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經—如來藏 (第十一集) 1981 檔名:09-009-0011
(請從09-009-0011a音檔開始)
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是解釋前面所說修證的最高原理,是要二邊不著,佛門裡面常講的「二邊不著,中道不存」。今天這節文,這是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守這麼一個原則。第一句,『何以故』,這是徵問。下面這是解釋問的意思,為什麼必須有無二邊都不立,才叫做隨順淨覺。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想到《華嚴經》,《華嚴經》的十大願王裡面有「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十大願王差不多凡是學佛的同修都念過,這十條也都能夠記得。可是它的境界就很少人曉得了,修學的方法當然更是不容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兩願,與此地所講的隨順淨覺是相同的境界。可見得十大願王的境界是相當之高,不是說我們能夠順從別人一點,這就是隨喜功德了,那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平常講順從別人一點,感情的,是我們心意識壓制自己的感情,順從別人。這個順從裡面沒有功德,必須到有無俱遣的時候,這個就是功德,這才是此地講的隨順淨覺,這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下面這五句,這是解釋。這部經的好處是經文少,它含的義理可不少,與一切大部經是一樣的。文字少,義理豐富,它這每一句裡面都包含著無盡的道理在,第一句說明是『無起滅』。我們講這五句之前,要想一想前面我們所讀過的。佛法是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沒有辦法思惟。言說要曉得言說的方便,絕不能夠執著言說相,執著言說相這是你把悟門就堵塞了,所以要懂得說法的義趣。我們曉得言語是有限的,有許多的事理不是用言語能夠表達得出來,所以言語是有限的。思惟想像還是有限的,思惟想像那是第六意識的功能。我們曉得六識的功能是非常之大,對外,它可以緣五欲六塵;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這個能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可是,對於真如本性,它就緣不到。因此,我們往往講到真實的,這不得已而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真性才能夠顯現得出來,沒有法子用言語來說的,也沒有法子用思惟來想像,這是我們說到真性。
所以古德常講,真心是絕對的,「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禪宗裡頭常用這兩句話來形容。這兩句確實是說得很好,把實際上狀況都說出來,這種真實的樣子,不但在諸佛菩薩無時無刻不顯露在現前,就是我們做凡夫的也不例外。凡與聖的差別,就是在一個是知道這個事情,一個是不曉得,我們一般講的迷、悟。佛菩薩悟,清清楚楚,知道真如本性的體相作用,清清楚楚,一點都不迷。而我們凡夫對於真如體相作用是一無所知,但是用不用?用,天天用它,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圓覺會上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正因為如此,所以佛在此地跟文殊菩薩解釋說明『虛空性故』,猶如虛空一樣。『常不動故』,我們曉得虛空是不動的,虛空自性是一法不可得。這個意思我們在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它說什麼?就是說一個不可得,你看《心經》到最後的結論「無智亦無得」。但是諸位千萬不要誤會,學佛學到最後什麼也得不到,那不是一場空嗎?那一場空,我們還要學它幹什麼?到後來是一場空,把什麼空掉?把生死煩惱給空掉了,法身、般若、解脫是現前了。現前為什麼說無所得?因為法身、般若、解脫本來具足,並不是你悟了以後,得到了法身、般若、解脫,不是的。
