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研習報告 (第二集) 1992/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5-006-0002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經文雖短,確實是大經、是大教,大教是對根熟菩薩說的。它是大行,所謂大行是依此法修行,於一生中必定圓滿成就,往生西方世界,就是一生圓滿菩提,所以確實是大果。
雖然如是,我們認真反省,自己確實是業障深重的凡夫,怎能接受這個大法?此部經講完之後,接著給同修們介紹《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的《註疏》,我們對於這個問題就得到真實的答案。善導大師說:「三輩九品是眾生遇緣不同而有差別」,「遇緣不同」說得太好!換句話說,不但這一生念佛往生我們有分,甚至於經上講的上輩,上上品往生,我們也有分,就看你遇的緣殊不殊勝。什麼是最殊勝的緣?我們這一會是最殊勝的緣。何以知道是最殊勝的緣?因為是「依大教,解大理,起大行,證大果」,這個緣就太殊勝了!
【二、佛頂—表法勝妙。華嚴法華如佛全身。此經為如來頂。極顯圓頓尊妙。佛頂最勝無上。顯此法最勝。依修直趣無上菩提。佛頂最妙無見。顯此法最妙。唯佛究竟。非他能了故。】
『佛頂—表法勝妙』,「勝」是殊勝,「妙」是微妙。一個人有頭部、有身體、有四肢,在整個身體上最尊貴的是頭部,頭部極尊貴的是頭頂。這是用佛的頭頂來比喻這部經,讓我們知道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的地位。整個佛法好比佛的身體,這部經是佛的頂部,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
『華嚴法華如佛全身』,自古以來大德們都公認《華嚴經》是圓滿法輪,是大不思議境界的經典。學淨土的人與《華嚴》關係非常密切,古德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八十卷華嚴》稱為大本《華嚴》。所以魏源居士將《行願品》附在三經之後,稱為「淨土五經」,很有道理。如果將來因緣具足,能將大本《華嚴》講一遍,對於我們修學淨宗,在教典上就真正達到究竟圓滿。這是我們的願望,我想三寶加持,這個願望一定會達到的。
『此經為如來頂』,「此經」是指《大佛頂首楞嚴經》,《楞嚴經》就像如來之頂。
『極顯圓頓尊妙』,極尊重、極微妙是「尊妙」。《楞嚴》是佛頂,「大勢至念佛」這一章經是佛頂的中心,是頂之頂。這是尊貴微妙殊勝到了極處,沒有比這更殊勝的。
『佛頂最勝無上』,這一章經是頂中之頂。
『顯此法最勝』,在一切法門裡最為殊勝。
『依修直趣無上菩提』,依照這個法門修,特別是念佛法門。大勢至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這話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他推測說的,是他的經驗之談。不僅是他一個人的經驗,是所有一切念佛人的經驗。他傳給我們的方法、要訣簡單明瞭,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八個字。這八個字就是佛頂中之頂,最殊勝、最尊妙。它的效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講它的效果、成就。方便是指法門,不需要無量無邊法門的幫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到功夫成熟,自然心開。心開就是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見性成佛了。
修學其他法門,要達到見性,真的不容易。哪有淨宗念佛這個方法這麼簡單、這麼容易,人人都會修、人人都會念、人人都能念,人人都能念到明心見性,念到自得心開。問題就怕你不肯念,怕你念的不如法,簡單講就是不老實念。什麼是不老實?還要加一點、找一點東西來幫助,對這一句佛號還不放心,認為不能成功,或者加一點禪、加一點咒,加一點其他東西,這都是不老實。老實人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大勢至菩薩就是用這個法子成功的。
他自己成功了,又告訴我們,他與五十二同倫。那不是五十二個人,是五十二個階位。每一個階位裡的人無量無邊,大家志同道合都修這個法門;換句話說,全都是老實念佛人。從十信菩薩就十個了,十住菩薩就二十個,十行、十回向、十地,這就五十個,再加上等覺菩薩、妙覺(妙覺就是佛),總共五十二個位次,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老實念佛的人真正值得尊敬,一句佛號念到底。
「依修直趣」,依照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婉轉、沒有委屈,這是一條直路,到達『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成圓滿之佛。天台講四教佛,賢首講五種佛,這是達到究竟圓滿佛,就用這一個方法。
