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三) (第六集) 2001/6/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1-0006
請掀開講義,我們從第二頁最後的五行看起,一直看到第三頁前面的八行,也就是第四這一段,發菩提心,這一段已經講過了,我們再做一個總結。「發菩提心」,在《起信論》跟《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都給我們說三種心,《起信論》說「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上跟我們講的三心:「第一是至誠心,第二是深心,第三是迴向發願心」,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就比較容易懂。論裡面講的直心,就是經上講的至誠心。真誠到極處才叫至,否則的話有很多人誤會,我的心很直,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跟《起信論》上講的直心完全不相同。我們用經來解釋論,「至誠」,什麼叫誠?曾國藩先生《讀書筆記》裡面講得好,他給「誠」下了一個定義,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這說法跟佛經裡面講的意思相同。什麼叫「誠」?沒有一個妄念。有念都是妄念,一個妄念沒有,心才叫誠。而且誠到極處,至誠心,這就是真心。能現虛空法界國土眾生現象的這個心,就是至誠心、就是直心。不能夠誤會!什麼叫「深心」?深心比較好懂,因為菩提心,直心是菩提心的體,深心跟大悲心都是菩提心的起用、作用。真心的起用,這不是妄心,絕對不落在八識五十一心所裡頭。所謂深心,就是自性裡頭本具的德相,究竟圓滿的德能相好,這是真心起作用。我們在哪裡看到?極樂世界看到了、華藏世界看到了,真心起作用。後面一個「大悲心」,經裡面講的迴向發願心,這也是真心起作用。真心起的作用是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的作用,這是菩薩慈悲到了極處。雖然證得圓滿的佛果,他並不住在佛國上,什麼地方眾生有苦難,需要幫助,他立刻就去,隨類化身,應機說法,「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這叫大悲心,這叫迴向發願心。經跟論都說三條,講三心。
一般教下常說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也就是菩提心。第一個度眾生,我們看這一段裡面講的發菩提心,講了十一條,前面五條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把這一願開做五條,這五條要是在三心裡面講,就是《觀經》裡面所講的迴向發願心,《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大悲心。本經講得詳細,說了五條,我們合起來看就曉得。第三頁第二句,就是第六條:「捨離執著障礙法故,發無著心。」第六條,第七、第八、第九。第六這一條,四弘誓願裡面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放下一切分別執著,煩惱就斷了。第七、第八這兩條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斷煩惱跟學法門,在三心裡面都是屬於深心,論裡頭講深心,經上也講深心,名義完全相同。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深心、深心是什麼意思,這地方講得好。這地方講了三句,六、七、八,也就是四弘誓願當中的兩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兩願合起來是「深心」。所以,四弘誓願是菩提心。
末後這三條,第九、第十、第十一,這三條在四弘誓願裡面,就是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什麼是「佛道」?頭一個,你要成就「妙色身」。成就妙色身是什麼意思?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什麼時候能夠看到一切人事物無一不妙,你就接近了。這還不行,還得要看一切法,一切法也妙,這一切法是佛法跟世間法,無法不妙。在佛教,特別是大乘圓教裡面所說的,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他為什麼無法不圓?「觀三世法智無盡故」。前面的「身妙」,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物質,所有一切的物相無一不妙。第二,第十句叫你觀法。第三,就是最後一句第十一句,教你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這三句合起來,「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的第四願,三心裡面講的至誠心,講的直心,就這三條。
