一定要互相成就。這個是「讓」。
再來,禮讓。當我們與一個很有禮貌、謙讓的人相處,你的內心有什麼感受?覺得跟他相處很舒服、很愉快。所以,禮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再熟的親友也不能失禮,還是要處處體諒他人,恭敬他人。家庭當中,有些情況會破口大罵,會發生衝突,往往都是失禮。第一次失禮,親人可能忍住,之後第二次、第三次,最後會怎麼樣?火山爆發。有沒有?比方說,動他的東西都沒跟他講,第一次他沒講話,幾次以後可能就大發雷霆;或者進門的時候,也沒有給人家敲門,很唐突。所以,縱使是在家庭當中,也不可失禮。而禮也不可太過,假如父子之間,常常做些事還要一直跟他說謝謝,那父子之間聽起來會覺得有點太疏了。這個拿捏的分寸也要我們自己去體會,所以禮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
當我們有禮,就能夠成為一個懂分寸的人。現在的孩子有沒有分寸?沒有!因為不懂禮!有一次在坐飛機以前,很多人排隊,一個小孩很吵鬧,還會去撞到前後的人。他的母親控制不了,後面的排隊的人就對著那個母親苦笑,說:你的孩子好活潑!這個叫活潑嗎?什麼叫活潑?現在有很多名詞都被誤解了,那個停不下來叫活潑?那個叫過動兒,是不是?那叫隨便,那叫放肆!無規則不成方圓,小孩子怎麼可以讓他這麼造次!活潑應該是思想活潑,思想常常能看到爸爸需要一杯水,弟弟需要什麼,能夠時時體恤他人,去幫助他人,這才叫真正的活潑!假如沒有處處替人著想,只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個叫放肆、隨便。所以我們引導孩子要正確,活潑要從思想活潑,處處替人著想開始。
再來,忍讓。因為人跟人相處難免會有些摩擦,就像牙齒跟舌頭這麼樣的親密,難免也會咬到。當衝突發生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忍辱的功夫相當重要。「忍」就能夠化干戈怒氣於無形,讓彼此的關係能夠繼續友好,而不會破壞掉,保留了彼此的關係;不然很可能一個怒氣下去,兄弟的情誼障礙就來了;可能一個怒氣下去,夫妻之間的情感就回不到這種境界了。所以忍重要。當你能忍得下來,對方一冷靜,就覺得自己太過分了,他的慚愧心也會被喚醒。所以,忍讓重要。
除了人跟人之間的衝突必須忍,我們自己面對五欲六塵的誘惑也要提起警覺,要忍住,不能受影響。當我們貪瞋痴慢起來,趕快要警覺,要忍住,馬上要提起正思惟,馬上應該提起佛號。因為要提起正思惟,不知道要提起哪一條,可能就掌控不了,趕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他晚年,遇到很多的同修都勸他四個字「老實念佛」。有一天他就對著所有的這些出家眾還有信徒說:我要往生了。所有的人一聽師父要往生了,大家手忙腳亂,趕快去穿海青、拿引磬,還有拿經書起來,要趕快幫他助念。當大家都忙得一團的時候,看到老人家很自在的在那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很自在的在念佛。接著老人家就對他們說,當生死關頭,大限來時,可能都會手忙腳亂,那時候什麼都來不及,只能靠一句佛號了。所以往往境界來時,一定要提得起佛號才不容易被境界所轉。
而這個念佛的功夫,也都從我們行住坐臥來練,也都從我們處處能夠落實三福、六和、三學、六度跟普賢十願。當你能夠落實這些行持,我們的心境就愈來愈慈悲,愈來愈清淨,念佛才容易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當你在擴寬心量的當中,也是在提升念佛的能力,當你念念只有他人、只有眾生,你以這樣的人生態度去與人相交往,你也會明顯感覺,幾個月以後自己念佛不同了,境界有提升。所以修佛根源就在修心。
接下來,要懂得謙讓。「謙卦,六爻皆吉」,謙有無窮的好處,謙能夠不貢高我慢,能夠自卑尊人,贏得了人緣,又提升了自己的道德、學問。而謙卦,當你得到人和的時候,才能把事情辦好;而往往假如我們傲慢無禮,人和一失去,可能本來可以辦好的事,到頭來也會搞砸了。所以孟夫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事的關鍵在人和。得人緣便是好功夫,得人意也是好功夫,要得人意就要從禮讓、忍讓、謙讓來下手。
