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了凡四訓  (第八集)  199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9-002-0008

  我們接著看經文:

  【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

  這一段是勸勉我們要及時改過,也就是說要把握著時機。世間無常,人命,佛在經上講,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要想改也來不及。所以,知道這個事情確實是人生第一樁大事,就要認真的去做,要把握著機會,也就是把握著時間。實在說要天天反省,天天改過,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修行就是修正行為,修正什麼行為?把自己過錯的行為統統修正過來,這個叫做修行。所以修行兩個字的本意,真正的意思,要搞清楚。所以現在許許多多人連這個名詞的定義沒搞清楚,以為修行是我每天念念經、拜拜佛、念念佛,這叫修行。雖然這樣做,與自己的惡習氣毫不相關,這個人修行沒用處,完全流於形式,不起作用。所以像念經,一面念經還一面在胡思亂想,這個就是完全沒有效果。我們念經,念經是修行,就是因為自己有妄想,所以才念,念一個鐘點,希望這一個鐘點不要有妄想,把精神集中在經文上,甚至於連經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為想還是打妄想。目的就是修清淨心,把妄想給它止住而已,目的在此地,念經、念咒、念佛統統是一個目的,這是修心。心清淨了,身就清淨了。

  我們這些年來真正體會到,心清淨、身清淨就不會生病。有很多人年歲很大了,他不生病,他為什麼不生病?我們現在把原因找到了,心清淨,身清淨,身是飲食起居很謹慎,身清淨,他就不生病;境界清淨,他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所以年歲雖長,不會有疾病,不會有衰老。最好的一個榜樣,以前李炳南老居士,他是九十七歲往生的,九十五歲以前他不生病,你看他到九十五歲不生病,天天還講經說法,還有很多應酬,不要人扶持,走路不要拿枴杖,不要戴眼鏡,九十五歲還這樣。他那個身體不好就是最後的兩年,最後的兩年什麼原因不好的?食物中毒。這個也是,他向來就是很慈悲,不願意得罪人,如果他要是謹慎一點,說老實話,他現在還住在世。

  他是同修,就是學生,做點心供養老師。他的習慣,你送東西給他吃,他一定很歡喜當你的面吃,讓你歡喜。做的是一碗麵,那個麵有毒。倒不是人家要害他,是這個麵條,我們買那個一把一把的麵條,這個麵是乾麵,乾麵,諸位想到,防腐劑一定很重,否則的話它不能放那麼久,如果放的時間過久了,它就變質了。它那一把麵大概放的時間過久了,所以有毒。李老師他聞到味,他知道,他說我曉得有毒。但是他還是吃了。這個就是很慈悲,不拒絕。吃了以後,他是很高明的一個中醫,所以馬上就用藥來解毒,真的解掉了,毒解掉了,這是第一次。雖然毒解掉了,總還有一點殘餘,這個對於身體健康就有很大的損害,畢竟是年歲太大了。你想想看,九十五歲沒有生過病,常常生病的人他有抵抗力,藥物抵抗力,不生病的人,從來不吃藥的人,一下,年歲這麼大的時候,抵抗力就差很多。這樣過了二、三個月又碰到一次,同樣的情形,他還是知道。這都是他在生病的時候,我去看他,他告訴我,他一見到我,吃東西小心,決定不要上館子,他教給我的,決定不要上館子吃,吃東西要小心、要謹慎,最後兩天我去看他,每一次見面第一句話,吃東西小心。

  第二次也是這樣的情形,他是山東人,喜歡吃麵食,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中毒,他趕緊用解藥來解的時候,來不及了,這個毒發散了,解藥下去沒有效了,這樣一病,病了三個月。病了三個月以後,所以我說李老師不是病死的,他沒有病,他是餓死的,他變成什麼都不敢吃了,就變成那麼謹慎。米不敢吃,為什麼?說台灣的米摻的有滑石粉、硼酸,所以米很漂亮,很好看,米有毒。菜呢?菜有農藥,菜也有毒。最後吃什麼?他告訴我,他吃小米,那個黃的小米,人家餵鳥的,這個沒有毒,餵鳥的,這個沒有毒藥。所以天天煮小米稀飯,吃一點鹹菜。我說這怎麼可以?所以曾經有一度,我們這邊的同修很發心,自己種的菜,沒有農藥,我還用計程車,他們計程車司機,呂國安他們很發心很幫忙,我們從台北送菜給他,我們還送了不少次的菜給他,這是保證沒有農藥,他可以安心去吃的。所以他沒有病,就是什麼都不敢吃,最後餓死了,很冤枉!這個就是說明,能夠這麼大的年歲,保持健康長壽而不生病,六根聰明,不輸給年輕人,就是心清淨、身清淨。他最後這兩年才有人照顧他,九十五歲以前不需要人照顧,這個很要緊。

