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第三十七集)  2003/6/2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20-015-0037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依持名法門釋五濁惡世」。上面我們講到見濁的「五利使」,這個五條的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介紹過了。今天我們看末後這一條「邪見」:

  「撥無因果,疑誤眾生,墮入深坑」,蕅益大師這幾句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什麼是邪見?除了上面所講四大類錯誤見解之外,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包括在這一類,這一類裡面的範圍很大、很廣。所有錯誤見解最嚴重的,就是不相信因果報應。

  佛法裡面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法、佛法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自然的定律,決定沒有辦法推翻自然定律、改變自然定律。現在科學家很聰明,他要改變自然,也做了不少事情,現在研究動、植物的基因,植物方面用的尤其多,改良品種。我們看到很多果木的品種,確實經過他們人工改良之後,這個植物長得確實很大、很好看。譬如我們看到的蘋果、芒果,我看到的,改良品種的。但是改良之後怎麼樣?違背了自然的原則,它長得確實是很大、是很好看,從前那種品味沒有了。

  所以,一個很大的、改良品種的芒果,跟那個我們講土生土長沒有經過改良的,那個樣子是不好看、是很小,可是味道不一樣。隨順自然的對人確實有營養、有利益。經過改良的品種,人吃了之後究竟有沒有好處,現在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些年好像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病出現?有人問過我,我是隨順古人講的話來答覆他。古人告訴我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是不是吃了這些改良品種的東西,產生這些許許多多從來沒有過的疾病?你去改變自然的法則,自然法則給你的回報是凶災。

  森林樹木現在人懂得,它對於地球生態的平衡有貢獻,對於我們人類安全有貢獻,它防止水患。現在人覺悟了,任意砍伐森林,破壞水土保護,一遇到洪水氾濫的時候就形成水災。水災過去是有,沒有這麼頻繁,沒有這麼多,它能夠節制一部分!這就是你要改變自然生態,要控制自然生態,可是大自然給你的回報,你受不了。

  所以古聖先賢,在中國、外國聖人都告訴我們,隨順自然,隨順自然是最健康的。這最基本的,我們的身體,從母胎裡面生出來,這是自然的。現代人也要想改變它,最常見的美容,去整容,這就是不肯隨順自然,要想改變自然。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經過美容之後的後遺症不堪設想,它帶來很多痛苦,縮短了他的壽命。這是什麼?這是你付出的代價,你破壞自然。嫌自己的相貌體質不好,有改變的方法,用什麼方法?還是隨順自然來改變,這是正確的。

  我們的相貌身體得自於父母,父母給我們是個緣,增上緣,因是什麼?因是自己的業力,引業、滿業,最重要的是滿業,這是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造的不善,我們的相貌不善,相貌不好,體質不好。怎麼樣改法?要隨順自然的法則來改,就對了!不要用人為的,隨順自然的。自然的道理,我們今天懂得,世出世法裡頭都說,相隨心轉。我們要想我們的相好,怎麼改變法?心好。相隨心轉,心好,相就好;心理健康,我們的體質就好,身體就健康了。這是隨順自然法則的改變,這個有道理!

  聖賢之道、佛菩薩之道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改善生活環境。改善我們的相貌,改善我們的體質,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絕不是用人為的妄想分別執著來改,完全是隨順自然的法則,自然的道理。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求成佛你就能成佛,求生天你就能升天,有求必應!完全是順乎自然的法則,佛門的術語講「隨順性德」。隨順自性,隨順法性,這是一絲毫後遺症都沒有的。所以我們要怎樣轉「邪見」為「正見」,這叫學佛。

  佛,這五種見統統轉過來了,所以我們稱他作正知正見。阿羅漢的功夫是正覺。所以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的教育,首先就是教我們要認識因果的道理,要明瞭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我們希望好的果,我們要懂得修善因,種善因得善果。造作惡因希求善果,那是違背自然法則的,那是決定錯誤的。「疑誤眾生」,這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看現前的社會,眾生造作的不善,凶災頻率不斷的在上升。「墮入深坑」,深坑是講將來的果報,比喻三惡道,三惡道進去容易,出來很難。再看底下這一段「煩惱濁」,五濁第三個是煩惱濁。

