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五九集)  1992/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59

  請掀開經本四百四十面,最後一行,看《疏》文:

  【何者。如淨名等。先明法供養。後以財供養校量顯勝。理則昭然。】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的註解《鈔》:

  【何者下。】

  就是前面這一段文。

  【借淨名對辨。】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所說的,也叫做《淨名經》。

  【言等者。等於諸經也。且就淨名。即善德章。】

  這個底下有一個小註:「多取意引,不具寫文」。雖然是引經上這一段話,但是它裡面引用它的意思,並不是照原文抄下來的,所以要是跟經本對照,也許說經本上經文跟它不一樣,它不是完全裡面的經文,取經裡面的大意。

  【佛命長者善德問疾。】

  維摩居士示疾,也就是說他生病了,這個生病是示現的,用這個作引子,要人來看他,要人來向他請教,他好給人家說法,是這麼個意思,不是真的生病。所以諸位同修要曉得,佛菩薩不會病的,不但佛菩薩不會病,阿羅漢都不會生病。什麼原因?他煩惱沒有了。所以諸位要曉得,生死輪迴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我執破了,身見沒有了,他怎麼會生病?生病最低限度,他要有身他才會生病。身這個形相沒有關係,那個心,凡夫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所以他會生病。如果我執破了,這個身體就不會生病。所以阿羅漢以上的這些聖者,決定不會生病,決定沒有生死,也沒有輪迴。他到六道輪迴裡面來裝這個樣子,這都是大慈大悲,這都是接引眾生的方便。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是佛菩薩示現的。維摩居士早就成佛了,他是再來的佛。世尊當年在世,我們這個世間是兩尊佛,釋迦牟尼佛示現的出家佛,維摩居士示現的是在家佛。在家出家都能成佛,平等平等。

  佛的弟子對維摩居士的尊重,跟對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這到我們今天,大家誤會不曉得,認為一出家就比在家人大,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佛法是師道,老師是第一大,他雖然是在家居士,但是他弘法利生,他的身分也是老師,出家的這些學生見到他跟見出家的老師完全一樣。所以維摩居士示現生病了,釋迦牟尼佛派了不少人去看他,派目犍連、派舍利弗,到他那裡去,都要跟他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的禮節沒有兩樣。這說明了尊師重道。這諸位一定要明瞭,不是一出家就比人家大,這個觀念是很大的錯誤,錯誤的結果就不得了。俗話裡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沒有說你們在家人多。地獄裡頭誰去?出家人,和尚、道士多。這就是他出了家,他不如法,起貢高我慢的心,這就錯了。維摩居士這個示現,的確佛教化眾生這個形象才圓滿,否則的話只有佛,大家尊重佛,對於居士講經說法就不尊重。居士在外面講經說法,人家一般觀念上是差一等。這是個很大的錯誤觀念。佛世的時候沒有這個,都是一樣的尊重。『佛命長者善德』去問候:

  【善德白佛言。】

  善德說:

  【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善德也是一位大菩薩,在家菩薩,他就說我不敢去問,當然這裡面意思非常的深長。

  【便自說言。我於往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云。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

  他為什麼不敢去見維摩長者?維摩居士見到人都喜歡教訓人,喜歡喝斥人,所以他怕他。他說他生病我去看他一定又被他教訓,就舉出從前一樁事情,被維摩居士教訓了一頓,現在嚇的他都不敢去。這也很有意義、很有意思。他說他從前設了一個法會,這個法會布施,就是供齋,供齋這個法會。在什麼地方?在他父親的房子,那個居住的地方『設大施會』。這就是我們佛門裡頭以後所說的叫「無遮大會」,就是供養飲食,沒有分別,出家在家學佛不學佛一律平等供養,所以這叫無遮大會。佛也常常在經上說,這樣的布施得福很大,因為他的心清淨平等,沒有分別執著,對出家人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婆羅門是外道),後面有個外道,是婆羅門以外的。在那個時候佛經裡面記載,印度除佛教之外,有九十六種外道。可見得當時印度的社會真的是宗教之國,這個教派宗教非常之多,非常的複雜。還有貧窮下賤、孤獨(無依無靠的老人)、乞人(是乞丐),他們無遮大會舉辦了七天,平等的布施供養,這屬於財布施。這樣的平等大會現在真的很少見了。

