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三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3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三講,第一頁第三行,經文:

  【不違道禁。齋戒不厭。】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我們講的第二段,還沒講完。前面介紹過「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這四句都相當的重要。由經文來看諸位就曉得,佛法的修學,小乘與大乘佛法是一脈相承,從最基礎的修行法,與最高級的修證,可以說沒有兩樣,真是始終是一如,是不變的。『不違道禁』,「道」是說理論、道理。我們這表上有,表上講的「不違道禁」就是不違背道理,禁是講的事,就是淨戒,不違背理,也不違背事。『齋戒不厭』尤其是重要,在這裡諸位請看,「淨心曰齋」,不厭是精進。現在有很多人發生誤會,把吃素當作是齋,這是錯誤,我們要把它搞清楚。素食是素食,齋是齋,在佛法裡面稱為齋,是講日中一食叫做齋,日中現在在佛門裡面一般稱為持午,這就是齋的意思。持午嚴格的講是過中不食,這是齋,因為如果講午,在我們中國來說,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鐘都叫做午時,午時有兩個小時。佛的制度是每天日中之前可以吃飯,過了中之後就不吃,凡是有沉澱的東西都不吃。他為什麼不吃?諸位也要曉得一個道理,佛陀在世那時候印度可以說是宗教之國,特別是出家人每天要到都市、村落裡去托缽。諸位想想,如果每天要出去托三次缽,一般人看到就要笑話,「這個修行人,一天到晚只看到他在外面托缽要飯吃,他修的什麼行」,必定會被別人輕視,不會生恭敬心。因此,托缽只許出去托一次,那就是每天上午出去托缽,托回來之後大家在一起吃,而且這個時間是決定不過中,這個叫做齋。

  飲食,我們中國古人也說,早晨要吃得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得少,愈少愈好,這在生理衛生上來說也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佛門的飲食生活習慣是過中以後不吃。那我們要問了,一天吃一餐,營養夠嗎?現在學佛的人對於這種生活方式是十分的懷疑。我們必須要曉得,人身體實在是一部機器,現在大家科學常識比較普遍,都能夠接受,知道人體的結構就是非常巧妙的一部機器。特別是近代,軟體電子發明之後,我們人的身體各部分的器官豈不就是軟體電子的結合嗎?它構造得太巧妙了。既然是機器,當然就需要能量去推動它,而這個能量就是從飲食當中得來的。我們飲食到了腸胃,由腸胃消化,把它變成熱能,這個熱能就是我們整個身體活動力量的來源。由此可知,需要能量多的,如果你要補充少了,他的體力就要損壞。好像一部機器一樣,它需要這麼多能量來推動它,但是你補給的不夠,機器雖然在發動,對這個機器一定要損耗,要縮短它的壽命,這是必然的現象。由此可知,普通人身體體力的消耗,我們講能量的消耗,比一個修行人要大得很多,所以他要吃三餐、要吃五餐,他必須要補充那麼多;修行人他需要的少。

  同樣是人,同樣是這部機器,為什麼有的需要的多、有的需要的少,我們得研究能量消耗到哪裡去了。這個事情,我在學佛初期曾經跟李老師在一起研究過這個問題。能量的消耗,我們今天講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在妄念上,實在講與勞心、勞力都沒有多大的關係。有很多人很操心,他飲食很少,有很多人他用力氣,他飲食也不多,可見得這個事情與勞心勞力沒有太大的影響。凡是操心的人、妄念多的人,他就需要大量的熱能來補充。學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清心寡欲,所謂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清淨,無論是勞心勞力,需要的能量都不多,因此一餐就夠了,因為他的妄念比普通人少。到阿羅漢果的時候,四果羅漢他的心比我們一般人更清淨,所以他一個星期只需要吃一餐飯。我們一般修行人,初學的人,一天吃一餐,阿羅漢是一個星期吃一餐。辟支佛的心更清淨,所以辟支佛我們在經典裡面看,他是半個月吃一餐。他們也是在外面托缽,辟支佛是半個月出來托一次缽,阿羅漢是一個星期出來托一次缽,凡夫僧是每天出來托一次缽。這是齋。

  所以齋不是說素食,素食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這個地方的齋戒就是佛法的修學,是生活教育。不但我們剛剛學佛這個五年接受佛門生活教育,就是五年學戒,五年以後我們可以放逸了嗎?不是的,這個五年生活教育培養了之後,一直到成佛,都是「齋戒不厭」。這個地方的齋戒在這裡我們就好講了,淨心曰齋,他達到心地清淨。不厭是精進,不疲不厭,這點很難做到,必須要事理通達,而且你照這個方法去做有得,你才會不厭,愈做愈起勁;如果你照這個方法去做,做了之後是一無所得,那你就會退轉。我們今天看到很多修行人,沒有多久的時間他退心了,他為什麼會退心?你要曉得,第一個他事理不通達,第二個他修行無所得,他怎麼不退心,他當然退心。我們今天得問,他得什麼?這個地方我們跟諸位講這個「得」字,他得什麼?他所得的就是自性三寶,所得的是這個。齋戒剛才講了,齋戒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修學,他修的什麼?修的是戒定慧。前面跟諸位說過,戒是清淨,定是正知正見,慧是智慧、是覺悟,戒定慧就是淨正覺,也就是佛法僧;慧、覺這是佛,定、正這是法,戒、淨這是僧。所以這是自性三寶,佛法僧是三寶,淨正覺是三寶,戒定慧是三寶,真正自性三寶顯現出來,而後才能夠不厭,「不厭」是從這個地方來的。這是我們接著前面講「知恥近乎勇」,不厭是大勇。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跟我們講三達德,智、仁、勇,我們在此地,佛經裡面也看到大智、大仁、大勇。