佛經裡面常有比喻,所謂是「衣裡藏珠」,他的身上、口袋裡面帶著有無價的寶珠,他自己不曉得,窮得連飯都沒得吃,天天在外面要飯。有個明白人告訴他,你的身上帶著無價寶,你為什麼要在外面過這麼苦的日子?他這一下覺悟了,原來自己是個大富翁。問問你,他的財富從哪裡得來的,他有沒有得到,他本來就有。我們現前確實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的智慧、福德與佛沒有兩樣。諸位去看看《華嚴經》,你看看毘盧遮那佛的那個福報,那還得了嗎?不但我們人間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諸天的天王也不能和他相比,那個福報是本來具足的。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福報,現在不曉得,迷了。今天我們學佛,佛在經典裡面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們,雖告訴我們,我們也知道有這回事情,自己也能夠信得過,可是這個境界我們還是見不到。見不到的原因就是我們這個迷關沒有能夠真正的破除,叫破迷開悟,沒有能夠真正的破除。換句話說,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只是聽人家這麼講。佛在經典裡面講的,我們聽釋迦牟尼佛這麼說,實際的境界我們沒有能夠契入。本經從「普賢章」以後,可以說都是講的修行的要領。這一章它的宗旨是教我們開悟,後面是教我們修行。菩薩道一定是悟後起修,所以這個悟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要真正覺悟,一切法不可得,這時候你的心自然清淨,自然不會為外面境界所動。
在這裡,我怕諸位誤會,再跟諸位說明白,一切法不可得,不是說一切法都沒有了,不是的。如果向這個地方去體會,那就把意思錯會了,所謂是「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一切法確實不可得,十法界依正莊嚴有沒有?有,告訴你有而不可得。所以佛在經裡面常常用本經後頭這一句,《楞嚴經》上也做這個比喻,好像我們眼睛長了病,眼睛害了病了,看到這個空中有花在飛舞。病眼睛看到空中的花,有沒有?確實有。可不可得?不可得,完全是虛妄,但是病眼看到真有。病眼看燈,我們點一支蠟燭,他看蠟燭好像有個圓圈、有個光影,有沒有?有,不可得。你不能說沒有這個事情,有這個事情,但是這個事情是虛妄的,《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今天所看的這個境界,就是病眼所見的境界,我們見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那就是燈上的光影、空中之花。我們現在這個眼睛有病,我們是真如本性上有了無明,有了病,所以看的這個境界相。《金剛經》末後幾句話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很清楚嗎?一切有為法指的什麼?大家研究過唯識,《百法》裡面前面九十四種都是有為法,那叫一切有為法。你看看九十四種有為法,豈不是把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在裡面嗎?有沒有?有。可不可得?不可得。所以悟了的人曉得,這是夢幻泡影,不可得。
我們在這個境界裡有沒有受用?有受用,受用得很自在,一切的受用,要曉得這是屬於因果報應。迷的人有因緣果報,悟的人還是有因緣果報,你要說悟的人沒有因緣果報,那就錯了。百丈大師那個公案就是解釋這個問題,所謂是「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就是解釋這個問題。這是從前一個修道人,別人來請教他,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大修行人是諸佛菩薩,這個意思就是說,他還有沒有因果報應?還落不落因果?他回答的是不落因果。這答錯了,這一個字錯了,他墮了五百世的野狐身。所以這個說法說錯了,不得了!你看孔老夫子《論語》裡面就教給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個才叫做是有智慧。我們曉得,我們就答覆你;不知道的,那我不答覆你,沒有過失。千萬不可以為想當然爾,大概是這樣的,這個要不得,這個問題就出來了,不可以憑我們想像來解答。
這是一個老狐狸,畢竟過去是真正有根底的人,所以投到狐狸道裡頭牠還想修行,到百丈大師這個時候,牠已經修到五百世了,已經修行五百世了,所以轉變成一個人身。百丈大師很高明,一看就曉得他不是人,他每天到禪堂裡面來聞法,有一天他就是求百丈大師給他開示,把原本的都給大師說明。百丈大師說,你明天來,明天我上堂說法你來,你把你從前那個人問你那個話,你來問我。第二天他來了,來了他就把從前那個向他請教的人,同樣這句話提出來說,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師只給他修改了一個字「不昧因果」。你看他答覆的是「不落因果」,他只修改一個字,所以說他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不昧因果,他才恍然大悟,過了幾天他就圓寂,他離開畜生道了。
