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九) (第三集) 2001/2/21 香港九龍 檔名:12-037-0003
請掀開講義第一面第二大段「見敬咨問」,請看第一小段:
【詣海雲比丘所,頂禮雙足,繞無數匝,於前合掌。】
這四句是見面的禮節,在每一段都有。為什麼我們依然還是把它節錄下來?這裡面有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現代的社會,可能就包括我們自己,與一切大眾往來的時候,常常把禮節疏忽了,殊不知禮節是性德的自然流露。換句話說,我們將自己的本性迷失了,所以表現在外面就與禮法相違背了。
民國初年,有不少人寫文章批評禮對人的約束太多了,比不上西方人的自由開放,對於西方的文化非常羨慕,而認為禮教是吃人的,所以極力廢除禮教、打倒禮教、揚棄禮教,果然禮教被社會大眾遺棄了。遺棄的結果怎麼樣?現在社會狀況我們見到了,大亂之世,人沒有禮。所以我們讀到經典上這些禮節,實在講非常感慨。雖然這個世間不講禮了,可是我們以禮對人,人家都歡喜,他並不討厭。由此可知,好禮是天性,絕對不是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想出來的一套辦法,我們這樣想法完全就錯了;它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自性本具的德行。
「性德」這個名相很抽象,性德到底在哪裡?從禮裡面顯示出來了;在佛家,除禮之外還有戒律,戒裡面顯示出來了。諸位一定要曉得,禮與戒都不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也不是孔老夫子制定的,而是古聖先賢做出來給我們看到了,我們明白了。明心見性,那個人對人、對事、對物,自然具足禮貌。如果對人、對事沒有禮貌,這個人是凡夫,沒有見性,他不是聖人,聖人哪有對人無禮的道理!這些地方我們要明瞭、我們要學習。我們是凡夫,念念希望超凡入聖,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
往年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啟請李老師為我們同學講《禮記》,李老師笑笑,也沒有答應可否。過了幾天好像沒消息了,我又來啟請。我記得我啟請了很多次,終於老師答應了。《禮記》是很長的一部典籍,他選的是《曲禮》上、下篇,《曲禮》是生活教育!第一天開講的時候,老師就說:「儒家的禮、佛家的戒,現在是最不受人歡迎的。」他說:「我們講這個幹什麼?我們是不是真發心學禮?真的能懂得禮嗎?」最後跟我們說:「我為大家開這一堂課,希望大家將來與一切人交往,不要讓人討厭你,我們這個課目的就達到。」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一個人要做到跟一切人接觸的時候,別人歡喜你、不討厭你,你做人就成功了。如果你做人在在處處別人討厭你,我們自己一定要檢點、要反省,要把這個因素找出來,消除這個因素,當然我們就能得到大眾的歡迎,在佛家裡面叫「懺悔」,儒家叫「改過」,改過跟懺悔在儒、佛裡面是重要修行的手段。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夫子講:「過則勿憚改。」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過失就不要怕改,這就行了。能改過,這就是走聖賢的道路。在佛法裡面,我們清楚、我們明瞭,等覺菩薩還有過失;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斷盡,他天天還修懺悔法,天天還在改過。我們把這樁事情疏忽了,怎麼能成就?聖賢之法,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在生活當中,也就是常言講的要實踐、要實行,不是明白就算了,能講、能說就行了,那不行的,一定要自己做到。所以這一段禮節我們特別把它節錄下來。善財見海雲比丘,他行的禮節是最敬禮,跟見佛沒有兩樣,『頂禮雙足』,這是在那個社會裡面,我們今天講「最敬禮」。
禮是有節度的,這個要懂;如果超過這個節度,這個不合禮。超過就是諂媚巴結,這個不合禮,如果不及,不及是顯得自己傲慢,所以一定要符合節度。我們現在跟一切善友往來,我們要行什麼禮?如果是出家的大德,用「頂禮雙足」可以的。但是諸位同學要記住,我們常常遇到在家同修見到個老和尚,趕緊向老和尚頂禮三拜。說,要說出來「頂禮三拜」,老和尚一定跟你說「一拜」。一拜你就一拜,老和尚叫你一拜你就一拜,你拜兩拜就顯得巴結了,就不合禮。老和尚不說「一拜」,你也拜一拜。跟你說,這是合禮的,為什麼?我們只有拜佛像才拜三拜,拜人一拜,這個同修們記住,不管他說「一拜」,或者他不說,都是拜一拜;我們說,說「三拜」,一拜就圓滿了,這個道理要懂。