  【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

  這是講一個人作惡,不知道懺悔,不知道改過,這個惡名流傳到後世,孝子賢孫都沒有辦法洗刷的。像在中國歷史上,大家曉得曹操很壞,其實曹操還並不是真壞,秦檜是真壞,這個惡名,後世子孫怎麼好也沒辦法,也不能從歷史上洗刷掉,這是真的,過去人所作所為,我們現在都能知道。

  【幽則百千劫沉淪獄報。】

  這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惡業必墮地獄,墮地獄是很可怕的事情。佛經上雖然講地獄,時間長短有很多種的講法,最淺顯的,像李老師在大專講座《十四講表》裡所列的,那是我們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據佛經上說的。地獄的一天等於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年,我們中國人常常自誇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才不過兩天,你就想地獄多麼可怕。地獄的壽命短命的都有一萬歲,你去算,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年,你去算算,不得了,這個苦日子沒有出頭的時候,真是百千劫難出頭。在這一生當中造這個罪業很容易,可是墮落下去之後想出來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是相信佛講的這個話是真實,我們怎麼敢輕舉妄動?非常非常之可怕。

  【雖聖賢佛菩薩。不能援引。烏得不畏。】

  墮落在地獄,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也沒有辦法度你,地藏菩薩雖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嗎?度不了。墮落在地獄裡面,實在講也是有非常的善根福德,這樣的人地藏菩薩才能幫他的忙,跟他一說,他馬上悔改,徹底的悔改,這就超越地獄了。人在受非常苦難的時候,說老實話,什麼好話都聽不進去,愈是受苦,惡念愈是增,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話聽不進去,說了好話他說你諷刺他,更恨你。我們人間受苦難的人都尚且如此,何況地獄人!所以往往受地獄這個苦,又造重罪,因此這個地獄果報很難超越,道理在此地。地藏菩薩能度的是什麼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一念差錯墮到地獄去了,這種人還有救,地藏菩薩勸勸他,他想想一下子後悔覺悟了,他容易出來。不是這樣善根深厚一念差錯的人,是沒法子救的,佛菩薩救不了你。看到這個樣子,想到這個事情,怎麼會不害怕?

  這個第二教給我們,要有畏懼之心,知道我們一絲毫的過失,瞞不過天地鬼神,諸佛菩薩人人知道。所以縱然在暗室,起心動念都不可以有邪思。沒有邪念,這個人自然就不會作惡了,這一定的道理。所以這個改過要從心上改起,心善了,言語、行為自然統統都善;心不善,那個言語、行為裝得再善,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一定要曉得從心地上去改。

  【第三須發勇心。】

  勇於改過。前面第一條講知恥近乎勇,知恥是開悟、自覺,不知恥是迷惑顛倒。所以知恥是開悟,勇猛是功夫,知恥是從內心內覺,內心裡真正覺悟了;畏懼是外力,是外力的加持,使我們不敢做壞事,做一樁壞事人人都知道,不敢做壞事。這個就是自性裡面的甚深慚愧,知恥是真正之慚心所,畏懼是愧心所,慚愧是兩個善心所,這個百法裡面十一個善法,裡面就是慚、愧,人有慚愧必定有成就。印光祖師一生自號常慚愧,常慚愧拿這一段文來對照,就是他知恥、畏懼,常常懷著知恥、畏懼的心情來修持。所以底下才能有勇猛精進,真正做。所以『須發勇心』。

  【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

  『因循』就是得過且過,我們所謂說混日子、混時間。『因循退縮』,不進則退,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長進,沒有求進取的心,這個進取是在德行上求進取。現在人也是勇猛精進,他這個勇猛精進是求五欲六塵,他在這上精進,在貪瞋痴慢上勇猛精進,這個後果是三途。世出世間聖人是教給我們在道德、在學問上精進,道德、學問比學術還要高,學問跟學術還是不一樣,學問是智慧,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就是佛法講的般若智慧,學術在佛法講是世智辯聰,不一樣。我們今天勇猛精進的目標錯了方向,往六道、往三途裡面去了;世出世間聖人教給我們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脫輪迴,與諸佛菩薩看齊,這就對了,