這就是說明諸佛菩薩不昧因果,不是沒有因果報應。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既然一切都有果報,可見得受用是自然的。如果拿世俗的眼光來看,這個命運是一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明白的人叫不昧,清楚;不明白的人不曉得,不曉得就胡作妄為。曉得的人心不動,在這個境界裡面,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他不動,為什麼?曉得有前因後果。哪個人對我好,曉得,我過去對他好,有恩。哪個人對我不好,我曉得過去世我跟他有過不去的過節,這個時候境界現前,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他如如不動。他不是不曉得,清清楚楚,逆來順受,如如不動,大修行人。不知道這個因果的人,不知道的人,他的感受就不相同,別人待他好的時候,他感恩;別人對他不好,他記仇,他要報復。這個就變成冤冤相報,永遠沒有了的時候。一個是知道這個事情,一個不知道,一個是昧事昧理,一個是不昧因果。
我們再想一想,經典裡面所記載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遇到一個國王,暴君,滅釋迦這一族。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連他這一族的家人他都保不住,他也不問,不聞不問。他的學生舍利弗看到過不去,舍利弗有神通,神通第一,把釋迦族這些人裡頭有部分人救起來了,他用他那個缽,把缽變大,把人統統裝在缽裡頭,帶到天宮上去,免於底下遭這個難,以為可以避免了。事情平息了,他回來了,結果缽一看,缽裡面是血水。他回來問釋迦牟尼佛什麼回事情?世尊跟他講定業不可轉,所以佛曉得。這個事情前因後果經典裡面說得很詳細,我在此地不能細說,說了要講一大篇故事。
所以我勸初學的同修,你們必須要念《了凡四訓》與《感應篇》。為什麼?先要明白因果報應,要從這個地方悟過來。《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覺,始覺,始覺四位,四個位次,最初的始覺就是覺悟到業果、因果報應。對這個覺悟,這個覺悟跟諸位說,對我們修道人來講,就帶來了很大很大的幫助。那就是世緣看破了,他能夠放下,情緒能夠穩定,這個樣才能夠修道。無論什麼環境裡面,他住都是一樣;不管在哪個境界,他心是定的,他不會動搖。為什麼?知道因果報應。所以有福的人,走到哪裡都有福;沒有福報的人,想找個地方,找哪裡都找不到。他沒有那個命,他找個什麼?這是說明一切確實是不可得,但是這個事情是有。你要曉得這事情有,不可得,心就清淨了,就可以不會為境界所動,你在這個境界裡也曉得怎樣的處置,心境安然。這個就是智慧用事,而不是感情用事。迷的人,動不動是感情用事;悟的人是智慧觀照。智是不動的,情是動的,感情是動的,智慧是不動。
下面這是接著說,『如來藏中』這一句是貫底下五句,如來藏中本『無起滅故』;如來藏中『無知見故』,句句前頭都貫上這個「如來藏」。這在本經裡頭很重視這個問題,《楞嚴》、《起信論》裡面都講如來藏。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指上一句所說的「虛空性故,常不動故」,這是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本經所講的淨圓覺心;我們念佛法門裡面所說的一心不亂;《華嚴》所講的一真法界,跟如來藏是名異而義同,意思是相同,名字不一樣,意思是一樣。「如」是說宇宙人生的理體。「來」是從這個理體所現的現相,就是我們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如果我們拿相宗《百法》來說,「如」是講的性,因為性是永遠不變的,所以叫如。「來」,來就是現的相。你看像八識裡面講的有為法九十四種,無為法六種,這些都是來現的相。無為裡面諸位要曉得,只有一個真如無為是真實的,真如無為就是如(無為那是如),前面五種是相似的無為,不是真正的無為,是相似。而前面九十四種有為法,那就是來,說個「來」就是指那個意思。「藏」,統統含藏在裡面,含藏在哪裡?一心之中,就是我們自己的圓覺心,所以圓覺心就是如來藏。我這樣說法,諸位更容易了解這個意思,用《百法》來解釋,更容易了解這個意思。
在佛法裡面講,如來藏也叫它做阿賴耶。一般說,悟的位子上,我們叫它做如來藏;迷的位子上,我們叫它做阿賴耶。我們通常講,阿賴耶有真妄和合的意思。古德解釋本經說,這個經裡面所講的圓覺,就是我們一切眾生的如來藏心。這是大乘佛法裡面常說的常住真心,生佛平等,迷悟不二,又叫做佛性。所以我們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換句話說,一切眾生皆有淨圓覺心,一切眾生皆具足如來藏,這樣講法統統是一個意思。《起信論》裡面說得很清楚,這部大論,分量是不多,它的分量跟《圓覺經》差不多。可是它的意思非常的圓滿,這是馬鳴菩薩依據百部大乘經典而造的這部論。首先就說明造這部論的依據,我們在跡象上來看,是百部大乘經典,包括了《華嚴》、《法華》;從理上的依據就是一心,一心為本源。這句話把整個大乘佛法道破了,一語道破。我們如果說用一句話,把一切佛法,十方三世諸佛所說一切法,用一句話都把它說盡,這句話就是「一心為本源」,一句話就說盡了。