行接足禮也要看在什麼處所、在什麼時間,一定要觀察清楚。譬如老和尚在吃飯的時候,這個時候決定不拜;他在休息的時候,在睡覺的時候,這個時候不拜;他在忙他的事務的時候,這個時候不拜。有時節因緣的,那個錯了也是失禮。不是佛門的場合,這一點要注意到,其他場合裡頭見到老和尚,問訊,不拜。絕對不要以為這是對老和尚不尊重,你就錯了。為什麼?社會大眾有許多人不敢學佛,我問他:「為什麼不敢學佛?」「見到和尚要磕頭,這個我磕不下去,所以算了,我就不學佛了。」你看看你在一般大庭廣眾見到和尚磕頭,嚇到好多人不敢學佛,這個副作用你要想到。嚇退好多人學佛的機緣,你這一拜下去罪過不罪過?所以在那些場合當中,見到出家人合掌一問訊,別人看到:「這個還可以,這個我也能,我也可以學佛。」處處想到自己,還要想到佛教的形象,還要想到社會一般大眾都能夠接受,可見得「懂禮」這兩個字相當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智慧省察時節因緣,該行什麼樣的禮節。
『繞無數匝』,現在這個禮節沒有了,古時候有。常常我們見到是「繞佛三匝」,頂禮三拜之後繞佛繞三匝,這是古禮;繞三匝現在沒有了,不作興了。『於前合掌』,行禮之後站在面前合掌,表示恭敬。「合掌」,諸位要記住,這代表什麼?平常我們這個掌十個指頭代表「散亂」,我們心是散亂的,合掌是「收心」的意思,合成一個。所以這個掌當中不能空,一定要把它合攏,表我散亂心統統收了,一心,一心是最恭敬;合掌是表「一心」,代表這個意思,這裡表法的意思我們要懂。為什麼合掌恭敬?一心,一心是恭敬,我們講專心、專注。第二段:
【白言:聖者,】
『白』這個字在古文裡面是下對上的尊稱。上對下通常講「告」;我們現在講「我告訴你」,「告訴」是上對下所用的。尊敬別人,我們自卑而尊人就用「白」,用這個字,現代已經不講求了。你常常看到小孩對他爸爸媽媽「我告訴你…」,這個話在從前是不可以的,現在我們已經聽得很習慣了。學生對老師也是「我告訴你…」,這個口氣都是上對下的,現在大家沒有學過,怎麼能怪他?他沒有錯,是做父母、做師長的沒有認真好好的教導他,這我們要懂。
『聖者』是對於善知識的尊稱。「聖」這個字的定義,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佛家通常講的性相、事理、因果,都能夠通達明瞭,這種人就稱為「聖人」,或者稱之為「聖哲」,這個地方是佛經裡面常講的「聖者」。這是尊稱,也是讚歎。此地「聖者」就是稱海雲比丘。下面善財自己說: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我們向別人請教,首先要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否則的話,別人教你什麼?就沒話好談了。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這些禮貌、言詞我們都要學習、都要懂得。首先把自己的修學目標說出來:我已經發心。發什麼心?下面這一句就是佛家常講的「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就是發作佛的心。「我今天到此地來向您請教。我發願作佛,現在我向您請教,我怎樣才能作佛?」這個善友才好跟你談話,他才好教你!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惠能大師,他的確是跟別人不一樣,他到黃梅去參禮五祖,也是具足這些禮貌。他那些禮貌,我相信他沒學過。沒有學過,他為什麼就會?這就是性德;所謂是「誠於中」,自自然然就「形於外」,可見得這是人的天性,先天的不是後天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好禮,歡喜學禮,你不會感覺到「這個禮是聖人定下來約束我們的」,你不會有這個錯誤的觀念,這是天性,是性德。
惠能大師見五祖,禮拜之後,五祖問他:「你來做什麼?」能大師說:「我來想作佛。」你看看人家這口氣!今天有幾個人到寺廟裡拜佛之後,拜老和尚,老和尚說:「你來幹什麼?」「我來玩玩。」「我來看看老和尚。」沒有聽到說「我要來做佛的」,沒有聽說過。我學佛將近五十年,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一個人學佛的時候,他的口氣是「我是來要做佛的」,所以我們成不了佛,沒有這個念頭。別說有志氣,念頭都沒有!你有什麼成就?充其量成就是什麼?「我想求發財!」「我想求升官!」到佛門裡面來看到善知識,求的是這些東西,全是六道輪迴邊事!