『佛頂最妙無見,顯此法最妙』,佛的頂相不但我們凡夫沒有,菩薩也沒有。佛我們沒見過,我們只見到佛像,佛像頂當中有紅色的肉髻相,只有佛才有這個相,這就是三十二相之一。一般我們稱作「無見頂相」,因為他頭頂放的光很刺眼,佛頂究竟是什麼樣子,看不清楚。佛在世時,有大威德神通的菩薩飛到空中,到佛的頂上往下看佛頂,可是佛頂放光還是看不清楚,所以是無見頂相。這個頂相非常微妙,非常尊貴。
所以佛頂相究竟是什麼樣子?經上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以下的菩薩都看不清楚。用佛的無見頂相來顯示這個法門的最妙,這個法門的確是指念佛法門。在一切法門中,此地指的是執持名號,念佛法門裡面的「持名念佛」。
『唯佛究竟,非他能了故。』這確實是這樣的,除了諸佛之外,等覺菩薩對於念佛法門的殊勝微妙,想徹底明瞭都不可能。諸菩薩、大威德人,在十方世界幫助佛宣揚這個法門,勸導一切眾生修學這個法門,確實連等覺菩薩都說不出,何況以下這些人之所以能說。我們大家能聽,也聽懂了,聽了很歡喜,這種能力是得自一切諸佛現前的加持。就是當時現在,現前的加持,我們才能說得出。如果不是現前諸佛如來本願功德威神的加持,我們說不出來;就是有人說了,我們也聽不懂。所以佛的慈悲無量無邊。
為什麼佛只加持我們這些人,不加持外面的人?佛不度無緣之人。緣有兩種,一種是過去的善根,《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每一位念佛的同修,大家生生世世、無始劫以來,種下的善根福德因緣,確實是無量無邊的。在這一生中因緣殊勝,遇到這個法門。一遇到,因為過去世有善根,一接觸才生歡喜心,就立刻得到諸佛的加持。你若明白了事實真相,才知道經上這些表法,實在不可思議,我們才有比較深刻一點的體會。
【三、如來密因—即正因佛性。眾生等有。迷而不知。即二根本中真本。一生死根本。二菩提涅槃。不唯近具根中。實為遠該萬法。此取六根門頭。頓悟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如來藏性」。乃是難測難知最深最密之法。即妙奢摩他。頓悟了達則微密觀照。密—遣權小著相之過。因—遣圓教狂慧廢置進修之過。】
下面三句古大德用「三因佛性」來說明。
『正因佛性』,就是一切眾生的本性。本性佛有,菩薩有,我們也有,甚至於畜牲、餓鬼、地獄一切眾生都有。不但有情眾生有,現在指所有一切動物,動物之外,植物、礦物也有。為什麼?因為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是從它變現出來的。
有情眾生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無情眾生還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佛說法為了大家容易理解起見,就動物上稱它作「佛性」,在植物、礦物上,稱它作「法性」,就變成兩個名詞。佛性、法性是一個性,絕對不是兩個。如果是兩個,《華嚴經》上佛說法就有了問題,佛在《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圓是圓滿,智就是圓滿的智慧。無情怎麼能同圓種智?因為無情的性體與有情的性體是一個,不是兩個,所以是同一個法性。正因法性就是因為有真心,情與無情都有真心,所以有情決定能成佛,無情也決定能同圓種智。
『眾生等有』,「等」是平等的,大家都有,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說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佛看的是眾生的佛性。從性上講,生佛沒有絲毫差別,所以佛眼可貴。幾時我們看一切眾生都成佛了,那自己就成佛了。如果看這個眾生是凡夫,那個也是凡夫,那就說明自己是凡夫。為什麼?凡夫眼看佛菩薩也是凡夫,佛眼看地獄、餓鬼、畜牲都是佛。所以你要問自己什麼時候成佛,不要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時候看到一切眾生都成佛,自己就成佛了。同樣的道理,什麼時候看到天下人都是善人,你自己就是純善不惡。你看到世間有惡人,不是人惡,是自己心惡。這是跟你說真話,不是假話。
『迷而不知』,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自己有正因佛性。迷了就是凡夫,覺悟了就是成佛,所以佛與凡夫是一不是二,只是迷悟的差別。迷、悟其實是換個不一樣的名字而已,除了名字有差別之外,實際上沒有絲毫的差別,所以生佛不二。
『即二根本中真本』,這是《楞嚴經》上講的。《楞嚴》給我們講兩種根本:一、生死根本,二、菩提涅槃。迷了就是生死根本。換句話說,六道輪迴從哪來的?我們生死從哪裡來的?這是大問題。全世界的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都在探索,都在追究,一直到今天沒有結論。宇宙從哪來的?世界從哪來的?輪迴從哪裡來的?生死從哪裡來的?佛在這部經裡為我們一語道破,迷了自己的真性,就是從這來的。諸佛菩薩從哪裡來的?諸佛菩薩覺悟了自己的真性,所以叫「菩提涅槃」,菩提涅槃是佛菩薩所證的。由此可知,凡聖同一個根本,就是迷悟不相同。佛法的教學只有一個目標,幫助大家破迷開悟。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目標方向是一個,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採取大勢至菩薩念佛的法門,達到破迷開悟。