一心裡面有二意,就是它有兩面(這一體的兩面),它有不變的意思,它有隨緣的意思。在《起信論》裡面就不變的意思說明為如,就隨緣的意思說明為來,就含藏的意思說明為藏,說它包羅萬象的意思說明為藏,這個稱為如來藏。跟我採用《百法》的說法一樣的意思,我們對於這個名詞要正確的理解。《起信論》之所以說這個道理,從隨緣這邊說,有覺與不覺。在一般大乘經裡面講,隨緣有隨淨緣、有隨染緣,這裡面就有迷悟。說隨淨緣的是四聖法界,這是悟;隨染緣的是六道輪迴,這是迷。《起信論》裡說覺與不覺,四聖法界是覺,六凡法界是不覺,這個十法界就是這麼來的。所以這個十法界,不但六凡是病眼看的空花、看的燈上的圓影,那個悟了的人還是不例外。這個理我們要多想一想,你才真正體會到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在如來藏心之中,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了解之後,對六凡你不染了,對四聖也不羨慕了,為什麼?原來也是這麼回事情。
所以你在四聖境界裡頭,你也不會有點什麼樂受;你在六凡裡頭,你也不會有苦受。為什麼?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再想想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但六凡真如本性裡面沒有,四聖也沒有。《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四聖法界除外,沒有講,也沒有說西方極樂世界除外,華藏世界不在其中,沒有說。那沒有說的話,華藏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極樂世界,凡所有相,還是虛妄。你到極樂世界去,你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凡是對於極樂世界抱的那個希望去到那裡才高興,你這個境界不高,帶著這一分喜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多數都是凡聖同居土的。少數,這是方便有餘土的還帶一點點,那很淡薄了。理一心,往生就生到實報莊嚴土的,決定沒有歡喜心。我說這個歡喜,是我們感情這種歡喜,沒有。人家那個時候就是法喜充滿,不是感情的。這些境界都應當細細的去辨別,要把它搞清楚。
我們圖書館這正才開始,我沒有想到參加的人很多,不少。原來我只以為是十幾個,現在沒有想到有二十多個人,想研究講經。現在弘法人才實在是太少了,可是我這次開班的目的,實際上並不是教人講經,也並不是為佛教培養弘法人才,目的不是這個,目的只想維護我們圖書館那個道場常年不斷的有人在那邊講經。因為現在我要出去了,這家裡就沒有人講,所以這次我到南部去講經,家裡我叫他們念《彌陀經疏鈔》,大家在一塊念。我如果不在這個地方,這個圖書館還有人講經,能夠維持,我目的在此地。真正的目的希望將來能夠建立一個淨土的道場,我們理想當中,希望是每天能夠有四個鐘點講經,八個鐘點念佛,我們希望能做到這麼一個理想。可是要想能夠維持每一天四個小時講經、八個鐘點念佛,絕不是一個人能夠辦得到的。所以我想最理想的得需要有十個人,才能夠照顧得過來。我們有五、六個人能夠講經,也有四、五個人能夠領導念佛,這樣子大家輪流,就不會太吃力了,不會太累了。希望能夠建立這麼一個道場,這是我從出家以來,最大的一個願望。所以我們教學的重心,總是希望自己家裡這幾個人好好的來學,將來維繫這個道場。外面的人來學,學會了,他都走了。
(09-009-0011b音檔開始)我們目的就是要建立這樣一個道場,這對我們佛教來說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這個道場能夠建立,今天在台灣是第一個,常年有講經、念佛。我們今天在台灣沒有看到,今天全世界也看不到,你所建立這個道場,全世界這是第一個。像佛光山那個道場,跟諸位說,世界上多得很。你到泰國去看,你到日本去看,比它的規模還大的都有。如果有一個地方,就一天念八個鐘點佛、講四個鐘點經的時候,你去找泰國找不到,日本也找不到,其他的國家更找不到。這個道場,哪怕就這麼一點點大,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稀有的道場,我的目的是幹這個事情。
這一次我在南部彌陀院講經,彌陀院他們很發心,因為我常常講,常常宣傳我這個理想,他們心動了,他們想辦。希望過了陰曆年之後,他們要辦個佛學院,辦佛學院就是訓練講演,希望將來能夠做到這個目標。彌陀院講什麼經?當然是講《彌陀經》。所以他來找我,他們最近把那個樓,它本來是四層,上面又蓋了一層,蓋了五層,準備拿一層樓來做佛學院。我就告訴他,學生十個人,不超過十個人,而且都是家裡人;外頭人把他訓練出,他跑掉了,以後你還是沒辦法。要緊的就是我們將來自己道場講經不到外面請人,你這個講習才能夠維持。我們念佛領眾的是自己人,不要到外頭請法師,我們念佛才不會間斷。希望講經跟念佛不間斷,所以要培養自己的學生,就是他不走。他到我們這裡來學也可以,學發願就住在我們這個地方,將來把這個道場發揚光大,這個我們歡迎。我們是共同一個理想、共同一個目標來建立道場,他們現在在積極的籌備。課程我給他定的是《淨土十要》,《十要》就十種,另外再加上三種,《十要》裡頭沒有的,《彌陀經疏鈔》,《十要》裡面沒有,《無量壽經義疏》、《觀經妙宗鈔》,就加上這三種,一共就是十三種。學生在一塊學就學這十三種,將來這個道場講經就講這十三部,純粹是淨土宗。這十三部經,周而復始,一遍講完,重複再來一遍,我們想建這麼一個道場。北部可能也有機緣,如果說南部有一個,北部有一個,我們台灣這個地區就不會遭難,龍天護持。
