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十七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27
《大智度論》第二十七卷「釋初品中大慈大悲」:
經【大慈大悲。當習行般若波羅密。】
請看論文:
【大慈大悲者。四無量心中已分別。今當更略說。】
首先解釋『大慈大悲』的定義,前面曾經講過四無量心裡面所說的慈悲喜捨,慈無量、悲無量,所以說四無量心中已經分別解釋,在此地特別著重這個「大」,大慈大悲。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下面幾行問答是說明慈悲大小的差別,什麼叫大慈大悲,什麼叫小慈小悲。在前面這幾句話裡面,應當注意的是這個地方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大慈』,意義是以『喜樂因緣與眾生』,著重在「因緣」兩個字上。眾生依什麼樣因緣才能生歡喜心、才能夠得樂受,你能夠給他這種因緣這叫做「大慈」。『大悲是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也是著重在因緣兩個字上,什麼樣的因緣能叫眾生離苦,離究竟苦,給與眾生這樣的因緣這就叫「大悲」。問答裡面解釋說:
【佛心中慈悲名為大。】
除佛以外都不算『大』,但是菩薩也叫大慈大悲,菩薩的大慈大悲比起佛來,那就不能叫大慈大悲,如果比聲聞、緣覺、人天,菩薩是大慈大悲。講到大慈大悲究竟真實,確實是在如來的地位上。第二頁第二行:
【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
這一句裡頭要注意『真實』兩個字,真的是大慈大悲,一點都不假。第四行:
【大慈者。念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愍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這兩句我們要說一說,佛的心實在是念眾生苦樂事,念念當中都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且佛也是念念當中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因緣。眾生不能夠離苦、不能得樂,這不能怪佛菩薩,只能怪眾生不肯接受佛菩薩給他的因緣,不肯接受,這就沒辦法了。佛菩薩所講的這些話不肯相信,不能照做,佛菩薩的言語教訓就是給我們做離苦得樂的增上緣。佛講的這些道理我們是不是真懂了,佛講的這些方法我們是不是都會了,道理懂了、方法會了,又肯老實照這個方法去做,當然離苦得樂,這是佛菩薩給我們這個因緣我們接受了。不接受那沒法子,佛菩薩沒有法子勉強我們接受,這是做不到的。要你自己覺悟、自己去接受,得到利益、得到好處是自己的。佛慈稱『大』,是因為佛的慈悲心,心量太大了,盡虛空遍法界。而且佛慈平等,絕沒有厚此薄彼。佛對待任何眾生是一樣的看法、一樣的慈悲,慈悲到極處,這是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的。第二頁最後一行:
【世間樂欺誑不實。不離生死故。】
這是講世間之樂真實相不過如此。世間是講六凡世間,不但人間沒有樂,天上也不例外。所以我們不要誤會,認為人間苦,天上大概很樂,就是到了福報最大的四禪天也是『欺誑不實』。為什麼?還是『不離生死』。這句話我們要相信,你要果真相信了,對於世間樂就沒有貪愛,世間樂就放下了,世間樂永遠不再能迷惑你,你在世間就得解脫,就得大自在了。
在這一段有好幾次講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常言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而慈悲一定要講平等慈悲一切,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尤其是悲心,悲心是精進的原動力,精進是禪定般若之根本。誰來推動精進?大悲心推動精進。這一段裡面在第三頁第二行「答」的底下,最後一個字到第七行,就是說明這個道理,這一段希望同修們自己去讀,你才曉得大慈大悲有無比的力量。我們學佛之所以是悠悠泛泛,不能精進,不能成就,實在是我們缺乏慈悲心,沒有這個慈悲心來推動。在這一段文裡頭給我們說明,無量度生的善巧方便都是以大慈悲力而出生的。在第四面龍樹菩薩舉出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悲能夠保佑一切眾生,悲能代眾生苦,舉了幾段公案來證明。在結論裡面,就是第四頁最後一行:
【佛智慧所能。無有遍知者。大慈大悲故。世世不惜身命。捨禪定樂。救護眾生。】
在下面一段文裡面說得非常有趣。世間凡夫、六道眾生喜歡感情,不喜歡理智,所以佛的『智慧所能』一般人都把它忽略掉,而講到慈悲,一切眾生聽到都歡喜。為什麼?慈悲是情,般若是智,世人是重情不重智。
【慈悲相可眼見耳聞故。人能信受。智慧深妙。不可測知。復次。是大慈大悲。一切眾生所愛樂。】
比喻舉得非常好。
