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二集)  2011/10/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2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一百七十五面第五行,「發心正因」。請看註解:

  「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這是現在的韓國人,元曉法師,他有一部《無量壽經》註解,叫《宗要》,裡面說,「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往生西方的正因。「又云發菩提心有二」,隨事發心跟隨理發心二種。第一種「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這一條是斷煩惱。「善法無量,願悉修之」,這是學法門。「眾生無邊,願悉度之」,這是度眾生,這個願就是大乘經論裡頭常講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實際上這一願是真正的願,一切諸佛如來他的事業就是度眾生。用什麼方式來度眾生?教學,身行言教,為眾生做最好的示範、最好的榜樣,所以一切諸佛他在世間示現都叫做八相成道。你看八相成道,那是一個教師,身分是老師的身分。讓我們深深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去觀察、去思惟,要想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終極的目標。用什麼方法幫他?首先要知道,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佛在經教上告訴我們,苦從迷失自性而來的,樂,樂是覺悟自性。六道眾生無量劫來就把自性迷失掉了,愈迷愈深,愈陷愈苦,從這來的。所以佛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真正的幫助就是破迷開悟。迷破了,苦就離開,覺悟了,樂就得到。

  人生的大樂與地位沒有關係,與財富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從古人看到,顏回是一個好榜樣。顏回無論在哪一方面來講,物質生活是非常貧乏的。孔子一生也不過就能維持溫飽而已,沒有地位、沒有財富。魯司寇只當了三個月,就下台了,所以他是平民。他生活幸不幸福?幸福美滿。《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是快樂。從這句話當中我們就知道,夫子一生過的是幸福快樂的人生。釋迦牟尼佛一生所過的是圓滿幸福的人生。圓滿幸福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三衣一缽,這是圓滿快樂的人生。我們沒有辦法體會到!這個生活肯定比帝王快樂,他是王子,他不願意做國王,他願意做一個很負責任的老師。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誼,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佛經裡面,他說法當中承認有神,有天神、有鬼神、有各種神存在。但是神是什麼身分?在佛法裡都是凡夫身分,六道凡夫,十法界的眾生。所以他是平等的。佛承認有,但並不崇拜你,並不聽你的。而且這些天神幾乎都是佛的弟子,皈依三寶,向佛學習,稱佛為老師,本師。本師是根本的老師,是創教的老師,這個我們得先把它搞清楚。

  現在淪入宗教,說它做迷信,你說給釋迦牟尼佛是天大的冤枉!怎麼會被社會人士這樣的誤會?有沒有原因?有。什麼原因?後世的佛弟子沒有把佛陀教育做好,讓人產生誤會。佛教傳到中國來不是這個樣子,這樣的佛教我們中國人不要。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好學,所以佛教來到中國是以教育傳到中國的,佛陀教育,不是宗教,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我們就把路走錯了,也走向迷信。佛教教的是什麼東西?主要的是五個科目,附帶的,所有的學科它統統都包括,八萬四千法門。現在大學裡頭沒有這麼多課程,可見得他所教的東西無所不包。主要的,普世的教育,是倫理、道德、因果。這三樣東西普遍推行,能叫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這就是普度眾生。另外二個,那是少數人學的,上根人學的,上上根人學的,是科學、是哲學,用現在的名詞來講。我在早年剛剛接觸的時候,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的。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學了六十年,最近這幾年看到近代科學的報告,不僅僅是方老師所講的,這是最高的哲學,我們現在發現,它是最高的科學。

  佛經裡面所講宇宙的源起,萬物的源起,生命的源起,跟現代這最近二、三十年量子力學家他們所發現的、他們所報告的幾乎完全相同。那就證明佛教是科學,最高的科學。現在這個科學報告跟佛法來比較,佛法還超前。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科學裡面所講的根源,沒找到。物質現象知道了,是從意念產生的。意念怎麼來的也發現了,無中生有,沒有理由,突然出現,出現之後又突然的消失。這個話佛在經上講過,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被現在量子力學家看到了,很了不起!而且速度之快,科學家形容速度太快了,但是彌勒菩薩把這樁事情數字說出來了,快到什麼程度?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就是突然蹦出來,又消失了,突然冒出來,又消失了,一秒鐘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這個科學家沒有說出來,科學家說速度極快。為什麼會冒出來?沒有理由,也能夠這樣講法,但是佛經上講得很具體,叫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一念不覺就是因,就是它冒出來了。它冒出來,它立刻就消滅了。這個東西現在稱為能量,現在的名詞稱為能量,在佛法裡面,阿賴耶的業相,佛講得清楚。依什麼而起的?依自性,自性是本體。