此地這個淨行法師是越南來的。前天來看我的百念法師,他也是師大畢業的,也是個越南法師,現在在美國。他到美國去了兩年,前天來看我,跟我說明美國那邊很苦,佛法沒有辦法立足,沒有辦法。他說到了美國,那個人心都變了。他說我仔細看看,佛法還是在台灣。所以我們自己在台灣不曉得,出去轉轉、看看就曉得,今天我們這個地球上佛國,台灣是佛國。但是我們台灣雖然比較任何國家、地區,我們的佛法確實是盛,還有地方講這個大經,講經的時候還有這麼多人來聽,在外國沒有。在外國,在美國講經聽眾最多的也不過十幾個人,而且一個星期只能有一次的機會。人數最多的不過十幾個人,少的時候三、五個人,這個情形我早就曉得,印海法師跟我講過,幾百人聽經的,在國外沒有,這個場合沒有。我們在高雄講經的時候,他那裡聽眾多,彌陀院講經大概有二、三百人聽眾,佛教堂講經有四、五百聽眾,所以這個聽經人數多,確實很難得。除這個之外,台中李老師那個講習大概經常有三、四百人,這是聽眾多,這種情形在國外都看不到。可是,常年天天講經、念佛的道場,我們台灣沒有。在民國初年,大陸上只有一個,靈巖山,印光大師的道場。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念佛,只有一個。這個道場,現在大陸上沒有。所以我們希望在台灣能夠建立這麼樣一個道場,專修。
同時還有一樁要緊的事情,我在此地也勉勵一些同修們,因為這邊有一些同修不常到圖書館聽經,我這次到高雄講經順便到佛光山去玩,因為佛光山正在傳戒,我們圖書館這邊同修有七、八個到這裡受戒,我去看看他們。正好碰到他們那邊有水陸法會,規模都很大,我去參觀了一下,在那裡遇到一個老朋友張居士,他現在普門中學做副校長,實際上負責教育行政工作。我去的時候,裡面還有一些老人認識我,法師,好多年都沒有看到你,你都沒有回來,說我回家了。張居士在旁邊看到,我就跟他笑笑,我說我民國五十六年來這個地方。那個時候佛光山剛剛草創的時候,只有一棟房子,就是他們佛學院那一部分,只有那一棟,其他的統統都沒有,荒山,路都沒有開。我在那個地方住了十個月,星雲法師請我做教務主任。那個時候我給他提出一個建議,他那個時候學生有三班,有一百多人,我向他建議學生兩個人做一組,專攻一部經。譬如研究《彌陀經》的,這兩個人專門研究《彌陀經》、弘揚《彌陀經》。那研究《普門品》的,他就專門搞《普門品》,他就專弘《普門品》。從五十六年到今年,整整十五年,如果說是照我那個構想的話,把他分成組,分成五十多個組,佛光山就有五十多部經。五十多部經,他們研究的時間都是有十五年了,個個人是世界第一。你們想想看,哪一個人在一部經上用了十五年功夫,他不就是世界第一!那今天佛光山是佛光普照全球。張居士聽到感慨萬千,他說早這樣做那真好,可惜沒照這個做。他要這樣做,我就不會離開佛光山了。如果說一部《彌陀經》搞了十五年,講了十五年,讀誦研究搞十五年,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哪個地方要聽《彌陀經》的話,請阿彌陀佛來講《彌陀經》,那我們講不過他,我們對這部經上沒有下這麼深的功夫,這是我勸勉諸位同修們,專,專攻一門。
我們古代的祖師,宗密大師一生就是一部《圓覺經》。你們去看看華嚴五祖傳,清涼大師一生就是《華嚴》,他一生講《華嚴》講了五十遍。清涼的學生,宗密是他的學生,他的學生沒有學《華嚴》,學生學《圓覺》,給《圓覺經》寫了六種註解,一生在《圓覺經》上。所以我們今天講到《圓覺經》,那你不能不讀宗密大師的註疏,後來所有註疏都離不開宗密大師這個思想。所以什麼東西要專,要一,學兩樣,心就分掉了,就打對折了,學得愈多,深度就沒有了,那都學些皮毛。所以三年佛學院,三年學個幾十樣的東西,他怎麼能學得好?三年學一樣,必定有成就。
我在李老師會下學經,我學一部《楞嚴經》用了三年半的時間,三年半就學一部經,這樣才能夠學得踏實。《楞嚴》大,小一點的,你們看看《金剛經》,《金剛經》分量少,只有五千字。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上用四十年的時間,人家成為《金剛經》的權威,一直到今天提到《金剛經》,哪一個能超過江味農的。再少的《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周止菴居士也是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我們看看從前的人,江味農跟周止菴都是民國初年人,他寫一部《心經詮注》,成為《心經》的權威。所以佛光山那個時候如果這樣認真的來研究,每一部經,每一個人專攻要搞十五年下來,這個成就還得了!你說大學、研究所、博士那也不能相比,這一百多個人,那真是人人都成佛了。這個佛光山是名符其實,有一百多尊佛菩薩那還得了,不得了!
