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要節錄 (第三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03
【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學習經論。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
『制』就是制定、規定。這是佛為弟子們在修學程序上做了一個制定。『五夏』就是五年。出家人要把世俗的東西逐漸忘掉,世俗有過年、有年節,出家人不過年,年節也忘掉了。但是出家人每年有一次「結夏安居」,一次結夏就表示是一年。出家人多半用結夏來計算,而不用年節。「五夏」就是五年,就是剃度後的前五年。前五年要『專精律部』,此地的「律部」並不是指大藏經裡面的律藏,如果是律藏,一生都沒有辦法研究透徹,五年是決定做不到的。這一段的意思,在佛門通常是講「五年學戒」,也就是五年要學出家人必須遵守的生活規矩。出家人生活的規範,老老實實說就是《沙彌律儀》。從前跟我們現在不一樣,現在確實是亂了。從前一出家的時候,給你授沙彌戒,就學沙彌律儀,要學五年,五年都能做到了,這才可以受比丘戒。比丘戒受了之後,也要學三年,比丘戒能夠做到,三年之後才能受菩薩戒。不像現在一剃頭馬上到戒壇,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一次就完成,對於戒律是一無所知,但是三壇大戒已經圓滿了,這是不如法的。這在從前是非常的謹慎。此地「專精律部」就是《沙彌律儀》,要把它完全明瞭、通達,還要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持。
『若達持犯』,「達」是通達、明瞭。戒律裡面所說的戒條、威儀,都有開遮持犯,所以佛法確實非常通乎人情,並不是硬性的規定。譬如威儀,這個服裝就是禮節。在印度天氣熱,三衣就夠了。印度人的衣服你們都見過,就是一塊布裹在身上,天氣熱,那就夠了。佛教傳到中國,在中國黃河流域的氣候比印度冷得太多,你要不多穿衣服受不了。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中國人還是穿中國自己傳統的服裝,在自己服裝外面,把這個衣搭在外面,這就是變通。我們現在穿的海青,是中國漢朝時候士大夫們所穿的衣服,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知識分子,不做粗事情的。那個袖子很大,做事情很不方便,所以是讀書人、做官的、士大夫階級的禮服。一般人服裝的袖子就短,比我們現在的袖子還是寬,我們現在做的袖子很窄,大概寬一倍,古時候這個服裝便利於做事情。我們現在出家人穿的服裝,是明朝一般老百姓所穿的,在這個服裝外面再搭衣。這是在威儀上,威儀裡頭也有開遮持犯,也要懂得,但是沒有戒律那麼嚴格,有些過失也沒有戒律犯戒罪那麼重,威儀是比較輕一點。
『辦比丘事』,比丘事是什麼?比丘跟菩薩不一樣的地方,比丘是住持佛法,菩薩是弘揚佛法。菩薩到處傳教,不管道場的。換句話說,住持佛法就是道場許多行政事務,他要去管,這是「比丘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開道場、辦學校,道場就是學校,這一定要知道。道場設立之所在,他的任務就是教化這個區域的眾生,幫助這個地區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比丘事。
為什麼此地不說辦菩薩事,要說辦比丘事?這一定要曉得。在事相上,比丘持戒比菩薩來得嚴格,樣樣都照規矩做,所以容易得大眾的尊敬,他守規矩、守法。菩薩持戒跟比丘持戒不一樣,比丘戒是論事不論心,所以事上就非常嚴格;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所以菩薩戒律的確比比丘還要嚴。但是在形式上,有的時候好像他很放逸,不像比丘那麼嚴格,他很隨便,他持的是心戒,心地清淨。比丘不管你心清淨不清淨,樣子要做得很如法,他是在形式上、在外表上。所以結罪的方法也不一樣。
世間一般人看不到菩薩心,他只會看外表,他看不到裡面。比丘的外表比菩薩莊嚴,所以一般人對比丘就非常尊敬,對菩薩,有的時候還瞧不起。這個事情,我們在歷史傳記裡面看到,道宣跟窺基大師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窺基是菩薩,很隨便,對威儀不太重視。雖然有學問、有智慧,講經說法講得好,人人都讚歎、都佩服,可是在行持上很隨便。因此就有很多人瞧不起他,連道宣律師都瞧不起他,認為他有學無德,德行上有虧欠。而道宣律師戒律精嚴,一點過失都不犯,所以得天人恭敬。他是日中一食,這一食是天人來供養,每天到時候天人給他送飯來。
