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第七集)  1992/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05-0007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五頁第五行,看經文:

  經【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我們看到阿闍世王子奪取政權,將他父親禁閉在深宮裡面,斷絕與外界的往來已經三七二十一天。那麼在他想這一個人這麼長久的時間沒有飲食,大概也差不多快死掉。當然不好意思問死,畢竟是他的父親,所以這個語氣緩和一點,問他這個守衛的,他的父王現在還在不在,用這種口吻。守門人就老老實實的回報:

  經【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皇后一次、兩次,人家不知道,天天這個樣子,總是會被發現的,所以她這個祕密被這些守衛的人都知道。知道,畢竟國王沒有下命令禁止他母親去看他,沒有下這個禁令,所以還是隨她往來。沙門目連跟富樓那他們是乘著神通從空中往來的,這些禁衛對他無可奈何。所以雖然其他的人跟這個國王確實是隔絕,但是這三個人天天往來,沒有辦法禁止他。阿闍世王子聽了這個話就非常生氣,知道他的父王還沒死,還活著在那個地方,還有這麼多人常常天天去安慰他,去接近他。

  經【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這一段經文,前面是述說阿闍世王以惡心對待他的父親,這已是大逆不道。今天這段文接著遷怒於母親,要加害於他母親。再看他以惡心對待出家人。目連跟富樓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都是證得阿羅漢的,這不是凡夫,聖人!這是從跡象上來說,從應化的跡象上來說。如果從根本上講,世尊給我們說了,他們都是古佛再來,比菩薩地位還高。古佛倒駕慈航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示現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這正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裡面含著有很深的意思。我們不要說是佛,佛在世這麼多的學生,個個都是好學生,從哪裡來的?古今中外一個好老師在一生當中,遇到一個傳人就非常幸運,哪有這麼多好學生?太多太多了,真是希有!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在一生當中傳法,得法人最多的是禪宗的六祖。六祖以前沒有任何一個法師傳這麼多人,六祖以後也沒有一個,這空前絕後,非常不可思議。六祖才傳四十幾個人。釋迦牟尼佛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證得阿羅漢果的。

  因此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所講的「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那些弟子是諸佛大菩薩再來,擁護釋迦牟尼佛,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在教化當中,佛只能有一個,老師只能有一個,那些人不能統統都以老師的身分出現,那這個教學就破壞。那用什麼身分?都用作佛的學生的身分,來幫助佛弘法。眾生多災多難,迷惑顛倒,許許多多要緊的問題問不出來也不會問,他們假裝著代問,把我們要想問的統統代我們問出來。在這一問一答當中,我們在旁邊聽了,明白、開悟了,這麼一回事情。所以這些弟子們都是聖人,都是大聖來應化的。那麼阿闍世王這種舉止,這是五逆罪都造,造得非常之重。後面這一句是破和合僧。這是要想害他的母親。

  經【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這是遇到兩個大臣勸阻阿闍世王子不可以害母親。這父母之恩,母親的恩最重,為什麼?這個嬰兒時時刻刻需要母親照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離開了他生命就有危險。所以三年哺乳之恩,從生下來到三歲,一天一時一刻不能離開,這個恩德太大!所以殺父親,這兩個人說,還聽說有,但是殺母親沒聽說過,這個過失太嚴重,這是大逆不孝。

  我們中國古代在教育裡頭中心的思想就是孝道。教什麼?教孝。帝王以什麼來治理國家?以孝治天下。他就是一個行孝盡孝的一個好榜樣。所以古禮之中雖然有五禮,祭禮擺在第一位,祭祀祖先。其他的禮節,皇帝可以派大臣代表,唯獨祭禮不能夠派代表,要親自齋戒沐浴主持祭典。在從前這個主祭的人在祭典的前三天要齋戒。那個齋戒是怎麼個齋法?就像我們佛門閉關的情形差不多,這三天叫齋公。把一切事情都放下,一切人也不接見。不接見就像閉三天關一樣。那個飲食起居有人照顧,像護關的,有人照顧。那麼他三天做什麼?三天把所有念頭放下來,想念被祭的這個人。如果是祭祖先,就想念他的祖先,跟我們這個經上所講的一樣,觀想。想三天三夜就把他想來了,祭神如神在,他真的有感應道交。在祭祀的時候,感覺到他的祖先到這個地方來接受他的祭祀。這俗話講「誠則靈」。齋戒沐浴是修誠敬之心,不是草草率率,隨隨便便做個樣子就行,那就不靈。那種祭祀,孔老夫子不願意看的,為什麼?有形式沒有內容。這個內容是真誠,所以要三天的齋戒,確實他有感應。

