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大意  (第一集)  1992/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4-003-0001

  《地藏菩薩本願經》。諸位請掀開經本第一面: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今年圖書館舉辦冬令的講座,特別選出《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正好今年我們在美國建了兩個道場,道場落成我們總是第一部要啟講這一部經。這個意義是求心理的建設、心地的建設,做為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經題『地藏』都是比喻,都是表法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地」是大地,大地含藏萬物,養育眾生;「藏」不但是指地下的寶藏,同時也包含了地上面的一切生長的物質。佛用這個比喻我們的心地,我們心地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乃至於一切無量無不是從心地所生。正是六祖大師開悟之後,向他的老師提出心得報告,有兩句很重要的話,就是「何期自性」,這個自性就是我們講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這個本來具足就是藏的意思,就是含藏的意思,沒有一法欠缺的,是法法具足。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兩句話將「地藏」這兩個字可以說是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心地所含藏的、心地所變現的。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法門廣大無邊。

  依照心地法門修行的,這就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的本願與毘盧遮那如來,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乃至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的弘願,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在本經裡面也是包含盡了。所以這一部經典不單單是大乘經,實在講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是一乘圓滿的大法,等到經文裡面我們就能夠看到了。

  再看底下的人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人題裡面我們也不必細說了,特別為諸位介紹『實叉難陀』法師,是在中國唐朝武則天時代,受中國皇室的禮聘到中國來的。他到中國來最偉大的事業就是翻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華嚴經》是「實叉難陀」主持翻譯的。這部經也是他翻譯的,《地藏經》跟《華嚴經》沒有兩樣。諸位剛才唱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開經偈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送給皇上,那個時候的皇上是武則天,送給她看。她在經的封面上題了一首偈,開經偈,這首開經偈是武則天寫的,寫得非常之好,後來的這些佛教的大德們沒有辦法再作一首能超過她的。所以一直到今天,我們還用這一首開經偈。

  我們今天選的這個本子是聖一法師的《講記》,當然我們的時間很匆促,不能照他的講義來講,我們只能講大意。講義將來可以送給諸位同修。我要把這個因緣跟諸位述說一下。大概是在一九八二年的時候,大陸初初開放,內地的同修邀請聖一法師到九華山地藏菩薩的道場去宣講菩薩的《本願經》。那個時候我正好在香港弘法,他來看我,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就鼓勵他,我說你應當要去。講完之後回來,他一面講一面寫,講了一個月寫成這部《講記》,送給我看。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我說應當把它印出來流通。這個本子是初版,裡面還有不少錯字,錯誤的地方。這是校對,校對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一項工作,希望每一位同修都幫忙,發現錯誤通知我們,通知圖書館也可以,通知華藏講堂也可以,讓他們下一次再印能夠統統改正過來,使它沒有一絲毫的錯誤,能夠廣為流通。這是大陸佛教活動停止了三十六年,第一次在大陸講經,而且是在九華山地藏菩薩的道場,這是非常難得稀有的殊勝因緣。我們雖然沒有參加聖一法師的盛會,今天讀到他的《講記》也與參加沒有兩樣了,這是非常可喜的一樁事情。

  首先我們看到這部經,我們找到經文的部分,在第十一面: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佛說一切經,經文一開端都列出六種成就,文字雖然相同,它的含義淺深、廣狹是不相同的。『如』是講的真如本性,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叫『是』。如果離開自性,那就不「是」了。可是雖然從自性流露出來,確實有淺深、廣狹不相同。譬如我們晚上看月亮,初三、初四的那個月牙,是不是月光?是不是真的月光?一點都不假,到十五那個滿月還是月光,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你明白這個意思,就能體會佛所說的一切經,有些經典就像初三、初四的月亮,不是自性圓滿的流露,是自性的部分。一般大乘經典全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可是圓滿的流露不多。《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滿的流露,《無量壽經》是究竟圓滿的流露。那我要用月亮來做比喻,《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十四的月亮,《無量壽經》是十五的月亮,是滿月。我們今天要問問這《地藏經》到底是哪一天的月亮?也是滿月。所以這個很不可思議,讀的人很多,真正能體會這個境界的人不多。

  怎麼曉得它是滿月?因為它所講的是佛法圓滿的開始,《無量壽經》是圓滿的終極,始終都圓滿。《地藏經》的特色是提倡孝親尊師,這是我們佛門把它稱作佛家的孝經,這個一點都不錯。自性雖然圓具無量的德能,人人都有,就像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面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是理,德相是事,圓滿的理事是每一個眾生統統具足的。雖具足,現在為什麼不能起用?我們的日子過得這麼苦,這樣的不自在,原因在哪裡?原因是迷失了自性,自性雖然有,現在這個東西有障礙、有阻礙、有污染,所以雖有智慧德能,它不起作用。