  【心中欣欣。】

  『欣欣』就是法喜充滿的意思,所以佛法的修學,我們常說離苦得樂,法喜現前,這才是真正之樂。《論語》,孔子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裡第一句,第一句含的意義非常之深長。「學」就是覺悟,「時習」是不間斷的來學習,這就是修行不厭,「時習之」就是此地講的修行不厭,諸位特別要記住,修行前面跟諸位講過。「不亦說乎」,說是喜悅,說是什麼?因為你修行不厭,你有得,你有了心得,所以你是欣欣喜悅,你法喜充滿。諸位從這個地方就能看到,我們中國儒家的教學,與佛法的確是有相通之處,所以我讀《論語》跟讀《華嚴經》沒有兩樣,諸位應當相信了。

  第三段是講「現蒙護後得道」。現是講現在,現在我們蒙一切善神來保護,後來我們一定會得道,得道就是證果。請看經文:

  【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

  這麼幾句經文。『常』是經常,沒有間斷的,就是像前面這樣的修學,他是經常不斷的為『諸天善神擁護』。「諸天」是指二十八層天,我們這邊簡單也給諸位寫出來。這是第三段現蒙護後得道,我們看看諸天,諸是多的意思,其他宗教裡面講天講得很簡單,也講得很籠統,可以說是語焉不詳,沒講得詳細,佛法裡面講天就講得很詳細。我居住的小精舍旁邊有一個天主教堂,教堂裡面的神父是方豪先生,這在我們學術界也很有名氣,他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是政大文學院院長。我們也常相往來,我也送了不少佛書給他看。有一次他跟我談起來,他說佛經裡面對天道說得太詳細,好像是去過似的。我說對,佛經裡面講天道,比天主教、基督教經典說得詳細太多了,連天人的生活狀況都描寫的很清楚。而且佛經裡面講天通常講二十八層天,我在此地也不能跟諸位詳細的介紹,只能夠概略的說明。這也分三界,先從欲界看起,什麼叫做欲界?欲是有男女飲食之欲,我們通常講七情五欲,也就是說有財、色、名、食、睡這種欲望。

  欲界有六層天,從下面往上面來數,先是「四王天」,四王天在佛法裡講他是護法神,到後面我會跟諸位細細的來介紹,俗稱「四大金剛」,實在上他是四天王,不是四大金剛。往上面去就是「忉利天」,忉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三十三,所以我們也稱它作三十三天。這個三十三是平列的,正如同我們大陸有二十八省,美國有五十個州,這種情形一樣,構成一個國家,一層天。這兩層,就是四王天與忉利天,也叫做地居天,它是在須彌山頂,忉利是在須彌山頂,四王是在須彌山的四周,稱為地居天。而「夜摩天」就離開了地,在虛空之中,夜摩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時分,就是時間。再往上面是「兜率天」,兜率是凡聖同居土,它有內院、有外院,外院是凡夫天,內院是彌勒菩薩的道場,我們稱之為歡喜佛。再往上面去叫「化樂天」,化是變化,樂是快樂。最上面一層叫「他化自在天」。這六層叫欲界,統統都有男女飲食之欲,這個欲愈往上面去就愈淡薄,愈往下面,這個欲望是愈粗、愈顯著。再往上面去,欲沒有了,到色界,色界有四禪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天。所以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層天。

  在此地簡單跟諸位說說,現在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特別是在美國,好像禪最具有吸引力,他們也最喜歡禪宗。禪宗我們不要談別的,小乘的禪定、大乘禪定我們都不要談,我們專說世間色界的四禪。色界四禪已經離開了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條他確實是離開了,才能夠生到色界。所以修禪的人自己要想一想,我們見色還動不動心,我們遭受別人的侮辱、毀謗,我們生不生煩惱。果然對於財富、女色、名聞利養都不動心,才有資格生到四禪天,就是四禪十八層天。如果世間五欲七情還會動心的話,世間禪定的果報都得不到,又如何能夠得到出世間的果報?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明瞭,而後修學才會有成就。

  這是講諸天,而且此地講的諸天多半都是皈依了三寶,發心護持三寶的這些天神,善神這是泛指這些護法神。「歸結皆佑護」,凡是你在佛門裡面受過三皈五戒以上,這些天神,就是諸天善神,他一定保佑你,他一定擁護你;擁是推崇的意思,護就是保佑的意思,他推崇你,他保佑你。因此你『所向諧偶』,所向諧偶就是你在這個世間事事如意,這是所向諧偶的意思,什麼事情都很順心,都很適意。

  『百事增倍』,這個事是講好事、講善事,你行好事、修善事樣樣都能得到圓滿,而且你的事業是一天比一天興旺,「增倍」就是興旺的意思。『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天龍是八部護法神之首,天是講諸天,這是八部護法的首領。天有大梵天、有帝釋天,大梵天是色界天主,帝釋天就是忉利天主,有龍王、有夜叉、有乾闥婆。乾闥婆中國的意思叫做香陰,香陰是什麼意思?這類鬼神他聞到香就來了,香對他們來說是屬於信香。這是鬼神一類,經裡講他是帝釋天的樂神,忉利天主,就是帝釋天,如果需要這些人來奏樂,就燃香,香一燃,他聞到香就來了,所以他有天樂盈空。再其次是阿修羅,阿修羅翻作無端正,大概相貌都很醜陋,瞋恚心很重。但是這一類的阿修羅是皈依三寶的,皈依三寶發心為護法神。迦樓羅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金翅鳥,我們中國人所稱的大鵬金翅鳥。緊那羅翻作疑神,他的樣子像個人,但是頭上長了一隻角,所以我們也叫他做非人,他是像個人樣子,頭上多了一隻角。摩睺羅伽翻作大蟒,就是大蟒蛇,大蟒神,龍樹菩薩稱之為地龍。這是八部鬼神,這是名稱,他們都是皈依三寶,護持佛法的。所以為八部鬼神以及眾人所尊敬。