  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一尊佛不孝父母,沒有一尊菩薩不敬師長。本經在後面有明文教給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在基礎上要修「三福」。三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對父母不孝,對老師不敬,你在佛法裡決定沒有成就。即使有成就,那是外表的、表面的。表面做得再好看,天花亂墜,與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換句話說,將來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這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明白。所以有人問,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孝順父母學起,這是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的。

  這不孝父母罪過已經很重,再殺害父母那還得了!這造的是阿鼻地獄之罪。所以這兩個大臣義正嚴辭,言語非常之嚴肅,跟阿闍世王講,自古以來聽說有王子貪圖王位;父親是國王,他要奪他的位置,這殺害父親,有,篡位的;母親並沒有干涉政權,與你奪取政權沒有關係,沒聽說殺害母親的。換句話說,你這種行為在歷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開端,這還得了!

  『汙剎利種』,這「剎利」在印度是屬於王族。印度自古以來階級制度非常之嚴,剎利是貴族、皇族。婆羅門,這是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階級,在社會上很有地位。其餘的兩種比較上是地位低一點,一個是從事於商業,一個是農民,這是在印度古代社會裡面沒有地位的,就是我們一般稱為農奴、奴隸。所以剎帝利是貴族,你這種行為染污了這個貴族,就是這個在剎帝利就是重大的污點。『臣不忍聞』。我們不忍心聽到這個事情,不忍心看到這個事情。『是旃陀羅』,旃陀羅就是奴隸,這是奴隸的行為,不懂得、不明理,這樣的人才能做得出來,哪有是知識分子、貴族,受過好教育的人,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國王今天執意要害母親,這些臣子們都願意離開,不願意再跟他。所以這兩個人說完之後,因為國王手上拿的劍要殺害母親,他們用手按著劍,一面說一面就退出,就要離開。下面是:

  經【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

  『耆婆』是他的弟弟,也是非常聰明有智慧。阿闍世不怕別的,殺父害母他不怕,畢竟有一樁事情令他害怕,怕什麼?眾叛親離。這底下人都走掉、都散掉,那他這個王位就保不住,他怕這個。所以就很驚怖,以要求的口吻:你們難道不再跟我、不再幫助我嗎?

  經【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這兩個人再鄭重的勸告他:只要你不加害於母親,我們可以跟你。如果加害於母親的話,我們不願意跟你,我們願意離開,捨棄這個國家。

  經【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這阿闍世還算是不錯,實際上他考量他本身的利益,所以不殺他的母親,不殺她。

  經【敕語內官。】

  這個『內官』就是宦官,我們中國人講太監,宦官。

  經【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把他母親幽禁起來,跟他父親一樣,把她幽禁起來,不准她跟外面人接觸,「禁母緣」。這一段事真是自古以來非常不幸,尤其是發生在宮廷裡面,宮廷爭權奪利,古今中外可以說都沒有例外,在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在現實社會裡面,我們也時有所聞,現在所講的權力鬥爭,甚至於不擇任何手段。國王與夫人遭這麼大的變故,這種變故他在過去從來沒有想到。即使讀歷史,觀察現前許許多多權力鬥爭,畢竟沒有臨到自己身上就很難體會。這一次是自己親身遭遇到,所以體會就非常深刻,知道佛講的我們這個世界叫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沒有好留戀的。所以人在大苦難當中往往驚覺回頭,這真正肯回頭,真正要求佛指導他出離苦惱的方法。

  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國王、夫人跟佛過去平常往來很密切,也常常聽佛講經說法,自己沒遭過苦難,這聽了是耳邊風,沒在意。換句話說,聽是聽,也護持佛法,實在講不得受用。現在遭了苦難,這個時候心情不一樣,求學的態度也不一樣。我們看底下一段:

  經【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

  這是王后夫人被她兒子囚禁。這雖然是沒有把她殺掉,這把她關起來,關起來之後,她非常憂愁。她的憂愁可以說相當的複雜,當然最叫她憂愁的是她的丈夫,國王從今天起沒有人給他偷偷的送東西吃。換句話說,他決定活不了多久,這是她最牽掛、最憂愁的地方。可是被禁在深宮當中無可奈何。

