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五二集)  2013/7/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5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一十九頁倒數第五行,科題「反問以明」。請看經文:

  【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

  這是佛反問阿難。

  【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

  念老註解說,「夜摩具名須夜摩,欲界天中第三天,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須彌而住,名地居天」,它沒有離開地面,是屬於地居天。夜摩以上是空居天,它不住在地上,它在空中。我們參考資料裡面有四天王天,在二十六頁,《三藏法數》裡頭節錄下來的。「四天王天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此四天王,居須彌山腹」,在須彌山的當中。「由修施、戒二種最勝福業」,因地上喜歡布施、重視持戒,這兩種最殊勝的福業,「是以感報得生其中」。欲界天是修福而生的。空居以上,除了修福之外,還要修定,這個定叫未到定。他們修四禪,沒修成功,有一點定功,這個定功包含了夜摩、兜率、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四層天都是未到定,但是愈往上去定功愈深。真正修成了,初禪,他就脫離欲界,他就生色界天去。所以這個依舊是欲界,沒有到色界,這是一層比一層的福報大,修定,沒有智慧,這個是一定明瞭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禪定沒有修成功,這是欲界天人。

  四王天這是最普遍的,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誤會了,以為叫金剛神,四大金剛,一進山門就看見,叫天王殿,天王殿的當中供奉的是彌勒菩薩。我們知道佛法教學的藝術,實在講非常之早,就用這種藝術來表法。山門亦如是,山門是大門,大門一定有警衛,就是護法。護什麼人的法?這個自己要知道,整個佛教道場的設施全是表法的,你才真正得到受用,才真正佩服佛陀、弟子們他們的智慧。山門,一進山門,這第一堂課,進門你第一個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代表慈悲。佛法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彌勒代表慈悲,四大天王代表方便,這樣才能入佛門。

  彌勒特別塑造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出現在中國五代後梁,他的姓氏、籍貫不清楚,《高僧傳》裡頭都沒有,只知道在浙江奉化出現這麼一位出家人。平常就拿著一個大布袋,人家供養他的,他就往布袋裡一丟,背這布袋就走了,所以人家叫他做布袋和尚。問他佛法,他站在那裡不動,把布袋放下,把兩個手攤開,問他什麼叫佛法,這個意思就是「放下」。別人看,看出來了,這教我們放下。那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提起布袋背在身上走了。這都是表法,放下之後要提起,所以說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自己,提起的是正法,正法久住,普度眾生,要把這個事情提起,自己全盤放下,表這個意思。肚皮很大,表包容,什麼都能夠包容,滿面笑容,所以叫歡喜佛。佛門弟子要像他這個樣子,這形象好,這樣的形象才有資格入門,裡面代表的布施、持戒、忍辱,這才能入佛門。

  四天王這是方便,叫方便為門。如何將佛法應用在世法上,應用在我們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大天王所表的。第一個,東方持國天王。你看他的名號,持是保持、護持,國是國家,用什麼方法來持國?持國就是治國,中國人講齊家、治國,用什麼方法來治國?他所表的法,東代表日出,這個意思就很深長了。手上拿的是琵琶,弦樂器,這就是他教給我們的法門。弦樂器,弦鬆了彈不響,太緊了它就斷掉,一定要調得適中,這個音色才美妙,才出來。這個代表什麼?中庸之道,不能不及,也不能過分,就是說恰到好處。這就是治國之道,也是修身之道,也是齊家之道。所以他代表中道第一義諦,用我們中國傳統來說,他代表中庸。

  朱夫子朱熹為初學的童子編了一部書,就是四書,四書是他教學編的教科書。採用古籍裡面四樣東西,《禮記》裡面的《大學》、《中庸》,取這兩篇,另外兩篇是孔子的《論語》跟《孟子》,編成一部四書。他編書這個理念,我想是從《華嚴經》上來的。朱熹學佛,雖然他否認,他否認的目的是想他是一個純儒家,將來死了之後,牌位可以供到孔廟去,陪祀,目的在此地。這個目的他達到了,但是他錯了,他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要幹這種事情?就是佛沒學通。我相信他讀過《華嚴經》,編四書這個理念應該是從《華嚴經》得來的。