  『後必得道』,「後」是講現在你得諸天善神擁護,八部鬼神眾人所敬,你將來必定得道。這個地方的得道,就是我們一般講成菩薩、成佛。

  【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釋迦牟尼佛在此地給我們做了個總結。『是』是說前面遇到明師,又能夠從明師受戒,專心不犯,精進奉行,到朝暮禮拜,淨施所安,齋戒不厭,而為諸天善神、八部鬼神大眾所尊敬這樣的人,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在此地我們特別著重這個「善」字,善字很重要,善男子,善女人,意思是指善解、專信、依教奉行者。經中我們常常看到佛講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字關係非常之大。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是十方諸佛菩薩都承認的。這是答覆阿難尊者所問,學佛的人得的果報是富貴諧偶,佛給我們講到此地。

  下面經文是答覆不諧偶的,答覆凶相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底下經文,這個裡面一共有五段,第一段裡面給我們講「不值明師戒乘俱無」。請看經文: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

  假設有人學佛,雖然學佛,他很不幸,他沒有遇到『善師』,沒有遇到一個明師,這個「善師」跟前面的明師是一樣的意思。由此可知,好的老師真是可遇不可求。他沒有遇到好老師,沒有好的人來指點他。

  【不見經教。】

  這一生沒有真正遇到佛的經教,我們不說別的地方,以我們本地而言,有許多鬼神的廟宇,他也擁有很多的信徒,他也自稱為他是在學佛,他也有經典,但是那些經典不是佛教的,我們《大藏經》裡面所沒有的,真正佛教經典他沒遇到。或者是有一、二部他遇到了,譬如像觀音經《普門品》、《金剛經》、《彌陀經》,有很多神廟裡也念這個經本,雖然念他不解義,或者也有講解,他曲解了經義,這都叫做『不見經教』。開經偈裡面所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沒能做到,曲解了經義。

  【受戒而已。】

  這個『受戒』只著重在形式上,形式上他受了三皈,他受了五戒,甚至於受了菩薩戒,甚至於還受了出家戒,他對於佛法道理是一竅不通,「受戒而已」。這是講「乘戒俱無」,乘是說的學問,戒是講品德、修持,他是德、學都沒有。

  第二段講「昏憒犯戒無敬詈嫉」,第三小段講「不齋殺生褻凟經典」,我們看這兩個小段,諸位看經文:

  【示有戒名。憒塞不信。】

  『示有戒名』,剛才說了,他在形式上受過了三皈五戒,或者是菩薩戒,他受了戒,「示有戒名」,有名無實。他對於佛法的理論、修學的方法、戒律的精神、戒律的行持、怎麼個修法,他都不懂。『憒塞』,「憒」是糊塗,自己糊塗,昏憒!「塞」是什麼?塞就好比耳朵有東西堵塞了,善知識講開示他不開悟,像世人所說的心中茅塞,心不開竅,怎麼樣善巧方便的來演講,他也無法開竅,他也無法開悟,道理在此地。因此,他對於真正的佛法他不相信,他所信的是假佛法,他信那些鬼神,他信那些邪教,信那些邪經典,邪知邪見,他相信那個,正法他不相信。

  【違犯戒律。】

  『違犯戒律』,就是講他日常的行持完全違背了佛陀教給我們的理論與方法,就是修正行為的理論與方法他是完全違背了。譬如今天早晨有個老人體力很衰,我看他病很重,他來問我,要怎樣念佛才有效果?這個問題問得很重要。他家裡人說他有時候也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說這很好了。我就跟他講,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連三歲小孩也會念,有人念的有效,有人念的無效,為什麼?經論裡頭佛常常給我們開導,「心淨則土淨」。所以念這一句佛號最重要的,我們要曉得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譬如說,「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都是梵語,「南無」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皈依,「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合起來以中國意思來說是「皈依無量覺」。前面跟諸位說過,六根觸境不迷就叫做覺,覺了當然你就是正知正見,覺悟了自然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經論當中常常講心淨則土淨,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往生。那個國土叫淨土,你自己的心清淨,清淨心生清淨土,這是必然的道理。由此可知,我們念佛求什麼?要求清淨心;換句話說,要用清淨心來念這一句佛號才有用。