『不唯近具根中,實為遠該萬法』,「近具根中」,就是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本能就是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六根的本能:眼能見,耳能聽,舌能嚐味,鼻能嗅香,意能思惟想像。這些功能從哪來的?是本性,是性德。性德就是本性裡面本來具有的能力,不是從外面來的。從近處看,我們身體裡統統都具足。
「遠該萬法」,我們身外就屬於「萬法」。植物、礦物是法,一切有情眾生也是法,全是自性變現的。你要問:「明心見性了,性在哪裡?性是什麼樣子?哪一個知道?誰能拿出來給我們看看?」禪宗裡面常常有這種情況,遇到人家要我們把真如本性拿出來看,怎麼辦?隨捏一法無不是自性,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哪一法不是?法法皆是。無有一法不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今天拿不出來,因為迷了,不曉得這個就是。人家隨捏一法就舉出來,他知道法法皆是,他不迷。所以不迷的人太容易了,迷了的人當面錯過。這是正因。
『如來』,是修行最高果位的名稱。如來是果,當然有一個因。『密因』,「密」不是祕密,佛法裡面沒有祕密,凡是秘密一定不是好事,總是見不了人的事情。「密」是深密,太深了。淺學之人,功夫不到家的人,你跟他講,他不懂。所以是深密而非祕密,這是成佛的真因。念佛這個法門,要怎麼念?要用真心去念。真心就是「如來密因」,這一句佛號是無上微妙的方法,能用正因來修這個法門,那很快就成就。
『此取六根門頭,頓悟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如來藏性」』,佛在楞嚴會上,為一切修學大乘人,說明大乘法門無量無邊。由二十五位菩薩出來代表,把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成二十五大類,所以是通途之法,是最殊勝的大乘法。所有一切大乘佛法,要用什麼心去修,用什麼因去修,都不能離開「密因」;換句話說,都不能離開真心。諸位聽了也許會覺得奇怪,難道修行還有不用真心的嗎?有。哪些人不用真心?二乘人阿羅漢、辟支佛不用真心,所以他們不能見性。
在《楞嚴經》上,佛對於聲聞、緣覺的批評很不客氣,說他們是外道。外道就是門內外,佛門裡的外道。為什麼說他是外道?他不用真心,他用妄心。妄心就是意識心,就是唯識裡講的心意識。而佛教大乘菩薩用真心,真心是什麼?離開心意識就是真心。心意識如何離法?你首先要了解心意識是什麼樣子,然後你就知道怎樣離開它。
第六意識是分別,分別心;第七意識是執著,第八識落印象。你要捨心意識,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不是不接觸,要接觸,眼要看,耳要聽。聽了怎麼樣?不分別。不分別,就不用第六識;不執著,就不用第七識;不落印象,就不用第八識。你在日常生活中去訓練,見色聞聲,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你就不用心意識,就離開心意識了。離開心意識,你用的是真心,就是六根的根性。
一有分別執著,六根是六識。用什麼見色?我用眼識見色。眼識見的是色塵,塵就是污染。眼識是分別,見色時就執著,隨著分別就來。執著就是染污,染污是塵。像桌子一天不擦就落了灰塵,污染了心性。一落印象就落在塵上面,就污染了。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心是清淨的。不分別、不執著,人不就變成白痴了?我手舉的這個「見」字,你們有沒有看清楚?你不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你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你不用分別執著、不落印象,能不能看得清楚?一樣看清楚。沒有分別執著,「見」是「見性見」。我一分別,這是一張紙,白紙上面還寫著字,就落印象了。這裡面意思很深,大家細心去體會。
所以大乘佛法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不能執著,一分別執著就把大乘變成小乘。現在不但把大乘佛法變成小乘,還把大乘佛法變成人間佛法,比小乘還低,變成人乘。人乘裡還變得不是好人,變成壞人乘,這糟糕了!這些不是佛法有變化,佛法沒有變化,是我們迷惑顛倒虛妄分別,把大乘佛法硬是拉下來。拉到人天乘還算不錯,實際上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乘佛法已經拉到三惡道去了。