  「五鈍使增盛,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無取無捨),必不能度」。「使」的意思前面說過,見惑稱為「利使」,它很猛利,但是容易斷。「鈍使」是很柔軟,沒有那麼樣的剛強、猛利,但是很難斷,所以說藕斷絲連,煩惱!煩惱的染污。這個五種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錯誤的想法,叫「思惑」。前面五種是你錯誤的看法,你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的看法看錯了。這個五種是你想錯了,你的思想錯誤了。

  所以,你的見解、思想錯誤,於是你的言語行為當然就錯誤。言語行為是造業,思想錯誤是意業,意業必定連帶著你的言語造作,於是你的身語意三業都在造業,都在造作不善,你感得的果報怎麼會好!所以,在這個環境之下,我們要想解脫,要想超越生死輪迴,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這個意思很明顯要我們轉凡心為佛心,佛心自在,佛心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佛心隨緣而不攀緣。這一條我們學會了,那你這一生人生真的幸福,真的美滿。

  「煩惱濁」裡面五條,第一個是「貪」,慳貪。「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貪是九法界六道眾生的病根!六道眾生所貪的是名聞利養,是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他貪的是這些東西。四聖法界也有貪,他貪什麼?他貪佛法。所謂是我執已經破了,法執猶存,法執就是他執著法。這些是不了解宇宙的萬有的真相,如果對宇宙萬法真相通達明瞭,慳貪就斷掉了,就不會再有。宇宙萬有的真相,《華嚴》講得最透徹,講得最清楚。細讀《華嚴》,這些事情我們慢慢的就能夠明瞭。

  我們底下兩句是引用《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金剛經》上講的。講得直截了當,但是很不容易懂,需要詳細的解釋。我這裡簡單提一提,什麼叫有為法?最簡單的講法就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叫做有為法,不生不滅就叫做無為法。在我們感官的世界裡面,諸位想想哪一樣東西沒有生滅?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我們講星球)有成住壞空。總而言之你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沒有一樣不是生滅法。

  生滅,有生有滅就叫做有為法。我們感官世界裡頭大概只有一樣東西,我們很明顯的看不出它的生滅,就是虛空,千萬年前的虛空是這樣的,千萬年後大概還是這樣的。恐怕只有虛空不變,除虛空之外沒有一樣不變。虛空當中的現象也千變萬化,它也是生滅法!我們要認識清楚,佛告訴我們這些法相夢幻泡影一樣,剎那剎那在起變化,它不住。

  什麼真的不變?能變的不變,要知道這一切有為法是所變的。能變的是什麼?《華嚴經》上講能變的是心性。「諸法所生」,諸法就是包括虛空,「唯心所現」,心能現,識能變,性識能生能變,它不變(本性不變),一切萬法是本性所現所變的。如果我們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貪瞋痴慢疑統統斷掉了,決定不生,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沒有搞清楚之前決定斷不了。縱然你用功去修行想把它斷掉,剛才說過藕斷絲連,斷得不乾淨!

  所以,見濁,你有相當程度的定功,你就把它轉過來。煩惱濁,一定要智慧開了,所謂「轉煩惱為菩提」,它才能斷盡。所以斷思惑比斷見惑難!

  《華嚴經》上有一首偈,說「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這首偈我們講過。如果我們真正知道一切諸法就是一念自性,知道一切眾生皆是宿世善友,同一佛性,這就叫入佛知見,這就叫明心見性,這就叫見性成佛,你的煩惱習氣連根都轉變過來了。所以修行修什麼?我要說個俗話大家聽了很好懂,你很容易明瞭:把貧窮修正為富貴,把愚痴修正為聰明智慧,把病苦修正為健康長壽,這個你懂吧!真的,確實是這麼回事情。你要真的搞明瞭,這個學問你要不要學,這個方法你想不想得到?你要得到了,你有大利益!