  佛法教學之能事無非是恢復我們的性德而已,其他什麼都沒有,恢復自性的智慧德能。要恢復從哪裡做起?從孝敬做起。所以在此地同修們必須要記住佛法是師道,換句話說,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這是我們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要將它肯定。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父母都希望兒女能聽老師的話,接受老師的教導。如果他不肯接受老師的教誨,父母就擔心、就憂慮了,這就是不孝了。佛常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

  今天我們這個社會遭受這麼大的苦難,有不少人已經覺悟了。苦難的根源在哪裡?在教育。我們的教育失敗了。我們要問什麼叫教育?教育不僅僅限於今天的科技,教育的大根大本在教我們怎樣做人,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各人能盡各人的本分,這是教育。所以儒家的教育,孔夫子教學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德行裡面包括著倫理、道德,教給我們什麼是父子關係、什麼是夫婦關係、什麼是兄弟關係、什麼是君臣關係,這個君臣在社會上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什麼是朋友關係。能把這些認識清楚,做到自己的本分,你才能夠有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才有和諧的社會、太平的世界,這是教育,而把科技、文學擺在後面。

  儒家是這種想法、做法。佛法跟儒家在這方面的觀點,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完全相同。因此,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孝親尊師。你看學佛,佛法從哪裡學起?大家疏忽了。你們今天念佛,念佛的人很多,幾個人得念佛三昧?如果不得念佛三昧,這個念佛是空念、白念了。參禪,不但說沒開悟,連禪定也沒得到。學密,三密何嘗相應過?學教,教說大開圓解,不要說圓,偏解也沒有。原因在哪裡?沒有從根本修。好像我們種樹,我們不要根、不要本,那個枝枝葉葉插在花瓶裡,那就算是樹?看起來滿好看,二、三天就謝了、就完了。這是今天這個時代,成就好像不錯,滿有一點成就的,過幾年就完了、就沒有了,沒有根,死的不是活的。

  根在哪裡?這個地方講的是根,但是講得最簡單、最扼要的,無過於《觀無量壽經》講的「三福」,那簡單明瞭。佛告訴我們,那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你聽聽這一句,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裡學起。三福裡頭第一句是什麼?「孝養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師長」,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我這次在美國很多地方我都講「地藏經大意」,同修們來問我,他說法師,你晚年不是都講淨土五經,你怎麼講起《地藏經》來了,這什麼緣故?我說我沒講《地藏經》。他說你明明擺著是《地藏經》。我說我講的是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就是那兩句的註解,我沒有離開本宗。那兩句話怎麼講?這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那兩句話,要從這個地方做起,要真做!

  我們不但是不敬師長是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父母也操心,兄弟不和也是不孝。擴大一點,家族不和也是不孝。我們在社會上為非作歹,做些犯法的事情,父母心不安,也不孝。你把這個孝心又擴大的時候,盡虛空遍法界,稍稍違背了自性,那都不是孝順。所以什麼人能把孝道做得最圓滿、最究竟?諸佛如來。等覺菩薩孝道還有欠缺,何況我們!我們要努力去修學。所以我講這部經是十五的月亮,是究竟圓滿的大法,這就是一個孝字,孝字是究竟圓滿的法門。整個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把孝道發揚到究竟圓滿,這就是佛法。佛所說一切經都不離開這一個原則。這是「如是我聞」我簡單跟同學們介紹到此地,希望大家細心去體會,這個意思無量無邊。

  『一時』,這個「一」不是數字,如果落在數字裡面就有分別、妄想了。一是什麼?一是心真正到清淨的時候,念佛人講的念佛三昧,心裡面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這就是「一時」。一裡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所以才真正得到自性圓滿的大覺。佛住在這個境界,學生也住在這個境界,這才是真正做到奉事師長。師長對學生的期望,就是期望他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幾時心到一就見性了,二沒有見性,二、三是妄心,我們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凡夫。三心是什麼心?唯識裡面講的心、意、識,這三心;二意?是意識、意根,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三心二意。這裡教給我們一,一就對了,一是一念不生,連那個一念不生也不能執著,執著有個一念不生又錯了。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你要執著本來無一物,你已經有了一物了,你有個本來有一物,那就又錯了。所以古德講「開口便錯,動念皆乖」。不開口、不動念呢?不開口、不動念你又墮在無明裡頭,還是錯了,總而言之是錯到底了。我這個話也不再說了,愈說愈錯了,你們好好的去體會。