  【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必須『奮然振作』,要奮發,要把精神提起來,勇猛精進,不要懷疑,不要再拖時間,現在就幹,就是不要遲疑,不需要等待,說做就做,就從現在開始,絕無退縮。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

  『抉剔』,剔就是把它拔掉,小是小過失,小的過失就像芒刺在肉,我們身有個刺刺進去了,你想這個很痛苦,想盡方法趕快把它剔掉。過失在我們心裡,比這個還痛,我們不能不察覺,不察覺就是麻木不仁。刺刺進去,肉不知道痛,就是麻木了。我們現在肉皮沒有麻木,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大的這個罪惡,就像毒蛇咬了我們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趕緊沒有猶豫把這手指斬掉。為什麼?一不斬掉,這個毒一散漫,人必死無疑,沒救了。這個就是下定決心,斷一切惡。後面還會把一切業習那個樣子,前面也曾經說過,想想看我們有沒有?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這個都是業障現前,還有妄念很多,煩惱很多,憂慮很多,牽掛很多,樣樣不能順心,不能稱意,都是業障現前的相。佛門常講業障,什麼叫業障你自己要知道,你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覺作惡夢是業障,生活習慣沒有規律是業障,認真要反省、要檢點。能把這些統統改過來,這業障就消除了。業障少的人必然法喜充滿,身心輕快,沒有負擔,輕快,這個是業障少,業障少就是煩惱少,煩惱少、業障少,心地自然清淨,常生智慧,於世出世間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這個消業障是很現實的,的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所以自己要有決心,要能夠省察,就是先要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勇敢的去把它改過來,不要憂慮、不要害怕。

  末後這一句引用《易經》風雷益這個卦相,《易經》六十四卦,風雷這個卦相就是利益,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講的果斷、決心,人能夠有果斷、決心,說做就做,這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沒有憂慮。這樣的改過自新,就是《易經》裡面風雷這一卦裡頭所顯示的卦相。

  【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這是改過自新必須要有這三個心,這三個心前面講的,恥心(知恥)、敬畏、勇猛。知恥是自覺,慚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慚愧才產生出勇猛的心來改過。由此可知,世間人有過,他也曉得,他改不掉,他也知道,就是改不掉。為什麼改不掉?沒有恥心、沒有畏心,沒有東西產生勇猛,沒有力量產生這個勇猛心來,勇猛心是從知恥、敬畏裡面生的。人不知恥,也不怕別人笑話他,這沒有辦法,這個他有過決定改不過來。所以如何要去培養?我們現在為什麼在一切經典裡面選擇《無量壽經》勸大家受持?一切經不是不好,沒有《無量壽經》講得圓滿,《無量壽經》事、理、因、果是面面都說到了,分量也不多,便於受持,何況這是一切經的精華!

  昨天簡居士來跟我說,他說他這兩天忽然覺悟了,對於淨土真正相信了。他說從前我跟他講淨土,提倡的,說淨土經怎麼好,他說他總以為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他不相信。他說現在我突然之間相信了,真正相信了,他說師父你講的話一點都沒有錯,我完全接受,他問我這是什麼原因?我說你的善根現前,什麼善根?我說我在旁邊冷眼旁觀看得很清楚,你發心印《大藏經》是真心。就跟袁了凡修一萬條善事,一個減租就圓滿了,一點沒有憂慮、考慮的,馬上到五台山去齋僧一萬,把自己俸祿統統拿出來,這是一念真誠,這個福德不可思議。當初你發贈送《大藏經》這一念心,純真無妄,因為你沒有求名,也沒有求利,也沒有求福報,什麼都沒求,只是想利益眾生,把佛法能夠普及到大陸去,這一念真心,這個福德不可思議,所以你今天總算是開了竅。

  我說我當年李老師勸我學這個法門,我說我跟你的態度也一樣,不相信。我說我的信心啟發,我說你這是福發的善根,我是從慧上發的善根,得力於十幾年來講《華嚴經》,我是從《華嚴經》上入的。我如果要沒有十七年講《華嚴經》,誰勸我我也很難相信,不反對就是了,但是叫我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我決定做不到。是在《華嚴經》裡面把這個事實真相完全了解了,《華嚴》是真好。可是《華嚴經》講一遍要那麼長的時間,我是很樂意講,沒有機會。所以我就跟他講,如果新加坡真正辦佛學院,真有這分誠心,我們世間人還有這個福報,我會去講,在佛學院行,三個、五個人聽都可以,一天講四個小時,要整整講兩年。當然這個兩年當中,別的地方也不能不照顧,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學期定作三年,用三分之二的時間住在新加坡,我這部經三年當中一定講圓滿,這個的確是非常之難得。