  我們想擁有財富,擁有無量無邊的財富,像諸佛菩薩一樣,可不可能?佛菩薩給我們肯定答覆:你本來就有!你的財富無量無邊,遍法界虛空界。為什麼現在變的這麼貧窮?那是你迷失了能變能現的自性,才變得這麼可憐。諸佛與法身菩薩看你,你很富足,家財億萬!你今天貧窮像個乞丐一樣,你真可憐!真可憐這一句話意味很長,你不是真的貧窮到這個地步,真的貧窮到這個地步,不能跟你說這個話。你的家財億萬,你今天卻捧著碗在外面討飯吃,這不就是可憐憫者,怎麼糊塗到這種程度!億萬家財在哪裡?性德,自性。

  大乘經上佛常講的,自性有無量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德能,究竟圓滿的相好,你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淨土經裡面講的阿彌陀佛,《華嚴經》裡面講的毘盧遮那如來,一切眾生跟他們都完全一樣,一點差別都沒有。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的家在哪裡?在華藏、在極樂。華藏、極樂是我們的家!我們現在也沒有離開家,只是迷了,不知道那是我們的家,不知道那是我們自己的財富,所以才起貪瞋痴慢疑。

  在迷失之中,我們要想過富裕一點的生活,幸福一點的生活,就是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明心見性,還覺悟不過來,這個時候怎麼辦?佛教給我們「行」!你好好的修,你的修德跟性德相應,你所求的就現前了。我要求財富,財富的因是捨財。諸位要記住總的原則,「捨得」,捨得這個名詞是佛教的,現在世間一般人也都說:你捨得嗎?其實捨是因,得是果。捨財得財,捨福得福,捨就是布施!

  我們要想得財富,修財布施;你要想得聰明智慧,修法布施;你要得健康長壽,修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是救苦救難,看到一切眾生有苦難,我們全心全力去幫助他,這種做法果報就是健康長壽。佛在經典教導我們的,我們要能體會,要能明瞭,要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行為之中。常常把佛的教誨放在心上,念念不忘,遇到有機會就要認真努力去做。財要散,散它就有聚,聚了還要散,聚、散永遠在循環,永遠在轉變,愈聚愈多,愈散愈多。這個樣子永無止盡,與性德就相應。自性裡面本具的德相自然就現前,就這麼個道理。

  煩惱濁第二個是「瞋」,瞋恚,「不能忍辱,不了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佛在大小乘經論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貪瞋痴叫三毒煩惱。我在講經的時候常常說,這三種是最嚴重的病毒,內有三毒,外面才會受病毒的感染。內裡頭要沒有三毒,外面的毒害再嚴重也不會感染,這個道理要懂,這是事實真相。佛又告訴我們,慳貪是餓鬼道的業因,慳貪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這三種行業是三惡道根本的業因。也就是說墮三惡道條件很多,這是第一個條件,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我們如果把內心裡面這三毒拔除,你就決定不墮三惡道。

  瞋恚尤其重要,中國古人常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出世間的事情,大事要大的忍耐,小事要小忍。不能忍,這個人世出世法都不可能有成就。我們細心觀察我們周邊的這些人物,這個人有很大的耐心,能夠忍辱,他會有大成就。他要什麼都不能忍,我們知道,世出世法他一無所成。為什麼?他沒有耐心,一般講禁不起考驗,他很難成就。佛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說了一句話,他說「一切法得成於忍」。我們要辦事要用人,用人很重要,用人你要觀察這個人,可不可以重用他,你就觀察貪瞋痴這三個字。如果他無貪、無瞋、無痴,這個人可以重用。這個人慳貪沒有斷,瞋恚心很重,不能忍辱,這種人就不能重用。你要重用,他一定會壞事、會誤事。知人、善用人,是大學問!