  我們在新加坡,這邊同修有到新加坡去過的,新加坡居士林它裡面設的無遮大會,跟這個完全相同。它不是七天,它是常年,一年只有一天不供養,就是正月初一,這一天他們要忙著自己的事情,這一天休息不供養。除這一天之外,是天天都供養,三餐都供養,這實實在在是值得讚歎。我走了很多地方,在全世界就看到這麼一家,這是無遮大會,而且是天天都有。

  他們舉辦無遮大會的時候,維摩長者來了,到他們那個會裡面,是來參觀,還是來接受供養,這都不一定,也不要緊。就教訓他們,『夫大施會』,這個大的法布施大會。『不當如汝所設』,不應當像你們這種做法。『當為法施之會』,你們那個做法是財施,財施說實在話只能夠救急,救濟一時,不能長遠。縱然像新加坡居士林這樣的法施,可以供養你一輩子,救你一世,不能救你來世!這來世怎麼辦?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現在都有這個認識,這是難能可貴,這是真正的覺悟,不出輪迴就不算成就,生天也沒用處。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還是有數字,時候到了還是墮落,還是要入三途。三途裡面的時間比天上時間還要長遠,不只八萬大劫!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這是事實。

  所以不出輪迴,做什麼樣的功德、做什麼樣的好事都是一場空。《金剛經》上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幹那些虛妄的。什麼是真實?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實,世尊在《無量壽經》上為我們宣布,阿彌陀佛是以住真實慧,真實的智慧,這個真實慧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為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個真實之際從理上講就是真如本性,從事上講就是西方淨土依正莊嚴,這說明西方世界是真實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假的,何以說我們這個世界是假的?我們這個世界是無常的,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地球、太陽、星系有成住壞空,這就是無常,這就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永恆的存在,那叫真實。

  我們回過頭來仔細看看《無量壽經》,經上告訴我們西方世界一切有情的眾生,是真常,無量壽!那個無量是真的無量,不要以為那是有量的無量,你要說是有量的無量,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根本不了解,實實在在是無量的無量。為什麼?真實之際,有量的無量與真實之際不相干,所以它是真的無量,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他是化生。不像我們這邊的,一個人從小慢慢長大,它那裡沒有;長大就有變化了,有變化就有生滅,它沒有變化。他一變化,化身就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身相一樣、容貌一樣,永遠是常住的,不會變更。裡面的植物也是不生不滅的,也沒有生滅,那個世界也是永恆的,跟這個真實之際完全相應,理真實;我們這個世界是理真實事虛妄,人家那個地方理事都真實。佛勸我們往生,勸我們念佛,這是給我們「惠予眾生真實之利」,最真實的利益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其他的法門,其他大乘經論理真實,事雖真實,不圓滿,不能在一生當中成就,縱然在一生當中成就,那個成就是有限度的成就。我們以禪來說,禪宗的成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跟極樂世界往生相比差太多太多了。但是禪要修到見性難,太難太難了!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了。我們在《念佛論》,在倓虛法師佛七開示的錄音帶裡面我們聽到,這是近代一位天台宗的祖師,他老人家很坦白的告訴我們,他在一生當中所見所聞參禪的人得禪定的,有聽說過,有見過。明心見性的,不但一生當中一個沒有見到,聽也沒聽說過。禪宗不見性沒有用,得定將來生到四禪天,看你定功淺深,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不能出三界,還是生死凡夫。可是要修得禪定就相當不容易,縱然明心見性成佛了,成什麼佛?天台家所講的六即佛裡面分證即佛,他成的是這個佛。法相宗裡面所講的同生性,法相宗裡面有講異生性、同生性,異生性是凡夫,就是跟佛用的心不一樣,佛用真心,凡夫用妄心。同生性就是用真心,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就是用真心,那不是用妄心,所以他成佛,那個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古人有個比喻,把真心本性比做月亮,把我們凡夫用的心,凡夫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用識心,比做水裡頭的月亮,那個水的月亮當然是假的,不是真的,天上月亮才是真的。可是天上月亮初三、初四有個月牙,那也是月亮,真的,絕對不假;十四、十五滿月也是月亮,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分證即佛就像月牙一樣,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什麼時候的月亮?大概初二、初三的月亮,那個月牙放一點點光,那真的成佛,沒錯,他用的是真心,跟佛用的是一個心,真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證的是滿月,那怎麼能比?禪宗到明心見性,從月牙到滿月要修無量劫,不是那麼很快就成就。

