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開示 (第四十七集) 2000/2/2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32-167-0047
昨天晚上我們又過了一次年,這個盛會的場面諸位都見到了,難得李會長盛情的安排,我們非常感激。我明瞭他是菩薩用心,盡量抓住機緣,讓我們學習多元文化。在這一個大世紀開端的時候,昨天是我們第一個元宵團圓的節日,在中國古時候,元宵節是我們一年為一家人、一族人祈福,希望這一年每一個人都過得圓圓滿滿。
這一個世紀,人們的思想生活受到科技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改變。換句話說,過去一個世紀,生活方式大幅度的轉變了,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自行化他要契機契理,理永恆不變,機必須要順應,現在的話講是時代的潮流,如果違背時代潮流,是決定行不通的。換句話說,就是以佛法來說,祖祖相傳的這一套方法,過去能適應,底下千禧年就不能適用了,所以要有大幅度的來改進。正如同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在唐朝做了一個重大的改革,這就是百丈與馬祖兩位大師開創了叢林制度,建立了適合中國人修學環境的一些規則,使佛法在中國能夠發揚光大。從百丈大師到今天差不多將近一千五百年,在今天又必須要有一個大的改革,適合二十一世紀社會的形態,這是必要的。
佛法能夠傳遍虛空法界,就是因為它沒有定法,它有不變的原理原則,在方式上沒有一定的定法。佛法不是墨守成規,它是因時因地,正是佛經上所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普賢菩薩教我們的;《楞嚴經》上佛教導我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些都是真實教誨、真實智慧。當然革新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是真正需要大智慧、大德行,在佛法講決定是修行開悟證果的人才能辦得到,凡夫是決定做不到的,凡夫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德能。可是我們今天生在這個時代,正好是新舊時代交替的這個階段,由此可知我們出家同修責任使命之重大,不是平常時代。
往後千禧年,其實佛在《法華經》上已經有了開示,過去我們曾經講過《法華經》大意,好像有錄音帶,那個時候沒有錄像,必要的時候我們將來找機會再講一遍,佛說:「末法時期要弘揚大乘」,大乘契合於末法時期的根機。為什麼?大乘是開放的,今天講民主自由開放,這是大乘法。小乘法是保守的。佛教我們的原則,是大家最熟知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因此我們要把佛度眾生的本願要擴大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常常要有度眾生的心量,要有度眾生的智慧,要有度眾生的能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要存這個心,要有這種大度量。不分國土,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不分族類,不分宗教,一律平等得度。這就是現代人所講的「多元文化」,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
我們這兩年在新加坡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交往,這是起步。兩年有這麼好的成果,新加坡九個宗教就像一家人一樣,你們諸位都能看到。昨天印度教的長老特別上台為我們祝福,我們很感動。本來九大宗教的代表是李道長,他們這個祝福,李道長的祝福是代表九個宗教的。印度教的長老那是他特別為我們祝福的。你看到我們在一起多麼親切,普度眾生就要靠各個宗教的領導人,各個宗教的傳教師,我們建立共識,我們的目標是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怎麼樣才能做到?佛教導我們,第一步要「轉惡為善」,我們自己要做,要認真去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的標準,佛說了有一部經叫《十善業道經》,這個是我們轉惡為善的標準。中國的祖師大德發揮得更是精彩淋漓,你看印光大師他不用《十善業道經》,他用《了凡四訓》、用《感應篇》、用《安士全書》,內容比《十善業道經》要精細得多。《十善業道經》是綱領,印祖提這三部書是細目,我們天天要讀,要認真受持。第二個階段教我們「轉迷為悟」,那這就要深入經藏了。深入經藏,一門深入就可以了,我們今天主要的課程是《無量壽經》。
這一次我在澳洲把我一些舊的藏書做了一次整理,收藏在圖文巴,我們在那裡做了一個藏經樓。這一次有一些同學們去過,希望將來我們自己的同學們能夠有時間,一年最好能有一個時間到那個地方去進修,就等於閉關一樣。我們沒有閉關的形式,有閉關的實質,在上面住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或者能住一、二個月,在上面念佛、讀經。這一次整理舊書,李老師給我的《無量壽經》的原本這次找到了,你們看到的是會集本的眉註,這是李老師自己用的原本。我是他老人家給我這兩本書,一本是《具戒便蒙》,這兩樣東西,持戒念佛。我過去是收藏在「台北圖書館」,輾轉的遷移,我都不知道這些書到哪裡去了,這一次找到了,我這兩本書一定隨身帶在身邊。這個本子印出來了,《無量壽經》印出來了,這個本子沒有印出來,我們將來可以把它印出來,諸位來做參考。分量不多,這一本是蓮池大師編的,在《雲棲法彙》裡面,就是《蓮池大師全集》裡頭。