  底下這兩句不能夠含糊籠統看過去,這兩句就是它最殊勝的地方,佛講這個經不是在人間,『在忉利天』,是『為母說法』。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緣快要盡了,這個緣是一個時期的緣,是這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緣將要盡了,最後一定為了報母親的恩,「為母說法」。他母親,佛出生之後母親就死了。我們世間人看好像釋迦牟尼佛的命不好,你看看出生沒幾天媽媽就死了,他是姨母撫養成人的。實在講母親的福報太大了。佛門常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忉利天,他母親到忉利天去享福去了,不在這人間,她福報太大了。一期教化圓滿,一定到天上去特別為母親說法,教給我們報本反始,末後特別提倡孝道。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佛門當中沒有一個是不孝親、不尊師的諸佛,沒有一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菩薩,沒有。我們要想真正有成就,要從這個地方做起。

  再看下面這段經文,講「眾成就」。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文你們諸位同修有不少是老修了,你們也看過許多的經典,有沒有看過這樣的聽眾?沒有。所以我說這個經是十五的月亮,圓滿無缺。這有證明,不是我隨便說的。佛說法十方諸佛都來聽,一個都沒有缺席,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華藏世界的毘盧遮那統統都在,他這裡沒有說毘盧遮那佛沒來、阿彌陀佛缺席,沒有,他說一切諸佛統統到了,全都來了。這個法會稀有,超越所有的法會。我們在華嚴法會上沒看到過,無量壽會上也沒看到過,法華會上也沒有看到過,然後才知道這一部經的超勝無比!

  為什麼一切諸佛都來了?我們回頭再想想《觀經》的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每一尊諸佛都是從這裡修的,講這個經是報本反始,怎麼能不來,怎麼可以缺席?這是一切諸佛如來的大根大本,這統統來了,一個不缺席。這是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其他註解你們看看聖一法師的註子《講記》就可以了,我講的這個《講記》裡沒有,古人講記裡頭也沒有,有的我就不講了,省事,他們都講了,我就不要講了,我講的是別人沒有講到的,特別提醒同修們。

  後面一段是:

  【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這後半段裡面,我們要注意的就是『五濁惡世』,《彌陀經》裡面也講,《無量壽經》上也講,這大家常常念到的,「濁」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污染,現在環境的污染大家都知道。台灣今天的外匯存底是全世界第一,從前台灣護照不值錢,到外國,人家外國都歧視你,今天你們出去旅行,一看到台灣護照都讚歎,了不起。為什麼?有錢。有錢常常到外國去觀光旅遊。常出國的人回來之後都知道,台灣空氣污染嚴重,水污染、飲食的污染,比國外確確實實嚴重。常在國外的人到台灣來,我聽他們講,回來一個月就生病了。我們自己在這裡天天受污染,抵抗力強了,他們抵抗力不如我們。但是對於身體決定有傷害,這是無形的、緩慢的,我們不能不注意。

  每一個地方政府都已經講求環保,環保能有效果嗎?我不敢相信。為什麼收不到效果?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依報隨著正報轉」,環境是依報,正報是什麼?正報是人心;換句話說,我們今天心理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見解的染污、精神的染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這種染污要不能夠把它洗掉,外面環境的染污是決定沒有辦法改善的。環保是治標,淨心是治本。現在這個淨心大家還沒有能夠看到,只看到標,沒有看到本,這個世間還會有很大的災難。

  「濁惡」,惡就是造十惡業,心地被染污才會加速度來造十惡。心地清淨,清淨心、覺心不容易出錯,不容易造罪業。唯獨染污不清淨的心是不知不覺在那裡造嚴重的惡因,造惡因必定有惡的果報,因果循環,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淨化人心,今天講保衛清淨的心理、保衛清淨的精神,唯獨佛法。環保在現代世界是很時髦的名詞,釋迦牟尼佛是環保專家,我們要把這個工作做好得要向釋迦牟尼佛請教。地藏菩薩就是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這個的確是大智慧、大神通。沒有大智慧、大神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底下還有一句話,同修們如果把它疏忽過去那就很可惜了。『知苦樂法』,這一句話要緊,我們就憑這一句話,就得跟釋迦牟尼佛學了。為什麼?他知道「苦樂法」,我們今天就是想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知道苦樂法,這是十方諸佛讚歎的,這個不是假的。十方諸佛給我們介紹,釋迦牟尼佛知苦樂法。其他的不要解釋了。