  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縱然下下品往生,大概十幾劫就成就、就成佛了,那怎麼能比!這是我們從經上看的,算這個時間。因為下下品往生的人,《觀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要在西方極樂世界十二劫才花開見佛。十二劫花開見佛,就相當於禪宗的明心見性,這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花開見佛。見佛之後,在西方世界修行,大概只要二、三劫的時間就圓滿,快得很!這是講下下品往生。如果下品中生,只要六劫,六劫花開見佛;換句話說,他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不會超過十劫。你從這裡去觀察,禪跟淨怎麼能比!所以一切諸佛如來讚歎念佛,有道理,這是事實。

  我們一般人平常讀經,真的叫粗心大意,經上寫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都沒有看出來。我所說的跟《觀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都叫做自分的修證,就是不論佛的加持,單單講自己修行的能力,你看時間都這麼短,都不要那麼長。如果論佛力加持,這個痕跡都看不見了。西方世界是平等的法界,下下品往生跟上上品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完全一樣的,你簡直就看不出來。但是骨子裡頭是有,表面上沒有。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的神通、智慧、道力,跟等覺菩薩沒有兩樣。這什麼原因?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的加持,所以我常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不重要,高也好,低也好,大家平等,蒙佛力加持,平等!所以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是決定得生,這個重要。所以一定要有真心,要有懇切的願望,真正相信,一絲毫都不懷疑,時時刻刻念念之中要想到,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世界,是在旅遊,是住旅館。我們俗話常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住旅館,旅館裡面的東西我們可以享受,也不是我們帶來的,我們走,一樣也不能帶去。豈不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嗎?樣樣都可以受用,決定不能夠染著,而念念想家鄉,念念想親人,這就叫念佛。親人是阿彌陀、觀音、勢至,家鄉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我們要培養這個,念念想家鄉,念念想親人。現在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好也很好,不好也很好,你看這個日子多好過,這是真正自在快樂。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一絲毫的懷疑猶豫都沒有。

  這不是禪宗能比,也不是密宗能比,密宗講即生成佛,那個地位更低,比禪宗還要低。這是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說的,印祖講密宗成佛,成的是藏教佛。那藏教佛還沒見性,實際上他所成就的,那是講真正修行成就的,差不多相當於小乘四果羅漢,是這樣的位次,還沒見性,比禪宗還不如。這都是要清楚、要明瞭。這個佛有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即生成佛成個什麼佛,密宗修行之難,比禪還要難。

