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當持經戒,相率以道  (第八集)  1979/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7-0008

  第四頁第十二行。在前面將師弟子的問答,也就是說做老師應當要守做老師的本分,做學生也應當守住做學生的本分。說完之後,世尊又特別給我們指出末法時期,世法以及佛門當中種種不如法的惡行,這是特別慈悲的教誡。說完之後,我們學佛四眾同修應當求些什麼?這也是我們感到很必要的。今天接著下面經文:

  【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神離苦。超出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耶。】

  到這個地方這是這一大段,這是師弟問答的這一大段。前面這一句,『未當有此』,總結上面所說的。世間一切的惡行,出世間的一切惡行,決定不可以做。第二句是啟後,『於世何求』,我們應當求些什麼?這一句話是指我們學佛四眾弟子來說。下面,這就是世尊開導我們,我們應當要求些什麼?第一,『念報佛恩』。我們要報佛恩,首先要曉得佛對我們究竟有些什麼恩德,是不是真正值得我們報答?這一個問題,說實在的話,佛在大乘經典裡面給我們說得非常的清楚,我們必須自覺,然後才曉得諸佛菩薩恩德之大。所謂自覺並不是聽別人開導了,給我們說佛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恩、什麼樣的德,這叫他利不是自利。自利是自己開悟了,真正的明白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這種恩德是生生世世,然後才曉得佛恩是無比的。父母對我們的恩德一生一世,世間老師對我們的恩德也是一生一世,而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無論我們在哪一個世界,無論我們在哪一道,可以說諸佛菩薩照顧我們真正是無微不至,不管我們信佛不信佛。絕不是說那些不信佛的人,佛大概就不照顧他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佛對於一切眾生,以平等心,沒有差別心。我們敬仰佛菩薩,佛菩薩照顧我們;我們去侮辱、誹謗佛菩薩,佛菩薩還是那麼照顧我們。眾生對佛的心會變,佛菩薩對眾生的心永遠不變。這個是要真正悟入之後,你才能夠真正的明瞭,那這個報佛恩的心自然就生起來了。報恩絕不是一句口頭上的空話,下面就是教給我們報佛恩具體的行為。

  『當持經戒,相率以道』。「當」是應當,「持」是受持,「經」印心,「戒」修正身口的行為,所謂是經論印知見,戒律正行持。所謂持,理上講,契入才是持。契入是什麼?就是普通所講的,證果。學小乘要證小乘的羅漢果,學大乘要證大乘的菩薩果,這個才叫做持。怎樣才叫證果?我們也得簡單把這個相介紹介紹。佛法裡面講行、解,這是兩門。解是解其理,對於宇宙人生的真實的道理明瞭了,這個是解。行就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行與理相應,就是契入了,解入在行裡面,行入在解裡面,行解不二,行解一如,像水乳交融,這就叫契入,就叫做證道。換句話說,小乘人他的生活行為與小乘的經律論完全相應,融合成一個,這就是小乘阿羅漢。與佛所講的大乘經論在生活上能夠契合成為一體,這就是大乘證菩薩的果位。由此可知,這「持」之一字最重要的就是要契入,這才真正的受持。所謂受就是接受,理論與行為合而為一,這才是接受。行接受了理,理接受了行,而保持不失去。這是講到受持最高的境界。

  我們初學的人無論在解門、行門要向這個方向,就是向契入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才能叫受持。受持絕對不是早晚把佛經念一遍給佛菩薩聽聽,那個叫受持,那就錯了。受持是教給我們依文字起觀照,這才叫受持。觀照功夫深了,才能夠證入實相。在佛的教法裡面有經論(經論是講理的)、有戒律(戒律是講行為的),什麼時候我們把佛經裡面的理論,佛經裡面所講的行為,跟我們自己的思想行為完全相融合了,我們在佛門裡頭受的這個教育才算是有了結果,才算是有了成就,這叫做受持經戒。「相率以道」,相率以道就是自行化他。率是做一個表率。依什麼來做表率?依道。換句話說,我們要以諸佛菩薩覺悟的大道,在我們日常生活言行當中做一切人的榜樣,指示一切眾生一條正覺的大道,這就是相率以道。這兩句是總綱。