  《華嚴經》這部大經,有圓滿的理論,究竟圓滿的理論,有善巧的方法,後面還帶表演,這種教科書在這個世間找不到的。我最初跟方老師學哲學,他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特別提到《華嚴》,他把《華嚴經》看作是佛學概論,講得通。《華嚴》包羅萬象,包羅全部的佛法,等於說是佛法概論,一切宗派都沒有離開《華嚴》,《華嚴》某部分的細說,《華嚴》是總綱領、總原則,統統都說到了。它有極其高明的方法,善巧方便,末後還帶表演,你看《華嚴》的方法講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一個人如何起步,達到究竟涅槃,方法說得細密,後面還讓善財跟五十三位善知識來表演。方老師說這種哲學概論世間沒有的,世間有理論、有方法,沒有表演,佛家後頭帶表演,告訴你實際上怎麼做法,怎樣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五十三參做出來給你看。五十三參是現實的社會,這五十三個人代表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妙極了!

  四書有這個味道,理論是《中庸》,方法是《大學》,《大學》講方法,道理在《中庸》上。有表演,有五十三參,用孔子跟孟子兩個人來表演,孔子如何把《大學》、《中庸》落實在生活。孔子聖人,孟子是賢人,比孔子差一等。孟子是怎樣把這些《中庸》的道理、《大學》的方法也用在生活,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做出來了。所以四書,我們今天講儒釋道,不能不讀,那是儒家的儒學的概論,可以跟佛家的《華嚴》等量齊觀。要從這部書入門,這部書是儒家的基礎,必讀之書,要學孔孟一定要讀這部書。

  學佛不能不讀《華嚴》,《華嚴》是佛教哲學概論,在《華嚴》裡面看到圓滿的佛教。佛教各宗各派都從《華嚴》演變出去的,是從《華嚴》衍生的,《華嚴》稱之為根本法輪。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大師,也為初學編了一套書,這套書編得好,叫《宗鏡錄》。《宗鏡錄》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每部經裡頭精彩的部分提出來,就像《群書治要》一樣。《宗鏡錄》是《大藏經》的治要,把整個《大藏經》濃縮了,每部經裡頭的精華節錄在裡頭,你讀了它等於說讀了全部《大藏經》,都是便利於後人。《宗鏡錄》有一百卷。

  更簡單的、更扼要的,也能包括釋迦牟尼佛全部的精華,就是《無量壽經》,就是這個會集本。如果詳細一點,包括黃念老這個註解。這個裡頭的內容也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包括密教,全部都有,而且修行的方法就是一條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些你懂得了,你就曉得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它的地位、它的價值。我們要學就知道怎麼個學法,一定是以這部經為主修的,是我們主要的課程。如果還有餘力,沒有餘力就不說了,就這一部就夠了,有餘力、有興趣再可以涉獵其他的各宗主要的經論。那是什麼?幫助我們深入,無論是性宗、相宗,顯教、密教,幫助我們深入。這是從解門上,如果真正求證,那是得念佛三昧,得理一心不亂,那個可以不必涉獵其他經教,用戒定慧這個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戒律,這屬於戒,規矩。你一定能夠遵守,一心專注,十年、二十年,肯定得三昧,肯定開悟。這個往生真有把握,這個成就是真實的,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真正發心,就得阿彌陀佛加持。

  四天王第一個我們認識了,持國天王。第二位,南方,南方是光明,南方是夏天,代表夏天,增長天王。春生夏長,他代表的是日新又新,表精進。智慧增長,道德增長,菩提心增長,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增長,表這個意思。愈是增長,自己的功夫向上提升,幫助眾生的面一定更廣、更大,深廣無邊際。所以增長天王代表進步,代表的精進,菩薩唯一善根。世間善根講三個,無貪、無瞋、無痴,叫三善根。貪瞋痴叫三毒,永離三毒,不貪、不瞋、不痴,三善根,一切善法都從這個根生的。換句話說,有貪瞋痴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沒有斷,那就是三毒煩惱沒斷,你的心不清淨。