  他跟我講這個老人性情很不好,有時候很急躁,有的時候又哭哭啼啼,好像很痛苦。這一定他心不清淨,他有所恐懼,他病得很重,他怕死,他還有放不下,這就不清淨。不清淨念這句佛號怎麼會有效果?他行動不方便,到我這兒來,家裡有幾個人推著輪椅來看我。家裡人告訴我,病得這麼重,半身不遂,平常活動就是在自己房間。他兒子來給我講,他說房間又不敢供佛像,怕不恭敬。我說你錯了,一個健康的人,對佛恭敬,佛像應當供在佛堂裡面,生病的時候是例外,為什麼?我行動不方便,所以生病的人佛像就可以供在自己的房間裡,對著你的床鋪。你睡在床上,眼睛一睜開就看到佛像,使自己有一個感覺,一天到晚我都跟佛菩薩在一起,這樣才能往生,這是非常的時期,不能跟平常一樣。我今天就送他三張阿彌陀佛的像,為什麼送他三張?我叫他掛在自己房間的三面牆壁,無論在哪一面,他頭轉到任何一邊都看到阿彌陀佛,就掛在他自己的臥房。又送給他念佛的錄音帶,使佛號二六時中都不間斷,他耳朵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眼睛看到佛像,幫助他。還要常常跟他講,叫他把一切緣都放下,心裡什麼事都不要想。年歲那麼大,兒女都成人了,家裡頭大小事情兒女可以去照顧,自己還管它幹什麼,一心念佛求願往生,這樣才行。他年歲大了,記憶力不好,一面講一面忘記,所以要天天講,加強他的印象,使他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以清淨心來念佛號,才會有用處,有很大的效力,能夠幫助他身體恢復健康,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東西得明理!

  這樣的人他是違背了,他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他「違犯戒律」。

  【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

  有的時候相信,有的時候他又不信,感覺到佛菩薩不靈,他就不信了。諸位想想是不是佛菩薩不靈?以剛才這個念佛人來講,不是清淨心念佛,那個佛號不靈;清淨心念佛號,他就有感應,愈念心愈清淨、愈定,愈是覺悟,愈不迷惑,這就是有感應,然後在感應的時候見到佛菩薩形相來給他做證明。『乍信乍不信』的人,『心意猶豫』,猶豫是懷疑。

  【亦無經像恭恪之心。】

  對於佛經、對於佛像沒有恭敬心。『恭』是講恭敬,『恪』是講小心謹慎。對於『經像』他馬馬虎虎的,很隨便,沒有一點恭敬心。

  【既不燒香。燃燈。禮拜。恆懷狐疑。】

  平常早晚功課他也不做,所以『燒香、燃燈』都沒有。燒香、燃燈、禮拜裡頭都有很深的意思,前面講過,諸位一定要好好的記住。對於佛法的修學常常懷著疑惑,『狐疑』。

  【瞋恚罵詈。惡口嫉賢。】

  這是講這些人平時生活的狀況。『瞋恚』,常常容易發脾氣,小小的不如意就不高興。瞋是形之於色,擺在面孔上這是瞋;恚是心裡不高興,雖然表面對人還很客氣,內心不高興,這是瞋恚。『罵詈』,罵是當面是罵,背後罵人叫詈。『惡口嫉賢』,對於賢能的人他嫉妒、毀謗。這是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還會得什麼好的果報?

  這是第二小段,底下第三個小段是:

  【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弊篋。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是第三小段。『六齋』是每月初一、十四(這都是講陰曆,講農曆)、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農曆要是月小,月小沒有三十,月小就是二十八、二十九,月大就是二十九、三十,也就是一個月最後的兩天。這六天持齋,持齋也就是過中不食,諸位一定要記住,過中不是過午,如果講過午的話,那到下午一點鐘還是午時,是過中。但是每天日中時間不一樣,諸位要嚴格的來守這個戒,氣象局有出一種天文日曆,我們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一天日中是幾點幾分幾秒都記載的非常詳細。一定要有一本天文日曆,我們六齋日才能夠守得很清淨。

  六齋日這個齋固然是在形式上,形式要講求內容,如果單有表面形式沒有內容,這是沒有用處的,諸位要記住這一點。內容是什麼?就是心地清淨、光明,這個叫齋心,大家要特別記住。這個六天是特別修自己心地的清淨光明,就是一個月你修六天;希望你將來是一年到頭天天、時時刻刻你的心地都是清淨光明,那就成佛了。這是講一般世間人,嚴格的要求他做不到,就希望他在初學,一個月上六天課,一個月修六天,這都是對初學人來講的。他沒做到,一個月六天修清淨心他做不到,而且他犯戒。

  『殺生趣手』,趣手是親自動手,去殺生。說到這個事情這也有相當困難,譬如我們學佛之人,也受了戒,當然你不會殺人,你也不會去殺牛、殺狗,你不會的。可是蚊蟲、蒼蠅、螞蟻、蟑螂,你們諸位想想你殺不殺?你要不殺,你家裡看到這個東西就厭惡、就討厭,這個問題我們得問問怎麼辦?如果你要是殺牠,這算不算殺生?當然是殺生,而且你必定是「殺生趣手」,你自己殺生。這個地方我要告訴諸位,佛法一定要通權達變。蚊子在野外,你就不要殺牠,牠叮著你的身上,你把牠趕走就好了。在家裡面那就必須要殺牠,為什麼?在家裡,你學佛了,你家裡頭父母、兄弟、妻子、兒女他們不學佛。不學佛的人看到你,蚊蟲傳染疾病,蟑螂都是傳染疾病的,你要不殺牠,別人看到你就會毀謗,「佛不能學,學了佛的人都迷信,你看看這些傳染疾病的東西,他們都還養牠,不殺牠」。必然毀謗佛法,障礙了你的家人學佛,所以你要通權達變,這個時候要殺生。可是你要記住,這是不得已而殺生,殺牠們度你一家人,使你家人曉得學佛也講求衛生,這個不是濫殺。