善財在此地表演的,給我們啟示很大,他跟我們確實不一樣,他是要發心來做佛的。他說『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一句是梵文音譯的,它的意思是可以翻出來的,可以翻為什麼不翻?古代翻經體例裡面有「五種不翻」,這一個名詞是屬於「尊重不翻」,可以翻而不翻,我們尊重它、紀念它,是這個意思。這一個名詞翻譯出來之後,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梵音的「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三」又是「正」,「菩提」翻成「覺」,整個翻出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他發了心要求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作佛!
在佛法裡面,「三菩提」就是正覺,阿羅漢就證得了,阿羅漢證得正覺。六道凡夫只有兩種人:一種不覺,一種邪覺,他不是正覺。邪、正的標準是什麼?我們這個世間確實有很多聰明人,科學家、宗教家、文學家、藝術家,聰明人很多!佛說他們雖覺而不正。很多人聽了不服氣:「只有你佛門裡頭有正覺,我們就沒有正覺?」佛的正覺有個標準,你要符合標準,佛也承認你是正覺。什麼標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這個說法大家還是不太好懂,我們換句話講,你就好懂了。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貪瞋痴慢,那個覺就叫正覺。你今天再高的聰明智慧,你還有自私自利的心,你還有名利心,你還有貪瞋痴慢的念頭,佛說「邪覺」,你覺裡頭有邪。「邪」就是自私自利,就是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是邪。如果你很聰明、很有智慧,確確實實你已經忘了「我」,起心動念絕不為我,為一切眾生、為社會大眾,佛會點頭,你是「正覺」。佛法裡頭沒有私心!沒有情執!學佛得到正覺才算是有成就,你學佛有成就了。這個成就不大,小成就,在佛家講「小果」。
再往上提升,中等的成就,那就是「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它的範圍包括也很大,這是大乘菩薩所證得的,「正等正覺」,一直到等覺菩薩。「正等正覺」,嚴格的來講,《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正等正覺。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通常我們稱之為權教菩薩)、佛(這個佛是天台家所講藏通別圓裡,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屬於正覺,不算是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當然,等於佛還不到佛的位子,可以等於佛了。那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等於佛;你無明沒有破,法身沒有證得,你不等於佛。天台家講「六即佛」,正覺是「相似即佛」,正等正覺是「分證即佛」,無上正等正覺是「究竟即佛」,跟天台教義這麼一配合,諸位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今天是什麼佛?我們很用功、很努力、很精進的在修學,但是自私自利沒有忘掉,人,確實是一個好人,但是沒有忘了自私,沒有忘了五欲六塵的享受,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還會起貪瞋痴慢,學得再好,這是天台大師講的,你是「名字即佛」、「觀行即佛」。功夫用得不得力,煩惱常常起現行,你是名字中人,「名字」是有名無實,實際上,佛的修養你絲毫的氣氛都沒有,邊都沒沾上,你有名無實!每天從早到晚還是煩惱薰習!所以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是什麼個位次。往上提升叫「觀行即佛」,那是我們通常講「功夫得力」。自私自利的念頭有沒有?有,但是已經不是那麼樣的強烈,逐漸逐漸的減弱,名聞利養的念頭淡了,貪瞋痴慢少了,功夫得力了。所以諸位,這個事情不能問人,問人,說實在的話,人家也未必真的跟你講,也可以這麼說,別人也未必真的知道,自己比什麼都清楚。