  貪最難斷的,我叫它貪的核心,就是情執,最難斷。斷一定從最難斷的地方做起,就真的能把它斷了。所以放下要從哪裡放下?從情執上放下,完全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是貪這個煩惱斷不了。瞋恚它的核心就是傲慢。我們一定學謙虛、學卑下,不敢在人先,處處退一步,讓一些,這個好,這是真正積德。年輕就得到名利,很容易引起傲慢,不是夭折就是災禍,他召來的,感召來的。所以中國人講大器晚成,出名,五、六十歲之後出名好,二、三十歲出名不是好事情,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後面兩位天王是講的方法,前面這兩位是表智慧、表理念。怎樣達到前面兩個,持國跟精進?西方天王就教你多看,北方天王就教你多聽,沒有教你多說,多看、多聽。看什麼?南方天王增長,手上拿的是寶劍,寶劍代表智慧,慧劍,斷煩惱,慧劍破魔障,取這個意思。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龍,或者是蛇,龍、蛇在古代,給人印象就是善變。這個社會上人事物都變幻無窮,特別是我們生在現在這個時代,你要用什麼方法去應付它。多變,特別是人事環境,自己都不能克服自己,這就難了,我們怎麼能夠預料別人?天王右手拿了個珠子,這個珠就代表不變。變化當中有不變的道理,你要掌握住,這個不變就是定慧。如果再加上一個字,就是戒定慧,你只要把戒定慧守住,天翻地覆你都不怕,你能夠掌握到。不能跟著它變,跟著它變,那就退轉了,那就錯了。

  學佛,佛陀的教誡、佛陀的教誨永恆不變的。在世間法,一定相信聖人,相信聖人有定功,相信聖人有智慧,聖人的心是清淨的、是慈悲的,聖人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有自私自利的這是凡夫,凡夫善變,見利忘義,現在這個社會太普遍了。有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而且還做得不錯,講得也不錯,古人所謂的高名厚利之下變節了,見財、見色動心了,把握不住,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要找一個真正不受外面環境干擾的,財色名利不動心的,找不到,到哪裡去找?這種人在歷史上也不多,歷史上真有。那個真有,他那個力量從哪裡來的?從小扎根的,根深蒂固,財色名利擺在面前他不動心。沒有這種深厚的根柢,沒有長期的修養,這個難。

  我看到真正不動心的,我只看到一個人,八年抗戰的時候,我在貴州念書,我們的校長周邦道先生。這是我們一生當中唯一看到一個,財色名利真的毫不動心。在台灣給我們表演的,考選部的部長是他的老朋友,請他去擔任考選部政務次長,就現在叫第一副部長。這是一生讀書、教學。公家替他裝了電話,配給他有一部轎車,這一般人,家人都可以用。我們老校長規定家裡人,不是公事不能用這個車,車是國家的,車出去要汽油,汽油是國家的,不能浪費國家的公物,私人的事情坐巴士。家裡有電話,朋友打過來可以接,不是公事不能用這個電話打出去。自己有事情打電話,巷口有公用電話,到那邊去。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官員。這是一般人的他習慣了,哪裡會有這個觀念?電話多方便,家裡小孩都可以用。不准用。我們只看到這一個清官。自己的俸祿他是要的,除這個之外,你給他錢他不會收的,他一分都不要你的,不是應該得到的,一分都不取。他的兒子,在學校我們都同學,第四個兒子跟我同班。他兒子跟我說,他說做他的學生好,對學生照顧無微不至,做他的兒子很不好做,家裡規矩太嚴了。

  老校長晚年學佛,在台中跟李老師,那我們又同學了,非常認真。學佛之後,我出家了,對三寶恭敬。我們師母往生,火化的時候三百多顆舍利,在家人很少有。抗戰期間,他們沒學佛,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師母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對同學照顧無微不至。因為我們是流亡學生,都無家可歸,學校就是我們的家,老師就是我們的父母,同學是我們兄弟姐妹,在抗戰期間遭難,那個難兄難弟,真的。所以我們對學校的愛護,對於老師的尊重、同學的友愛,確實超過對自己的父母兄弟,這患難在一起。這也是時勢環境所造成的。師生,同學在一起互相勉勵,校長帶頭,真的是行道。但是像校長這樣的廉潔,我們同學仰慕,沒有人能做到,他真幹,絲毫不茍。

  所以學習環境很重要,沒有學習的環境非常困難。今天學佛我們看到,在全世界到處都看過,斯里蘭卡是一個學佛最好的環境,為什麼?他們落實了。他們將三皈、五戒、十善、八關齋戒,小乘的比丘戒,他們沒有菩薩戒,比丘戒,阿含經典裡面的有幾部他們重要的經典,他們落實了。他們每天讀,真的讀書千遍,人人能講,自己能夠依教奉行,又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這個氛圍非常好。你學了,你看到了,你看人人都做。斯里蘭卡小朋友為什麼那麼乖、那麼聽話?對於這些基本的戒律他們也都做到,為什麼?他看到他的父母,看到所有大人都做到了。早晨起來給父母請安,他看到他的父母向他祖父母請安,他就學會了。看到大人見到長輩,那個尊敬、禮節,所以全學會了。