  翻開第十六面:

  【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

  諸佛讚歎,讚歎得一點都不過分,讚歎得恰如其分,這佛就笑了。這一笑,這個『放』不是有意放光,是自然的流露,也是本具的流露。『百千萬億』是形容詞,不是數字,如果從數目字來說,這數字太小了。實在講這個『光明』是究竟圓滿,不可思議!這底下的十句,是略舉「光明」的綱領,句句都是不可思議,無量無邊。

  有一些同修,這我常常遇到的,佛所說的一切經根據什麼說的?是不是佛的想像力很豐富,跟我們說出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來?其實不然,佛跟我們講的千經萬論,只說了一樁事情,什麼事情?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上常講諸法實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就是自己跟我自己生活環境而已。我們自己不認識,佛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諸位想想,這經典對我們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一切經就是自己本人的真相!所以,佛教育跟其他教育不一樣,其他教育當然能接受很好,不接受也無所謂,佛教育是不能不接受。不接受呢?不接受,迷惑顛倒,不曉得自己,也不曉得生活環境;換句話說,那個日子過得就是迷惑顛倒,醉生夢死,糊裡糊塗過一輩子,這真是濁惡到極處。明白這個事實才曉得佛法與自己關係無比的密切,不能不學。

  這十句「光明雲」就是性德圓滿的流露,也就是佛說一切經論的依據,你說這多重要!所以這一段是字字圓滿,句句不可思議,一字一句都是圓滿的性德,一絲毫沒有欠缺。第一句是總說,是總綱:

  【所謂大圓滿光明雲。】

  『大』是讚歎之詞,就像《華嚴經》上稱的「大方廣」,是讚歎的意思,在此地用一個字就總讚了。『圓滿』是性德,沒有一絲毫欠缺。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之物,盡虛空遍法界也是自性變現之物,無量無邊的依正莊嚴,在此地用兩個字,『光明』兩個字,全部包括了。『雲』是形容詞,形容這一些事法相有體無,像雲彩一樣,我們看到是有,今天我們知道雲彩不是實在的東西。《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夢幻泡影跟「雲」的性質是相同的,叫我們可以受用,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不執著,受用就得自在,你在受用的時候,只有樂沒有苦。苦從哪裡來的?苦從執著來的,迷執就有苦。覺悟而不執著,這才得大自在!

  諸佛如來跟我們生活沒有兩樣,他為什麼得大自在?他不執著,他看得破、放得下。我們為什麼苦?看不破、放不下。佛為什麼看得破、放得下?佛知道事實真相,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自然就放下了。你為什麼放不下、看不破?你是把樣樣都當真的。這就是很大的一個錯誤觀念,把假的當作真的,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一切經典裡面凡是用雲都表這個意思,就是相有體無,事有理無,這就決定是事實真相。你們諸位同修到這兒來聽經,從你家裡頭到佛堂來,兩個小時講完了,你再回到家裡之後,你這個身絕對不是兩小時以前的身,才曉得這是假的!怎麼跟前面兩個小時不一樣?現在科學家知道,我們這個生理細胞新陳代謝又換了許多許多了,剎那剎那在變化。假如不變,那你怎麼會老?那個老不是一年一年老,不是一天一天老,不是一小時一小時老,剎那剎那在老。這才是事實真相,這就叫雲。

  對於這些事情真相統統了解了,我們對這個身體就不會執著了。不執著,給諸位說,你就不容易衰老了,這是真的。那個衰老得快的人,執著很重,就衰老得快,他常常念。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天天想我老了、老了,他天天念老就老得很快。身上有一點痛苦了,我有病、有病了,病得就很快,病得就愈嚴重了。為什麼?他念,一切法從心想生,念什麼就變什麼,這個是事實真相。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什麼都不要念,什麼都不要執著,一切順其自然,你才真正得健康長壽、快樂幸福。這是佛知苦樂法,你要想離苦得樂要向釋迦牟尼佛請教,要向大乘經典請教,這才是究竟圓滿!