【智慧如服苦藥。】
藥苦,人不願意吃,慈悲是樂,那個樂人人都願意。我們講佛陀的定義,一定講到智、講到覺,講到智、講到覺,別人不大願意接受,一講大慈大悲,每個人都來了。由此可知,眾生無量劫習氣所偏都是偏在感情上。第五頁第六行:
【智慧者。得道人乃能信受。】
般若智慧是要有道的人他相信,他能夠接受。
【大慈悲相。一切雜類皆能生信。】
六道一切眾生都能信,都能夠接受。
【如見像。若聞說。皆能信受。多所饒益故。名為大慈大悲。復次。大智慧名捨相。遠離相。大慈大悲為憐憫利益相。】
這是講悲智行相不同之所在,我們應當要曉得。智覺是講離相,而慈悲是即相,是利益眾生的相。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一切眾生迷得愈來愈深,所以示現一點慈悲相能夠震動社會,今天做一點慈善事業、做一點救濟工作,能震動全世界,你是世間的大好人,你要提倡智慧,沒有人採你,沒有人理你。原因在哪裡?大家不曉得智慧,只著重在情感上。但是要曉得,智慧能了生死,是究竟的利益,眼前這點救濟是一點小利益,不是究竟的利益。大慈大悲要布施人,是布施什麼?布施智慧。正是大乘佛法所講「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這叫大慈大悲。如果只有利,救濟別人,後面沒有智慧叫他深入,這個慈悲叫小慈悲,不是大慈悲。但是慈悲是一定要的,佛法決定不能離開,這是度眾生的第一步。所以菩薩六度,布施列在第一,三種布施裡面財布施列在第一位,這是什麼?慈悲之相。接著以理論法門來傳授給他,那是大慈大悲,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應當要修學的。世間人有小慈悲沒有大慈悲,世間人能利益一切眾生,所謂是愛緣慈、眾生緣慈,這是世間人能做到的。法緣慈就不簡單了,法緣慈要菩薩才能做到,法緣慈就是慈悲後面有智慧,這是法緣慈。慈悲是手段,以智慧教人是目的。第六頁第二行:
【大慈悲名為一切佛法之根本。】
這個話說得太清楚!慈悲為本,我們在此地又見到這個文字。這地方解釋得很多,慈悲雖是佛法根本,這裡假設一個問答,慈悲是不是有漏法、是不是繫法、是不是世間法?所謂繫就是繫縛,就是煩惱,慈悲所謂牽腸掛肚的事情,是不是這些法?答覆說:
【菩薩未得佛時大慈悲。若言有漏。其失猶可。】
我們就一般說,沒有明心見性以前修慈悲是有漏的,是繫法,是世間法。可是見性之後,已經入了智慧,這個底下說:
【佛得無礙解脫智故。一切諸法皆清淨。一切煩惱及習盡。】
習氣都斷盡了,所以佛的慈悲是無漏法,不是繫法,不是世間法。可以講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都是無漏清淨的大慈大悲。第七頁第二行:
【無盡意經中說。有三種慈悲。眾生緣、法緣、無緣。】
這三種慈悲前面都曾經介紹過。
【復次。一切眾生中。唯佛盡行不誑法。】
這個『不誑』也就是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如來的五語,「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的言語一定是真實的,決定不欺騙眾生。佛的言語決定沒有過失,我們在前面十八不共法裡面讀過。實在說,佛給我們離苦得樂的因緣,大慈大悲,充滿了一切處所,一切時、一切處無量無邊的因緣。問題在我們自己有沒有慧眼,能不能夠辨別,自己肯不肯相信,能不能發心依教去修學,修什麼?修離苦得樂法。如果你有慧眼,機緣處處都是,時時在面前,任何人都可以修學。不要以為修布施一定要有財富,沒有財富也能夠修學,沒有能力也能修學,所以佛這個慈悲是大慈、是平等的。以上是略說大慈大悲,我們應當要認識,要能體會到。諸位掀開第八頁:
經【菩薩摩訶薩欲得道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這些經文諸位要特別注意到,從前面一直到此地,你看看每一句後面結論『當習行般若波羅蜜』。你要想得大慈大悲,你要習行般若波羅蜜。以下是講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分明叫『道慧』,第一句講道慧。你要想得道慧,你要習行般若波羅蜜,所以佛在經論裡面常說,般若為諸佛之母,諸佛從般若生。般若是真智慧,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法,佛法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法。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明白了,你才能體會傳道傳的什麼道,迦葉尊者是不是傳釋迦牟尼佛的道。歷代祖師代代相傳,你要說是傳釋迦牟尼佛的道,這就遭透了!不是傳釋迦牟尼道,傳什麼道?而是傳我們自己本性般若之道,諸位要了解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教迦葉尊者,他開悟了,悟的是他自己的道,他所悟的跟釋迦牟尼佛所悟的是一樣的,沒有兩樣。所以並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東西繼承過來,不是的,是自己開悟的。正好像二盞燈一樣,釋迦牟尼佛那個燈是亮的、明的,你那個燈是暗的,藉他的光點著了,點著是你自己的光明,傳燈。不是把他那個燈搬到我這裡來,借我照一照,我照過了再借給你,你去照一照,不是這個意思。是教我們自己放光明,這叫傳道。換句話說,祖祖相傳,前一位祖師跟後一位祖師給他增上緣,幫助他開悟,而不是繼承他什麼。