  經【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我們看這一段。在無可奈何的時候,這才想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城外,『耆闍崛山』就是我們中國人翻作靈山,他住在這個地方。就向著這個方向禮拜、祝禱。在過去佛不能親來的時候,也常常派阿難來問候國王夫人。現在她遭這樣的大難,想想世尊威德很重,不敢要求佛親自來慰問,只希望佛能夠派目犍連、派阿難來跟我見見面,這就很滿足。她心裡這樣子祝禱,向著靈山禮拜。

  經【未舉頭頃。】

  這拜下去,頭還沒有抬起來,釋迦牟尼佛已經在她面前。

  經【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這一段是述說佛早就知道她這些事情,這個時候派了目連尊者、阿難尊者,而釋迦牟尼佛自己以神變的方式出現在皇宮,出現在宮中。佛到那個地方去,這必定是大事因緣,為什麼?小事不會驚動佛本人的。這佛一去,那些護法神統統都跟佛到皇宮裡去,這些護法神們知道佛到那裡去一定講經說法,這個機會難得,要親自去聽。所以:

  經【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這個境界也非常的壯觀,這是敘述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經【時韋提希。見佛世尊。】

  這夫人見到佛來了。

  經【自絕瓔珞。】

  她雖然被禁閉,她的穿著還像平常一樣,身上還配帶著瓔珞。見到佛之後,慚愧的心是倍增,所以把這個『瓔珞』都解開。

  經【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這提出兩個問題。我過去生中到底造什麼罪孽,生這麼一個兒子?這大逆不道的惡子!再又想想,釋迦牟尼佛你到底是什麼因緣,跟提婆達多做了眷屬?世尊跟提婆達多是堂兄弟,提婆達多是阿難胞兄,親兄弟。他跟阿難是同胞兄弟,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這到底是什麼因緣?因緣非常複雜。佛通常跟我們講四緣,那只是從綱領上來說,如果要細說的話,因緣非常非常的複雜。善導大師的註子,諸位自己可以看,大概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他註得很詳細,這都是述說,敘事的,諸位容易看得懂。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經【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韋提希夫人雖然請問釋迦牟尼佛,她跟她兒子過去究竟是個什麼因緣?佛跟提婆達多又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畢竟這還不是她問題的中心。她問題的中心是她真正覺悟到這個世間充滿了罪業,不願意在這個世間再住下去,這是她真實的覺悟。所以緊接著向佛要求,求佛告訴她,這個廣大的虛空世界有沒有清淨的國土,那個地方的人無憂無惱?我想找這個地方。沒有憂愁,沒有煩惱,我願意往生,我不願意再住在這個閻浮提。閻浮提是我們這個世界,不願意在這個世界上住,這個世界是濁惡之世。這是世尊常常提到的五濁惡世。

  經【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她把她自己心裡面的願求都說出來。這一種心願,我們想一想是不是我們自己的心願?確確實實在這個世間受過許多苦難折磨的人都醒過來了、都覺悟了。雖然覺悟,這個話,再也遇不到佛也問不出來。雖然覺悟,問題還是不能解決,這叫真苦!我們再看看今天的社會跟韋提希夫人說的這個話很相應。在那個時候,濁惡比我們現在輕得太多太多。不要說很遠,前清的時代,距離我們不過兩百年的光景,那個時候民風還相當的純樸。

  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故事,這也是真實的,就是前清的事情。有一個地方也是一個兒子害了父親,這是大逆不道。當時這個大事報到朝廷去了,朝廷降職的處分是這個地方的縣令撤職查辦。從前地方作官的不像現在,現在是民主,老百姓是主;從前那個作官叫父母官,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所以作官的他三個身分。君是領導人,是個地方上的領導人,是老百姓的父母,是老百姓的老師,你要教導他,你還要養育他,所以這個地方官的責任非常之重。出這麼一個大逆不道的人,你這個官怎麼做的?所以撤職查辦。縣長上面是省長,在清朝叫巡撫,巡撫記過,受連帶的處分。這個處分還不夠,從前這個城市都有城牆,皇帝下命令,這個地方的城牆撤掉一個角,表示什麼?這個地方出了一個壞人,是你們這一個地、一個縣的恥辱,這樣嚴重!