我們今天在此地拿這個話勉勵諸位同修,學東西就要學一樣。我現在積極的想培養幾個人,來代替我出來弘法。有幾個人能夠接替了,我自己就專門講《彌陀經疏鈔》。我把《彌陀經疏鈔》講個十遍,你看外頭人都叫我阿彌陀佛。最近妙蓮法師到台灣來,他要建道場,我就跟他商量,我說你要建道場,我們兩個來走這個路子,你發心領導念佛,我發心講《彌陀經疏鈔》。我們這個道場不講別的經,只有一部《彌陀經疏鈔》,如果每天講的話,一年可以講完。到第二年又講一遍,一年講一遍、一年講一遍,清涼大師講《華嚴》講五十遍,我們要能把《彌陀經疏鈔》也講五十遍,我們這個道場個個人往生西方,決定靠得住。從前廬山慧遠大師,廬山蓮社一百多人個個往生,沒有一個落空。我們也能夠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怎麼會做不到?所以我是勉勵他,請他真正發心來領導,他要不發心,我就把期望寄在底下一代,我們培養幾個人,志同道合,我們自己來建立一個小道場。不專不能成就,一定要專一,要專才能夠成就。《彌陀疏鈔》我已經講了兩遍,愈講愈熟,愈講愈有意思,才曉得愈講對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愈有把握。為什麼?理論、方法都清楚,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決定能夠去得了。
這雖然是題外的幾句話,我特別提出來勉勵同修們,希望同修們要具有深遠的眼光,學一樣東西,一生就弘揚這一樣東西。雖然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切經通的時候,希望諸位還是弘揚這一樣。你們讀《華嚴經》,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些善知識,哪一個不是一切法都通?那都是佛菩薩,他一切都通,但是每一個善知識他就標榜一門,你問他別的,他說我不曉得,你請教那一位,他比我高明。我們學東西要有這個風度,人人是第一,沒有第二的。我講《彌陀經》,你來請教《彌陀經》,我當仁不讓。你請教我《普門品》,我就告訴你,我《普門品》不行,那一位比我高明,他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專家,你請教他。你要問我十大願王,我就告訴你,那一位是普賢菩薩,你去問他,我對於這個不內行,人人第一。否則的話,善財童子何必五十三參,一個善知識就夠用了,全都教給他了,這是示現的榜樣、典型給我們看,這個修學什麼嫉妒、障礙都沒有了。為什麼?個個都第一,沒有第二的,哪有嫉妒、障礙?只有互相幫忙的,沒有互相障礙的。
我還有個願望,但是不曉得什麼時候能夠成就。我在過去想法的時候,我們台灣如果說同修真正是有心的話,要想興隆三寶,要想普度眾生,每一個寺院就可以標榜一樣東西,專門弘揚一樣東西,我們中國古代,確實它就是這麼建立的。像在唐代的時候,學《華嚴經》一定是在五台上,那是華嚴道場,清涼大師的道場。學《法華經》一定到浙江的天台山,智者大師就是專講《法華》,等於說是專科大學一樣,這樣才能建立權威。《唯識》是慈恩寺的窺基大師。一個道場它有一樣東西出類拔萃,不是做不到,而是我們不肯做。我出家講經到今年要是算國曆的話,七十一年就是二十三年,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到處去漂流。對我自己來講沒有影響,可是對整個佛法來講有影響,整個佛法的弘揚來說,吃了虧了。如果我這二十三年,我那時候學成之後回到臨濟寺,臨濟寺能夠收容我的話,我在臨濟寺講經講二十三年,臨濟寺今天世界第一。哪一個寺廟裡頭天天講經講過二十多年的,天天講經講過二十年這個記錄恐怕你找不到,這對於我們佛法就影響很大了。以外國人來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廟可以做代表性給他看,但是到處跑就不行了。到處跑的時候,這個權威不能建立。