佛有沒有法與人?沒有法與人。佛是幫助人開悟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善巧方便,佛曉得我們一切眾生,從理體上說、從根本上說,我們與佛是無二無別,佛有什麼樣的智慧、有什麼樣的德能,我們人人都有,跟佛確實沒有兩樣。根本沒有兩樣,現在也沒有兩樣,將來也沒有兩樣,為什麼我們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這是自己給自己造了許多的障礙,佛給我們點醒,你只要把那些障礙都去掉就行了。你不肯去掉,你自甘在輪迴裡面生死墮落,佛在旁邊嘆息而已,他也幫不上忙,這叫做迷惑顛倒。
所以佛法裡面的教學,諸位必須要記住,跟世間教學完全不相同。世間教學是增長無明,增長知見,那是添麻煩;佛法的教學是除障,離知見,恢復我們的清淨心而已,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所以我一再給諸位說,經有無量義,無量義是講後得智;經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是講根本智。從理體來講,經沒有意思,沒有解釋;從相上講,它有無量義,無量無邊的解釋,不能做一種說法、一種講法。我在此地帶著諸位來讀《大智度論》,我今天這樣講法,明天在這裡還講這一段,一定跟今天講法不一樣。如果是一個講法,那就是一樣;不是一個講法,無量的義趣!所以學佛要的是什麼?開智慧,明心見性,是走生路、走活路,不是走死路!凡是落在心意識裡面的都是死路,凡是離開心意識的都是活路,死跟活就這個分法。我們自己看經、聽教、參禪、念佛,我們走的死路還是走的活路?不必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我們是不是落在心意識裡頭。向下的經文先解釋「道」,從一道解釋到十種道,這是比較說得詳細。十種道以後,再概略的總結到無量道,這個文到十一頁最後一行,諸位自己去看。在這一段總結裡面解釋到道種智,在十一頁最後一行:
【乃至一百六十二道。如是等無量道門。】
這是總結到無量道。
【知是諸道。】
『諸道』就是指無量道。
【盡知。】
無所不知。
【遍知。】
沒有絲毫欠缺。
【是為道種慧。】
諸位想想,『道種慧』是菩薩的智慧,世出世間一切道門他沒有不曉得的。怎麼曉得?諸位一定要知道,智慧一定從根本智起,從根本智修,這才是捷徑,枝枝葉葉去尋求,苦死了!我們看看古大德十幾歲、二十歲就開悟了,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我們心裡生羨慕之心,自己也想成就。但是自己走錯路,錯在哪裡?天天在讀書,在鑽固執,走死路!非常的勤奮、非常的用功,搞一輩子連一部經、兩部經都不能通達,這就是路走錯了。我要說錯在什麼地方,諸位應該很明瞭,用攀緣心,就錯在這裡。用心意識,這是走死路,不能開悟。這樣用功夫所得到的結果,我們拿世間法來講叫記問之學,記問之學全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
佛教我們開悟,悟了以後我們讀《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是自己的,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也不是龍樹菩薩的,我自己所悟的跟龍樹菩薩、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所以經本一展開是活的,不是死的。用攀緣心落在心意識裡頭,那是死的,縱然《大智度論》背得滾瓜爛熟,講得天花亂墜,你所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摩訶般若經》,是龍樹菩薩的註解,與自己無分。這也是我貢獻給諸位,什麼叫佛法、什麼叫世間法,這是大道理,大方向。你果然能夠把握住,你這一生就有成就,所謂成就就是開智慧,開悟。不開悟,沒有成就。世出世間相,這一段裡面講得很清楚,世出世間相如實知,就是出世間的見解。我把這段文念一念,諸位請看第十二面第五行:
【世間名。但從顛倒憶想虛誑二法生。如幻如夢如轉火輪。凡夫人強以為世間。】
這是說世間根本沒這回事情。
【是世間皆從虛妄中來。今亦虛妄本亦虛妄。其實無生無作。但從內外六情六塵和合因緣生。隨凡夫所著故。說為世間。是世間種種邪見羅網。如亂絲相著。常往來生死中。如是知世間。】
六情就是六識。這是叫我們認識世間,『如是知世間』就是叫你要認識世間,世間是什麼回事情。這段文不多,實在講得很清楚,很難得,這麼簡單的幾句話把世間的真相能說得這麼清楚。
【何等是出世間道。】
世間認識清楚了,什麼叫出世間?