  你看黃念祖老居士,在《谷響集》裡面,他有一個小冊子,我們跟《淨土資糧》合印在一起,因為《淨土資糧》分量也不多。《谷響集》專門答覆密宗同修,他在密宗是金剛上師的身分。他就告訴我,現在密宗沒有根基,大陸上十億人口,四十年當中,學密成就的只有六個人,你就曉得那個多難。這四十年當中念佛往生,不說別的地方,單單說台灣,肯定往生的,我一個概略的估計,要超過五百人。這就從我們光復以來到現在,只有比這個數字多,沒有比這個數字少的,真正往生的。這個難易馬上就看出來。而成就的殊勝,那是其他任何一個宗派不能為比,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所以我們今天接引大眾,這講到法布施,財布施裡面福報有大小,法布施裡面功德也有大小,同樣布施法,你布施的是什麼法;你布施的小乘法就不如大乘法,布施一般大乘法就不如禪宗的方法,布施禪宗的方法就不如淨土的方法。這我們要會比較,然後我們才可以修第一大福報,第一大功德,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在這個地方真的是像經上所說的,佛是惠予眾生真實利益,佛給我們真實利益,而我們今天自己得到的,的的確確是真實利益,解行相應。經典裡面的微言大義,我們愈來愈透徹,愈來愈明白,這個前途愈來愈光明,這就是真實利益。所以法施我們在早年我們還沒有道場的時候,有幾位同修大家在一起發起組織的華藏法施會,法施會的來源就從這來的,華藏也是從《華嚴經》上來的,我們從華藏法施會起家的,以後才有這個圖書館。我們看維摩居士這一段開示,這個開示非常的精彩:

  【當為是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

  這維摩居士講不必用財施的法會,要用法施會。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這個我就是善德長者,善德長者那個時候就向維摩居士請教,什麼是『法施會』。

  【法施會者。】

  底下是維摩居士所說的。

  【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這句話裡面很難懂,無前無後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要有分別,就有前後,有分別就有時間、就有空間;空間就有十方,時間就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就有時空。現代科學家發現到這個宇宙,宇宙是有界限的,所謂是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現在科學已經證明,確確實實有六度空間的存在。但是在理論上來講,這個時空是無限度數的。這個說法跟佛經上講法一樣,佛經上沒有講多少度數,佛經上講法界,講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十種不同度數的空間。是不是只有十法界?不是的,十代表圓滿,每一法界裡頭又有十法界,百界千如!一百個法界,每一法界裡頭又有一百法界,無有窮盡,這是今天科學家講宇宙是多次元的。

  多次元怎麼樣產生的?佛說的,妄想執著產生的。所以你要是用清淨心、平等心,這個多次元的時空就突破了,世界就變成一真。所以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你統統看到了,統統聽到了,統統接觸到,就這麼回事情。科學家是發現,可以說剛剛發現到邊緣,還不曉得怎麼樣去突破。佛在經上早就告訴我們修定,從定功上突破,定就是修清淨心,把我們無始劫以來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氣統統消除,消除掉了,多次元空間就不存在,因為所有的現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多次元的時空都是從心想生的。你心去想它就有,沒有想就沒有了。正是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無前無後,這就是講的真心,要用真心。一時供養,這個一時供養是遍供。這個一時不是數目字,這個諸位要曉得,一對二那就變成數目字,這個一時就是一切時,永遠沒有中斷的,所以法界叫一真,時間叫一時,心叫一心,萬法歸一。這個一是這樣講法的,一時是一切時。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裡面講的淨念相繼,那就是一時。

  『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不是他七天修這個財供養,此地所講的供養一切眾生,這個供養裡面包含著有理有事,有財有法。有財有法為什麼只稱法供養?財供養還是以法供養為主,財供養是手段,是接引他入門,所謂是「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是這個意思。所以財供養是手段接引他,先給他有一點恩惠,起了好感,然後再勸他念佛,是這麼個意思。這是諸佛菩薩度眾生必須要的手段方法,我們在經上常看到善巧方便,那善巧就是這個。