  不能忍辱,他不了解,佛經上講的「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所以功德不容易修,這個話我講過很多遍。這幾十年在講台上常常提醒同學們,決定不能有瞋恚,有瞋恚對別人傷害很小,對自己傷害太大太大了。為什麼?把自己所修功德全部毀掉了。佛在經上比喻,你所修的功德,就像你自己造林一樣。你看看如果你要造林,你要用多少心血,用多少時間來培養這些樹苗長成大樹,這塊土地變成森林,談何容易!但是一把火就把這整個森林燒毀掉了。

  這些事情我們在現在資訊裡面常常聽到,某個地方大火燒山,千百年的森林一把火燒完了。佛用這個來做比喻,我們修功德很不容易,一發脾氣,功德完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定慧是功德。一發脾氣戒定慧都沒有了,全完了。修行人最怕的就是瞋恚,功夫也就在這個地方鍛鍊。順境不起貪戀,逆境不起瞋恚,順境逆境,善緣惡緣能保持平常心,這人功德成就了。

  《維摩經》上說「平常心是道」,不是小道,是大道!就是我們講的清淨平等心。諸位想想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碰到一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統統沒有了,一個都不能碰!這五條,我們常講這五條是真心,是大菩提心,常常要保持著。我念念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決定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那是我的真心。我現在迷失了真心,現在要恢復我自己真心,恢復要念茲在茲,念念不忘,念念不離。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我能保持我的真心,保持我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決定不能夠落在貪瞋痴慢疑上,常常提高警覺。

  剛剛學佛的人,剛剛用功的人,總是覺的時候少,迷的時候多。古人告訴我們說得很好,「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迷!不怕迷起來,怕的是覺太遲了。譬如說我們遇到順境善緣,心裡一歡喜了,立刻覺悟:歡喜可以,不能貪戀!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把這個句子念幾遍。《金剛經》上還有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念幾句心就平了,可以歡喜,不可以有貪戀。遇到逆境惡緣,瞋恚心生起來了,也馬上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平氣和。你才能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才能保持!能保持就是佛菩薩。不能保持,心裡面貪瞋痴慢疑生起來,這是凡夫。

  貪瞋痴慢疑是六道的根本,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就是從這裡變現出來的,貪瞋痴慢疑變現出六道輪迴。如果把貪瞋痴慢疑轉過來,轉成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六道就沒有了,你就超越六道了。不但超越六道,還超越十法界,你就到哪裡去?你到極樂世界去,到華藏世界去,到一真法界去了!

  諸位要曉得,你自己修學的功德是任何人不能破壞的。誰能破壞?你自己能破壞。所以魔王外道看你修積功德了,他怎麼樣來破壞你?他變現種種境界來誘惑你,讓你起貪心,讓你起瞋恚心,等於說他在旁邊看到你發脾氣:好!趕快燒,把你的功德都燒光!你就上了當。是你自己燒的,他沒有辦法。所以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我們要有智慧對待,理智,決定不用感情,用感情就上大當。

  貪瞋痴是因,果報是三途。你造這個因,將來就墮三惡道,決定不能上當。佛在經教裡面教導我們,關鍵是自己會做一個轉變。《楞嚴經》上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個話對誰說的?對法身菩薩講的,法身菩薩明瞭,六道凡夫不明瞭。所以法身菩薩能轉境界,把不善的轉變成善的,把染污的轉變成清淨的,都能與性德相應,這個好。我們得學這個本事,不生瞋恚。

  這個事情很難,尤其是冤家對頭,這個人常常毀謗我、侮辱我、破壞我,我看到他,聽到他的名字就生氣,我們一般講是人之常情。可是佛菩薩跟我們就不一樣,佛菩薩看到他這種做法,聽到他的名字或者他的毀謗,不但不會生氣,生感激的心。這是什麼回事?怎麼會生感激的心?他對我有什麼好處?佛菩薩:他替我消業障!我們每個眾生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生死輪迴,不知道造多少罪業。這個人來消我的業障,我恭恭敬敬的感激他,一點瞋恚心都不生。這是什麼?這是覺悟的人、明白的人能做到,迷惑的人、不覺悟的人做不到。所以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善知識,統統是幫助我消業障,幫助我成佛道。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煩惱濁」的第三條「痴」:

  「不能明覺」,明是明白,覺是覺悟。「不了諸行無常,畢竟空寂」。痴是愚痴,一般說沒有能力覺了宇宙萬有的真假,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利,什麼是害?不能分別,不能明瞭,這叫愚痴。愚痴造成的傷害,就太大太大了。為什麼?他往往搞錯了,他把假的當作真的,把真的當作假的。