修學是有障礙的,障礙不要緊,特別是我們今天走多元文化的道路,目前還不能讓我們佛門四眾同修普遍的認同,所以毀謗、責難在所不免。一個真正修行人決定放棄自己的成見,接受佛陀的教誨。李老師給我這兩本,夠了!一生受用不盡。我今天告訴同修一句老實話,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他們有沒有罪?他們沒有罪。不但沒有罪,他們有功德,你能懂嗎?何以他有功德?他以這個惡意對我,沒有傷害到我,就是他的功德。你們要細細去思惟,成就我的六波羅蜜,不僅是忍辱波羅蜜,你們真正懂得佛的教誨,六波羅蜜裡頭任何一條都具足其他五條。所以他們的惡意相向成就我的六波羅蜜,這是他有功德,他沒有罪業。所以我們自己決定是以感恩戴德的心來報答他。
你們想想,《大涅槃經》你們也許沒讀過,《金剛經》讀過,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肢體,那是凌遲處死,不是叫他很痛快的死,用刀一片一片割他把他割死。歌利王有沒有罪業?沒有罪業,成就忍辱仙人般若度的究竟圓滿,大功德!忍辱仙人發願,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他,這我們在經上看到的,當時的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你才曉得什麼是佛法,佛法應當怎樣修學。
但是,毀謗、侮辱、陷害對修行人來說是功德,他到底有沒有罪業?他有。他的罪業在哪個地方去結?是一些初學的人,讓初學的人失去對三寶的信心,失去親近善知識的機緣,那是他的罪業。所以罪業從那一邊結,不從我這邊結;從我這邊他是功德,從廣大信眾那邊他是罪業。所以為什麼說毀謗侮辱三寶墮阿鼻地獄,《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諸位讀過,所以他這個做法我們明瞭、我們懂得。假如我們不是一個真正修行人,他侮辱我們、陷害我們,我們生起報復的心,這個罪業就增上,那他就完全都是罪業了。修行人沒有報復心,不但沒有報復心,還有感激的心、感恩的心。這是惡意對待修行人果報不同。歌利王傷害忍辱仙人,他的功大罪小,什麼原因?忍辱仙人在山上山洞裡修行,沒有什麼人親近他,他在信徒那一方面結罪不大,所以他成就的功德就大了。如果像《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所說的,那兩位比丘講經說法的,他造謠生事,讓這些聽眾對法師產生疑惑,失去信心,不來聽經聞法,這個罪過重了。他的聽眾愈多,你的罪過就愈大,是這麼結的。功過怎麼結法我們要懂得,這個跟世間法律不相同。
時代走向二十一世紀,走向多元文化,如何將各個宗教、各種不同的學術思想能夠融成一體,這是高度智慧、高度的藝術,這樣才能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使整個地球上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斷惡修善。斷惡從哪裡斷起?從自己本身斷起。從什麼地方斷起?很多同學問我,我教導他們,從自私自利斷起。我們沒有學佛的時候,真是無量劫來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從今天起,我們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放棄自私自利,念念想一切眾生的利益,這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不要想自己,想別人,想社會整體的利益,想一切眾生全面的利益。我們自己活在這個世間,就如同佛菩薩一樣,佛菩薩、其他宗教的眾神,神的使者,你仔細去觀察,他們在這個世間是什麼身分?是為一切眾生服務而來的,是這樣的身分。
所以我常說,釋迦牟尼佛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這真是二十一世紀實際的狀況,我們要做一個二十一世紀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只盡義務,不享受權利,為眾生服務,無條件的服務,無私的服務,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但諸佛如來保佑你、加持你,所有一切宗教的上帝神聖都會保佑你,都會加持你。
現在在新加坡,這是非常難得的寶地,佛菩薩在此地,眾神在此地,這是世間第一福地。九大宗教聯手了,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教理教義上的交流,使我們有無比堅實的基礎,共同努力,祈求世界和平,我們充滿了信心。這是新加坡九個宗教領袖都有共同的信念,我們有信心,我們相信能夠做得好,不是我們自己有能力,我們相信眾神加持,佛菩薩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