有一天窺基大師不曉得到哪裡去,從終南山經過,聽說道宣律師就住在這個地方,順便去看看他。窺基也是很有名的高僧,是玄奘的入門弟子,傳法的弟子,當然接待他。道宣律師就有意思讓窺基大師看看,他自己戒律精嚴,天人來供養。哪曉得那一天,天人不來了,沒供養。窺基大師離去之後,到第二天,天人又送供養來了。他就問他:你昨天為什麼不送來?這個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山的四周都是護法神,我進不來。道宣法師聽了這個話,流了一身汗,才曉得自己錯了,不知道他跟菩薩相比還差很大的距離。人家的戒是心戒,心地清淨,在紅塵而不染紅塵,那個高!在中國像這樣的大乘菩薩,我們在《高僧傳》、《神僧傳》裡面看得很多。
《神僧傳》裡面有一位法師,名字我記不得了。我初學佛的時候喜歡看這些東西,有這個印象,名字記不得,諸位應該可以查得到。這位法師教徒弟非常嚴格,教他遵守戒律,但是自己很隨便,有些居士請他去吃肉、喝酒,他也吃。所以學生就很不服氣:你教我們這樣嚴格,你自己都做不到。師父說:好吧!你們既然喜歡吃肉,明天跟我一道去。到第二天早晨,他就吩咐學生準備鋤頭、畚箕,大家就準備,跟他去了。他到曠野埋死人的墳堆裡面挖死屍,挖死屍出來之後,叫他的徒弟:吃吧!一個個都呆了,誰也不敢。他在那個地方就吃起來了。「你有我這個本事可以學我,沒有我這個本事就嚴守戒律」。這徒弟就乖乖的沒有話說了,曉得這個師父不是簡單人物。
所以大乘菩薩跟小乘比丘不一樣。大乘菩薩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四相破了,染淨一如,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小乘人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他有分別、有執著,怎麼能比!像窺基跟道宣,道宣還有執著,窺基沒有執著,這不一樣。換句話說,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就必須要守規矩,不守規矩你就決定不能成就。守規矩才達到定,定當中必定有戒,這是「定共戒」。再往上去就證果,得道了,就有「道共戒」。得道的人哪有不定!哪有不持戒的道理!但是他持戒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看不出來,這是一定要曉得。
比丘,縱然你是得定了,縱然你是證果了,可是你示現的是比丘身分,也就是說你示現的是在主持道場,你就要做比丘的樣子,你就不能像菩薩那麼瀟灑,那樣叫社會大眾看到你,心裡面起疑惑。那些徒弟講,「你教我這樣做,你自己做不到」,他心裡不服。這叫「辦比丘事」,比丘事,縱然是菩薩,也要裝模作樣,給大家做榜樣,要做個樣子給大家看。
『然後乃學習經論』。佛這個制度跟孔老夫子的制度完全相同。孔老夫子教學是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專精律部」就是德行,所以教育是以德行為第一。你沒有學問沒有關係,只要你有德行,你是個好人,你將來一定得好的果報。如果你有學問而沒有德行,你造的罪業一定更重,比別人更多,你將來墮落得更慘。所以真正的教育家,教化眾生是德行第一,先教你做好人,先教你不墮落,然後再成就你的學問,利益眾生,這是教育家,這真正是大慈大悲。
現在的教育,從中國到外國,沒有人講德行。如果講德行,大家都笑你落伍了。今天講求技術,所以第一層捨棄了。今天我們明白,科技愈發達,對於整個人類帶來的是什麼?是災難,不是幸福。雖然科技給我們生活上帶來一些方便,可是我們付出多少的代價!我們付出這麼多的代價,值不值得?如果冷靜的觀察,細心去思量,你就曉得那是不值得的,這是真的。也許有人要問,「天氣這麼炎熱,如果沒有冷氣,這日子我們能過嗎?」冷氣發明到現在多少年?過去幾千年、幾百年沒有冷氣,人的日子怎麼過的?不懂佛法的人不明瞭這個道理。佛解釋得很清楚、很明白,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造。從前的人心清淨,四季變化正常,沒有這麼熱。心清涼,境界就清涼。現在人心煩躁如一團火,所以外面天氣這麼炎熱,是這個道理。現在電燈照明這麼亮,大家一個個都近視眼,還戴眼鏡;從前點蠟燭,也沒有戴眼鏡,你想想這裡頭的道理。所以科技的發展,我們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多了。古聖先賢的教育非常有道理,完全符合佛在經上所講的原理原則。《華嚴》裡面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乘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人心存有道德,心地清淨,清涼自在,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人過的日子。