  我們教有困難,我們只是講,沒有做出樣子給他看。教室裡面做個表演那不算數的,不能落實到生活當中去,這難度在此地。有一個地方真正能做到,能夠保持,不受外面環境的污染。到斯里蘭卡觀光旅遊,希望這些遊客能向斯里蘭卡學習,而不是把外面這些不善帶到斯里蘭卡,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在那個地方要做好樣子,不能破壞這個道場,這是僅有的,地球上僅有的,佛法示範的一個小地區。真正學佛到那邊去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希望就這個基礎上,這是小乘基礎,把大乘發揚光大,證實世尊在《佛藏經》上所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釋迦牟尼佛說的。佛讚歎循序漸進,像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樣向上提升,不要躐等。

  中國佛教的衰,衰在只說不做。這是什麼?晚清,清朝末後這個一百年,說的有,做的沒有了。滿清亡國,民國建立之後,講的人都沒有了。民國初年,講的人大概還有十幾個人,中國這麼大的幅員,這麼多的人口,十幾個人怎麼教法?所以我們從小就沒有聽說講經的,我們只看到和尚念經,沒有聽說過講經。到台灣之後,才有幾位法師講經的。現在講經的人愈來愈少了,這是一個社會不善的風氣影響的,大家一切都向錢看,出家人也不例外。他們有個觀念,講經不能賺錢,講經無法生活,誰供養你?經懺佛事是有價碼的,像生意買賣一樣。這是眼前的現實,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學佛要掌握到原則,原則不能變。淨宗,天王手上這個珠,我們提出五門功課,行門的,我們必須要求自己做到的。第一個淨業三福,第二個六和敬,第三個戒定慧三學,第四個六度,第五個普賢十願。好記!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待人接物一定要遵守,不能違背。在這個基礎上,信願持名決定得生。這個基本的就是戒律,我們把戒律濃縮這五科。淨業三福裡面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世出世間法,它的根就是孝,佛也把孝擺在第一,把敬擺在第二,孝是根,敬是本。我們用植物來做代表,一棵大樹,孝是它的根,敬,敬是它的主幹,那是本,從這個地方再生枝,枝生條,條再生梢,梢再生葉、花果。根本沒有了,那就不是真的了。

  文化要復興,從哪裡復興?孝道。這兩天有同學告訴我,中國政府已經公布一條法律,要求這些子女,在外地工作的,每年一定要有二、三次去看看父母,盡一點孝道。現在要用法律來逼著大家,不是從內心裡頭發出來的。孝道還要人勸,還要人提!孝是性德,天性。父母養育之恩,時時刻刻不能忘記,父母不在了,清明、冬至還到墳墓上去看看,掃墓,這是盡孝,永遠的懷念。這個根要是失掉了,那就太難太難了。如何來培育這個根?老師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國家領導人,他一帶頭,全國人民都效法。

  當年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衰,就是那個領導人帶頭不好,這是誰?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我相信她讀書不多,她不懂,她對儒釋道這三教的專家學者不尊重,沒有放在眼裡。歷代帝王都是三寶弟子,都是儒釋道的學生,尊重,尊師重道。只有慈禧太后自稱為老佛爺,把佛菩薩都放在旁邊,她是老佛爺。這個表法表得不好,讓文武百官、整個社會對於師道那種尊敬的心退了。她執政的時間很長,到晚年,對於儒釋道這些真正學者沒有看在眼裡,不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衰了,到民國幾乎就沒有了。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很多年輕人提倡全盤西化,中國東西是糟粕,全部不要了,都學外國的,造成今天的困難。

  今天社會動亂原因很複雜,歷史上累積下來的,不能怪罪哪個人。現在怎麼做?要從自己做起,我明白了我幹,別人不幹我幹。我們是平民百姓,沒有地位,影響不大,我們可以勸導有地位的、有知名度的這些人,他們來做好的表率,無量功德。佛家常說積功累德,要真正懂得這句話,人要想到有來生有後世,人決定不是只有一生。學了佛之後我們就肯定了,佛給我們講人是不死的,生死是身體,靈魂不死,不生不滅。但是靈魂並不靈,這說的是好聽,靈魂實際上,實際上應該叫迷魂,他迷失了自性,他愚痴,他沒有智慧。如果真正是靈,他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他決定會選擇好地方,靈啊。不靈!不靈就隨著業力去轉,那就很可怕。了解事實真相,我們要常常想到來生後世我怎麼辦?這一生當中時間不長,人活一百歲的人畢竟不多,一百歲是很短的時間,往後的時間長。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要向善,不能向惡。