  此地講的『大圓滿光明』,沒有一樣不圓滿,樣樣圓滿!一毛一塵、一沙一渧,無不是充滿了虛空法界。對於這個事實講得清楚明白,無過於《華嚴經》,《華嚴經》對這個事情講得非常清楚。於是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諸佛與大菩薩所證的真實的境界。真實境界就是諸法實相,就是事實的真相。這個要有真正的功夫,不是讀幾本經、看幾本註解就能夠明瞭的,要自己親自入這個境界。這是說的理。後面這個九條是講的事。或者說「大圓滿光明雲」講的是性,以下講的是相,性相不二。大圓滿講的是理,後面講的是事,理事不二。大圓滿講的是體,下面是講的作用,體用不二。這樣看才能看到,就在這十句當中,看到整個的佛法。不但是看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乃至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為眾生所說無量無邊法門,也出不了這十句,這十句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再往下面看:

  【大慈悲光明雲。】

  『光明雲』三個字就不要講了,就講『慈悲』了。『大』,大圓滿的慈悲,後面每個「大」都是這個意思,大圓滿的慈悲、大圓滿的智慧,統統是這一個意思,一個意思一直貫下去。「慈悲」是性德,本性裡面本來具有的德能,不是學來的。我們今天慈悲失掉了,失掉是迷失了自性,性德透不出來,起不了作用了,是這麼一個意思。今天的社會不斷的在繁榮、在進步,最近這幾年,特別是在台灣,全世界經濟都不景氣,台灣還有很理想的成長,這相當不容易。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的?從前講兩個字,現在我看只有一個字,「利」!從前兩個字還加一個「名」,為名為利,名利的這個力量在推動,大家努力的在工作,造成這個社會的財富。諸佛菩薩名聞利養都不要了,他在十方法界裡面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不辭辛勞,他為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他?慈悲,沒有慈悲就沒有動力了。

  所以前面大圓滿是理,那個不要爭。底下講事,講到事,頭一個就要講動力,推動這個事情的動力,這是慈悲。這個慈悲是大慈悲,不但是大慈悲,是大圓滿的慈悲。大圓滿的慈悲,說實在話只有諸佛如來才具足,菩薩雖慈悲,大慈悲,不圓滿。圓滿的大慈悲是果德,真如本性的果德。所謂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是條件,沒有條件的。為什麼沒有條件?諸佛如來親證的境界,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的一體。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是幫助自己,絕對不是幫助別人,自他不二,生佛一體。比父母照顧兒女還要周到,為什麼?父母跟兒女雖然是至親骨肉,他還是二體,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是一體,一體是真的,是事實真相,二體是看錯了。誰能知道這個真相?見性的人知道。見性就是見到事實真相的人,他知道,沒有見到事實真相的人,給他講了他也不相信。所以慈悲是動力。慈悲從哪裡生的?從大圓滿的性德裡面生出來的。所以慈悲也是大圓滿,對人、對物、對事絕對是平等的。

  【大智慧光明雲。】

  有了慈悲如果沒有智慧,這個慈悲就出問題了,所以趕緊接著智慧。我們佛家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為什麼會有這樣矛盾的說法?慈悲要沒有智慧就是禍害了,方便沒有智慧就下流了。所以理智非常重要!我這一次在美國邁阿密講經的時候,邁阿密這個地方很複雜,奇奇怪怪的人很多,有不少有神通的。那個神通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當場測驗是真的,而且都是外國人。其中有一個美國人,他在二次大戰的時候,他是做情報工作,他是個飛行員,派到越戰,參加越戰,他的飛機被人家打下來了。結果他跳傘下來之後,共產黨追他,他跑到一個寺廟。這個廟的老和尚很慈悲,就把他收容,把他藏起來了,在廟裡住了一年。

  這個老和尚是個修禪的,就教給他修禪定。他在那裡修了一年,得天眼通,他是從修定當中得來的。最初,他講他天眼開的時候,他說頭昏沉,很重、很痛,非常難過,大概有二、三個月的時間。在有一天,忽然爽快,爽快之後,他就看到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看到非常害怕,以後慢慢變成正常,習慣了。所以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他能看到。他現在身上還有十幾顆子彈,不敢取出來,怕碰到神經。所以下雨天陰的時候,一身非常痛苦,他自己知道過去殺人殺多了,今天應當受這個果報,他受得很甘心。他告訴我們,他見到地獄,他說看到地獄那個情形、那個苦痛,確確實實一個惡念都不敢動,不要說壞事不敢做,一個惡念都不敢動。這是他們凡是真正得到天眼的人都是這樣的。所以他們這些人不是招搖撞騙的,他不騙人,他不以神通騙人,他也不常說。每天晚上來聽我講經,曾憲煒居士用英文翻譯,他翻得很好。