  但是自性科學沒有發現,哲學也沒有發現,永遠不會發現。佛在大乘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他為什麼不能發現?因為我們今天所用的是第六意識跟前五識。前五識能夠接觸到物質現象,眼耳鼻舌身,可以接觸到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接觸不到,心理接觸不到,心理是第六、第七,六、七識它能夠接觸到心理現象。這都是從阿賴耶出生的,阿賴耶的業相就是能量,阿賴耶的轉相就是現在科學家叫信息,就是末那識,阿賴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質。轉相有二個,六、七都是轉相,就是分別執著,心理現象。彌勒菩薩說得清楚,這都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佛說了,能緣能力最大的是第六識,第六識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全都相應。佛說它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對外可以緣到宇宙,虛空法界,就是緣不到自性。為什麼?因為它是虛妄的,它是妄想,它是妄心,妄只能緣到妄。虛妄最大的是虛空法界,最小的就是阿賴耶,今天講量子力學。佛說得很清楚,我們用思惟、思考、觀察,極限就到此地。現在這個科學達到極限了,緣不到自性。

  自性是真的,真的沒有相,沒有物質現象,我們前五根緣不到;沒有精神現象,末那識也緣不到;沒有自然現象,第六意識它再能幹它也緣不到,所以沒有辦法。自性本體,不容易!佛說這樁事情,唯證方知。怎麼樣證得?你不用心意識,它就出現了,你就明白了。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第六意識,這都不用它,換句話說,你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就看到了。科學家、哲學家還是起心動念,還是分別執著,所以他就緣不到。他能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他就成佛了,他就緣到了,緣到就叫成佛。所以佛第一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回歸自性。從迷失、一念不覺發生,你冒出來了,冒出來之後,雖然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但是第二個念頭接著來了,第一個念頭是迷,第二個念頭也是迷,第一念絕對不是第二念,決定沒有相同的,所以它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不同,像我們人不是一天一天的不一樣,每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個不一樣,我們不知道。所以佛在《般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個是真實的。

  近代科學所說的弦定律,全息現象,這個都跟大乘佛法愈來愈近,愈來愈接近,觀察諸法實相,就是源頭沒有找到。源頭,放下心意識就發現了,不放下,永遠不會發現。所以佛是科學家、是哲學家,而且證得了究竟圓滿,所以我們對佛稱呼是「無上正等正覺」,他證得圓滿了。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佛法裡頭沒有高下,人人都能證得圓滿,絕不是釋迦、彌陀專有的,一切眾生個個都有,放下便是。這個事情在自己,不在別人。度眾生的本願是自性的性德,父母生育兒女,自自然然希望兒女受到最好的教育,將來長大成人光宗耀祖,這是中國人對兒女的期望。教育都希望兒女成聖成賢,這是中國古人,不是希望你將來做大官、賺大錢,不是的,這在古書上找不到的。中國古人希望下一代都是聖人、賢人,諸佛菩薩希望一切眾生都作佛、作菩薩,一個道理。這是性德,性德圓滿的透露。

  要度眾生必須得成就自己,自己沒有成就怎麼能度眾生?所以四弘誓願實際上講就是這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了度眾生,先成就自己,後頭三條都是成就自己的。你用什麼去度眾生?第一個,有德行,把德行擺在第一。德行是什麼?斷煩惱。為什麼?煩惱障礙了性德,煩惱斷掉了,性德自然現前。煩惱多,佛把它歸成三大類,第一類叫見思煩惱。見是見解,見解錯了,思是思想,思想錯了,你對於一切人事物,就是說你看錯了,你想錯了。看錯、想錯,當然你就說錯、就做錯,那就叫造業。造業就有果報,善業是三善道的果報,惡業是三惡道的果報,無不是自作自受。所以自己一定要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煩惱這一斷,性德就流露。哪些是性德?這不是古人發明的,不是古人想出來的、他所建立的制度,不是的。五倫是性德,天性的,父子有親,父子的親愛不是人制定的,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這個別是不同的義務。夫婦組織一個家庭,這是社會基層的細胞,二個人組織一個家庭,有不同的任務。家庭裡頭二樁大事,一個是經濟的生活,一個是教養後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時候,維持家庭生計的是男子負責,教育下一代的,婦女承當。這二個哪個重要?婦女的承當比男人謀生活要重得多,這個要知道,你家裡沒有後代就完了,就滅了。所以婦女在中國古代,古人心目當中她非常崇高,這一般人不知道。她要生育、養育後代,你能不尊重她嗎?小孩生下來的時候,對小孩要尊重、要愛護,好好教他。為什麼?他是你們家的傳人,他是你們家的希望。