如果當年清涼講《華嚴》,他一生講五十部,一個廟講一部,他就不能成為權威了,權威建立不起來。對他個人的修學那是沒有問題,對於整個佛學的權威建立不起來。他這五十部經在一個地方講,這一個地方變成世界的華嚴大學,世界的學術權威,那個時候外國的學者到中國要學經,要學《華嚴》一定到他們家去,所以這一點我奉勸諸位要留意。假如你自己有個小道場,你能夠守得定,不要嫌這個道場太小了,這個地方人太少了,環境也不太好,我天天想大地方,天天換地方,這個不行。再小,也能成為世界的學術權威,也能成為歷史上將來一個重要的文化據點,這一點必須要認識。心要在道上,不在場面上。古來的那些大道場、大叢林是自自然然形成,不是有心去計畫的,不是預先有個構想怎麼樣發展,沒有。我們古人從來沒有這個意思,從來不是這個著眼,都是自自然然形成。像蓮池大師,他老人家那個雲棲道場,原先就他一個人住茅蓬,因為他有道、有學,以後來的人愈來愈多,自自然然形成了一個叢林。他原先絕沒有想到,在那個地方要建個大的寺院,要有多少人在哪裡修行,沒有,沒有想到過,最先想的就是一個人在那邊靜修。如果同修們能夠向這上著眼,你自己有福了,我們中國人有福了,這個世界一切眾生都有福了,這是決定能夠成就的。
佛門常說「萬法唯心,一切唯心造」,只要諸位肯發心。如果需要我幫助的,我盡心盡力的幫助大家。在目前發心的人,最難的是找到一個地方練習講經,這個講台上不磨鍊是出不來的。練習講經的道場不容易找,台中能夠出人才,台中有兩個地方練習道場,台中蓮社跟靈山,這兩個地方是李炳老訓練學生練習講經的道場,所以他能出人才。一般佛學院沒有練習的道場,所以佛學院雖然畢業出來,上台還是開不了口,這個毛病在這個地方。
諸位要肯發心講經,我非常歡迎,我景美那個圖書館供給你練習。你只要是發心,告訴我,我就給你安排時間,你或者是每一個星期講一次,或者是兩個星期講一次,我把時間給你安排好,你去練習去。如果能夠說苦學三年,你要是一個禮拜講一次,三年不間斷就行了,你就成就了。這個是要發大慈悲心,你剛剛講,當然講得不好,很多人批評你,很多人毀謗你,講得把聽眾都講跑掉了,沒有人聽。可是你要有毅力,要有恆心,絕不中止,到時候就上講台,一個人沒有了,桌椅、板凳在此地,它不會走,你要對它講。這樣要講上三年的時候,外面人聽到,那不能不佩服,自自然然他對你起恭敬心,他就來了。這個人了不起,一個人都沒有,他對桌椅、板凳都講,我們也要去聽聽,聽的人愈來愈多,這樣才能成功。一看聽眾少了,算了、算了,我不講了,那完了,那就失敗了。
我過去常常鼓勵人,可是那些人都沒有我臉皮厚,我不怕人跑掉,我還照講。我勸的幾個人,他們出來講經,第一天人還可以,第二次講的時候就少了一半,第三次又少了一半,他告訴我,不行,我不能講,你看人都跑光了。我怎麼勸他,不幹不幹、不行不行。所以到後來我才覺悟到,求人不如求自己,我們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後來都要失望,還是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自己拼命努力的去做去。所以諸位你們要希望將來弘法人才多,我們一般群眾都能夠接受佛化,誰去幹?自己發心去幹,別指望別人。
下面這個意思裡面,每一句裡面都有豐富的義理,第一句講「無起滅故」,實在情形是這樣,我們還以空花、燈上的圓影來做比喻。你們想想,病眼睛看到那個空花,起滅就是生滅,空中花有起滅嗎?燈上那個圓影有起滅嗎?也許你會說,我眼睛生病了,看到就有;病好了的時候,看到就沒有了。那是你的妄想,想錯了。如果真有起滅,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了,那就不是虛妄的,那是真實的。你眼睛有病的時候,空中花也沒有生;你眼睛好了,空中花也沒有滅。為什麼?本來無故,畢竟無。如果你說它生、它有起滅的話,它這個起,它從哪裡起來?空中花從哪裡起來?你把它來源找來。它滅了,它滅到哪裡去了,有來有去那真的,那不是假的,沒有來去。這個空花、燈上的圓影,跟你講沒有來去、無起無滅,你容易懂,容易體會得到。我們今天講宇宙萬有也是像這個空花、燈輪一樣,沒有起滅,你就不懂,你就不能接受。