  同時要注意,家庭一定要保持整潔,為什麼?髒亂才會有這些東西,你這個家庭要保持得很整潔,哪有這些東西?同時要預防,譬如像這些東西,倉庫裡容易出現,廚房裡容易出現,廁所裡容易出現,凡是容易出現的地方,你不要等牠出現了再去噴殺蟲劑,那你看到牠就殺生趣手了。平常很乾淨,沒有的時候,每天晚上我們在睡覺以前,把這些地方噴一點點殺蟲劑,沒有看到東西噴一點點。這是預防,牠就不來了,牠聞到這個氣味牠不進來,我們就看不見,這樣就不殺生;不要等到看到牠的時候再去殺牠。我在南部寺院講經的時候,裡面有沒有蚊子?有蚊子。我什麼時候點蚊香?黃昏的時候,我還沒有看到房間有蚊子,我把蚊香就點著,這一支蚊香大概要點十六個小時的樣子。蚊香一點,晚上蚊子就不會到房間來,你一隻也看不見了。不要等到滿房子都有蚊子再點蚊香,那你就殺生趣手。這就是我們做一種防禦的工作,最好這個事情不發生。所以諸位要通權達變。我們這樣做也是教人,教這些學佛的人應該要這樣做法,不要等到看到這些髒的、討厭的東西來的時候你再來殺牠。我們做一點預防的給他們看看,希望大家都能夠這樣做,避免殺生。

  『不敬佛經』,佛的經典真正是法寶,是一切眾生法身慧命之依靠,這是佛出現在世間留給我們修行證果、明心見性唯一的增上緣,我們如何不尊重?這些學佛的佛弟子他不敬佛經,『持著弊篋,衣服不淨之中』。篋是什麼?篋是從前用竹子編的箱子,竹箱子,弊篋是已經破爛的、不好的箱子,舊箱子,破了不能用了,不能用幹什麼?拿來裝佛經,這很不恭敬。好的箱子自己裝衣服去了,不好的箱子去裝佛經,這是對佛經不恭敬。不敬你怎麼能會得道?擺在這些不清淨的衣服當中,或者放在妻子床上不淨之處。床是睡眠的,除非在病重的時候,臥在床上念佛,剛才我講了,病很重的時候,房間裡供佛像,使你睜著眼睛能看到,那是有病的時候,不是平常。平常佛像一定要供在佛堂,家裡沒有多餘的房間做佛堂,也應該供在客廳、起居室,不能供在房間裡。『或持掛壁』,或者是把佛經穿個線掛在牆壁上,這是我們也常常看到的,這也是不恭敬。

  『無有座席恭敬之心』,座席,如果有客人到我們家,我們一定請他坐,現在坐的都是沙發、椅子,在古時候就是座席。這個書是漢朝時候翻譯的,漢朝時候我們中國人居住的房屋,就像日本榻榻米的房子。日本的房子是我們中國式的,我們中國古代的房子,日本人學去了,所以現在在日本能夠看到我們中國古文化。客人來了,我們在榻榻米上墊個蓆子給他坐,就是墊一個墊子。如果對於這個客人尊敬,我們墊兩重墊子,這叫重席,重席是最尊敬的。貴客來了,我們蓆子上面,就是墊子上再加一個墊子,這是最尊敬的。經書座席是什麼?經書的座席就是書架,今天我們講書架。你家裡佛經如果本數少,沒有幾本,當然不必要,如果書多了,一定要做書架,要做書櫥,做書櫥比書架就更恭敬,因為書櫥它有門,能夠防灰塵,這就更恭敬。或者是不常用的書要好好的保存,一定要做書箱子,裡面再放樟腦,使這個書不容易被蛀蟲蛀,不容易損壞,要很尊重、很寶貴的來保護它。這是他沒有,看佛書與世間凡書沒有兩樣,這都是講他不敬、不尊重。

  我們再看底下,下面是第四個小段,「邪信妖巫惡鬼衰耗」。我們將經文念一遍,我再跟諸位講表裡面的。

  【若疾病者。狐疑不信。】

  人在世間,無論是貧富貴賤,總免不了疾病來惱亂我們。到害病的時候就狐疑不信,不信佛了,平常信佛,害了病他不信佛了。不信佛找什麼?去找這些:

  【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

  這是迷惑顛倒。於是乎:

  【天神離遠。不得善護。】

  而召來一些:

  【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

  這就是說明這一類學佛的人,為什麼得到的是衰耗不諧偶,道理在此地。諸位看表,《論語》裡頭有這麼一段記載,「子之所慎」,子是孔夫子,孔老夫子的慎重,他有三樁事情,「齋、戰、疾」。齋是齋戒,齋戒的時候孔夫子非常慎重,為什麼?齋需要敬。這個齋是什麼?講做齋公。我在此地順便跟大家講一講,我們中國古時候的祭祀,祭禮是非常重視的,祭鬼神。鬼神是指誰?都是指自己的祖先,就是祭祀自己的祖先。主祭是長子,祭祀的前三天,就像我們佛門講閉關,要閉三天關,就是祭祀的前三天住在一個很清靜的房子裡面。打掃出來一個房子,三餐的飯由家裡人送去,他這個三天不出門,就在這個房間裡。幹什麼?想他的祖先,想他的祖先在世時候的音容狀貌,就是佛門講的觀想,想他活在世間時候的音容狀貌。到祭祀這一天他才有感應,我們講誠則靈,感應道交,祭神如神在。天子代表老百姓祭天神、祭地神、祭山川之神,諸侯代表老百姓祭地方的鬼神,至於一般老百姓,他只祭自己的祖先。所以《論語》裡有非其鬼不祭,非其鬼就是不是自己的祖先,與自己沒有關係的這些鬼神,不必去祭他。如果你要去祭他,那就叫諂媚、巴結,這對於我們自己的人格就有損。所以,祭祀做齋公這個時候要慎重。第二是戰爭,打仗的時候要謹慎。第三就是害病,害病的時候要謹慎。所以,夫子一生最謹慎的事情就是這三樁,祭祀之前的齋戒、戰爭跟疾病。