  小孩第一任的老師是母親,扎根教育全靠母親。母親什麼時候教?懷孕的時候教,胎教。生出來之後,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是最重要的教育。現在人不知道,這樁事情全世界只有中國這個族群才知道。在嬰兒面前言談舉止都要端莊,為什麼?小孩子在學、在模仿。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弟子規》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從出生看了一千天,看了三年,他全學會了。完全是身教,意念在教,純淨純善,不善的這一面決定不能讓嬰兒看到、聽到、接觸到,不可以,讓他在這個一千天端正心念。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現在沒人說了,叫「三歲看八十」,三歲這個基礎打下來,八十歲不會變。現在這個教育完全沒有了,不但看不到,講的人都沒有了。小孩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三、四歲開始,遲了,已經學壞了。所以現在一般很多人,我遇到很多人,同修談到家庭,小孩不好教,還有很多做老師的,跟我說學生不好教。當然不好教,根沒有了,你怎麼教法?扎根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母親的事情,所以母親多偉大!聖賢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關鍵都在母親。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女比教子更重要,看得更重。為什麼?她的責任太大了,底下一代有沒有賢良忠正全靠她。

  我們讀古書,看到這些事情是無限的感慨,現在怎麼會淪落到這個樣子!思考其原因,我們自己對於傳統教學至少丟掉二百年。咸豐過世,慈禧太后執政,疏忽了。慈禧太后大概文化水平不怎麼高,人有福報,對於中國傳統教學不重視。上行下效,她不重視,底下這些大臣、文武百官、民間,慢慢就疏忽了。到滿清亡國這一百年,慈禧太后經歷了三朝,同治、光緒、宣統,都是她執政,皇帝是傀儡。所以到民國年間,中國社會動亂,沒安定下來,再遇到跟日本人的八年抗戰,所以講的人都沒有了。清朝末年有人講,沒人做了,不真幹了,到民國年間講的人都沒有了。我們今天社會動亂,地球災變異常,不是沒有原因,有原因。日本人丟掉傳統文化四百年,因為他們接觸西方人比我們早,也是最初開始疏忽,逐漸沒有了。我這次到日本去講經,講了半個月,我了解了。他們的法師告訴我,四百年前日本的寺院庵堂都講經、都教學,最近這個四百年衰了,現在完全沒有了。但是他們民間這些風俗習慣還能夠保存到,這個不容易。都市跟農村完全不一樣,舊的一些禮貌還存在,人大多數都很老實,守規矩,還有很深的人情味,知道節儉、知道禮讓,沒有競爭的念頭,農村,難得!可是其他方面就不是這樣子,完全學的是西方的。日本文化全是中國文化,現在沒有人提倡。

  斷煩惱首先就是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斷煩惱就要靠戒定慧。學法門,戒定慧成就了再學法門,叫「法門無量誓願學」。德行成就之後你就有能力修學法門,法門通達了才能夠教化眾生。後頭還有一句,「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麼?成佛證得圓滿,你能夠教化等覺菩薩。你沒有成佛你是等覺,你能教十地菩薩,你沒有辦法教等覺,所以一定要證得究竟圓滿。你看四弘誓願,也是佛法修學四個階段。實際上階段是三個,第一個是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度眾生,這是個動力。為什麼你那麼精進,任勞任怨,苦學成就,就是為了度眾生這個願,我要不學好,我不能把眾生帶好。所以他不是為自己,斷煩惱不為自己,學法門、成佛道都不是為自己,全是為眾生,這是佛菩薩的事業。所以隨事發心就是四弘誓願。