  下面,這是跟我們講修道。『道不可不學』,「道」就是理論與方法。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將他們覺悟的過程、覺悟的境界提供給我們參考,希望我們趣向於覺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經」是路徑。經明智慧,所以不可以不讀。讀經就是接受佛菩薩、祖師的教訓。讀經文,經是佛說的,就是接受佛的教導。看註解,註解是歷代祖師的教訓。所以,展開經論就是面對佛天,我們要以恭敬心來讀誦。讀誦,在講堂裡面過去也給諸位講了很多,一定要背誦。

  我們講堂有一位楊居士今天沒來,他上午來,上午來聽《華嚴經》。他告訴我他現在《金剛經》可以背了,大概我是在一個月之前教給他的,我叫他背《金剛經》,不到兩個月他告訴我現在《金剛經》會背。一定要背誦,背誦是求根本智。諸位一定要記住,不但要背誦,還得要專一。你比如選了《金剛經》,一生不要改變,千萬不要看到我選了這個經,看看那個經也不錯,這樣就不會成就了。諸位要曉得,一經通,則一切經通。你要用上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用在一部經上,你將來一切經都能貫通。你要用十年功夫學十部經,十部經都學個皮毛,沒有一部可以貫通。這是我們真正要想成就的,必須要覺悟,專攻一部,無論是大部、是小部都沒有關係,不可以好高騖遠。那都是些邪知見,不要看到《華嚴經》、《法華經》、《楞嚴》不錯,我要專攻一部,看到《心經》兩百六十個字,這個沒有什麼了不起,你抄經一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諸位要曉得法門是平等平等,無二無別,八十卷《華嚴》跟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是相等的。如果講背誦,當然兩百六十個字容易背,八十卷《華嚴經》可不簡單。可是要講講經裡面的道理,實在沒有兩樣,是一樣。那個《心經》要想精通不簡單!你看周止菴居士幾乎是用四十年的時間,用在《心經》上,一生的精力用在《心經》上,成為《般若心經》的專家。

  所以不在乎大小,經本長短,在乎專一,專一決定有成就。不要說大乘經,就是我們現在讀的這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諸位果然能夠專一,這一部經就度無量眾生。這一部經在現代可以說是最契機,我們學佛的人你看所犯的毛病全都給說出來,把這些毛病統統都改正過來,入大乘佛法就沒有障礙了。如果我們自己還不曉得自己的毛病所在,那我們在大乘法裡面再混個三、四十年,也混不出個名堂出來。所以這一部經,我當年研究這部經的時候也給這個經做了一個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我給它所判的,辨體,我認為這個經是一乘階梯。你看佛在《法華經》裡面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部經是一乘法的初階,第一部。有這第一部才能夠入一乘,沒有這個階級,沒有這個樓梯,他爬不上一乘法去。所以我們不可以輕視了這部經典,弘揚這部經典有無量的功德。

  因為讀誦,求根本智是相同的。背誦經文是修的戒定慧,這個我再不必多說了,過去說了多少遍。戒定慧是根本智,無論用哪一部經功德都一樣,只要你專,只要你一。就跟我們念佛法門求一心不亂是一樣,念佛有許許多多的方法,目的都是求一心不亂。經典有千萬部,而讀誦就是求戒定慧。所以說長部的也好,短篇的也好,它的功效都是相同的。定得到了,所謂定,就是沒有妄念。不起念則矣,起念就是經文,就是背誦經典,是以經止一切的妄念。這個方法我過去也給諸位說過,我們現在這一句佛號雖然是簡單,我們一句佛號壓不住妄念,一面念佛一面還起妄念,還打妄想,沒用處。換換方法,背一部經,背經效果要好一點。為什麼?一打妄念的時候,那個經就斷掉了,就背不下去了。不像一句阿彌陀佛,沒有關係,打個閒岔、忘掉了,起來還是一句阿彌陀佛,你不感覺到。可是背誦經文就不行,所以我們可以用背誦經典這個方法來修定。定修成了,自然生智慧,智慧就開了。這種功夫用在念佛上,就可以幫助我們念到一心不亂。所以法門相輔相成的。