  這個人的疾病當然是非常的重要、要緊,他沒有依照佛法來修學,去找『巫師』。巫師,女的叫巫,男的叫覡,我們本省人叫乩童,這是中國古時候就有。這些人,女巫、覡童能侍奉鬼神,與鬼神交往者,這一類的人。他是不是真的可以跟鬼神交往?跟諸位說真的,確實能夠與鬼神交往。在此地我要告訴諸位,就是最近這幾天的事情,幽靈有出現。在我們圖書館常常來聽經的一個學生,劉居士,是北醫二年級的學生,他往生了。大概在他往生的第三天,就是人已經死了三天,我在圖書館講經,他出現了。那時候我們不曉得他已經死了,他來了。我們圖書館有兩個人跟他打招呼,看見他,別的人沒有注意,我也沒注意。我們館長看到他來,他在我們圖書館後面走來走去,館長還問他,還拍了他的肩膀,說你怎麼不去聽經?但是他沒說話。另外我們圖書館悟禪師端了一杯茶給他,他也沒講話,大家也沒有在意。

  再過兩天,他的母親來找他,說他已經離家有五天了,不曉得到哪裡去?到第二天,他母親打電話來說他已經死了七天。我們館長一想,我前兩天看到他來的,他死了七天,再一想有點不大對。她仔細想想那天晚上見到他的樣子,她說他沒講話,看到他的人,但是拍他肩膀好像是拍空了,沒有感覺,這才想到我們俗話講靈魂出現了,他到我們圖書館來過。可見得鬼神這個事情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確實是有,一點不假。圖書館這幾天給他超度,他生前想出家,沒有這個緣分,死後我們滿他這個緣分,給他舉行剃度的儀式。這就是說明鬼神之事是有的,不是沒有,這是最近在我們圖書館發現的,劉居士鬼神還是到我們圖書館來聽經。

  疾病了,有了病他不求佛菩薩,不求三寶,他去找這些巫師,『卜問』,就是問卦、占卜,本省裡頭有駕乩扶鸞這一類,都是屬於卜問。『解奏』,像一般道教裡,解是解冤結,奏就是奏疏,寫成疏文奏疏上帝之類的。這個用意實在講是調解,譬如跟鬼神有了過節,這個鬼神來找麻煩,他一家不太平,或者有些災難,鬼神作祟,於是請上帝來調解。調解如果對方答應了,這鬼神就離開,他的病就好了,的確是有效,不是沒有效,是這一類的。所以有的時候找這些人給他畫畫符,念念咒,燒燒紙錢,念個疏文,他病就好了,屬於這一類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得曉得,病要講它的原因一共有三類,這三類裡面,有生理的病,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有冤結的病,還有業障病,有這三種。生理的病我們要找醫生,譬如你傷風咳嗽,你飲食起居不小心害了病,如果這個病,你去找這些巫師沒有用處,你去求佛菩薩也沒有用處,你一定要找醫生。這個病是從生理上來的,必須要用藥物來治療,才有效。第二類的就是冤結,就是冤家,你跟他結有冤仇,這一類找巫師解奏有效,為什麼?對方如果接受調解,他就可以離開,你病就會好。所以這一類的病,醫生沒有辦法治療的。第三種最麻煩,就是業障,業障是什麼?過去世的罪業太重,或者是我們這一生造的惡業太重,這個我們稱作業障病。這種病醫生治不好,它不是生理的,也沒有辦法調解,因為他不是跟人家結的冤業,是自己做的罪業太多。那怎麼辦?經裡面講,唯一的辦法是懺悔,懺除業障,我們這個病才能夠好,才能夠恢復到正常。這是我們應當要瞭解的。

  『祠祀』,這也是屬於鬼神,我們俗話講還願,大概本省也有這個習氣。如果在鬼神那個地方去許了願,許願之後你這個事情成就了,成就之後報答、還願,這個叫祠;祭之令安,我們去祭祀他,他也安了,我們自己心也得平安,這個叫祀。這叫「祠祀」,俗話就叫還願的這種祭祀。他解奏、祠祀、邪神,『邪神』是什麼?不應當祭的鬼神,你去祭祀他,譬如我們世間所謂的狐仙、鬼神、王爺公之類的。這些的確與我們自己不相干,你不去找他,他也不會找你,你去找他,他就找你。這些實在說就跟我們世間的流氓一類一樣,都不是善神。你想想看,這些流氓你平常不去交結他,他也不會來找你,他不會來找你做朋友;你平常去找他,跟他打交道,好了,他固然能夠幫你一點忙,可是也常常會找你的麻煩。我們中國人祭鬼神,這個鬼神都是指祖先,那與我們關係太大了。我們祭祖先是為了報恩,不是我們祖先我們就不需要去祭他,他也不會怪我們。這是講祠祀、邪神,幹這個事情。

  你這樣去做,前面所講的天神、護法神遠離了,為什麼?因為你已經行邪道,你不是在正道上,所以護法、正神他離開你,你心不在道上。『不得善護』,你沒有辦法得到這些諸天善神的擁護,得不到諸天、善神的保佑。為什麼?因為你對於三寶、對於諸天、善神失去了信心,你去找這些妖魔鬼怪,你跟他們打交道,善神離開了。善神一離開,惡神跟著就進來,這是必定的道理,所以『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什麼叫做妖魅?古德說「在德曰常」,德是什麼?性德,從性德裡表現的行為,這個常。我們中國的文化稱為倫常,五倫、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相當於佛法裡的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在佛法叫五戒,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叫五常。這是取得人道的資格,也就是我們講的人格,人格就是這五條。「棄常為妖」,什麼叫妖?仁義禮智信都不講求,都不要了;換句話說,無仁、無義、無禮、無智、無信,這就叫妖。《左傳》裡頭有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人要是捨棄五常,這個社會妖魔鬼怪就興旺起來,也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我們所要修的,佛法講修戒定慧,戒定慧裡頭把五常全部都包括了,這是人道,這是天道、菩薩道、佛道的根基。