我們為什麼有這麼多疑慮?經念得太少、聽得太少,所以疑慮的事情多,道理在此地。我們經要是多讀一些,自自然然就明瞭現前我是在名字位中,還是在觀行位中,還是在相似位中。真正有志氣的人,要把自己向上提升!我們開始學佛,就好像賽跑一樣,我們都站在這一條起跑線上。為什麼別人跑在前面,我們落在後面?要勇猛直追!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我們從名字一定要提升到觀行,從觀行一定要提升到相似。
諸位曉得,觀行位不能出三界,也就是說,出不了六道輪迴,要到相似位才超越三界。相似位的人,阿羅漢、辟支佛,見思煩惱斷了,我常說的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了,名聞利養、貪瞋痴慢統統都沒有了,這個人超越六道輪迴;但是沒有超越十法界,所以他是相似位。再往上提升,分證位,這個人超越十法界,這個人才叫做法身大士,才是分證即佛,「正等正覺」,我們學佛的,這是目標,這一句話是學佛的目標。古往今來,不僅在我們娑婆世界,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眾生在修行、希求證果,都是這一句。由此可知,這一句是一切眾生修行證果的唯一目標,所以我們尊重它,尊重不翻。
善財對海雲比丘講:「我已經發心,我發心要求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發心要作佛。下面他還有一句話說『欲入甚深最上智海』:「我想得到像諸佛如來一樣的究竟圓滿、無上的智慧。」把他自己的希求說出來了,絕不求人天福報,絕不求名聞利養,也不求長壽,這些用不著求的。可是諸位曉得,這些東西統統都不要求,你只要求無上菩提,這些東西統統附帶在裡面,一樣也漏不了。成佛之後二足尊,這個「二」就是智慧、福德,「足」就是滿足、就是圓滿,智慧福德圓滿。可見得福德邊事要不要求?不要求;只要求智慧,慧裡頭有福。再跟諸位同修說,福裡頭沒有慧,叫「痴福」,慧裡面有福,那是真正的福報,真實福報。所以學佛就是學開智慧,就是學覺悟,菩提就是覺悟。千萬不要把自己修學的目標搞錯,那真的叫一錯到底,從初發心一直就錯下去了,那還會有什麼成就!再看底下這一段:
【未知菩薩云何能具菩薩行,長養菩提種。】
這是大問題!我們學佛的同修很多,幾個人曾經有這種意識?幾個人曾經有這種觀念?這種念頭沒有,難怪菩提道上一寸一尺都沒有辦法進步;能夠守住原地不動就算不錯,絕大多數是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往後退!什麼原因?用一般的話來說,不好學,不肯學,不知道學些什麼。我說這個話比較容易聽得懂。所以在這些地方,善財童子表演給我們看看,啟發我們,我們讀了之後要會學,「我也要跟善財一樣。我親近善知識、向善知識請教,我希望得到些什麼?」
下面善財提了十個問題,這一句是總說。「菩薩」就是一個修學佛法的人,修學佛法的眾生就稱之為菩薩。我們今天發心,發什麼心?發「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這個心一發,你就是菩薩。「菩薩」這個名詞是梵語音譯的,古時候翻它的意思,翻為「大道心眾生」。諸位要曉得,他是眾生,他不是佛,他也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一個發大道心的眾生,就是發心求大道,稱他作菩薩。新譯,佛教裡面稱「新譯」,玄奘大師翻譯的;玄奘大師之前稱為「舊譯」、稱為「古譯」,玄奘大師以後稱為「新譯」。玄奘大師把它翻作「覺有情」;古時候把它翻作「大道心眾生」,是從這個名詞意思上翻的,而玄奘大師是從文字上翻的。文字,中國人喜歡簡單,不喜歡麻煩,所以把它的尾音都省掉,菩薩具足的稱呼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薩埵」是眾生,玄奘大師把它翻作「覺有情」,完全照文字上翻的,「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眾生。兩個翻譯都好。你要是發心求無上菩提,你覺悟了,你跟一般眾生不一樣。一般眾生還不覺,還沒有這個念頭,你已經發心,有這個念頭了,你是覺悟眾生。