  我們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古聖先賢的教誨是真的、是正的,是善、是利,他搞錯了。他認為古聖先賢教誨是假的,是為從前專制帝王服務的,是欺騙眾生的,對於現實是沒有好處,沒有利益的,把它否定,把它捨棄了。今天造成社會重大的災難,他不知道這個災難根源是什麼?歸根究柢是屬於痴,沒有真智慧!怎麼能夠轉愚痴為智慧?轉過來就是佛菩薩,轉不過來凡夫。一切惡業的根本!所以佛稱「貪瞋痴」為三毒煩惱,這三個是所有一切不善的大根大本。這三個轉過來就變成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佛說世間所有一切的善法是從這個根生的,不貪不瞋不痴。

  我們學佛沒有能夠超越世間,至少要知道修三善根。為什麼?在六道裡頭決定不墮三惡道。常修三善根的人,這個人肯定是生天道,因為人間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到天上去享福。如果將這個福報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求生西方淨土,他決定得生。為什麼?他是善人。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人的心善、思想善、行為善,必定得生。蕅益大師在此地說的這個話,這個意思深,「不了諸行無常,畢竟空寂」,這是真實智慧。換句話說,他真正明瞭「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他的思想是智慧,他的見解是智慧,他的言行是智慧,既然生智慧,前面決定沒有貪,決定沒有痴,這是肯定的。

  煩惱第四大類是「慢」,慢是傲慢。諸位要記住,這是根本煩惱,是很嚴重的煩惱,決定不能夠小看,不能疏忽,它是我們修行證果嚴重的障礙!然後你再想一想,為什麼佛法裡頭修行天天修禮敬?十大願王頭一個「禮敬諸佛」。我們進了佛堂,為什麼先要對佛菩薩形像頂禮三拜?這幹什麼的?這就是修斷除傲慢。以我們的頭頂頂禮佛的雙足,折服自己的傲慢。這種教學,很可惜一般人不懂得真正的意思,只對佛恭敬,對人就不恭敬,對一切萬物更不知道恭敬。這就是什麼?這是不會禮佛!

  古人有個比喻,不會修禮佛的人天天拜佛,就像從前舂米的碓,那個碓的上下一樣,毫無意義。佛法真的是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是教學、是教育!教導你把對佛這種最敬禮,應用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像對諸佛如來一樣的恭敬、禮敬,是這個意思。把你傲慢的煩惱(傲慢是根本煩惱)連根拔除,那你這一門功課真的是學到了,真的是得力了。哪一天你能對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能夠謙虛,都能夠卑下,你這一門功課就畢業了。你看看釋迦如來、這些諸大菩薩、法身菩薩,哪一個有傲慢的習氣?哪一個表現出自以為是?沒有!

  釋迦牟尼佛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他對於貧窮、老病、乞丐,他都禮敬、都尊重,都關懷、都照顧,沒有一絲毫輕慢的態度。我們看了之後,再想想自己平常處事待人接物,自己稍稍有一點長處,學會了世間人錯誤的觀念,「值得驕傲」,這是六道的觀念。六道裡頭什麼人的觀念?六道裡面的妖魔鬼怪,六道裡頭的聖賢、君子沒有這個觀念,都懂得謙虛,都懂得尊敬別人。傲慢,目中無人,瞧不起人,自以為是,這魔道!不是佛道,不是菩薩道。聲聞、緣覺、菩薩裡頭沒有,魔裡頭有,妖魔鬼怪自以為是。所以自己要常常能夠覺察到,我現在行的是什麼道?如果心裡面有這五種錯誤見解,五種錯誤的思想,我們走的是輪迴道,不是佛道,不是菩薩道。連聲聞道這個都斷掉了!