  然而我們學佛的人究竟要以什麼方法來對待鬼神?這個地方有個例子,可以做為我們的榜樣。從前,明朝時候,崑山周安士居士他著有一本書,叫《安士全書》,在我們台灣也很盛行,我們華藏法施會曾經將這個書印過兩次,贈送給大家,就是《安士全書》。周安士在世的時候,他每過一切神祠,就是神廟,我們經過我們可以到他那裡去看看玩玩,現在講觀光,可以去玩玩。見到神「必祝願曰」,他給他行禮,給他說法,給他說這幾句話,「唯願尊神,發心出世,勿受血食」,這就勸他吃素,不要接受血食,培養慈悲心,「一心常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早成佛道,普度眾生」。周安士是個佛教徒,他經過一切神廟去跟那個神說法,勸那個神念佛求生淨土,成佛度眾生。這應該是每一位佛弟子,遇到鬼神我們都應當這樣的做法,這才是正確的,這才是天人師,也要做鬼神的老師。或者你見到鬼神,你給他講三皈依也可以,勸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求生淨土,成佛度生,總是這個意思,常常勸這一切鬼神,勸他皈依三寶。

  所以,不必畏懼這些鬼神,鬼神也是眾生一類,也是迷惑顛倒。我們應當要發心去度他,不應該去學他,不應該去聽命於他,你要是聽命於他,那就大錯特錯。像這一類的人,他雖然是佛弟子,可是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他不求三寶加持,他去求這些鬼神,這是顛倒錯亂。所以說『令之衰耗』,這些『惡鬼屯門』,屯集在他家的門口,叫他衰耗。『所向不諧』,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如意、不順心,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還有一種也是很可能的,就是你過去世惡業種子太多,從惡道當中來的。這是講你阿賴耶識裡面帶著有惡習氣的種子,在這一生遇緣他就造罪業,他造罪業當然要受果報,這是一定的道理。

  這是第四個小段,佛在此地已經就下了結論,這個不是佛弟子,『非佛弟子』。雖然名字是佛弟子,可是他沒有遵守佛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他相違背了。所以這種人名字上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也受了戒律,實際上他完全相違背,佛不承認他,自己認為是三寶弟子,可是佛不承認他,三寶從未承認他是弟子。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的,要反省自己到底是真佛弟子,還是非佛弟子,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檢討的。

  【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趣惡道。輾轉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積惡。其行不善。】

  這一段是講什麼?講來世,現在你是事事不如意,到死了以後怎麼樣?死了以後的果報麻煩可大了。這就是死後,死後惡道輪轉三途。『泥犁』這兩個字是梵語的音譯,意思就是地獄,所以我在這裡寫「地獄之古譯」,在經典裡面我們常常會看到這個字,曉得它是梵語,就是地獄。『由其罪故』,罪再由迷入迷,我們把罪惡的根源找到之後就是個迷,愈迷愈深,就是從迷又入迷。這是你自己造罪,自己造罪自己受報,自作自受,還有什麼話講?更大的罪業是導他迷信,領導著別人,你自己迷信,還勸導一批人跟你去迷信,這個罪過大了,這是很大的罪過。我們學佛的同修一定要曉得,自己迷信活該,你怎麼能叫別人跟你一道迷信,這個罪太重了,他罪報在地獄,在三塗。

  說到這個地方,我在此地跟諸位講一個公案,就是講地獄,「泥犁中被拷掠治」,在地獄裡頭受刑罰,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真有?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有一位長者朱鏡宙先生,他現在還在,今年已經九十三歲,住在台中正覺寺。這些年來他年歲大了,身體不太好,還在正覺寺養病。他是章太炎先生的女婿,在抗戰期間他做過四川西康的稅務局長,因為他是個財政專家,他是個學科學的。抗戰勝利以後,他曾經做過浙江省的財政廳長。我是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學佛的時候認識這位老先生,他告訴我,他到台灣來之後,就發心辦了一個「台灣印經處」。他對我學佛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那時候經書很不容易得到,他印經處裡頭印的那些書都是免費的贈送給我,我受他的恩惠很大。

  他就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他說他是個學科學的,不相信有神佛,不相信有鬼。這個事情怎麼樣才令他相信?就是抗戰期間在四川的時候,在重慶,有一個時期他在重慶。晚上跟一些朋友們在一塊玩,玩得很晚,半夜了,大概總是夜晚一、二點鐘的時候。他回家去,回去的時候在路上,那個時候路上已經沒有人走路,而且那時候的路燈距離很遠,路燈只有四十燭光,所以是半明半暗。他走到半途當中,發現前面有個女子,這個女子在他前面走,他們大慨已經走了半個小時;就是那個女人在前面走,他在後面,半個小時他沒注意到,想想大概是有半個多鐘點。忽然之間想到,夜這麼深,怎麼可以有一個女子單獨出門?這樣一想,他頭毛都豎起來,害怕了。仔細一看,那個人有上身沒有下身,他嚇得不得了,這一嚇這個人沒有了。他從這個時候起他說我真相信了,為什麼?親自見到了,如果要不是親自見到,他說別人跟我講我不相信,親自見到,他說這個女人跟他走了半個鐘點。以後他學了佛,說這一定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他來領導我學佛的。