  我也有一個妄想,不曉得能不能成為現實,實現,假如同修們真正發心,有十幾二十個人,我們用三年工夫來講《華嚴》。我講,學生也不要搞別的,大家把我所講的東西寫出來,一天四個小時的錄音帶,如果能夠有十幾二十幾個學生分開來整理,整理出來之後,我再用心自己改一遍,我們努力一點,五、六年的時間就可以有一個完整的《華嚴經》白話的講義。這個對於學佛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不相信淨土的人,如果讀了這個,現在讀《華嚴經》都讀不懂,看《華嚴經》註解,《華嚴經》註解只有清涼的、李長者的,都是唐朝時候的著作,註得很深。這就是大經為什麼不能普遍流通,原因在此地。我們再不做這個工作,眼看後人愈來愈困難了。所以台南開心法師每次碰到我,就勸我講《華嚴經》,他說法師,你不講,以後《華嚴經》沒有人講了。所以我是很樂意講,但是要有機緣。像我們平常講經道場,一星期講一次、二次,這個東西要搞幾十年,這個東西麻煩,沒有法子搞成功。清涼大師當年在世一天講八個小時,一年講一部,那是一個專修《華嚴》的道場,行,沒有問題。所以這個因緣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一定要把它抓住。

  我們現在早晚課誦,所以這個早晚課誦,將來我們一定要替淨宗學會做一個新的早晚課,我們不用老的,老的早晚課誦,你們大家做了這麼多年,那就等於藥,你服了這個藥服了這麼多年,你的毛病有沒有改掉?沒有改掉,這服藥吃了不靈,沒效,沒效就得換醫生、換處方,這個才對。以前那個老課誦本是古德所編的,他編的這個課誦本是對當時人的毛病,用這個課誦本是果然有效。我們現在人的病跟從前人病不一樣,所以他那服藥我們現在吃了不靈,不靈必須要另外開處方。所以我在我們圖書館,我建議他們,早晚課我們改掉,早課我教他們念《無量壽經》第六章,早課念四十八願;晚課念三十二到三十七章,念六章,這個六章的中心是講五惡、五痛、五燒,就是改過自新,每天念一遍,把我們現在的毛病反省反省,認真的改過自新。念那個就是念懺悔文,念了要警惕、要覺悟,要痛改前非,這個課誦就收到效果。

  所以要具足這三個心,『有過斯改』,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氣暖和了,冰薄了,沒有冬天結得那麼厚,『遇日何患不消』,太陽一出來冰就化掉了。這就是智慧增長,業障消滅了。

  【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功夫不同。效驗亦異。】

  這個小註說,「發恥、畏、勇三心,為改過之因,示事、理、心三路,詳改過之法」,這有理論、有方法。前面是理論,現在給我們講方法,方法歸納起來有三大類,這個三大類功夫不一樣,改過的效果也不相同,這就很重要了。先講事,從事上改。

  【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前日怒詈。】

  這個『詈』是罵人,『怒』是發脾氣,喜歡發脾氣,喜歡罵人,惡言侵犯別人。

  【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這完全從事相上改,把自己一樁一樁的毛病找出來,一樣一樣的改過。說老實話,袁了凡從前就從事上改,你看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一萬條善事,都從事上改。頭一次花了十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收到的效果也不太大;第二次的時候,也用了四年的工夫,求得一個兒子,費的時間長,實在講,得的效果並不顯著,這是從事上改的。在我們佛門裡面,從事上改的就是持戒,大乘八大宗,實在講戒律也通小乘,大小乘,從戒行上做起,全是從事上修的,尤其是小乘戒,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大乘戒就不一樣了,大乘戒像梵網戒。這個《梵網經》我們過去曾經講過,《梵網經》並沒有完全翻譯,這部經是很大的經,傳到中國來只翻了兩卷,也就是只翻了它全經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只有一品,「心地戒品」,兩卷,上一卷是講菩薩心地,下一卷是講菩薩戒。實在講,重要的是在心,就是上半部,改過自新從心上改,下半部是從事上改。當然,從心上改能夠兼事是最上乘的。所以菩薩戒跟小乘戒確實不一樣。就其事而改者:

  【強制於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

  病根是心。

  【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不是『究竟廓然之道』,也就是這不是從根本之計,這是治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病根還在,沒有能夠拔除;換句話說,身很像那麼回事,心不清淨,外表像樣,心地不然。這個是在佛門裡叫小乘人。所以小乘人很固執,確實妄想可以能夠伏住一點,那個分別執著相當堅固,沒有辦法捨掉。再看底下一段: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也。既受屠割。復入鼎鑊。種種痛苦。徹入骨髓。己之養也。珍膏羅列。食過即空。疏食菜羹。儘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這一段是從理上改,我們要想想這個事實,想想這個道理,你自然就不忍心食眾生肉了。前面不講這個理,很勉強的做,勉強的做這很難過,強制在執行,心不服,自己跟自己在鬥爭,這相當痛苦。所以明理,這個理就能把它化解。所以常常想到,『上帝好生』,這個天然的,尤其現在科學也逐漸逐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講自然生態,這個自然生態就是此地講的上帝好生之德。自然的生態一定是均衡的,自然生態一破壞的時候,整個眾生都遭難。所以有智慧的人,人人不會破壞自然的生態。

  實在講,人在一切動物當中是最壞的、最殘忍的、最惡的,老虎、毒蛇牠只有在飢餓的時候牠才傷害別的動物,牠吃飽了,別的動物在牠旁邊走來走去,牠動也不動,由此可知,牠是逼迫到非不得已。人不一樣,人並不是到逼不得已才殺害眾生,是任意的殘殺,畜生都不造這個惡業。所以你想想,人造的這個罪業是任何畜生都做不到的,人造罪業太大了。所以在六道當中,我們有什麼值得驕傲?墮畜生道雖然很苦,牠不造業,牠在那裡消業障。我們得到人身,人身什麼好處?天天在造罪業。牠在消業,我們在造業,牠業消了牠就出頭了,出來了,我們造業,入進去,牠們準備出來,我們準備進去,你說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明瞭。何況一切眾生都是貪生怕死,我們殺害牠,是牠沒有能力抵抗,所謂是弱肉強食,沒有法子抵抗。雖然不能抵抗,牠心會甘心嗎?牠要不甘心,仇恨一定存在。

  我在前一段時期,還有一個同學來問我,就是現在講超度嬰靈,就是墮胎,問我這個事情有沒有效?我就告訴他,沒效,這騙人的,你以為那個超度你就沒事了。他說萬一這個小孩生下來是個殘障,那不是很痛苦嗎?那就不如叫他不生。你要曉得,你生一個小孩是殘障,那是來討債的,是你欠他債。好了,你欠他債,還不讓他討,還要殺他一條命,換句話說,你過去欠他的債,現在再加上命債,我說你以後更不得了。現在科學家只看到眼前這一段,不曉得後世的因果,因果通三世,這決定是大罪。他說小孩沒有成形,知道懷孕,一、二個星期。我說不行,神識一投胎,他就來了,成形不成形沒有關係,他一投胎他就找上你了,你跟他過去世就有瓜葛,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他是來報恩的,你把他殺害,好了,恩將仇報,以後變成仇人了,明明是孝子賢孫,他來報恩的,你現在把他殺害了,就變成仇人了,變成怨家了,這還得了?不得了。你做一點功德,花幾個錢供個牌位就能超度掉,沒這個事情,那是騙騙自己,安慰安慰自己,不是事實。所以諸位真正能看到前後因果,太可怕了!所以自己是不可以不慎重,不能不明理,不可以不曉得事實的真相。

  殺害眾生來養自己,這是大過失。現在人認為這是正常的,基督教還認為這些眾生都是上帝供給我們吃的。如果說殺害這些眾生都是給我們吃的,這上帝就不成其為上帝了,上帝哪裡能談得上有好生之德?這談不上了。這一個錯誤的觀念使我們造作許許多多的罪惡,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就是知見上的錯誤。所以一切眾生被殺害的時候,被屠割的時候,你看到牠那個狀況,那個慘叫的音聲,這就是牠不服氣。佛經裡面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生生世世互相殺害來報復,所以吃牠半斤,還牠八兩,欠錢的還錢,欠命的要還命。我們真正相信,真正肯定,我們決定不會有一念殺害眾生,為什麼?我們不希望將來償命。我們決定不會貪圖人家一分錢,為什麼?我們將來要還債。這個人自然就安分守己,本本分分。這個絕不是消極,絕不是退轉,奮發精進,創造自己美好的前途,這一世好,來世好,生生世世都好。沒有智慧,不知道事實真相,這是決定求不到的。