  真正見到地獄的人絕對不會動一個惡念,因為造地獄業因太容易了,墮進去之後太苦太苦了,要想離開地獄可不是容易事情。《地藏經》上對於這個事情講得很詳細!確實佛講的話有道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到果報現前的時候,害怕來不及了。菩薩曉得果報,怕!造因非常慎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謹慎、不小心的,絕對不敢造業。眼前貪圖一點小利,這個利實在太小太小了,後來吃的苦報那沒辦法想像的。這是幾個外國人在私下跟我談的,值得我們警惕。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智慧就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這是講的智慧。下面講:

  【大般若光明雲。】

  『般若』也是智慧,但是兩個分開來講,意思就不同了。智慧是後得智,「般若」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破無明的,後得智是處世的,是對人、對物、對事的理智,我們今天講的理智,這兩種不相同的。聖一法師這個註,註得很好,智慧是斷煩惱的,事上的;般若是破無明的,是理上的,根本智。《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的就是「大般若光明雲」,無所不知就是「大智慧光明雲」。我們平常修學兩種智慧要同時求,因為我們的修學的年齡都大了。根本智應當在什麼時候培養?童年的時候培養。中國古時候的教學,小孩七歲上學,大概到十二歲小學結束了。小學期間是培養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培養無知。所以,小學教育的重點是教他做人,教他孝親,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言談舉止都有禮貌、都有分寸,教這個。讀書只著重背誦,不需要講解,講解是智慧,不需要講解是般若,不需要講解,你就背。目的是訓練清淨心,不讓他胡思亂想。小孩也是的,小孩沒有一點事情給他做,他也會胡思亂想。所以叫他背書,一天叫他背一百遍、背兩百遍,這個要用佛法來講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

  在佛法裡面,從前學佛,無論在家出家,一入佛門是五年學戒,就是五年接受基本的訓練,訓練戒定慧三學。它的方法在教下也是用讀誦,叫你每天去念經,念經就不打妄想了,用這個方法。五年之後參學,參學就是大智慧了,要開顯圓滿的後得智,那就是要學無所不知。所以無所不知是建立在無知的基礎上。就好像我們這裡,不管哪個都是以雲為基礎,都建立在光明雲的基礎上。光明雲就是根本智,就是圓滿的般若,是這個意思。今天教學恰恰相反,根本智不重視了,甚至於把它忘掉了。後得智有沒有?決定沒有。像樹一樣,沒有根本哪有枝葉?換句話說,根本、後得智慧完全都喪失掉了,這個社會說不亂,不可能,沒有辦法,決定動亂。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感情用事,還得了!沒有智慧。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時代,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讀經,我過去常常勸勉同修們讀經,讀到一個階段之後就不必再讀了。讀經是求根本智、是求清淨心。讀到一個階段之後,重點要在修行,一天念一部可以了,念半部也不少了,甚至於念個三句、五句都不少,要緊的是什麼?是把佛對我們的教訓真正做到,這個重要!原先一天叫你念多少遍,那是教小學生;現在小學畢業,要升等了,那就要認真去修正你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說法,錯了要把它改正過來,著重在修行。經典不熟,不熟生活當中提不起來,有的人事情做錯了以後才想起來,那還算不錯,都是在不熟。一定要熟,很熟,使我們在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都能夠覺察,佛教我怎麼做?哪些事情佛不准我們做的,我們是不是照辦了?哪些事情佛教我們做的,我們有沒有去做?

  經是一面鏡子,照照自己的心,照照自己的行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漂亮,早晨起來洗洗臉還要化妝一下,晚上睡覺也曉得照照鏡子。讀經是照心,這外表你很照顧它,裡面照不照顧?裡面比外表還重要。存乎中沒有不形於外的,心清淨了,你這個身自然清淨,不必化妝,不洗澡也清淨。我這個功夫還不到。你看虛雲老和尚、印光老法師,虛雲老和尚一年剃一次頭,他頭乾淨,他不髒;一、二個月恐怕還不洗一個澡,他身上不臭,聞聞他的衣服放香氣,這是功夫,心清淨,心香。我們修行人一身氣味很難聞,這哪裡叫修行?由這個地方可以能夠看出我們身心染污是多麼嚴重!這個東西不能瞞人,自己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下面第五句是:

  【大三昧光明雲。】

  『三昧』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受是享受,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就叫做「三昧」。什麼人享受是正常的?諸佛菩薩。他們一切享受是正常的,我們的享受是不正常的。為什麼不正常?我們享受裡面帶著有無盡的煩惱,貪瞋痴慢。不是在享受,是在造業。這《地藏經》上佛菩薩給我們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我們今天在享受什麼?是天天在受罪,天天在造罪業,受罪又造罪,造了罪業自己再受,這個造、受循環沒完沒了,你說這個多可怕,這是非常不正常的享受。既然學佛了,說實在話,最重要是學佛的生活,學佛的受用。它排列的非常好,先給你講理,然後再講事。事要理智,不能動感情。理智的享受就正常,感情的享受就不正常,就錯誤,大錯特錯!