所以,佛說法沒有定法可說,看對什麼人,對什麼樣的根機。說「三心」是略說,是從綱領上講的。說「四弘」還是菩提心,是教導所有弟子們,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教導他們修學的綱領。這地方對法身菩薩說的,說得細,說了十一句。我們這幾天把它講下來了,這十一句還是一個綱領,細說每一句意思都無有窮盡、無有邊際。我們要怎樣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這叫真修行。如果你學了,你也聽懂了,甚至於你也會說了;但是你沒有落實到生活裡面,你只有信、只有解,沒有行。沒有行,當然就沒有證,你不得受用,佛菩薩教誨真實的利益,你得不到。真實利益如何才能得到?一定要行,用現在的話說,一定要落實,字字句句你都要做到,這才會有真正的受用。這受用才真正能夠改變你自己的命運,這是我們講得最通俗,大家最關心的,「改變自己命運」。世間人對這句話很愛聽,哪個不想把自己的命改好,把自己的運改好?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佛菩薩的教誨你統統能做到,你就能改變你自己的命運。一定要真幹,唯有真幹,你才能得真智慧。為什麼?行能幫助解,解又能幫助行,解跟行永遠互相幫助,相輔相成,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這兩個字不能偏,偏在一邊,都不能成就。這個話,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頭講的,他老人家講得好:「有解無行」,你就墮在邪見裡頭,你沒有智慧;「有行無解」,你墮在無明裡頭。這兩個你只要搞一邊,你不是邪見就是落在無明。命運轉不過來,我們看到很多很多,古時候有,現在更多。他命運轉不過來,不是佛法不靈,是他學錯了,他沒有學到。
如果學得沒有錯,沒有錯,那是佛在經上真是千叮嚀萬囑咐,這個話一點不假,一切經論裡面,句子相同的這麼一句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相信學佛的同修學上幾年,這句話一定很熟悉,為什麼?每部經裡頭都重複很多遍。《金剛經》不長,只有五千字,這句話重複了十幾遍,「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千叮嚀萬囑咐!夏蓮居老居士高明,他把這句話變成兩個字:「真幹!」我們現在一般人講落實,你學了要真幹才行。「受持」就是你接受了。佛在經上講的,你接受了,你接受佛所講的道理,你接受佛所講的方法,你接受佛所說的境界,你接受了。「持」是什麼?接受之後永遠保持,不可以失掉。怎麼永遠保持?那就是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講的「常念」,心裡常常念著;「思惟」,常常想著;「觀察」,常常落實,常常要做到,這叫受持,永遠不失去。
「讀誦」,每天還要溫習,看著經本叫讀,不看經本叫誦,誦是背誦。經念得再熟,背得再熟,最好每天還看著經本念。為什麼?看著經本意志容易集中,容易有悟處。會背了,背得很熟了,背是能幫助你記憶,悟比較上差一點,也能夠開悟。但是對著經本去讀的時候容易開悟,因為經文字字句句都是智慧的符號,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佛教我們讀誦,天天要讀誦,讀誦就是定課,一般人講的早晚課。
後面還有「為人演說」,不是為自己,為別人。「演」是什麼意思?我把經典的道理、方法、境界做出來給你看,這叫演、表演。做出來給你看,幫助別人,利益眾生。「說」,給你說明。講經說法是為你說,演是做出來表演給你看。釋迦牟尼佛他說這一句話,他這一句話真兌現了。他老人家當年在世,我們在經上讀到「八相成道」,那是做出來給我們看的。他生長在王宮,父親是國王,他的身分是王太子,世間人所追求的榮華富貴。他的榮華富貴圓圓滿滿的得到了,得到之後,這都是表演給我們看的,他把它完全拋棄。這個表演告訴我們,榮華富貴不能解決問題,榮華富貴不是人生的目的。他要不這樣子表演給我們看,他天天講給我們聽,我們會有疑惑,疑是菩薩修行證果最大的障礙。我們會問:「你教我們放下,你為什麼沒有放下?」我們怎麼能相信他?這一表演,我們就會認真去思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但不是我們人生的目的,不是我們人生必需的,而且對人生目的還有嚴重的障礙。我們怎麼會曉得?我們經過他的表演,再通過他的言論教導,我們這才恍然大悟。我們是中下根人,上根人佛一表演他就覺悟了,一看就明白,不要說了。我們通過他的表演,又聽到他的言說,這才覺悟,還不是一下就覺悟,搞了這麼多年才覺悟,在中下根裡頭還不算是上乘的,中中、中下的,我們是這程度。但是覺悟就好,就怕是不能覺悟,覺悟就好。覺悟是什麼?找到我們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求智、求覺。