  「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菩提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學來的。怎麼得來的?你什麼時候得清淨心,它就出來了。就是我前面講的比喻,心像水一樣,佛經裡把自性比喻作大海,性海,水要乾淨,沒有染污,水要平等,沒有波浪,它就有照的能力,能把外面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這個照就是般若,是自性本有的智慧。我們有,一切眾生都有,跟如來沒有兩樣,但是我們現在的心水混濁,不乾淨。被什麼染污?被自私自利染污了,被名聞利養染污了,被五欲六塵染污了,被七情五欲染污了,所以它不乾淨。不但染污,它浮動,動得很厲害,一秒鐘動盪頻率一千六百兆,我們都不知道。表現在外面心浮氣躁,這個對於學聖賢之道是最大的障礙,佛菩薩來教你也教不好。那就是什麼?誠敬心沒有了。誠敬是什麼?誠敬是從定慧生的,沒有定慧就沒有誠敬。定慧的功夫愈高,誠敬相對也提升。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那是什麼?一聞就開悟了。

  我曾經將惠能大師跟神秀這二個人相比,神秀對五祖、對佛法、對經教有一百分的誠敬,他得的有一百分的利益,惠能大師他是一萬分的誠敬,他得一萬分的利益。神秀大師跟五祖幾十年,天天聽五祖講開示。惠能大師聽五祖講經只一次,半夜三更召見,講《金剛經》,充其量不過二個小時,二個小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六祖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沒有聽過講,為什麼那麼短暫的時間他就明心見性?萬分誠敬。這在大乘教叫根熟眾生,他熟透了。我們現在的人不誠不敬,現在的教學從幼兒園就教競爭,就教要搶第一,要搶在前面。變成怎麼樣?變成目中無人,這還會有成就!所以現在教化眾生比古人難太多了,比我這一代,這個難度我感覺到不止十倍,不好教!

  現在的學生對老師持的態度是批評的態度。印尼回教大學,這一次我們在馬來西亞參加漢學院的破土典禮,他也來了,我們見面,校長。學校贈送我博士學位那一天是他主持的。這個典禮完成之後,中午在學校吃飯,他就跟我談,他們學校裡面有一門功課,叫宗教比較,告訴我有這門功課,說明那是多元文化。我聽到之後,當時我就告訴他,我說宗教不能比較。他說為什麼?我說你看看現在的人,他們是回教徒,我說哪一個人超過穆罕默德?他一聽的時候,是真的!哪一個人超過耶穌?哪一個人能超過摩西、能超過釋迦牟尼佛?他聽了就呆了。你不超過他,你怎麼能比較他?只有老師對學生的東西可以比較,可以來批判你。這個批判的人一定要超過這些創教的祖師,要超過他才行。他問我說,那怎麼辦?認真學習,學習各個不同宗教,不能比較。比較這個口氣太大了,你已經超過他之上,像慈禧太后一樣,自封為老佛爺,儒釋道都在她下面,這種心態你怎麼能學到東西?什麼都學不到。學到最後是你高高在上,所有宗教都經過你批判。總的一句話來說,誠敬心沒有了。宗教是聖賢的教誨,都是自性的流露,只是有淺深差別不一樣。他說的這些話,淺的人看了很淺,深的人看了很深。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性德,是從無我裡頭流出來的,是從大愛裡頭流出來的。我們這些人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你怎麼可以批評?

  我讀宗教典籍,我也常常看。我在講席當中給諸位報告過,這些年當中,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長老,跟我交往很密切,每一次到馬來西亞我們都會見面。我曾經跟他談過,我學習各個宗教經典,我說我學《古蘭經》,什麼樣的心態?最虔誠的穆斯林。他聽了一驚,他說為什麼?不是最虔誠的穆斯林,你看不出《古蘭經》的奧義。他點頭。我讀《新舊約》,我是最虔誠的基督徒。如果我要是用「我是佛教,那是外教」,什麼都看不到。用真誠恭敬心去看,然後你看到什麼東西?所有宗教都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十之七八相同,不同的是十之二三。那是什麼?那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這個地區的文化不相同、習慣不相同,是這個原因,對於真實智慧完全相同。孝親尊師哪個宗教都講。我們中國人講五常,實際上,十二個字,把中國的東西全都包括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古聖先賢傳下來這十二個字,性德,每個宗教經典都有。佛門裡面講的五戒十善,也是每個宗教都有,儒也講,道也講。最高指導原則幾乎全是相同的,所以我們才肯定世界宗教是一家。