  我也勉勵過諸位,如果我們專修淨土,最好是背誦《彌陀經疏鈔》,或者是背誦《彌陀經要解》,因為這樣的長篇,確確實實可以攝心。那要我們認真的去下功夫,每一天去讀誦,目的就是求定,不再有妄念。功夫要用到什麼程度?必須六根接觸一切六塵境界都不起妄念,這個才叫念佛三昧成就了。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起妄念,馬上就要覺悟,我這個念佛三昧沒成,沒有到一心。到一心的時候,決定不起妄念。所起的是什麼?所起的是隨念分別,隨眾生的念頭分別。自己呢?自己沒有分別。換句話說,自己在境界裡頭絕對清淨。入眾的時候一定是了了分明,能夠隨緣,能夠成就無量功德。對自己,成就自己的清淨心;對眾生,成就眾生種種的功德,種種的善業,這是佛法。這種功德利益都是要從讀誦當中學得來,所以讀誦是學道、學佛的第一步。

  『善不可不行』,這是講善行。善行是什麼?是修福,前面「經不可不讀」著重在修慧,有慧還得要有福報。也許諸位要問,我有慧就可以了,何必再修福?自己生活雖然清苦一點,樂在其中。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他也能自得其樂,我們何必要修福?諸位要知道,修福是為眾生,而不是為自己。度眾生不可以沒有福報,沒有福報度不了眾生,沒有福報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由此可知,修福不是為自己,不是為自己的享受。如果為自己的享受,給諸位說,你沒有開悟,你沒有得一心。為什麼?得一心是平等的受,沒有苦樂之受是得一心境界。如果在境界裡面有苦受、有樂受,沒有得一心,這個是要記住。諸佛菩薩已經證得一心不亂,已經入了正受,何必還要修福?由此可知,他那個修福完全是為眾生,自己決定沒有,心是清淨的。所以修福是為眾生而修的,「善不可不行」,是為了利益眾生。這個兩句是說修福修慧,福慧雙修。福慧具足了,下面的工作那就是利他,所以底下是化他這些。

  『行善布德』,這四個字是兩樁事情。前面講「善不可不行」,這裡又是「行善」,我們看看這個句子有沒有重複?不重複。前面「善不可不行」是自己修福,這個地方「行善」完全是利他,所以前面是自利行,底下這一句是利他行,我們要行善、要布德。

  『濟神離苦,超出生死』,「濟」是救濟,「神」就是神識(我們現在所謂是精神),脫離苦海,超出三界的生死。由這句來看,佛法最重視的是精神的生活。「濟神離苦」,是著重在精神上的生活,並不注重在物質上的生活。雖然不重物質生活,物質生活也不能夠疏忽,這點是佛法跟其他宗教不相同。你像在印度過去的宗教他們提倡苦行,可是佛的主張不修無益的苦行,這句話說得很高明。沒有利益的苦行你修它幹什麼?換句話說,佛法所講的,是講價值,是講意義。沒有價值,沒有意義的苦行,我們不必學。修苦行它的意義跟價值是在哪裡?是斷我們的貪心,斷我們的瞋恚心。我們修布施、修忍辱、修精進、修禪定,其目的是要斷除三毒煩惱。因為初學的人在五欲六塵裡面自己腳跟站不穩,境界現前將內心裡面煩惱就引起來,所以叫我們遠離一切這些享受,過一種清苦的生活,那是鍛鍊。這種鍛鍊,佛並不是叫我們永遠的鍛鍊下去,不是這樣,是一個過程。到我們心地清淨,清涼了,自在了,在境界裡頭可以不動心了,那個時候佛教我們「即相離相」。即相可見得並不是真正離開了相。一切相,這個法相裡面可以享受,心裡面不能染著。所以有自受用有他受用。