  現在我們看看這報紙廣播裡面,世界各地大逆不道的人很多,愈來愈多,好像也不是新聞了。所以今天社會風氣跟從前不能相比,不但跟古時候不能相比,跟三十年前就大大不一樣。現代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實在是可憐,不要看這個物質生活比從前是富足多,精神生活非常苦悶。最大的痛苦:沒有安全感。三十年前的人沒有想過社會安全的問題,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腦子裡頭沒這個東西,真的是天下太平。現在沒有安全感,這沒有安全感就是整個社會重大的動亂,造惡的人太多太多!造作地獄的罪業,這是造五逆十惡,這是地獄罪業。餓鬼的罪業,這是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而無厭。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這是講貪瞋痴的人盈滿。

  什麼是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顛倒,沒有能力辨別,這叫愚痴,這怎麼得了。中國自古以來,古聖先賢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目的是什麼?夫子在《論語》裡面一句話就說得清清楚楚「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在佛法裡面講就是正知正見。儒佛教育的宗旨就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是智慧。智慧破愚痴,一個人有智慧不愚痴,貪瞋自然就降溫、就減低。現在人對於古聖先賢這個教育不要了,這還得了!從前的文學、藝術陶冶人的感情,它都有一個標準,總不會離開這個標準太多。現在我們把這個標準捨棄掉,這不得了!這個演變必然是天下大亂,所以『多不善聚』。聚,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團體。人與人相處,無論是大的團體、小的團體,善的少,不善的多,這就是社會世間動亂的根源。

  古時候教學,它的功能就是防範,防微杜漸。治理國家第一樁大事就是把教育辦好,你看《學記》裡面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政權,領導老百姓,把教育辦好是第一樁大事情。為了要達到思無邪,正知正見的教育,在教育手段上,儒家用的倫常,這是手段。「倫」教我們什麼?教我們明瞭人與人的關係。這是五倫,人與人的關係;父子的關係,夫婦的關係,兄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君臣的關係,一定要明瞭。我們在家庭或者在社會,我們是什麼身分,應當要盡什麼樣的義務。人人都能盡到本分,社會是和諧的,天下是太平的,知道這些關係。知道關係怎麼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不可能。這教育就是第一個把關係搞清楚。佛法裡面也非常重視倫理的關係。

  其次就是道德。這個道德是基本的道德,叫常道,叫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什麼叫做仁?「仁」這個字,在中國文字裡面叫會意,兩個人。想到自己也就想到別人,這個叫仁,推己及人。我喜歡,想到人也喜歡;我不喜歡的,別人也不喜歡,這叫仁。「義」是什麼?義是義務,不講求報酬。現在所講的是奉獻,不要求報酬。每個人在自己本分裡頭,要做你義務的工作,父慈子孝,這是義務。「禮」是禮節,人與人往來一定要有禮。禮比法好,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是禮治,不是法治,禮治好。禮有節度,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所以禮尚往來。「智」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理智,不要感情衝動。處事待人接物頭腦要冷靜、要理性,不要感情衝動。「信」,與人一定要守信,人無信則不立,就是你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講信用。

  這五條是做人的基本德行,所以叫五常,常是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的。你這五條要是做不到,那就不叫人。所以人與禽獸有什麼分別?禽獸沒有這五德。人跟其他動物不一樣,就是因為有這五種德行,這五德具足。儒家這五條跟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五戒意思相同。不殺生是仁慈,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釋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沒有在一起談過話,沒有會商一下,彼此相距這樣遠的距離,他們的想法、看法、做法居然相同,這是我們古人所說: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看出儒佛教育的重要性,與儒佛教育對於世道人心的真實貢獻,確確實實有利益。

  今天社會一般人不要了、捨棄了,我們還是要遵守。那咱們要問,我們為什麼要遵守?人家都不要,我們還為什麼還遵守?這是常道,這是真道!人不是這一生就完了,人還有來生。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告訴我們,人身是怎麼得來的?是前世五戒修得好,這一生得人身。換句話說,原來倫常、五戒是在六道裡面得人道的真正業因。我們把這個捨棄掉,拼命去發展貪瞋痴,那佛給我們講得清楚,貪,餓鬼道,那就是來生希望到鬼道裡去;瞋恚,地獄道;愚痴,畜生道。縱情在貪瞋痴就是修三惡道。

  所以韋提希夫人在此地說,她說這個話,我們現在這個世間來看非常非常的明顯。在那個時候她說這個話,如果我們聽了都覺得她講得太過分,沒有嚴重到現在這個地步;現在確確實實造作貪瞋痴的人太多太多。中國外國到處這小圈圈、小團體不善聚的也太多。韋提希夫人在那個時候就有這麼高的警覺,這是非常的難得。現在人生起這種警覺,這倒不難。在那個社會裡頭,那個時代有這個警覺心,真的是不容易。下面這是她提出的要求,『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她平素聽佛講經講得很多,一定知道在這個法界裡面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其中也有清淨國土。像釋迦牟尼佛這種穢土當然很多,不在少處,但是也有清淨國土,那麼她今天想求了。