在此地,我附帶告訴諸位,許許多多人不懂得「菩薩」這兩個字的意思,也不知道發心求無上道。可是淨土在中國普遍弘揚,從東晉時代慧遠大師提倡以來,歷代都有祖師大德們來推廣,許多人不懂得佛教的教義,但是他真的發心求生淨土,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你為什麼念阿彌陀佛?」「我想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念他真是菩薩,為什麼?他覺悟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作佛去的。他不知道他作佛,他只想往生,往生就作佛了,做了佛自己還不知道,這個法門妙極了。所以諸位同修要記住,真正發心求生淨土,不想再在這個娑婆世界搞六道輪迴,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人就是真正的菩薩。菩薩不是泥塑木雕供在那上面給人拜拜的,那你就全搞錯了。我們看到那個形像,立刻回光返照,自己成了菩薩,這才行!
什麼叫觀音菩薩?拜觀音菩薩的人很多,拜觀音自己就是觀音,你就對了,你就沒錯了。什麼是觀音?大慈大悲是觀音。我們就以念佛人來說,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你已經具備菩薩的資格。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到有苦難的眾生,你不要等人勸告,自自然然就發心全心全力幫助別人,解除人的苦難,你就是觀世音菩薩。你在日常生活應酬當中,你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影響,你不會感情用事,你完全能夠運用理智來處世,你就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表智慧,觀世音菩薩表慈悲。
我們供養佛菩薩的形像,目的在哪裡?向他學習,藉這個形像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要像佛菩薩一樣大慈大悲待人,我就學觀世音;我要理智,不感情用事,我就是大勢至;我知道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把孝敬的心推廣到孝敬社會一切大眾,你就是地藏王菩薩。你家裡供養這些佛菩薩的形像起了作用,他天天時時刻刻提醒你,不斷把你境界往上提升。菩薩,不論是觀音菩薩,不論是地藏菩薩,都有初發心的,初發心的觀音菩薩,初發心的地藏菩薩,也都有初住菩薩、初行菩薩、初地菩薩,逐漸向上提升,四十二個位次圓滿了,究竟成佛。佛教哪裡有迷信!
有人常常聽說「某一個地方的菩薩很靈」,換句話說,另外那個地方菩薩就不靈,要到靈的那個地方去拜。其實,哪個地方的菩薩都一樣,他是表法的,他的作用相同。真的有地方靈,有些地方不靈,這又是一回什麼事?儒、佛都說「誠則靈」,他以為這個地方菩薩靈,他到這個地方誠心誠意,這個地方求的有感應,靈!那個地方也供一樣的菩薩,他起了分別心,「這個地方菩薩不靈」,到那裡去拜,那個虔誠恭敬降了一等,怎麼拜他也不靈,就這麼回事情。如果你要用同樣的真誠心,無論哪個地方供養佛菩薩形像,同樣靈。靈不靈,不在那個像,在心,在自己的心,誠則靈,不誠則無物。佛法裡頭哪有迷信?一絲毫的迷信都沒有。
所以我們要認識「菩薩」這個名詞的含義。我們學佛,第一步就是要作菩薩。像我們求學,想求智慧、想求技能,我們上學,上學就叫做「學生」。佛門裡面,佛陀教育裡頭,「菩薩」這兩個字就是學生;畢業就叫做佛陀,沒有畢業就都叫學生。它也有一年級、二年級,大乘法裡面把它分成五十一個階級,就是五十一個年級。你慢慢去念,從一年級、二年級,念到五十一年級;再往上去,五十二年級成佛了。菩薩有五十一個位次,我們學佛不能不懂,你要不懂就被人騙了,那就錯了。
