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造業肯定有苦報在後頭  (第六八一集)  檔名:29-519-0681

  底下一句「達眾生相」,那是如量智。「二謂如量智,能照眾生殊相」,殊是不同,千差萬別的現象,「迷悟凡聖各異」,你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名達眾生相」。底下這句說得很好,「故通諸法性是根本智,達眾生相是差別智」。根本智也叫實智,實實在在的,差別智也叫權智,權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時候,跟眾生在一起要用權智,權智是千變萬化,根本智是如如不動,動中有不動,不動裡面他又有動。所以佛法表法,就用法輪來表法,用輪,輪是什麼?圓,現在幾何上講的圓。佛用這個在表法,唯有圓才能表示出動中有不動。圓是個圓周,我們看這個鏡子,這也是個圓,圓周是動的。車輪,圓周是動的,圓心不動,你看動中有不動。圓有沒有心?當然有心。圓心在哪裡?找不到,它真有個心,你決定找不到。你把那裡點一個點,點在放大鏡上是個面積,它不是點,點找不到。幾何學裡頭說,點移動就成一條線,線移動就成一個面積,面積我們能看得見,線都看不見,那點就更看不見,點是痕跡都找不到。在理論上講它一定有,沒有它,圓怎麼會成就?所以一定有個圓心。佛用這個來代表佛法,圓心代表法性。

  所以法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法性找不到,法性遍一切處,一切現象都從法性生的。你看圓,小圓、大的圓、再大的圓都離不開圓心,沒有這個心,圓就不能成立,肯定有這個心。這個心,你看能生能現,能生這個圓周,能現圓形,它能現,所以不得已用空字來代表它。《般若經》上常講「色即是空」,色是什麼?圓周,色是圓的圓周。空是什麼?空是圓心,它是一體,它不能分開。離開圓心,哪來的輪相?這相就沒有了。所以佛家用這個來表法,稱一切法稱為法輪,法輪表這個意思。我們看到圓,立刻就曉得,這個宇宙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知道事實真相,智慧就開了,知道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一切法可以受用,可以欣賞,不能佔有,為什麼?它當體即空,你佔有不到。不但一切萬法當體即空,我們的身體也當體即空,所以我們想佔有我們的身體、控制我們的身體,做不到。如果這個身體能控制、能佔有,我讓它年年十八多好,活到一千歲還是十八那個樣子,你才有能力把它佔有、把它控制,你做不到。所以佛教給我們可以受用、可以欣賞,決定不要有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那你就造業了,造業肯定有苦報在後頭。人與人,人與佛菩薩,人與一切眾生都是有個緣分,明白人要掌握這些緣分,把這些緣分都變成法緣,不要變成情緣,更不能變成惡緣,這就對了。變成情緣要還債,變成惡緣就冤冤相報,那是非常痛苦的。變成法緣好,大家都覺悟,能夠在一起修行、一起證果,同心協力度迷惑顛倒的眾生,這就對了,這跟佛菩薩走同一條道路了。

  這個世界要真正想安定和平,方法很簡單,人生到這個世間,頭一個是要明理、要開智慧,你就能看破、能放下。然後我們在這個世間要過幾十年,生活幾十年,從事一種行業,好好去經營,把這個行業做好,就這工作做好,跟不同的行業互助合作,這個社會就祥和了。各人守著各人的職業,不要干涉別人的,每個人都把自己行業做好。就像一個機器,機器很多零件組合的,每個零件都好,這個機器就好。出家人的行業是幹什麼?教書,教佛書。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我們繼承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教科書,認真學習,講解給有緣的同學來學習,大家一起學習,把這個行業做好。這個行業主要的是講倫理、道德、因果,你看跟社會各行各業配合起來這多好,好事一樁。這是搞教育,宗教教育,宗教這兩個字對佛家來講非常切實,佛陀教育確實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不但對人類有貢獻,對十法界的眾生都有很大的貢獻,它教我們證得根本智跟後得智,差別智就是後得智,根本智是了解事實真相,這是根本智。後得智是善巧方便,將根本智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差別智。

  

  節錄自:02-039-0114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八一集)  檔名:29-519-0681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八一集)  檔名:29-519-06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