  聖一這個註解,你看這個,我念給大家聽聽,「眾生自性,從性起用,凡有所作,無非三昧」,念這四句就行了。什麼是性德起用?慈悲、智慧、般若是性德起用,日常生活當中,你只要記住這個三條就是自性起用,就跟佛菩薩生活沒有兩樣,這叫學佛,學佛要學得跟佛菩薩一模一樣,這個叫學佛。否則的話就錯誤,否則的話佛學,佛學是顛倒。不是我學佛,是佛來學我,這個完了,佛學我,佛也變成凡夫了。所以佛學是凡夫,學佛是聖人,決定不能搞顛倒。佛學跟學佛是兩樁事情,絕對不相同。

  三昧就有無量無邊的三昧,這個要知道,無量無邊三昧,佛菩薩常常讚歎的,是「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這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心裡面想佛,口裡面念佛,這種享受是至高無上的享受。不念佛的人不知道,不念佛的人得不到這個享受,念佛的人知道,念佛功夫得力的人才知道。什麼叫得力?得力是心裡頭真正有佛。就像《西方確指》裡面所說的,「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是功夫真正得力。如果夾雜、懷疑、間斷,功夫就不得力,就得不到念佛三昧。

  底下一句:

  【大吉祥光明雲。】

  『吉祥』是罪滅福生的瑞相。在過去祝福人、問候人都祝福他吉祥,佛法裡面再加上一個自在,吉祥自在。怎樣才能真正名實相符的吉祥自在?一定要有一個正常的生活,前面三昧,「大吉祥」從哪裡來的?從大三昧來的。你的心不正常,你的行為不正常,你哪來的吉祥?沒有。避災禍都來不及了,還想得吉祥?吉祥一定是從正常的生活而來的。正常的生活一定要接受佛的教訓,要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訓。古聖先賢的教訓都是性德的流露,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絕對沒有求名利之心。後人對他的景仰、尊敬,那真的是實至名歸,不是他有意要求的。

  【大福德光明雲。】

  從吉祥再往上提升就是『福德』了。這個人真正有福、真正有德。這個十句你看像蓋房子一樣,一層一層的,上面一層一定是以底下這一層為基礎,沒有底下這一層就沒有上面這一層。我們現在世間人哪個人不是天天在求福?求得到求不到?求不到。為什麼求不到?沒有基礎。好像蓋大樓一樣,只想蓋高的那一層,底下他統統都不要。所以這個福德是假的,不是真的,曇花一現。你所求的那樣是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實在的。你所造的那個業是真的,死了以後一定到三途去受那個果報,那是一點都不假。你要想真正有福,你要滅罪、要消災,消災、滅罪這就得吉祥了。要想消災滅罪,一定要過一個正常的生活。正常生活就是《無量壽經》講的清淨平等覺,身心清淨,對人、對事用平等心來看待,覺而不迷,這樣的過日子才正常。安分守己,不要有一絲毫的得失、求取,這個念頭不好。為什麼?心不清淨,你會有煩惱、會有憂慮、會有分別、會有得失,這樣的人沒福,他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他不是一個有福的人,有福的人身心自在。

  【大功德光明雲。】

  從福德再往上提升就變成『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現在有不少人把這兩個名詞混淆不清,特別在佛門,佛門裡面放一個箱子叫你丟錢,那就有功德了。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話,那當年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梁武帝問他,他以帝王之尊護持佛法,在江南建的寺廟,建了四百八十座,度出家人幾十萬人。他說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搖頭,並無功德。一盆涼水澆頭,沒有功德。怎麼知道他沒有功德?他有這個念頭就沒有功德。他還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哪來的功德?沒有功德。寺廟裡面出幾個錢不是功德,這個諸位要知道的,功德要自己修,功是功夫,一分功夫一分收穫。功夫是什麼?持戒是功夫,得定、得清淨心是德;清淨心是功夫,開智慧是德,功德是戒定慧。你出了一點錢你的戒就得到了嗎?出了一點錢你就得到定了嗎?出一點錢就開智慧了嗎?