  他們相信有真神,所以我就說,那是一個真神他無量的化身,分身在各個不同地區。因為神肯定像佛一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教學方便。都是教你行善,斷惡行善,沒有教你作惡的,都是教你要做個好人、做個善人,做一個能愛一切眾生的人。所以這個愛字所有宗教都講,連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發現愛這個意念水結晶最美。所以他問我,愛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說可以這樣說。佛家講慈悲,伊斯蘭講真主確實是仁慈的,《新舊約》裡頭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方向目標確實相同。所以宗教可以團結,宗教應當互相學習。因為過去交通不方便,沒有資訊,所以聖賢,中國人講聖賢,印度人講佛菩薩,教化眾生要分無量身。現種種不同的身來教化眾生,都是履行「眾生無邊誓願度」,都是這個大願。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佛門裡面大家都知道的,叫千手觀音,其實每一尊菩薩像都跟千手觀音是相同的,你們有沒有看過?千手文殊,千手普賢,菩薩都是千手千眼,沒有千手千眼救不了那麼多眾生。千手千眼比喻什麼?萬德萬能,比喻這個意思。觀音頭頂上有三十二個面孔,代表《普門品》講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畫像的人他不知道這個意思,面孔大多數都是一樣的,錯了!應該畫什麼面孔?各種不同宗教的面孔,各種不同族群的面孔。代表什麼?代表是一家人,代表跟我是一體,取這個意思。它是表法的,不能畫一樣的面孔,是這個意思。我在馬六甲參觀一個緬甸的廟,裡面供養了有四、五十尊釋迦牟尼佛,緬甸玉雕的,也很高,每一個面孔都不一樣,全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到那裡去看了,有緬甸的佛,有越南的釋迦牟尼佛,越南人,有中國人、有西藏人、有韓國人、有日本人,你去看,這個就有意思了,全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他在哪個地方,就現那個地方人的形狀,親切!人家一看,佛到我這兒來了,跟我們現的是一樣的相。

  早年我在美國,一些美國朋友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佛教沒到美國來。他說沒有,美國佛教很興旺!我就問他,你看到哪一尊佛像像美國人?這一問就呆了。從日本傳過去的,佛像全是日本人,從中國傳去的,是中國人的相,從西藏傳去,是西藏人的相,沒有一個面孔是美國人的相,他才明白了。佛隨類化身,不是一個面孔。所以在美國建道場,佛像要畫美國人。我們大概是開了一個端,我們在達拉斯有個道場,那不是我畫的,我們那個佛像是油畫像,別人送給我的,我還不曉得是誰送給我的。一卷,畫得很莊嚴,送到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收到轉給我,不知道是什麼人送的。這張像畫的什麼?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印度人,觀音菩薩是中國人,大勢至菩薩是美國人,三個不同的面孔,你一看就明瞭。我說也好,總有一個是美國人。應當在美國的時候佛像、菩薩像統統畫美國人,那就是佛教到美國去了。多元文化在今天需要整合、需要圓融,對這個世界才會有幫助,讓大家知道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的,不但是一家,真正是一體,眾生才會有幸福、才會有圓滿。

  普世的教育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每一個宗教都講。宗教一定要用中文的定義來解釋,中文的定義好,我們在世界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跟大家做報告,聽了沒有人反對的,都歡喜。中國的宗這個意思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合起來,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沒有一個宗教反對,大家都說這個意思說得好。這是中國人的智慧。重要的教學是什麼?普世的就這三樣東西,倫理、道德、因果。大家都學,天下太平。往上再提升,最高的,確實就是哲學跟科學,都達到登峰造極。所以斷煩惱之後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初學的人看到這句話,我們要廣學多聞。為什麼?眾生根性不一樣,你學一個法門不能普度眾生,你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那是門門都要通,門門都要懂,這就難了。可不可能?可能。有什麼方法?有,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一門,沒錯。一門通了,門門就通了。好像一個大講堂,四面開了很多門,都能夠進來的,外面看到很多門,無論從哪個門進來,全通了,就到了,一切就通了。古印度用這個方法,中國人也用這個方法。你要是門門都學,是門門都不通,你所學的是什麼?知識。一門呢?一門求的是智慧。