每天念《金剛經》、《阿彌陀經》都是大乘經,心裡想的貪瞋痴慢、是非人我,所造作的都是墮三惡道的業因,豈不是口念大乘,心行惡道?這就是把大乘佛法拉到三惡道去了,冤枉!這就是不解如來真實義。開經偈裡說:「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是不解,迷失了如來的真實義。佛教導我們修學大乘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就是清淨心、平等心、大覺之心。《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真心。我們的心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就不清淨,就不平等,就迷而不覺,這就錯了。
你要用六根根性,這是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正脈》裡面提倡的,教我們「捨識用根」,這才完全符合佛對大乘人的要求。要把心意識捨下,用根中之性。教我們見,用見性見;聽,用聞性聽;不要用六識。你如果會用六根的根性,你就不著相。離開分別執著,就是《金剛經》的標準。「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有四相就是有分別、有執著,就是用識,不是用根。如果用根,四相就沒有了。在一切法裡,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做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
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做不到怎麼辦?做不到就不是大乘人,大乘佛法真的連邊也沾不上。我與同修們說的是真話,一句假話都沒有。為什麼?因為你不是大乘心,就是常講的你有沒有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心。你還有四相,不是大乘心,在大乘教裡沒有成功的希望。我們想到這個地方,自己冷靜反省一下,真難!真正不容易。好在諸佛如來大慈大悲,知道我們修學一切大乘佛法有障礙,為我們開了一個特別法門,就是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要不要求捨識用根?當然也要求。你能捨識用根,你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當然佛也要求,實在做不到怎麼辦?做不到,你就用分別執著去念,念到功夫成片也能往生,凡聖同居土九品往生,我們就有救了。所有一切大乘佛法裡只有念佛法門,你用心意識去念還能成功。在四土裡面用心意識去念,就是用分別執著去念,可以生到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離心意識就是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
可是諸位一定要曉得,西方世界很特殊,與一切諸佛世界不一樣。它雖然有四土,四土在一起,所以是一生一切生。我們念阿彌陀佛就著相的念、分別執著的念,念到功夫成片,就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這個地位最低了。可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也生了、方便有餘土也生了、實報莊嚴土也生了。為什麼?四土在一起。不像其他諸佛世界,四土不在一起。
我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不在這個世界上。方便有餘土的阿羅漢、辟支佛,我們見不到;實報莊嚴土的大菩薩,我們也見不到,不在一起。西方世界一生一切生,所以生同居土等於生實報土。
淨土是無比殊勝,所以諸佛如來都讚歎阿彌陀佛,「十方一切佛,阿彌陀第一」,這一句話是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世尊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讚歎也不限於釋迦牟尼佛,也是十方一切諸佛公認的,執持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經文是對於所有大乘人說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所以它有一個絕對的標準。
「六根門頭,頓悟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這一句話就是講六根的根性。在眼是見性,在耳是聞性,六根根性就是自己。「圓」是圓滿,「湛」是湛然,像水潔淨的樣子,一塵不染。不生不滅,妙明真心,就是自己的六根根性。在《楞嚴經》上是「如來藏性」,「如來藏」與「如來藏性」不一樣。「如來藏」就是心意識,就是阿賴耶識,講「藏性」就是真如本性。
『乃是難測難知最深最密之法。』所以稱為密因,道理就在此地。