  所以這一段講這個肉食,看到這些眾生被殺害那個痛苦的狀況,『徹入骨髓』,拿這個來養自己,怎麼能夠忍心?何況『食過即空』,眾生貪圖美味,怎樣去烹調,知道這個味道、享受這個味道就是舌頭,舌頭以下就不知道了,為了三寸舌,不知道殺害多少眾生,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所以中國在這一、二百年在福報上確實不如外國人,外國人在飲食上沒有像中國人費這麼多精神,費這麼多心思,外國人不重視口味,色香味他都不重視,他只重視營養。所以外國東西我們去吃,吃不來,沒有味道,他們煮的東西,不管是肉食、蔬菜,都是水煮的,它的味道是什麼?擺在桌上小瓶的鹽、糖,擺在那裡你自己去加,他沒有烹調。所以我們中國人到外國吃他們的東西吃不習慣,他們吃中國的東西吃得很好吃,當然,比他的口味好,所以沒有不喜歡吃中國菜的。外國人只著重營養,色香味他不講求這些,所以他們的生活簡單。我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很適合修行人,不浪費時間,廚房乾乾淨淨的,沒有油膩,因為他沒有煎、沒有炸,沒有這些東西,他統統是煮,所以廚房很乾淨,這個是我們很欣賞的。

  所以說『疏食菜羹,儘可充腹』,你要說蔬食沒有營養,吃素食的長壽的人很多,吃素食的健康的人也很多,這個樣子在,從小吃長齋,你看那個出家人肥肥胖胖的,滿面紅光,多得是,怎麼能說沒有肉食就沒有營養?這個是錯誤的觀念。殺害眾生,吃牠的肉養自己,實在講,不但跟眾生結冤仇,還損自己的福報,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決定不肯幹這個事情。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

  牠有生命。

  【既有靈知。皆我一體。】

  跟我們人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

  【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於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我們從這一段看,袁了凡一定是全家吃素,為什麼?他曉得這個道理,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現在人還有些觀念,我們大人吃素,小孩太小了,怕他營養不良,還要多多的給他一點肉食。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這是怕他自己業障太少了,冤家債主少了,多給他結一點,如此而已。我們要跟他講,他還不相信,還在旁邊毀謗我們,說我們頭腦太舊了,不懂得科學,不懂得營養,還在那毀謗造業。其實不然,真的錯了。所以覺悟要趁早,愈早愈好,小孩愈小吃素愈好,他這個福德的根基愈厚。這正是像《無量壽經》跟《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講的,「先人無知」,先人就是長輩,沒有智慧不知道,使我們不知不覺當中犯下了過失,造了很多罪業,就是飲食一道就不得了,這個罪業就很重了。再看底下這一段: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於我何與。本無可怒者。】

  再比喻說,過去喜歡發脾氣,瞋恚心重,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的反省,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有過失,我自己也有過失,我不能原諒別人的過失,別人能原諒我的過失嗎?想到這個地方,這個過失就不會有責備的心,而有憐憫之心,矜就是憐憫。他為什麼犯過?無知、愚昧,他才會犯過。真妄、邪正、是非、利害他沒有能力分辨,所以不能改過自新,不能斷惡修善,應當要憐憫他,不要去責備他,這是佛菩薩處事待人接物。『悖理相干,於我何與』,即使是冒犯,實在講,與我也不相干,『本無可怒者』,他即使相犯,犯的是我這個身,身不是我,我們的清淨心永遠不接受侵犯的,清淨心裡本來無一物。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可惜沒有用上清淨心,用的是什麼?用的是妄想心,這個錯誤,妄想心不是自己。你看佛門所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真心、是清淨心,清淨心裡頭一念不生,清淨心決定不受外境的干擾。所以『與我無關』,何必去計較?何必去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妄想,諸位想想,哪一物與你相干?所以「本無可怒」。這都是從理上去觀察。所以說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不會受外境所動了,外面什麼境界,內心就不動心了,順境裡面不起貪心,逆境裡面不起瞋恚心,順逆境界裡面都能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慈悲,這是真正的改過。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