現在人可憐。昨天有人來跟我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同修當中,常常看到的問題:離婚率非常高,家庭倫理破產。許多同修都有這些家庭問題,苦惱而不能解決。家不像家,國就不像國,就天下大亂了。這些根本的原因都是佛所說的,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換句話說,不了解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所以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胡作妄為,才造成這樣悲慘的結局。這個不能怪別人,要怪自己。解決之道,說實在話,佛法能解決。佛法不必多,你要是把《無量壽經》參透,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統統都解決了。
所以,人有德行才能修身,修身的根本在德行,有德行才能齊家、才能治國、才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天下人得到公平,平是公平,也是和平。天下和平,天下人公平相處,都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所以佛教育一入門就是德行的教育,德行的教育就是《沙彌律儀》,我們一定要重視。大家在一起,每天能夠抽出一點時間,十分鐘、十五分鐘,研究個一條、兩條,來深入的研究探討。理搞清楚了,事我們應該怎樣做法。做,前面說了,它確實有開遮持犯。換句話說,這些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是活的,它不是呆板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有變通的。所以要合情、合理、合法,法就是戒律,合乎它的精神、合乎它的原則,在應用上來講是活活潑潑的。從這個基礎上再去深入經藏。
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第三個是政事,第四個是文學。政事就是辦事的能力,培養你辦事的能力,因為有辦事的能力,你可以在這個世間謀生,你的生活問題可以解決。然後再有餘力,可以學文學,現在講的文藝,藝術欣賞,充實你的精神生活。政事主要是解決我們的物質生活。他老人家教學這四個科目,四個順序。佛教育也是如此,佛教育把德行、言語都併在戒律裡面。比丘事就是政事,然後再學經論。學經論是把自己的境界再向上提升,同時經論通達有能力教化眾生。
下面這幾句是大師非常感嘆的話:『今越次而學』。「今」,這是五百年前的事情了。可見得佛門這個疾病很深,不是現在才有的,明朝末年就有這個現象,大家都把基本的戒律疏忽了。雖然是疏忽,那個時候還是要學,還是要念,但是不認真,沒有學好就學經典。現在人戒律都不學了,跟從前不能相比,現在是完全廢棄了。我們將來要主持道場,要把佛法再復興起來,如果我們不肯學,這個願望就決定達不到,換句話說,一定要從這個基礎上去建立。所以我們把整個戒律已經縮小到這一部《沙彌律儀要略》,就這麼一點點了,這一本東西要沒有的話,要想佛法久住世間,說實在話是不可能的。
我在此地老老實實的告訴大家,我們這個道場,無論在家、出家,只要是住在道場裡面的人,能夠遵守、學習《沙彌律儀》,這是佛的真正道場、真實道場。如果廢棄了,完全不要了,這個道場是魔道場。《楞嚴經》上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是魔道場,不是佛道場。現在這個社會,妖魔鬼怪充斥在世間。由此可知,德行的修養,戒律的重要,一定要從這個地方學起。我們現在年齡大了,不是很小,沙彌是很小,七歲到十九歲。我們年齡大了,要亡羊補牢,一面學經論,一面努力加強《律要》的修學,兩樣並進,這樣就好。
『行既失序,入道無由』。我們修行,把這個順序亂了。「入道」是講開悟、是講證果。在淨宗講「開悟」就是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證果」就是往生淨土。換句話說,我們要想成就念佛三昧,要想將來得生淨土,恐怕很難、很難。也許諸位要問,有很多念佛人,在家的、出家的,他這個都沒有學,他就一天到晚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人家也能往生,還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沒錯,那一種人我們比不上,那是老實人,我們不老實。老實人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定了,他定共戒。那個念佛人,心地清淨,絕不做壞事情,絕不害人,他戒律什麼都不懂,戒律的精神、要義,他全都得到了,他全都做到了。他不曉得,但是他做到了,他做到了也不知道,所以那叫老實人。我們不能比,我們不老實,一天到晚胡思亂想。