『即妙奢摩他』,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都是梵語,禪定的名詞、名稱,這是佛一般講經時常講的。阿難尊者聽得很耳熟,所以在這一次法會裡,阿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提出要求修定。阿難是多聞無定,所以才被境界所轉。他要求修定,他想大概佛所修的定與一般人修的定不一樣。所以他把「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上面加個「妙」字。其實佛所修的跟平常人所修的不一樣,佛所修的定是首楞嚴大定,這個名稱阿難以前沒有聽說過,楞嚴大定是總定。講「奢摩他、三摩地、禪那」是定的某一部分,奢摩他偏重在「止」,三摩地偏重在「觀」,禪那是「止觀等運」,《楞嚴》統統都包含。
『頓悟了達則微密觀照。』你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沒有一樣不清楚,當你沒有起心動念時,這是「微密觀照」。我們凡夫有這個境界,但是時間很短,太短暫了不能保持。如果能保持,你就成佛成菩薩了。諸佛菩薩永遠保持在這個境界,就是見色聞聲都不分別、不執著,所以在他的境界裡,萬法平等,萬法如一,沒有好醜,沒有高下。所有一切好醜高下都是分別執著裡生出來的,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哪有好醜高下?一切法是平等的,這是微密觀照,照見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平等相,是清淨相。
「密因」還有一個意思也很重要,『密—遣權小著相之過』,「權」是權教,是大乘的初開端,是大乘的方便教;「小」是小乘,聲聞、緣覺都是小乘。權教、小乘的毛病是著相,著相與大乘就無緣了。大乘佛法裡,只有念佛法門著相修還可以;除這一個法門之外,著相修一切大乘法都不能成就。「密」有這個含義,勸勉權教小乘要離相,不要執著。
『因—遣圓教狂慧廢置進修之過。』圓教的學人也有毛病,他聰明、悟性很高,於大乘佛法一聽,他就能悟入,所謂是大開圓解。雖然悟入,他不肯認真修行,稱為狂慧。阿難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佛在楞嚴會上,講完了「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阿難開悟了,阿難明白了。富樓那證得小乘阿羅漢果,但是沒開悟,聽不懂佛講的是什麼?阿難只是初果須陀洹,他開悟了。所以富樓那尊者就提出問題來,「為什麼阿難悟了,我沒有悟」?四果羅漢不開悟,初果須陀洹開悟了。佛這才說出來,一個根性是多聞,他有聞慧容易開悟。開悟了,不肯認真修行,所以他證不了阿羅漢。富樓那尊者雖然認真修行,但是他分別執著,所以他不開悟。
阿難所知障輕他開悟了,雖然他煩惱障重,他也不肯認真修行。富樓那尊者與他正好相反,煩惱障輕,他能修成定,但是所知障重,聽佛講大乘法聽不懂。所以兩種障礙有輕重不同,原因在此處。密因有很深的意思,希望著相的小乘、狂慧的圓教都能回頭,有這個含意在。
【四、修證了義—了因顯發。因信起觀曰修。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也。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也。修了義。解六結(動、靜、根、覺、空、滅)。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證了義。獲二勝。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發三用。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
『修證了義—了因顯發』,這一句是三因佛性屬於了因佛性。了是明瞭,就是大乘佛法裡常說的般若智慧。智慧與聰明不一樣,世間人聰明,在佛法裡稱作世智辯聰。聰明、智慧從哪裡分?從真性流露出來的是智慧,從心意識發出來的是聰明。由此可知,權教、小乘、六道凡夫都用心意識,所以沒有智慧。一定要到捨識用根,就是離心意識。離心意識,我們真心本性起作用是真智慧。佛家講的般若智慧是真心本性起作用,凡是意識心起的作用都是世智辯聰,差別在此處。
『了因』,「了」是真正的明瞭。對於宇宙人生任何一法,他真明瞭,絲毫錯誤都沒有。沒有錯誤、沒有偏差,這是真實的智慧。『顯發』,「顯」是明顯,「發」是開發,就是自性般若智慧明顯的起作用了。
『因信起觀曰修,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也。』大乘佛法的修學與權小修學真的不一樣。權小修行要在事上去修,事很繁很雜,修行的時間要長,所謂「三大阿僧祇劫」,他不懂得修學的要領。如果真正懂得修學的要領,成佛一生可以辦得到。
「因信起觀」,「信」是指佛在楞嚴會上所講的這些道理,所說的事實真相,他真的能相信。第一個相信的是我們六根的根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這很重要。你相信了,從今之後你就用根性,不再用六識,這就是修。「觀」,六根的作用都是觀。眼見色是觀,耳聽聲也是觀,用這一個字來作代表,這是真修。修是修正錯誤。以往我們見色用眼識,聞聲用耳識,錯了!搞六道輪迴,這是生死根本。現在我們覺悟、明白了,我們把它修正過來。我不用眼識見,我用見性見;我不用耳識聽,我用聞性聽,這就真正修正過來。這個修行方法是從根本修。