  我們非常幸運,遇到佛法,遇到大乘,遇到淨宗,我們知道人類有一個最殊勝、最好的理想的地方,無論是生活、工作、學習環境,極樂世界最理想。而且很容易去,你只要聽到這一聲阿彌陀佛,你跟它就有緣,你想去就真能去得成,這個機緣可不能放過。極樂世界要怎樣才能去?方法很簡單,但是有個原理必須要遵守,叫心淨則佛土淨,這句話重要。也就是說我們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這個世間染污了。什麼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財色名利是染污,貪瞋痴慢是染污。這個東西不好,我們要把它放下。什麼是清淨?念阿彌陀佛清淨,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把它清除掉,好!我們才會有成就。修這個法門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就在我們眼前我們都看到十幾個,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所以要掌握一個不變,不變就是覺悟,覺了就不變,迷就變了。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天王手上拿的一個傘蓋,傘蓋是幹什麼用的?防止污染的。現在講環保,環保能有效嗎?全世界每個政府都在講求環保,可是地球的染污一天比一天嚴重。為什麼不能收效?它只講外面的環保,沒有講到內心的環保。佛法的環保是從內心開始,要保護我們的清淨心,保護我們的平等心,保護我們覺悟的心,這個重要。這非常有道理,過去我們搞不清楚,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給我們說出一句真話,這個真話就是說明,物質是隨著念頭轉的。物質最貼近的是身體,身體是物質現象,我們身心的健康是依什麼?依念頭,念頭不善就多病,多災多病;念頭清淨,念頭善良,你就少災少病,這是最貼近的。再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身心清淨,我們居住這個環境沒有災難。災難是染污造成的,也就是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言論、不善的行為所感召的;如果我們身語意三業清淨就不會,身心健康,居住的環境風調雨順。極樂世界所以那麼樣的殊勝,沒有別的,佛心清淨,每一個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的都是清淨心,都是清淨的行,是淨業所感的。

  所以四天王的表法,首先是表自己,我們自己要知道,處事待人接物要行中庸之道,不能過分,不能不及,這個非常重要。尤其是管理階層,你下面還有很多屬下,你怎樣對待他們?恩威並濟,恩是主,威是補助。要叫你所有屬下對你感恩,對你從內心生起尊敬,也怕你,恩威並濟,這個團體就會上軌道。自己一定先做到,責備別人的,自己先做到,他就沒話說了;自己做不到,叫別人做到,人家不服。大聖大賢,地位愈高愈謙虛,愈是叫下屬尊敬你,為你忠心服務。

  底下講的「色界」,色是色質,就是物質,佛家講色、講相,就是現在所說的物質。「謂雖離欲界穢惡之色」,色界的物質沒有了,他能夠放下,「而有清淨之色」,就是這種物質裡頭沒有污染,是清淨的。「始從初禪梵天」,終,終到色究竟天,這都大家曉得的。色究竟天是四禪最高的,摩醯首羅天王就是色究竟天的天主。他們身心清淨,沒有染污,所以他們的色是清淨色,還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這個身,色身,是阿賴耶相分,裡面夾雜著貪瞋痴慢,夾雜著自私自利,這就是染污。天人沒有這些觀念,所以他們叫清淨。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總共有十八種天,叫十八天。這個十八天,初禪是梵天,梵就是清淨的意思,它有三種天,梵眾、梵輔、大梵。你看這就是一個行政組織,大梵是天王,梵輔是大臣,梵眾是老百姓。這個就有,這是一個,像個行政組織,一個國家,它有。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只有佛、菩薩,老師跟學生。這初禪三天。

  二禪,二禪叫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它也有行政組織,它的天王是光音天,有無量光天,有少光天。三禪叫淨天,清淨,「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光音天是二禪的天主,這一層天的人他們不用語言,他們用光,放光,意思就表達了。其實我們也有,你看你到馬路上,紅綠燈就放光,放紅光,告訴你這不能走了,綠光的時候就可以通行。我們用得少,光音天全部用光表法,大家都知道。