  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天上人間比不上。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富貴,連摩醯首羅天也不能跟它比。佛享不享受?我們看起來太享受了,他怎麼樣?他如如不動,決定沒有樂受。要記住,佛永遠住一真,一真裡頭就是沒有苦也沒有樂。而且再給諸位說,佛的化身,九法界都有。佛雖然在這個華藏世界,在極樂世界,那個阿鼻地獄有沒有他?有他;餓鬼、畜生裡有沒有他?也有他,千百億化身同時遍滿在十法界。諸位要問,佛究竟是受苦還是受樂?我們只看到他在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受樂,你沒有到阿鼻地獄去看看他,他也在那裡受苦。表現的是有苦有樂,他自己有沒有苦樂的感受?沒有,真正是做到了一切都不受,所以他的心是平等,他的境界是清淨,這就是所謂的佛菩薩,我們要學就學這個。

  諸佛菩薩修學的這個過程,階段,提供我們做參考。對初學是要吃苦頭,要修苦行。苦行這個階段畢業了,再學什麼?再學樂受,樂的行。諸位要曉得,我們常講苦可以障礙人,苦障礙人是力量小,樂障礙人力量大。為什麼?你看看有很多苦難的家庭裡出生的,他能出人頭地。為什麼?他覺得自己太苦了,要發憤圖強,要努力向上。在這個苦的環境磨練,激勵他向上。你看那個富貴家庭裡的兒女,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為什麼?從小就享福,從來也不知道什麼叫吃苦。所以苦行能夠磨練人,樂受容易淘汰人,真正把人都毀滅掉。由此可知,小乘人在苦行裡面鍛鍊,容易成就;大乘人是在五欲裡頭鍛鍊,不容易成就。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大乘人要有小乘的基礎。換句話說,沒有小乘的定慧,大乘法你不能學。小乘法的定慧,什麼樣的定慧?阿羅漢的定慧(小乘畢業那個階段的定慧),迴小向大,這樣的功夫,在五欲六塵裡面,自己才做得了主,不會為境界所動搖,心地真正鍛鍊得平等、清淨、慈悲。沒有這樣的定功,一入這個境界,就被他所轉,同流合污了。眾生的根性如是,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教我們初學要吃苦,苦盡甘來。

  這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示現修學的榜樣,這個過程。我們自己要想成就,仔細想想這個過程對不對?如果這個過程是有道裡,那我們就應當學習,換句話說,我們不要看重了物質的生活。在我們唐朝時候,龐居士一家證果,夫妻、兩個女兒都證果。他家不是沒有錢,有的是金銀財寶,把它裝上船,船划到江當中,打個洞全沈下去,都不要了。自己靠什麼生活?紮草鞋,過那個清苦的日子。他天天工作,一天不工作,一天就沒有飯吃。他要過那種苦行,家裡有那麼多財寶統統不要,一家人個個成佛,這是在家居士。所以有人問他,你那些錢都不要,你做點好事不行嗎?人家答覆的是,「好事不如無事」。無事多好!還得做好事,做好事也很麻煩,哪有無事來得清淨?你們現在大家捐的錢,搞這個圖書館,這是幹什麼?做好事。做好事,我不自在。所以當年你們在搞圖書館的時候,你看看我有沒有一點歡喜心?沒有,真是成敗不關心。成功了,要做好事;不成功,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比好事還要自在。我發願講大經,沒有這個機會,我不要講功德就圓滿。我發心講一部《華嚴經》,講一百部《華嚴經》,沒有機會,我的功德圓滿了。為什麼?不是我不講,沒有機緣,我的功德就圓滿,不講就圓滿了。有這個機會,那不行,要講一百部就得講一百部,九十九部還不圓滿,諸位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我有一個,也是個好朋友,也是道友,他是政府機關做事情,他說有一個缺他想爭取。他來問我,我是個學佛的人,應不應該要爭取這個地位?向他的長官報告一下,他想得到這個地位,他來跟我商量,我說可以。為什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爭取這個職位之後是替國家服務,是為老百姓造福的,你應當爭取,當仁不讓。他說如果我爭取不到?我說爭取不到你功德圓滿了。為什麼?你報效國家、服務老百姓的志願達到,沒有這個機會給你,你有這個心,你的功德就圓滿。如果爭取到,你要做到才圓滿;沒有爭取到,你發願就圓滿。他歡歡喜喜,他去爭取。結果以後告訴我,他沒有爭取到,被別人爭取去了。我說好你的功德圓滿,我得好好的慶祝慶祝你,為什麼?你不勞而獲,你的功德就圓滿了,我們要懂這個意思。所以說得來沒有什麼好歡喜,失去沒有憂慮、沒有憂愁,沒有得失之心,當然更不會有強求的心。這個樣子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一絲毫勉強,於自於他心都是平等、都是清淨,這個才叫如法。我們建道場,我絕沒有說到哪一個信徒那裡,我這裡建道場你要出多少錢,你們去問問看,我沒有說過這句話。只是傳達這個消息,大家有意思建個圖書館。大家隨喜功德,能成很好,不能成我們也歡喜,成與不成都歡喜。我們這些年學佛,可沒有白學。