而在《易經》裡面的謙卦,是「上坤下艮」,「坤為地,艮為山」,這也是表法。諸位同修,我們來看一下,坤在上,艮在下,坤為地,艮為山,從中你看出什麼?有沒有看出來?大地比較高,還是山比較高?山絕對比地高!但是這一卦,山卻在地的下面。所以,縱使我們的能力比人家高很多,也不應該壓在別人上面,更應該自卑尊人。老祖宗很有智慧,都可以從天地萬物當中領會做人的一種哲學。
當我們懂得謙虛的時候,就能夠給人留餘地,因為你謙虛,他在旁邊也覺得很自在,不會被你壓迫。我記得小時候,在念書的過程,有些同學考試考得很好,考得比我們好很多,然後他都說:我回去都沒有念書。聽了你會怎麼樣?差點沒有吐血,我們讀得半死都考得比他差,然後他說我都沒有念書!這些同學在學校都帶頭玩,玩一玩,回去都熬夜,這個存心不好,也不夠謙虛。當我們謙虛的時候,才不會以自己的才華、自己的一些功勞去壓迫到別人。當我們不壓別人,能夠處處退讓,處處給人家留面子,我們就會成為一個能夠替人著想的人。
「謙」應該從哪些地方去學習、去效法?在《了凡四訓》裡面有一段開示就很好,我們可以從這裡來提升自己的境界。「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縱使我們命很榮顯,我們也應該不要覺得很得意,要當落寞來想。「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眼前豐衣足食,也能「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從這幾個角度再擴充到一切的生活情境,我們時時可以用這樣去觀照。比方說,命當榮顯,也可以作落寞想,因為畢竟我們命運能夠好,很可能是祖宗有德,祖宗的福分我們要好好守住,不可以傲慢、奢侈。當我們遇到的是很順利的時候,所謂得意會忘形,所以也要戰戰兢兢,就好像是拂逆的狀況去對待。
縱使我們眼前足食,物質很好,也不能浪費、奢侈,要常常當作貧窶想,甚至於把這些食物再奉獻給更需要的人。你絕對不要擺闊,大吃大喝,那就會惹禍上身。當我們有錢的時候,所謂「一家飽暖千家怨」,這種情況有沒有?一有錢,洗衣服請個傭人,煮飯請個傭人,打掃請個傭人。旁邊鄰居蓋的房子可能只有十萬塊,我們蓋一間房子兩百萬、三百萬,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可能會弄得當地的人民對我們非常的不滿,氣憤。他們在那裡窮得半死,你卻在那裡這麼好的享受,很有可能當家裡面失火了,有沒有人來救?可能會說:老天有眼,明察秋毫,燒得好!
我們華人因為比較勤奮,不管在世界各地,確實都能夠活出一片天地。但是我們在其他國家的國土上能夠有這麼好的財富,也應該時時想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當我們懂得把這些財富散給當地這些貧窮困苦的人,也將贏得更好的人和,也將讓全世界各地的人對我們華人更加的尊重,所以相當重要。我們也時時要想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我們到一個地方會受到排斥,絕對不能怪別人,要先看看自己有哪些進退的分寸應該調整、應該修正。所以《大學》裡面提到「財散人聚」,財聚人和就散了!這些都是真理。所以「仁者以財發身」,仁慈的人一定是去幫助別人,成就他的修養;「不仁者以身發財」,只想著趕快去賺錢,自己過好日子而已。所以縱使眼前足食,也要能看到身旁人民的需要。師長給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為什麼師長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在澳洲贏得廣大人群的尊重,我們要會學,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要看門道」。
《了凡四訓》下一句也提到,「即人相愛敬」,所有人都很敬重我們,「常作恐懼想」,因為確實我們能有所成長,都是父母、師長的功勞,絕對不能起傲慢之心。「即家世望重」也不能以勢壓人,「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因為一起傲慢,學問就退喪掉了。所以,謙虛就可以從我們生活點滴,跟起心動念當中來修學。這節課我們先講到這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