  第四禪比較特別,第四禪有九層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這是四禪的三天,有行政組織的,有天王。另外有五個特殊的天。還有一個「無想天」,修無想定就到無想天去了。修無想定,他以為無想定就是般涅槃,其實錯了,他把一切念頭斷掉了,但是他什麼都不知道。佛家的定是定慧均等,確實沒有念頭,但是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叫定慧等學。定,是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干擾,而外面境界又清楚,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這是佛家的禪定。無想定,真的,他是純粹入了定,外面事情什麼都不知道,所以這個是錯誤的。那後面,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天,這叫五不還天。這五個天裡面,佛告訴我們,許許多多三果,小乘三果阿那含在這邊修行。根利的,就在他修行這個天,他就證阿羅漢果,這根利的;根鈍的他還要通過四空天,他才能出得了六道輪迴。所以這個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天,一般四禪天人也看不到他們,這凡聖同居土,這是聖人。是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還有三乘的別教、三乘的菩薩,這裡頭也有。這是總說,下面還有細說,這個細說我想我們就把它省略掉了。這個講義現在也編成書,參考資料,所以東西愈來愈豐富,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

  下面有無色界天,這個要介紹一下。無色界,實在講是六道裡頭高級凡夫。我們中國有,老子就有這種思想,《老子》裡頭有句話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老子說我最大的憂患是有個身體,要沒有身體多好。這就是高級凡夫,他不要色身,不要物質這個身體,物質身體麻煩、累贅,他不要。不要身體,他有受想行識,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靈界,靈魂,這個沒有色,沒有物質現象。它有四層,四層怎麼分的?定功程度不一樣。所以,但有心識而無物質,它沒有物質現象。始,開始從空處天。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無色界諸天。「空處天,謂此天厭於色身繫縛,不得自在,心緣虛空,與無色相應,住空處定」。實在講他就是修空定,把一切都空了。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把這些虛妄統統捨掉,這是住在空處定。第二層,「識處天,謂此天厭虛空無邊,於是即捨虛空,轉心緣識」,他心住在哪裡?這我們就明白了,所謂空處天的,他那個心住在空,他有緣,他緣空。識處天他不緣空,他緣識。這個識是什麼?識是阿賴耶,他緣這個,那就是識處天,「以識為處」。第三個「無所有處天,謂此天厭於識處無邊」,空也無邊,識也無邊,他再捨識,「入無所有處,亦名不用處」。不用處的意思是不用前面的空處,也不用前面的識處。這個叫無所有處,心住在這個境界裡頭,空無所有。

  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處天,謂此天居無色界之極頂,非無所有處之無想」,有處無想這是第三層無所有處天,「非識處之有想」,也不是第二層的識處,這他到最高階層,再上面沒有了。上面他要能突破,好,他就超越六道輪迴。他不能識破,他在這個地方,這個定功深,在定中的時間久,多久?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非想非非想處天,說他的壽命,實際上就是他的定功,八萬大劫。真長!一個大劫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個大劫,八萬次,他修到這個地方。四空天也叫長壽天,這個裡頭沒有佛法,為什麼?他們都入甚深的禪定,他不學佛,佛菩薩不到這個地方去,他不接受你教化。他們自以為,把這個境界誤以為是大般涅槃,他以為他證到極果,他已經成佛了。但是壽命到的時候,八萬大劫還有到的時候,時候到了他定就失掉了。失掉的時候他就起怨恨心,說是什麼?這些聖賢、這些佛菩薩騙他,入大涅槃不生不滅了,為什麼現在又要生滅?這個時候就毀謗,批評、毀謗,毀謗大乘、毀謗聖賢墮無間地獄,叫爬得高,摔得重。所以他們壽命一到,下一世是無間地獄。這個錯了,大錯特錯。佛經上講八難,長壽天是遭難,就是生到無色界天你就麻煩大了,再不能前進。這個地方沒有佛菩薩,沒人教你,你就等待壽命到了往下墮落。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請看念老的註解,我們看這個地方夜摩天的註解,「須夜摩」,翻成中國意思叫時分、叫善分。《佛地論》裡頭說,「夜摩天者,謂此天隨時受樂」。它比忉利天高,忉利天還住在須彌山頂,它離開,它在空中。應該是現在科學所講的不同空間維次,他不在地面,他在空中,他們很快樂。再上一層就是『兜率』,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通常有四個意思,實在講都是一樣的。第一個叫「上足」,足就是滿足,最上的滿足,是這個意思,第二叫「妙足」,第三個意思「知足」,第四個是「喜足」,換句話說,知足常樂。「乃欲界第四天。於五欲之樂,生喜足之心,故名喜足」。它有內外院,內院是彌勒菩薩的道場,外院是兜率天的天人,所以這個也是凡聖同居土。