《念佛論》講的修無師,他不認識字,他是個大老粗出家的,出家之前做泥水匠,做粗活的。出家之後,他就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常住,什麼工作辛苦,他就做什麼工作,為大眾服務。你問他戒律、佛經,他什麼都不知道。天天做苦工,為大家做事,一句「阿彌陀佛」。人家預知時至,坐著往生,走得那麼瀟灑,不簡單!這種人叫老實念佛人,是少數。除了極少數的上根利智,就是下愚老實人,這兩種人很容易成就。這當中絕大多數的,要接受教育,所以佛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就是教化這些人的。這些人很難教,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就是當中這一幫人,剛強難化。所以一定要遵守規矩、遵守次第才行。
這個次第,實際上我們幾乎每天念的四弘誓願都念到了。四弘誓願就是次第,跟這個完全相應。第一個教你發心,要發度眾生的心,捨己為人。我們天天念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心發了沒有?沒發。怎麼曉得沒發?看這個討厭,看那個不如意,這就是沒發。還有愛憎,還有好惡,這個心沒發,所以底下的功夫就不得力了。心發了之後,從哪裡做起?從持戒做起。「煩惱無盡誓願斷」,持戒就是斷煩惱的,就是成就德行的。德行成就之後,往上再提升,「法門無量誓願學」,乃學經論。最後圓滿成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它有次第的,不能亂的。現在學佛,前面兩條不要了,度眾生的願也不要,斷煩惱也不要,從哪裡學起?從「法門無量誓願學」學起,搞空中樓閣。法門能不能學得成功?決定學不成功。他所學的,我們說得好聽一點,皮毛,其實皮毛都不到,完全錯解了、曲解了。為什麼曲解?因為沒有前面的基礎。
佛法絕對不是用意識能夠得到的,佛法是用智慧才能得到。智慧是從定來的,沒有定哪有智慧?所以講「心清淨」,沒有清淨心、沒有慈悲心,哪來的智慧?「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大慈悲心,煩惱斷盡是極清淨心。清淨心、慈悲心裡面生智慧,這才能解如來真實義。所以經典不是靠我們想像、研究、思索、探討能夠得到的,這樣搞所得到的,全叫世間法,不是出世間法,不是如來的真實義。所以如來真實義是悟入的,不是思惟想像得到的,不是的。就是用清淨心、用真誠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你自然就得到了。所以這個東西跟世間的學問、程度都不相干。
中國東晉時代,陶淵明、謝靈運,謝靈運是大文學家,書著得多,文章寫得好,《四庫全書》裡有他的集子。他到廬山見慧遠大師,想參加蓮社,遠公大師不要他、拒絕他。什麼道理拒絕他?文人習氣太濃,喜歡作詩、喜歡作文章。遠公的道場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不要,你在裡頭還要搞這個、搞那個,你不是擾亂大家!所以不讓他入社。遠公對陶淵明很器重,曾經邀請陶淵明參加蓮社,陶淵明沒有來。說起來,謝靈運在德行上就差一點,陶淵明的德行比謝靈運高,所以慧遠大師很欣賞陶淵明。可見得修學,世出世法裡頭都是以德行為基礎,所以品德修養是非常非常重要。
在世法裡面,古人已經給我們做了一個好的工作,就是前清的陳弘謀。陳弘謀做過總督,他編的《五種遺規》就是專門教小學的。《五種遺規》這本書,現在我們要採取的,還是要用節錄,那裡面內容很豐富,但是至少有一半以上不適合我們現代人,但是它的精神、原則是不會變的。就跟戒律一樣,我們在《律儀》裡面節錄的一百四十一條,那就非常重要了。我跟大家講解也是講節錄的一百四十一條。但是全書,你們手上都有一冊,你知道這本書的重要性,特別是住持道場。如果不管理道場,不住持道場,你學菩薩法,教化眾生,那是另當別論,但是菩薩也絕不捨棄。菩薩修學的方法跟主持道場的人不一樣,主持道場的人是十分注重威儀,處處要給人做一個榜樣,這是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今天就講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