  這兩句指出我們的重點,我們所要求的是精神的生活,精神生活最美滿的、最高尚的就是無爭、無求,我們才真正離苦。有爭是苦事情,有求也是苦事情。我們現在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將來就出離生死。有爭、有求是生死的根本,無爭、無求就了生死。為什麼?我們既不求生也不求死,連生死都無求,這才能了,這才是高處。

  再看底下經文,『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這是它照應前面這個師生的。做學生的態度,見賢人、有道德的人,或者見到善師,不可以輕慢。「勿慢」的反面就是敬重,尊師重道。他不是我的老師,他沒有教過我書,但是他在一方教化,我們就要尊重他。諸位要曉得,你尊重他一個人,就是尊重這一方的眾生。他是一方眾生的表率,你尊敬他就是尊敬這一個地方;你輕慢這一個人,你就得罪這一方,這個道理必須要懂得。所謂是道德之人、善師,他的功德在一方。我們以輕慢心對待他,造無量的罪業,前面都說過。「見善勿謗」,善是講善事。一切的好事、善事,我們不要誹謗,不但不可以誹謗,而且盡力的去幫助他。

  我在吃晚飯之前,佛光山別院有一個人打個電話給我,告訴我說今天晚間那個甘露的節目已插了一段新聞,報告我們這個地方講經的消息。我們並沒有拜託去,沒有拜託,自動自發的在電視上給我們宣傳,可能是在這一開播的時候,那個一開播前面五分鐘,我沒有看到。大概是在一開播,因為後面當中的新聞裡頭沒有,可能是在一開播的時候。佛門裡頭確確實實是要互相讚歎,不可以誹謗。流通經書這些地方,你看看它甘露節目裡都有插播,凡是台灣佛教出版,這些流通經書的,它都有,也有我們華藏法施會。我們華藏法施會也沒有拜託他,這是他們自動自發的,這是「見善勿謗」的好榜樣。

  「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這是對老師說的。學生犯了一點小的過失到處宣揚,這個學生怎麼不好,怎麼不好。怎麼不好,怎麼不好,人家一聽的時候,那還不是你老師教的。他為什麼不好?老師教的。所以學生不好,做老師的態度不讚揚就好,不必再說他什麼不好。不讚揚,口頭上還有幾句客氣話,人家聽了心裡有數。就是我們要提到,你某個學生,「嗯,很好、很好」。這個不是讚歎的話,這是敷衍的話,絕對沒有誹謗,沒有指出他什麼地方過失,沒有這個道理。所以這是師弟子的本分。

  『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耶?』這個四句是總結。「法」是法則,「理」是道理。做學生要守學生的法則,要守做學生的道理;做老師要守老師之法,要不失做老師的道理。如果「違法失理」了,罪過很大。這個在此地也不要說了,前面都說過。「罪福有證,可不慎耶?」佛講的這個罪報、福報,絕不是虛假的,確有其事。不必說佛在一些經論裡面給我們講當時那些果報,傳記裡面所記歷代四眾的果報,如果我們稍微冷靜一點,我們看看我們的眼前現世的果報,我們應當要相信,應當要謹慎的去修學。到這一段,這是把師弟之分說完了。