他問的是:『未知』,我不知道,『菩薩云何能具菩薩行』?我們有沒有這個問題?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要用現在的話,就是「菩薩的道理、菩薩的行為,要怎樣落實在我們現實的生活裡面?要如何落實在我們現前工作裡面?要如何落實在我們應酬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這一句話就是這個意思。『長養菩提種』,「長」是增長,「養」是養育,這兩個字是比喻,就是「怎樣提升自己無上正等正覺的力量」。他有這種意念,有這種思想,他是個真學佛的人。如果學佛沒有這個意念,沒有這個思想,他學的是什麼佛?今天我們不要去管別人,不要去問別人,最重要的是管自己;自己要學好,然後才能幫助別人。這一句話是「總說」,下面有十句「別說」,也就是說明什麼叫「菩薩行」,什麼叫「菩提種」。每一句裡面,上半句是菩薩行,下半句是菩提種。第一句裡面所說:
【云何能捨凡夫家,生於如來家。】
什麼叫做『凡夫家』?凡夫家不能出六道輪迴,「六道凡夫」,六道是凡夫家。不是說學佛發心剃了頭到廟裡去出家,真的出了家嗎?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沒錯,他出了一個小的家,他換了一個大的家,那個寺廟比他家大。世間諺語有所謂「家大業大」,造業就大了,仔細想想古人這些話,很有味道,他何嘗出了家?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表現的,那真的出了家,他沒有家;他的生活「日中一食」,外面去托缽,晚上隨便哪個樹下打個坐就過去了,「樹下一宿」,真的沒有家。
現在出家不叫出家,叫換家,換一個家,哪裡叫出家?但是,不管你是出形式的家,或者換個大家,總而言之,都沒出,怎麼也出不去。可是佛在經上常說,這個家不重要,比這個更重要的,佛說「煩惱是家」,這個重要。煩惱是因,輪迴是果報,你把這個因斷掉了,果報自然就沒有了,所以煩惱是家。果上講,「輪迴是家」,也就是六道是家,你怎麼出?說到究竟,「生死是家」,你如何出生死?前面所講的是六道以內的,生死包括六道以外的。
六道裡面有兩種生死,經上講的,一種是「分段生死」,一種是「變易生死」。六道裡頭兩種生死都有,出了六道之外,分段生死沒有了,還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一直到一真法界還有。像《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位次怎麼分的?變易生死分的。所以,生死家要是出了就成佛,究竟圓滿佛。等覺菩薩還有一次變易生死,像我們通常講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是等覺菩薩。佛講「出家」的意思是要出這個家,沒有成佛都叫凡夫。六道裡面,在佛經裡面叫做「內凡」,三界之內的凡夫;四聖法界裡面,稱之為「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出家要發心,人人都要發心,要「出煩惱家」,怎麼樣把煩惱放下,把煩惱拋棄。換句話說,在你生活裡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你應當要知道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這些東西不放下,功夫就不必談了,什麼功夫都沒有!你說你修行有功夫,什麼功夫?放下一切執著是功夫,你有沒有放下?放下一切分別是功夫。從這些地方一想,我們自己認真去反省反省,我有什麼功夫?「修行」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修正錯誤的思想行為」,行是行為,思想是意的行為。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意的行為,言語是口的行為,身體造作是身的行為;行為再多,都不出這三大類。由此可知,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錯了,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叫修行,我每天修正了多少?