「即以觀行為修」,「行」是行為,從前的行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落在意識裡面;今後我所有一切行為,都用根性當家,真如本性當家,這就是修,所以不是「歷事造修」。歷事造修是摘枝折葉,苦不堪言!這是從根本修。好像砍樹一樣,從樹根一下砍斷,多省事。不會砍的,先把葉子一片一片摘下來,再把樹枝一條一條掐斷,慢慢的再砍樹,這多費事!多麻煩!所以會修的人從根本修,不會修的人從枝葉修。從枝葉修是歷事造修,從根本修就是捨識用根。
『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也。』「歷位取證」,像五十二個位次,從初信位證二信位,二信位再證三信位。好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慢慢去念,一共五十二個年級,有得念了。圓人證得的不一樣,他一下就開悟了,這是解悟。解是什麼?他的結解開了,豁然大悟,一下就圓滿了。不要一位一位證,一證一切證,圓證。
楞嚴講的是這個道理,說的事實真相。而《楞嚴經》裡所講的理論與方法,我們這一生真正能如佛所說的圓解圓證,就是依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這一段。圓通就是證悟,圓是圓滿,通是通達,圓滿通達就是「解悟為證」,一生就圓滿成功。這是先把「修證了義」的原則給我們說出來。
『修了義:解六結,越三空。』再講到「修了義」,經上講「解六結,越三空」,這是修了義。「六結」是什麼?『動、靜、根、覺、空、滅』。如果要講這六個字,兩個小時也講不完。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六個結,不會解的一個一個解,很麻煩!實在講一百年也解不開,很難很難。你要是很用功的人,大概第一個結你可以解開,你會得到靜,真正得到定。得到定,一個人入定,能十天半個月都不出定。多大的功夫?才解一個結,在第二個結上,往後還很多,你才曉得真難。而且定功有淺深不同,淺的定無濟於事,欲界都出不了。真正到初禪,修到四禪八定,才能超過欲界到色界、無色界,出不了三界。出三界,要把「根、覺」這兩個結解開,才能出三界,才能了生死。你才曉得解六結好難。
念佛法門殊勝微妙之處就在一句佛號,老老實實念。不要去想六結,也不要去想三空,到時候水到渠成,六結自然就念沒有了,妙不可言。因為其他大乘法門,「解六結,越三空」全靠你自己的力量。念佛法門不但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加持的。所以念這一句佛號,念到六結自然就沒有了,三空也沒有了。三空是人空、法空、具空,自自然然就把問題解決了,這個法門妙。真正認識這個法門,真正知道這個法門之妙、之好的人不多,這是說實在話。所以我們真清楚明白,法喜充滿,喜歡得不得了。同修們有緣,我們把這個法門貢獻給諸位。
『證了義—獲二勝(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證得了義,你就得到兩種殊勝。第一種,「上與諸佛同一慈力」。我們在講席中常常勸勉同修,修行要從心地上下功夫,我們的心要同佛、願要同佛、解要同佛、行要同佛,那你就「上與諸佛同一慈力」。如何才能做到?這是一個大問題。同修們一定要清楚,時代在變,所以法令規章常常修改。國家的憲法過幾年還要修憲一次,為什麼?要適應這個時代。同樣佛門也不例外,佛度眾生是應機說法,古時候眾生的根器與我們現代眾生的根器不一樣,就應當用不一樣的方法,才能叫我們得真實的利益。過去佛門的課誦本,諸位念得很熟,都照著課誦本做早晚課。做了這麼多年,你得到了什麼?每天念好多經、念好多咒,你得到什麼?三昧有沒有得到?開悟有沒有得到?煩惱有沒有少一點?如果念了這麼多年都沒效,就好像人生病吃藥,藥吃下去,病一天比一天重,怎麼辦?你會趕緊把藥丟掉,另外再找醫生。
同樣的佛門課誦本在今天已經失效。從前有效果,但現代人的根性與從前人不一樣,那一付藥給現代人來吃沒效。所以我們淨宗學會,現在在印編一個新的課誦本。這個課誦本早課採取《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我們讀經讀這一部分,再念佛、迴向。晚課我們採取《無量壽經》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前面四十八願就是「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下與眾生同一悲仰」,能治我們現在人的病。念了真有好處、真有受用,我們在各地都這樣提倡。
『發三用: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菩薩自行化他,與諸佛如來的示現很相似。諸佛如來有三十二應,我們現在不能變三十二應,其實我們有相似的變化。譬如我們講經說法,對中國人是一種講法,對老修行人又是一種講法,對初學的人又是一個講法。對外國人和對中國人講法絕對不一樣,隨著眾生的根性程度我們說法就有變化,方式也不一樣,這就等於三十二應。應以什麼方法來說,就用什麼方法,無有定法可說,這就類似。能證這個,修了義就能得了義的利益,得了義的作用。換句話說,你有一分的修持,就有一分的感應,就有一分的受用;有十分的修持,你就有十分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