【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道。】
你對世間真相完全了解、完全看破了,世間根本就不存在!這就叫超越了。所以底下講:
【智者求世間出世間。二事不可得。】
因為眾生執著世間,佛才建立一個出世間,世間真相被你看破了,哪裡還有什麼出世間?所以,世間、出世間俱不可得。這是正知正見,常作如是觀,自能照見諸法實相而超凡入聖。第十三頁,這一頁的文裡面也說得非常之好,說明佛說出世間的緣故,第一行:
【但為破世間故。說出世間。】
可見得佛說出世間是破眾生世間的執著。
【世間相即是出世間。更無所復有。所以者何。世間相不可得。是出世間。是世間相常空。世間法定相不可得故。如是行者不得世間。亦不著出世間。若不得世間。亦不著出世間。愛慢破故。不共世間諍。】
『愛慢』是第七識的四大煩惱,四大煩惱永遠擺脫掉了,換句話說,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這時候還有什麼爭執的?凡是有『諍』,有爭論,都是不平才諍。平等法裡頭諍個什麼?諸位曉得,佛門裡面講的「無諍三昧」,是要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才證得無諍三昧。對於世出世間的實相要是不能通達,如何能轉識成智?要通達世出世間的實相,一定要修學般若波羅蜜。諸位請看第十四頁經文:
經【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這地方是解釋一切智。三種智在此地是先解釋道種智,其次解釋一切智,最後再解釋一切種智。在《論》裡面第一行:
【問曰。一切智。一切種智。有何差別。】
首先辨別這二種智的行相差別,這裡面有的說無差別、有的說有差別,從有差別裡面講一切智是總相、一切種智是別相。第十七頁第二行:
【問曰。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
下面答的相當多,但是所答的總不外乎唯識、百法所說,說得雖然多,還是不離百法,跟《百法明門》只有開合不同而已。《百法論》裡面實在講也就是解釋一切法無我,這地方講『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正如唯識所說,可謂盡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一切法如百法所說,一切智是能知,一切法是所知。但是在此地必須要曉得,能知跟所知是一不是二,才是真知;如果能知跟所知是二,給諸位說,那是不知。為什麼?落在心意識。你那個知是什麼知?聽別人說的知,不是自己心性的知。能所不二是佛法,能所二叫世間法。所以佛在《華嚴經》才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一等聰明智慧的人都沒有辦法解佛法,為什麼沒有辦法?他有能有所。
我們要真正學佛,找一個什麼樣老師?無能、無所的,能所是一不是二的。你找到這個老師你就有了辦法,你要是老實跟他學,你能開得了悟,你能夠找到一條生路、找到一條活路。你找到能所是二不是一,你找到這個老師,你準定是走死路。你可以在這個世間拿多少個博士頭銜,但是你開不了悟,這個是世間的博士,是逃不了閻羅王生死簿的那些博士。你要想在閻羅王生死簿把這個名除掉,不是不可能,可能,你要走活路,不能走死路。在第二十面,說明佛為第一,這是我們應當知、應當學的。第三行裡面說:
【佛自利益亦利益他故。於眾生中最第一。】
下面不必多說。二十面第六行:
【一切諸戒中聖戒為第一。一切解脫中不壞解脫為第一。一切清淨中解脫為第一。一切諸觀中空觀為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槃為第一。】
下面不必多說。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這是我們要記住,值得我們學習的。
【佛從初發意。】
『初發意』就是最初發心,我們現在正是在這個地位上,看看我們發的這個心跟佛最初發心比較比較。佛初發心是:
【以大誓莊嚴。一切衰沒眾生欲拯濟故。盡遍行諸善道。無善不集。無苦不行。皆集一切諸佛功德。】