  所以佛法只用三個字就把這樁事情說清楚、說明白,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開了,門門都通了。一切法不離自性,你明心見性,所以一切法不要學,自然貫通。最明顯的例子擺在我們面前,惠能大師,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在五祖會下,我們估計頂多聽二個小時《金剛經》。五祖肯定是講《金剛經》大意,沒有經本。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覺悟了,他就提出他的報告,說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五祖一聽,不必說了,衣缽就給他,他真通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你念給他聽,他就會講給你聽,沒有一樣他不通。佛法通了,其他的?其他都通了。你要問他世間法,你把四書五經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當時沒人幹。現在這些科學、哲學,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他沒有一樣不通。這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要這樣學法,圓滿了!世出世間法一法不漏,這個方法妙絕了。

  在中國用了幾千年,現在人不用,要學外國人,什麼都學,從小就把頭腦學成漿糊了。小朋友上學,書包一大堆,那麼重,什麼玩意都有。第一堂課還沒有吸收進去,馬上換題目,第二堂來了。這種學法全學的是知識,年歲小行,你強記,年歲大了,記憶力就衰退、不行了。這個方法糟蹋多少人!中國自古以來教學就是一門,這個我相信受佛教的影響。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對中國這種理論與方法都產生影響。方法好,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習的目的是求開悟,悟了之後再學。為什麼?很容易了,就像惠能大師一樣,一接觸就明白了。所以開悟之後,再法門無量誓願學。沒有開悟,前面那個,煩惱無盡誓願斷,你要斷煩惱,成就你的德行,成就你的定慧。開悟之後再學法門,那輕而易舉,一看就明白,不必看完,所以他那麼容易。

  我們在《壇經》裡也看到一個例子,法達禪師,這個人學《法華經》的,到曹溪去參訪,見到六祖,也禮拜三拜,頭沒有著地。起來了,惠能大師就問他,你剛才禮拜頭沒有著地,你心裡一定有一樣東西值得驕傲,哪一樣東西值得驕傲?他說出來了,他誦《法華經》三千部。《法華經》很長,一天誦一部,三千多部要十年。六祖點頭,《法華經》講些什麼?六祖沒有聽人念過,你既然念得這麼熟了,你跟我說說《法華經》上講什麼?法達說不出來,反過頭來向惠能大師請教,惠能說你念給我聽。《法華經》總共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第二品還沒有念完,惠能大師說行了,我全明白了。你看多容易,看幾章就行了。給他講《法華經》大意,他開悟了。他為什麼能開悟?他有三千部的底子,他得法華三昧,沒有開悟,惠能大師一點,他就通了,再拜頭就著地了。這個事實告訴你,不必要去學那麼多,一部成功一切就通了。以後有人向能大師請教《法華經》,他全部都能講,不是一品、二品,他全通了。

  然後我們就相信,古印度龍樹菩薩,那也是青年才俊,佛經上講他是初地菩薩,這個初地應該是別教初地,就是圓教初住,那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年輕,可以承認,為什麼?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二十四歲,年紀很輕,龍樹菩薩二十幾歲,那個地位跟惠能大師一樣。不過他是廣學多聞,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他三個月就學完了。我們講今天一部《大藏經》三個月就學完了,這怎麼學的?像惠能那樣,真的,沒有問題,每一部經看幾頁,就通了,他不必把這部經從頭念到尾,不必。《法華經》只看二品就行了。這種方式,那這一部《大藏經》三個月可以,沒問題。所以中國大乘常常說的悟後起修。沒有開悟的時候就一門,開悟之後你就廣學多聞。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開悟以後,善財在文殊菩薩那裡開悟的,文殊是他的老師,開悟之後就叫他參學,參學就是廣學多聞。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八萬四千法門,代表無量法門,所以他這一經歷,全通了,這才能度化眾生。可是善財給我們表演的,他最後到極樂世界去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代表什麼?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圓滿了,表這個意思,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一點,文上一句話重要,「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菩提就是明心見性,「而其華報,在於淨土」,還是勸你往生極樂世界。這句話正好應對了《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普賢帶他到極樂世界,圓滿最後這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這兩句話就是極樂世界。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說的,在《往生論》上也講,《往生論》上講三種莊嚴,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四十八願就是菩提心具體明顯的例子。菩提心是什麼樣子?什麼是菩提心?四十八願就是菩提心。