所以,真正懂得佛法的人、真正會用功的人知道,修行絕對不是說每天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聲佛號、拜多少拜佛,那完全是外表形式;真正用功是在內心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古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起,立刻就覺察「我這個念頭是正還是邪?」這叫智慧,「我這一句話說出,當說不當說?」這是智慧,「我這個行為應該不應該?」這都是智慧,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觀照」,這就是覺。如果這個思想、見解、行為是正的,可以做;要是知道不正,立刻就禁止。這就是古來大德常講的「從根本修」,根本在哪裡?起心動念之處;絕對不叫惡念增長,惡念要立刻斷,善念叫它念念增長。
善惡怎麼區分?佛家有兩個標準。絕對的標準:與性德相應,這是真的;與性德相背,那是邪的。這是絕對的標準。相對的標準:利益眾生是善的,利益自己是錯的。這話裡頭的意思很深,我們要能體會到。為什麼說利益別人是對的,利益自己是錯的?如果我們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念念增長我執。諸位要曉得,破我執才能出六道,你念念在增長我執,你哪裡出得了六道?怎麼修,都是六道裡頭的福報,出不了六道。要出六道,必須把執著放下,於世出世法再也不執著了,這樣你才能出得了六道。所以,起心動念為自己,錯了!為自己就出不了六道。起心動念為眾生,這個人不在六道中。諺語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什麼人?決不會有一個念頭為自己。
而後你才真正體會到古人所說的「吃虧是福」。一般人不懂:「怎麼吃虧是福?」吃虧而不計較,他超越六道輪迴了,他怎麼不是福?要是跟人家斤斤計較,一點虧都不肯吃,樣樣都佔盡便宜,永遠在六道之中,沒福。「忍辱是福」,不能忍就是不肯吃虧,樣樣都跟別人爭,不知道忍、不知道讓,這種人肯定是六道輪迴中人,我們常講「輪迴心造輪迴業」,他不會出離六道輪迴的。真正出離六道輪迴的人,對這個世間一切事物絕對不放在心上,人家給我也好,人家騙我也好,人家欺負我、陷害我,什麼都好,沒有一樣放在心上,他已經不在這六道裡頭。這個話很簡單,理很深,希望同學們要細細揣摩。
「菩薩行」,簡單的講,我們從佛經裡頭來說它的綱領,就是「六度、四攝」。佛教導學生,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你都要守住這個原則。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條常常講,講得很多,諸位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四攝法」是什麼?人決定不能脫離社會一個人生活,夫妻兩個就是社會生活,四攝法的意義就是佛教導我們人與人之間往來的四個原則,這四個原則你要能遵守,你跟所有一切人都會相親相愛,都能和睦相處,重要!特別在今天的社會。「攝」是攝受,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講「攝受」大家不好懂,現在講「交際、往來」,我們跟一切眾生交際往來的四個方法,這是佛教我們的。
頭一個「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裡頭的布施意思不一樣。六度裡面的布施是廣義的,我講過很多,那是為眾生服務,捨己為人,是六度裡頭布施的精義。四攝法裡面的頭一個,「布施」,這個意思很小,範圍不大,用現在的話來講,「送禮」。人跟人要相好,記住,常常送禮;年節要懂得送禮,生日要懂得送禮,外出旅行回來要帶一點小禮物,要送禮。四攝法裡,我常常跟其他宗教往來,他們問我:「用什麼方法跟不同的族群、宗教往來?」我都是用四攝法,但是不用這個名字,講這個名字他不懂,我講的是:「多請客,多送禮。」這大家好懂,現在講「交際應酬」,這樣才能常常跟人往來。還得真的要常往來、密集的往來,彼此溝通;通了,問題都解決了,歧視化解了,誤會化解了,敵對化解了,就能和睦相處。
四攝法第二條,「愛語」。愛語是什麼意思?真誠的愛心關懷對方,絕對不是虛假。真誠的愛心關心別人,哪有不感動的道理?木頭、石頭都會感動,哪有人不能感動?第三個,「同事」。同事,我常常說的,我們今天同住在這個地球上,這個概念是一家人,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是一家人,這是「同事」的意思。末後一條,「利行」,我們所做一切的事、工作,對社會、對眾生決定有利益的。這是「菩薩行」簡單的介紹。
我們要行菩薩道,就一定要懂得修菩薩行,一定要曉得『捨凡夫家,生於如來家』。依照諸佛菩薩教誨去做,你就生如來家;不能把佛菩薩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我們不但沒有生如來家,如來家在哪裡找都找不到。希望同修們讀了、聽了,多想想,認真努力學習,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有真實的成就。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