  斷前面五種錯誤的見解,證須陀洹果。斷後面五條煩惱,證阿羅漢果,這個五條是錯誤的思想。由此可知,你的見解、思想修正過來,再沒有錯誤了,你就超越六道。六道這種空間維次,在你來講沒有了,你超越了。所以這是我們常常要反省、要觀照,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錯誤見解,有沒有錯誤的思想?如果還有,天天念佛也不能往生。

  為什麼?往生雖然說帶業往生,古大德常常說,帶舊業不帶新業,我們現在還有這個,這個你帶不去的,你就不能往生。過去有的,行,能帶去。古人常常勉勵我們,「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這是意業!你心裡頭起的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這是意業,意在造業。身口意三業裡面,意業是最嚴重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在這裡下功夫。

  釋迦牟尼佛的兒子羅睺羅尊者,從小出家,僧團裡面他大概是最年輕的小沙彌。一般人看他天天在外面玩耍,佛知道他修密行。所謂密行,外表上人看不到,他在心地上用功夫。我們學大乘,尤其學淨土,學《華嚴》,天天都在講佛性平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平等。所以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這個地方眾生是講有情眾生,我們今天講動物),要尊重、要關懷,要互助合作。不能夠用惡的念頭對待,不能夠用惡的行為對待,一定要懂得和睦相處。

  這個和是從內心裡面生出來,和是性德,自性本來是和睦的,為什麼會不和?是因為你染上了煩惱習氣,染上了嚴重的自私自利,誤認為別人妨害我的利益,我跟他就不和,這是誤會,非常嚴重的誤會。要知道性德是平等的,什麼人能夠妨礙你的利益?沒有,沒有人。誰妨礙你自己利益?你自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思想,妨礙了自己的利益,外面確實沒有!你要認為別人妨害你,你真叫冤枉人。你自己造嚴重的罪業,障礙了自己的利益,這個道理很深,現在知道的人真不多。從前知道的人還不少,聖賢人教,老人教,父母教,老師教,有人教導你,現在沒有人教了。

  在宇宙之間彼此互動,決定沒有外緣能夠障礙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凡是以為外面人會來障礙你的,這是決定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外面人能夠障礙我,外面人當然就能夠成就我。好,那佛菩薩是外面的人,佛菩薩大慈大悲,他應該成就我,我不要修行了!佛不來幫助我的話,他就不慈悲,他就違背了他的本願。你要了解事實真相,在楞嚴會上我們看到,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小堂弟,他們堂兄弟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大哥,阿難是最小的小弟,佛也最喜歡他。遭遇到摩登伽女之難了,這才曉得,佛能不能幫忙?不能!真的是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各人吃飯各人飽,這個事情別人代不了的。

  所以你在這一生當中說別人害你,沒有這回事。迷的人也許會點頭:哪個人害你,對不起你!覺悟的人笑笑,誰害了你?自己害自己。自己怎麼害自己?你常常想著那個人害我,你就真的被他害了。其實他並沒有害你,是你自己產生的誤會,自己有了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把自己害慘了。覺悟的人不然,人家造謠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我覺悟了、明白了,我的念頭一轉,反而感謝他;消我的業障,增我的福慧,提昇我的境界,覺悟的人!你看一個覺、一個迷,當中差別這麼大。外面這個外緣,看你怎麼看法,你怎麼想法,你怎麼做法,你要是看錯、想錯、做錯,你就受到傷害,自己害自己。你要是一個正確的看法,正確的想法,正確的做法,自己提昇自己境界。

  所以外面的緣都是善緣,自己想錯、看錯、做錯了,外面的緣就是惡緣;其實外面的緣沒有善惡。蕅益大師講的話一點都沒有錯,「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這才把事實真相說出來,說明白了。所以,傲慢是大煩惱,謙下是大功德,能夠謙虛,能夠下人,在人面前的時候卑下。多多向釋迦牟尼佛學,多多向孔老夫子學。孔老夫子對人謙虛,你看他的學生,這是很多學生大家在一起說出對老師的看法,一致公認老師有五德,五種德行是一般人所沒有的,《論語》上寫的「溫、良、恭、儉、讓」。