  下面第二個「順理發心」,前面是順事,這第二是順理。「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就是不排除的意思,念老在這裡總結這個意思,「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事上不能廢除,理上通達明瞭,事上一切還照做。對自己,空有二邊不住,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慈悲到極處,這個意思深。「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這些地方修學大乘的不能疏忽。菩薩在這裡給我們做好榜樣,空有二邊都不住,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圓修圓證。無願三昧就是三解脫門,空、無願、無作。「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再加上前面這個無願,這三解脫門。有沒有做?他真做,作而無作。為什麼?心裡頭不落痕跡,這叫無願三昧。不是不做,什麼都不做不行。什麼都不做你必定有住,不是住空就是住有。二乘多半住空,他不作,凡夫住有,只有菩薩空有二邊不住,這是我們要學的,這是真正大乘法。

  真學會了,受用不可思議。為什麼?學會,他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都是大三空三昧。為什麼?與性德圓滿的相應。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這前面我們說過幾次,自性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現在科學家提出的零極限,有這個味道。真正歸零了,歸零實在講就是明心見性。歸零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全是利益眾生的作用,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所以它不是不起作用,真起作用,而且作用不是呆板的,千變萬化,活活潑潑。佛法裡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記住,隨喜裡頭他不生煩惱,隨喜裡頭他成就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就是利益眾生。有沒有利益自己?自己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那就是利益自己。

  這部經裡面講三個真實。真實之際,就是自性,換句話說,這個經上所說的,圓滿的性德,真實之際。真實智慧,是自性本有般若智慧之所流露。真實之利,真實利益,就是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在相上講,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是般若智慧,無量壽是德。所有一切性德裡頭第一德就是壽命,如果壽命沒有了,再多的德都落空了,所以壽命是第一德,無量壽。莊嚴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真善美,純淨純善,盡善盡美,這就是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現前,你全都享受到了,生到極樂世界你就享受到。現前呢?現前已經享受到了。所以中峰禪師在《繫念佛事》裡頭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我們見不到?現代這些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他們見到了,我們沒見到,各人心念不一樣。特別是科學家提的這四個字,這一句叫「以心控物」,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境隨心轉。如果佛住在這裡,這個地方是佛的世界,是淨土。為什麼?佛的心清淨平等覺,環境也是清淨平等覺,它轉了。我們今天的心是什麼心?心是貪瞋痴慢疑;念,這情緒,是怨恨惱怒煩;造的業是殺盜淫妄酒,搞這個東西,這個世界就跟著我們意念在轉,起這種心念,幹這種事情,這世界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的心念一改變,世界馬上就改了。

  連美國布萊登博士他都懂得,他看二0一二馬雅的災難預言跟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樣。他說這個災難的這一年,銀河對齊,是人類最好的一個契機,一個轉變的契機。只要地球上的居民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是他提出來的,不但災難可以化解,而且會把地球帶上更好的走向。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現在擺在面前的,誰肯棄惡揚善?佛門的一句話,叫斷惡修善,誰肯幹?什麼人肯放下貪瞋痴慢疑,什麼人肯放下怨恨惱怒煩,什麼人肯放下殺盜淫妄,問題真能解決。布萊登沒有提出方法,原則說出來了,我們都很讚歎。怎麼落實?中國老祖宗知道,人是教得好的。這句話裡面就有很深的啟示,如果我們今天把教育辦好,與性德相應的教育把它辦起來,發揚光大,時間還來得及,因為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距離我們現在還有一整年。我們過去在湯池做這個試驗,不到四個月就做出效果。如果我們認真努力去做,這一年的時間肯定能收到效果。現在可以用衛星電視、用網際網路、用各種媒體的手段。能不能救這個世界?能,問題就是我們肯不肯做,我們夠不夠老實,聽不聽話,真不真幹,關鍵在此地。