  內外院有隔絕,外院的天眾見不到彌勒菩薩,跟極樂世界完全不相同。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它是通的,他能夠互相見到,能夠互相往來,沒有障礙。這個地方有障礙,所以兜率天人見不到彌勒菩薩,必須要修唯心識定才能往生。彌勒菩薩是唯識專家,法相唯識要修唯心三昧。我們這個世間有,但是很不容易修,我們知道最近的、真正修成功的是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現在在兜率天,在彌勒菩薩的道場。等待彌勒將來到世間來成佛,示現成佛,他們這些人就是彌勒菩薩的大弟子,像舍利弗、目犍連這種身分,跟著彌勒菩薩一起來。這是他們喜歡這個法門。

  可是彌勒淨土雖然近,沒有離開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欲界第四層天,近,很難去。彌陀淨土很遠,很容易去,彌陀淨土的成就,比這裡高得太多了。而且彌勒菩薩也經常在西方極樂世界講經教學,有些喜歡法相唯識的,往生到極樂世界了,他們請彌勒菩薩來教,所以彌勒菩薩是極樂世界的教授。你要是想到兜率天去參觀:老師,我們到你的道場去看看。歡迎!他就帶你去了,那個就非常容易。所以說生西方淨土,一生一切生,一切諸佛菩薩的淨土統統生,你愛去就去,都歡迎你。為什麼?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特別受歡迎。你生彌勒淨土,想到極樂世界去不成,想到別的世界去也去不成,你有侷限。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就會選擇彌陀淨土,就不會選擇彌勒淨土,選擇彌陀可以到彌勒淨土去。真正想學唯識、想修唯心識定,到極樂世界再修,快!這我們都必須要把它搞清楚。

  下面,『色無色界』。「色指色界諸天」,剛才所說的,色界十八層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所以總共十八層。四禪,前面三層是正常的,當中有個無想天,也在第四禪,叫外道天,再加上佛門裡面修小乘教的這些三果聖人,他們有五個修學的處所,叫五不還天,總共是九層天,這是第四禪。合前面三個,十八層天,色界諸天。無色界「指無色界諸天」,無色界四層,「皆位居欲界天之上,住於虛空」,屬於空居天。欲界從夜摩天就是空居天,不住在地面上。「故世尊反問阿難,若無須彌,天即無有住處,夜摩以上諸天」,住在哪裡?不就沒地方住了?我們娑婆世界的夜摩諸天都不需要住在須彌山,它住在空中,這樣我們就會想到極樂世界諸天不需要須彌。「阿難答曰:因有不可思議業力,致使諸天依空而住」,這就講到業力了。

  業是事業,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造作完了之後叫業。你看學生在學校讀書,每天功課叫作業,他在造作,在作業。這個課程學完了,畢業,畢就不要造了,只有業,沒有造了,畢業。所以,業是造作的果,善業,你造作的善,善業的果就感三善道的果報,惡業的果就感三惡道的果報。業是六道輪迴的因,會感得果報,沒有落空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決定是有。道家的《感應篇》對這個事情講得很詳細,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人要真正把因果搞清楚、搞明白,他決定不會有惡念。儒家講仁義道德,懂仁義道德的人是羞於作惡,他有羞恥心,不好意思,無論思想、言行不好意思做不善。有因果教育,不敢做不善,那個力量更大。

  中國幾千年來社會上這樣的和諧,靠什麼?實在講就靠三個教育。第一個祠堂,祠堂教什麼?教孝。孝親尊師,這是家教,家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中國幾千年還存在,沒有被滅亡,你說世界上四個古大文明,三個都沒有了,中國還存在,靠什麼?就靠這個根本,中國人教孝親、尊師。《淨業三福》裡頭前頭兩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教育的根本,有根、有本。中國這個根本紮得深,雖然現在疏忽了兩百年,依舊能夠起得來。我們過去在湯池做實驗證明了,湯池的實驗證明兩樁事情,第一個證明人性本善,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二個證明人是很好教的。所以,要解決今天社會這麼複雜的問題,用什麼?用教育統統解決了,人只要一覺悟、一回頭,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所以諸佛如來的剎土,那麼樣的善良,那麼樣的好、和樂,靠什麼?靠教育,諸佛如來天天講經教學,講經教學不中斷。