  所以在四攝法裡面,這個攝是攝受眾生,就是接引眾生。接引眾生有四個原則、四個方法,第一個就是布施,這個布施就是財施。眾生貪財,先布施他財,交情就套好了,於他有恩惠。第二是愛語,眾生喜歡聽的話,順著他,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到機緣成熟的時候這才勸他,交情不夠不可以延伸,一說的時候,他掉頭去了,下次就不理了。所以要有耐心等待觀察,他機緣還沒成熟,還得要用這些財力來誘惑他、來接引他,所以愛語。第三利行,佛菩薩所做一切、所為一切的對他都有利益,他貪名貪利,對他都有利益。第四更了不起,同事,這是真正高明到極處。同事,他喜歡跳舞,你天天陪他跳舞;他喜歡打牌,你也跟他一起打牌,跟他同樣的事情。菩薩智慧高明,有定力,跳舞他跳得最好,你要跟他學;打牌,常常都贏錢,他有智慧,你的牌怎麼打得那麼好,他教你。教你打牌,打牌就是佛法,所以就妙不可言,菩薩接引眾生,這叫善巧方便。但是最後的目的是教你學佛,最後的目的是教你把這些東西統統覺悟到,這是虛妄的,這是假的,應該統統放下。絕對不會教你迷在五欲六塵裡面,這手法非常高明,非常靈活,活活潑潑的。這是一切財供養都歸到法供養,這就對了。下面解釋得也很好: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菩薩真正是大慈大悲,菩提是正覺,覺而不迷,從正覺裡面生起的大慈悲心,所以才能應用四攝法。『以救眾生起大悲心』,幫助眾生,希望眾生能夠生起大悲心。佛法的修學,尤其是大乘佛法,從哪裡下手?從發菩提心。菩提心從哪裡發起?從大慈悲心。唯有大慈悲才能夠引發菩提心。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

  慈悲心與『正法』就相應,慈悲也是有過程,也是有次第,先教他愛自己,對自己慈悲。現在人不愛自己的很多,胡作妄為的,吸毒的、犯罪的,不愛自己。對自己沒有慈悲心,那對別人更不必談了。所以一定從自己本身下手,潔身自愛,大悲心從這個地方生。然後再愛家人,再愛父母、愛妻子、愛兄弟、愛眷屬,一層一層的擴大,愛鄉黨、愛你的鄰居鄰里、愛你的國家民族,再則愛全世界的人,一層一層往外擴大,這是佛菩薩的教學。所以佛法教學真的是合情合理合法。你要能細細深入去體會,真的是五體投地,他的教導的確是高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這與正法相應。

  『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喜是法喜充滿,行在正法上,一定生歡喜心,這是我們佛家常講法喜充滿。儒家也說,你看《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就是歡喜,歡喜怎麼來的?你要把你所學的都去做到,所學的統統能夠用在生活上,那個習就是用在生活上。古聖先賢夫子的教導,我們全部在生活上做到了,你就會喜悅。那個喜悅,悅是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跟樂不一樣。樂是從外面感受,那是刺激,外面境界沒有了,樂就沒有了。這個悅是內心生的,像泉水一樣,它從心裡面生的,與外頭環境沒有關係,我們佛法叫法喜,法喜充滿。跟《論語》講的是一個意思,智慧就開了。這個憂喜結果恰相反了,喜生智慧,憂生煩惱,煩惱就是迷惑,沒有智慧,所以法喜能生智慧。

  【於捨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

  捨也要高度的智慧,沒有智慧放不下。捨是放下,智慧是看破,你能看破才會放下,為什麼你放不下?你沒看破,世間人特別對於財富,已經得到的利益,不肯施捨,在這裡面起了貪心、慳吝,慳吝是捨不得,慳貪之心,這是沒有智慧,不明事實真相,特別是在這個時代。佛在一切經裡頭幾乎都告訴我們財為五家共有,不要以為是你自己的,你自己沒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哪是你自己的!

  我們台灣現在很富足、很自豪,我們外匯存底有九百多億。你看日本前幾天大地震,現在數字統計下來了,損毀的要再恢復,合美金九百六十多億。我們台灣全部外匯存底晃幾秒鐘就完了,這哪裡是你的?要覺悟,真正要覺悟,這個東西會剎那之間就沒有了。什麼東西可以保得住?福報可以保得住。所以佛教給我們修福,佛法沒有別的,就是修福修慧,福慧雙修,成佛叫二足尊,這福慧圓滿了。這個東西是真的,不會失掉的。為什麼不知道修福?就是沒看破,懷疑不相信,怕我這錢捨了,明天怎麼辦,沒得來了。錢賺多了,愈多愈想多,愈多愈吝嗇,愈多愈貪,增長貪心!貪心增長,果報就是餓鬼道!錢財多了,多了最後到哪裡去?變餓鬼去了,變餓鬼你的財富一文都帶不去,所以到鬼道裡叫餓鬼,你帶不去!