  今天我跟諸位講是地獄一樁事情,講章太炎。章太炎是我們中國民國初年的國學大師,他的名氣很大,朱鏡宙先生是他的女婿。章太炎居士是一個佛教徒,在我們中國文學學術界是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師。他那個時候正是袁世凱當權,袁世凱就是要叫章太炎說他的壞話,罵罵他,章太炎不肯罵他。諸位曉得,值得罵的人得有資格,他說袁世凱不值得他罵。袁世凱氣起來,把他關在監牢獄裡關了一個月,關了一個月,他還是不肯罵他,認為袁世凱沒有資格接受他的罵。他在世的時候就有這個記載,曾經做東嶽大帝的判官。東嶽大帝是鬼王,他大概管五個省的樣子,判官的地位相當高,相當於祕書長。如果我們說東嶽大帝是省主席,那不止是省主席,他管五個省,判官就是他的祕書長,地位很高。章太炎白天在我們人間他要辦他的事情,晚上一躺到床上去,小鬼就抬了轎子把他接去,接到東嶽大帝那裡去,晚上去辦公,所以他就相當的疲勞,他等於沒有休息,白天、晚上都要去辦公。就有這麼一樁事情,他說有一天他試試看,他用黃紙寫了個請假條,到下午快黃昏的時候,他在門口把它燒掉,很有效,那天晚上小鬼就不來接他,東嶽大帝准了他的假。他有這些故事。

  這個情形我當然不能細講,細講佔很長的時間,朱老居士跟我說得很清楚,講鬼道裡頭的情形說得非常清楚。有一次章太炎就跟東嶽大帝建議,把炮格之刑廢除,炮格原來是殷紂王發明的,殷朝殷商時代的刑具。是用銅柱子把它用火燒紅,使受罪的人抱在那個柱子上,俗稱作炮烙,實際上是炮格,這個諸位要記住,炮格是個刑具。他說這個刑具太殘忍了,我們應當把它廢除,不應該用這種刑具,太可憐了,為什麼這樣對待這個刑人?東嶽大帝聽了章太炎建議,就跟他笑笑,他說我派兩個人帶你到刑場去看,看炮格之刑。小鬼帶他去,到那個地方就指給他看,他說你看那邊,就在此地,結果章太炎看不到。章太炎在鬼道裡面他看得到鬼,看不到地獄,那個小鬼能看到地獄,他看不到地獄。他才恍然大悟,悟到什麼?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唯心造」,不是人為的。所以地獄的境界,種種『被拷掠治』,沒有人主宰,是你自心變現出來的境界。譬如說一個人壞事做多了,他晚上做惡夢,諸位想想,那個惡夢裡面,誰去威脅他?誰去治他的罪?是他自己變現的境界,自己在那裡受痛苦。地獄境界也是如此,正是佛法裡所講的萬法唯心,萬法唯識。章太炎悟明這個道理,以後也就不說了,為什麼?這種刑具是他自己變現之物,鐵床與銅柱。

  『現自衰耗』,「現」是講他現世,現在世他是自自然然衰耗。『後復受殃』,「後」是講死後,死後他免不了要受三途地獄的苦報。『死趣惡道』,惡道就是指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輾轉受痛』,地獄裡罪受完了之後變餓鬼,餓鬼報完了之後,再變畜生來還債。這種事、理諸位要真正明白之後,才曉得惡業不可以造,惡念不可以起,起惡念、造惡業,果報實在是不堪設想。世間人見不到,所以佛法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造因的時候他不曉得,果報現前時害怕了,害怕有什麼用處?沒有辦法,還是要受;菩薩怕因,不怕果報,果報來的時候逆來順受,無所謂,造因要謹慎。菩薩是個覺悟之人,絕不造惡因,絕不起惡念,所以他不受三途苦報。

  『輾轉受痛,酷不可言』,「酷」是殘酷,那個淒慘的樣子不忍心說,實在也是無法可說,說不盡。總而言之是『皆由積惡,其行不善』,你要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苦報、這個結果?要曉得這個惡不是小惡,這個惡不是短時間的造惡,是「積惡」,常常在造惡業。像前面就拿五常來講,不仁、不義、無禮、無智、妄語,時時在造,自己不知不覺,生生世世在造,也是不知不覺。這樣累積的惡業太大太深,一旦因緣際會,果報現前,如何能夠逃得掉三惡道的苦果?這是我們必須要謹慎的。

  經文講到這個地方,佛是把答覆阿難尊者所問的,學佛人他所得到的一切不如意、不稱心、既貧窮又下賤的這種果報是什麼樣的原因,佛把所以然的原因都跟我們說出來。在這段經文裡面我們曉得,如何學佛是如法的,如何學佛是不如法的。如法的修學,所得的果報一定是吉祥的,一定是諧偶的;不如法,違背了理論與方向的修學,一定是不諧偶,不吉祥的。這個事情是在我們自己修學的態度、修學的存心、修學的形式,無關於佛的教誡與經論,我們應當要明瞭。世尊非常慈悲,答覆完了之後,下面還有一段阿難並沒有問到,佛也給我們開示,那就是「訓破迷執」,訓是給我們教訓,給我們的訓斥,說明一切眾生如何的愚痴與如何的迷惑、顛倒、執著,這些都應當要斷除,如果不斷除,在菩提道上統統都是障礙。這段經文我們留著下一次再講,今天就給諸位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