  世間人真的是愚痴顛倒,我在外國碰到有些人說,密法裡頭一灌頂就開智慧了,大家一窩蜂都來了。灌頂多少錢,要錢的,收費的。不但是灌頂要收費,我這次在邁阿密還聽到一個新聞,受三皈也要收費,受五戒也要收費,都有價錢的。受三皈是美金五十塊,受五戒是一百塊,那灌頂開智慧我就不曉得要多少錢了,有很多人都去了。曾憲煒說法師,你有沒有價錢?我說我沒有價錢。大概你這個不靈,沒價錢不靈。我說那得高價,高價才靈,才有人來。現在人真是愚迷顛倒到所以然,聽騙不聽勸!不要看到那些人,每個人都博士頭銜、碩士頭銜,很容易上當,一騙就都來了。可憐,看到實實在在可憐。我說那個錢是很容易來,我們不敢做,做了會下地獄,那個太可怕了。你不來就算了,我也不找你。決定不能做,這個我們要知道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功德不是福德,出錢、出力,修一點福德,不是功德,所以這個一定要曉得。

  末後:

  【大歸依光明雲。】

  『大』還是大圓滿的意思,這個『歸依』就不是我們平常講三皈那個範圍那麼窄小了,這是圓滿的。我講三皈是依據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因為他說得很好,我們不至於發生誤會,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但是我們講三皈沒有把覺正淨這個範圍說得很清楚,這個地方就清楚、明白了。這個覺是真正圓滿的大覺,正與清淨也是圓滿的性德,像前面跟大家舉的比喻,十五的月亮,不是初三、初四的月牙,初三、初四的月牙是我們覺正淨的皈依處,不圓滿,這個經是大圓滿!所以這個經是一乘了義的大經,不要看到它的分量很少,我們這裡有註解,沒有註解很薄,薄薄的一本經,它的內容是包含所有一切的經論,可以說是《大藏經》的精華,大藏的捷徑。依照這個法門修學,迴向求生西方淨土,決定得生,因為它是圓滿法輪。

  所以這個地方講的皈依,確確實實是圓滿的自性三寶,以自性皈依自性。像河流流入大海一樣,無有一法不圓融的,這是自己得到真實的受用。特別是皈依的這種教學,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自性的大覺,自性的圓覺。我們今天自性沒有透出來,依靠誰?依靠經典,依靠諸佛菩薩的教訓,這就是真正的皈依處。《地藏經》是我們的皈依處,決定可靠。依照這個經典修行決定不墮三途,你來生決定生天,這是最低限度。如果迴向淨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可是一定要依教奉行,要照做,念沒有用處的,要做到才行。你會念不會做,一點用都沒有,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佛的經典是教我們依教奉行的,沒有教給我們讀誦就了了,沒有這種說法的。所以大乘經典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我們要依靠這個教訓。

  後面是:

  【大讚歎光明雲。】

  『讚歎』是什麼意思?「讚歎」是流通,讚歎是把這個法門普遍的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我得到這個利益,我也希望每一位同修、每一個眾生都能得到究竟圓滿、殊勝的利益,這是讚歎。因此,現在我們有看到佛門有一些書本,後面印到「版權所有,不准翻印」,那就是不讚歎。我看書,我跟你們看的不一樣,我看書第一個看後面,後面印了這八個字,這本書我就不看了。為什麼不看?他心量很小,一定沒有什麼東西,不要浪費我的時間。我把我這個經驗奉獻、貢獻給諸位同修,省時間也省精力,心量窄小,他能說出什麼東西?他說的東西與自性不相應,那看這個東西沒意義。還有稍微好一點的,版權所有,翻印要經過他同意,這個書我也不看,為什麼?心量不夠大,很勉強的,要徵求他同意。諸佛如來從來不徵求他同意,勸勉我們流通經典,功德無量,勸勵流通。所以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佛的教訓,把佛法要介紹給人,隨時隨地都要有這個心願。勸人學佛,推薦給他,介紹給他,讓他真正認識佛法,依照大乘佛法好好的來修學。學佛的人愈多,換句話說,這個世間清淨心的人就多了,心清淨,環境就清淨。這樣才能夠把我們這個世界,五濁惡世,變成了清涼世界。這是需要每一位同修發心,努力去做的,這也是圓滿性德的流露。

  所以這個十句,我在此地只是略略的提一提,諸位同修細細想一想,是不是涵蓋了整個的佛法教學?一切經論都離不開這十句。所以這十句你明瞭了,人家問你,這佛經這麼多到底說了些什麼?你就可以簡單明瞭給他介紹,佛法就說這些東西。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