  下面是第四大段,第四大段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要,與我們學佛的同修,尤其在家同修,關係太密切了。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云何。天中天。】

  一看就曉得,阿難尊者特別是代替在家學佛的人所問的這個問題。尤其著重在『末世』,就是現在這個時代,末法的時代。『因緣相生』,這一句是阿難尊者問意的所在。佛經裡面常講,「萬法因緣生」。這個地方就是指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於我們整個世界,是善惡業緣的果報,所以說是「因緣相生」。因中有果,果中又有因,這個因果相生永遠不會斷。個人也好,家庭也好,世界也好,都是這個道理。這個問意特別著重在這個地方。『理家之事』,這就是家庭,家業,我們現在所謂是家事。『身口之累』,「身」要穿衣,「口」要吃飯,這就是講到我們生活,家庭的瑣碎這些,以及我們日常的生活都是很煩人。『當云何?天中天!』關於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怎樣做才如法?問的意思就是這樣。「天中天」,這是稱佛。我們看底下,世尊的開示。

  【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這是佛答覆阿難。佛答覆阿難,當然就是開示我們。這是講一個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或者是受過在家菩薩戒的人,你應該怎樣照顧你的家,怎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維持你家人的生活,過一個美滿幸福的人生。佛給我們指出這樣一個原則,『有受佛禁戒』,這「有」是假設的意思。如果有受了佛的禁戒,此地講的「禁戒」就是說的三皈、五戒,說的這些。『誠信奉行』,「誠」是至心、是一心,「信」是信受,能夠依教奉行。佛教給我們不管是在家、是出家,最根本的教誨就是『順孝畏慎』。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家要孝順師長,現在人因為所受的教育不相同,怎麼樣講孝順,實在講那個孝順的味道還是領略不到。為什麼要孝順也不明瞭,所以天天勸你孝順、孝順,孝順個兩天就忘掉了,就退了心了。天天在提還是不行,為什麼?這是他叫的,不是自發的。如果我們要想做到自發,一定要對於孝順的道理要懂得。理不懂得,我們怎麼能入這個境界?別人勸導,勸導當然也不好違背。為什麼?你要是明顯的違背,你這個理論我不接受,那人家要罵你不孝。為了避免別人的批評,也得裝一付接受的樣子。是不是真能做?大有問題在。這些都可以說是不讀書之過,不讀聖賢書。

  學佛的人說老實話,不肯讀佛經,所以對於做人的道理,他怎麼會搞清楚?再就是好的老師、善知識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了,對他沒有尊敬心,所以跟那個老師跟了再多年(因為對他沒有尊敬心,跟再多年),跟他學再多的東西就是學個皮毛;換句話說,學不到東西。就是把講堂所講的這些話,全部用錄音錄下去,把那個錄音都輸送進腦神經去,你腦神經變成一部活的電腦,活的錄音機,你再要如法泡製講出去,給諸位說不像,不是那麼回事情。過去演培法師就講過,現在人學東西對老師輕慢、瞧不起,又偷偷的去錄音,錄了之後出去學。哪有這個道理?這樣能夠學得成功,我不相信,演培法師跟我講的。確實不行,學東西要怎麼樣?要開悟。開悟從哪裡悟的?悟從清淨心,悟從誠敬心當中。平等心,清淨心,這是根本。平等、清淨裡面,自然自卑而尊人,這是性德。本性裡面的善德,不是別人教的,不是勉強的。這個就是俗話講的,叫天性,天然之性,他就這麼善良。

  所以我們讀《六祖壇經》,六祖大師可以說沒有受過教育,沒有念過書,你看《壇經》裡面記載他的談吐、舉止,再把《華嚴經》善財童子比較比較,你看看是不是一樣,善財童子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一個是有好老師教的,一個是沒有人教,諸位想想,那不是天性是什麼?悟了道之後一定就是那樣,教與不教都是那樣。所以一個真正善知識接近一個人,看他的舉止,看他的談吐,就知道他的本性。這個人可教,不可教;這個人有成就,還是沒有成就,第一次見面就看出來了。沒有這樣的能力不叫善知識。我過去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跟我談過,他見一個人談上十句話,大概就可以能夠斷定他的一生,他有這個能力,可以看到八九不離十。固然我跟他是七十歲,他的經驗豐富,閱歷相當的深,再加上他世間法跟佛法的修養,我們可以相信。現在人為什麼沒有這個能力?不讀經、不讀書,所以沒有這個能力。