  經【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

  先要『懺悔』自己的業障。我們要問她到底有些什麼業障,我們能不能想得到?能不能體會得到?她的兒子今天做出這樣的惡事,兒子一定不小,如果在孩童不會做這個事情。兒子長大,做出這樣的事情,換句話說,你怎麼教的?固然過去生中有業因,這一生當中是緣,因遇不到緣,不會結果。教育就是改善緣的手段,善因,我給你善緣,結善果;惡因,我轉變你那個惡緣,使惡緣斷掉,縱有惡因也不會結惡果。像西方世界,這帶業往生去,那邊沒有惡緣,雖然帶的有惡因,惡因不會結果,沒有惡緣。你要問為什麼沒有惡緣?阿彌陀佛的教育辦得好,沒有別的,教育辦得好。這是真的,阿彌陀佛對於學生照顧得周到,無時無刻不在身邊。那也許諸位同學要問:這往生的人那麼多,阿彌陀佛一個人怎麼照顧得過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他分身變化,可以說是每個往生的人,他都變化一個身來照顧你。所以你是天天跟西方三聖接近,觀音勢至、阿彌陀佛時時刻刻不離開,這才沒有惡緣。

  那麼她的懺悔,這是懺悔裡頭主要的一個業因。由這裡我們也聯想到,在以往釋迦牟尼佛常常講經說法沒認真聽,沒有認真修行,這是罪過!今天這個果報現前,還不是平常沒有認真學佛;假如平素認真學佛,不會發生這個事情。聽是聽經,沒有認真學習,認真學習決定現前得利益。所以她的事情仔細想一想就是我們本身的事情。不過她的問題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所遇到的困難,還沒有到這個嚴重程度。確確實實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中、學佛當中跟她所犯的毛病差不多,這是要真正懺悔。這個懺悔就是從今天起要發真實心,認真接受佛的教誨,認真的去奉行,做佛的真實弟子。

  經【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這是向佛祈求可以往生的一個理想的環境,就是她「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如果有這樣一個地方,她願意去往生。『佛日』,日是讚歎之詞,在我們這個世間太陽的光明最大,這是讚歎佛的智慧光明,稱為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這個「觀」就是修學,我要用什麼方法修學,才能夠生到清淨的處所。她是把她的願求都說出來。釋迦牟尼佛也非常非常的難得,佛沒有介紹她一個地方,沒有指定她一個地方。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經【爾時世尊。放眉間光。】

  佛放光,這個光明是從『眉間』,眉間就從白毫放的。佛的這個眉間有根白毫,這個白毫很長,但是它是旋轉捲在一起,我們看起來好像一個珠珠一樣,不是珠,一根白毫,從這個地方放光。

  經【其光金色。】

  在光明當中,金色光是最殊勝的。

  經【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

  這是這個光,光是先照,照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然後這個光回來聚集在佛的頂上,形狀像須彌山一樣,這個光現在這個佛頂。那麼十方諸佛國土都在這個光中出現。

  經【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

  這個『玻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晶,水晶在佛經裡面稱玻璃。這個玻璃發明很晚,所以凡是經上看到的玻璃都是水晶。

  經【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韋提希想求一個好地方去往生,佛就把十方諸佛的國土統統展現在她的面前。讓你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這個方法好!佛不主動介紹,讓她自己看。

  經【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她在諸佛國土裡面,這一一國土都看清楚、都看明白,最後她選定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她自己選的。實在講,她也是代我們大家選的,選擇得非常正確。因為這個地方是十方一切諸佛為眾生宣傳的一個地方。當然她的選擇不是偶然的。諸佛國土雖然微妙,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去?這是先決條件。韋提希夫人一定也看得很清楚、很清楚。她一定看到。