  我們現在可以做得到,國家有電視廣播台,如果像儒釋道的學者請他幾個人,五、六個人,七、八個人就可以了,每個人每天講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在電台上播放,全世界的人都學習。我相信一年的時間,這個世界恢復到安定和諧,所有衝突全化解了。從個人的衝突、夫妻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家庭衝突、社會上的衝突、族群的衝突、宗教的衝突、文化的衝突、國家跟國家衝突,統統解決了。大聖大賢他懂得,完全用教育,很快就能收到效果。

  聖賢東西它有一股非常強大的攝受力,就怕你不肯學,你真正入進去之後欲罷不能。為什麼?那裡頭有樂趣,愈學愈歡喜,不吃飯可以,不睡覺可以,這個東西不學不行,把它變成一種生活。這裡面真的是純淨純善,不但我現在得利益,我將來生生世世都得利益,你說你多快樂。它不是一世的教育,它通到來世,通到後世,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學這個東西、學聖賢要嘗到法味,要嘗到味道,《論語》裡頭第一句話就說這樁事情,你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是什麼?做到,你所學的統統做到,都落實了。所學的變成我們的生活,而是生活不能夠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可以缺乏,精神生活不能缺乏,精神生活是智慧,是通達明瞭,沒有障礙。快樂無比,真正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這樣一門學問。

  「業」,《俱舍論》,《俱舍光記》是《俱舍論》的註解裡頭說的,「造作名業,謂身口意之所作名業」。身造的叫身業,口裡頭言語叫口業,心裡頭的念頭叫意業,三業都要善,三業都要清淨,這個非常重要。「作善名善業,作惡名惡業;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苦果之力用」,所以叫業力。六道輪迴是怎麼回事情?是業力變現出來的。六道不是真的,是假的,永嘉禪師說得好,叫「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在六道就像是一場大夢,這個大夢唯有佛法能把我們喚醒。醒過來之後,六道就不見了,真的是一場夢,找不到了,它不是真的。可是在夢裡面,雖然是假的,你不知道是假的,真受苦,真的以為是樂,在地獄裡真受苦,這就是迷,把假的當作真的。覺悟的人之後曉得全是空的,不放在心上,苦樂就沒有了,你明白它是假的,覺後空空無大千。誰覺了?阿羅漢覺悟了,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醒過來了,這個夢沒有了。但是還有許許多多眾生在夢中,阿羅漢也有能力回到夢中去,去救那些苦難眾生,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脫離。佛菩薩就是幹這些事情,佛菩薩在六道裡頭,不是真身,化身,釋迦牟尼佛也是應化身。有緣,住的時間長一點,沒有緣時間短一點。

  我們看過《虛雲老和尚年譜》,虛老和尚朝山,途中生病,統是在曠野。他去拜山,三步一拜,從普陀到五台拜了三年。走到荒山野嶺,四處沒有人家,這個時候生病怎麼辦?遇到一個乞丐,乞丐救了他,找些草藥幫他治病,照顧將近半個月,身體恢復了再去拜。這乞丐是誰?文殊菩薩,他去朝五台拜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一路保佑他。這個時間短,應以乞丐身而得度,他就現乞丐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而為說法。真的,不是假的,業力不可思議。

  《有部毘奈耶》,這是屬於小乘教,裡面也有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這是教導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有不善的,不善的它有果報。時候再遠,我還碰到一樁事情,有人跟我講我相信。他說我在無量劫前,地球還沒有形成,跟一個龍王,得罪了龍王,這個龍王對我的怨恨現在還沒有擺脫,還想找我報復。我們學佛了,都在做好事,所以身邊有護法神,他不得其便,他只有能在旁邊咬牙切齒在罵我。我們知道了,給他供個牌位,每天講經功德都迴向給他,希望把這個冤結化解。學佛之後知道與一切眾生只結法緣,不結惡緣。所以起心動念都要謹慎,何況言語造作。《有部毘奈耶》裡頭這個四句,跟《感應篇》上所說的是一樣的,同樣一個道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