  如果真的是大乘菩薩,這個很了不起,度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他真正做到了三輪體空,不見能度、所度。能度是自己,把自己忘掉了,所度的是眾生,把眾生也忘掉了,當中用種種度化眾生的方法,心裡頭連概念都沒有,事情做得清清楚楚,心裡頭連痕跡都不著。那是什麼?真心。為什麼?真心離念。幹什麼事情都沒有忘記,妄心。阿賴耶是個資料庫,叫藏識,只要你有我,這個資料庫就存在。無始劫到今生,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裡頭全有記錄。我們把它忘記的乾乾淨淨,可是你一進入資料庫的時候統統清楚。我們這一生不知道過去生中的事情,可是人死了之後往往知道前世再前世,他不糊塗,時空維次沒有了。但是一般人迷得很深,迷得很重,能夠回憶起來也不過是幾世、十幾世,或者是幾十世,再往前推就不知道了。什麼人知道?等你證果就知道了。你證得阿羅漢果,這佛在經上講的,阿羅漢的能力,宿命通的能力,知道過去五百世。那菩薩當然就更多了。到哪一天無始無明煩惱放下了,無量劫前的事情你全知道,這是本能。不但自己的事情知道,別人的事情也知道,為什麼?通了,像連線一樣。

  有同學送我一本書,我還沒看完,看了三分之一,也是布萊登寫的,叫《無量之網》。這個名詞很有味道。無量之網是什麼?就是阿賴耶。所以你真正見到阿賴耶,就等於說你進入資料室,什麼你都知道了。自己的知道,別人的沒有一樣不知道。是個看不見的、摸不到的、無法想像的無量之網,它是真有。無量之網從哪裡來?從妄念來的,妄念沒有了,它就沒有了。沒有之後還能度眾生?行,你想要它有它就現前,你不要它的時候它就沒有,痕跡都找不到。不是自己想要它,要它現就現,要它不現就不現,那你還沒有見性,見性之後自己沒有念頭。什麼東西引發它?眾生有感,他有應。眾生之感,有念頭,有心念,佛菩薩有應沒有念,這是講法身菩薩。感應是自然的,只要眾生有念頭,你自自然然就應。應的人沒有心,就是沒有意念,感的人有意念。有意念跟有意念的人也能感,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是這一類的。法身菩薩應的時候沒有意念,也就是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感應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他有感的時候就現身,沒有感的時候身就不見了。「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空、無相、無願,確實是如此,能起無邊無盡的妙用。賢首國師《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一條「隨緣妙用」,隨緣是感,起的作用是妙用。為什麼?空、無相、無願。

  「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是《金剛經》上的話。他要不要度眾生?要,從來沒有休息過的。他心裡頭有沒有度眾生的念頭?沒有,痕跡都不著。這個境界很深,很難懂。法爾如是,事實真相就是這樣。我們無法想像,但是我們很幸運,能夠讀到世尊跟彌勒菩薩的談話,帶給我們莫大的啟示。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凡夫心裡起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念、幾相、幾識?問這麼一個問題。一個念頭裡頭有幾相,相是物質現象;幾識,識是精神現象;念,念是自然現象。自性裡沒有這個東西,眾生有感,它確實就現這個相,能生萬法。萬法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種現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這三種現象都不可得,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裡頭。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裡頭還有三個階段,念、識、相。彌勒菩薩講,「念念成形」,形是物質現象,「形皆有識」,識是精神現象。

  今天有個同學送一張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給我看,美國一個做測謊試驗的這樣一個人,他用測謊試驗,偶然心血來潮,對家裡的盆栽做試驗。這一試驗,沒想到這盆栽,植物,木蘭花懂得他的意思。他起個念頭,看它有什麼反應?起個什麼念頭?用火來燒它的葉子。發現測謊器裡頭儀器轉動,它是極大的恐怖。它距離這個盆栽還有五英尺,沒有碰到它,距離測謊機器也有一個距離,都沒有踫到,只是心裡動個念頭,為什麼它那麼恐怖?發現什麼?發現植物,就跟江本博士水實驗一樣,植物懂得人的意思,人這個念頭一起,它嚇壞了,要燒它。因為他不抽煙,他在他祕書辦公室裡找了個火柴,然後把火柴放下,他說不燒它了,看到那個儀器慢慢就恢復正常,它的驚嚇就恢復正常。然後就做,做好多這個試驗,找這些植物來做試驗。看到什麼?花草樹木統統都有精神現象,都有反應,懂得人的意念。更給我們做了證明,念頭可以轉物質,可以改變物質現象。你這個不善的念頭,引起它驚慌,一個善念,它就恢復正常。今天這個地球的災變不就是不善的念頭所感的嗎?回歸善念,地球上這些災禍就恢復正常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