  經是講道理,明理的,史就是經驗。二十五史太長,《通鑑》不可不讀。讀《通鑑》學什麼?就是學閱歷,看看自古以來那個成功的人,失敗的人,他為什麼成功,他為什麼會失敗;國家為什麼會興,為什麼會亡,在這裡面學因果報應的知識,這個裡頭有個定律。那你要看到一個人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古人有哪些哪些例子,他跟這個相近,就可以判斷他的成功失敗。一個國家的政治上的措施,看看古代的這些政治上的做法,如果有相類似的,也可以判斷他這個做法,他的國家是興旺,他的國家還是滅亡。這叫做史實,讀歷史就是學歷史的眼光,這個就叫做學問。我們要弘法利生,我們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你要連這些因果的知識都沒有,你要救那個罪苦眾生從哪裡救起?你沒法子救。所以說我們學佛的人(出家人)並不是說只懂幾部佛經就行了,沒有這麼簡單。佛法通了,世間法也通了。世間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間法,世出世間不二,這才叫如,這才是真正的通達。世法跟佛法是二法,不是一法,那個不通。大乘經典裡面講得詳細,講得高,這個地方也是接近這個路子,所以佛在此地說『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敬歸三尊』,這個「三尊」就是三寶。怎樣「敬」?怎樣「歸」?敬是敬重,歸是皈依。皈依形式那是個外表並不重要,外表的形式我們都很注重,那內容當然就更重視。內容是什麼?佛寶是覺而不迷,這就是佛寶。皈依佛什麼?就是皈依覺。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裡面,我們都不會被境界所迷,我們念念覺悟,這就叫皈依佛。什麼叫皈依法?給諸位說,法是清淨,一切境界裡面我們心是清淨的、光明的,那就叫皈依法。要想心地清淨光明,在一切法裡頭絕不染污。皈依僧,僧是什麼?僧是和合,那就是說不壞世間法,要以大慈大悲維繫世間的秩序。拿我們中國話來說,五倫、八德是維繫我們社會的秩序,使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安和利樂,這個就是皈依僧。在佛法裡頭講六和合,「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末後一個有兩種說法,一個是說利養,一個是說修學,這個在大經裡面我們都曾經讀到,如果從學上來講就是「學同修」,在利養上講「利同均」,這個叫皈依僧。我上一次也特別提出來,在這個大劫難的時候,我們要修定,我們要修福。修定,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頭能如如不動,這就是有定,有定就有智慧。修福,就是我們自己有福報要分給大家共享,這就是修福。我們的福報分給大眾共享,我們的福報就更大,我們不會遭苦難。為什麼?我們與一切眾生結的有緣,結的有恩,我沒有吃的人家會送點吃的來,我沒有穿的人家會送衣服來,我不會有缺乏,這就叫福報。我有不肯給別人,有因果報應,到我沒有的時候人家也不肯給我。我過去不肯布施別人,要想求別人布施給我,這是做不到的。所以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要供養眾生,我們要歡歡喜喜、恭恭敬敬的幫助一切苦難的人,我們自己才能夠免於苦難。這叫皈依三寶。

  『養親』,這是對家裡。『盡忠』,這是對社會、對國家來說。『內外謹善』,「內」是指內心,「外」是指威儀,都要敬謹,要和善。『心口相應』,表裡一如,內有誠意,外現的莊敬。「可得為世間事」,世間種種事業,皈依三寶的人、受佛禁戒的人都可以做。後面會講到,生意買賣,士農工商都可以做。「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什麼叫世間事,什麼叫世間意,底下一段再解釋這個問題。這部經我們這一次講得很詳細,所以時間未免要長了一點,也沒有關係,本來我今天想把這一段講完,這一段恐怕還得要再下一次才能講得完。

  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