  實在講這種選擇,在我們想像也不難,為什麼?你看到這個地方去的人太多,很多很多人去,世界確實是好。看看去的人有菩薩,也有造罪業的人,那想想我還有分。假如看到那個國土去往生的人都是菩薩、阿羅漢,一個凡夫也沒有看到,自己想想我還不夠那個身分,還去不了。所以從許許多多的方面,能夠觀察到這個地方實在是好,而且我們凡夫去的人很多。跟我們同樣身分的人,同樣有業障的人,同樣有罪業的人,他們能去,當然我們也能去。何況這個地方比起諸佛淨土也不差。這就是在我們推想當中,我們選擇一定要考慮到這些問題,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選擇縱然好的地方,自己去不了也是枉然,那就不容易。下面這倒向釋迦牟尼佛提出請教:

  經【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這兩句就是求佛教給她修學的方法。極樂世界看到了,我也選定了,怎麼去法?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請翻開一百零一頁,看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我們看善導大師在此地對我們的開示:

  疏【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思惟』跟『正受』都是這個法門裡頭重要的修學方法;實在講,也就是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說的「憶佛念佛」,是一個意思。在《楞嚴經》裡面講的是憶佛念佛;在此地就是講的思惟、正受。『定前方便』,這個「定」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亂;「前方便」就是準備的功夫,修學的基礎。為什麼?假如沒有得念佛三昧就不能往生,這諸位一定要知道的。念佛三昧裡面包括我們平常所講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統統叫念佛三昧。這個念佛三昧裡頭,功夫淺深不相同。這個方法修學就是『思想憶念彼國依正莊嚴』,把其他的念頭統統捨掉,統統放下,專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就叫功夫成片。有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發願求生西方世界就決定得生。這個功夫,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人人做得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你願不願意做?不像其他法門提出那個修行方法,有些我們確實做不到的。換句話說,把你平常心裡面這些思想憶念的統統換成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最具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經。

  讀經是什麼?讀經就是思想憶念依正莊嚴。讀就是憶念,憶念就是讀誦,所以諸位不要一面念著經一面去想,那就錯,讀誦就是憶念。假如說讀誦放下來,專門去想,那就是觀想念佛。但是觀想念佛一定要依《十六觀經》這個想法。佛在此地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如果不是依照十六觀的方法去想,那都是邪思惟,那你全想錯。因此我們用讀誦持名的方法,那個效果跟此地講的這個思想憶念意思完全相同,而是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用這個方法打掉。初學的人,特別是知識分子,一定要從讀誦下手。讀誦不但能修定,同時能開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讀經讀久了會開慧,但是不能打妄想,你就一直讀。

  依是依報,正是正報。正報裡面有教主的莊嚴,有同參道友的莊嚴,我們講主伴,所以是兩種莊嚴。依報是我們修行的環境,環境裡面也有兩種,一種是人事,一種是物質。物質的莊嚴是樣樣都不缺乏,這是物質莊嚴。人事的莊嚴就是前面講的「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你所接觸的都是諸上善人,這是你人事環境的莊嚴。所以說依報、正報兩種莊嚴,常常縈迴在我們自己心中,自自然然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再看底下「正受」,正受是得定。正受就叫三昧,梵語叫三昧,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叫正受,也翻作禪定。

  疏【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

  所以我跟大家同學說,你讀經的時候不要去想它。你想什麼,這個念頭很粗,不容易成就三昧。我讀,讀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不想它,你這個覺觀慢慢就細。慢慢細的時候容易成就念佛三昧,也就是我平常講的容易達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亂,這都叫正受,都叫做三昧。到『覺想俱亡』,覺是能,想是所,能所都逐漸逐漸離開,這個心真正達到清淨平等。雖然還不敢講是真實的清淨平等,但是與真正的那個清淨平等相應、相似,這個境界非常好。

  疏【唯有定心。與前境合。】

  『前境』就是講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逐漸逐漸感覺這個境界就在眼前,到這個時候,你自己對於往生是充滿了信心,你的生活一定是非常自在、非常快樂,法喜充滿,這是我們現前可以得到的。所以人,為什麼人說能預知時至?能夠不生病的往生?道理統統在此地。

  你為什麼還有病苦?你的妄想沒有斷乾淨,原因在此地。自古以來,許多法師大德臨終還有病苦,你問他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有很多在家居士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的。那些法師們度眾生的悲憫心還存在,那也不行。他還有眾生可度,我能度,那是我所度的,這個念頭都不行,都要把它丟得乾乾淨淨,真的要做到度而無度,無度而度,那才行。事上可以做,心裡面不能留痕跡,這一點非常重要。心裡頭還有一點痕跡,沒有把它去掉,那就是走一樣能走,也能往生,還要留一點那個病的樣子在,不能那麼痛快。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