  修福重要,所以我常勸人念《了凡四訓》,學佛一開頭把《了凡四訓》念上三百遍,希望你明白因果報應的事實,你就會曉得修福。這是真的。真正有福的人雖然沒有財富,衣食不愁,這就很自在!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念佛念到功夫好的人,自在往生,不要去生病,不要去住院。在我們台北市早年,蓮友念佛團的李濟華老居士往生,是我們的好榜樣!李老居士往生前兩個月就知道了,這功夫算很不錯的。功夫好的,有一、二年前知道,那是功夫好的。但是二、三個月之前曉得的,這就很多很多,我們應該可以做得到的。至於一個星期、十天之前知道的,那就更多了。李濟華老居士往生是在念佛會裡,他跟大家講開示。念佛會裡面講開示原本只有半個小時,他老人家那一天一講就講了一個半鐘頭,講完之後告訴大家,跟大家告辭:我要回家去了。他八十多歲了,講了一個半鐘點,講累了,以為他要回家休息。誰知道他下了講台,他們那個念佛堂旁邊就是一個小客廳,客廳不大,我在那邊講過經。他在沙發上一坐,就往生了,沒有病苦,多自在,身體一點毛病都沒有,講台上講一個半鐘點,聲音洪亮,那個時候沒有麥克風。我在念佛堂講《楞嚴經》的時候,都沒有麥克風。這叫做有福報。

  所以你們老了,還要留一個醫藥費,很糟糕。這醫藥費是什麼個念頭?就是想生病,你想生病,你怎麼能不生病。病從哪來的?想來的!很糟糕!我講經這麼多年了,一開頭出來講經,我就勸人把醫藥費捐掉。捐掉我生病怎麼辦?你不會生病,為什麼不會生病?沒有醫藥費。你們醫藥費很多,所以你們應當生病。我不生病,為什麼原因?沒有醫藥費,也沒有醫藥保險,所以不可以生病。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個心想不淨的人,很糟糕!這學佛白學了,佛法真實的利益你得不到,你不相信。所以要知道,要放下、要施捨,我們自己生活所需夠了,就很好了,何必想到那麼長遠!你的財捨掉了,是不是真的沒有?不是的,命裡有總是有,命裡有那麼多捨掉了,命裡那麼多還在;不但還在,還加個利息,不會少的。這愈捨愈多,愈多要愈捨,要記住這個原理。決定不能夠累積,一積麻煩就出來了,什麼病都生了。所以這個貨,錢財叫通貨,要將它流通,不可以把它堵住,堵住就變成死水了,就變成臭水溝了,那個問題就嚴重了。一定要讓它流通,曉得這個財富在自己面前流過,在這段當中,你有權支配它。你讓它流到好的地方,那你修的福;你讓它流到壞的地方,你造了罪業;你不讓它流的時候,罪業就更重了,所以要用高度的智慧去運用。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所以高度的智慧這才真正能捨、看破、放下。

  『攝慳貪起檀波羅蜜』,檀就是布施,對於布施真正明瞭。布施一定要懂得法布施。在近代,印光老法師確確實實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老法師道德修持沒有人不敬佩的,這是中國近代出家人裡頭第一人。民國初年有不少的法師大德,都有人批評,唯有對印光大師沒有一個人敢說不是。老法師的皈依弟子不計其數,供養也不計其數,可是老法師沒有拿這些供養改善他的生活品質,沒有。穿的還是舊衣服。有些信徒看到師父衣服破了,趕緊去做幾件新衣服送給法師,送給師父。師父收了,等他走了,師父就給別人了。給誰?多半給新出家的,沒人供養;還有一些在小廟裡修行的,很苦的,送給他們,轉送給他們。自己還是穿一套舊衣服,這舊衣服很不錯,常常有新衣服來,他常常布施,也很難得,這也是他的善巧方便。