  這是教給我們從心地上改,這是在方法裡面來說,最上乘的方法,《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事鍊心,就是從心地上改過修行。所以要自己認真去反省,天下沒有自是的豪傑,英雄豪傑。英雄豪傑在佛門裡面就是稱的佛、菩薩,佛是英雄,菩薩是豪傑,出人頭地,一般人所做不到的他能夠做得到,這叫英雄。所以佛的大殿叫大雄寶殿,雄是英雄,大英雄寶殿,就是這個意思。常人所做不到的,不能改過自新,佛能夠改過自新,佛能夠把所有的毛病統統改進,這才是英雄,這才叫做豪傑。所以沒有自是的佛菩薩,自以為是的,沒有,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謙虛的,沒有一個不忍讓的,謙敬是性德。『亦無尤人之學問』,就是怨天尤人,真正有學問的人不會怨天、不會怪人。學問是什麼?剛才跟諸位說,是智慧,智慧是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儒佛都是如此,儒家講智慧也是從本性裡頭流出來的。所以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就是真心,是從真誠心裡面流露出來的,這是智慧,這個叫學問。所以一個有學問、有智慧的人不會怪人,不會怨天尤人。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德就是成就,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言行還會有人批評,還會有人毀謗,這個就是不德。不要怪別人,反過頭來想自己,是自己的德學沒有成就,還不能感動那些人。所以『吾悉以自反』,不怪別人,人家罵我也好,毀謗我也好,批評也好,我統統接受過來。接受過來,不但沒有報復的意念,還生感激之心。為什麼?這些資料回過頭來讓我一樁一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沒有,沒有也不怪他,為什麼?他看錯了,我也不要怪他。如果有的,有的趕緊改過自新。這個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就用這個原則,所以把自己一身的毛病改得乾乾淨淨,最後成佛了。五十三參叫歷事鍊心,事是什麼?就是日常生活當中,與一切人事接觸,這一切的一切都提供自己反省。而把外面的境界,無論是任何人,都看作老師,都看作佛菩薩,他給我的教訓,我要認真去反省,認真去修學。所以學生,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人之外,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他們呢?他們沒有過失,只有我一個人有過失,善財童子是這樣即身成佛的。你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並沒有換一個身,肉身成佛,從凡夫一直修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一身,肉身成佛,他怎麼修的?就這麼修的。如果我們要學會這個本事,學會這個方法,我們這一生當中必定肉身成佛。

  所以首先,決定不怨天尤人。看人家看不順眼,就是自己業障現前,人家是佛、是菩薩,沒有一點毛病,我看不順眼,是我的業障,是我的毛病。六祖大師講得很好,「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左是墮落,右是升,左是降,自己的業障現前,就要墮落了。又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善財童子是真正修道人,沒有見到一個人有過失。自己找自己的過失,反省改過自新都來不及了,還有什麼時間看別人的過失?看不到了。所以眼睛裡面看到一切人都是善人,都是賢人,都是諸佛,都是菩薩,自己就成佛了,就成菩薩了。看到別人還有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現行,自己的業障現行。所以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看諸佛菩薩都是凡夫,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改過自新最上乘的是從心上改,從心地上改。

  所以『謗毀之來』,要不要呢?好,太好了!自己有毛病自己不能發覺,自己找都找不到,別人替我們找到,告訴我們,你看這多省事,省了多少事。所以應當把它接受過來,這就是我『磨煉玉成之地』,他來幫助我,所以這些都是善知識,我們要用歡迎受賜,要用這一種心態來接受,『何怒之有』,你怎麼可以憤怒?怎麼可以不接受?還要生報復的心,那罪過大了,對你這個大恩大德之人,你還要用報復來對待他,你說你這個罪過重大了。

  我們中國聖人講孝,說到孝道就會想到舜王,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不承認大孝,孝感天地。他這個大孝什麼人成就他的?他的父母兄弟成就他的,父親後來變了心,他母親死了,父親娶了一個後母,後母虐待他,父親又聽這個後母的話,這一家人,後母以後生了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弟弟,一家四個人,三個人欺負他,不但欺負他,時時刻刻都想置他於死地,這樣的狠毒。他沒有變心,總是常常自己反省,為什麼我得不到父母弟弟的歡心?總是我自己有過失,沒有見到別人過失,天天在反省自己過失,如何改過自新,到最後終於把一家人感化了。他沒有想逃家出離,沒有想到將來要報復,他沒有想這個,念念反省總是自己不對,從來沒有想到他父母跟他弟弟存心不好,對不起他,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以後堯王知道他這個事情,把王位讓給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他,請他來繼承王位,他能夠感動一家,將來就能感動天下。