佛給我們立的一個人生目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可以翻成中文的,古來祖師大德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釋迦牟尼佛說這一句,這是人生的目的,一切佛弟子所追求的終極目標。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什麼?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簡單講,人生的目的在求覺。覺一定有智慧,沒有智慧你不會覺。「佛」就包含了三種智、三種覺。佛的意思不翻,是為什麼?含多義不翻。在我們中國找不到一個字,包括這麼多意思,所以沒有法子翻。不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沒有太多的意思,很好翻,那叫做尊重不翻。三種智,前面跟諸位說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種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阿羅漢證得一切智,自覺,三種覺他得一個;菩薩證得道種智,自覺又覺他,但是他不圓滿;到如來果地上,證得一切種智,自度度他都圓滿,這叫佛。
我們不學佛,哪裡知道人生的目的,糊裡糊塗過一輩子,永遠在六道裡頭流轉,這多可憐!所以六道頭出頭沒,無有出期。誰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除佛之外,沒有人能幫助。再跟諸位說,佛是聰明人,絕頂聰明智慧,他辦事真的是我們中國諺語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這才得真自在,絕不願意多事。他為什麼到世間來?世間有一等人有這願望,不想再搞六道輪迴,想脫離六道輪迴,但是沒有方法,研究不出理論,想不出辦法。佛看到這樣的人,這就是他的緣成熟了,他有願望,佛就來了。世間人雖有願望,但是沒有辦法,佛這是大慈大悲,就到世間來應化,把道理給我們說清楚。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不但把六道輪迴給我們說出來,六道輪迴之外,還有四聖法界,還有一真法界,這些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
六道、十法界什麼原因形成的?用什麼方法來解決?統統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讓我們生大歡喜心,真的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誰能得真實的利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人,這個人必定得殊勝不思議的功德利益。如果我們疏忽了,學佛,佛法不錯,天天在研究,天天在討論,高談闊論,說得天花亂墜,「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沒做到,那就是李炳南老居士過去常說的,你這一生「該怎麼生死還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怎麼輪迴。」你所學的,跟你的果報不相干。李老師這話是真話。所以我們想到,佛為什麼這一句話千叮嚀萬囑咐,你這一生能不能離苦得樂,能不能破迷開悟,關鍵就在這一句,太重要了。所以不厭其煩,千萬次的反覆,目的加深我們的印象。我們這部經從頭到尾讀下去,凡夫常有毛病,讀前面不知道後面,讀到後面,前面忘光了,沒有印象。但是重複很多遍的,印象深刻,再想一想,總會想到幾句,這幾句他反覆的遍數多了,我們記憶就深刻。凡是多次反覆,決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一切經合起來看,你就看到重要的句子,反覆的次數太多了,這叫苦口婆心。
這與我們中國文人的習氣恰恰相反,中國文人講求的決不可以雷同、決不能重複,重複文章就糟蹋了,不是好文章。佛經裡頭不怕重複,所以佛經不是文學,是教訓,他的性質實在講,就像《了凡四訓》的性質一樣。《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寫了四篇文章,教導他的後代子孫。佛所講的經論不是做文章,他是教導子弟,怎樣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離苦得樂,幫助他超凡入聖,目的在此地。於是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對我們的恩德多大,超過父母太多太多了。我們要報父母恩,要報家親眷屬恩,除了認真學佛之外;我們心裡是想報,沒有能力去報,沒有智慧去報,唯有學了佛,自己真的開悟,有智慧,有能力,就像諸佛菩薩一樣。
我們家親眷屬,這一生的我們記得,前生的不記得了,前生還有前生,無量劫中我們都在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我們得這身體都有父母,父母都曾經關懷我們、愛護我們、照顧我們、教導我們。我們這一生投胎到世間來,過去生的事情忘掉了,叫隔陰之迷。如果我們依照佛法的修學,真的轉迷為悟,過去無量劫中的事情,我們都會想起來,我們的悟門開了,沒有堵塞了,前世的事情,再前世的事情,無量劫前的事情,都會想起來。生生世世的父母家親眷屬,現在在哪裡?你仔細一看,都認出來了。這時候你去幫助他,他就很歡喜接受。為什麼?過去生中跟你有緣。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的人是什麼?你跟他講,他不生歡喜心,他不接受;有緣的人,你跟他講,你做這種種示現,他看了歡喜,你給他講,他聽了歡喜。凡是這類的人,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佛菩薩知道,過去生中跟你一定有關係。我們從街上走過,有人看到你,跟你點頭笑笑。陌生人,跟他也不認識,他為什麼不跟別人打招呼,點頭笑笑,為什麼對你點頭笑笑?過去生中有緣、善緣。也可能遇到無緣無故他給你瞪眼睛,給你顏色很不好看,過去生中跟他有過節、有惡緣,都是有緣。