  夫子溫和、善良、恭敬,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孔老夫子都恭敬。節儉、忍讓,沒有一絲毫驕慢的態度。時時處處都感覺到自己不如人,自己學得不夠,謙虛忍讓。知道一切眾生佛性平等,傲慢的念頭就自然沒有,這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的「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想到這個,恭敬心就生起來,禮敬諸佛的真心生起來了。確確實實我們在這個世間不是一生一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我們跟一切眾生都有關係,密切的關係,這一生雖然不相識,但是多生多世之前也許是一家人。

  西方世界也有不少研究科學的,這半個世紀,研究前世今生、研究輪迴的風氣在西方開了。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報告,說明人確實有前生,證明佛說的話正確,這不是妄語,將來這些眾生都是未來佛!為什麼?他有佛性。我們知道這些眾生包括蚊蟲螞蟻,這些小動物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我們要這樣看待,傲慢心就沒有了,這叫真修行!

  末後一個字「疑」,懷疑。「不能決斷,不了是善則可親,是道則可進」。疑,大乘經上佛說這是菩薩道上最大的障礙,疑是什麼?對於聖人教誨懷疑,確實是最大的障礙,這一生把這個機會就錯過了。斷疑生信!什麼能破疑?智慧,智慧不開沒有辦法破除疑惑。然後你才有決斷的能力,親近善法,親近聖賢,這才能得利益,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學問,提昇自己的境界。

  人一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親近善法,親近聖賢,但是這種樂趣現在的社會愈來愈少了。為什麼?讀聖賢書的人沒有了。現在讀聖賢書的人,在一般社會上,人家用什麼眼光看他?老古董,不合時宜,不切實用。所以大家都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他,這些老古董也感慨萬千。

  知道這個世間變幻無常,這一切的變幻是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仔細去觀察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分別、他們的執著,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與大自然的法則相應的,還是不相應。大自然的法則就是佛經上講的「性德」,儒家講的「本善」,大學裡頭所講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這個相應,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與這個相悖,這個世界必然有凶災。吉凶禍福從社會大眾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裡面,就看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這是智者,有智慧的人。

  肯發心幫助一切大眾破迷開悟,這個人叫仁者,真正仁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人,孔老夫子也是這樣的人。我們在歷史上能看到,從釋迦、孔子那個時代看起,一直看到今天,這個三千年當中,倫理道德的水平不斷的往下降,沒有提昇。孔老夫子當年在世非常感嘆,他感嘆那個時候社會一般人的倫理道德,要跟堯舜禹湯那個時代相比,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我們從孔老夫子那個時候再看到今天,可以說下降到谷底了。到谷底是什麼?完全沒有了!

  今天這個世界上,實在講,一般社會起心動念確實就是貪瞋痴慢疑,百分之百。上古時代,堯舜禹湯那個時候,一般社會的人心,貪瞋痴慢疑沒有!那個時候的人心是什麼樣子?無貪、無瞋、無痴、無慢、無疑,百分之百的善根。今天是百分之百的三毒,我們合起來是五毒!這個期間不過四、五千年,四千五百年之前那個時代,如果我們把這五個都算進去,五善根,社會大眾統統心裡存的是五善根。五千年之後的今天,社會大眾是五毒!

  現在沒有能力辨別善惡,沒有能力辨別邪正,你說怎麼辦?做好事,不但人家不感激你,還怨恨你,還要傷害你。做不做?還是要做,不能不做。我們做,我們曉得自己修一點福,不在這個世間享,這個世間沒有福。我們到哪裡享?如果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天道上享。真正明白人、真正覺悟人,知道天非究竟,決定求生淨土,以斷惡修善做為修淨土的資糧。別人以不善對我,我以至善對他;別人以虛偽對我,我以真誠對他,各人走各人的路。你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法?我走的是菩提道,我走的是菩薩道,他走的是六道,各人走各人的。每一個道的標準不相同,我不能捨棄我的標準!我要捨棄我的標準那就錯了。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再看下面第四條「眾生濁」

  「見思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眾生這個名詞的本意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佛在經上常常稱我們為眾生,這個稱呼好。為什麼?從稱呼上提醒我們覺悟,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我們的身體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說明它不是真的。眾緣和合,這個現象在,眾緣要分散了,這個現象就不在了。你不可以把它當真,你要把它當真就錯了。