這個問題要深入經藏,實在講《楞嚴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佛在楞嚴會上跟我們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說個出生、說個滅盡都是方便話,不要以為真的有出生、真的有滅盡,那就錯了。這就是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相是「無起滅故」。迷的人怎麼樣?以為它有個起滅,這就叫迷,這就叫不覺。所以佛底下這一句叫「無知見故」。正合《心經》兩句話,無知見,無智;無起滅,無得,「無智亦無得」。這是說明如來藏的真實相,從理體上說的(從理體上講),也就是一心從真如這個意思上來說的。
這個意思要真正明白了,你才曉得六祖大師他是什麼心,他那四句偈你才真正體會到那個意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這四句偈跟這兩句可以互相做註解,六祖大師入這個境界了。六祖大師有沒有受用?當然有受用,他在黃梅五祖道場,在那裡八個月,每一天破柴、舂米幹這些粗活,那就是一真法界,那就是修無上的普賢行,妙行!我們肉眼凡夫怎麼看得出來?有體有用。這個心既然沒有起滅,諸位要曉得,這個起滅叫妄心,沒有起滅就叫妄心沒有了;妄心沒有了,顯現出來是真心。我們今天這個心在一切境界上有起滅,但是有起滅不是真的,叫妄。真的講,真的本來沒有心,所以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無起滅,無起滅裡面,你妄生起滅。妄生那個起滅,還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但是你妄生起滅,你要是不能夠徹底覺悟,起滅是有因果的。換句話說,造業固然是虛妄的,還得要受虛妄的果報。換句話說,六道輪迴你還不能不受,六道輪迴也是空花、也是圓影。正如同作夢一樣,夢是假的,夢裡頭如果受罪的話,你還真在那裡受。到你醒之後,這是假的,你才曉得是假的。你要沒有醒過來,你還一樣在受,你不能說沒有感受。除非你在夢境一下覺悟了,我現在是在作夢,你覺悟了,知道你在作夢了,知道你在作夢受不受?還受,但是受心清淨多了,沒有那麼嚴重了。這就是像百丈大師跟野狐開示的一樣,夢裡面曉得自己在作夢,不昧因果;夢裡頭不知道自己在作夢,那就是落了因果。整個佛法的教學,無非就是把我們從迷夢裡頭喚醒。這個喚醒就是教你覺悟,覺悟我們現在是作大夢,曉得人生宇宙真實的相,而不迷在這個境界裡頭,這就叫開悟。悟了之後,應該怎麼做法,你自己明白,那個種種做法就叫修行。
這五句,前面兩句是從如來藏理上講的,我們一般講,像《楞嚴》裡面講三種如來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這兩句是就空如來藏說,空如來藏是說如來藏的性體。下面三句『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這三句是說明不空如來藏,就是如來藏隨緣的意思,給我們詳細解釋十法界依正莊嚴。但是空與不空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不變跟隨緣是一不是二,不變就是隨緣,隨緣就是不變。我們之所以不能開悟,就是把這個事情分做兩極,我們總認為空不是有、有不是空,哪裡曉得《心經》裡面給我們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個色就是有。色,就是後面三句不空如來藏,空就是前面這兩句「無起滅,無知見」,空如來藏,空就是色,色就是空,空有原來不二。這三句大意跟諸位講到此地。
我們還有三次,還有兩次,底下還有兩次。兩次,實際上就是一次半,對不對?一次半這個進度要加快了,我沒有預料到,我以為後頭還有三次。不過今天所講的這些話,雖然講得少,我想對諸位很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