每一位同修,你自己冷靜去想一想:你在這一生中,有沒有常常遇到這些事情?然後才曉得,佛在經上講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不管是善緣惡緣,總而言之,有緣就能夠接受我們幫助,沒有緣,非常冷漠,我們想幫助他幫不上,他不接受。所以「佛不度無緣人」,這句話絕對不是消極。有很多人說,佛的愛心不夠,比不上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有教無類,換句話說,無條件的。釋迦牟尼佛是有條件的,要跟他有緣,沒有緣他就不度,釋迦比不上孔子。這觀念錯誤,他不曉得「緣」字是什麼意思,他沒有搞清楚。緣字意思搞清楚了,釋迦如是,孔老夫子也如是。佛度眾生跟孔子一樣有教無類,所有宗教創教的這些聖人,要用佛法來講,統統具足菩提心,都是有教無類的。不分國籍,不分族類,不分文化,也不分宗教,這就叫有教無類。完全是平等的教學,決沒有厚此薄彼,平等的教學,清淨的教學,清淨教學用現在的話來說,義務的教育。
釋迦牟尼佛一生認真負責的教化眾生,沒有收一個人的學費,孔老夫子的教學還收一點學費。釋迦牟尼佛完全不收學費,他的生活是每天到外面托缽,接受供養。佛只有四樁事情:一天吃一餐飯,這一餐飯托缽接受人供養;衣服破了,不能用了,有人送一件衣給他、供養他,可以接受;第三個臥具,晚上睡覺,睡覺都睡在草地上,樹下一宿。地上舖一個被單,被單現在佛門裡叫具,拿來拜佛舖在拜墊上用的,其實它不是舖拜墊的,它是晚上舖在地下睡覺的。蓋什麼?蓋衣,白天衣搭在身上,晚上衣可以做被子蓋。因為佛出生在現在的尼泊爾,我們曉得那裡屬於熱帶,所以他有三衣就夠了。晚上睡覺三衣蓋在身上足夠保暖,這叫臥具;第四個接受供養的,出家人當中也沒有辦法避免生病,生病的時候接受供養醫藥。所以接受供養只限於這四樁事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除了這四樁之外不接受。所以他是義務教學,非常難得,我們一定要從這些地方把他認識清楚。佛表演給我們看,真正是萬緣放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平等慈悲。無論在生活、在工作,佛的工作就是教學,待人接物充滿了智慧,十善圓滿,決定沒有貪瞋痴慢。
這地方十一句說得詳細,「大悲心、大慈心、安樂眾生心、饒益眾生心、哀愍眾生心、無著心、廣大心、無邊心、無垢心、清淨心、大智心。」沒有一樣不具足,這樣的生活多圓滿。所以我們常講,世間人常講真善美慧是有名無實,佛表現的生活,那真善美慧全部落實了,這是佛表演給我們看的。佛的表演淋漓盡致,但是中下根性的人看不出來,上上根的人看出來了,畢竟是少數。我們在金剛般若會上看到須菩提尊者跟我們表演的,須菩提尊者跟釋迦牟尼佛很久,這些常隨眾,經上常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釋迦牟尼佛開始講經說法的時候,他們就統統皈依了,做佛的學生。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講《阿含經》講了十二年,講「方等」講了八年,講「般若」講二十二年,《金剛般若》是在般若的大概是中間時期講的。由此可知,須菩提尊者親近釋迦牟尼佛至少二十年以上,這可以肯定的。二十年以上,在《金剛般若》他才看出釋迦牟尼佛生活表演的妙處,才看到了,讚歎希有世尊!天天看他這樣子,沒有看出來,這一天忽然看出來,這才稱讚,希有世尊!希有世尊!看了二十多年,天天看,這才看出門道出來。因此,那不說怎麼行?所以表演,表演還得要說。
現在表演要表演得很明顯,不能含蓄,含蓄人家一輩子也沒看出來,要做得很明顯。做得明顯是什麼?他悟是很難,讓他覺得奇怪,奇怪他就來發問,發問你就好給他解釋,他不發問,你給他講,他未必能聽得懂,他未必肯專心聽。他要提出問題來了,你給他解答,他會專心。為什麼?他所需要的。所以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引導他發問,引導他發問,我們就要做種種表演,用表演引發他發問,然後你再詳細給他解釋,這都是教學的方法,也就是我們今天講幫助眾生覺悟的方法。方法太多了,無有窮盡,我們自己要會靈活的運用。像現在一般也有常常來問的,問出家人為什麼要剃頭?我都碰到過這問題,我們這是表演。出家人為什麼要在頭上燒香疤?他們不懂,他說戒疤,那不是戒,戒哪有疤?這是燃香。出家人為什麼要穿古裝?為什麼不穿現在的服裝?都會引起一般人好奇,特別是年輕人。他來問,你來解答,他印象深刻,比一般講演他來聽,那不一樣。末後總結:
【發如是等種種心故,是名菩薩發菩提心。】
這一句是總結。我們今天用這一堂的時間,把三心、四願,三心,《起信論》的三心、《觀經》的三心合起來跟大家一解釋,你就明白了。佛法裡有開有合,有細說,有僅說綱領,無非是教我們明瞭,明瞭之後,我們要想到如何落實。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