  這個現象怎麼來的?第一句話說得好,「見思所感」,這個見思就是「唯識所變」,也是大乘教裡面佛常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身體也是從心想生,見思就是心想,就是識變。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這是宇宙事實的真相,釋迦牟尼佛一語道破,讓我們明白、清醒過來。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不能說有,不能說無。你要說無,現象明明存在,你的見聞覺知你能感觸到。你要說有,它「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剎那生滅,念念不住。所以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得了解事實真相。

  「粗弊五陰和合」,五陰是色受想行識。我們先把五陰簡單解釋一下,然後再講「假名眾生」。陰,陰是蓋覆的意思,蓋覆什麼?把我們的性障礙住了,也就是唯心所現,把心性障礙了。這五種障礙了我們心性,我們迷在這五種裡頭,不了解這五種東西的真相,讓我們對於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法,產生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所以稱它為陰。

  這五種第一個是「色」,色,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物質。四大「地水火風」,物質。物質有四大特性,決定不能離開這四個性質,這是它的特性,地水火風。這四個字都是比喻,都是形容。「地」,它是一個物體,能夠看得見的,是個物體;能夠摸得著的,它很小,我們肉眼看不見。佛說了,阿羅漢的天眼能見微塵,微塵還不是最小的,有比微塵更小的,色聚極微、極微之微,那是最小的了。極微之微阿羅漢見不到,誰能見到?八地菩薩見到了,八地菩薩不動地!能夠見到極微之微。這是物質的根源,所有一切物質都是它組合的,所以這是物質裡頭最小最小的。

  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也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科學家用分析的方法,把物質分成了分子。分子再把它分,發現分子是原子組合的。原子再分,原來是原子核跟電子組合的。電子還可以分,粒子組合的。粒子還可以分。佛經裡面講的極微之微,現在科學家有沒有找到?沒有找到。科學家知道有很小的物質,現在科學的顯微鏡還發現不到,我們等待著科學再進步,看看能不能夠發現佛在經上講的極微之微。

  我們從最近科學的報導,科學家講這個宇宙的原點,好像我們假設這是一根頭髮(頭髮沒有這麼粗,我們假設這是一根頭髮)。他說把頭髮切斷,這個斷層的平面,平面是個圓形的,平面、圓的直徑,直徑排列微塵,排列極微之微這個微塵,能排列多少個?一根頭髮橫斷面排一條,細細的一條,一百萬億億億,這個現在的顯微鏡看不到。一根頭髮切斷的平面直徑,可以排一百萬億億億,這麼小的一個微粒,沒有法子能看見。科學家在理論上發現是這樣的。

  這麼小的一個微粒,它有這四種現象,「地」,它是一個物質;「水」,它有濕度;「火」,它有溫度,現在科學裡頭是講帶陰電、陽電,水是陰電,火是陽電;「風」,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動的,它要不動就不能存在。這也是現代科學家發現的,現在科學家說世界上沒有物質,物質是什麼?物質是一種震動的現象。這個說法很有道理,跟佛經上講的相應。所以它是從震動當中產生的現象,這是講物質有這四個特性!

  但是物質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決定不能離開心。心的特質也有四大,物有四大,心也有四大。心的四大是什麼?見聞覺知,它的特性。再小的物質它都不會喪失它的特性,在物質裡面稱之為法性;在動物裡面稱之為佛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是一個性,完全相同的。性是心、真心,真心、本性都是一個意思。我們有的時候稱它作心性,心性所現,物質是心性所現。它變成物質,它就物質上有四大特性就是地水火風。

  所以對於什麼叫物質,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從最小,能夠組成粒子,組成電子,組成原子,組成分子,再組成一切萬物。所有我們六根能接觸到的,一切物質現象,一切的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於虛空,都是屬於物質現象。你要了解它的真相是什麼,你才不會被它迷惑。在物質現象裡面,你不起貪瞋痴慢疑,明瞭就不會起了。不明瞭,你一定起貪瞋痴慢疑,那你自性能現能變的性識就被障礙了。這稱之為陰,色陰。好,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