我們現在想不想這樣做?想這樣做,可是最大的難處,我們缺少智慧,在一切法裡面,哪是善、哪是不善我們不容易辨別,能夠辨別善不善這是大智慧,在世間法裡面講這是大學問。大學問就是能辨別真妄是非善惡,有這個能力,這叫大學問。有許多似惡是真善,有許多似善實際上是惡的,實在不容易辨別!所以佛一再教我們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鑑別。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從定中來。心不清淨,沒有觀照的能力。智慧是清淨心所生的作用,就叫智慧。由此可知,佛法教我們所用種種善巧方便,都是教我們修清淨心,清淨心現前,一切法你都得到,全是現成的,全是你自己的。所以佛門裡面講經、聽經,不是叫我們解義、不是叫我們把它記住的,這一句怎麼講、這個是什麼道理,不是,不是教我們起分別心的。我們可以從《楞嚴經》裡得到證明,《楞嚴經》裡佛明明白白告訴我們,阿難用攀緣心來聞佛法是大錯特錯。攀緣心聞佛法是什麼?就是聽這一句這個意思怎麼講,這個很有道理、那個沒有道理,就搞這些玩意兒。而佛講經真正的用意是教阿難用聞性聞佛所說的法性,這叫明心見性。聞性是清淨,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法性也是清淨,也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教你以性去見性,不是教我們去分別研究。講經這一個半鐘點的功夫幹什麼?就是教諸位見性,而不是教分別我所說的法音。這有幾個人會?這個方法會了,見色聞聲,心裡面都如如不動,清淨光明,你才能夠普照大千世界。這個道理我們在《楞嚴經》裡再不悟,那就真沒有法子了,《楞嚴》實在是開智慧的書。末後一段在二十一頁裡面是解釋「薩婆若多」,薩婆若多我們平常講就是一切種智,或者解作一切智。二十二面是解釋一切種智:
經【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
底下這個註解就是解釋一切種智,唯有一切種智才能夠斷煩惱習氣。三種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論上說得很清楚。
【實一切智一時得。】
三種智是同時證得的,換句話說,你證得根本智,後得智立刻就現前。但是諸位要曉得,沒有證根本智,決定沒有後得智。
【雖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後次第。】
這個話說得就很明白,這句話非常重要,告訴我們求智慧是有次第的,錯了次第就不能成功。初一定求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根本;願波羅蜜、方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都叫後得智,都是從般若波羅蜜生的。我們講六度,般若波羅蜜裡面就包括根本智與後得智,是不分的;講十波羅蜜就分開來講,般若波羅蜜是講的根本智。所以這個是很要緊!道種智現前就斷煩惱習,而習氣難除,賢聖都難免。第二十三頁第六行:
【賢聖雖能斷煩惱。不能斷習。】
底下就是難陀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迦葉尊者、畢陵迦婆蹉、摩頭婆和吒、憍梵波提。舉了這許多的人來做例子。第二十四頁倒數第六行:
【如一婆羅門。以五百種惡口。眾中罵佛。佛無異色。亦無異心。此婆羅門心伏。還以五百種語讚佛。佛無喜色。亦無悅心。於此毀譽。心色無變。】
底下都說明佛在一切境界裡面如如不動,正是《金剛經》所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一節經文相當長,可以說是《金剛經》這兩句經文的註解。我們讀《金剛經》這兩句,從口裡就滑過去,不得受用,你們再把這段文仔細去念一念,研究研究,我們在這個境界裡是不是能像佛一樣如如不動?不但色不動,連心都不動。二十六面第一行有個結論:
【經諸毀辱誹謗論議。不動不異。以是故。知佛諸煩惱習都盡無餘。】