  所有一切錢財,他統統印經。他在蘇州辦了一個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拿十方的供養做這個事情,一生就做這一樁事情。我們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的法語裡面看到的,第一篇他老人家曾經講北方有旱災,他也發心去賑災,就在印經的款項裡面撥了三千元大洋去賑災。在這裡我們就了解,他全部的收入全部拿來做流通佛法,修法供養,賑災的錢他沒有這個項目,是從印經這裡面抽出的一點,這就說明老法師一生就做一樁事情,法布施。這是我們要效法的,決定不會拿這個錢來改善自己生活品質,自己住的房子壞了,重新拆掉建一棟好的房子,住得舒服一點,生活可以改善一點,這就背因果,這就錯了。印光大師一生粗茶淡飯,沒有說供養多了,信徒多了,可以加一個菜,沒有;添一件新衣服,沒有;寮房整修一下,沒有,這就是真正修福。生活環境本來就是這樣子,繼續這樣過下去就好,而且佛常講,教給我們以苦為師。生活過得苦一點,苦一點有大好處,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往生淨土的心非常懇切。如果這個地方住得太舒服,生活太好了:這裡不錯,西方世界聽說,沒見過,這裡不錯,不想去。那個麻煩就大了。所以舒適的生活會叫人墮落,眼前這個墮落大家不知道,將來墮落在輪迴,墮落在三惡道,太可怕了。

  我們的簡居士給我說了多少次,基金會這些年收入不錯了,想擴充道場,去買土地蓋個道場。我說不要,不能這樣做法,人家蓋好道場送給我們都不能接受,什麼原因?要開銷。送個道場陷阱叫你一跳,頭腦清楚的人跟糊塗人不一樣,當年這個道場簡居士送給我的時候,我就說了:你是不是想害我?他說:沒有,法師,我不害你。我說:你是害我,你明明叫我跳陷阱,你送個這個道場要不要開銷?他說要。我說:那你別害我了,我到哪裡找錢去?我為了維護道場,去天天看人家臉色,去騙人家錢,這種事情我決定不能幹。最後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一個月多少開銷?他說:大概要六萬。我說:你每個月拿六萬來,我就接受,你不拿來我不要。他就真拿了,真拿我就要,難得,他拿了三年,到三年之後,這個道場收支平衡,我才跟他講:你可以不要拿了。他拿了三年。送給我道場不容易,有附帶條件。

  這就是修行人第一個是清淨心,清淨自在,你把這個破壞掉,你就完了。你說不墮落,不墮三途,談何容易。所以這一定要高度的警覺,有智慧,能捨,布施波羅蜜才能圓滿。所以這個道場建立之後,我還提醒簡居士:你真捨得?真捨,以後不可以再拿回去了。他說:不拿了。我們就組織財團法人,向法院登記,財產是我們這個財團法人,財團法人哪一天解散了,這個財產是歸國家的,由法院處分,任何人、私人不能拿去。真布施,真捨了。所以有這麼一個小地方,我們要真正來做佛教事業,這些年做得不錯,他很盡心盡力,非常難得。現在雖然什麼都沒有,福報修的很大,福報大了,有福報有智慧,這就是真捨離。

  【以化犯戒起尸波羅蜜。】

  這個『化』是教化、是感化。世間人無始劫以來迷失了自性,放逸慣了,放逸就是現在人講隨便,有意無意當中都不想守法,都不願意受法律的約束,他覺得很自在。法律之外,還有道德,還有風俗習慣,這統統稱之為禮法。中國人自古以來是個講禮、守禮的民族,但是現在在全世界每個國家民族,中國人是最不守規矩的,最沒有禮貌的。所以講到民主自由開放,台灣的確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人家講民主,我們比人更民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誰也不聽誰的。人家那個民主還有限度的,我們的民主無限度的,各個可以做主,各個都是老大。

