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我與阿彌陀佛同在  (第六二O集)  檔名:29-519-0620

  我初學佛的時候認識章嘉大師,沒有皈依,我跟他三年,好像第三年才皈依,前兩年都沒有皈依。以後有很多人,「你常常跟他老人家在一起,你不皈依怎麼可以?」好像說不過去了,在大師面前皈依,受三皈。這是大師非常慈悲,沒皈依,也肯熱心的教誨,每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很不容易。可是我們雖然沒有形式上皈依,實質上是真有,聽話!老師怎麼教,我們都能接受,都肯依教奉行,這就是真的皈依,形式沒有,真的皈依是有。這都叫「行權方便,入佛法藏」,一定要入,一定要跟佛學。佛教我們兩句話,永遠記住,永遠要去做,「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不怕吃苦,這個比什麼都重要。能吃苦,你在一切境界當中不會動搖,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凡是學佛終究失敗了、墮落了、被環境所轉了,實在話就是不能吃苦,受不了外面境界名聞利養的誘惑,這才失敗。所以佛這兩條教訓多麼重要!

  我們十善業從哪裡學起?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常常提醒同學,也提醒自己,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就是真正在學《十善業道》。如果要問,《十善業道》怎麼個學法?你就告訴他,認真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就是學《十善業道》。這兩樣東西成就了,《十善業道》你就圓滿。佛法裡真的有個特別法門,這就是《無量壽經》,淨宗法門。我們只要有這個基礎就能往生,也就是說,有儒釋道這三個根,這三個根真的紮下去了,我們依照《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成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究竟彼岸了。所以這句話在此地說的不是假話。入佛法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把儒釋道三個根做出來,你就入佛法藏。入得淺,不怕,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個加持就是《無量壽經》。你每天把《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就是阿彌陀佛加持你一次;你天天念,天天加持你。天天聽講,裡面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得到圓滿的加持,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三句義中,全攝淨土法門。菩薩一切所行,不離方便。以方便故,取於淨土,得常見佛」。淨宗的方便,首先把人做好,人做不好,極樂世界沒法子,沒分,把人做好。可是我們也真的看到,這不是假的,一生造惡,臨命終時遇到善友勸他回頭是岸,念佛求生淨土,居然他也成就了,這什麼原因?讓許多人懷疑。這裡頭有大道理在,什麼大道理?一生造惡,臨終懺悔,他知道錯了,這一回頭,罪業就消掉。佛經上有個比喻,千年暗室,這個房子沒有亮光,多久?一千年了,你點一盞燈就照明,黑暗就沒有了。黑暗好比是罪業,千年是造罪業的時間很長,你這一念回頭,就是你點了一盞燈,黑暗就沒有了。這個話告訴我們,罪、福都不是真的,從心想生,它是生滅法,不是真的。只要是生滅法,《金剛經》上講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生滅法。好像作夢一樣,作惡夢,造罪業是作惡夢,造業受苦,有個人把你叫醒,醒過來之後,夢就全沒有了。你在六道的時候,很長的時間造作罪業,感受是三途苦報,現在有個善知識把你喚醒,你一下覺悟了,六道真苦,我要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念頭一轉,業就消掉,它不再障礙你。

  這個業消多少,那就看你的信心。堅定的信心,一絲毫不懷疑,業就消盡了。有些怎麼?我這個造業太多!造業時間太久,這能行嗎?只要有這麼一個念頭,他的業只能消幾分之幾,還有大多數他消不掉,還是會障礙他。我們要是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再懷疑,知道什麼樣的罪業,這一句阿彌陀佛真消得掉,得把阿彌陀佛抱緊,決定不能放鬆。心裡有阿彌陀佛,口裡有阿彌陀佛,身體造作也像阿彌陀佛,這還能不往生嗎?這就是此地講的,「菩薩一切所行,不離方便」,跟釋迦牟尼佛應化在這個世間沒有兩樣。以方便故,這是善巧方便。取於淨土,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得常見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跟《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相應,那就是像一般宗教裡面所說的,我與神同在,那我們也就是我與阿彌陀佛同在。這個同在的意思,佛法裡講得親切,中峰國師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不就是我跟阿彌陀佛同在嗎?

  

  節錄自:02-039-0102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二O集)  檔名:29-519-0620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二O集)  檔名:29-519-06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