底下就說明佛是如何修學,把煩惱習氣斷得乾乾淨淨。說到這個地方,今天早晨我們讀《四十華嚴》觀世音菩薩這一章裡我也提到過,習氣要斷,習氣不斷,麻煩大了。我們一生縱然修行得很好,臨命終時不能往生,還要落在輪迴裡,甚至還落在惡道裡,什麼原因?習氣壞事。春夢了無痕這個電視劇前天結束,結束的那一幕我看了,看了之後就覺得習氣太可怕。這個連續劇的主角關振豪、唐月眉,原來是二個壞人,但是這二個人真正改過自新了,而變成純善之人,太難能可貴了。但是二個人見面的時候,舊習氣又發了,落了一個悲慘的局面。實在講這就是警惕我們學佛的人,到臨命終時習氣發作了又墮到惡道去,冤枉!諸位要問,為什麼?習氣難除,心地真善。所以我就想到,我們多生多劫修行沒有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大概就是臨命終時候習氣現前誤了大事。所以佛經裡面常講,四果羅漢不度眾生,我們想想,有他的道理在。為什麼?四果羅漢習氣沒有斷。因此自古以來這些祖師大德、諸善知識,教誡初學從哪裡下手?從戒、忍下手,你看《金剛經》教給人從布施、從忍辱下手,有道理!布施是修福,忍辱是降伏習氣,才能有成就。我在講堂也特別給同學們說明,著重在修福上。不修福,你開的那個慧叫狂慧,那個慧會害人,對自己沒有好處的;有福德的慧才是真正的好智慧,是為我們所尊重,是真正能夠有利益的。在二十八面講小乘人的見解,二十九面說大乘人的見解。小乘人的見解,在二十八面倒數第五行:
【聲聞人言。菩薩不斷結使。乃至坐道場然後斷。是為大錯。】
大乘人的見解,在二十九面倒數第六行:
【摩訶衍人言。】
『摩訶衍』就是大乘,大乘人說:
【得無生法忍菩薩。一切煩惱及習氣度盡。亦是錯。】
由此可知,習氣難除!諸位再看三十面第三行:
【三毒斷。】
『三毒』是貪瞋痴。
【習未盡。】
三毒斷了,習氣未盡。
【可得集諸功德。】
電視劇「春夢了無痕」這兩個主角,他們煩惱斷了、習氣沒斷,他們能夠修積功德,二個人都做好事情,能修積功德。三十頁第六行:
【得無生法忍時斷煩惱。得佛時斷煩惱習。是則實說。】
證得無生法忍,三毒煩惱斷了;要到成佛才能把習氣斷得乾乾淨淨,這是實在的說。如果說菩薩煩惱習氣都斷盡,那叫方便說,有方便說、有真實說。真實講是到如來地位上習氣才斷盡。末後這一段,後頭文還很長,第三十面經文: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一段文是解釋菩薩位。論文一開頭說:
【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住諸法實相中。不復染世間。】
這是菩薩位,菩薩位說法有很多種,一直到不退位。在三十三面第二行問答以下,這是討論修行,這一段也相當的重要。再看第三十五面最後一行:
經【欲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
『過』就是超越,我們要想超越聲聞、辟支佛地。三十六面一開端以下就是解釋『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不退轉的意思。西方極樂世界入阿鞞跋致地位的太多了,所以說圓證三不退。《論》裡面一開端先說出菩薩位,就是阿鞞跋致這個因由,先說明因由,然後再解釋名相。解釋名相在第三十八頁第二行,下面有個「問」,這個問答就是解釋阿鞞跋致的意思,解釋得很好,解釋得也相當的詳細。第三十九面倒數第三行,這是這一段的結論:
【復次。有初發意生大心。斷諸煩惱。】
這是講初心斷證的。
【知諸法實相。便得阿鞞跋致。】
這是講修行個人根性不相同,有初發心就行,從斷煩惱當中來證實相。另外有一類人:
【但行檀波羅蜜。便具足六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這是有單單修布施的,可是這種人根也很利,修一個布施度裡面就圓具六波羅蜜,他也能證三不退。如果單只有布施,布施裡面沒有持戒、沒有忍辱、沒有精進、沒有禪定、沒有般若,這個不行,這是世間有漏的福報,這個諸位一定要懂得,那不是佛法。底下說又有一種人:
【行六波羅蜜。未得阿鞞跋致。】
這是指權教菩薩們,修六波羅蜜沒有得三不退。
【於眾生中生大悲心。是時便得阿鞞跋致。】
這是講有『大悲心』的人可以證得。末後講怎樣才能入菩薩位得不退地有一個綱領,這個綱領是講悲心、空觀要平等,就可以得入菩薩位,得不退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綱領,也就是說福與慧要平等。福超過慧、慧超過福,都不能證得。正好像開保險櫃的鎖一樣,號碼一定要對準,差一點都不行,過了頭也不行,不及也不行。福慧平等就是定慧平等,要曉得福就是定、定就是福,所以一定要等持才能夠入。這是第四十頁最後的結論。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