  民主自由開放已經超過界線了,所以這個社會問題就嚴重了,社會動亂不安。如何要將社會能上軌道,大家都能夠安居樂業?人人守法,人人講理。這個要靠教育。我們國家這一代人非常的悲慘,原因在什麼地方?歸根結底就是教育失敗了。中國在過去兩千多年來,從孔老夫子一直到滿清末年,我們的教育都是遵循孔孟的學說,遵循倫理道德的薰陶,所以這個國家這樣大,都能夠維繫幾千年,這不容易。世界上許多文明古國都滅亡了,都成了歷史的陳蹟了,唯獨中國還存在,什麼原因?就是靠倫理道德教育的維繫。

  民國成立以來,要破除舊的,要建立新的,舊的東西不要了,全部捨棄了、放棄了,打倒孔家店。新的學什麼地方?這就中國學術悲慘的命運,學日本的,也把日本那一套東西拿到中國來;學美國的,把美國的東西拿到中國來;學法國的,學俄國的,派到外面去的留學生,每一個人學一套回到家來,搞得我們民不聊生。這就是徹底失敗,真正的失敗!所以我們比不上日本。日本也派很多人到世界各國去留學,它把它自己東西保持,所以日本人今天能夠有這樣的強大。第二次大戰,戰敗之後,還能夠站起來,還能夠成為世界上一等國家,什麼原因?自己本身的道統維護著。我們是把自己東西連根拔除,想從外頭來移植,這就全盤失敗,原因在這裡。日本是個小國,它跟我們是一樣的,為什麼它不敗?它的根不掉頭,本不掉頭,學別人東西來補充自己的,這個了不起。所以它是真正得到世界先進國家科學技術的理,它全得到了。我們沒得到,學回來之後,我們留學的國家不同,觀念不同,回來之後不但不能建設,還互相打架,彼此不服,造成近百年來動亂的根本原因。

  現在還不知道回頭,這怎麼辦?唯一能夠補救一點的,佛法,佛法一定要正規的佛法,迷信的佛法是一點用都沒有,對社會沒有幫助。一定要正法,正法可以能夠補助我們傳統教育的不足,佛法的好處,於理論、於事實分析得清楚,分析得細膩。現在佛門裡面最需要的,弘法人才,弘法的人才太少。今天在經書的流通,得力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沒有問題。經典是到處流通,沒有人講解,看不懂,看了會產生錯覺,會誤解經典,那這個真實的利益還是得不到。所以經典需要細講、需要深講、需要許許多多人去講,這是弘法利生,培育僧才,培育弘法人才那真是無量功德,第一功德。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這裡有幾個問題順便答覆一下。

  第一個問題:何謂迴向實際?

  答:實際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修學的目的不求別的,就是求明心見性,這個就是實際。

  第二:在《認識佛教》第五頁到第六頁,所謂的能知、能覺及一真法界,是否在相上說或性上說?八十四頁讀誦大乘,這是菩薩善,請問何謂菩薩善?

  答:《觀經》裡面的三福有三條,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人天福報,人天的善法。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小乘善,聲聞緣覺。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菩薩善。所以後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後面包括前面,所以菩薩善是圓滿的十一條,三福具足,這是菩薩善。前面講的能知、能覺及一真法界是相上說、是性上說,我不曉得,你要拿本子我才知道,不拿本子我不曉得。我講東西沒有準備的,也沒有講稿,講完了都記不得了,講之前不曉得,沒有準備,講完之後是忘得乾乾淨淨。

  問:在三皈傳授第五頁裡面,沒有果沒有報,這就是佛在經典上常說的超越十法界?

  答:這個沒有果沒有報,前後文要看一看,否則的話這個意思不圓滿。

  問:超越十法界是否就超越佛了?

  答:這個佛天台家講的有四種佛,藏通別圓,超越了藏佛、通佛、別佛,不是圓佛,圓佛才是圓滿的。所以十法界裡面講的佛,諸位要曉得是藏通別佛,不是講圓佛,圓佛是一真法界,十法界裡頭沒有圓佛。好,我們到這裡圓滿了,我們念佛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