  在佛經裡面,我們看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誰成就他?歌利王成就了他,《金剛經》上提了一提,沒說清楚,《大涅槃經》裡面講得清楚。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話是暴君,我們講無道的昏君,梵語就叫歌利王,這麼一個王。人家仙人在山上修行,無緣無故的,他發脾氣把他凌遲處死,忍辱仙人一絲毫怨恨的心都沒有,忍辱波羅蜜圓滿了。看不到外面惡人,看不到外面有一樁惡事,諸位想想,他那個心清淨到什麼程度。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學佛學什麼?就是學這個。也許說,我們連一些善惡都不分,那不是麻木不仁了嗎?十法界因因果果擺在面前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裡面沒有,心裡頭乾乾淨淨,一點執著都沒有,不是對外頭不清楚,樣樣清楚,可是決定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所以在他自受用裡面是萬法皆如。他受用的時候,因為眾生有煩惱,必須要跟他講層次,要跟他講原則,那是對眾生說的。對自己呢?自己沒有了,自己是一切平等,決定沒有一絲毫差別。從平等法裡面建立差別法是為了幫助別人的,所以差別就是無差別,因為差別不是自己用的,是他受用。他沒有到這個境界,要叫他斷惡修善;自己入這個境界了,無有惡可斷,也無有善可修,他平等了。

  所以自己入這個境界是無修無證,無修無證裡面修證即不無,修證這個事還照做,這就是空有二邊都不墮。如果入了這個境界,事相上修持都沒有了,這墮落在空;執著在事相上,不明究理,不見本性,墮落在有。他空有二邊不著,像大勢至菩薩所示現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不落有邊;淨念相繼,不落空邊,這叫中道,空有二邊不住。所以心地雖然清淨平等,萬法一如,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還是不中斷,還是照念不誤,空有二邊都不墮。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這個是真正修行,真實的修行。

  【又聞謗而不怒。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這一些不但是理,也是事,別人毀謗我們,侮辱我們,我們如果心不動,不理會,自然就沒有了。你說他罵我們,我們不要回答他,他罵我就聽,罵了幾個鐘點罵累了,他就不罵了,誰吃虧?他吃虧,他口不斷在動,很疲倦,我們心清淨,若無其事,這個方法對治是非常有效。別人打我,我不還手,讓他打,打了幾下,他很糟糕,打好還是不打好?打,打不下去了,不打,打與不打,自己都下不了台,這個高明。我給諸位說,我十幾歲在學校念書就學了這套本事,我這套本事實在是跟我一個同學學來的,因為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跟諸位說,年輕,跟袁了凡一樣很刻薄,喜歡挖苦人,喜歡整人。可是我遇到一個同學,同班同學,這個同學是我的大善知識,我是處處欺負他,大庭廣眾當中把他拿來取笑,他往往對我,他一句話都不說。我是整整一年被他感動了,這個人真正了不起,真是打他不回手,罵他不還口,我從他那裡學到這套本事,真是高明。

  所以不管人家怎麼樣毀謗,怎麼樣的時候,到最後統統煙消雲散。對自己,內心的修養增加了,如果講福報,一般人對你更加讚歎,某人真有修養,別人還拼命讚歎。如果不是這些人來侮辱、毀謗,你的福報就不能現前。所以他是來送福德給你的,你何必不收?這是送禮來給我們的。所以我們在一個機關團體裡面,能夠有這樣的人對付我們,我們能夠以很清淨的心對付,長官也欣賞你,同事也佩服你,升遷你的機會也就提早了。你看他送這麼多好處給你,你為什麼不要?你要跟他一回報的時候,好了,兩個人程度一樣高。所以我們從前在學校裡,我們對老師的處罰,同學兩個打架,老師,好,兩個都跪著。我們心裡很不服氣,明明我有理,他欺負我,為什麼老師也叫我跪?到以後才曉得,凡是會打、會罵,一般高,一個高一個低決定打不起來、罵不起來的,所以當然一定要受同樣的處分,很有道理的。所以遇到這個情形,程度、修養的高下馬上看出來。

  所以遇到這些人要曉得,他來送禮給我的,他是我們的恩人,不可以恩將仇報。第一個是來測驗自己修養功夫的,第二個也是馬上很現實的,福報就來了,大家的讚歎、禮敬,這是福報,馬上就來了。所以他是來送禮來的,他不是壞人,他是好人,是真正的好人,不要錯怪了他,要曉得。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